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隧道排水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暗挖隧道排水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暗挖隧道排水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暗挖隧道排水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暗挖隧道排水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3(1)、区域特征2(2)、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3(3)、水文地质4三、降水、排水措施.5四、水泵及管路的选择.5五、文明施工措施.6六、应急预案.6一、编制依据1、深圳地铁2号线(蛇口线)东延线工程施工设计图(2/2/D02/S/J30/WO0/TM/D1000/A);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15-38-2005);6、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7、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程土建2227标招标文件(2/2/D29/D/J30/WDO/YT/D0001/A);8、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黄贝岭-新秀站区间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8年7月);9、其它有关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规定等。二、工程概况1、工程位置黄新区间起点为黄贝岭站,终点为新秀站,左线起讫里程为ZDK34+516.419ZDK35+616.943,全长1102.432;右线起讫里程为YDK34+516.419YDK35+616.943,全长1101.502m;区间总长度为2203.934m。本区间暗挖隧道线路从黄贝岭站往东前行,线路拉开,左线先下穿5号线,后左右线下穿新秀立交从主桥两侧通过,沿新秀路前行,下穿沙湾桥,往东到达新秀站。在新秀立交旁绿化带上,左线设置盾构吊出井(兼喷锚构筑法施工竖井),右线设置盾构始发井和1号竖井。1号竖井施工完毕后,往东西两方向同时开挖区间隧道,往东施工至盾构始发井,施工里程为右线YDK34+516.419YDK34+942.0。盾构吊出井施工完毕后往西进行区间隧道开挖,施工里程为ZDK34+516.419ZDK34+937.5。2号竖井施工完毕后,往西进行区间左右线暗挖隧道开挖,施工里程为左线ZDK35+476.0ZDK35+518.0,右线 YDK35+472.0YDK35+518.0。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区域特征a、地形地貌原始地貌处于冲洪积平原区与台地区交接地带,地形较平坦,略有起伏,沙湾河西岸侧较低,东岸侧较高。地面高程511m。区间段内为规划成熟区 ,沙湾河两侧主要为居住区。深南东路、新秀路车流量较大,来往人员多,商业发达。b、地层岩性区间范围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冲洪积粘性土、砂层和卵石层、残积土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塘厦组凝灰质粉砂岩,断层破碎带。c、地质构造区间范围内地层简单,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塘厦组凝灰质粉砂岩。该区间穿越罗湖断裂带,断层发育,区域地质图显示区间段内共有5条主要断层,分别为FL8、FL9、FL10、FL11和FL12。(2)、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a、不良地质现象本区间无不良地质。b、特殊岩土本区间段特殊岩土为人工填筑土、软土。人工填筑土:主要表现为素填土、填石及杂填土等,地层代号分别为、。素填土褐黄、灰及褐红等色,松散或稍密,密实度不均匀,多为稍湿、局部潮湿,以粘性土及土状全风化砂岩为主,局部含少量碎石及块石,表层多为石质路面。区间范围内分布广泛,基本上分布于地表,局部分布于杂填土或填石之下,该层厚度起伏较大,厚约06.90mm。局部素填土覆盖于地下构筑物上。对区间隧道的盾构施工影响仅限于盾构吊出井附近,影响有限。软土:软土主要为淤泥质粘土,地层代号为。深灰色,灰黑色,多为软塑状,局部为流塑状,粘性土中含有机质,有臭味,局部含少量砂。勘察阶段共有18个钻孔提示该层,主要呈透镜状颁布于填土及冲洪积层之间,局部夹于冲洪积粘性土及砂土层之间,位于隧道洞身以上,厚03.70m。可能发生软土震陷。但区间采取盾构法进行施工,软土层位于隧道顶部以外,软土震陷对隧道影响很小。c、土的腐蚀性区间范围内人工素填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弱腐蚀性。(3)、水文地质a、地表水沙湾河为深圳河的一级支流,河水季节性变化大,沙湾河河水100年一遇洪水位6.76.8m;因沙湾河上游有大量的住宅区,部分污水未进入市政污水管,而是雨污混流通过雨水箱涵进入沙湾河,因此沙湾河河水水质较差。b、地下水类型、赋存与补给条件区间范围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层及沿线砂质粘土层中。地下水水位06.8m,以孔隙潜水为主,局部地段微承压。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水质易被污染。岩层裂隙水较发育,但广泛分布在凝灰质粉砂岩的中强风化带、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中。富水性与基岩裂隙了育程度、贯通度、胶结程度、与地表水源的连通性及构造带的胶结程度和连通性有关,主要由大气降水、孔隙潜水补给,局部具有承压性。c、岩土层的富水性、渗透性本区间地层在垂直剖面上,自上而下为人工素填土,冲洪积砂层及粘性土层,残积层,基岩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层及微风化层。其富水性及渗透系数见下表:岩土分层岩土名称厚度(m)富水性推荐渗透系数K(m/d)透水性类别素填土06.9弱0.05弱透水填石04.1强20.00强透水杂填土05.9强10.00强透水淤泥质沾土(流塑-软塑)03.7强0.0015微透水粉质粘土(软塑状)03.0弱0.01弱透水粉质粘土(可塑状)06.6弱0.02弱透水粉质粘土(硬塑状)02.35弱0.05弱透水粉砂01.6中等2.00中等透水细砂02.8中等5.00中等透水中砂01.9强10.00强透水粗砂03.5强20.00强透水砾砂03.2强25.00强透水卵石土06.6强30.00强透水砂质粘土(硬塑)04.5弱0.75弱透水全风化凝灰质粉砂岩011.4弱1.00弱透水强风化凝灰质粉砂岩0.620.7中等2.00中等透水中等风化凝灰质粉砂岩0.915.5中等2.00中等透水微风化凝灰质粉砂岩/弱0.50弱透水断层角砾/强10.00强透水构造角砾岩/强5.00强透水d、水的腐蚀性本段地下水腐蚀性评价宜按类环境考虑。水质分析试验表明该段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结合1、4号线经验,完全分析认为设计中宜按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弱腐蚀性进行考虑。根据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时,SO42-的环境作用等级为H1。三、降水、排水措施1、洞内排水(1)设置施工临时排水沟 洞内施工为顺坡排水,洞内设150MM 的排水管,每间隔 200M设一处集水井,作业面的水通过2.2KW 的潜水泵抽至集水井。(2)渗漏水的处理 开挖中洞内渗水的面积较大时,采用注浆堵水措施。根据隧道围岩状况或采用地面预注浆,或开挖工作面预注浆。(3)高压涌水的处理 a. 隧道施工中遇有高压涌水危及施工安全时,先采用排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的压力,然后用注浆法进行封堵。 b封堵涌水注浆先在周围注浆,切断水源,然后顶水注浆,将涌水堵住。2、洞外排水 经临时水沟将洞内水排至洞口集水井,再由一台4KW的潜水泵抽至地面三级沉淀池,经过滤后排入雨水井。竖井壁渗水通过注双液浆封堵。四、水泵及管路的选择水泵的排水能力Q: Q=CMq = 10 m3/hC-涌水不均匀系数,取1.31.5M-水泵的时间利用系数,0.80.85q-涌水量(m3/h)水泵的扬程H: H=(L1+ L2)sin(1+k)=55 mL1-排水管长度(m)L2-吸水管长度(m)K-管路阻力换算扬程系数,见表4-1-排水管路的倾角水泵的轴功率N: N= QHr3600102 = 4 kwr-水的容重,1.01.1t/m3-水泵效率0.650.85管路阻力换算扬程系数K 表4-1实际扬程 (m)管路直径(mm)200以下250300350以上K(%)1030502040102010302040153051530以上10301020310竖井加集水井深度为30M,故选择直径为50mm,扬程55m,轴功率为4KW的潜水泵可满足要求。五、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中的防、排水工程与隧道竣工使用的排水工程相结合,并各成系统。 2隧道开挖施工中的水流畅通而安全的导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