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阳——颈椎病的辩位论治PPT课件.ppt_第1页
施晓阳——颈椎病的辩位论治PPT课件.ppt_第2页
施晓阳——颈椎病的辩位论治PPT课件.ppt_第3页
施晓阳——颈椎病的辩位论治PPT课件.ppt_第4页
施晓阳——颈椎病的辩位论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晓阳,颈椎病的针刀辩位论治,1,针刀治疗“五”字法,纵横二个方向六种基本手法切摆铲三种运动形式,治疗手法的选择:硬切-软摆深切-软摆小切-大摆囊切-肌摆骨尖处只切不摆神经血管处只摆不切,2,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颈椎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刀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有效率和治愈率,就必须进一步提高颈椎病的诊断正确率。,3,诊断是治疗的前提,诊断正确是疗效的保障,诊断方法恰当是保证诊断正确的必要条件。,4,中医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辩证论治西医采用“视、触、叩、听”四诊手段辩病论治。针刀医学通过“问、看、查、按”四诊辩位论治。,5,如何进行准确的辩位论治,熟悉解剖-全面:大体、局部、精细(特别是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体表、动态、立体了解功能-彻底:(如:项韧带)询问病史-仔细:检查体征-细致:辅助检查-明确:综合分析-准确:针刀治疗-到位:,6,熟悉解剖,骨性解剖-各颈椎骨的解剖特点(如:颈2)软性解剖-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位置和关系血管解剖-椎动脉神经解剖-神经根、神经干、神经丛,7,骨性解剖特点,第一颈椎不似椎第二颈椎特点多第五颈椎易病变第七颈椎应力大,8,颈椎解剖特点,颈一环椎不似椎无棘无体横最长椎周不附椎枕固头颈晕痛环齿错颈二枢椎特点多棘突粗大不等叉椎板最宽不等称横突短小危险多,三四棘突短小深棘突易触屈变直第五颈椎最前凸移位病变它最多第七颈椎最稳当应力集中损伤多颈椎疾病分硬软软松硬整效更高,9,头颈部的常用治疗部位,上下项线要牢记一脉三神八块肌第二颈椎连上下椎周肌肉到此止后正中线项韧带旁开一指椎周肌四十五度关节突頚旁橫突斜角肌,10,颈椎病的分型,典型症状病理机制颈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混合型(最早最常见的?),11,软性颈椎病关节错位骨性骨质增生,12,针刀治疗,13,斜方肌损伤,14,提肩胛肌损伤,15,胸锁乳突肌损伤,16,项韧带损伤,17,偏头痛,18,枕神经卡压,19,头部痛麻与枕神经的关系,枕大枕顶连前额枕小耳后射太阳第三枕神枕后布祛痛多在枕部忙,20,治疗,体位定点体表标志体表投影确定治疗点定向定线层次操作注意,21,颈型颈椎病,体位定点定向定线层次操作12345注意,22,椎动脉型颈椎病,23,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分段1、椎前段2、橫突段3、环椎段4、颅内段临床表现晕,24,第二段,病机1、增生钩突关节突2、弧度改变僵直变直成角反张3、错位旋转移位(左右、侧方)滑脱(前后、左右)仰俯4、软伤治疗颈2-颈7棘突之间,后正中线旁开1-25公分左右的阳性点注意方向,25,第三段,枕下三角内容枕大神经枕下神经椎动脉,26,27,神经根型颈椎病,28,典型症状,上肢的疼痛和麻木,29,治疗现状,镇痛容易祛麻难,30,颈脊神经组成,颈脊神经前支颈丛(C1-C4)臂丛(C4-T1)后支后内侧支后外侧支,31,手部痛麻与颈神经的关系,一个指麻神经根一组指麻神经干一只手麻神经丛部位不清找后支,32,上臂痛麻与颈神经的关系,肩五肘六掌桡七掌尺第八臂内一五拇六食七中指第八无名小指一,33,根性卡压的常见部位,根性卡压,椎管内,椎管外,椎体椎间盘侧隐窝黄韧带等,骨性,关节突椎间孔,软性,直接,间接,斜角肌,椎周肌,止点第一肋,肌腹,起点横突前后结节,颈椎移位斜角肌紧张,34,颈部易损组织的分析,椎周软组织损伤,椎间孔的骨性改变,椎管内的病变,35,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众所周知,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钩突及关节突增生等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上肢的酸、胀、痛、麻。,36,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但我们从解剖中了解到,脊神经从脊髓发出直到穿过横突尖部进入斜角肌这一节段中,除发出细小分支及脊神经后支外。脊神经前支不分叉,亦不接受上下节段的脊神经纤维。即椎管内和横突尖部的脊神经纤维的组成几乎相同。,37,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上述情况可以说明,在此节段中,任何部位的卡压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几乎完全一致。,38,颈椎横突的骨性解剖,颈椎横突的特点是短、宽、小。位于椎体和椎弓根的侧方,关节突的前方。横突上面有一较深的为颈神经通过的脊神经沟。横突的尖部有前、后两个结节,主要是斜角肌的起点处。,39,颈椎横突的骨性解剖,上位颈椎横突的前后结节一般不分叉,它们共同位于一个骨性突起上。在体表只能触到一个骨性突起。中、下位颈椎横突则被肋横突板分为前后两个结节,可在体表触到两个骨性突起。,40,颈椎横突的肌性解剖,颈椎横突及其后的关节突有许多肌肉附着,自前向后有颈长肌、头长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肩胛提肌、颈夹肌、颈髂肋肌、颈最长肌、头最长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及多裂肌等。其中前、中斜角肌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尤为重要。,41,前、中斜角肌在横突部的解剖,前、中斜角肌分别都起于横突的前、后结节。并且从起点发出的腱纤维前后交叉行走并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42,颈椎横突部的肌肉与颈神经的关系,颈脊神经根穿出横突后,立即进入并穿行在前、中斜角肌肌腱所形成的网状结构中。当前、中斜角肌正常时,可以对穿过的神经纤维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但是,当前、中斜角肌损伤后,出现炎症水肿、瘢痕粘连、痉挛挛缩后,可迅速刺激和卡压神经纤维而产生症状。,43,针刀治疗的方法和步骤:,针刀治疗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如果斜角肌对神经的卡压是由于斜角肌被动牵拉后紧张或扭曲所导致的继发性卡压,则应先治疗原发病灶-棘突两侧的肌筋膜等既可解决问题。第二步,如果因为斜角肌损伤后的炎症刺激、粘连挛缩、疤痕形成直接刺激或卡压了脊神经,则应对横突尖部的斜角肌进行直接的松解方可解除症状。,44,四诊,一问:一个手指的疼痛或麻木二看:头颈偏歪和双肩不等高三查:神经根牵拉或挤压试验阳性,核磁共振检查可提示椎间盘突出等,X线提示椎间孔变窄关节突增生等。四按:颈椎棘突旁开1-2.5cm区域内有明显的阳性点,颈旁的横突尖部查到明显的压痛和放射痛(有时可使手指的疼痛、麻木加重或减轻),45,针刀治疗方法,体位:不同的手术入路应选择不同的体位。如果选择颈椎后方入路则需俯卧或坐位;-松解椎周肌(间接松解斜角肌)如果选择侧方入路则需选择侧卧位;-松解横突尖(直接松解斜角肌)有时可采用仰卧位。,46,横突定位的体表标志,颞骨乳突下一横指为第一颈椎横突。横突间距为1.51.8cm。颈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交界处向后0.5cm左右为第4颈椎横突尖。,颈浅静脉,胸锁乳突肌,47,颈椎横突尖的针刀松解术,(3)操作:选用汉章牌4号针刀,对准横突尖部垂直于皮肤,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快速刺入皮肤,缓慢探索到达横突尖骨面,贴横突尖前、后缘的骨面铲切3-4下,当术者手下有松动感,患者出现酸胀感(部分可向上肢放散)即可。出针刀后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外敷治疗点,注意按压,防止出血。术毕立即检查上肢及手的功能情况。,48,操作,49,颈部治疗侧方入路法可直接找到横突尖部,并可同时治疗前结节、后结节及关节突。侧方入路时,可摸到三个骨性突起,前、后结节为单个的明显骨突,关节突外侧缘为一纵行骨嵴。在横突部位治疗时,针刀切割应不离开骨面,深度不宜超过0.5cm,不宜在横突尖的上下方铲切,以免误伤脊神经或过深后伤及椎动脉。由于针刀疗法是直接深入到病变部位进行松解治疗,从根本上解决了肌肉等组织的慢性损伤后的粘连挛缩,也就是从根本解决了神经的卡压。,50,注意,定点刺入深入手法观察,51,注意,在治疗前后要求患者注意症状改变情况部分患者的症状可立即消失被松解的软组织若要再次粘连挛缩而引起症状,则需要一个相当长(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劳损过程。如果在治疗后加强自我保健,注意正确的工作、学习姿势,则复发的可能性极小。因此,远期疗效十分理想。,52,躯干部痛麻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