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udy on the legal issues on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by wang lulu supervisor: prof. gao fei major: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law college of law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0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思路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极大地威胁着人类 自身的生存。传统的环境法律法规强调以命令手段对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 与约束,但是其僵硬强制的管理手段对于日益增多的环境污染事故往往应对不力。 其原因不一而足,这其中就包括了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企业对于环境行政强制行为 的反感与抵触。如果在环境行政中引入现代行政理念,强调民主行政和参与行政, 赋予公众更多的参与权,减少双方对立,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可以说是 一种有益的探索。 环境保护协定是近几十年来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新型环境法律制度。它通过政 府与企业在平等基础上的自由协商,就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治理等事项达成一致。 环境保护协定具有传统环境行政强制行为所没有的突出优势,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对于构建我国的环境保护协定制度、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全面深入地阐释了环境保护协定的基本概念及性质,同时对其作用 进行了分析,对本文研究的对象总体上予以了说明,从而为我国构建环境保护协 定制度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环境保护协定的理论基础。文章从行政契约理念、环境公 平理念及环境伦理观念三个方面对环境保护协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刻剖析,为 环境保护协定存在的可行性与正当性提供了充分的论证。 第三部分介绍了国际环境保护协定的发展情况,主要分析了拥有先进经验的 日本、欧美及我国台湾地区。在综合分析各国环境保护协定的基础之上,结合我 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了对构建我国环境保护协定制度的启示。 第四部分在综合以上三部分的探讨分析之后,针对我国现实情况,从环境保 护协定的原则、订立、履行、法律责任、救济及监督等六个方面对我国的环境保 护协定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构想。 关关键词:键词:行政契约, 环境保护协定, 行政民主, 公众参与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since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with high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human activities have been affecting the nature profoundly. the developmental idea of governance after pollution destroy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dly. and the frequent polluted incidents threaten on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laws stressed regulating and constraints the activities of administrative relatives with order means, but the rigid and forced management tools are ineffective for the growing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cidents. there are varied reasons. and of these, the disgusting and boycott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coercion is very important. if we can introduce the modern administrative concept, stress the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and participating administration, and give the right of participation to public,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crisis could be solved effectively.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is a new kind of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which rose in western in recent decades.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negotiate freely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reach agreement about the measures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ing matters.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has the advantages which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coercion does not have. the research on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struct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whol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sic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 of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analyzes the function meanwhile, and explains the object of study on a whole basis. all these lay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in china.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the theoretic basis of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mainly from the concept of administrative contract, environmental equity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which provide full demonstration for the feasibility and justification of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especially in japan, europe, the usa and taiwan. on the basis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i of analyzing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ly, the paper reaches the revela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in view of our countrys reality, the fourth part brings forward to the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from the principle, conclusion, fulfillment, liability, legal remedy and supervision.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contract, the contract of protection-environment, administrative democracy, public participation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v 目 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 引引 言言 . 1 1 环境保护协定概述环境保护协定概述 . 2 1.1 环境保护协定的概念环境保护协定的概念 . 2 1.2 环境保护协定的性质环境保护协定的性质 . 2 1.3 环境保护协定的作用环境保护协定的作用 . 4 1.3.1 有助于实现行政民主化 . 4 1.3.2 有助于弥补立法的不足与空白 . 5 1.3.3 有助于调动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 5 1.3.4 有助于显著地降低行政执法成本 . 6 1.3.5 有助于行政机关灵活运用环境保护方法 . 6 2 环境保护协定的理论基础环境保护协定的理论基础 . 7 2.1 行政契约理论行政契约理论 . 7 2.2 环境民主理念环境民主理念 . 10 2.3 环境伦理观念环境伦理观念 . 11 3 环境保护协定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环境保护协定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13 3.1 环境保护协定环境保护协定的国际的国际发展现状发展现状 . 13 3.1.1 日本 . 13 3.1.2 欧美国家 . 14 3.1.3 台湾地区 . 18 3.2 对我国的启示对我国的启示 . 19 4 我国环境保护协定制度的初步构建我国环境保护协定制度的初步构建 . 21 4.1 环境保护协定的原则环境保护协定的原则 . 21 4.1.1 合法原则 . 21 4.1.2 自由平等原则 . 21 4.1.3 诚实信用原则 . 22 4.1.4 利益均衡原则 . 22 4.1.5 信息公开原则 . 23 4.2 环境保护协定的订立环境保护协定的订立 . 23 4.2.1 订立的主体 . 2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v 4.2.2 订立的主要内容 . 24 4.2.3 订立的程序 . 25 4.3 环境保护协定的履行环境保护协定的履行 . 26 4.3.1 地方政府在履行中的特殊作用 . 26 4.3.2 情势变更原则的具体适用 . 26 4.4 环境保护协定的法律责任环境保护协定的法律责任 . 27 4.4.1 缔约阶段的责任 . 27 4.4.2 履约阶段的责任 . 28 4.5 环境保护协定的救济环境保护协定的救济 . 29 4.5.1 双方协商 . 29 4.5.2 执行委员会的解决 . 30 4.5.3 行政调解 . 30 4.5.4 诉讼方式 . 30 4.6 环境保护协定的监督环境保护协定的监督 . 31 4.6.1 执行委员会的监督 . 31 4.6.2 行政机关的监督 . 32 4.6.3 权力机关的监督 . 32 4.6.4 社会的广泛监督 . 32 结结 语语 . 34 致致 谢谢 . 3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6 附附 录录 . 38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8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3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 言 1 引 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消费所需要的自然资 源的供应基地。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生 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生产、 生活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质进入环境,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使生态环境质量急 剧下降;而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掠夺式地开采资源等行为也造成了资源急剧枯 竭,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之中,有些市场主体为了追求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漠视社会责任,全然不顾其生产经营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行为者。通过市场进行环境保护的失灵使得政府干预成为 必然,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赖于政府环境法制的建设。我国传统的环境法律调整 机制以行政机关的命令-控制手段为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行使环境 监督管理权限的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相关环境问题,突出了政府的强制力。而作为 行政相对人一方的其他公民、法人等,一般都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只能服从行 政机关的命令。在这样严重对立的双方格局中,被管理者并无主动性和积极性去 保持生态环境、减少甚至消除其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近几十年以来,在西方及日本等国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改善环境的法律手 段以自愿为基础、强调当事人自由意志的环境法律制度,在日本被称为公害 防止协定,美国称为环境自愿协议,欧盟国家称为环境协议。虽然名称各异,但 实质却殊途同归。各国的实践表明,运用这种新型的环境法律制度来促进生态环 境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我国虽然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实践,但大都处于萌芽 阶段,加之未有充分的理论支撑,尚未形成正式的法律制度,所以并没有发挥其 应有的功能。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此课题,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及实践经验,构建我 国的环境保护协定制度。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保护协定概述 2 1 环境保护协定概述 1.1 环境保护协定的概念 环境保护协定,也称为环境保护协议书。台湾公害纠纷处理法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将环境保护协定定义为:“事业为保护环境,防止公害,与所在地居民 或地方政府基于双方合意,商定双方采取一定作为或不作为所签订的书面协议” ; 常纪文先生认为“环境保护协议书是指污染性或生态破坏性实施者或行为者,与厂 址地或行为涉及地的环境行政机关或当地居民团体,就环境影响的设施或行为在 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补偿措施、社区关系以及环境纠纷处理等事项,事先约 定并共同遵守的书面协议”; 而蔡守秋教授则认为“环境保护协定是企业 (这里的企 业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组织)与所在地居民或当地政府为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 发生,基于双方合意,协商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纠纷处理方式和其他对策的书面 协议”。1比较来看,以上定义的共同点在于:第一,环境保护协定的当事人为双 方,包括破坏污染环境者、地方居民或当地政府;第二,必须基于双方合意;第 三,环境保护协定有形式要求,为书面协议。但三个定义也有所不同:台湾的环 境保护协定定义中对协定内容的描述略为简单;常纪文教授的定义对环境保护协 定的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但未论及其目的;蔡守秋教授则将目的及内容结合起 来,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环境保护协定的内涵。本文的论述就以蔡守秋教授的定义 为基础展开。 根据缔结协定的主体不同,环境保护协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企业与当 地政府所签,另一类是由企业与所在地居民签订。第一类协定因为有政府的参与, 带有公法的性质,因之又称为“公环境保护协定”;与之对应,第二类则可称为“私 环境保护协定”。1限于篇幅考虑,本文主要对由企业与当地政府签订的环境保护 协定进行研究, 若未作具体说明, 本文以下“环境保护协定”均在第一种分类的层面 上使用。 1.2 环境保护协定的性质 环境保护协定的实质是各级政府部门及其所属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 他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限的行政主管部门为了促进环境保护,执行环境保护法等 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约定相互的法律权利与 义务。但是其法律性质却一直存有争议。目前讨论环境保护协定性质的学说主要 出现在日本,即对公害防止协定性质的争论,归纳起来共有三种学说: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保护协定概述 3 第一种是君子协定说或行政指导说。该学说认为公害防止协定原本就是产生 于法律之外,是从法律完全没有规定的地方产生出来的,所以即使企业违反了公 害协定中规定的义务,国内法律也未对其预先设定制裁。公害防止协定的遵守, 最多只能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乃至其所肩负的道德责任。因此,协定只不过是 一种企业对公共团体的行政指导予以合作的宣言,是一个不受任何法律约束、且 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君子协定。 第二种学说是民事契约说。该学说主张即使认为公害防止协定不存在任何法 律依据,但考虑到把它看作公共团体与企业依照私法自治原则在平等自治的基础 上缔结的民事契约,那么其法律效力就明显可以得到承认了。特别是在日本,许 多的公害防止协定都是政府向企业出售公有土地的买卖契约条款中的一部分。在 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不履行或怠于履行协定中规定的义务,公共团体就可以解 除买卖契约,很明显在这个限度上公害防止协定具有等同于私法上契约的效果, 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第三种是行政契约说。此种学说认为公害防止协定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手段, 并将其与民事契约说区别开来。在协定规定了企业的具体义务的情况下,即使协 定的内容与契约当事人私人财产上的利益无关,而是关乎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也 不能影响其作为契约的法律效力,只不过此时因为公害防止协定具有了明确的防 止公害、保护环境的公共事务目的,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保护环境的行政手段, 所以已经不是一种私法契约,而具有了行政契约的特性。 以上三种学说,显然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君子协定说,一类就是契约说。 前者否定协定的效力,后者则对协定的效力予以认可。君子协定说否定环境保护 协定的法律效力,是基于法律未对协定做出明确的规定,而地方政府却根据对方 的同意加重限制的考虑。持该种学说的人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依法行政的要 求,更对国民的自由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日本公害防止协定施行的初期,由于许 多学者和实践部门并未充分认识到公害防止协定的本质,仍把它作为一种政府管 制的特殊手段,所以并不认可它的法律效力,君子协定说在当时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公害防止协定的不断发展,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越来 越多的人认识到公害防止协定并非单纯地为了某种公益而限制公民的自由。其原 因在于:首先,它是基于双方合意达成的,是在充分尊重企业合理发展基础之上 对污染防止或环境治理事项达成协议;其次,公害防止协定是为了保护广大公众 环境上的利益、保障公民的生存环境而要求工业者让渡一定的经济利益,即便是 承认了公害防止协定的法律效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者的经济自由,也不 能说是违法行政、违反法治国家的公序良俗。2再次,退一步来讲,环境法本来就 是具有行政控制性质的环境管理法,如果把工业者的环境利用行为作为享受环境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保护协定概述 4 权的行为,那么依据公害防止协定对工业者的权利进行一定的限制以保护更广大 公民的环境权,也是环境行政的应有之义,是环境权内在冲突与协调的本质要求。 3契约说则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存在的。从以上的分析得出,公害防止协定具有 契约的性质,但它是属于民事契约还是行政契约却存在争论。在法国,关于民事 契约与行政契约的区别,行政院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合同当事人一方是否为行 政主体;契约是否以直接执行公务为目的;合同有无超越私法规则。在国内,多 数学者认为,民事契约与行政契约区别主要在于目的不同。行政契约是以实施行 政管理为目的或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或为了行政目的, 4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 一定的公共利益;而民事契约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个人利益。另外,行政 契约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而民事合同的当事人都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 织;在行政契约中,当事人的地位略有不同,行政主体享有一定的特殊权利,而 民事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可能超越对方而存在。 参考这些区别,我们来探讨环境保护协定的性质。首先,签订公害防止协定显然 是为区域全体的生活环境的保全、居民生活的维护(环境权的保护)这样一种专 以公众的利益为保护法益的行政目的而设定的,并不是以保护特定人(包括公共 团体) 的私人利益, 尤其是财产上的利益为目的的; 2契约一方当事人是政府部门, 一方是工业者或工业者联合会,双方当事人地位并不平等。根据这些分析,我们 可以得出环境保护协定符合行政契约的特征,与民事契约有显著的区别,所以本 文将环境保护协定的法律性质界定为行政契约。 1.3 环境保护协定的作用 1.3.1 有助于实现行政民主化 环境保护协定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保护手段,具备了先进的行政文化内涵。 它以双方达成契约的形式实现最终的环境保护目的,对于传统行政文化向新时代 行政文化的转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明显改变传统的“官本位”思想, 重塑 个人尊严。这主要得益于二十世纪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发生在行政领域 内行政管理理念的巨大变化。在行政领域内,传统的压制性、管理性等行政管理 理念显得越来越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同时,崇尚自由与民主的 社会风气也使这样的管理方式越来越受到公众抵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府逐 渐引进了一种新的行政理念行政契约。这种建立在双方信任和协助基础之上 的行政方式与现代行政法强调合作与服务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也适应了现代行 政的要求。环境保护协定的本质就是一种行政契约。它以环境行政机关与行政相 对人的自治平等为特征,体现了对缔约相对人人格的尊重和平等地位的承认。环 境保护协定所具有的与公民协商、扩大公民参与的特质为政府与相对人提供了一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保护协定概述 5 种相互沟通和协商的渠道;同时作为一种非强制手段,环境保护协定也更易取得 相对人的信任和接受,减少了社会摩擦,更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的推进。 环境保护协定对环境保护行政机关行政目标的实现方式以及内容的选择都是 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协商确定的,并且以行政相对人的认可作为环境保护协定发生 法律效力的前提,在行政行为的施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尊重了企业的意愿,充分 保障企业的知情权和平等协商权;同时地方居民也可以参与其中,对环境保护协 定的制定及实施予以监督。余凌云教授曾经说过:“衡量行政民主化的标准是行政 相对人在行政管理中参与机会的多寡及其对行政决策影响力的大小”。5在环境保 护协定的达成及履行过程中,行政相对人从始至终都参与其中,充分行使了其参 与行政事务的权利,对环境保护协定的最终达成及顺利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保护协定扩大了公众的行政参与,并有力地促进行政民主 化。 1.3.2 有助于弥补立法的不足与空白 法律虽然有一定的预见性,把将来社会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行为纳入其规范的 轨道,但由于立法主体认识上的局限及社会生活的多变,法律预见性不可避免会 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法律在某个阶段出现空白或不足也是很正常的。法律的权 威性与稳定性又使得立法不能朝令夕改,所以找到一种平衡这种矛盾的有效方法 是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协定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环境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 人可以在环境法律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在不违反现行环境法强行性规定的情况下, 平等协商,充分讨论,公平、合理地确立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契约形式将 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下来。这既弥补了法律规定的不足,也不会因为不断的立法 修改而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没有给环境行政相对人增加不合理的负担, 促进了相对人履约的积极性。 1.3.3 有助于调动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环境保护协定要求地方政府与企业基于意思表示一致,协商为了保护环境而 必须采取的行为或不得作为的事项,并通过书面协议的方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在这样的机制里,企业可以事先更好地了解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清楚 政府为了保护当地环境将要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充分表达自身的意愿及利益诉 求,也可以与政府就某些事宜在一定的条件上讨价还价,最终达成自己比较满意 的契约。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这种协商方式了解企业的真正处境与难处,通过 企业的表达知晓企业为促进环境保护所要采取的治污措施或改进技术等方面的信 息,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各项状况指标,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保护要求。同 时,地方政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沟通协调企业与当地 居民之间的关系,最终保障双方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更好地解决环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环境保护协定概述 6 境问题。另外,环境保护协定并不只是要求企业单纯地让与利益,在符合法律原 则性规定的前提下,企业也可以在环境保护协定中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比如说 优惠的税收政策、政府提供的技术帮助等。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激励企业以更积 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当地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改进原有工艺流程,最终实现企 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事业进步的双赢局面。 1.3.4 有助于显著地降低行政执法成本 在一定的行政关系中,行政机关及行政相对人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对于行 政机关而言,所付出的行政成本包括许多方面,例如行政组织成本、行政执行成 本等等。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强调以政府单方意志为主,这种命令控制型的行政 方式极易造成行政相对人的对抗和不服从,就更难奢望得到行政相对人的认可与 接受。由于缺少了行政相对人的配合,行政机关不得不付出更大的成本保证行政 行为的顺利施行,行政成本也因此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协定尽管也需要行政机关 付出一定的成本,但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相比,其成本无疑降低了许多。最主 要的原因在于环境保护协定的签订是基于行政机关与企业的合意,企业在协定内 容的协商过程中自愿承诺承担协定中约定的环境保护义务,一般都会在之后的企 业运营过程中自觉遵守。此时,行政机关由于获得了企业的认可与自愿服从,不 需要付出巨大的执法成本,从而节省了行政成本。环境保护协定作为一种新型的 环境保护制度,能够及时化解不必要的行政争议,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 也极大地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1.3.5 有助于行政机关灵活运用环境保护方法 由于各地地理条件存在差异、企业性质也不尽相同,因此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也存在较大差别;同时,各地的环境质量标准也并不是完全统一或一成不变的。 而法律是对现实生活的一般概括,许多法律都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只能对某一领 域做出概括式的规定,所以法律在适用于现实生活时,就必须考虑具体情况,区 别对待,这就需要赋予环境行政执法机关相应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的使用 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环境条件不一、企业经济能力或技术条件相异等而带来的具 体法律适用的相关问题。环境保护协定正是环境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最好 体现。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以及各个企业的特殊情 况等,与各个企业平等协商,分别签订环境保护协定,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 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实际难题;同时,环境行政机关与企业协商的形式也可避免 行政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对于防止地方环境行政机关权力寻租也不无裨益。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环境保护协定的理论基础 7 2 环境保护协定的理论基础 2.1 行政契约理论 契约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ntractus”,它的本意就是指交易,强调交易方的合 意。在一个社会中,有了专业化和交换,同时有了某种选择性,就有了契约的雏 形。 6根据英国法史专家梅因的研究,早期的契约是一种铜片与衡具的交易,即铜 衡交易。 梅因曾经说过:“在一个契约合意下的人们由一个强有力的约束或连锁 联结在一起,这个观念一直继续着,直到最后影响着罗马的契约法律学;并且由 这里顺流而下,它和各种现代观念混合起来。”7契约的形成、发展与不断完善也 经历了非常漫长的时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契约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 契约源起于古希腊,但直到古罗马帝国时期,契约的精神才逐渐融入了完备的法 律体系中。 在罗马市民法理论中, 当事人之间如果仅有“协议”不足以构成一个有效 的契约。只有在“协议”之外再加一个“债”,才能构成法律上的契约。如果一个协议 没有附加债,只能称为“空虚简约”。很明显,契约发端于民事领域。商品经济的日 益发展,使以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为主的市民阶层也随之壮大。而在此 基础上,以市场为中心,以契约为纽带的商品经济秩序也得以形成。在这个市场 中,人们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由平等地从事商品交换活动, 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与此相适应,蕴涵于这种秩序当中的契约自由、公平、诚 信等精神体系也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 早在欧洲启蒙时代,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就将契约所蕴涵的平等、自由等理 念从私法领域引入到公法领域。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类在国家产生之前生活在自 然状态之中,并拥有天赋的、不允许政府及任何人侵犯的包括自由、财产、博爱 等自然权利,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等权利的保障而交出自己 的部分权利,从而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正如卢梭所述:“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 奉献出自己,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西式厨师刀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轮胎回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轻饮料和冰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小学人教版2 观察物体(二)教案设计
- 中国逆变应急电源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中国造船业真空系统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重油井口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中国金属氧化物CMP抛光液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中国钢管外壁抛丸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校招:中学教师真题及答案
- 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
- 膝关节镜手术配合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第1章
- 中油岗位职责
-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答案
- 逆向思维-PPT课件(PPT 43页)
- SYB创办你的企业-第一步
-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及安装
- 悬灌连续梁张拉压浆施工方案最终版
- 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报告流程
- 工程维修服务技能技巧比赛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