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查时间:8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Ga-70 Al-27 As-75 S-32 Ca-40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热量B用氢氟酸蚀刻玻璃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C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D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高锰酸钾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答案】D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2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其硫酸盐的信息,用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Fe2O3 与Fe3O4互为同素异形体B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C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有沉淀产生D制备Al用电解法,制备Fe、Cu可用还原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Fe2O3 与Fe3O4是铁的不同氧化物,不是单质,A错误;BFe2O3不溶于水,且和水不反应,应加入盐酸或稀硫酸溶解后再加KSCN溶液,Fe2O3的检验过程:样品粉碎加酸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B错误;C碳酸酸性小于HCl,所以二氧化碳和氯化钡溶液不反应,C错误;DAl属于活泼的金属,一般用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Fe、Cu属于较活泼的金属,通常用热还原法制得,D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考查了铁及其氧化物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金属的冶炼。【名师点晴】注意金属冶炼的方法,金属冶炼时可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一般来说,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较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等用热还原法制得,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不活泼金属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Pt、Au用物理分离的方法制得;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2g由C60和C60组成的固体中的原子数为NAB4.4g由CO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的电子数为2.2NAC常温常压下22.4LNH3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3NAD1L1molL1次氯酸溶液中的ClO数为NA【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旨在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对22.4L/mol数据的应用条件、质子数、化学键数目、氧化还原反应中气体分子数的判断,对物质的结构式、反应的特点、物质的状态的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每年高考题中必现的题目,在这类题目中要注意与22.4L/mol有关的描述、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盐溶液中水解离子的数目、质子数、中子数、化学键的数目、由同位素原子构成的物质的摩尔质量、氧化还原反应中与浓度有关的问题等的判断,所以读题需认真,做题需谨慎。4下列表述和方程式书写都正确的是A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的绝对值正确):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1B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Al3+2SO422Ba2+4OH= AlO22BaSO42H2O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n25O28H2OD用硫酸酸化的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和三价铬,可以 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驶:2Cr2O72+3C2H5OH+16H+4Cr3+3CH3COOH+11H2O【答案】D考点:考查方程式正误判断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 molL1 KNO3溶液:H、Fe2、SCN、SO42-Bc(H)/c(OH)1010的溶液:K、Ba2、 NO3-、ClCpH0的溶液:Al3、Ag(NH3)2+、Cl、SO42-Dc(ClO)1.0 molL1的溶液:Na、SO32-、S2、SO4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1.0 molL1 KNO3溶液中H、Fe2与硝酸根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c(H)/c(OH)1010的溶液显碱性,K、Ba2、 NO3-、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 CpH0的溶液显酸性,Ag(NH3)2+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c(ClO)1.0 molL1的溶液中SO32-、S2均能被次氯酸根离子氧化,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共存正误判断【名师点晴】掌握相关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6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被称作“电器工业的主角”。铜主要是黄铜矿炼制,焙烧时发生反应2CuFeS2+O2Cu2S+2FeS+SO2,其简单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焙烧时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 B在焙烧时氧化剂只有氧气C粗铜精炼时用粗铜做阴极 DCu2S可用于火法炼制铜【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电解原理、金属冶炼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7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也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A错误;B、酒精和苯互溶,不能分液,B错误;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可以制备少量氧气,C正确;D、NO2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不能利用排水法收集,D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名师点晴】注意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点及评价角度:(1)设计要点: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明确以下要点:题目有无特殊要求题给的药品、装置的数量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操作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注意仪器的规格要防倒吸、防爆炸、防燃烧、防暴沸、防氧化、防吸水、冷凝、冷却、水浴加热时采取相应措施同一仪器在不同位置的相应作用等要严格按照“操作(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的格式叙述。(2)评价角度:操作可行性评价:实验原理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是否简单、可行,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是否正确。经济效益评价:原料是否廉价、转化率是否高,产物产率是否高。环保评价:原料是否对环境有污染,产物是否对环境有污染,污染物是否进行无毒、无污染处理。8被誉为“矿石熊猫”的香花石,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它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主族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Y2X3(ZWR4)3T2,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Z位于同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YZRT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Z DXR2、WR2两种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答案】D由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则14,推出W为Si元素,符合题意;AY为锂元素、Z为铍元素、R为氧元素、T为氟元素,位于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半径在减小,即原子半径:YZRT,A正确;BW为硅元素、R为氧元素、T为氟元素,非金属性FOS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B正确;CX为钙元素、Z为铍元素,金属性CaB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氢氧化钙氢氧化铍,C正确;DXR2、WR2两化合物CaO2、SiO2,CaO2中O元素为1价,SiO2中O元素化合价为2,D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9一定条件下A、B、C的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HH1+H2。则A、C可能是( )Fe、FeCl3 C、CO2 AlCl3、NaAlO2 NaOH、NaHCO3 S、CuS Na2CO3、CO2A B C D【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查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转化【名师点晴】由图可知,图示既是盖斯定律的应用,也是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符合转化关系的有变价物质的氧化反应、两性物质的转化以及多元酸对应的盐类之间的反应等。该题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以及灵活应变能力,该题也可以通过排除法,进行筛选得到正确的答案。10向含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50 mL 1 molL1HCl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 =Al(OH)3 B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CM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3.9 gD原混合溶液中的CO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答案】DA正确;B第二阶段,AlO2-反应完毕,发生反应:CO32-+H+HCO3-,b线表示CO32-减少,c线表示HCO3-的增加,所以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B正确;C盐酸50mL时NaAlO2中铝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加50mL盐酸之后CO32-反应,氢氧化铝沉淀不溶解,则M点沉淀的质量和盐酸50mL时沉淀的质量相同,由NaAlO2+HCl+H2O=NaCl+Al(OH)3知,n(Al(OH)3)=n(NaAlO2)=n(HCl)0.05mol,m=0.05mol78g/mol=3.9g,C正确;D第一、第二两段消耗的盐酸的体积都是50ml,所以消耗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相等,依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发生反应AlO2-+H+H2OAl(OH)3,CO32-+H+HCO3-,可知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但这两种物质都是强碱弱酸盐都能水解,水解程度不同导致无法判断溶液中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D错误;答案选D。【考点定位】考查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名师点晴】明确图像中各条曲线表示的物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先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11最近一段时间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Mg2、Al3、SO、NO、Cl。高三班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3NO8Al5OH2H2O3NH38AlO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试样中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是SO、NO B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C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答案】C知溶液中含有NH4+、Mg2+、SO42-和NO3-,A正确;B根据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Cl-,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B正确;C根据实验操作不能确定是否含有Al3+,即试样中可能含有Al3+,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NH4+、Mg2+、SO42-和NO3-,则该雾C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D正确;答案选A。【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特殊反应现象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性质及题给信息来分析解答。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储备和积累一些基础知识,如熟记常见的离子的检验方法:NH4+:NaOH溶液(浓),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Fe2+: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新制的氯水+KSCN溶液;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铁氰酸钾,加入蓝色铁青化亚铁沉淀等。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 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m的摩尔质量为p的2倍,n是元素Y的单质,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述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 X X WCm与q、n与s均不能共存 D若n过量,q还可以继续燃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q、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 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因此r水H2O;m的摩尔质量为p的2倍,n是元素Y的单质,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q是SO2。根据转化关系图判断m是H2S,n是氧气,p是NH3,s是NO。所以W、X、Y、Z分别是H、N、O、S。A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的大小YXZ,A正确;B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YXW,B正确;CH2S和SO2,以及氧气和NO均不能大量共存,C正确;D在氧气足量的条件下,H2S燃烧生成SO2和水,得不到三氧化硫,D错误。答案选D。【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和无机框图题推断的知识。【名师点睛】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的规律,是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周期表排布的依据。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周期律变化的原因,掌握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条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是进行元素及化合物推断的关键。13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含NO3的酸性工业废水,某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源正极为A,电解过程中有气体放出B电解时H+从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移动C电解过程中,右侧电解液pH保持不变D电解池一侧生成5.6g N2,另一侧溶液质量减少l8g【答案】C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C错误;D根据电极反应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 6H2O,电解池阴极生成5.6g N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5.6g28g/mol10=2mol;每有2mol水电解转移4mol电子,则阳极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1mol18g/mol=18g,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14有一种粉末它是由铁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成,取3.04 g粉末加热,同时通入足量的CO使之完全反应,再用过量澄清石灰水把生成的气体充分吸收,产生沉淀 5 g。 则该粉末的组成是()A只有Fe2O3 B只有FeO C等物质的量的Fe2O3和Fe3O4 D等物质的量的FeO和Fe3O4 【答案】D考点: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 二、非选择题(包括6小题,共计58 分)15(10分)“812”天津港危化仓库爆炸,造成生命、财产的特大损失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白磷(P4)、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请回答下列问题:(1)钠、钾着火,下列可用来灭火的是A水 B干冰 C细沙 D泡沫灭火器(2)白磷有毒能和氯酸(HCl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强酸和一种三元酸,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1mol P4参加反应转移 mol电子。(3) 钠电池的研究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因锂资源短缺引发的电池发展受限问题。 钠比锂活泼,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钠电池“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 。(4)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如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N2O5,则N2O5在电解池的 (填“阳极”或“阴极”) 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除特别说明,每空1分,共10分)(1)C (2) HClO3或氯酸;H3PO4或磷酸 20(3)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增强。NiCl2+ 2eNi+2Cl(2分)(4)阳极 N2O4+2HNO32e2H+2N2O5(2分)(3)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Na、Li,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活泼性越强,即钠比锂活泼;ZEBRA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NiCl2 + 2eNi +2Cl;(4)N2O4失去电子转化N2O5,所以N2O5在电解池的阳极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N2O4+2HNO32e2H+2N2O5。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的相关知识。16(8分)某课外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进行探究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1)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F的电子式 (2)若A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E溶液与F溶液反应可以制备一种胶体,则E溶液的俗称是 (3)若A是CO2气体,A与B溶液能够反应,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如图2所示,“则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化学式为 (4)若A是一种化肥 A和B反应可得到气体E,E与F、E与D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与D的反应检验输送D的管道是否泄露,写出E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除特别说明,每空1分,共8分)(1)2Cl+2H2O2OH+H2+Cl2(2分); (2)水玻璃; (3)Na2CO3和NaHCO3;(2分)(4)3Cl2+8NH3=N2+6NH4Cl(2分)(1)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2OH+H2+Cl2;。F是HCl,其电子式是。(2)若A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E是Na2SiO3,其水溶液俗称是水玻璃;(3)若A是CO2气体,A与B溶液能够反应,CO22NaOHNa2CO3H2O,若CO2过量,会继续发生反应:Na2CO3H2O+CO2NaHCO3 ;若只发生第一个反应,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Na2CO3+HCl 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 CO2,反应前后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是比是1:1;若第二个反应完全,则加入盐酸要立刻反应产生气体。根据图示可知溶液应该为Na2CO3和NaHCO3 的混合物;(4)若A是一种化肥。实验室可用A和B反应制取气体E,E与F、E与D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与D的反应检验输送D的管道是否泄露,则A是NH4Cl,气体E是NH3,E与D混合会发生反应:3Cl2+8NH3N2+6NH4Cl;由于反应产生NH4Cl,因此有白烟现象。【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物质成分的确定、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名师点睛】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NaCl为线索,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应用、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的应用、物质成分的确定、物质的检验、反应现象的描述等,是一个不错的综合性试题。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氢气、氯气、氢氧化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苍白色;氢气与氯气化合产生HCl,该气体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出现白雾;NaOH是使用最多的碱,与CO2发生反应可能生成Na2CO3、NaHCO3也可能是它们的混合物,随二者相对物质的量的多少而不同。Na2CO3与盐酸发生反应分步进行,可根据加入盐酸与反应产生气体的关系确定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产物的成分。NaOH与铵盐共热产生氨气,氨气遇HCl会形成NH4Cl而产生白烟。把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卤素、碳族元素、氮族元素通过元素推断综合在一起考查,体系了出题人的较高的化学素养,是一个不错的题目。17(l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SO2与漂粉精、过氧化钠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实验I】SO2与漂粉精反应。操作现象取4g 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 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 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1.液面上方出现白雾;2.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3.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3)兴趣小组将A中产生的白雾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无变化;引出导入硝酸酸化的AgN03溶液中,有沉淀产生,据此判断白雾成分为HCl小液滴,该结论合理吗?_请说明理由_ 。(4)现象2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原因是: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X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3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实验II】SO2与过氧化钠反应。将一定量(过量)SO2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室温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填写空白。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假设充分反应)(1)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打开K2 (3)_(4)不用解释【答案】(每空1分,共11分)【实验I】(1)1:1;(2)碱性、漂白性(或强氧化性);(3)不合理(1分);因为白雾中可能含有少量SO2,也容易产生沉淀(1分);(4)ClO-+Cl-+2H+H2O+Cl2;(5)CaSO4(1分);SO2+Cl2+2H2O+Ca2+=CaSO4+2Cl-+4H+(或SO2+Cl2+2H2O=SO42-+2Cl-+4H+)【实验II】(1)浅黄色固体变为白色;(2)SO2+Na2O2=Na2SO4;(3)Z中NaOH溶液倒吸入Y管中;黄绿色褪去,说明氯气被SO2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2Cl-4H+ SO42-。 【实验II】(1)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2氧化为硫酸钠,所以实验现象是浅黄色固体变为白色;(2)SO2和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Na2O2=Na2SO4;(3)反应中SO2被吸收,且没有气体产生,因此压强降低,所以实验现象是Z中NaOH溶液倒吸入Y管中。【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漂粉精的制备和性质,SO2 和Cl2、以及过氧化钠反应实验设计与探究等知识。【名师点睛】本题以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考查综合实验。考查了二氧化硫性质的综合应用,性质的实验验证方法和实验判断,漂白精的成分中次氯酸钙和氯化钙在酸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注意物质的检验方法。这类试题一般解题方法为:首先理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景(或题首所给实验目的)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等有关知识获取。在此基础上,遵循可靠性、简捷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其次关注信息,突破解题瓶颈:(1)根据试题所给出的限定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等信息,再结合实验目的,分析有关信息,推出物质所具有的性质;(2)在分析时,要关注推理的严谨性,避免顾此失彼。最后规范作答,重视实验细节:实验方案分操作、现象、结论三部分叙述。操作:用试管取(收集)少量(适量),滴加(通入);现象:出现(产生);结论:如果,说明或若,则或出现现象证明(说明)。 18(9分)碱式氯化铝 是利用工业铝灰和活性铝矾土为原料(主要含Al、Al2O3、SiO2及铁的氧化物)经过精制加工而成,此产品活性较高,对工业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其制备流程如下:(1)原料需要粉碎,其目的是 ;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 ;(2)步骤在煮沸过程中,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检验溶液中呈浅绿色的阳离子常采用加入 溶液进行检验(填试剂化学式)。(3)步骤中加入适量的Ca(OH)2并控制pH,其目的:一是生成碱式氯化铝;二是 ;已知碱式氯化铝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100 nm之间,则区别滤液I与碱式氯化铝两种液体的物理方法是 ;若Ca(OH)2溶液过量,则步骤得到的碱式氯化铝产率偏低,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 ;(4)某温度下若0.1 mol AlCl3溶于蒸馏水,当有2.5%水解生成Al(OH)3胶体时,吸收热量Q kJ ,该水解过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为 。【答案】(除特别说明,每空1分,共9分)(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提高Al3+的浸出率;(,只答“加快溶解速率”或只答“提高Al3+的浸出率”得0分)SiO2 (或:二氧化硅);(2)K3 (答“KMnO4或NaOH”得0分);(3)除Fe3+ 观察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Al3+ + 4OHAlO2- + 2H2O(2分);(4)AlCl3(aq) + 3H2O(l) = Al(OH)3(胶体) + 3HCl(aq) H00Q kJmol(2分)(2)Fe2+在溶液中为绿色,可以用K3;(3)Ca(OH)2并控制pH,其目的:一是生成碱式氯化铝;其次还可以除去铁离子,已知碱式氯化铝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则为胶体,滤液I为溶液,用一束光照射液体,观察是否有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的是碱式氯化铝;Al3+与过量的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所以若Ca(OH)2溶液过量,则步骤得到的BAC产率偏低,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4)若0.1mol AlCl3在某温度下溶于蒸馏水,当有2.5%水解生成Al(OH)3溶液时,吸收热量QkJ,则1mol完全反应水解吸收的热量为400Q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AlCl3(aq)+3H2O(l)Al(OH)3(胶体)+3HCl(aq) H+400QkJ/mol。【考点定位】考查了Al2O3、SiO2及铁的氧化物的分离和提纯、胶体的性质和鉴别、热化学方程式的相关知识。【名师点晴】无机工业流程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类题成为近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型。流程题的解题思路为: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仔细分析每步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存优化指南
- 考研数学高分攻略分享
- 盆景艺术的历史与传承
- 养殖业生态农业发展方案
- 液晶拼接屏设备使用说明手册
- 电炉炼钢热试车项目管理方案
- 儿童注意力培养具体方法解析
- 胶水产品MSDS安全说明书范本
- 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管理操作手册
-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住房供给调控预案
- 培训行业转介绍
- 文科物理(兰州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 catia考试图纸题目及答案
- pos机风险管理办法
- 2025年行业机器人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场景分析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加油站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中国工业传感器行业市场白皮书
- 手机桌面市场深度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