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水对节理裂隙岩质边坡的影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本文籀要阐述了岩石的水理性质:以饱和岩石试样与干燥岩石试样 的单轴抗压对比试验,说明了在水的彩响下,岩石的抗压强菔大幅降低; 搋述了渗流的试验装置、方法,并对渗透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孝厅,阐明 了渗透率随应变变化的趋势:分析了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并建立了相 应的数学模型;礤究了水对节理裂隙岩矮边坡的影响,以工程实例论诋 了降雨对节理裂隙岩质边坡的影响程度。具体内容如下: 1 。由砂岩单轴压缠时应力一纵囱应变、应力一环向应变却应力一体 积应变之间的关系曲线,说明砂岩具有很强的剪胀效应,而且剪胀效应 的临界应力较低,约为砂岩单轴抗压强度的4 7 左右。 2 推导了单裂隙及一组平行裂隙的流量、流速及渗透系数的计算表 达式。建立了裂隙岩体分质的渗透张量与渗流熊量阀的关系式。 3 研究了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4 。降焉产生鲶渗透压力对边坡稳定性鸯较大影响,当露水不能从坡 角及时排出时,则影响更大,降雨引起裂隙岩体弹性系数( e ,c ,口) 的降低。 关键词:渗流、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 i 蓬堡! _ = 塞点鲎篓主堂堡婆壅一 一 a b s l r a t t h ew a t e rq u a l i 够i nt h er o c ki sd e s e r i b # d 猿氇i sp 鑫p 嚣,8 y 攮i e 黼娃i 双i 簌l c 0 搬p 辩s s i o 箍t e 髓母f 魄e 玉y e k 襄n ds a 镪稼抬硅文糟s p e c t i v e y w e 凳h n 娃 t h a tt 1 1 ec o m p r e s s i o ns t r e n g t ho f t h e 拄q u e o u s 娃l o w e r sg 心a 毫l y 髓l e 智l 壤l 薅e v i e eo f t h es e e p a g ea r ei n t i o 霹u c e da n d 搬站f e s u l to f 斑ep e m l e 鑫b i l i 移t e 瓣 巍d i s c u s 8 e d f h er e l 嬲o n s h i pb 霉t w e e nt 殛嫩t eo f p e 描o l 戳i o 珏8 n 延镪e 露e 娃娃 o f 曲s 骶i nv a r i e t yi sc l a r 主矗e d t h ec h a r a c t e f i s t i c so f s e 印羁g eo f 倦ee 荆i c e r o c 薮a e 越l a l v z e d 。鑫n d 镬j e 搬锻廷e 辩戳i c s 融o d o l 鑫f 霉e s 镪l i 惑e d 1 强尊猿蠡疆鞠e e o f w a t e ra n dr a i no n 协ec r e v i c er o c l ( s l o p el ss 锄d i 嬲t h r o h 秘t h ep 糯c t i e a l e 蕤g i 珏e e r i n g 。 t h em a i nc o n t e n t 8a i 屯a s 硒l l o w s : 1 秘l o u g ht h ef e l 髓i o ne 硼e 蠢o h t 锈es 嚣# s s 一确e 坤蠢g 瓤s t f a i 礴凌e s t r e s s t h e r o u n d i n gs ”a i n ,t h es 鼢s s b u l ks t r a i no f u n i a x i a lc o m p r e s s i 滩 i ns 髓d s t o n e ,w ef o 吼d 啦舐s 鞠d s t 鳓eh a ss h e a rb u l ge f 狳c t i 稻es h e 嚣 b u l k 泌gs 抒e n g t hi 8a p p r o x i m a t e 王y4 7 o f t h eu n i a x i 雒e o m p 怼s s i o n n s a n d s t o n e 2 。强ec u r 羚n 毫,v e l o e i t y 醐纛凌ee o m p 臻鑫i o 珏受r 黻u l ao 疆op e 黼e 秘l l 姆 c o e f f i c i e n ti nt h es i n g l oc r e v i c oa n dt h ep a r a l i e lc r e v i c ea r ed e d u c 栽t h e 瓣l 鑫重i o 蕤s 纛i po f t e 矬s o ra 照de 撞e 皤o f s e e p a g ei 矬壕ee l v i e er o e 氧a s e tl 擎 3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蝣c so f 8 e e p a g eo f t h ec r e v i c er o c ka r ea n a l y z e d ,a n d r e a l i v em 躐h e 搬a t i c s 羲) n n 鑫r eo s t a b l i s h 舔, 4 确ep r e s s u r eo f 咖er a i ni n n u e n c et h es l o p es t a b i l i t yh e a v i l y 。w 量l e n 8 t 0 珊c a n l tn o wf r o mt h es l o p oo nt i m e ,t h ei n 舔u e n c ew i l lb es 怕n g e r 糯e r 拽i nc l nl o w e rt h ee r g v i c er o e ke 1 8 s 垃ce o e 燃c i e 疆嚣,e ,谚, x e yw o 砖s :辩矗g e ,e 怼v i e e ,羚c 蠡s l o p e ,s 毫弱i l i 移 f l 独创性声舞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姆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遭沟研究成果。对 本文懿研究做出贡献鳇个人和集体,均避在文中以嬲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姜豇 支。t 牟酝月,苫翻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我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我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舨,允许论文被查阂。本入授权鼗汉工程大学戮究生处露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麾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0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予 不保密叱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耍谭。艚教师签名:弓铷缆 采”年警局f 翻 莎帝p ;年翼璃簿西 第l 章引言 1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1 章引言 岩质边坡的稳定问题是岩体力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天然岩体含 有众多的节理、裂隙等不连续构造,这些不连续构造往往会削弱岩体的 强度,成为岩石边坡失稳的起因。而裂隙中流体对岩体的作用是影响岩 体稳定性的重要方面。 在节理裂隙岩质边坡中,地下水至地表部分是未被水冲满的非饱和 带,因此,有地表水入渗的裂隙岩体是一个饱和非饱和渗流过程。在 降雨过程中,非饱和区的水分运动将对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以及地下水压 力分布发生影响。雨水从地表向下入渗,在地下水位以上的饱和区会形 成上层滞水,而以往饱和渗流模型无法考虑,上层滞水不仅降低了岩体 的力学强度指标,而且增加了暂态水荷载,极易导致滑坡。 目前,有关雨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多表现为:降雨强度、积 累降雨量与滑坡机理及临界降雨强度等方面,而对于降雨入渗产生的渗 流在节理裂隙岩质边坡中的研究则较少,而它是引起滑坡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降雨入渗时,水对节理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 重要的工程意义。 武汉l 程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1 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理论基础 水对岩体的力学作用,主要表现在静水压的有效应力作用,动水压 的冲刷作用; 水对岩体的物理化学作用,包括软化、泥化、膨胀与溶蚀作用,这 种作用的结果是使岩体性状逐渐恶化,以致发展到使岩体变形、失稳、 破坏的程度。 水在岩体中的渗流是水流在渗透力作用下的一种运动形式。对于岩 体渗流,应力与渗流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耦合关系。 目前,数学上处理岩体渗流有以下三种模型: ( 一)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该模型把裂隙渗流平均到岩体中,可 用经典的孔隙介质渗流方法,使用上极为方便。对于岩体稳定渗流,只 要岩体渗流的样本单元体积( r e v ) 存在且不是很大,应尽量采用等效 连续介质模型作渗流分析。 ( 二) 、裂隙网络模型。它认为水由一个裂隙流向与之相交的另一 个裂隙,在搞清每条裂隙的空间方位、隙宽等几何参数的前提下,以单 个裂隙水流基本公式为基础,利用流入和流出各裂隙交叉点的流量相等 来求其水头值。这种模型接近实际,但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数值分析工 作量大。 ( 三) 、双重介质模型。除裂隙网络外,还将岩块视为渗透系数较 小的渗透连续介质,研究岩块孔隙与岩体裂隙之间的水交换。这种模型 更接近实际,但数值分析也更大。 第1 章引言 这些计算模型,往往只偏重于力学作用的分析,而没有把水对岩体 的物理与化学作用,包括软化、泥化、膨胀与溶蚀作用,充分考虑进来 一同分析。 本文针对降雨引起节理裂隙岩质边坡( 如矿山、水利水电岩土工程 边坡、天然山体边坡等) 滑坡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拟通过研究建立水 在裂隙岩质边坡中的渗透张量关系式,进一步揭示降雨所产生的渗流场 对含节理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理 论依据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研究降雨在节理裂隙岩质边坡的力学 性能的影响规律;考查岩石节理、裂隙的分布、密度、方向的对岩体渗 流场的影响;提出岩质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处理对策。 武汉上程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研究现状 早在1 8 5 6 年,法国科学家达西( d a r c y ) 发表了流体在多孔介质中 流动规律的试验结果,但达西定律本身并没有反映出渗流与孔隙介质应 力应变状态之间的关系。 四十年代,苏联学者b 0 q b k o 、j i o m h 3 c 等曾对裂隙水力学进行试 验研究,提出了最早的成果。 而对岩体渗流特殊性及重要性的认识始于六十年代,1 9 7 6 年, b e l l i e r 和l o n d e 对法国m a l p a s s e t 拱坝在初次蓄水即全坝溃决进行了分 析,认为其原因是左岸拱推力方向与岩体结构面平行,岩体应力不能扩 散,拱座小条带内应力过分集中,使岩体在该部位渗透系数减为初始值 的1 1 0 0 ,渗水受阻,水压力增大,坝肩沿断层滑移而失稳。这一分析 加深了对岩体渗流规律的认识。许多岩体滑坡事故,如:意大利v a i o n t 拱坝上游左岸大滑坡、我国梅山连拱坝右岸基岩出现大量漏水险隋等, 都与岩体渗流有关,并促进了裂隙岩体渗流的研究工作。 8 0 年代末、9 0 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对裂隙岩体渗流进行了理论与 试验方面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应用价值的结论“1 ”,有的已经应用于 工程。美国加州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等结合水库工程、矿坑排水、 核废料埋藏等课题积极开展研究。仵彦卿对国内外裂隙岩体渗流数学模 型进行了系统总结归纳和发展。张有天、刘中、张家发、李思慎、叶自 第2 章研究现状 桐等对降雨过程裂隙网络饱和非饱和非恒定渗流;高边坡山体饱和非 饱和渗流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周创兵、叶自桐等对岩体节理面形态与 水力学特性的关系:岩体节理非饱和渗流特性;岩石节理张开度的概率 模型与随机模拟;双耦合场的渗流张量等进行了研究。随着国内大型水 利工程的勘察修建,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三峡勘察大 队先后引进技术,在黄河小浪底水电工程和三峡水利工程做了现场三段 压力试验,对岩体裂隙渗透张量进行了确定。 在单裂隙面的渗流特性方面:前苏联学者l o m i z e 、r o m m ,法国学 者l o u i s 等首先进行了平行板裂隙的水流试验,证明了立方定律,即缝 隙中的流量与隙宽的三次方成正比。而实际天然情况下的裂隙面大多是 粗糙不平的。l o m i z e 、l o u i s 、n e u z z l 、b a n o n 、w a l s h 、周创兵等相继 对粗糙裂隙的水流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对粗糙性定义的不同,分别提 出了相应的修正立方定律。 在裂隙岩体渗流场的数值模拟方面:自从1 9 7 0 年w w i t 用有限 元法计算裂隙水的水流及1 9 7 2 年k r i z e k 等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各种裂 隙网络系统内的流势分布,开创了数值计算方法在渗流计算中应用的历 史。目前数值计算方法无论在渗流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中均得到了广泛 应用。 在节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方面:d r a g o n 、心a j i n o v i c 和c o s t i n “” 等最早将损伤力学应用于岩石材料,凌建明“刚等又将其应用延伸到节理 裂隙岩体。目前,岩体损伤力学研究内容包括节理岩体损伤张量的定义、 弹( 塑) 性损伤( 断裂) 模型的建立、考虑损伤的脆性强度预测、损伤 武汉工程入学硕士学位论文 与渗流的藕合以及岩体损伤本构关系、损伤演纯方程的探讨等;研究方 法多以节理裂隙的凡蜒统嚣特征必基醚,逶过损伤张鬃来反映裂隙懿各 向异性效应,然后用宏观损伤力学的方法建立节理裂隙岩体的弹( 辍) 瞧损伤模型。 在襞陈岩俸边玻簿镱和渗滚辚究方甏:自8 0 年代馥来,禽内外对 这问题的研究日趋活跃。对于岩磊节理饱和渗流,渗透系数与流体性 质和节理几何特征有关,在某一应力状态下,可作为常数处理。岩糟节 淫施稻渗流撬律可焉立方定律或广义立方定律以及沟横流模型描述。但 对于鼍 饱和渗浚,东、气或浊等流体透过节理嘲络运动,其渗透特 蹩远 比单相饱和渗流复杂。岩石节理非饱和渗透参数不仅与流体性质和节理 的几何特征有关,而且还与饱和度有关。鼠然过去在多孔介质非饱和渗 滚磺究方藩毫积素了较多经验,毽多藐介质毒 琵鞠渗流理论能否应爝予 卷石节理非饱和渗溅研究,尚待进一步磷究。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方面:目前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多种多样, 穗由于迭坡稳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备因素其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边坡稳定谬价不蠢芝仅依赖于单一方法。常题的分辑方法有:奄隈元法、 离散单元法、d d a 方法、f 乙a c 数值分析方法、自适应有限元法、数值 流形方法n 怂厦、无单元法以及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等。 第3 章岩石的水理性质及试样单轴受压分析 第3 章岩石的水理陛质及试样单轴受压分析 3 1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包括吸水性 和透水性。 3 1 1 岩石的含水量( ) 岩石的含水量是指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固体质量之比的百 分数。 = 。 一般根据试件含水量的不同,将其分成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量和饱 和状态下的含水量。 3 1 2 岩石的渗透性 岩石的渗透性是指岩石在一定水压力作用下,水穿透岩石的能力。 它反映了岩石中裂隙间相互连通的程度。大多数岩石的渗透性可用达西 ( d a r c y ) 定律来描述: 武汉工程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吼:k 宰4 ( m 3 s ) 积 式中:吼沿x 方向水的流量; h 水头高度; a 垂直于x 方向的截面面积; k 岩石的渗透系数。 就一般工程而言,所关心的是渗透系数k 的大小。通常,渗透系数 是利用径向渗透试验而得到的。所谓径向渗透试验,是采用钻有一同轴 孔的岩芯,使这空心圆柱体试件能产生径向流动。当液体表面作用有恒 定压力时,使液体沿着岩石内的裂隙网流动,测得各系数,进而求得渗 透系数。 3 2 岩石试样在饱和及干燥条件下受压对比 以砂岩试样为例,对其饱和及干燥条件下进行单轴受压试验。 为了获得砂岩在单轴受压时的破坏形态和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为 分析岩石在三轴应力条件下的渗透特性提供依据,选用6 块岩样,其中 3 块为干燥岩样,3 块为饱和岩样( 试样在水中浸泡四天) ,所用设备为液 压单轴试验系统,该试验机为电液伺服试验机,可以获得岩石材料破坏 过程的全应力一应变曲线。“全应力一应变曲线”指的是试件从初始加 载到峰值前弹性区、到开始出现明显裂缝、到其极限抗压强度( 此时应 力一应变曲线的梯度为零) 、到峰值后破坏区、直至残余强度的位移变 r 一篁! 童堂至塑蹙望堡堕壁垡堂璺麴鐾堡坌堑 纯情况。试验视调节油路、控制加载方式、采集数据同时完成,并输出 数据到p c 枧,直接绘制爨座力位移麴线,露曩重在屏幕上爵显示最大 应力、最大位移、破坏成力、破坏位移等,便于及时对岩榉进行分析。 3 。2 。 基本源理 测定抗压强度通常所用的方法是采用直接压坏标准试件的方法。将 岩石样品置予压力机承殛板之闻,轴尚加载( 见图3 1 ) 。 外力透过加载系统滤熬酶蘅载量测元 件的结果来测算,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通过 位移测量结果来计算。 蕊应力玎采用下式计算:仃:旦 凡 式中:妒是试件上豹荷载( 1 0 a d ) ,一。是 试件的初始横截嚣矮积。 轴向应变采用下式计算。 , 屯2 i p 图3 。l 砉石蘩辘垂绻受力甏 式中:削是轴向长度的改变( 轴向长度缩短为正) ,f 0 是加载前的 试件长度。 径向应变可以遥过试件静径肉变纯寐测量,也哥数逶避琢蠢液变来 测量。通过径向变化来测爨时,径向应变幻可豳下式计算: 武汉j :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毛5 百 式中:d 是径向长度的改变( 直径增加为正) ,d 。是加载前的试件 直径。 采用环向应变量侧方法时,由于周长c = 蒯,所以周长的改变为 c = 删,环向应变s 。为: cc 铲百2 面 式中c 。是试件的初始长度。 应为t = 筹= 等= 等= s 一,所以环向应变与径向应变相等。 岩石的弹性模量f 定义为岩石发生单位应变时引起的轴向应力的改 变量。弹性模量可用以下几种,正割模 量、正切模量、平均模量,其中正割模 量较好,对于任何一类岩石都适用,而 且具有平均值的意义。如图3 2 斜线 o p 的斜率,表示为詈,即志,耶 为p 点的应力,d q 为塑性应形,$ 为 弹性应变。 3 2 2 试验步骤 图3 2 岩石的弹忡樽营 试验系统如图,试验步骤主要由以下几步完成: 第3 章岩石的求理性质及试样单轴受压分析 ( 1 ) 打开控制器、p e 计算机;开启油压源,调节油鼷( 试验载荷 2 烈时,浊压大约需要1 4 0 k g f 蠢。载蘅较小嚣尊,辍成降低溃歪) 。 ( 2 ) 放墨试件于下压盘上,适当的调整位置,使试件位于压盘的 中央。首先给试件施加接触载荷,施加初载荷,检查仪器工作情况。 ( 3 ) 以( o o o l 6 m 珑s 卅) 的恒定速率连续加载,使试件在5 1 0 m i n 内 破坏。 ( 4 ) 数据处理并记述试件的破坏形态。 ( 5 ) 降低油厩源的油压,关闭油压源,最后关闭p c 机,关闭控制 器。 。 ( a ) 最大荷重:动态 2 0 0 k n 静态 3 9 0 戮 ( b ) 最大行毽:5 0 戳 ( c ) 载荷精度:显示值的o 5 以内 1 0 “m2 岩石2 h2 2 1 。对于 渗透率很低的岩石,m o r r 0 w 等报导用稳态方法测定得到的岩石渗透率达 到1 0 2 ,m 2 ,这也许是稳态方法测定渗透率的下限。 第4 牵渗透试验方法 4 2 豫渖法 测定渗透率的第二种方法,是 压力脉冲法,首先是由b r a c e 等人 提出来抟搿l 。在岩石三辘实验中 ( 图4 3 ) ,酋先保持整个岩石中躯 孑l 隙压力为p ,( 图4 4 ) ,然后在岩 石上端突然将孔豫压力国扔提升 至芦;,霹薤趣一个_ ; i 隙压力脒羚, 这时岩石上端和下端的压力差,会 造成流体在澍石内部瞬态流动,同 对土蠛麓基力易会壶逐澎衰减惩 最终压力p 同样,下端的压力会建撬 逐渐升高至p ,如果忽略岩石孔隙中 流体含萱翡变亿,岩祥主 下端的压力变化为: 篷,3 脉冲法渗透雁熬系统 p 。p ? l 2 。” ! ? f ) 上端:p 。( f ) :p ,+ ( ”p “( 3 1 )竺望l 。 。 。; 下端: p z 矗) 。p ,一( p l p ,) 8 一“ ( 3 - 2 ) 幽4 4 压力脉冲法测鳋渗遴示意图 式中蠢数衰减系数g 与岩石渗透 率女成正比( b 糟c e 等,1 9 6 8 ) 。墨姥,岩石静渗透率可以麸甄) 襄尹:对 时间的对数坐标图中真线的斜率求出来。压力脉冲法的好处熄适合予低 渗透率岩石匏铡定,只要溺出砘和p ,和) 随时间的变化,就可以由两条 武汉l 程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直线的斜率去掉p ,参数,直接求出口值来,从而不需要等待达到稳态, 大大缩短了实验的时间。压力脉冲法广泛地用于岩石渗透率低至1 0 1 5 肌2 的测定中。 4 1 3 周期加载法 第三种测定岩石 渗透率的方法是周期 加载法。在样品的一 端施加随时间正弦变 化的孔隙压力,测定 岩样另一端对此周期 加载的孔隙压力的振 图4 5 周期加载中孔隙压力振幅和相位的变化【2 5 】 幅和相位变化( 图4 5 ) ,对比岩石上、下端孔压力振幅和相位变化曲线, 经过计算可以得到岩石的渗透率2 5 】。 目前,在上述三种方法中应用较广的是稳态法和脉冲法。通过以上 分析可知,对于渗透率较高的岩石,易于测出其流量,用稳态法较好, 而且稳态法可以测定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的渗透率。 4 2 试验设备及主要功能简介 采用x t r 0 1 型微机控制电液饲服试验仪,该系统可实现稳定的数字 控制,加载过程以及载荷、位移的量由实验系统自动测试完成,应力、 第4 章渗透试验方法 应变计算以及数据分析有系统附带软件完成,能完成渗透性试验。 x t r 0 1 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试验仪可以做如下试验: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单轴压缩变形试验;应力一应变全过程试验; 单轴程序破坏试验;单轴流变试验;自定义单轴试验。三轴常规破坏试 验;三轴连续破坏试验;三轴多级破坏试验;三轴程序破坏试验:三轴 流变试验;自定义三轴试验。带孔隙水压三轴试验;带高温三轴试验: 关于岩石卸载力学的各种试验。图4 6 为试验系统简图。 图4 6 试验系统简图 x t r 0 1 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试验仪主要由轴压系统、侧向压力系统、 孔隙水系统、加温系统、微机控制系统五大部分组成。各系统的主要技 术指标如下: 轴压系统: 轴向试验力测量范围:0 2 0 0 0 k n ,试验力示值最大相对误差: 1 位移测量范围:o 1 0 0 唧,位移示值最大相对误差: 1 轴向变形测量范围:0 5 m m ,示值最大相对误差: 1 径向变形测量范围:o 2 5 m m ,示值最大相对误差: 1 亟堡:苎墨查鲎堕主登堡笙墨一 侧压系统: 最大侧向压力1 0 0 m p a ,测量精度 1 ,适合试样尺寸:多5 0 一妒1 0 0 孔隙水系统: 最大工件水压力3 涮溉,测量精度 p 。( 有效应力e 腑c t i v e p r e s s u r e 只:# 一只) ,就能防止渗透承沿着岩样和热缩管之间的接触面流 渤,者襻上、下蓑的歪差霞褥渗透水以鬟差降低的方式流过瓣群。在试 验过程中,选定渗透压为o 1 m p a 和l m p a ,围压分别为5 m p a 、1 0 h 厦p a 、 2 0 m o a 。 第5 章三轴应力f 渗透试验结鬻及分析 5 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食品安全月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塑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6年水果种植公司种植基地安全管理制度
- (正式版)DB2327∕T 076-2023 《大兴安岭五味子栽培技术规范》
- T-CIATCM 031-2019 中医医院协同办公信息基本数据集
- (正式版)DB2312∕T 093-2023 《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规程》
-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A 1a - 1c 教学设计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油田总医院护理笔试题库及答案
- 求救知识培训课件
- 计算机系统阐述(海协360智能管理软件最终版)
- 毒理学12预防基础人卫12版
-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评价部分解读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药理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8)
- 中职语文《雨巷》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高二物理课件:竞赛薄膜干涉
- GB∕T 2518-2019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 三层液法和偏析法对比
- 外贡丹-外科集腋卷一-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中国联通cBSS系统使用培训-第一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