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研究——基于民法视角的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n system of the neighbor environmental relation based on civil law analysis perspectiv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sun xiaowen supervisor:prof. huang juan school of law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密级:公 开开 学科分类号:学科分类号: 论 文 编 号论 文 编 号 : fx10456200910117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研究 基于民法分析的视角 作者姓名 孙晓文 申请学位级别 法学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 黄娟 职 称 教 授 学科专业 民商法学 研究方向 民法学 学习时间 自 2009 年 9 月 1 日 起至 2012 年 6 月 30 日 止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12 年 6 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经济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经济学院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 子版) ,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 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 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摘 要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相邻关系变得日益复杂。传统相邻关系制度 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今传统相邻关系制度在调整环境相邻侵权时的不足已 经引起我国法学界的重视,研究这个问题已刻不容缓。与外国相比,我国相邻关系 的立法稍显落后,而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的提出,不仅解决了现实问题,更是对民法 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运用文献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概念分析法等方法,深入分析了相邻 关系制度、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环境相邻侵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分、域外环境相邻关 系制度以及我国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的完善。首先,要对环境相邻关系有一个深入的 了解, 必须从传统相邻关系的概念出发。 深入分析了相邻关系的含义、 性质和特征, 从以上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传统相邻关系在保护环境相邻权中存在缺陷。在对传 统相邻关系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要对环境相邻关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就得从它的 概念、特征出发,认为其特征具有调整范围的扩大、客体的生态性以及包含精神利 益等特点,建立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的目的是促进民法的生态化研究,并指出建立环 境相邻关系所需的指导思想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与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的相邻关系制度发展明显缓慢。新的物权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环境相 邻关系制度建设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环境相邻关系在立法中得到了体现,如明 确了“阳光权” 、 “有害物质侵害” 。通过分析我国环境相邻关系的现状,指出我国 环境相邻关系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建议,予以完善。环境相邻关系制度作为一 个新的法律制度,一是必须在法律中予以确认。二是借鉴国外的制度,从私法角度 有效调整环境相邻关系。三是环境相邻关系中事前预防不到位,导致后续的侵权发 生,所以我们应该完善事前预防,减少环境相邻关系侵害的可能。四是在完善环境 相邻侵权救济制度方面,从民事救济方面进行分析,为其合理设定构成要件和举证 责任,丰富救济手段,充分调整和保护环境相邻关系。 关键词:相邻关系;环境相邻关系;环境侵权;相邻环境侵权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neighboring relation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traditional neighboring relations system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today, the traditional neighboring relations system in the lack of time to adjust the environment adjacent to the infringement has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our jurisprudence, to study this problem has become essential. compared with foreign, chinas neighboring relations legislation is slightly behind, environment adjacent relations system proposed not onl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but also have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law. through the us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conceptual analysis, depth analysis of the neighboring relations system, environment adjacent relationship, environment adjacent to the infringement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adjacent to the extra-territorial environment relations system, as well as our environment adjacent relationship perfection. first of all, to the environment adjacent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must proceed from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neighboring relations. depth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ighboring relations, and concluded that based on the above defects traditional neighboring relations in the neighboring rights of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neighboring relations. adjacent relationship to the environment ha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you have to be from its concept, features that characterized the expansion of the adjustment range, the object of ecological as well contain the spirit of the interests. the purpose is to establish relations system environment adjacent to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civil law that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quired environment adjacent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should adher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adjacent to chinas relations system development was slow.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roperty law indicates that china have seen a breakthrough iii in the environment adjacent relations system building. environment adjacent relationship is reflected in the legislation, such as the clear sun right, harmful substances abuse.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 adjacent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pointing out the shortcomings in our environment adjacent relationship, and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to be perfect. environment adjacent relations system as a new legal system, one must in law be recognized. second, the system of reference to foreign,effective regulation of private law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al neighboring relations.third,environment adjacent relationships beforehand prevention is not in place.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subsequent infringement,therefore,we should improve prevention in advance,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infrin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djacent.forth,improve the relief system,analyzed from the civil aspects,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urden of proof and the elements,extensive remedies,improve the environment adjacent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keywords: adjacent relationship,environment adjacent relationship,environmental tort,adjacent environmental tort 目目 录录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2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3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体评价 . 4 1.3 研究的目的 . 5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5 1.4.1 研究思路. 5 1.4.2 研究方法. 5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 第 2 章 环境相邻关系概述 . 7 2.1 相邻关系概述 . 7 2.1.1 相邻关系的概念 . 7 2.1.2 相邻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 7 2.2 环境相邻关系概述 . 9 2.2.1 环境相邻关系的含义、特点 . 9 2.2.2 环境相邻关系的内容 . 11 2.2.3 环境相邻侵权与环境污染侵权的异同 . 13 小 结 . 15 第 3 章 各国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的比较分析 . 17 3.1 大陆法系环境相邻关系制度 . 17 3.1.1 德国 . 17 3.1.2 法国 . 19 3.1.3 日本 . 20 3.2 英美法系环境相邻关系制度 . 21 3.2.1 英国 . 21 v 3.2.2 美国 . 22 3.3 从各国的环境相邻关系制度比较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 23 3.3.1 对环境相邻侵权采取判例法和制定法两种方式 . 23 3.3.2 各国均重视对环境权益的维护 . 24 3.3.3 判例在实践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 25 小 结 . 25 第 4 章 我国环境相邻关系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6 4.1 我国环境相邻关系立法现状 . 26 4.1.1民法通则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 . 26 4.1.2物权法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 . 26 4.2 我国环境相邻关系制度存在的问题 . 28 4.2.1 环境相邻关系立法上的缺陷 . 28 4.2.2 环境相邻关系私法救济属性上的局限性 . 30 小 结 . 31 第 5 章 我国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的完善 . 32 5.1 在民法上对环境相邻关系进行明确界定 . 32 5.2 从私法角度有效调节环境相邻关系 . 32 5.3 完善事前预防,减少环境相邻关系侵害的可能性 . 33 5.4 完善环境相邻关系侵权的民事救济 . 34 小 结 . 36 结语 . 37 参考文献 . 3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1 致谢 . 42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相邻关系法律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自 80 年代起 开始逐渐对其产生重视。相邻关系制度的机能在于使一方的所有权或利用权进行扩 张, 而对他方的排除请求权进行限制, 使其负担一定的义务并进行相应补偿的制度, 以实现相邻人双方利益的平衡。该项法律制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联系、必不可 少。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 住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个人所享有的活动空间日益缩小,基于相邻关系而产生的、对相邻方生活环 境造成侵害的问题屡屡发生,出现许多新型的妨害。传统的相邻关系制度如今已经 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不仅要求在传统民法理论上有所突破,更加需要有制度本身 的创新。 环境相邻纠纷的增多, 典型的案例如众所周知的 2005 年吉化发生的爆炸事件, 导致松花江江面产生一条长达 80 公里的污染带,严重影响了下游多个县市的正常 生活和用水安全。这就是松花江下游居民的环境权和吉林化工厂对不动产使用权之 间的矛盾。诸如此类的纠纷不断地增长,不仅严重损害相邻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而 且会导致人们在交往中的矛盾与纠纷增加,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严重影响和 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研究环境相邻关系问题,对于解决 社会矛盾与纠纷,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的急剧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相邻关系不断复杂化、多样 化,传统的相邻关系已经不能对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所以有 必要在传统相邻关系理论基础上制定一项新的法律制度来应对目前纷繁复杂的环 境相邻关系问题,环境相邻关系制度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产生。 清洁、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是人们所共同追求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相 邻侵权问题长期进行关注,时日已久。为了规范和调整这一问题,一些国家在长期 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逐步构形成比较完善的环境相邻关系理论体系,构建了较 为合理的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结构。 第 1 章 绪论 2 虽然我国在 2007 年 10 月 1 日实行的物权法第 89 条和第 90 条中,明确了 通风权,采光权和日照权,而且承认了不可量物侵害及其法律责任,对环境相邻关 系有所体现。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区区两条法条并不能说明环境相邻关系制度在 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两个法条规定的比较原则,不具可操作性,不能使公民的基 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因而存在一定的立法缺失。这种简单的规定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 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界对环境相邻侵权制度有一个比 较明确的界定,才能有效地推进这方面的司法实践,进而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在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不仅落后西方国家,也明显落后于自身经济发展的 需要。鉴于此,研究环境相邻关系对于我国民法和环境法的发展重要价值、对于保 护相邻主体权益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健 全环境相邻关系制度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在罗马法的成文时代,相邻关系就已经被规定在法典之中,所以相邻关系有着 遥远的起源。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在对“相邻”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大都认为是“相互 毗连的不动产” ,即不动产必须表现出直接的物理性的接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一观念已经不符合实际的需求。许多学者提出: “邻地不应以相邻为限” 。持此观 点的学者有谢在全、王泽鉴等。 关于相邻关系的概念和性质,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梁慧星、陈华彬在物权法 中写到: “相邻关系是相邻不动产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1】 ” 。史尚宽等则认为相邻关 系是“相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一方所有人、利用人的支配力或他方 所有人、利用人的排他力相互冲突之时,为了调和其冲突来谋求共同利益,而是由 法律直接进行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2】 。 以上观点都证明了相邻关系确实是一种权利 义务关系。 在发展绿色经济与法制观念的指引下,相邻环境权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有些学 者对环境相邻关系的本质进行合理的解读与分析,如彭诚信在其著作现代意义相 邻权的理解中,对相邻权的在新时期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提出了环境相邻关系是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生的,基于一定范围和限度的相邻关 系,它是一项公法和私法共同调整的权利 【3】 。 环境相邻关系是由传统相邻关系衍生出来的,因此通过民法的角度来阐述相邻 关系的文章较多,例如胡纪平和吴贤静相邻关系与相邻环境权制度的建立 ,潘 玉明关于相邻关系法律实践的思考 。 还有一部分学者站在环境侵权的角度来研究相邻关系,彭俊在我国环境侵权 救济法律制度研究中对国外立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议,魏 新国论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中就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进行了梳理。朱丽新环 境侵权和传统民事侵权的区别与联系中对环境侵权和民事侵权进行了对比。 我国关于环境相邻关系的研究,如张小羿在其论文环境权视野下的相邻关系 制度研究中从环境权的私法保护这一研究视野出发,对环境相邻关系制度进行了 阐述,提出创设环境人格权制度的设想。魏怡琴在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研究中提 出应该对环境相邻侵权进行合理界定,并且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环境相邻侵权救济体 系,从民事、行政两个方面来完善。王明远相邻关系制度的调整与环境侵权的救 济中探讨了应如何对我国环境相邻关系制度进行完善与发展,其提出的观点是主 要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同时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一定的借鉴。 环境相邻关系是在传统相邻关系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因此诸多学者都从民法角 度来阐述相邻关系。作为加入了环境因素的相邻关系,更多的学者不仅仅用民法的 视角,也从环境侵权的角度,从环境法的方面来探讨环境相邻关系,力求发挥公法 的预防作用,公法与私法相结合,共同有效调整和规范环境相邻关系。 1.2.2 国外文献综述 目前在各国民法中,相邻关系制度都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如英美 法系国家的法定妨扰制度,大陆法系国家中以德国为代表的不可量物侵害制度等, 现阶段学者对相邻关系制度的研究非常活跃。 德国的不可量物侵害制度作为相邻环境侵权制度的典型代表,对整个大陆法系 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依据现在的德国法律规定,其不可量物侵害制度大致包括 以下三个层次:第一,营业场所获得了经营许可而产生了不可量物侵害的制度,此 类为公法制度;第二,在一般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可量物侵害的制度;第三,不须要 经过许可的经营活动, 在经营中产生的不可量物侵害的制度。 这两类属于私法制度。 第 1 章 绪论 4 由于德国对于环境相邻关系制度关注较早,其法律规范日趋成熟。陈华彬在德国 相邻关系制度研究以不可量物侵害为中心中,对德国相邻关系制度方面的具 体规定做出详细的阐述,并认为传统相邻关系制度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新的发 展。 法国对相邻环境侵权行为的救济,适用的是近邻妨害制度。法国的近邻妨害一 般在不一样的场合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近邻妨害如果站在加害人的角度来看,表现 为责任问题,假如以受害人角度来看,又是法律保护问题的体现。法国法学界对近 邻妨害责任的通说是无过失侵权行为责任。法定救济方式主要有恢复原状和损害赔 偿这两种,其中恢复原状又包括改善命令和禁止命令,而损害赔偿则不光包括物的 损害,还包括精神上的损害。陈华彬在其论著的法国近邻妨害问题研究兼论中 国的近邻妨害制度及其完善中,对法国、德国两国的环境相邻关系制度进行了全 面系统的比较与探究。 日本在六十年代后半期,环境侵权的法制、实践及理论各方面都比欧美国家要 完善。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公害体制最为完备的国家,是因为日本经历了多次严 重的公害侵害。在救济形式上,日本主要是中间排除侵害与部分排除侵害这两种类 型。罗丽在中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比较研究中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和日 本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新的 思路。 对于英美法系中的环境相邻关系制度,英美法系把它称作“安居妨害”制度。 在英国法中确立的是私人妨害制度,而在美国法中则是现代妨害制度。因为在英美 法上没有物权请求权制度,所以一般都是将其纳入侵权行为的范畴之内。王明远在 其文章美国妨害法在环境侵权救济中的运用和发展中,分析了美国的妨害法在 环境侵权救济领域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该法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体评价 国外对于环境相邻关系研究的比较早, 法制及理论都比较进步, 体系比较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相邻关系研究很薄弱,使环境相邻关系制度不能充分发 挥其作用。中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无论在学术水平、范围广度还是在理论深度上都 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的法律在相邻关系方面不仅落后西方国家,也明显落后 于自身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应该借鉴外国的环境相邻关系研究方面的有益经验,构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建和完善适合自己国情的环境相邻关系体系。 1.3 研究的目的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各 种喧嚣、烦扰的问题以及环境侵害。如今,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对生 活方式有了更高的追求,不仅要求舒适、清洁、安宁的生活环境,而且在精神方面 也提出了一些要求。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的出现是传统相邻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一,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目前环境相邻纠纷增多的趋势来看,研究环境 相邻关系制度对于纠纷的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分析传统相邻关系的不足,把完善作为重点,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 的环境相邻关系法律制度。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本文以民法与环境法的竞合为切入点,首先,系统阐述了相邻关系的相关理论 以及对环境相邻关系中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进行具体的界定,以此引出环境 相邻关系的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对各国环境相邻关系制度进行研究和比较,从中 得到有利经验得以借鉴。接下来阐述了我国目前相邻关系立法现状以及在理论、实 践中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对我国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的建立和 完善进行了合理化的构想。 1.4.2 研究方法 (1)文献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 文献综合分析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本文的写作是建立在大量收集与阅读相 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相应的思考、分析,之后提出 自己的观点。 (2)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一方面对环境相邻侵权与环境污染侵权进行比较分析,明确本文所述及的问 题;另一方面对德国、法国、日本、英国、美国以及我国的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的有 关规定进行比较、评析,从中进行借鉴得到启示,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 1 章 绪论 6 (3)概念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于几个相关概念、范围的界定:对环境相邻关系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环境 相邻关系是基于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发生的相邻关系,是 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4】 。对“相邻”重新确定了范围, 提出了结合空间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的新标准。空间方面是通过可证明的环境介 质,并对他人的不动产产生了实际影响;环境影响方面要具备在介质的影作用下产 生一定的环境影响互动这一特征。通过对相关概念以及其相互联系的准确分析,为 后文论证奠定基础。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性在于(1)研究视角的创新,在此之前相邻关系的研究大部分 都是对于传统的相邻关系,而本文将以环境权为视角来分析相邻关系,分析相邻关 系与环境权的竞合。 (2)研究结论的创新,本文的写作的重点在于我国环境相邻关 系制度的完善,以减少社会矛盾,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首先要在法律上对 环境相邻关系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侵权救济体制,为其设定合理的举 证责任与构成要件,对救济手段进行扩充,有效调整和保护环境相邻关系。对于归 责原则,应采取过错推定原则;在构成要件的举证责任方面受害人只需举证损害事 实,因果关系和过错都采取推定方式,由加害方证明无因果关系和无过错,平衡了 双方的举证责任。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 2 章 环境相邻关系概述 环境相邻关系制度的建立与传统的相邻关系理论息息相关,由于环境相邻关系 是在传统的相邻关系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所以,我们如果要确定环境相邻关系的 基本理论,必须以传统的相邻关系理论为出发点,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环 境相邻关系制度理论进行界定。 2.1 相邻关系概述 2.1.1 相邻关系的概念 相邻关系在奴隶社会时期就作为一项重要的民法制度在立法上确立下来, 汉 穆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是历史上对相邻关系做出最早记载的法典。在人类 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财产私有制逐渐产生,土地、房屋等作为社会最基本、最 重要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被奴隶主阶级及其重视。与此同时,基于不动产本身的 一些特点往往决定了一方对于不动产的行使需要依赖于相邻不动产另一方的协助, 否则他方当事人根本没有办法利用或者不能有效地利用不动产。在这样的背景下, 相邻关系便从所有权中衍生出来,继而形成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 按照罗马法以来的近现代各国民法的立法和理论,相邻关系是指在相互邻近的 不动产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一方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的支配力与他方所有人或使 用人的排他力相互冲突的时候,为了调和它们之间的冲突以谋求共同利益,而由法 律直接进行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或者说,相邻近的各方在对各自所有或使用的不 动产行使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时候,因相互间依法应当给予对方方便或者接受一定 的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称之为相邻关系 【5】 。 2.1.2 相邻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1)相邻关系的性质 由于各国对相邻关系的立法不一致,对于相邻关系的性质,在理论界存在着多 种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三种观点:相邻权说、地役权说、所有权限制说。 相邻权说,赞同此观点的学者从相邻关系的基本内容为其理论支撑,持此学说 的学者认为相邻关系是以相邻不动产为行为对象的一种特殊且特定的不动产权利, 有法定权利与约定权利两种, 其中地役权寓于相邻关系中, 即相邻关系包含地役权。 第 2 章 环境相邻关系概述 8 地役权说的理论根源源于法国的国内法的立法模式,此法将地役权进行了法定 地役权与意定地役权的区分,认为相邻关系是法定地役权,是地役权的一部分,相 邻关系被地役权所吸纳。 所有权限制说,德国的立法模式是此种观点的理论依据,依照此种观点的相关 理论描述,认为相邻关系性质是对不动产权利人权利的内容或者对其权能的行使进 行一定的限制,属于所有权的内容,而地役权则是一种用益物权而独立存在着,是 一种独立的他物权,相邻关系与地役权是同一层次并列的关系,并不存在包含或从 属关系。 三种观点相比较而言,大部分学者支持所有权限制说,就其性质来说,相邻关 系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物权类型,是对所有权的内容或者是对所有权权能的一种限制 和扩张,当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在正常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之时,受到来自相 邻不动产的限制或妨害,那么他就依法享有回复不动产正常支配的请求权,而产生 该请求权的基础权利应当是受害人对于不动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提出的请求权 包括物权请求权或债权请求权。 (2)相邻关系的特征 由相邻关系的概念以及性质所共同决定了相邻关系的基本特征,相邻关系具有 下面几个基本特征: 相邻关系的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 一方面,相邻关系是对于不动产来说的,因此,其主体就必须是不动产的权利 人,即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此类人对其不动产享有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相邻关系的主体不但包括具体的人,而且包括抽象的人。因此,相邻关系可以在公 民之间产生,可以在法人之间产生,也可以在公民与法人之间产生。 相邻关系发生在两个或数个相邻不动产之间 传统民法认为以相邻关系产生必须以不动产的相互之间毗连为必需条件, “认 为相邻关系一定是相邻接的不动产所有人之间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6】 ” , “不动 产相毗连即指相互邻接的不动产,相邻关系便是一次而产生的相关权利人之间的权 利义务关系 【7】 ” 。 但是,相邻关系法律制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着。现在学者普遍 认为相邻应是广义上的“相邻” ,即含有近邻、附近的含义,包括地理位置相互邻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接抑或是不动产权利行使涉及的范围相互邻近,但均应限于合理范围以内,不应该 仅仅局限于狭义的相互邻接。被扩大化的“相邻”含义使其并不仅仅局限于不动产 的直接相连接,而是只要不动产权利人行使权利影响到另一方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 利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临沂市电子科技学校公开招聘教师(35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河北地质大学选聘工作人员85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街西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湖南泸溪县汇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山东省慢性病医院(山东省康复中心)招聘工作人员(非编)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4月福建厦门市思明区部分单位联合招聘非在编人员考试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骨伤科研究所广西骨伤医院招聘实名编制工作人员(高级职称)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昆明市五华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西柳州市港航发展中心招聘编外合同制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湖南张家界市公安局招聘360名警务辅助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读懂诗家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农业推广》调查报告参考答案
- 山西省职校技能大赛(植物病虫害防治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安全生产培训内容
- 酒店设施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与实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 新人教版版PEP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表(带音标)
- 小兵张嘎夺枪记(课本剧)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 医院关于印发《即时检验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