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诚教授-抗菌药物PKPD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doc_第1页
王诚教授-抗菌药物PKPD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doc_第2页
王诚教授-抗菌药物PKPD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doc_第3页
王诚教授-抗菌药物PKPD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doc_第4页
王诚教授-抗菌药物PKPD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研究PK/PD的目的和概念 PK/PD的主要参数抗菌药物PK/PD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 抗生素的分类与PK/PD的联系 儿童抗生素PK/PD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PK/PD理论的临床应用王诚2016年9月 深圳抗生素疗效的评价临床疗效:一、研究PK/PD的目的和概念即临床治愈率/有效率。病原菌清除和有无耐药菌株的产生:病原菌从病灶或血液中的清除。与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度(MIC)和给药方案有关。PK/PD研究目的PK/PD的概念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的学科。是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PKPD研究目的:提高病原菌清除率大量研究显示:药效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剂量对药效的影响。以及药物对临床疾病的疗效。是药物对机体内致病菌的作用。根据PK/PD理论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定给药方案防止细菌耐药产生抗菌素疗效与PK/PD有关PK/PD参数可以更准确的反映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抗菌作用的时间过程PK/PD抗生素的用法、用量和作用之间的关系.1 PK/PD的含义剂量用法血清浓度生物效应感染部位浓度二、PK/PD的主要参数Pharmacokinetics,PKPharmacodynamics,PD药效学药动学药动学在经典的药理学中的定义是机体对药物的作用(What the body does to thedrug)即药物体内过程(PK-抗生素的暴露);药效学定义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What the drug does to the body),着重于研究剂量与药理效应作用关系,即药物对机体的生理、生化及病理生理等功能影响(PD-抗生素的疗效)。PK-主要参数PD-主要参数MIC:最低抑菌浓度( mg/L):(Minimal 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50, MIC90Vd:CL:Cmax:最高血药浓度 ( mg/L ) (Maximumplasma Concentration)分布容积(volume of distribution)清除率(clearance)fTMIC:游离药物浓度在MIC 上的时间(the duration oftime that free drug concentration remains above the MIC )Cmin:最低血药浓度( mg/L )(Minimum drugconcentration)AUC: 药时曲线下面积 ( mg/h/L ) (Area Underthe plasma Concentration)Cmax/MIC:最高血药浓度 与MIC的比率(the ratio of Cmax to MIC)AUC024 /MIC:24h曲线下面积与MIC比率(the ratio of AUC024 to MIC);理论上,大部分抗生素在AUC与效率间显示了联系,而不是Cmax。PK/PD参数评价抗菌药物PK/PD相关参数抗生素血药浓度 AUC/MIC(AUIC):药时曲线下面积与MIC90之比值 Cmax/MIC:最高血浓度与MIC90之比值 TimeMIC(TMIC)Cmax血药峰浓度Cmax / MIC(g/mL)Cmax与MIC的比值AUC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 MIC(1)time above MIC(h):超过MIC90的浓度维持时间,用小时表示AUC与MIC的比值MICTime above MIC(2)timeMIC(%):超过MIC90浓度维持时间占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率(%)有效浓度维持时间时间(h)2 MIC,抗生素浓度和抗生素目标的联系达标率(PTA)= TMICCmax/MICAUC/MIC三、抗生素的分类与PK/PD的联系1、按抗生素的杀菌方式分类MIC值是三类抗生素PK/PD指标的基础;MIC值和抗生素浓度两个变量的比值决定抗生素达标率的大小和变化;MIC值与抗生素浓度任一变量的变化均会引起抗生素达标率的变化;2、按抗生素的理化性质分类如果MIC增加,那么抗生素浓度也必须相应增加,否则抗生素达标率就不能达到。目前临床上非常关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但对MIC值变化后的有效抗生素浓度关注不够;肺部感染特点:特别是院内感染菌株耐药率较高,即MIC值升高;肺泡-毛细血管屏障显著降低水溶性抗生素(如 -内酰胺类)进入肺部的浓度,因而对MIC值高的细菌易出现亚治疗浓度,达不到其PK/PD达标率。1、按抗生素的杀菌方式分类1、按抗生素的杀菌方式分类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伴延长的持续效应 氨基糖甙类 喹诺酮类时间依赖型 抗生素:不伴持续效应 -内酰胺酶类 PK/PD参数:与 Cmax/MIC或AUC0-24/MIC 相关 PK/PD参数:与TMIC时间相关关键:增加AUC0-24/MIC和Cmax/MIC,临床保证每日给药量,给药次数在药量足够时参考半衰期尽可能减少。关键:优化细菌抗菌药物暴露时间,临床上采取持续静滴或 1日多次给药,保证一定的血药浓度维持较长时间。Craig, 4thISAAR, Seoul 2003Craig, 4 ISAAR, Seoul 2003th1、按抗生素的杀菌方式分类按抗生素的杀菌方式分类的常见抗生素时间依赖型 抗生素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有时间依赖性的浓有时间依赖性的浓度依赖型抗生素 : 伴中等度至延长的持续效应度依赖型抗生素(AUC/MIC比值相关)( TMIC)时间相关)(Cmax/MIC相关) 大环内酯类 氮杂内酯类克林霉素 四环素类-内酰胺酶类碳青霉烯红霉素克拉霉素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甲硝哒唑泰利霉素达托霉素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阿奇霉素四环素类糖肽类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利奈唑胺糖肽类 噁唑烷酮类 PK/PD参数:与 AUC/MIC比值相关奎奴普丁/达福普丁Craig, 4 ISAAR, Seoul 2003th3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的特点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不同杀菌方式妥布霉素环丙沙星替卡西林 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即血药峰浓度越高,清除致病菌的作用越强。PK/PD细菌生存数量这类可以通过提高血药峰浓度来提高临床疗效。 但在这类药物中对于治疗窗比较狭窄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的药物,应注意在治疗中不能使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毒性剂量。time氨基糖苷类:临床效果与Cmax/MIC的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特点关系Clinical response (%)抗菌作用与药物在体内大于对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相关,与血药峰浓度关系并不密切。100928983807065 当血药浓度致病菌4-5 倍 MIC时,其杀菌效果便达到604020055饱和程度,继续增加血药浓度,杀菌效应也不再增加。 对该类药物应提高TMIC这一指标来增加临床疗效。24681012Cmax:MICMoore et al. J Infect Dis 1987;155:9399%TMIC的公式有时间依赖性的浓度依赖型抗生素特点 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曲线下面积的大小,及MIC上浓度与TMIC: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TMIC: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与给药间隔时间的比值时间的乘积;既与血药浓度相关,又与作用时间关系密切;MIC以上的浓度 PK/PD指标为AUC/MIC的比值 喹诺酮类,四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时间(h)MIC以上的时间4 2、按照理化溶解特性抗生素的分类常见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抗生素水溶性抗生素:优先分布血管内和间隙体液中,不能够通过脂质细胞膜,细胞内不能通过渗透到达有效的浓度,不能杀灭细胞内的病原菌水溶性抗生素脂溶性抗生素-内酰胺酶类氨基糖甙类糖肽类达托霉素多粘菌素喹诺酮类分布容积(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等于细胞外水,通常符合分布于0.1 L/kg 和 0.3 L /kg 之间 ,80-90%以原型从肾脏排除。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脂溶性抗生素:能够通过脂质细胞膜,分布细胞内和进入脂肪组织,能杀灭细胞内的病原菌。脂溶性抗生素Vd依赖于脂肪组织的量,脂肪组织的量通常与总体重成比例,有较大的Vd值;主要在肝脏代谢。甲硝唑唑类棘白菌素类Marta Ulldemolins et al. CHEST 2011; 139: 1210 1220Tulien Textoris,et al.Eui J Anaesthesiol 2011;28:318-324小 结常见水溶性和脂溶性抗生素的Vd值水溶性抗生素Vd值脂溶性抗生素Vd值 水溶性抗生素主要分布细胞外水,有较小的Vd,重症感染引起的细胞外水明显的Vd改变对水溶性抗生素有较大的影响;-内酰胺酶类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0.2-0.3喹诺酮类替加环素克林霉素利奈唑胺1.2-3.60.2-0.40.2-0.40.2-1.67-100.6-1.20.5-0.6 水溶性抗生素80-90%以原型从肾脏排除,肾脏功能与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