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本文针对传统电流互感器高压介损试验方法存在的设备笨重、 操作复杂等弊端, 为更好的应用高压介损试验判断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状况,及早发现潜在绝缘弱点, 提出了串联谐振获得试验电 压,便携式电抗器积木搭接方式进行补偿, 三相并联加压 同时测量的试验方案,并成功设计、研发了新型测试系统。该系统应用一体化设计, 具有自动与手动操作,多电压下测量,绘制介损与电压关系曲线等功能,与传统方 法相比,大大降低了试验电源的容量,减小了试验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同时,避免 了重复操作,提高了试验效率。通过试验室和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测试系统的可行性 与实用性。 经实测数据分析, 论证了高压介损试验对发现电 流互感器潜在绝缘缺陷的有 效性。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介损测量,串联谐振 abs tract a i m e d a t t h e p r o b l e m s e x i s t e d i n h i g h v o l t a g e d e v i c e d i e l e c t r i c l o s s t e s t i n g s u c h a s h e a v y e q u i p m e n t s , o p e r a t i n g c o m p li c a t e d ,a n e w m e t h o d h a s b e e n p r e s e n t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i n o r d e r t o u s e t h e d e v i c e d i e l e c t r i c l o s s t e s t i n g t o j u d g e t h e i n s u l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a n d e a r l y fi n d t h e f a u l t o f d e v i c e . i n t h i s m e t h o d , u s e t h e s e r i e s r e s o n a n t t o g e n e r a t e t h e t e s t i n g v o lt a g e , t h e p o r t a b l e r e a c t o r s e r i e s c o n n e c t i o n , a n d t e s t t h e t h r e e p h r a s e s i n t h e s a m e t i m e .t h i s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i s d e s i g n i n a v i e w o f u n i t s y s t e m , c a n b e c a r r i e d o u t a u t o m a t i c a l ly o r m a n u a l l y , c u r v e o f d i e l e c t r i c l o s s a n d v o l t a g e c a n b e p l o t e a s i l y i n m a n y v o l t a g e s .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e t h o d s , t h e n e w m e t h o d r e d u c e t h e p o w e r c a p a c i ty , t h e w e i g h t a n d s i z e o f t e s t i n g d e v ic e a n d a v o i d t h e r e p e a t o p e r a t i o n s i m p r o v e t h e e f fi c i e n c y o f t e s t i n g . t h r o u g h l a b o r a t o ry a n d fi e l d t e s t s , t h i s t e s t i n g s y s t e m i s p r o v e d t h e f e a s i b i li t y a n d p r a c t i c a b i l i t y . a ft e r t h e m e a s u r e d d a t a a n a l y s i s d e m o n s t r a t e d t h a t h i g h v o lt a g e d e v i c e d i e l e c t r i c l o s s t e s t in g h as a v a i l a b i l i ty i n f i n d i n g t h e f a u l t o f c u r r e n t t r a n s f o r m e r . l i f a n ( h i g h v o l t a g e a n d i n s u l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d i r e c t e d b y p r o f . l u f a n g c h e n g k e y wo r d s : c u r r e n t t r a n s f o r m e r , d i e l e c t r i c l o s s t e s t , s e r i e s 侧匕p口 声 习目 月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 电流互感器现场高压介损试验的研 究 ,是本人在华北电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 的研究成果。 据本人所知, 除了 文中 特别加以 标注和致谢之处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华北电力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冬瘾日期 : :;?6 0 . 6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 解华北电力大学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 保管、 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 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 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学校可以学术 交流为目 的, 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 同意学校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 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涉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 者 签 名 : ; v a 日期 : .2 b r . 6 ” 师 签 “ : 锌 % vii 期 : 知 2 了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 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 1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电介质 ( 绝缘材料)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会使部分电能变为热能,使电介质发 热。电介质损耗的电能称为介质损耗。介质损耗过大会使绝缘温度上升,且损耗愈 大,温度愈高,如果介质温度高达使绝缘体熔化、烧焦,那么就会失去绝缘性能而 造成热击穿,甚至爆炸。近年几起电流互感器的爆炸事故,主要是由于绝缘局部受 潮或是放电,聚集大量能量形成热击穿,使设备内部压力不断增加,以致超过外瓷 套的强度造成的。 介质损耗的测量是电力设备绝缘十分重要的试验项目, 它可以发现电力设备绝 缘整体受潮、劣化变质以及小体积被试设备贯通和未贯通的局部缺陷,在电工制造 及电力设备交 接及预防性试验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川 。 国家电网公司 预防 1 1 0 ( 6 6 ) k v -5 o o k v互感器事故措施 、 防止电力生产 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中提出对2 2 0 k v及以上电压等级互感器应进行高电 压下的介损试验z 1 13 1 。这样能真实反映设备运行时的状况,灵敏度更高,更容易发 现电流互感器潜在的绝缘弱点,其试验数据更有意义。目前国内已经开展了这项试 验,但均采用高压试验变压器作为试验电源,没有成套的轻型试验设备。这样,一 方面现场检修电源难以满足试验要求, 另一方面现场试验时需要较大的运输车辆进 入带电设备区,受停电范围的限制,试验设备的装卸及就位,给运行设备带来严重 威胁。因此,目前只进行 l o k v低电压下的介损测量。 本课题针对目前电流互感器高压介损测试存在的问题, 进行研究与改进, 重点 解决两个难点, 一是试验电源问题, 用串联补偿的方法来减小试验电源容量, 同时, 通过三相并联加压的手段,使补偿电感的感抗减小为单相的 1 1 3 :二是测试仪器问 题,研发新型测试仪,增加测试通道,实现三相试品并联加压、同时测量,在减小 补偿电感感抗的同时,避免重复操作,使电流互感器现场高压介损测试变得简单、 快捷,从而为及时发现电流互感器的潜在绝缘缺陷,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 基础。 1 .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介质损耗作为反映设备绝缘状况的重要技术参数,被国内外所共识。介损的测 量是一常规试验项目,对发现绝缘缺陷有较高的灵敏性。一直以来,介损测量成为 一t-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判断设备绝缘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在绝缘监督、设备监测等领域。 介损的测量技术发展较快,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西林电桥曾一度被国内外 广泛应用,其采用电桥平衡的原理,进行被试设备的介损试验。但是这种方法在试 验升压、 试验接线、 抗干扰等方面, 存在一定不足, 试验接线复杂、 抗干扰能力差、 精度较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全自动介损测试仪的生产己日臻成熟,基本取代 了老式西林电桥,被广泛应用在试验现场。全自动介损测试仪精度高,试验方便, 在抗干扰等方面较西林电桥有很大的进步,常规的介损试验,包括 c v t的自激法 测试,测试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也较容易实现。 但针对本课题的变频升压、自动调谐、多通道同时测量的方案,国内外介损仪 还不能满足要求。 现场电流互感器介损的测量,国内外一直以来都是采用 l o k v电压,目前的全 自动介损测试仪, 也不能满足高压介损的测量。 对于高压介损的测量, 应该说从2 0 0 0 年以后才开始在现场开展。其更能准确反映运行设备的绝缘状况,较低电压下测量 灵敏度更高,这一事实被广泛认可。但目前的电流互感器高压介损试验,都是采用 大型试验变压器作为升压设备,对于本课题研究的串联补偿升压、三相同时测量的 测试方案,国内外文献中还未见报道。同时,传统高压介损试验方法,对试验数据 的积累、分析也只是一个起步阶段,最关键的原因是现场互感器高压介损试验开展 困难a - s 1 1 .2 介质损耗的分类 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按其物理性质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 .2 . 1 漏电导损耗 任何电介质总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因此,在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流过泄漏 ( 电 导)电流,造成能量损耗。这种损耗在交、直流电压作用下都存在。一般情况下, 漏电导损耗是很小的。 1 .2 .2极化损耗 电介质在交流电压作用下,发生周期性极化。 此时介质中的带电质点 ( 主要是 离子)在交变电场作用下,作往复有限位移并重新排列。这样,质点需要多次克服 相互作用力 ( 分子间的内摩擦力) ,损耗很多能量。这种损耗称为极化损耗。如果 电源频率增加,质点往复运动的频率也增加,极化损耗增大。在交流电压作用下, 电介质 ( 指不均匀的)的夹层极化反复引起电荷重新分布 ( 吸收电流) ,这个过程 也要消耗能量。 一z-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2 .3局部放电损耗 常用的固体绝缘材料中总有气隙 ( 或油隙) 。我们知道,绝缘材料各层的电场 强度几乎与该层材料的相对电容率 ( 介电系数)e成反比。 气体的介电系数较固体 绝缘材料低的多,所以气隙部分的电场强度较大。但是,气隙的耐压强度却远低于 固体绝缘材料。 因此, 当外施电压足够高时, 气隙首先发生局部放电( 游离、 电晕) 。 气隙放电中的电荷在外施电压乌的作用下, 移到气隙壁上而形成反电场e ( 图1 - 1 ) a 反电场e与外施电压e 。 方向相反,从而削弱了 气隙中的电场,而且可以使气隙放 电不再继续下去。但如果外施的是交流电压,半周后外施电场 e 。 反向,正好于前 半周气隙中电荷形成的反电场方向相同,这就加强了气隙中的电场强度,使气隙放 电提前发生。 所以, 交流电压下电介质内部的局部放电及电介质损耗远较直流电压 下强烈。油质电容器、电缆、套管等设计、制造及运行中,都必须注意这一点。原 用于交流电压的一般油浸纸电容器 ( 或电缆) ,若改用于直流电压时,长期工作电 压能 提高 到原交流额定电 压的四至五 倍, 而不是扼倍, 其原因就在于此。 图 1 - 1固体绝缘中气隙放电前后的电场示意图 ( a ) 气隙放电前;( b ) 气隙放电后 e o :外施电场;e :气隙放电后电荷形成的电场 由此可见, 在同样的电压作用下, 交流电压在介质中所产生的损耗较直流电压 大。一般所谓介质损耗,是笼统的指介质在一定电压作用下所产生的一切损耗。这 些损耗中,究竟哪一部分是由电导引起的, 哪一部分是由吸收现象引起的, 没有明 确区别【6 j 1 .3 介质损耗的物理意义 各种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极化滞后效应,其内部有能量损 耗。 因此, 对介质施加一正弦电压u时, 通过介质的电流不是超前于电压n / 2 而是 , 角 度。 这个电 流由 电 导电 流 ( i e ) 、 纯电 容电 流 ( i c ) 和反映 介质吸收过程的 吸收 - 3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电 流 ( i m ) 三部分组成。 而吸收电 流又可分解为有功分量 ( i x a ) 和无功分量 ( i x p ) 两部分。 表征介质这一物理过程的等值回路如图1 - 2 所示。 其相应的向量图为图 1 - 3 一 i m 十 i . r z 风 c z u u 图 1 - 2电介质的等值电路图 1 - 3介质损耗的向量图 由于介质极化滞后效应, 吸收电流i m不是超前于外施电 压n / 2 而仅是w 角度。 因此, 在电 压u 作用下, 流过介质的电流i x 的无功分量i x p 包括瞬时完成的极化电 流i c 和吸收电流i m的无功分量; i x的有功分量包括泄露电导电流i c 和吸收电流的 有功分量。 由图1 - 3可知,在交流电压u作用下,介质中的有功损耗: p= 江 x c o s rp = u l x s i n 6 ( 1 - 1 ) 当s 角很小时,s i n ,5 z t a n 8,则1 - 1 示可变为: p二u l x t a n 8 ( 1 - 2 ) 式中u 一一电压的有效值; i x 一一电 流的 有效 值 由图 1 - 3可知,s 十 rp = i r l 2 , 6 角是功率因数角尹 的余角, 称为介质损耗角, 也叫损耗因素角。c o s称为功率因素角,而t a n ,5 称为损耗因素。 应该指出。1 - 2式的介质损耗包括交流电压下介质中的一切损耗。即不仅包括 泄露电导 ( 即图1 - 2 中绝缘电阻r i ) 所决定的损耗,还包括由介质极化产生的有功 损耗。 在交流电压作用下, 流过介质中的电流可分为有功和无功两部分。 因此, 图1 - 2 可简化为图 1 - 4 ( a ) .简化的等值电路的介质损耗应与实际介质损耗相等。简化的 等值电路中的电容c x 为理想无损电容,而电阻r则为有功电阻。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几气尸 i-f 兰 ( a ) ( b) 图 1 - 4介质的并联等值电路及向量图 ( a )等值电路图;( b )向量图 u , u c x ( a ) ( b ) 图 1 - 5介质的串联等值电路及向量图 ( a )等值电路:( b )向量图 向量图 1 - 4 ( b )的物理意义扼要地分析如下:在此并联等值电路中,流过电阻 r的电流i r 与外施电压同相; 流过理想电容c x 的电流k与外施电压u随时间的变 化率 ( d u / d t ) 成正比。 根据图 1 - 4 ( a )可得: = u r = o) c x u ( 1 - 3 ) 几ic ta n ,5 = 互- i cw c x r p = o) c x u z t a n s 根据图 1 - 5 ( a )可得: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u , =i r u , = ( i 一) t a n占 p=i r =a ) c a u t a n s l + t a n 占 根据 不同 等值电 路有 功损耗和介 质损 耗t a n g 相等的 原则 , 由( 1 - 3 ) , ( 1 - 4 ) 两式可 以求得: c 不 c xx _ l+ tan 8 r = r 1+ 揣 ) s i=z (1 一 ) r 如 + ta n 8 扭n 占 ( 1 一) 一般情况下。t a n 8 +1 , 则c , x c x , 而r r 。一般高压电 气设备多选择并 联等值电路进行计算,而较少选用串联等值电路。 由 1 - 3 , 1 - 4 可知: _ w c ,y u t a n 8 l + t a n 占 、 w c , u t a n s ( t a n s u ;4z lj z , ., =a z , = 1z 。 一 z ( , i ( k 。 ) 乙 50-几 开始试验。 式中:u y :试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 l o k v ) ; u :高压介损最高 试验电 压 ( 2 2 0 k v u u 为1 4 6 k v , 1 1 0 k v u , 为7 4 k v ) ; z ,: 5 0 h z 时电 抗器的感抗; z , : 5 0 h z 时试验回路总电容的容抗; z lr : 试验频率时电抗器的感抗: 2 。 : 试验频率时试验回路总电容的容抗; a z r : 试验频率时串联回路的剩余阻抗,容抗与感抗之差的绝对值。 . 否则, 调整电抗器的分接或增减电抗器节数, 调整依据是: f 大于5 0 h z 时, 根据a z 的大小增加合适的电抗值;f 小于5 0 h z 时,根据a z的大小减少合适的电抗值。 3 .5 介损测试仪的辅助功能 ( 1 )高压保护: c v t保护 试品短路、击穿或高压电流波动,能迅速切断高压输出。 ( 2 ) 退出测量 :设定自激电压的过流点,一旦超出设置的电流值,仪器自动 不会损坏设备。 ( 3 )接地检测:仪器独具接地检测功能,未接地时不能升压测量。 ( 4 )防误操作:具备防误操作设计,能判别常见接线错误,安全报警。 ( 5 )防 “ 容升” :测量大容量试品时会出现电压抬高的 “ 容升”效应,仪器能 自动跟踪输出电压,保持试验电压恒定。 ( 6 )高压电缆:高压引线采用双屏蔽电缆,拖地测量无放电。 ( 7 )等离子显示:采用新颖的大屏幕等离子点阵显示器,在严冬和盛夏都能 清晰显示。全中文操作菜单,操作提示及各种警告信息,直观明了,不需查阅说明 书即可操作。 ( 8 )打印:仪器附有微型打印机,以中文方式打印输出测量结果及状态。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试验室及现场验证 5 . 1 试验目的 对互感器现场高压介损测试系统进行试验室及现场验证,以确定方案的可行 性,并根据试验情况进行必要的改进,使本测试系统更完善。 5 .2 试验依据 d l / t 5 9 6 -1 9 9 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q h v 9 0 0 6 型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5 .3 试验内 容 5 . 3 . 1 试验室验证 2 0 0 5 年1 2 月, 本课题在高压试验大厅以一标称电容量为】 5 0 0 p f 的标准电容器 作为被试品进行了单个试品的高压介损试验,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对。 试验接线 图如下: r 巨一-一一- .-. , 2 2 0 v 洲 、了 图5 - 1 传统方法试验接线图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试验数据分析 6 . 1电流互感器高电压下t a n 6 测量的有效性 油纸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主绝缘为油纸复合材料,在交流电压作用下, 将出现 以下几种有功损耗:即漏电导损耗、由于极化现象而产生的极化损耗和由于绝缘体 内部局部放电而产生的局部放电损耗。这些有功损耗都可以通过 t a n 6的大小反映 出来。对t a n s 的分析判断,一方面要看绝对值的大小,另一方面t a n 6 的相对变化 值和在不同电压下的变化值非常重要。如果在l o k v电压下,t a n 6 值很低,但在不 同的较高电压下 t a n 6变化很大,则说明该设备的绝缘在运行过程中将发生不良趋 势。互感器内部存在缺陷不同, t a r 6 一u曲线的形状也不相同,所以测量不同电压 下的介质损耗可以提前发现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缺陷, 防患于未然。图6 - 1 是t a n 6 一 u曲线的几个典型例子。 4 求幻月 图6 - i t a n 6 与电 压的 关系曲 线 图中曲线 1对应于良好的绝缘,其 t a n 6 值不随试验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只有 当试验电压超过最高运行电压时, t a n 6 值才略微增加,降低试验电压和升高试验电 压时t a n 6 值能保持一致。 曲线 2 为绝缘老化的示例, 在气隙起始游离之前, t a n 6比良好绝缘的低, 过了 起始游离点后则迅速升高,而且起始游离电压比良好绝缘低。 曲线 3是存在局部放电的典型例子,在试验电压未达到局放起始电压时,t a n 6 值保持一致,而当试验电压超过局部放电起始电压时, t a n 6 值急剧增高。再逐步 降低试验电压时,由于气体放电已随时间和电压的增加而增强, t a n 8 将高于各相应 电压下的值, 直至局部放电熄灭,曲线成闭合环状, 到电压较低时又重合为一直线。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曲线4是严重受潮的绝缘。在较低试验电压下,t a n 6 值就较大,随试验电压升 高, t an6 值不断增大。再逐步降低试验电 压时,由于介质损耗的增大己使介质发热 温度升高,使此时t a n 5 值不能降到原来相应电压下的值。 曲线5 是绝缘中含有离子型杂质的情况, t a n 6 值随试验电压上升而下降。 因为 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油中离子会发生迁移,油中离子在迁移过程中受到纸中纤维 的阻拦,当试验电压低时,离子迁移不大,阻拦效果不大,当试验电压升高时,离 子迁移较大,阻拦效果亦较大,从而使极化损耗减小,t a n 6 值下降。 综上所述,互感器在试验电压5 l o k v之间,介损随电压的变化不大, 检测不 到t a n 5 随电压变化的现象, 不能够准确判断互感器绝缘状况。 在较高电压下测量介 质损耗并绘制t a n 6 -u特性曲线, 可以检查出绝缘中是否夹杂有气隙、 受潮等缺陷, 准确分析设备绝缘健康水平。 6 .2 高电压介损检测绝缘缺陷实例 6 .2 . 1 局部放电缺陷 某单位 1 台l c w b 2 - 2 2 0 w电流互感器在预试中发现t a n 6 较上一次试验值有较 大增长,但在合格范围内,且电容量无变化。为准确判断互感器绝缘水平,进行了 高电压下的介损测量,并绘制了t a n 6 -u曲线,试验数据见表6 - 1 . 表 6 - 1试验数据表 电压,k v上升过程介损,%下降过程介损,% 11 00 . 6 50 . 6 6 22 00 . 6 50 . 6 5 34 00 . 6 80 . 6 9 46 00 . 8 20 . 8 3 58 01 . 2 11 . 2 4 6l 0 01 . 3 31 . 3 9 71 2 71 . 4 5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该只电流互感器在 l o k v时介损试验合格,但电压升至 运行电压 1 2 7 k v后, 介损t a n 6 变化值为。 .8 %, 远远超出了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 规程要求的士0 . 3 %,应退出运行。 用油色谱分析气体组分明显发生变化,试验数据见表 6 - 2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6 - 2油色谱数据表x 1 0 6 hzch 4c 2 h6c z h 4c 2 h 2 co c o z总烃 上次2 6 0 1 5 . 81 . 3001 2 48 3 11 7 . 1 本次8 6 3 0 2 4 5 32 0 31 . 30 . 51 3 57 9 62 6 5 7 绘制 t a n 6 - u曲线如图6 - 2 所示。 2 0 4 0 8 0 8 0 1 0 0 1 2 7 图6 - 2 t a n 5 -u曲线图 通过t a n 8 -u曲线和油色谱数据分析, 该互感器存在严重绝缘缺陷, t a n 8 -u 曲线与局部放电缺陷的曲线形状大体一致,解体检查无缺油现象和受潮痕迹,外观 上未见异常。 因此判断互感器局部放电缺陷, 油中由于存在放电而产生了大量气体, 如继续运行有可能在运行中造成绝缘损坏,后经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验证,互感器 存在局部放电绝缘缺陷。 由本例可见,高压介损试验发现绝缘缺陷的有效性,该电流互感器 l o k v介损 合格,若不进行高电压下介损试验,很难发现绝缘缺陷,继续投入运行势必会给电 网安全造成隐患。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试验结果合格的电流互感器运行中却发生故 障,甚至引起爆炸,这主要是因为 l o k v下的介损测量很难发现一些内部潜在的缺 陷和高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性的缺陷。可见,进行高电压下的介损试验对进一步分析 判断绝缘的性质是十分关键的。 6 .2 .2离子性缺陷 衡丰发电厂几只开关的并联电容,l o k v下介损超标,建议做高电压下的介损 试验,试验数据见表6 - 3 .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6 - 3 试验数据表 电容器编号额定电压及电容加 压 值( k v ) 一 介 损ta n 8( 二 ) 电 容 量( n f ) 编号:3 0 2 8 额定电压:1 0 0 k v 电容量:2 . 5 9 2 n f 1 00 . 3 0 42 . 5 4 5 3 00 . 1 3 62 . 5 4 2 5 00 . 0 9 22 . 5 4 1 8 00 . 0 7 12 . 5 4 1 1 0 00 . 0 7 22 . 5 4 1 8 00 . 0 7 02 . 5 41 5 00 刀8 42 . 5 4 0 3 00 . 1 1 9 2 . 5 4 2 1 00 . 2 6 42 . 5 4 5 电容器编号额定电压及电容加压值 ( k v )介损t a n 6 ( %), 电 容r ( n f ) 编号:3 0 2 6 ( c南) 额定电压:i o o k v 电容量: 2 .6 2 8 n f 1 00 . 6 1 22 . 6 2 3 3 00 . 2 1 62 . 6 2 0 5 00 . 1 2 82 石1 8 8 00 . 0 9 22 . 6 1 8 1 0 00 . 0 9 02 .6 1 8 8 00 . 0 8 82 . 61 8 5 00 . 1 1 02 . 6 1 7 3 00 . 1 4 52 . 6 2 0 1 0 0 .3 1 2一 2 .6 2 4 电容器编号额定电压及电容加压值 ( k v ) 介损t a n 5( %) 电 容 量( n f ) 编号:3 0 3 7 ( a南) 额定电压:1 0 0 k v 电容量: 2 . 5 3 2 n f 1 00 . 2 9 32 . 5 1 5 3 00 . 1 3 62 . 5 1 2 5 00 . 0 9 72 . 5 1 0 8 00 .0 7 22 . 5 1 0 1 0 00 . 0 6 82 . 5 0 9 8 00 . 0 7 12 . 5 1 0 5 00 . 0 9 02 . 5 0 9 3 00 . 1 2 82 . 5 1 1 1 00 . 2 5 02 . 5 1 3 电容器编号额定电压及电容加压值 ( k v )介 损 t a n 。 ( % ) 一 一 电 容 量( n f ) 编号:3 0 3 8 ( c北) 额定电压:1 0 0 k v 电 容量: 2 . 5 3 5 n f 1 00 . 2 8 12 . 4 8 2 3 00 . 1 1 82 . 4 7 9 5 00 . 0 8 22 . 4 7 8 8 00 . 0 6 42 . 4 7 9 1 0 00 . 0 6 72 . 4 7 8 8 00 . 0 6 42 . 4 7 9 5 00 . 0 7 62 . 4 7 7 3 00 . 1 0 82 . 4 7 9 1 0 0 .2 5 1 2 . 4 8 1 3 8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试验数据可见, t a n s 随电压的升高明显下降,再逐步降低电压时介损不能升 高到原来相应电压下的值。从电容器外观看,不渗不漏.由此判断为是绝缘中存在 离子型杂质。试验电压升高时,离子运动速度加快,迁移受阻严重,所以使极化损 耗减小, t a n 8 值下降。在降压过程中,离子运动速度逐渐减慢, 但减慢需要一个时 间积累,所以介损值不会立即恢复到原来相应值,比上升过程的介损值相对减小一 些。 由试验数据说明,这几只断口电容制造中存在离子性杂质,短期运行不会造成 绝缘发热、劣化,但不建议长期运行,有机会应进行更换。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七章结论 本课题针对传统高电压下介损试验方法的弊端,设计研制了新型的测试系统, 该系统设备轻便,占地小,操作方便,试验数据可信,更适合于现场使用。 在研究过程中,本课题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 1 、用串联补偿的办法减小了试验变压器的容量,也就是减小试验变压器的体积和 重量,单人即可完成试验设备的就位,避免了大型运输和装卸车辆的进入对运 行设备的威胁。 2 、 用多个小电抗串联使用来解决大电抗补偿的问题,多抽头设计,实现了补偿电 感的连续可调性,增大了补偿范围,同时又使设备体积和重量进一步降低。 3 、采用三相同时加压的办法测量,成倍减少了补偿电抗的电感量,总电容量是单 相的3 倍,而补偿电感仅为单相的1 / 3 。同时,实现了三相同时测量,避免了重 复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4 、 测试系统功能强大,可进行自动、手动操作,多电压下测量,并可绘出介损与 电压的关系曲线,准确分析和判断互感器的绝缘状况。 经过现场试验验证,本套测试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试验数据的积累与 分析,可以证明,高电压下测电流互感器的介损试验发现绝缘缺陷的有效性,是无 庸置疑的。 总之,本课题的完成,使高压介损试验变得更易实现,可作为一项检测互感器 绝缘状况的主要手段,使高压介损发现绝缘微小缺陷的有效性更好的发挥出来。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 考 文 献 1 1 王亚辉. 介质损耗测试仪变频电 源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 .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 2 0 0 5 . 2 国家电网公司 预防 1 1 0 ( 6 6 ) k v -5 0 0 k v互感器事故措施 3 国家电网公司.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 0 0 3 4 1魏永清强电场干扰下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 水力发电, 2 0 0 2 , 2 : 5 4 5 6 5 文康珍, 黎文安,何斌. 基于d s p 介质损耗变频测量仪的研制高电 压技术, 2 0 0 2 , 2 8( 1 0 ) : 4 5 - 4 7 6 】 汪宏正, 何志兴, 张古银绝缘介质损耗与 带电 测试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 版社,1 9 8 8 : 1 - - - 3 4 7 l隋文波调频串联谐振装置用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系统研制 硕士学位论文l哈 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 0 0 4 . ( 8 1张红高电压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 0 0 6 : 6 1 -6 5 9 1邱昌容,曹晓珑,电气绝缘测试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2 : 1 -3 4 1 0 宋庆贵, 高升云2 2 0 k v电流互感器运行电压下的介质损耗测定黑龙江电力, 2 0 0 4 , 2 6( 3 ) : 2 2 4 - 2 2 5 川戴昌彬, 洪贞贤. 电容型试品介质损耗因数变化的原因与分析. 变压器, 2 0 0 2 , 3 9 ( 9 ) : 3 8 - 4 1 1 2 1 马为民,吴维韩. 电源谐波对介质损耗测量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1 9 9 7 , 3 7( 1 ) :6 5 - 6 8 1 3 尚勇, 杨敏中, 王晓蓉, 刘少宇, 严璋谐波分析法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的误差 分析. 电工技术学报,2 0 0 2 , 1 7 ( 6 ) : 6 7 - 7 1 1 4 1 孙建军. 调频式串 联谐振交流高压试验装置的研制 硕士学位论文 l . 大连: 大 连理工大学,2 0 0 2 1 5 1 欧辛达, 刘晓安西林电桥测试范围与 档位选择的关系. 西北电力技术, 2 0 0 4 , 3 : 9 5 - 9 6 1 6 1 王永红, 陈庆国, 魏新劳, 方崇志. 变频谐振试验电压下介质损耗测量技术研 究.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 0 0 6 , 1 1 ( 2 ) : 1 3 0 - 1 3 4 1 7 1 吕 延锋,钟连宏介损测量技术及其最新发展高电压技术,1 9 9 6 , 2 2 ( 2 ) 5 3 - 5 5 1 8 1 x i e , h . - k . ; k a o , k .c , c h e n , s . - t . ; w u , s . - z . t h e a n o m a l o u s e f f e c t i n t h e t h r e e - e l e c t r o d e s y s t e m f o r d i e l e c t r i c l o s s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1 6 t h e l e c t r i c a l/ e l e c t r o n i c s i n s u l a t i o n c o n f e r e n c e , 1 9 8 3 , p . 3 8 1 - 5 o f 4 4 1 .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9 s . o c h i a i , h . i w a s a k i , m. i e d a ,t .m i z u t a r i t h e r m a l l y s t i m u l a t e d c u r r e n t a n d d i e l e c t r i c l o s s me a s u r e m e n t o f p o l y p r o p y l e n e a n d t e fl o n - f e p f i l m s i m m e r s d i e e e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n d i e l e c t r i c a n d e l e c t r i c a l i n s u l a t i o n 1 9 9 4 , 4 3 ( 6 ) 2 0 l o n g f e n g ; w a n g f u r o n g ; l i d a j i n ; l i u y o n g s h e n g r e s e a r c h o n o n - l i n e m o n i t o r i n g o f d i e l e c t r i c l o s s o f h i g h v o l t a g e c a p a c i t i v e a p p a r a t u s a n d e r r o r a n a l y s i s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0 4 ) ,n o . 2 , p . 1 9 - 2 1 . 2 1 l i , q . ; z h a o , t . ; ( s c h . o f e l e c t r . e n g ,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 j i n a n , c h i n a ) , s i e w , w . h d e f i n i t i o n a n d d i g i t a l a l g o r i t h m s o f d i e l e c t r i c l o s s f a c t o r f o r c o n d i t i o n m o n i t o r i n g o f h i g h - v o l t a g e p o w e r e q u i p m e n t w i t h h a r m o n i c s e m p h a s i s i e e p r o c e e d i n g s - g e n e r a t i o n ,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6 m a y 2 0 0 5 ) , 1 5 2 , n o . 3 , p . 3 0 9 - 1 2 , 7 . 2 2 胡雨龙, 钱卫东.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介损的现场测试. 甘肃电力 技术,1 - 7 2 3 阎春雨 串联补偿法用于电流互感器高压介损测量 河北电力技术,2 0 0 2 , 2 1( i ) :1 - 2 2 4 g b 1 2 0 8 - 1 9 9 7 ,电流互感器,1 9 9 6 2 5 1 g b / t 1 6 9 2 7 . 1 - 1 9 9 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1 9 9 7 2 6 1 d u t 7 2 5 - 2 0 0 0 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 2 0 0 0 2 7 国家电网公司发输电运营部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及诊断技术. 国家电力公 司电化教育中心出版,2 0 0 0 2 8 梁江东,黄伟斌. 现场介损异频测量方法. 高电压技术,1 9 9 6 , 2 2 ( 4 ) 2 9 刘 洪鑫, 吴锦华电 流互感器的 现 场高电 压介损测量. 高电 压技术, 2 0 0 1 , 5 3 0 包玉胜. 介质损耗测量中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影响探讨. 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 优秀学术论文集 ( 2 0 0 2 - 2 0 0 3 ) , 2 0 0 5 【 川刘小 波电气设备介质损耗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广东工业大学学 报, 2 0 0 5 , ( 0 1 ) 3 2 蔡国维, 胡兆明, 王建民. 介质损耗测量的过零点电压比较法. 电网技术, 1 9 9 5 , ( 1 0 ) 3 3 林国庆, 陈桂龙. 数字式介质损耗测量装置的研究. 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 2 0 0 1 , ( 0 5 ) 3 4 郑立群, 郑永寅 电容型 t a介质损耗因数回升原因的分析. 华北电力技 术, 2 0 0 5 , ( 0 7 ) 3 5 狄剑光, 高胜友, 李福祺, 谈克 雄同 步采样在电容套管介质损耗因数 t a n s测量 中的意义 j . 变压器, 2 0 0 5 , ( 0 8 ) 3 6 吕 小 静, 黎文安, 夏水 斌. 基于变频技术的介质损耗测量系统的研究 【 j . 电 工技 术, 2 0 0 4 , ( 0 1 ) 一 4 2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j电eej工.月j zrn, 门j凡、,j r.lr1lr.l 4 0 1 4 1 1 4 2 4 3 1 4 4 4 5 4 6 4 7 吕延锋, 钟连宏, 王建华. 电气设备绝缘介质损耗测量方法的研究阴 高电压技 术, 2 0 0 0 , ( 0 5 ) 吴锦华. 电流互感器绝缘总体状态现场测试新方法的研究. 变压器, 2 0 0 6 , ( 0 8 ) 宋业鑫 浅谈电容式电流互感器高电压介损测试过程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安 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2 0 0 2 , ( 0 1 ) ye . mo h a m m e d , l i u y u a n - a n c o m p u t a t i o n o f d i e l e c t r i c c o n s t a n t s a n d l o s s t a n g e n t s a t i s m b a n d b y me a s u r e m e n t s o f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i s s n 1 0 0 5 - 8 8 8 5 t h e j o u rna 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o f p o s t s a n d t e l e c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抽查考核伤寒考试题及答案
- 2026-2031年中国三维建模软件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 木材进出口协议合同
- 2026-2031年中国农产品物流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乡镇税务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本地企业用工协议书
- 基于构式语法的英语动结结构深度识解:理论、分类与应用
- 基于杭州市下城区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建构与实践探索
- 中国邮政银行考试题库及答案
- 基于机器视觉的小管道气液两相流跟踪识别与流速测量研究
- 承台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书
- 2025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笔试题库及答案
-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更新版
- 成人PICC堵塞的预防及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 煤气水封的操作规程
- 2025年70周岁以上老年人换长久驾照三力测试题库(含答案)
- 二次回路入门讲解
- 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与修复一体化工程合同
- 义乌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院感与职业防护
- 《广西《消防车道和消防救援场地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