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中文摘要 i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中文摘要 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 保护实质股东利益的一项重要制 度。根据一股一权原则,表决权以单个股份而非单个股东为基础,持有复数表决权的 股东可分割行使表决权。当名义股东与实质股东相分离,且多个实质股东对股东大会 同一决议事项意见不同时,持有复数表决权的名义股东依照各个实质股东的指示,对 该决议事项分别以部分表决权投赞成票,部分表决权投反对票或弃权票,有利于贯彻 实质股东的真实意志,鼓励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实现股东的利益。 由于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相分离的现象在实践中的涌现,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 均承认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借鉴各国和地区立法例,结合我国公司实践中股份 信托、 职工持股等现象日益增多的现实,我国公司法亦应明确规定承认股东表决权的 不统一行使。为保障股东大会运营的正常秩序和效率,我国公司法在构建股东表决权 的不统一行使制度时,还应规定股东欲不统一行使表决权的,需提前以书面方式通知 公司,除存在股份信托、为他人持有股份或股份共有等情形外,公司得拒绝股东不统 一行使表决权的申请。 关键词:关键词:股东大会决议; 表决权不统一行使; 公司治理 作作 者:者:詹立平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章正璋 英文摘要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ii study of split voting abstract the system of split voting is an important system to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beneficial owner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one share, one vote, the basis of voting rights is the individual share instead of a single shareholder. when the shareholder of record is not the same as the beneficial owner, and several beneficial owners hold different opinions toward one transaction at shareholders meeting, the actual owners of the shares (beneficial owners) can direct the nominal owner how to vote their shares. and in this occasion,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true will of the beneficial owners, and to encourage shareholders to participat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to achieve their interests, the nominal owner need not cast all the votes he uses in the same way. due to the increasing phenomenon of the separation of the nominal owners and beneficial owners, the legislations of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recognize the exercise of splitting voting. learning from the legislation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 whil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mpany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fact that the increasing phenomenon of share trust ,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and so on, the company law of china should also recognize the system of split voting. meanwhil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order and efficiency of shareholders meeting, the law should stipulate that the nominal owner can only cast the votes he uses in the different way with advanced written notice to the company. and if none of the occasions stipulated by law( for instance, share trust, holding voting shares of others, joint ownership of shares) exists, then the company can deny such requires of shareholders. key words: the resolution of shareholders meeting; split vot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written by: zhan liping supervised by: zhang zhengzhang 目 录 引 言 . 1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 2 (一)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基本概念与学说 . 2 1、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概念 . 2 2、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区别 . 3 3、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问题的有关学说 . 3 (二)适用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主要情形 . 5 1、股份信托 . 5 2、股份共有 . 6 3、为他人持有股份 . 7 4、影子投票 . 9 (三)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公司法意义 . 10 1、公司治理的目的保障股东利益 . 10 2、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1 二、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14 (一)英美法系国家(地区)的立法状况 . 14 1、美国法制 . 14 2、其他英美法系国家(地区)法制 . 15 (二)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立法状况 . 16 1、台湾地区法制 . 16 2、其他大陆法系国家法制 . 18 三、我国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的构建 . 20 (一)我国建立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的背景分析 . 20 1、实践中对不统一行使股东表决权的需求 . 20 2、我国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的现状 . 22 (二)构建我国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的建议. 24 1、适用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对象 . 25 2、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实质要件 . 25 3、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程序 . 26 4、公司的拒绝权 . 27 5、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效果 . 28 结 语 . 30 参考文献 . 3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34 致 谢 . 35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引 言 1 引 言 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是指股东在持有复数表决权时,对股东大会的同一决 议事项, 以部分表决权投赞成票、部分表决权投反对票或弃权票的一种表决权行使方 式。 在现实生活中,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相分离的现象如股份信托、为他人持有股份 等越来越多,在名义股东行使表决权时,可能会发生背后数个实质股东对同一股东大 会的决议事项持不同意见的情形。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在此情形下名义股东能否 依数个不同实质股东的指示分别行使表决权?在我国的学说与公司实践, 对该问题偶 有讨论,但却鲜有深入展开论述者,也未有统一意见之形成。 在立法上我国公司法对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缺乏明确规定, 实不利于保护投 资者的利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将在结合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的基本理 论和我国实践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各国和地区的立法例,特别是表决权不统一行 使制度在台湾地区公司法的最新确立, 对我国公司法建立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提出 了一些建议。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2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一)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基本概念与学说 1、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概念 股东表决权(shareholders voting right)是指股东享有的对股东大会审议的事项 表示支持或反对的权利。1股东表决权在性质上是一种固有权,股东通过行使表决权 作为具体参与公司意思和决议形成的方式。 股东表决权的行使则是指股东在股东大会 审议公司有关事项时如何依法作出意思表示。2 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又称股东表决权的分割行使、股东表决权的分别行使 或分割投票,是指股东在持有复数表决权时,对股东大会的同一决议事项同时为方向 不同的数个意思表示, 即以部分表决权投赞成票、 部分表决权投反对票或弃权票。 3例 如,持有 10 股的股东,对股东大会同一决议事项,可以其中 7 股之上的表决权投赞 成票, 另外 3 股之上的表决权投反对票。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是股东行使表决权 的方式之一,与表决权的统一行使相对应。表决权的统一行使是指股东对股东大会的 同一决议事项只能以其全部表决权为同一种意思表示,或全部赞成,或全部反对,或 全部弃权。 一股一权原则的确立是股东得以不统一行使表决权的前提。 现代各国公司法大都 确立了“一股一权(one share, one vote) ” 原则,4特别是大陆法系一般均规定,每一 1 雷兴虎主编: 公司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第 1 版,第 202 页。 2 周友苏: 新公司法论 ,法律出版社 2006 年 2 月第 1 版,第 368 页。 3 在实践中,持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除赞成票或反对票外,有时还会投弃权票。对于弃权票的计算问题,存在几 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将弃权票算入赞成票,因为投弃权票的成员恰恰是不想拒绝决议。参见德迪特尔 梅迪库斯: 德国民法总论 ,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842 页;第二种观点如按照美国的传统法 律规定,弃权票构成出席法定数,但只有出席会议的全部表决权数中的多数赞成票才能对公司具有约束力,这 里弃权票实际上是被当做反对票。 see robert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fourth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第 1 版,pp.205;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参照美国 1984 年示范公司法修订本对传统规则的 修改,出席数符合法定数且赞成票超过了反对票,则决议获得通过。see robert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fourth editio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第 1 版,pp.205。此时弃权票并未被视为反对票, 而是被忽略不计。周友苏先生从这种忽略更能反映出股东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真实意愿出发肯定该观点。参见 周友苏: 新公司法论 ,法律出版社 2006 年 2 月第 1 版,第 370 页;第四种观点认为弃权事实上包含了赞成 或反对的意义,不容忽略不计。股东表决时应投肯定的赞成票或反对票,不得投弃权票。或者为免争议,在立 法上明文规定“过半数或 2/3 或 3/4 以上的赞成票通过” 。参见钱玉林: “资本多数决”与瑕疵股东大会决议的 效力从计算法则的视角观察 ,载中国法学 2005 年第 3 期。 4 虽然美国大多数州允许企业建立他们所喜欢的表决机制, 但同时特拉华州公司法 212 条 (a) 对股东 “一股一权”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3 股份有且只有一个表决权。我国公司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 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 ,表明了对一股一权原则的肯定。相对于一人一票原则, 由于表决权依附于股份而非股东, 一股一权原则的确立使得同一股东在持有复数股份 之时,对股东大会的某一决议事项同时作出数个不同的意思表示成为可能。当然,在 股东仅持有单一表决权或股份的情况下,自无分割行使股东表决权的必要。 2、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区别 (1)与一人代理数人行使表决权的区别 表决权的代理行使(voting by proxy )是指代理人接受股东的委托,在授权范围 内,为该股东的利益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并将该行为视为股东表决权的行使。 代理人应当按照股东的意思行使表决权,而在一人代理数名股东时,由于各被代理股 东之间意思的不同,可能会发生代理人对股东大会同一决议事项,同时作出多个不同 意思表示的情况。这种情形不属于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仅是代理数个股东行使代理 权的必然结果,而在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中,只存在一位名义上的股东。 (2)与累积投票制度的区别 累积投票制度 (cumulative voting) 是相对于直接投票制 (straight voting) 而言的, 根据这一制度, 股东持有的每一股份享有与股东大会拟选举的董事或监事数量相等的 投票权,股东既可以把全部投票权集中选举一人,亦可分散选举数人,最后按得票多 少决定当选的董事或监事。其中,股东分散选举数人的情形也不属于表决权的不统一 行使。 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的实质是持有复数表决权的股东针对股东大会同一决议 事项分别以部分表决权作出相反的意思表示。 累积投票制度只是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而对直接投票制度下的计票方式所作的一种改进,其对每个候选人的态度是明确的, 不存在矛盾,因而仍然是一个确定统一意思表示,不属于不统一行使。 3 3、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问题的有关学说、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问题的有关学说 在是否允许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问题上,存在否定说与肯定说之争。 (1)否定说。持否定说立场的学者认为,一个股东只有一个表决权,只是根据 原则作了原则性规定,这美国示范公司法第 7.21 条(a)也得到了肯定。see 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63, pp.64, pp.6,转引自梁上 上: 论股东表决权以公司控制争夺为中心展开 ,法律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第 1 版,第 53 页。故各国虽有不 同的立法例,但“一股一权”作为原则在各国公司法中得以确立是没有疑问的。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4 所持有的股份数不同而导致表决权程度不同,所以股东不得不统一行使表决权。5 (2)肯定说。肯定说认为基于一股一权原则,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表决权的 行使以股份而非股东为基础,所以股东当然可以不统一行使表决权。如郑玉波先生认 为,因法人或合伙人为股东时,其代表人自不妨有不同之意见,如各投相反之票,与 公司无何损害,自应认为妥当也。6 (3)相关国家及地区学者的态度 早先,对于持有多数股份的股东是否可以不统一行使表决权,日本学界有不同的 观点,以统一性学说即否定说为通说。7但是,随着预托证券、股份信托和职工持股 等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相分离的现象逐渐涌现,为了体现实际股东的真实意思,渐渐 出现了要求允许股东不统一行使表决权的呼声。 日本商法典于 1966 年修改时承认 了表决权不统一行使。8 台湾地区学界对这一问题也存在不同看法。 反对股东不统一行使表决权的学者主 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认为表决权是股东权的一种,其同股东权一样均不可与股东相 分离, 仅股东可享有, 也不能出售他人, 因此表决权实际是一种专属于股东的人格权, 自不可分割行使;二是认为股东就股东大会同一议案以部分股份表示赞成,另一部分 股份表示反对,属于意思表示的自我冲突。持肯定说的学者则认为股份有限公司是资 本的集合,故股份上的权利已经物化,股东权自与人格权无涉,9且表决权本身即是 以单位股份为基础,而非以股东为基础,故股东可自由不统一行使表决权。对于意思 表示自我冲突的说法,肯定说认为,基于一股享有一表决权,则各股东就每一股份各 有一意思表示存在,股东在表决时应当遵循各股份的意思表示。故当股东就所持复数 股份为不统一行使时,不过是该股东各表决权之间的意思表示相互矛盾,而不是该股 东单一意思表示的自我冲突。10 我国大陆地区有学者认为,从实践考察,不统一行使表决权对公司和其他股东的 利益均无害,故没有限制的必要。11另一些学者基本承认在“一股一权”原则之下, 5 日末永敏和: 现代日本公司法 ,金洪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16 页。 6 郑玉波: 公司法 ,三民书局 1981 年版,第 125 页。 7 张文龙: 股份有限公司司法实务研究 ,汉林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123 页。 8 日末永敏和: 现代日本公司法 ,金洪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16 页。 9 日末永敏和: 现代日本公司法 ,金洪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16 页。 10 柯芳芝: 公司法专题研究 ,台湾大学法律学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版,第 122123 页;刘连煜: 股东分割 投票制度 ,载月旦法学教室2009 年 1 月第 75 期。 11 董翠香: 试论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提案的讨论与表决程序 ,载法学论坛2001 年 5 月第 3 期。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5 持有复数表决权的股东不统一 行使表决权有一定道理。但同时认为,如果无限制地 允许股东分割行使表决权,可能会影响股东大会的正常进行,进而损害其他股东的利 益。 且股东在缺乏正当理由的场合下就同一决议事项同时作出两个方向相反的意思表 示, 有违民事法律行为中意思表示应为确定的要求。 因此, 股东只有在特定情形之下, 依照一定的程序才能不统一行使表决权。 其中特定情形一般指名义股东与实质股东相 分离之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刘俊海、梁上上等。12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在实践 中,名义股东背后存在具有不同利害关系的实质股东,为保护实质股东的利益,反映 其真实的意思表示,持有表决权的名义股东有不统一行使表决权的必要。同时为了平 衡其他股东的利益,保障股东大会的正常秩序,应从适用对象、适用情形、行使条件 和程序等方面对股东不统一行使表决权进行限制。 (二)适用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主要情形 纵观各国立法例,虽然英国、日本和韩国在立法上皆承认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但是在具体做法上存在一定区别。在英国法上,在不违反“信任义务”的前提下,股 东得自由行使表决权,公司无权干预。这意味着股东不但可以在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 相分离的情形下不统一行使表决权,也可以分割行使其自有股份所持有的表决权。日 本和韩国的公司法则规定, 在股份信托或者为他人持有股份等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相 分离的情形下,股东有必要不统一行使表决权,以反映实质股东的真实意思。在其他 如非为他人持有股份的场合,公司可以此为由拒绝股东不统一行使表决权的要求。综 上, 在承认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国家和地区,股东可不统一行使表决权的情形主要是 名义股东与实质股东相分离之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股份信托 信托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是一种转移与管理财产的制度。我国信托法 对信托的定义是: “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 托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 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 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在股份信托的场合,信托财产为股票或曰股份,受托人 接受股东的委托持有、 管理和处分股份, 并以自己的名义作为股东出席公司股东大会, 12 刘俊海: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 ,法律出版社 1997 年 9 月第 1 版,第 150 页;梁上上: 论股东表决权 以公司控制争夺为中心展开 ,法律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第 1 版,第 79 页。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6 行使表决权,委托人作为实质股东享有受益权。作为信托财产的股票,可以是委托人 在委托之初交付的,也可以是受托人在管理其他信托财产的过程中取得的。 同一受托人可能会同时接受几个委托人的委托而持有股份, 并在对股东大会某一 决议事项行使表决权时发生多个受益人持有不同意见的情形。 那么此时受托人能否对 其表决权进行不统一行使?对该问题,有持有反对意见者。反对者认为,虽然受托人 接受多个委托的确是常见情形, 但是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要求受托人在独立行使信托财 产相关的权利方面享有较强的自由, 因此受托人应当以实质股东的利益为中心统一行 使表决权,允许受托人不统一行使表决权本质上却是对信托制度的否定。13笔者不赞 同这种观点, 认为在此情形下, 受托人得从受益人之利益出发为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在信托关系中,受托人应当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为受益 人的最大利益处理信托事务。对于同一股东大会决议事项,受托人背后多个委托关系 中的受益人可能对此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观点,要求受托人必须统一行使表决权, 反不利于真实反映各个受益人的真实意思和利益所在,有违信托之目的。因此不统一 行使是受托人为使各受益人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同独立行使信托财产方面 的权利并不矛盾,更不是对信托制度的否定。另外,韩国公司法亦明确规定股份信托 为股东得不统一行使表决权的情形。 2、股份共有 在股份共有的情形下,当股份共有人未能就股东大会决议形成一致意见时,统一 行使表决权成为一个难题。 对于股份共有人就各自持有的股份份额能否分别行使表决 权的问题,各国立法均未予以明确规定,大多只是概括的规定股份人共有应确定一人为 行使股东权利的人,如日本商法典、德国股份公司法、英国公司法和台湾公司法等。 美国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及内华达州公司法允许共有人不统一行使表决权。 在股份共有人能否不统一行使表决权的问题上,存在否定和肯定两种对立的看 法。 否定说认为我国民法通则、物权法和婚姻法等规定共有权利的行使以共有人表意 一致为前提,可见如果分割行使表决权则会破坏共有制度本身。如果为了保护全体共 有人利益,尊重不同的共有人的话语权,共有人完全可以在参会表决之前将共有股份 13 杨久栋: 股东表决权制度研究 ,重庆大学 2009 年硕士学位论文。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7 进行分割,然后以单独股东的身份行使表决权。14持肯定论者则强调虽然各国均规定 共有人中只能确定一人为权利行使者,但究其本意乃只为防止数名共有人均就共有股 份全部行使表决权而造成混乱,而并非限制各共有人分别就其共有股份份额行使表决 权,且由一名共有人代其他共有人为多个意思表示,也并未违反各国立法所规定的确 定一人为权利行使者的要求,故应承认共有股份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15对此,笔者认 为,虽然与为他人持有股份不同,共有人对股份所有权有其应有部分,但在法律规定 共有人只得派一人为代表行使表决权的情况下, 该代表人实际上也持有不属于自己的 部分股份。从保障该部分股份的实质股东利益出发,应当允许共有代表人按照共有股 份的内部份额分别行使表决权。 否定论中提出的在参会表决之前将共有股份进行分割 不具备操作性。 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分割通常要经过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成本较高, 仅为一次股东大会议案的表决而分割共有的股份,实显不够慎重。 3、为他人持有股份 为他人持有股份是各国普遍承认允许股东不统一行使表决权的条件。具体来说, 为他人持有股份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预托凭证。所谓预托凭证,亦即存托凭证(depositary receipts, dr),是指 在一国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代表另一国证券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证券。 预托凭证一般代 表外国公司股票,有时也代表债券。16其具体的做法是外国企业把部分股份交给存托 机构托管,再经存托机构发出票据,并将票据在交易所买卖。其优势在于投资者能于 本土市场买卖外国证券,降低直接投资海外市场的风险和投资政策限制。如美国预托 凭证(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 adr)是面向美国投资者发行的,由一家美国银 行重新包装非美国证券而成的一种美国有价证券。 美国预托凭证是某一数目外国股票 的拥有证明,而原始股票由发行公司本国的保管人持有。这是典型的为他人持有股份 的情形。 由于存托凭证的投资者并不直接拥有原始的股票,那么如果他们为维护自身 利益, 意图影响发行股份公司的决策,就有必要借表决权不统一行使制度通过存托机 构按照他们的指示行使表决权来加以实现。 (2)职工持股。对于职工持股的具体界定,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根 14 杨久栋: 股东表决权制度研究 ,重庆大学 2009 年硕士学位论文。 15 韩志科: 股东表决权制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2005 年硕士学位论文。 16 中国证券业协会编: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 年 6 月第 1 版,第 184 页。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8 据美国员工持股协会 (the espo association) 的定义, 员工持股计划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是一种使员工成为本企业的股票拥有者得受益机制。另外还有将职 工持股界定为一种产权组织形式或一种行为的表述。总的来说,职工持股意味着职工 通过购买所在公司的股票,而成为公司的股东和利益共同体。虽然各方在员工持股的 概念和界定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管理和股权的行使上,都倾向于交由专门机构集 中管理并代行股东权利。17员工通过持股成为公司的股东将自己变为了公司的利益共 同体,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使员工得从公司的发展中受益;另一 方面会促使员工加强对公司的监督,提高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和意愿,从而在保障自 身利益的同时推动公司的健康运行。 在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通常采取持股会或职工个人股集中托管的形式 推行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持股会方式的,员工持股会以特殊社团法人身份作为股份有 限公司的股东;采用员工个人股集中托管形式的,员工个人在购买内部员工股成为公 司股东后,将员工购买的公开发行的股票集中委托信托公司、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管 理,或公司自己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并与员工签订股票托管协议。可以看出,无论采 取何种方式实现职工持股, 职工个人通常都是通过持股会或者托管机构成为公司的间 接股东,不能直接依自身意思表示行使表决权。因此,在多个职工股东对某一决议事 项产生意见分歧之时,有允许表决权不统一行使之必要。否则会使员工无法有效表达 自身意思, 不能充分参与改变公司的有关决策, 会减弱员工对公司运作的关注和热情, 不利于实现职工持股的目的。 (3)隐名出资。在公司法上,投资人实际认缴出资,却假托他人以他人之名义 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材料上登记为股东的现象屡见不鲜。在隐名出资中实际认缴 出资的股东为隐名股东。造成隐名股东采取这种方式投资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 是为了规避某些法律的限制性规定,也可能仅仅是不愿公开投资。至于这种现象是否能 够构成为他人持有股份,不统一行使表决权,有学者认为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契 约属于委任契约,若其内容不违反强制、禁止规定或公序良俗,就可类推委任的规定, 构成为他人持有股份的要件。18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在隐名出资关系中,隐名股东与显 名股东之间存在一定的信任关系,且隐名出资也并非均以规避法律为目的,未必会对公 17 梁慧瑜: 企业员工持股法律问题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12 年 4 月第 1 版,第 4243 页。 18 王志诚: 股东权利之实质保障: 股东表决权之分割行使兼评公司法第 181 条修正草案 , 载 月旦法学杂志 2010 年 6 月第 181 期;刘连煜: 股东分割投票制度 ,载月旦法学教室2009 年 1 月第 75 期。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9 司和他人利益有所损害。隐名出资现象在事实上确实造成了名义股东与实际股东相分 离,故在隐名出资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符合公序良俗原则的前提下,为保障 真正股东的利益,显名即出席股东大会的名义股东可以不统一行使表决权。 (4)还未在股东名册上完成股东变更的股份转让。在未办理股东过户手续之前, 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仍是出让人。 在表决时, 虽出让人原有股份已为二人以上所有, 背后存在不同意思, 但是只能由记载在股东名册上的出让人行使全部的表决权。 此时, 为反映实质上已成为公司股东的受让人之真意,应当允许名义股东不统一行使表决 权,受让人就自己的股份决定该如何行使表决权,向出让人披露,由出让人依受让人 之意思行使表决权。 4、影子投票 在韩国,根据证券交易法的规定,证券预托院就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名义更换的股 份,没有实际股东申请时,可以以“影子投票”方式行使表决权。这是拟制实际股东 的意思而允许不统一行使的特殊的例子。19 上述证券预托院即证券预托结算院,是韩国设立的进行证券寄存业务的机关,相 当于中国的中央登记结算公司。词语中的“预托”并无“预先”的要素。20韩国证券 交易法第一百七十四条之六规定预托院可以依据寄存者或客户的申请, 行使关于寄存 有价证券的权利。预托院对寄存有价证券,可以以自己名义进行名义更改或登记。对 于已更改为自己名义的股份,预托院即使无寄存者的申请,也可就法律规定的事项和 股东名册的记载及股票,行使股东权利。股票发行公司会在发出召集股东大会的通知 或公告时会将预托院行使表决权的相关内容一并告知给持有已更改为预托院名义的 股票的股东。 若在股东大会开会前五天为止, 持有已更改为预托院名义的股票的股东, 未向预托院表示欲直接、代理或不行使其表决权的意思,则预托院可行使在法律规定 的事项范围内可行使其表决权。 在“影子投票”制度中,实际上预托院并未收实质股东就如何行使表决权发出的 指示,因而其表决权的行使,是对实质股东意思的一种拟制。影子投票在对股东大会 的召开有定足数要求的国家,是方便会议召开的一种措施。与之相比,我国的中央证 券登记结算公司的职能主要是为证券市场提供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登记结算服务, 并 19 韩李哲松: 韩国公司法 ,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 月第 1 版,第 373 页。 20 韩金仁权、金滋永译: 韩国证券交易法 ,载商事法论集2007 年第 1 期。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10 无在某种条件下为寄存者或客户代为行使表决权的可能。为提高股东大会召开的效 率,这一制度设计也值得我国思考和借鉴。 (三)股东表决权不统一行使的公司法意义 公司法的制定目的是通过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将公司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保 护公司、股东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中,在法律层面上对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制度的规定是公司 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保护股东利益,而在提高公司治理实 效、保护股东利益方面,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制度扮演着重要角色。 1、公司治理的目的保障股东利益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也被译作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定义 存在众多不同的解释。根据oecd 公司治理原则的定义,21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 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 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对公司的各个参与者如 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并说明决策公司事务时 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它还提供用于设置公司目标的一种结构和达到这些目 标的监控运营手段。 公司治理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通过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制衡,从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从历史上说,公司治理问题是随着企业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象的出现而出现的。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由 于职业经理人权力的扩张,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加剧,公司治理问题开始 为理论界所普遍关注。 公司治理要处理的一个基本关系就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 系, 通过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制衡以保障股东利益的实现。在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中主要存在两种学说:一种是以“股东利益至上”为基础单边治理理论,该理论认为 公司是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组成的联合体,股东拥有公司的全部所有权,只有股东才拥有 公司治理权,公司的目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另一种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该 理论认为公司作为一个责任主体,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公司不能仅以股东利益 21 oecd 公司治理原则 ,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oecd)在综合两大法系对于公司治理的不同态度和做法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该原则对现代公司治理的核 心问题进行了有建设性意义的规定, 自 1999 年公布以来, 已经在世界范围被公认为良好公司治理的国际基准。 论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 一、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概述 11 最大化为追求,也要考虑其他方面的社会价值,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 22但 无论何种公司治理模式, 对股东及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无疑是公司治理所追求的一个核 心目标。 2、股东表决权的不统一行使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股东通过股东表决权的行使参与公司治理 如前所述,虽然公司治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所有者即股东的利益,但在所有 者与经营者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下,股东不享有经营权,只能通过行使其他股东权利 参与公司治理,维护自身的利益。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股东积极主义(shareholder activism) ,在台湾被称为股东行动主义,是一种通过行使股东权利而向公司管理层施 压的一种投资策略。鼓励股东通过积极行使股东权利影响公司的决策,从而实现自己 的诉求, 而非轻易地抛售股票借由消极退出来表示不满或者只追求短期利差,不求良 好公司治理带来的长期收益。 股东积极参与公司决策,由于其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股东表达诉求和 争夺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方式便是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鉴于曾有人将公司比作 “小共和国” ,有学者认为在公司治理中,股东就是公司中的“选民” ,股东可以选举 董事会员, 投票表决关于公司的基本业务的决议事项或者参与改变公司的内部规章制 度。另一方面,股东虽为公司名义上的“所有人”却不实际参与公司业务或事务的管 理,不可直接以公司的名义采取行动,那是留给董事会的职权。23由此可见,行使表 决权是股东实现其在公司治理角色的主要和重要途径。 股东表决权的行使具有多种功 能,通常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理论上对大股东来说是一种自力救济的措施,股东 可通过投票在集权管理(centralized management)结构中选择自己的代表,可以把准确 的基本变化反映到投资之中,并且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变。 (2)股东的投票权 与其诉讼权利相结合,共同保护股东的利益。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医疗三严三基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药品注册审评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课件
- 摄影姿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数据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纠纷案
- 2025年春季部编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第1课时 变量
- 2025关于中国农业银行购车贷款合同书范本
- 2025市区形象设计店合伙经营合同示例
- 搪瓷行业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与法律挑战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消防维保方案(消防维保服务)(技术标)
- 2023智联招聘行测题库
- 隧道洞渣加工石料组织管理方案
- 二年级下册音乐《每天》教案
- 音乐美学.课件
- 心肺复苏说课比赛课件模板(一等奖)
- 健康体检证明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精品课件资料
- 2021年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