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 作为纠错机制之一的法院内部监控机制不足以防止和 纠正审判权的腐化、滥用、误用,如果没有检察机关经济 审判监督制度这一外部监控机制发挥足够的作用,法院内 部监控机制也难以有效地发育成长。遗憾的是我国经济审 判法律监督制度的现状还未能完全适应建设法治国家,维 护良好经济秩序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根源在于民事经济 诉讼立法上对经济审判法律监督内容、手段、审级、审 限、权利与义务等有关问题存在严重的缺陷。本文重点针 对法律上存在的缺陷,就我国经济审判法律监督制度,从 法理与学理上进行了专门、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经济审判 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制度完善 i i a b s t r a c t : a so n eo fe r r o r c o r r e c t i n gm e c h a n i s m ,t h e i n t e r n a lc o n t r o lm e c h a n i s mo f c o u r t , w h i c h i s n o t e n o u g h t oa v o i da n d r e c t i f yt h ec o r r u p t i o n ,a b u s e a n d m i s u s eo fj u r i s d i c t i o n ,c a nn o tg r o w a n d d e v e l o pi n a ne f f e c t i v ew a yi f t h e p r o c u r a t o r i a l o r g a n s h a v en o t p e r f o r m e d t h e i r f u n c t i o n so f e c o n m i cj u r i s d i c t i o na n d s u p e r v i s i o n i t i s a p i t y t h a ta t p r e s e n t t h es t a t u s q u oo f p r o c u r a t o r i a lw o r ko f e c o n o m y a n dl a ws u p e r v i s i o n h a sn o tb e e nc o m p l e t e l ya d a p t e dt o t h dn e e d s o f e s t a b l i s h i n gl e g 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s t a t e s a n d s a f e g u a r d i n g ag o o de c o n o m yo r d e r , a n dt h e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 s o u r c ec o m e sf r o ms o m es e r i o u s d e f e c t s d e r i v i n gf r o m t h el e g i s l a t u r e o fc i v i la n de c o n o m yl i t i g a t i o n sr a n g i n gf r o mt h e i r c o n t e n t ,m e a n s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r a n k a n d l i m i t s t o r i g h t s a n d d u t i e si nl a w s u p e r v i s i o no f e c o n m i cj u r i s d i c t i o n f m map o i n to ft h e o r y o fl a w ,t h i s p a p e rf o c u s e s i t sd i s c u s s i o no ns o m el a w d e f e c t s e x i s t i n gi np r o c u r a t o r i a l w o r ki ne c o n o m ya n dl a ws u p e r v i s i o ns y s t e m s k e yw o r d s :e c o n o m yj u r i s d i c t i o n ; l a w s u p e r v i s i o n ; p e r f e c t i o no fl a w s u p e r v i s i o ns y s t e m s _ j 一 刖舌 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经济审判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 所重视,作为社会治理的个常规的基本手段,作为资源 配罱的一个重要方式,作为社会主体民主权利实现的项 基本保障、社会对其期望值很高。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 致腐败,审判权也逃脱不了这一规则,大量的司法实践已 经证明这一点。经济审判如何接受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 怎样既使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经济审判权,又确保经济审判 权能够得到人民检察院有效的法律监督,民诉法应该怎样 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司法实践的需要,促进市场经济健康 有序地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v 一、检察机关对经济审判法律监督的基本理论 卜一1 诉讼法上经民应不分立 自1 9 7 9 f f ! - 7 月人民法院组织法确立经济审判庭的建制以来,民事司法实践中便有 了“民事审判,与“经济审判”、“民事诉讼”与“经济诉讼”之分,最高人民法院也 小断发巾一些关于解决经济审判下作问题的文件。1 9 i 莆改革丌放的发展,理论界出现了 诉讼法上民经分立的观点,理山有四:其一,实体法部门的发展总是要引起程序法的相 应分设,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t g , g 然要求设立独立的经济诉讼法。其二,经济冲突有别 j i 一般民乖冲突。如冲突主体中至少有一方为社会生产单化而非生活消费主体;冲突发 生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直接滞碍再生产的流程:冲突常常与政府行为相关,而又绝 非单纯的行政争议;“行政经济纠纷”或“经济行政纠纷”,这样的综合性概念更适合 于表达这类冲突:在这类冲突中,常常伴有刑事犯罪行为,冲突的隐蔽性、复杂性非一 般民事纠纷所能比拟举证或侦查的难度突出。其三,经济审判实践反映的大量问题, 如诉讼标的大、涉及面广案情复杂,已对民事诉讼法在经济审判中的适应性提出了质 疑。其四,目前指导经济审判实践的规范实际上是民事诉讼法及有关法规与大量的规 定、批复等司法指示的综合。过渡性地借用民事诉讼法,并辅之以宽泛的司法解释,这 显然小是法制的理想状况。因而制定统一的经济诉讼法是法制建设的必需。”怛是我们认 为,主张经民分立的四点理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殃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客观 i 见象和问题,但不能充分证明经民分立的必要,至少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提出否定性的 理山: i 、经济纠纷与民事纠纷性质相同 经济纠纷与民事纠纷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都没有统一的概念。通常认为,经济纠纷 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双方当事人对事件或问题所发生的争执,或称经济争议;民事纠纷 又称作民事争议或民事冲突,指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划民事权益发生纷争。 经济纠纷与民事纠纷的主体没有本质差异。不论是经济纠纷还是民事纠纷双方当事 人的地方都,f 等,彼此问不存在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主体都是公民、法 人、其他组织等。 经济纠纷与民事纠纷的客体没有本质差异。经济纠纷大都是平等主体间的有经济内 容的社会关系,大部分是以财产争执为内容,即争议客体属于财产关系。因此有人认为 经济纠纷实质是特定类型的民事案件范畴。虽然民事纠纷是偏重于与民权益相关的冲 突,经济纠纷是偏重于与财产权益相关的冲突,但是两者都是以民事经济权利义务为争 议的内容,都是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问,都是以违反民事、经济实体法的规定为形成原 阏,其解决都具有可处分性,因此经济纠纷与民事纠纷的性质相同。 2 、经济诉讼与民事诉讼程序相同 从理论上说,经济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具体任务的分工应当是经济法与民法各自调 整范围划分的派生。根据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相互关系的机理,经济诉讼所解决的经济 冲突应当是违反经济法的行为所导致的纠纷,民事诉讼所主管的案件应是违反民事法规 的行为所引起的争议,然而经济法与民法各自调整的范围在法学理论上尚未最后廊清, 较为流行的“纵横关系说”( 即经济法调褴纵向经济关系,民法调携横向经济关系,) 未 能取代其他诸种学术观点。司法实践中已作出较大突破,将属于民事纠纷性质的合同纠 纷纳入经济案件的范,作为诉讼的刈象。因此可以抽象地说,违反经济法所引起的冲 突必定山经济诉讼解决,但经济诉讼解决的争议又1 i 限于违反经济法所引起的纠纷。 主张经济诉讼独立的一些专门著述和教材,对经济诉讼的管辖、审判程序、执行程 序等始终未能突破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不过是用“经济”一词取代“民事”而已。从 州法实践上讲,统一适用民事诉讼法解决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并无根本障碍,民事诉讼 法能满足解决经济纠纷的需要。虽然程序法与实体法应相适应,但并非每一部实体法都 必须有一部诉讼法,更何况我国并没有独立的、统一的经济法典,只有大量的经济法 扫l 、法规,因而也谈4 i 上非要设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诉讼法不可。 3 、经济审判与民事审判原则相同 现行民诉教科书及有关民诉理论专著对民诉法基本原则内容认识不尽一致,我们认 为,司法实践中,经济审判和民事审判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都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基 本原则。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平等地享受诉讼 保护。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具体体现为:原告被告具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实体权利 的享有者与实体义务的承担者诉讼权利平等;具有不同社会身份的人诉讼地位平等;具 有不同国籍、无国籍的当事人与本国当事人原则上诉讼地位平等。 “1 事人处分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原则。具体包括下列内容:处分权的享有者j 日于 当事人;处分权的内容包括处分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处分原则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 处分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应当接受法院的审查和人民检察院 的监督国家干预当事人的处分4 i 得违反法律或逃避法律规定。不得侵害国家和社 会利益,小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确认后才能发生效力。 法院调解原则。调解必须自愿、合法,不能强迫调解,不能违法调解。法院调 解,既包含双方当事人行使处分秘,同时又包含了法院审判人员剥调解的主持并且在 必要时划当事人的处分行为进行干预。 2 辩论原则。在经济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就与案件有关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 题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相互反驳和辩论,以维护自己所主张的实体权益。 检察监督原则。检察机关对经济审判活动有权实行法律监督。我国宪法规定,检 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民诉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因 此检察监督原则是贯彻这一宪法原则的体现,目前检察监督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依照 审判监督程序对认为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进行抗诉;抗诉案再审时,参与诉讼,监督 法院审判:划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立案侦查。 4 、经济判决执行与民事判决执行作法相同 不论是民事判决( 裁定、调解) 还是经济判决( 裁定、调解) 一旦生效,进入执行阶段 时。执行的作法相同,人民法院依然是执行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当事人仍然是执行 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参加者,执行活动都要依法进行。也就是说都是当发生法律效力的具 有给付内容的经济、民事判决( 裁定、调解) 发生法律效力,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逾期不 履行,权利人申请法院执行,以及法院审判庭移送执行而引起执行开始的。执行时都必 须遵守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原则,人民法院执行与有关单位挑助执行相结合原 则,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执行标的有限原则。执行程序、执行措施等都不因民事 审判、经济审判而发生质的变化。 以上四个方面充分说明,诉讼法上经民应不分立。o 战国民诉法规定检察机关对法院 民事审判实行的法律监督,同样适用于对经济审判实行的法律监督。这就是本文所研究 的法理与学理的基础。 ( 二) 经济审判法律监督的涵义及特征 为了准确地理解经济审判法律监督,不能不了解经济审判或广称为经济诉讼的特 点。经济诉讼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生活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诉讼形式,具 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经济诉讼以社会生产和经营主体为诉讼当事人。比较民事诉讼与经济诉讼的当 事人,我们不难发现: 民枣诉讼可以全部以公民作为当事人,并且在审判实践中公民间的互诉在民事 诉讼中占主要成份。丽经济诉讼中当事人双方,至少方应为法人,并且法人问的互诉 是经济诉讼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诉讼中当事人的公民,也有特定的身份,即或农村专业户。或个体工商 户,同时也只有在同法人之间所发生的有关生产和经营争议的诉讼中,才能充当经济诉 讼! 事人。 参与民事诉讼的法人通常表现为非生产性消费关系的主体,参与经济诉讼的法 人其实质身份是生产和经营关系中的主体。经济诉讼这一特点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不 3 仅影响到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实际地位,而且还影响到某些审判方式和诉讼程序经济诉 讼中国家干预的强化以及具体审判方式上的某些特点与诉讼当事人的这种特定身份都有 一定联系。 二是经济诉讼的技术性、专业性较强。这也是经济诉讼与其他诉讼的不同之点a 某 一经济诉讼所形成的结果,通常是对经济纠纷所作出的法律政策、技术和专业上的综合 评价。冈此经济诉讼在审判力最方两往往具有更岛的要求。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特点 又划陪审、庭审方式等提出了特殊要求。 三是经济诉讼具有一定综合性。首先,经济诉讼在某些情况下与刑事诉讼紧密衔接 和配合经济纠纷中往往掺杂经济犯罪。其次经济诉讼可以产生某些具有行政意义的效 果。这一方面体现于经济诉讼直接受理某些经济行政案件,经济审判可以直接确认、变 更或撤销某些行政决定,另一方面又反映了经济诉讼可借助“司法建议”渗透于某些行 政行为之。h 以经济审判行为制约某些行政活动。 四是经济诉讼争议标的大,相关主体多,涉及地域范围广,所适用的规范多。经济 诉讼的标的最与社会生产水平相关,远远超出民事诉讼。从诉讼主体看,经济交往的普 遍性决定了经济纠纷主体的众多性。决定了经济诉讼当事人、第三人的众多性。从适用 法律规范看,由于经济纠纷牵涉范围广,因而诉讼中所适用的规范复杂。 是经济诉讼中国家干预成分较为突出。将经济纠纷纳入审判途径加以解决,这本 身就是国家干预的体现,而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的审判、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以国 家和社会利益为出发点,禁止和限制当事人滥用权利,这是国家干预的又一重要内容。 与民事诉讼所不同,经济诉讼中的当事人处分受国家干预制约的因素更为突出。这种干 坝部分地实现国家埘社会经济秩序宏观控, t j i j t l 调节的职能。经济诉讼的这一特点为检察 机关参与,共至提起诉讼等制度的形成与实际运用提供了必要根据。”j 经济审判虽不是经济诉讼的全部但它最能体现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经济 审判法律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划经济审判活动、执行活动和当事人的违法行 为所进行的法律监督。 我国经济审判法律监督的目标是保障r d 法公正( 5 这是山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所 决定的耍实现这一目标,检察机关不仅要在经济审判,甚至全部经济诉法中对经济实 体法的遵守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纠正违反经济实体法的行为,还要对经济程序法的遵 守、执行情况实行监督,纠正违反经济程序法的行为检察机关的法律船督舍弃任何一 方面,就h i 可能达到维护国家经济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司法公正的目的。因此那种认 为经济审判法律监督仅仅是检察机关对经济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6 ) 经济审判法律监督的主要特 正: 辱 4 经济审判法律监督是我国人民检察院的一项职能权力,宪法第1 2 9 条规定我国人民 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宪法、法律在赋予其职能的同时也赋予其相应的权力。 经济审判法律监督是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除依据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进行 外,主要是依据民事诉讼法。 经济审判法律监督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不过基层人民检察院没有经济案件抗诉 权,但有提请( 上级人民检察院) 抗诉权。 经济审判法律监督1 i 仅要埘经济审判活动进行监督,还要划经济审判的执行活动 进行监督,对经济诉讼中诉讼参加人的违法行为也要进行法律监督,如行贿、伪证,恶 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等。 经济审判法律监督是以国家强制力的后盾的。 经济审判法律监督的工作内容所涉及的主要是经济纠纷案件。在查处审判人员贪 污受贿,枉法裁判、枉法执行以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违法犯罪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 涉及刑事法律,会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刑事案件来处理。 ( 三) 经济审判法律监督的重大意义 司法公正是社会对司法的普遍要求,也是诉讼所追求的。综合庞德、博登海默等人 对公正的理解,公正是指人们之间权利利益的合理分配关系,如果人们之间的权利或利 益的分配过程、分配方式、分配结果是合理的,则为公正,反之为不公正。”司法公正不 仅要求法院正确适用经济实体法、程序法,而且要求一咀发生错误能尽快补救。这是法 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有序性也要求重视和完善经济程序法,因为程序公正能 保障和促进实体公正,正是在此意义上1 :1 本学者兼子一说“实体法和形式法如同一辆车 的两个轮子,对诉讼都起作用。在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主从关系。州”司法不公最终使人 们丧失划法律的信任,弱化守法意识,败坏社会整体秩序,因此培根说:“不公平的举 动4 i 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弄坏了”o 美国学者汤姆r 泰勒( t o m r t y l e o 认为评价某一法律程序是否公正公平的价值标准之一就是纠错性,”这一观点值得 我们借鉴。 经济审判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 少的环节是人民检察院通过法律手段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保障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秩序的重要措施。我们知道,4 i 论是理论上还是从现实中指望法院准确无误地完全依 法进行经济审判是不现实的,任何法院的法官都不可能完全绝对忠诚、遵从法律:在法 律的适用上,山于刈法律的认以、理解以发划案情的判断,错误地适用法律是4 ;可避免 的;基于不正当的动机、目的及其他利益因素的考虑,审判权随时都有被误用、滥用的 可能。尤其是在法官不能完全独立,而是听命于庭长,听命于院长的现实生活中,经济 审判中的司法腐败远远超过民事审判、刑事审判以及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腐败在这种情 s 况,检察机关经济审判法律监督所发挥的威力,是人民法院内部监控机制所远远不可比 的。 检察机关对经济审判实施法律监督是宪法的要求,是增强和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 督职能,完善法律监督体系的需要。检察机关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不允许继续走“重刑轻 民,重刑轻经,的老路,必须依法承担起宪法规定的任务发挥检察机关在经济生活中 的重大作用。 检察机关经济审判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必然要求。市场经 济是法制经济。一切经济活动法制化要求国家剥经济法律的统一实施有效监督,确保 f h 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经济秩序。 检察机关经济审判法律监督有助于保障法院公正执法。我国经济发展、法制的进 步是举世公认的,但应清醒地认识到,二j 法腐败,尤其是经济审判中的司法腐败、裁判 不公和执行不公已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产生巨大冲击。检 察机关通过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达到督促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提高审判质量,保护 当事人合法权益,搞好法院廉政建设的目的。 与法院共同完成经济诉讼的任务。法院内部监督程序的局限性在于自己监督自己 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而当事人的申请再审又往往软弱无力,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检察 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决定了它在经济审判法律监督中具有较其他外部监督更直接、更有 力、更权威的作用,一旦发现错误裁判,符合抗诉条件,就可以依法抗诉,启动再审程 序发挥纠错作用,与人民法院共同完成经济诉讼的任务。 二、我国民诉法对经济审判监督规定存在的缺陷 ( 一) 法律监督内容上的缺陷 监督内容上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监督内容不规范,监督对象残缺不全。根据民诉法 第1 4 条规定,经济审判法律监督的内容为经济审判活动。根据民诉法第1 8 5 条规定,经济 审判法律监督的内容为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见民诉法所规定的检察 院划经济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是有限制的:一是只能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 决、裁定j _ ! l ! 行法律监督。二是j 能是上级检察院刈下级法院已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 最高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已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监督,检察院( 最高检除外) 不能对同 级法院已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监督,基层检察院无抗诉权。三是对未生效的裁 定、判决,检察院不能实施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杖山总则中划审判活动的l 监督逐渐缩小 到分则中划审判活动的事后监督,体现出民诉法总则与分则问的相互矛盾。四是民诉法 没有明文规定检察院是否可以对法院已发生效力的调解实施监督。 此外检察院对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列法院的执行活动、划破产案件的审理 等是否都要进行法律监督,如何监督,值得探讨。 6 f1 ) 检察院对法院已发生法律妖力的调解应实施法律监督 民诉法第1 8 5 条中的“判决”不毽含“调解” 民诉法第1 8 5 条中的“判决”,是指需要人民法院剌作判决书的判决,4 i 包挺法院制 作调船书成依法不霹划搏调解书妁调瓣,因为民诉法第i 6 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1 7 7 条至 1 8 8 条) 中判决、裁定、调解是并列关系,各自独立、互不隶属。民诉法第1 7 9 条和民诉 法旃1 8 0 条两条规定不仅反映民诉法中判决、藏定、调解三者并列而且反欧出对裁定、 涮决的申请群目f 与对调解的串淆稃审两者的条件楚_ i 柑闻的。爵见,民诉法第1 8 5 条是存 意夺握溜鳃。这宴豁上淡明民诉法在妻法上燕有意规定人民捡察院不对调解实撼法律救 餐,即使已发生法搏效力的调躺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协议的内容违法。 人民法院调解与判决的法律效力比较 法院调解是指在审翔人员主持下,聪方当事人就经济争议遴过自怒协商、达成协议 韵活渤和结案方式,是当事入行使鲢分校与法院行健审判权楣结合的产物。 法院对当事入依法达成的铷议掰糊作的调解支书鞠潺解笔录在法律上的效力与判决 的效力相同点从下理几点可以毒出来:( a ) 生效调解期生效刿决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 b ) 生效调解和生效判决婀群具有结束案件的效力,对法院具有约束力,非经审判监督程 序a i 得撤销、变更其内容;( c ) 生效调解和生效判决部其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调解和判决 帮燕法院审理、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谪解书币仅楚当事入阉协商结桑的记载,更重要 船是法院承认和批准并依法赋予其强制力的,因此民诉法第8 9 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 事人签收蓐,即具有法律效力。可见,生效调解与生效判决具骞同等法律效力。 人民检察院应当对法院调解进行法律监督 法院调解,燕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扳的一种方式和诉讼活动,法院制作的调解书与翔 决书的法律效力同等。民诉法第1 4 条明确规定,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盔 督。既然法院调解是法院经济审判活动的萋蘩缀成都分,那么有什么理由可以将调解摊 除在经济审判活动之外雨说人民检察院羌权慰经济审判活动中构一部分法院调解逃 行法律监督昵? 况且就经漭审刿两蠢+ 法院调姆续棠占经济审判结寨的比倒相当太,9 9 4 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续的经济纠纷案1 0 4 5 4 4 0 件,其中调解结寰6 2 5 0 7 8 传,占6 0 弱, l ”调解在经济审翔中所占比例从表一中可以粗略推算出来。如果对如此大量的经济审 判活动失去法律监督,必然会导致监督失控,萁后采难酸想象的。 嶷1 2 1 9 8 9 - - 1 9 9 3 年全国法院经济纠纷审案件统计表 7 单位:件 结案方式 年份收案结案 1 1 i 结案占结案 调解判决其他 百分比百分比 1 9 8 96 9 0 7 6 56 6 9 4 4 36 1 3 4 8 47 6 77 0 1 4 01 0 58 5 9 1 9 1 9 9 05 8 8 】4 3 5 9 8 3 】74 1 4 5 8 06 9 38 8 2 9 6j 4 89 5 4 4 1 1 9 9 l5 6 3 2 6 05 8 3 7 7 13 5 8 5 5 85 9 11 1 7 1 2 82 0 11 0 8 0 8 5 1 9 9 26 5 0 6 0 l 6 4 8 0 1 83 9 7 4 0 46 1 31 3 5 2 0 22 0 91 1 5 4 1 2 1 9 9 38 9 4 4 】o8 8 3 6 8 】5 5 5 5 8 56 2 9 1 7 2 9 0 31 9 6】5 5 1 9 3 民诉法第1 8 0 条规定,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只要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 自愿原则或协议内容违法,可以申请再审,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从理论的角度而 亩,调解是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的自愿行为,一旦经法院确认后便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对调解4 i 应出尔反尔或有其他要求,但是现实生活中,违反自愿原则或坍议内容 进法的调解比较普遍,如一些法院违反自愿原则,迫使另一方当事人接受不公正的协议 内容,侵害了其合法权益,因此允许当事人申清再审是实事求是有错, g 8 t l 的表现,民诉 法就是基于这一客观因素而规定的。既然当事人可以对调解申请再审,法院审查属实也 应当再审,那么为仆么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却不能对确实违反自愿原则或内容违 法的调解进行法律监督昵? 不允许检察院对调解实施法律监督,是剥检察机关监督权的变 相剥夺、限制,不仅理论上站不住脚,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将导致变相怂恿法官走强迫、 引诱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之路,只会导致更多的错案发生。 由此可见,民诉法对检察院应当对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实施法律监督没有作 出叫文规定,是立法上的重大失误。这一点从民诉法第1 8 2 条中也表现出来,该条规定当 班人申潴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却只字4 i 提对调解申请再 审的时限,本是很简单的立法,却要让人去揣摩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不能不说是一种遗 憾a 山于民诉法在有关法条的表达上,没有把生效的调解书同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并列, 在列述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后忽略了调解书,如民诉法审判监督程序的第1 7 7 条、 1 8 2 条、1 8 5 条等- 导致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对生效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时效问题,人民检 察院可台刈生效调解提起再审程序等问题。显得于法无据j 6 ( 2 ) 人民检察院时法院的执行活动应实施法律监督 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比较 执行程序是保汪法院判决、裁定、调解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得以实现的程序。而 8 审判程序是法院审判案件,依法确认权利义务关系,作出判决、裁定、调解所适用的程 序。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联系表现在:( a ) 二者同属民事诉讼法范畴,都是完成民事诉 讼法任务的法定程序,并且都是作为一编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 b ) 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 的l i i 提和根据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利保障。在有些情况下,审判程序并非执行 程序的必然前提。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 ) 权力基础不同,审判程序是以审判权为基 础,而执行程序是以司法执行权为基础。( b ) 构成不同,审判程序是以多种程序审理不同 案件的程序,既有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程序,也有审理非讼案件的特殊程序,而执行程 序是山多种执行方式和强制措施构成的单一程序。( c ) 主要任务不同,审判程序的任务主 要是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依法确认权利义务关系,作出裁判或确认事实状态并作出裁 判,而执行程序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 执行活动与审判活动的比较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 a ) 审判权与执行权都由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是执行的前提,执 行是审判的继续,( b ) 民诉法的某些基本制度、原则对二者也都适用;( c ) “审判之中有执 行,执行之中有审判”,o ”审判活动与执行活动相互交叉,如审判活动中有先予执行的, 执行活动中,案外人有异议的,法院要适用审判程序和有关规定;( d ) 审判、执行活动在 实践中往往由审判庭、审判人员一杆子插到底,审执未完全分离,列基层法院人民法庭 而言更是如此。两者的区别:首先表现为二者依据的程序不同,执行活动依据的是执行 程序,而审判活动依据的是审判程序;其次参与活动的组织和人员1 ;同,参与执行活动 的组织是人民法院执行庭或执行组,参与执行活动的人员是执行员,而参与审判活动的 组织是审判庭,参与审判活动的人员是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或陪审员。第三,职权范围 4 i 同,经济审判庭只负责对经济案件的审判,这部分案件的执行,对执行组织而言只是 其执行活动的一部分而已。第四,开始方式不同,经济审判活动的开始是由当事人的起 诉、上诉等引起,而执行活动的丌始除因当事人申请执行而开始外也可以山审判员移 送执行开始。第五,发生的时间先后不同,审判活动往往在先,而对审判结果的执行一 般在后。 我们认为审判是执行的前提,执行又是审判结果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要使当事人 的诉权真正得以实现,还有赖于执行程序。司法实践中,执行难,甚至暴力抗法,原因 种种,如果从根源上思考,如果法院从自身公正审判做起,就为执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 律依据。如果裁判不公,漏洞百出,法律文书都不能自圆其说,当事人就会产生强烈不 满,执行人员自然是非常尴尬,吃尽了苦头。从这一角度上讲,执行与审判如同自行车 的两个轮子,离开了哪一个轮子都无法正常运转。 人民检察院应该对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经济诉讼活动中,法院滥用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滥用强制执行措施,超标执 9 行,执行案外人或第三人财产,重复查封、冻结或者擅自解冻已被查封、冻结的财产, 列被执行人的财产需要变卖作价的不能公正司法,损害了一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常常 使其遭受很大损失、造成不良后果。一次错误的执行所造成的后果有时并不亚于一次错 误的裁判。人民检察院对法院依据经济审判案件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而进行的执行活 动一旦丧失法律监督权,那么人民检察院的经济抗诉案件经人民法院再审改判后,若人 民法院始终不予以执行或拖延执行或不适当执行,人民检察院却无可奈何,其法律监督 就被打了折扣,甚至与没监督一样。可见从法律监督实践的角度而言,人民检察院对其 抗诉案的再审从审判到执行阶段都有监督的必要。如果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确有错误, 而不允许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从监督理论和实践上都说不通检察院对法院的执行 活动尤其是建立在审判基础上的执行活动不实施监督是1 ;妥的。在强调对经济审判活动 i 扯行法律监督的同时,理所当然应加强检察院对执行的法律监督,只有这样,经济审判 法律监督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 从当i j 世界备国来看,一般都实行符种形式的审执分立,在前苏联,执行山隶属于 人民法院的司法执行员负贵;在英国,山法院所设司法执行长官负责执行;在德国及u 本,设立了专门执行机构;在法国,执行官是完全独立的执行机构,与法院截然分开, 独立于法院之外。i ” 我国虽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采用了审执分立的理论,但执行活动毕竟还是由法 院主宰着,仍是审判活动的继续与延伸。司法实践中执行活动正确与否实际上在一定程 上延a 右莉i d 浊公u ! 与。9 9 , 1 6 f 1 4 i l ,叫川竹人民检察院资阳分院就冈四川乐至县法院 错误执行邱德清的财产而以“裁定被执行主体错误”为山向四川i 省资阳地区中级人民法 院提出抗诉,由于邱德清母女的遭遇引起有关部门的同情和关注,检察院的抗诉自然得 到社会的好评人民检察院埘民事、经济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得到社会舆论的共鸣。 ”实践中,人民检察院对法院执行活动的监督,无论是查处执行人员违法犯罪,还是对 钳误的执行裁定捉出抗诉( 或检察建议,或纠正违法通知郫) 部得到了许多人民法院的 支持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l ” 民诉法没有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划人民法院依据经济审判法律文书所进行的执行活 动实施法律监督,是立法上的一大缺陷,应该通过立法授权检察院刑法院在经济市判活 动基础上进行的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尤其是对经济抗诉案件改判后的执行更应进行 法律监督。 ( 3 ) 人民检察院应对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实施法律监督 这个问题不统一认识,不从立法上加以解决,经济审判法律监督应监督的内容难以 具体确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对经济审判和执行程序中的问题以及个别实体问题所作出 的权威性判定裁定土要是解决程序问题。从民诉法的们皮而青,战定小仅存在q :i i r 判 o 阶段,也存在于执行阶段。从民诉法第1 4 条理解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 法律监督民诉法在总则中没有明文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因民事、经济审判 而引起的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但民诉法第1 8 5 条又规定最高检、上级检察院有权分别 灯各级法院、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实施法律监督,而该条款并没有叫确限 定检察院仅仅j 能对法院审判阶段的裁定实施法律监督,而1 i 能刺法院执行阶段的裁定 文施法律监督。因此如果刘民诉法总则第1 4 条中的“民事审判活动”直观地、简单地从 形式上、_ 宁面上理解,总则与分则刈这个问题的规定本身都是互相矛盾的。 民诉法总则第1 条中的“民事审判工作”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审判活动,也应包含执行 活动,否则就无法自园其说,难道说民诉法立法时没有结合我国民事、经济执行活动的 经验平实际情况? 民诉法总则第六条“民永案件的讨判权山人民法院行使”,这里的审判 权如果仅仅作狭义的解释,那么就必须再明文规定:“民事案件的执行权由人民法院行 使”,而第三编执行程序并未出现类似规定。这实际说明民诉法总则并未将审判活动与 执行活动, :列出现,i f i i 是以民事审判工作言以概之;民诉法总则笫六条是广义的人民 法院审判权,包括人民法院在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中履行职能的一切权力。因此对民诉 法总则第1 4 条民事审判活动我们认为也应作广义理解。 民诉法第1 4 0 条对裁定适用范围的规定,说明了裁定并4 ;是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或执 行活动某一过程中独有的。不论裁定是出现在审判程序还是执行程序,它都是法院审判 工作的一部分,是法院指挥、组织诉讼的有效方式,都是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独立行使 i f 判权力的体现。盘果我们承认检察院仃必要刈人民浊院的执 r 活动进 j 法律监督,那 么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因经济审判而引起的那部分执行活动的裁定进行法律监督是水 到渠成,这与民诉法第1 8 5 条的规定恰恰是相吻合的。 ( 4 ) 检察院对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应实施法律监督 最高人民法院1 9 9 7 年7 月3 1 日 关于对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终结的裁定的抗诉应否 受理问题的批复认为对法院依法作出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终结的裁定,检察院不 能提起抗诉。我们认为不妥。 破产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中竞争是难免的,竞争必然导致优胜劣汰。设置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的意义就在于用法律于段淘汰严重亏损,负债累累,没有生存能力的 企业,并解决他们的债务负担问题。现行破产法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民诉法 便专门设置了“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一章解决司法实践中审理非全民所有制企业破 产案件无法可依的问题。 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中具有不同于其他案件的特点:1 ,引起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开始的是申请而非起诉。审理程序中无原告、被告之别,只有申请人与被申请人。2 、目 的是解决债仅债务关系。3 、t 以债权人按比例受偿和债务人责任煨定为原则。破产程序终 结、未得到清偿的债权不再清偿。4 、审理破产案件,一律使用裁定方式结案。5 、实行 审终审制。除对驳凹破产申请的裁定可上诉外。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民法院依企业法人 破产还债程序作出的裁定,是根据企业法人的具体情况,经过严格的调查审计等工作厉 作的,一般1 i 会出现错误。”问题在于假破产真逃债、偏袒本地:_ 事人的事件在现实生 活中,再三出现,4 i 能升i 引起警觉,既然是严格审计、严格调查、严格审判为仆么出现 如此不严格执法的情况昵? 有学者认为即使法院依法作出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终结裁定 订锚,经作山,企业破产解体了,法人资格消灭了,法院使作山新裁定,也无法恢 复原状,因此检察院1 i 要抗诉了,不要实施法律监督了。“_ 这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审判事后 监督在司法实践中的尴尬,而不能仅仅认为是最商法进行越权司法解释。 人民法院h f 理破产案件,- b 论是适用破产法,还是通用民诉法笫i 九荜有关规 定,都是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体现,理所当然应接受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否则理论 上无法自圆其说,实践中导致混乱。黄石市工业供销总公司破产案就是一例,该公司破 产程序终结时,派往该公司参股公亍i :j t 作的1 5 名职t 被遗漏,未能得到妥善安置当1 5 名职工向黄石中法起诉时却因该公司诉讼主体已消失,官司无法往下打,最后能通过其 他手段协调解决。”9 埘破产还债中出现的遗漏而不能弥补,试图以既有事实的方式将有助 于破产案件较圆满审结的经济审判法律监督拒之门外,小能小说明法律上存在的不健全 之处。 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1 3 本,该国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参与一些经济案件的 诉讼,根据年日本破产法的规定,检察官参与破产诉讼,1 2 ”“法院如宣告破产时,应从速 将其旨意通知检察官”( 第1 4 4 条) ,“破产人有逃匿虞或有隐藏、毁弃财产之虞时,法院 可命将其管守”,“法院虑将决定书的正本送交检察官,检察官命管辖破产人居住地的 警察署执行管守”( 第1 4 9 条) 。我国立法应借鉴、参考。对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应实旆 法律监督是司法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但是不能按民诉法所规定的事后监督按步就 班地进行,而必须在人民法院的审理过程:1 中,人民检察院就及时参与履行法律监督职 能。 ( 5 ) 人民检察院应该对经济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经济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经 济纠纷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备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经 济诉讼包括法院对经济案件的审判活动、执行活动,双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 讼活动。法院的经济审判活动始终是为经济诉讼服务的,不可能独立存在。从1 | j :界符国 的民事诉讼体制看,没有完全山法官或法院来推动的经济诉讼,也不存在完全绝刺由当 事人控制的经济诉讼,任何民事诉讼体制都是由当事人和法官或法院两方面相互作用的 结果。况且经济诉讼过狸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表叫,法院的经济市判活动仅是其中的一阶 1 2 段,审判活动最终往往要通过执行活动来实现目的 对当事人而言,判决、裁定、调解 书的产生仅是走完了诉讼的一半路程,审判活动得不到完美无缺的执行,甚至根本不执 行如同法院给当事人打了张法律白条。因此检察院仅仅对法院的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 督,其监督任务仅仅完成了一半。 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与当事人的经济诉讼也不是绝缘分开的,而是既有一定独立性 又都互相联系的,是整个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统一于一定诉讼目的 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即对当 事人也实行法律监督,容易使外国人产生疑虑,不利于外国当事人在我国进行民事诉 讼,因此主张在民事诉讼法中只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2 ” 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值得探讨。即使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正如契约自由不同于自由资 本主义社会的契约自由一样,国家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干预力度不断增大。反映在民 事诉讼领域,国家在强调当事人主义的同时,也并重在诉讼过程中体现职权主义的色 彩,这已成为各国民事诉讼改革的共同趋势。从各国民事诉讼体制改革的现状看,强调 社会利益和当事人利益的统一是共同的趋势。0 2 事实上,检察院一旦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j 1 事人就不得不进入审判监督程序中来不得随意拒绝参加诉讼。检察院有权启动审判 监督程序本身就意味着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经济案件的审理过程进行全面审查。监督程序 被启动后,当事人的诉讼活动不可能离开检察机关的监督视野。出庭检察人员对明显违 法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不可想象的。一般而言,虽然抗诉是以当事人自愿申诉 为l 谢捉,但是一h 经检察机关确认裁判有误,从而提出抗诉,这种行为就1 i 是纯粹的当 事人的行为和意志了,而是当事人主义和国家职权主义相结合的体现,是具有中国特色 的经济审判法律监督模式,当事人不再拥有撤诉权,即使需要撤回申诉,也只能向检察 机关提出中清,山检察机关审查决定是台撤心抗诉井行使撤诉权。“) 那种认为人民检察院 j 能监督人民法院审判活动而不能监督当事人经济诉讼活动的观点实际上如同是一场球 赛j l 女f i 后j 要求人们监督裁判而小允l :i :c 督运动员。其实不监督运动员,怎么知道裁判 行为是否有误呢? 法官的行为在诉讼中虽然是主导的,但影响诉讼公正的因素除了法官的 行为外。还包括其他的行为因素。从法院组织的角度而青,经济审判法律监督属于民事 经济诉讼制约监督的他系统,是在法院之外设置- - j i 1 ,f 衡器,约束法院,是一种职能 化、程序化的制约监督系统,我们1 ;能也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对法官的制约和监督,而应 当理解为剥诉讼中各主体活动的制约和监督,只是监督重点应立足于对法院经济审判的 制约,通过刈法院经济审判的制约保障。1 m 人自山意志的实现,而4 i 是重点钊对当事人 自治行为的干预。 综上所述,人民检察院对经济诉讼实施法律监督,解决了总则与分则中一些相矛盾 的问题自l 对执行活动、剥破产案件的市理是否在楞的问题,与行政诉讼法中“人民榆 1 3 察院有权萍j 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与刑诉法中“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 律监督”相配套。相对应,形成三大诉讼法相一致,从民事经济诉讼立法上完善经济审 判法律监督的内容。 ( 二) 法律监督手段上的缺陷 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对法院而言是各种监督形式中最有效的监督形式之一但是民 拆法在分则中明确地将检察院利法院民事、经济审判活动的监督限定为事后监督,即对 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发现有法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这实质上将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手段仅仅局限于具有鲜明对抗性的抗诉,从诉讼经济的角 度而言,法律监督手段的单一,逢案必“抗”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村响维护合同范本
- 个人申请就业协议书
- 公司物品领用协议书
- 村里协议书范本模板
- 山东平阴县事业单位招考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列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测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核对中心保密协议书
- 宁夏事业单位联考招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公司业务签合同协议
- 案件转入协议书范本
- 工厂天然气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信用报告征信报告详版个人版模板样板(可编辑)
- 2025秋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招标代理机构合同范本
- 【MOOC】《动物生理学实验》(华中农业大学)期末考试慕课答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蒙医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5江苏省数据集团第二批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ISO9001-202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讲解、运用、推行培训教材
- 2025年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湖南省医保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事业单位秋季引才1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