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股东提案权.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股东提案权.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股东提案权.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股东提案权.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论股东提案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udy on the proposal right of shareholder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by zhou junjie supervised by ass. prof. zhang fang major: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college of law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1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股东提案权是股东固有的一项权利,我国公司法第 103 条也明确赋予了 股东以提案权。这样就赋予了中小股东向公司反映自己意思的权利。提案一经合 法表决,就会形成公司意思,可以说提案是公司意思的源头。而提案权制度由于 和表决权制度联系密切,也成为了中小股东反映自己意思,对抗权限逐渐扩大的 经营者,保障自己权益,并进一步争夺公司控制权的有效工具。但是公司法 关于提案权的规定过于原则性,由此提案权在实践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故本 文拟分析股东提案权的性质和价值,并探讨股东提案权在实务中面临的问题,以 期提案权制度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通过四个部分探讨股东提案权制度。 第一部分介绍了股东提案权的定义,性质和价值。股东提案权是符合一定条 件的股东向股东大会提出议案寻求表决的权利,是固有权,共益权,少数股东股 权。其价值在于股东通过行使提案权,向股东大会提交提案,寻求表决,以对抗 经营者权限扩张,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进而争夺公司的控制权。 第二部分探讨了了股东提案的范围和确定提案范围的必要性。股东提案的范 围是整个股东提案权制度的静态方面,也是股东提案权制度基础和核心。只有明 确股东提案的范围,才能够使股东提出提案,董事会审核提案有据可依。通过介 绍我国现有的关于股东提案的规定,指明其中的不足,明确了规定股东提案范围 的必要性。再通过肯定性的规定和否定性的规定两方面,明确了股东提案的范围。 第三部分是关于股东提案权行使的探讨。我国公司法之中关于股东提案权的 规定见第 103 条。规定了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要求,董事会在 2 日内将提案提交 给股东大会的义务。对于股东的持股期限,持股性质,提案提交时间,提案的形 式,审核机构以及审核标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势必会带来问题。通过借鉴国 外成熟的股东权提案制度中相关方面已有的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上述问 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笔者的建议。 第四部分是关于股东提案权的救济。所谓“无救济,则无权利”。由于“一股独 大”导致的对董事会的控制,以及对于审核机构违法不将股东提案纳入股东大会议 程的后果规定不明确,股东提案权易受到侵害,由此需要相应的救济:股东召集 权救济(自力救济) 、行政救济(公权力介入) 、司法救济。通过对三种救济的简 要分析,寻求对提案权权利主体的权利保障。 关键词:股东提案权,提案范围,制衡,救济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the proposal right of shareholders is on of the shareholders intrinsic rights, which is ruled by article 103 of the corporation law. the proposal would be effective via being voted, as the source of will of the corporation. own to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right to vote, the proposal right of shareholders is a significant tool to protect thei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against the abuse of rights of operators. and it is also significant to control the corporation via the proposal right, contending with the operators of corporation. however, the rule of shareholder proposal right is simple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uneasy operation in practices. the thesis would present the definition and value of the proposal right of shareholders, analysis the issue in the practice of the right, and urge a better use of its function. there are four parts of this thesis. in the first part, it is abou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finition , nature and value of the proposal right of shareholders . the value of the proposal tight of shareholders is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by providing the proposal to the general meeting of shareholders to be voted. and the it is also benefit to competing the control of the corporation.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range of the shareholders proposal right and its necessity. as the basis and core of the shareholders proposal system, is provides the standard of proposal for shareholders and the standard of examining the proposal for operators. there are some flaws in corporation law about the proposal right,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lear the range of the proposal by rul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andard. how the right works will be analysis in the third part. in the law of corporation, it rules that a shareholder should have stock in some standard,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 should provide the proposal to the general meeting. but it does not rule about the perid of holding the stock, the form of the stock and the standard of examine. via imitating the foreign legislation, some suggestion would be given to current rules of it. the last part is about the remedy of the proposal right. “remedy precedes rights”. own to the control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 by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and the uncertain about the responsibility of breaking the rule of director rejecting proposal, the right of shareholder is tend to be infringed. the right for convening general meeting, administrative remedy and judicial remedy consist main remedy system. keywords: the proposal right of shareholder, proposal, restraint, remedy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ii 目 录 中文摘中文摘要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 1 引引 言言 . 1 2 股东提案权的定义及其价值股东提案权的定义及其价值 . 2 2.1 股东提案权的定义和性质股东提案权的定义和性质 . 2 2.2 与相关权利的关系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 3 2.3 股股东提案权的价值东提案权的价值 . 3 2.3.1 促成公司信息公开,强化了对经营者的监督效果 . 3 2.3.2 提案权与表决权一同构成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工具 . 4 2.3.3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4 3 股东提案股东提案 . 6 3.1 股东提案的概念和分类股东提案的概念和分类 . 6 3.2 股东提案的范围股东提案的范围 . 7 3.2.1 我国关于股东提案范围的规定 . 7 3.3 明确股东提案范围明确股东提案范围 . 8 3.3.1 对提案范围的肯定性限定 . 8 3.3.2 对提案范围的否定性规制 . 11 4 股东提案权的行使股东提案权的行使 . 14 4.1 提案股东资格提案股东资格 . 15 4.1.1 持股数额 . 15 4.1.2 持股期限 . 16 4.1.3 持有股份性质 . 17 4.2 提交程序提交程序 . 18 4.2.1 提交时间 . 18 4.2.2 提案形式的要求 . 20 4.3 审核程序审核程序 . 21 4.3.1 审核主体 . 21 4.3.2 审核标准 . 22 5 提案权的救济提案权的救济 . 23 5.1 股东大会召集权救济股东大会召集权救济 . 23 5.2 行政救济行政救济 . 2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v 5.3 司法救济司法救济 . 25 6 结结 语语 . 28 致致 谢谢 . 2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0 附附 录录 . 3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 1 1 引 言 在“企业所有与经营分离”模式之下, 股份有限公司的运作几乎全都由经营者支 配,经营者的权力还有逐渐扩大的倾向。股东虽然是公司的真正所有者,在“两权 分离”的情况下,亦不得直接接入公司经营。伴随着“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 中心主义”转变而来的是,股东大会的职能持续弱化,以及经营者权力的强化。由 此而产生了公司内部权利益结构失衡,经营者缺乏有效的监督的情况。而“安然” 和“德隆”这两个案例提醒着世人对公司经营者不加以约束和监督的后果有多么严 重。 正是由于公司内部的权利结构失衡,股东大会职能的弱化,就需要股东积极行 使自己的权利,利用股东提案权制度,加大对公司经营的参与程度,强化对经营 者的监督和制衡,平衡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权力。股东提案是公司的意思形成的 基础和源头,决定了股东大会所要讨论通过的决议的内容。而股东提案是如何提 出,如何进入股东大会议程,以及法律对于股东提案权的救济是如何规定的,都 深刻影响着股东的权益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正是犹豫股东提案权的重要性,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之都有所规定。如美 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制定的委托书规则 14a-8,日本以“活化股东会”为目的在其公 司法 之中规定了股东提案权制度, 我国台湾地区亦于其“公司法”之中规定了股东 提案权。虽然我国在修订之后的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股东的提案权,但是 由于规定的较为简单,在实务操作之中难于起到保护股东权益,平衡公司权利结 构,完善公司治理之作用。 鉴于这种情况,本文从股东提案权的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区分,结合我国现行 之公司法规定,从股东提案范围开始,再经由提案股东资格之限定,提案行 使之限定,提案审核之程序等,审视整个股东提案权行使的过程,结合国外已有 的制度,对我国的股东提案权制度的完善和实现应有的价值进行探讨。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股东提案权的定义及其价值 2 2 股东提案权的定义及其价值 2.1 股东提案权的定义和性质 所谓股东提案权,指股东可以向股东大会提出议题或者议案的权利。 1具体的 说就是符合一定条件的股东,向股东大会提出议题或者议案,并寻求由股东大会 合法程序表决的权利。 股东提案权制度,即股东为参与公司经营事务而向股东大会提出提案的一系 列规则设定,以股东提案权为核心,规定了权利主体,提案内容,权利行使和权 利救济。2 性质上,股东提案权是股东权利的一种。股东权是基于股东资格而依法享有 的权利,泛指公司给予股东的各种权益或者所有的权利,具体的是指股东基于股 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管理的权利。股东权包括股东与 财产有关的各种权益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种权益,是集财产与经营两种权利 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的新型的独立的权利形态。 股东提案权是股东权的一种,参照股东权的划分,再结合不同的划分标准, 股东提案权是: 股东固有权。依据股东权的是否由法律规定不同,可以将股东权划分为固 有权和非固有权。所谓固有权,又称法定股东权,是指未经股东同意,不得以章 程或公司决议形式剥夺或限制的权利。非固有权又称可剥夺权,是指公司可以依 据章程规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予以剥夺、限制的权利。在股东提案权制度健全的 国家,一般由法律强行规定股东提案权,不允许公司依据章程规定或者股东大会 决议予以剥夺。 少数股东权。少数股东权是指持有已股份的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东才能行使 的权利。行使少数股东权的股东既可是自己持股数达到一定比例的股东,也可是 其所持股份合并达到一定比例的数名股东。单独股东权是可以有股东一人单独行 事的权利,股东会议表决权、宣告决议无效请求权、分派股息请求权等均属此类。 作为单独股东权的对称,少数股东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股东滥用股东权,维护公 司整体的利益。各国立法规定了保障股东合理行使股东提案权的条款,其中对股 东提案权的行使程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就有关于持股比例的条款。 共益权。 股东权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不同分类。最具价值的分类方法, 是根据权利行使目的的不同,将股东权利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自益权是指,股 东为自己从公司获取财产利益而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共益权是指,股东直接为公 司利益、间接为自己利益而参与公司决策、经营、管理、监督和控制而享有的一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股东提案权的定义及其价值 3 系列权利。 3自益权和共益权的范围划分并非绝对,两者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共益 权往往是实现自益权的手段,自益权往往是共益权行使的目的和归宿。从股东提 案权的行使目的来看,股东个人自身利益时其目的,但是,在实务之中,股东提 案权的行使为了实现个体利益的同时,也常常具有维护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 股东利益的功能,可以说,股东提案权是能够保护股东个人利益的共益权。 2.2 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与股东提案权相关的权利之中,以股东表决权和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两者与 之关系最为密切。 在现代公司当中,所有者与经营者权力上分离,既是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也是现代公司的本质所在。作为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的连接点,在权力分离过程 中,表决权承担着重要的功能:第一,维系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控制经营 者权力;二、作为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工具,反映了股东之间的关系。控股股东通 过它控制公司,强化对中小股东的影响。中小股东以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 进一步希望夺取公司的控制权。由于承载着上述功能,股东表决权表现出强烈的 工具性。4 股东提案权作为股东固有的一项权利,与股东表决权相比,具有一些类似之 处,如都能有效地促使股东积极参与公司经营,控制经营者权力,监督约束经营 者。 在“公司所有与经营分离”的模式下, 尤其是经营者决策的目的与公司利益最大 化目的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提案权的重要性更凸显:表决权的行使,是公司意思 表示的形成过程;提案权正是这些意思表示的源头。可见,提案权与表决权一道, 是争夺公司控制权的重要工具,能够促使股东有效的参与公司经营,维护自身利 益和公司利益,并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而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与股东提案权的联系也十分密切。两者都是少数股东 权,功能都在于使得股东关心的提案或者议题能够获得被审议,表决的机会,5 维护股东的权益。但在行使上,两者有所差别:当少数股东负责召集股东大会, 行使股东大会召集权,此时,他们必然会提出议案。议案能否成为股东大会的议 事日程,则是由股东大会召集权的行使主体决定。这样,他们虽然也提出议案, 但是行使的是股东大会召集权;而只有在董事会、监事会负责召集股东大会,提 出提案的股东非召集权行使主体的时候,这些股东行使的才是股东提案权。而行 使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也是一项重要的股东提案权救济方式。 2.3 股东提案权的价值 2.3.1 促成公司信息公开,强化了对经营者的监督效果 提案权的行使,产生了迫使经营者合理化自己行为的效果。在所有权与经营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股东提案权的定义及其价值 4 权相分离的状态下,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信息不对称:一些对于股东言比较重要 的,但是法律未强制规定要公开的信息,经营者怠于或者不愿意公开。但在股东 行使股东提案权的前提下,经营者拒绝将股东提案列入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则必 须要做出相应的说明。不论经营者自愿与否,这样的说明程都包含了大量的资讯, 其中必定有股东想得到的信息,这进一步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减少了股东“搭 便车”的现象,使得“公司之气流通畅,经营更加透明化”6也有助于刺激股东参与 经营的之动力,活化股东会,使得股东大会的职能不至流于形式。 股东提案权的行使,既是股东对公司经营者的判断,决策提出质疑的过程, 也是经营者捍卫自己的立场,主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加促进了股东和公 司经营者之间的沟通,强化了股东和公司之间的联系,推动公司经营透明化,同 时也能够督促经营者更好的履行忠实、勤勉的义务7。通过行使提案权,股东得以 有效地向公司经营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疑惑,督促经营者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 经营公司事务,减少经营者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更好地履 行自己的义务。 2.3.2 提案权与表决权一同构成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工具 在“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模式下,表决权越来越表现出工具主义色彩,如: 表决权从股份中分离,成为独立的权利(表决权信托,表决权拘束协议即为明证) 表决权成为可以被征集的客体(如代理权征集)表决权的救济上表现为类 型化,救济方式以撤销公司决议而不是获取赔偿为主。8总之,表决权已成为争 夺公司控制权的重要工具。 在股东表决权越发被重视的同时,作为公司意思形成的源头,股东提案以及 股东提案权制度也发挥着争夺公司控制权方面的作用。股东大会所表决的提案, 除了由董事会提出的意外,有相当的一部分是由行使提案权的股东所提出。其中 关于公司人事的提案,更是直接关系到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而其他的与公司经营 相关的议案,一旦被表决,也深刻地影响着公司和股东的权益。 表决权的行使, 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做是与否的判断, 而做出这些“判断题”的前 提是有足够的“选项”供选择判断。 从这个意义上讲, 股东提案权一旦不能有效行使, 也就等于扼住了股东的喉舌。股东只有判断的权利,而没有“建言献策”的权利,必 然会导致股东参与公司经营的热情下降, 股东也只能“用脚投票”, 控股股东或者经 营者控制公司变得更加容易。从这个角度上看,股东提案权不仅仅只是一项权利, 它更是一项“武器”,是夺取公司控制权的重要工具。 2.3.3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我国公司治理实践当中,控股股东凭借股份上的优势,轻易地掌控了董事 会。一家独大的现象,使得董事会成为控股股东的专权工具。因此,中小股东的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股东提案权的定义及其价值 5 权益经常被漠视,他们的利益总是受到侵害。由于董事会的权力垄断,股东大会 的职能也常常受到限制,难于发挥。而在通常情况下,作为股东大会的召集者, 董事会还掌握着审核股东大会议题的权力,一些对董事会不利的提案自然被过滤 了。 而赋予符合一定条件的股东以提案权,使中小股东可以参与公司重大事务经 营的权利,能在股东大会上发表自己对公司事务的意见与观点,一定意义上实现 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并且“公司治理在本质上设计公司权利的合理配置和相互制 衡,同时也反映了公司内部的各种不同权利机关和利益主体之间有效行使权利而 坐的制度安排以及相互之间的制衡关系”9 在由“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变产生的权力结构失衡的 情况下,股东提案权应运而生。通过赋予部分股东提案的资格,使之对干系自身 利益以及与公司发展有关的重大问题上,提出自己的意见,间接地参与公司的经 营决策,强化股东大会对经营者的监督制衡作用,平衡各方的利益,充分保障小 股东的利益,使股东、股东大会的权利与董事会的权利达到平衡,完善公司治理 结构。1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股东提案 6 3 股东提案 整个股东提案权制度是围绕着股东提案而展开的。股东提案是股东大会决议 的前提,何种提案被提出并被列入股东大会议程决定了整个股东大会的议程。公 司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将股东的提案转变成为公司的意思。可以说,提案就是 公司的意思的源头。也正因为如此,股东提案的范围就凸显其重要性。股东提案 就是整个股东提案权制度的基础与核心,是股东提案权的静态方面。 3.1 股东提案的概念和分类 股东提案的主要内容与公司经营事务方面相关,例如股东对公司盈利的分配 提出议案,使得股东的利益和意志在股东大会上得到反映。 根据不同的标准,股东提案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议案涉及的内容不同,可以分成程序性提案和实质性提案。前者主要 是关于股东大会会议议程的进行,例如表决权的顺序、续会、选举主持人等等, 对提出主体的资格限制较少,可以在股东大会当场提出,并表决,无需提前公告。 而后者对主体资格有严格要求,在公告程序上也不同于程序性提案,这是因为实 质性提案主要涉及股东大会职权范围的公司具体事项,这些提案一旦被表决,将 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进而影响到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因此需要严格的程序要求。 依据提案主体,可以将提案分为召集提案与非召集提案。股东大会召集人 在召集股东大会时提出的,供大会讨论决定的提案是召集提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规定,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包括召集股东会,因此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主 要召集者,监事会以及一定持股比例的股东也可以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因此, 召集提案又有董事会召集提案、监事会召集提案、股东召集提案的区分。非召集 提案是由非股东大会召集人向股东大会提交的提案。非召集人提案主要是由一定 持股比例和一定持股时限的股东所提交,它也是股东提案制度的重点内容。 议题提案,又被叫作追加提案,指的是由股东将特定事项追加列入已经由 董事会确定的股东大会议题。如临时股东大会议题是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方案, 而股东要求罢免监事,或者变更公司章程等议题,此时,股东提出的是议题提案。 而议案提案,指股东针对股东大会议题提出议案,并请求将该议案概要记载于股 东大会召集通知中,也被叫做反对提案。股东既可就自己提出的议题行使议案提 出权,亦可预测提交股东大会的所有议题,并据此行使议案提出权。因行使后一 权利目的在于修正或反对公司的提案,故又可称为修正提案权或反对提案权。例 如,股东大会议题是选任公司董事,公司董事会提名 a 为董事候选人,股东有权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股东提案 7 提名 b 为董事候选人或者同事提名两人为候选人(前为反对提案权,后为修正提案 权)。 3.2 股东提案的范围 股东提案权是股东的一项固有权利,但是股东并不能对任何事项进行提案, 否则将造成大量的垃圾提案,严重影响股东大会的职能实现。而且,在规定了股 东提案权的国家和地区之中,如美国,日本,德国,我国台湾地区,11都在法律 之中对股东提案的范围作出了相应的规定,通过肯定加排除的方式,划定了股东 提案的范围。也就是说,在限定允许股东提出提案的同时,将一些禁止股东提案 的事由加以列举,明确股东提案的范围。 3.2.1 我国关于股东提案范围的规定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 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十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董事会 应当在收到提案后二日内通知其他股东,并将该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临时提案的内容应当属于股东大会职权范围,并有明确议题和具体决议事项。 股东大会不得对前两款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曾于 1997 年 12 月 16 日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 五十八条规定,股东大会提案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内容与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 定不相抵触,并且属于公司经营范围和股东大会职责范围;2.有明确议题和具体决 议事项;3.以书面形式提交或送达董事会。 从上述条文可以看出,立法上对股东提案采取了相当宽松的态度。首先并没 有对股东提案权进行积极的限制,仅仅是将股东提案的范围限制在股东大会职权 范围之内。其次,也没有模仿国外的立法,将一些禁止股东提案的事项加以列举。 这样的规定,对于欲行使股东提案权的股东来说,是相当地宽泛的,似乎有可能 使得股东提案权被滥用。但是要看到之所以这样规定的背景,公司法在修改 的时候,考虑到了我国的一些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当中,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 东侵害中小股东频发的现象。而纵观世界范围内的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经验,除 去限制表决权等方法以外,主要就是将赋予股东以提案权。而我国的现状是相较 于大股东而言,中小股东股权相当地分散。股东欲行使提案权的前提持有百分之 三的股份。中小股东,尤其是一些短期持有股票的股东本身参与公司事务的积极 性就不高, 而大多数的中小股东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态, 这样就使得百分之三的 数额并不容易达到。如果再在这一前提下,列举一系列禁止股东行使提案权的事 项,股东原本就不怎么高涨的积极性将进一步受到打击。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明确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规定股东提案的范围是十分必要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股东提案 8 的。首先,这个是国外一些国家对股东提案权实务多年运行的总结。各国了立法 均对提案予适当限制,以免无谓提案反而使公司苦于应对。12无论是类似美国式 的,在委托书规则 14a-8 中采取的列举禁止股东行使提案权的事项,还是像日本一 样将股东提案区分成议题提案和议案提案,再加以分别确定股东提案的范围,这 些法律规定都是在实务中经过多年的运行总结,最后修改而来。可见,在股东提 案权制度施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会明确地在法律条文之中限定股东提案的范 围,规定禁止股东行使提案权的行为。而这对于才刚刚起步的我国的股东提案权 制度,着都是宝贵的经验。其次,提案权的设计目的,以及公司运行的现实要求 对法律中对禁止股东行使提案权制度加以规定。提案权制度的设计必须是让股东 合理地行使提案权,既能够既让股东可以充分地享有行使权利的自由,又保证股 东提案权不被滥用。而现行的公司法之中,关于股东提案权的规定仅仅有第 一百零三条,且规定得相当地宽松,对于促进股东积极行使提案权是有益的。随 着公司法修改多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小股东的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地发展,股 东行使权利的成本也在下降,行使股东权利的积极性高涨。另外一个现实就是越 来越多的机构投资人进入我国市场进行投资。在国外,机构投资人,是股东提案 权的主要的行使者。13由于其资本上的优势,也很容易达到行使提案权的持股数 额的要求,若不对提案范围明确进行限定,极易使股东提案权被滥用。这样的现 状要求尽快完善法律规定,明确股东提案的范围。再次,作为争夺公司控制权的 工具是股东提案权制度的重要价值之一,股东提案范围规定的不明确,既有可能 使股东提案权的之一价值难于实现,难以实现公司内部的平衡,也有可能使得这 一“武器”被滥用, 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受损。 这些都有悖于股东提案权制度设计的目 的。 3.3 明确股东提案范围 明确股东提案范围,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却限定:明确允许股东提出提案的 内容,明确禁止股东提出议案的事项。 3.3.1 对提案范围的肯定性限定 在我国,对于股东提案的范围,主要有这些法律条文进行正面规制: 公司法 第一百零三条: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 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十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董事会应当在收到 提案后二日内通知其他股东,并将该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临时提案的内容应当属于股东大会职权范围,并有明确议题和具体决议事项。 股东大会不得对前两款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2000 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第十三条:“提案的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股东提案 9 内容应当属于股东大会职权范围,有明确议题和具体决议事项,并且符合法律、 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2000 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第十九条:“单独或 者合并持有表决权总数 10%以上的股东(下称“提议股东”)或者监事会提议董事 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时,应以书面形式想董事会提出会议议题和内容完整的提 案。提议股东或者监事会应该保证提案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 定。” 2006 年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的 上市公司章程指引 第五十二条: “提 案的内容应当属于股东大会职权范围,有明确议题和具体决议事项,并且符合法 律、行政法规和本章程的有关规定。” 通过上述条文,可以看出股东提出的议案内容上应当属于股东大会职权范围。 依据我国公司法,股东大会的职权范围包括法定职权和公司章程规定的职权。也 就是说,这个范围之内的可以由股东大会处理的事项是可以作为股东提案的内容 的。而超出这个范围的提案则不应当列入股东大会议程。 按照公司法第一百条的规定:“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关于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会职权的规定,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结合公司法第三十八条的规 定,可知股份公司股东大会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 划; 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 事项; 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审议 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 补亏损方案; 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对发行公司债券作 出决议; 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修改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通过对上述列举的条文按照内容划 分,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公司经营决策方面的重要事项、公司重大人事决定、资 产收益分配。 第一,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事项。首先,股东通过出让自己的物权,而相应地 取得股权,公司的财产虽为公司所有,但是实质上股东才是公司财产增减的承受 者,公司财产的增加或减少与股东的利益关系密切。因此,股东就事关公司存活 和发展的重大经营事项可以进行提案理所应当。 其次,在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格局 之下,极容易出现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致使公司内部权利结构失衡,中小股 东的利益难于得到保障。股东通过表决权的行使实现对公司经营事项的决策。只 是一般情况下,由董事会提出在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的议案。当董事会的利益和 股东的利益出现偏差,董事会必然会竭尽全力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议案。若此时, 股东只能够就董事会提出的议案进行或赞成,或反对的投票,只能被动地参与公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股东提案 10 司经营决策,股东权益将明显地受到侵害。像这样将股东对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 的控制权仅仅限制为在股东大会之上对董事的提议进行表决,股东大会就难免有 沦为“橡皮图章”。14因此,将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事项列入允许股东提案的范围, 使股东能够就其关心的重大问题向股东大会提出议案,发表意见,不仅有助于刺 激股东,提高其参与公司经营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减少董事会专权现象,减少中 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诸如关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增加或者 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公司债券,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 等事项作出决议,对外担保等等公司法明确授权股东大会决定的重大经营事项, 应当允许股东提案。需要注意的事,要明确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相互之间的权限范 围:董事会才是公司决议和具体经营事务的执行者,而且相较于股东而言,董事 会掌握着更多的与具体经营相关的信息, 占据着更多的资源, 也更加专业。 出于“两 权分离”的经营模式以及董事会的专业性考虑,股东对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方面的 提案应当是宏观的而非具体的,有着明确的限定,即以法律或者公司章程规定为 界,不对公司的具体经营进行干涉。 第二、公司重大人事决定。因此反映到股东提案之中,主要是关于公司的董 事和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