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矿产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udy on system of the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by yang xi supervisor: prof. huang xisheng major: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law college of law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0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建立矿产资源物权制度是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的“明晰产权”反映于法律制度中 的必然结果。矿产资源具有“物”的有用性、稀缺性、特定性等基本特性,可以成为 物权法的客体。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退化,人们渐渐认 识到以往将矿产资源作为公共物品带来的严重后果。经济学界开始了“明晰产权” 的讨论。同时,法学界也形成了对矿产资源物权的大探索。事实上,我国历史上 将矿产资源纳入私法的视野由来已久。只是新中国建立后,因为误解了公有制的 正确含义,矿产资源物权的提法一直被回避。 从自然资源科学、生态伦理学、经济学以及法哲学原理考虑,矿产资源物权 制度的建立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从解决矿产资源安全隐患、实现私有产权的保 护、优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矿产资源物权体系应包括矿产资源 所有权、矿产资源用益物权以及矿产资源担保物权。 矿产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矿产资源用益物权包括探矿权以及采矿权中的部分权利。采矿权不是单一的权利。 从动态看,它反映了一个完整的物权变动过程;从静态看,它包括开采作业权和 矿产品所有权,前者是一个典型的用益物权。后者则是所有权,且其不能被包含 在矿产资源物权制度中。因为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它不能成为担保物权的客体, 因此所谓矿产资源担保物权实际上是以采矿权和探矿权作为客体的物权。 物权法颁布后,矿产资源物权在我国已得到肯定,各项制度也进一步完善, 但其中仍有需要改进之处。本文重点考察了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行使机制、权利冲 突的解决机制、矿产资源物权行使中的环境保护制度以及矿产资源物权的流转制 度。根据理论分析以及对先进国家经验的借鉴,针对所有权行使制度,笔者提出 整合权利行使机关和分离行政权力与所有权的方案;针对权利冲突的解决,笔者 提出了矿业用地不必然具有强制性以及规范矿业用地的取得方式等观点;针对环 境保护,笔者认为应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针对矿产资源 物权的流转,笔者强调丰富流转形式、明确民事责任,并在允许矿产资源物权自 由流转的前提下,作适当的限制。 关键词:关键词:矿产资源物权,矿产资源所有权,矿产资源用益物权,矿产资源担保物 权,具体制度构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establishment of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is the result of the property right perspicuity in the area of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 mineral resource hav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al”, such as usefulness, scarcity and fixity. they are the one category of objects of the real right la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eco-environment degenerates day by day since industrial revolution. people have been realized serious consequence of recognizing mineral resource as public property. economy circle has been probed the question that clarify property right. meanwhile, law circle has been probed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in fact, mineral resource has been brought into the category of objects of private law for a long tim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prc, people have mistaken the meaning of public ownership. so the concept of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has not been mention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science of natural resource, eco-ethics, economics and legal philosophy, establishment of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is inevitable and reasonabl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afety, protecting private property, optimizing the means of mineral resource exploiting, the system of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should comprise ownership of mineral resource, usufructury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and real security of mineral resource.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nature of socialism that the ownership of mineral resource belongs to state. this also conforms to national condition of china. usufructury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comprise exploitation right and the part of mining right. franchise of mining is not a single right. dynamically, it reflects a process of property variation. statically, it comprises mining operation right and ownership of mineral products. the fist is a typical usufructury right. the other is ownership which is not classified to system of mineral resource.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ity, mineral resource can not be a object of real security. so the real security of mineral resource is a real right whose object is exploitation right and mining right. after issuance of real right law, the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has been confirmed in our country. the institution of it have been further improved, however, they also need to develop. this article emphasize the exercising mechanism of ownership of mineral resource, solving mechanism of rights conflict, environment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i protection system of exercise of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and transferring of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dvanc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y, the author proposes a program for exercise of ownership that integrates organs of exercise of rights, separates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ownership. as solving rights conflict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ine occupied land are not enforceable, and definitize the ways of acquisition of mine occupied land. as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author holds that it must be cleared up the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ed a efficient supervision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 for the transference of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at enrich forms of transference of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clear civil liability, and allow appropriate restrictions for free exchanges of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keywords: real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ownership of mineral resource, usufructury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 security of miner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specific system.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v 目 录 中文中文摘要摘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 1 绪绪 论论 . 1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国内外现状综述 . 1 1.2.1 立法现状 . 1 1.2.2 学术研究现状 . 2 1.2.3 存在的问题 . 3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目的和内容 . 3 2 矿产资源的矿产资源的“物物”性分析性分析 . 5 2.1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 5 2.2 矿产资源符合矿产资源符合“物物”之基本特性之基本特性 . 6 3 矿产资源物权的形成依据及理论基础矿产资源物权的形成依据及理论基础 . 8 3.1 矿产资源物权理论的发展过程矿产资源物权理论的发展过程 . 8 3.1.1 “明晰产权”的由来以及“矿产资源物权”的产生 . 8 3.1.2 矿产资源物权的历史依据与实践发展 . 9 3.2 矿产资源物权的学科基础及理论框架矿产资源物权的学科基础及理论框架 . 10 3.2.1 矿产资源物权制度的学科基础 . 10 3.2.2 矿产资源物权的理论框架 . 14 4 矿产资源物权体系的理论探究矿产资源物权体系的理论探究 . 16 4.1 我国现有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规定及理论之探索我国现有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规定及理论之探索 . 16 4.1.1 矿产资源的所有制之争 . 16 4.1.2 国家所有权的属性之争 . 17 4.2 我国现有矿产资源用益物权的规定及其理论探讨我国现有矿产资源用益物权的规定及其理论探讨 . 17 4.2.1 探矿权、采矿权不宜合一 . 18 4.2.2 探矿权的性质 . 19 4.2.3 采矿权性质研究 . 23 4.3 我国矿产资源物权体我国矿产资源物权体系的完善系的完善 . 25 4.3.1 矿产资源所有权 . 25 4.3.2 矿产资源用益物权 . 25 4.3.3 矿产资源担保物权 . 2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v 5 矿产资源物权具体制度的完善矿产资源物权具体制度的完善 . 28 5.1 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行使制度的完善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行使制度的完善 . 28 5.1.1 我国现有矿产资源所有权行使机制考察 . 28 5.1.2 国外经验借鉴 . 29 5.1.3 完善矿产资源所有权行使制度的建议 . 29 5.2 矿区用地制度的完善矿区用地制度的完善 . 30 5.2.1 现有矿业用地制度的考察 . 30 5.2.2 国外经验的借鉴 . 32 5.2.3 完善矿业用地制度的建议 . 32 5.3 矿产资源物权行使中的环境保护制度矿产资源物权行使中的环境保护制度 . 35 5.3.1 我国矿产资源物权行使中的环境保护现状 . 35 5.3.2 国外经验借鉴 . 36 5.3.3 完善矿产资源物权行使中的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议. 36 5.4 矿产资源物权的流转制度矿产资源物权的流转制度 . 37 5.4.1 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物权的流转制度考察 . 37 5.4.2 国外经验借鉴 . 38 5.4.3 完善我国矿产资源用益物权流转制度的建议. 38 6 结结 论论 . 40 致致 谢谢 . 4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42 附附 录录 . 45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5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4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1 1 绪 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矿产资源是与人类生活、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自然资源, 妥当、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从先秦时期 起,人们就制定了矿业的管制规范,而近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 来,有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管制日益完善。但人们发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 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矿产资源稀缺与严重浪费现象并存,另一方面 矿区的生境整体退化,威胁到该矿区所在地域的整体生态系统。在探索中人们逐 渐认识到“命令+控制”型的管制手段,根本不能独立胜任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 工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开发矿产资源 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而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储存量有限以及因其作为生态环境 一个重要因素所具有的其他特点,使人们不得不重视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优化 配置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对环境所产生的负外部效应。 经济学家认为,“产权明晰”是解决现存问题的主要途径。从法学角度考虑,学 者们认为,完善的矿产资源物权制度必不可少。随着对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的 进一步深入,在多方努力下,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立法有了很大进步。1996 年第八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矿产资源法的修正案,国务院 也据此颁布了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矿产资源配置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 明确了矿产资源有偿开采,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的法律原则。但 我国学者对物权法将探矿权、采矿权的归属为用益物权仍有疑问,而且有关 这两种权利的内容,相关法律法规也规定的十分简单,对问题的解决帮助并不大。 用物权法来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种种关系,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物权体 系,应该受到重视。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矿产资源是一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也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如何在人类的 利益与环境承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1.2.1 立法现状: 国家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各国家规定不同。有的国家是矿产资源 私有制,有些国家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但大多数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立法理念是 一致的,即:既要保证国家的宏观调控,又发挥市场在矿产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英国是典型的矿产资源私有制国家,英国土地的所有权人拥有其土地之下的所有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2 矿产资源,但是成文法和普通法对此也做出了一些限制。根据英国 1998 年石油 法 (petroleum act1998)第 2 条, 位于地层中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石油为国家所有。 在澳大利亚,是国家拥有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人必须向国家 申请矿业权,在国家的管理下进行矿业权的交易。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 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是宪法规定的。长久以来,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很 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虽然,自 1996 年修改矿产资源法后,我国明确规定了 探矿权和采矿权,且在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 全民所有制矿产企 业采矿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 、 地质勘查单位资 格管理办法 、 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有偿使用管理试行办法等行政法规中也对探 矿权、采矿权的配置与流转做了规范,但限制很严格,依然不能符合经济发展的 需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仍存在各种矛盾,特别是如何协调公众的合理利益 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过于偏重行政管理的现状,无法妥善 解决由于这些矛盾引发的种种问题。引入物权法的调整,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 依据。 1.2.2 学术研究现状: 能否设定矿产资源物权的争论。因为矿产资源的特殊性,与传统物权理论 存在差异,一些学者认为,不能设定矿产资源物权。1)在客体特定性方面,有学 者指出人们不能确定勘查区域内矿产资源到底有多少,到底存在于多深的土壤之 中,因此矿产资源不具有特定性。2)浓厚的的公法色彩和程序性,使很多学者对 矿产资源物权的设定产生怀疑。他们认为这些权利的取得需要行政特许,违背了 物权法定这一基本原则。基于这些差异,有些学者们认为,不能设定矿产资源物 权,而只能允许相关权利准用物权法中的规定。也学者认为可以设定矿产资源物 权,不过它不同于传统的物权类别,是一种新型的物权类别,可以称为:“特许物 权”,“特别法上的物权”、“准物权”。 探矿权和采矿权性质之争。学术界一般将探矿权和采矿权合称为矿业权。 有关矿业权的性质也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有些学者将探矿权和采矿权作为一个 整体矿业权来讨论,但多数学者是将两者分开考察的。关于探矿权,江平先 生认为是一种债权,其理由是:探矿权是基于探矿权人与矿产资源所有权人 国家签订矿产资源勘查合同而取得的,通过这种勘查合同探矿权人才取得特定的 权利。崔建远等学者认为是一种准物权,所谓准物权,实际是一种他物权,但其 却不同于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准物权的提出是基于矿产资源及探矿权的特殊性 所作的考虑;钱玉好、黄发儒等学者认为探矿权属于知识产权,该观点认为探矿 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而非特定的有体物,而有关探矿权是知识产权的理由又各 有不同,有的认为,探矿权是一种发现权;有的认为探矿权是一种著作权,即其客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3 体是探矿权人在经过一系列勘查活动后形成的地质图、地形图;有的认为探矿权 是一种工业产权,其依据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对工业的规定是一个广 义的概念,他们认为地质勘查工作形成的探矿权,正是采掘业源头的智力成果,其表 现形式是信息产品;也有认为探矿权是对未知世界的认知。还有学者认为探矿权 是用益物权。 关于采矿权的观点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准物权或准用益物权、用益物权。 作为准物权、准用益物权的理由基本一致,都是认识到矿产资源与采矿权的特殊 性与传统物权理论的差异。赞成用益物权的学者不多,而且他们不能对可耗尽性 的采矿行为作出合理解释。 立法模式之争。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可以参考: 一种是在物权法中详细规定;一种是采取单独专门立法;还有一种是在物 权法中作原则性规定,在特别法中细节性规定。 矿产资源物权与土地物权之间的冲突问题。矿产资源埋藏在地壳之中,或 者是裸露于地表,它的开发与利用,当然不可避免要与土地的使用产生冲突,在 有些国家,例如英国,土地与矿产资源不分离,则不会发生此种冲突。但我国实 行的是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不依附于土地,因此这一冲突在所难免。解决矿产资 源物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冲突学者们认为,通过出让即可解决。矿产资源物权 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则要通过征收将土地变为国有后以出让方式解决。对于矿产资 源物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冲突主要确立物权成立在先原则的例外原则和土地使用权 对矿业权取得的限制原则。 1.2.3 存在的问题 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矿业权的市场化改革,如何立法更能适应优化配置以及可 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在资源配置中实现公平与正义?大多数学者没有系统的思 考与论证。要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物权体系是关键,除此以外, 关于矿产资源物权体系形成后具体的行使制度、矿产资源物权行使过程中的环境 保护问题以及国家在矿产资源物权行使中的双重身份问题也要随之完善。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我国矿产资源物权制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明确我国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的现状之基础上,提出依托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相结合的矿产资源法律制度, 并根据现在所存在的产权不明现象,提出了对矿产资源物权制度构建的设想,并 对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理论探讨。 本课题将立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法律规范之历史和现状,对矿产 资源物权问题进行广泛的基础性研究和深入的体系研究,以市场机制结合宏观调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4 控机制为主线,遴选合理的理论和观念支撑,探讨矿产资源物权制度的关联问题 和独立价值,比较国外法律对此问题的调整方法和效果,澄清矿产资源物权制度 的几个先决问题,重点论述矿产资源物权的体系构建,以及具体运行制度、与其 它权利的冲突、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以及流转市场等问题。本课题综合运用经 济法、资源法、行政法、民法诸领域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做到了理论结合实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矿产资源的“物”性分析 5 2 矿产资源的物之属性分析 建立矿产资源物权制度是“明晰产权”反映于法律制度中的必然结果。 究竟矿产 资源可否成为物权的客体?这是建立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根基所在。 2.1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矿产资源是与人类生活、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极其重要的自然 资源。人们从各自的领域对其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各个行业对矿产资源的定义都 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矿业局和地调所在 1976 年做出了这样的定义:在地壳内部或 表面天然形成的固、液或气态物质的堆集体,它们现在或潜在有可能成为有经济 价值的开采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 2 条规定,所谓矿产 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 比较矿产资源的两种定义,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否可以而且能够确定地被人 利用。第一个定义认为矿产资源可以是潜在可能成为有经济价值的开采对象;而 第二个定义则明确了矿产资源必须具有利用价值。出现这一区别的重要原因在于 法律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法律是一种以调整人类行为为手段最终达到保护人类利 益的一系列规范的总和。如果矿产资源不能被人类开发利用,或者对人而言,不 具有经济价值,则毫无利益可言,法律则不必将其纳入调整范畴。根据现有的定 义,从法律角度考虑,矿产资源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矿产资源是人类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的来源,且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 产力的发展,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矿 产资源成了很多储量丰富国家的主要出口来源。重要的经济价值一方面说明对人 而言,矿产资源是有用的。另一方面又说明人可以支配矿产资源,以利用矿产资 源获取经济效益。在自然科学中,矿产资源也包括人类没有探明的矿物,但在社 会生活中,矿产资源一般是可以被人开发利用的矿物的总和。如果人类不能支配 矿产资源那么矿产资源对人类则没有实际用途。 第二,矿产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矿产资源在地球产生以来的几十亿年中不断发展与变化,它通过地质作用形 成,通常一种矿床的形成均为万年以上的时间。对比人类社会存在的时间,矿产 资源一旦被开发以后则不能再生,而且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速 度远远大于生产速度,这使矿产资源具有了稀缺性。稀缺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 一般来说分为两类:一是指绝对数量的稀少,人们不够用;另一种是绝对数量不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矿产资源的“物”性分析 6 少,但人类能够获取的数量有限。矿产资源不仅在绝对数量上不足,而且在现有 开发水平上也不能满足人类世界的需求。 2.2 矿产资源符合“物”之基本特性 矿产资源物权的设立,首先应该明确矿产资源能否成为物权的客体“物”, 这是整个矿产资源物权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物”的概念来源于罗马法, 它的产生是 基于这样一个问题将那些外部世界的标的置于人的主宰和经济处置之下。1 也就是说,物法是以维护人们对其财物的主宰和经济处置为目的的。有史为证: 市民法最初只保护人们视为重要财富的奴隶、牲畜等,而奴隶和牲畜之所以成为 “物”是因为人们需要主宰、支配它们,以便改善生活环境。当时的条件下其他的财 物作用似乎不大,自然也不被 “物”的概念所囊括。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不被 重视的财物也因为对人们的生活大有帮助而逐步被关注了,反映在市民法上,就 是逐渐扩大人们所能支配的范围。由此我们可以推出“物”所必须具备的本质特性 有用性。有用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物的某种特性对人类而言具有价值, 人可以利用它改善现状、获取财富;二是指人类可以根据现有技术手段对物进行 直接或者间接的支配。如果一个物不能被人利用,对人而言,就没有价值,而如 果某物虽然可以被人利用但并不对人类的现有状况有任何裨益,那么也不具有有 用性,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显然,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并可以成为 生产资料被人们掌控,因此它具备有用性的特点。 人们要求保护其对财物的主宰和处置是因为这些财物不是随处可得的,具有 稀缺性。 法律总是保护某种利益的, 不具有稀缺性的“物”不涉及任何私法上的利益, 那么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己任的物权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此物之所以为“物” 的另一个不可缺少的特性就是稀缺性。矿产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当然具有稀缺性。 对“物”的要求除了有用性和稀缺性以外, 许多国家的民法, 还采用物权客体特 定性原则,采取这一原则,主要理由是:如果“物”难以被特定化,则难以为物权所 支配。 2有学者认为矿产资源不能成为物权的客体,是因为其特性不同于人们以往 对客体特定性的理解。物权理论认为:“物权既然为直接支配标的物的权利,则要 求标的物具有特定性。”“物权的标的物,须为独立的物。因为对于物的一部分或构 成部分来说,不仅无法取得直接支配的实益,而且难以公示,不适合承认排他性 权利。”3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由于本身的自然属性及人类科技发展水平的限 制,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不具有独立的特性,甚至,在一定时候权利人会无法预 计地丧失这一权利标的。但笔者认为,看似不具有特定性的矿产资源,并非真的 不具有特定性。首先,现代社会对物权客体的特定性要求已经没有早期那般严格 了。在生产力不发达阶段,物权的客体往往是一些固体的“物”。因为这些“物”以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矿产资源的“物”性分析 7 定形式长期存在容易被当时的人所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步掌握了支配 那些非固体物的技术,于是这些物也成了物权的客体。在所有有体物能够被人们 掌控之时,民法理论也有了很大提高,有些学者主张将“有体物”等同于“物”,并总 结了严格的特定性作为其特征,随后,这些特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例如,德 国民法典,就反映了这一特点。这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 利益和需要的表现。 4现代多数国家立法对客体的特定性放宽了要求,特定性中包 含的可感知的内容已经弱化。社会商品经济早期并不发达,人们更注重物的实体 价值,注重自己亲自占有、处分财物。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到来与发展,人们开始 认识到物的多种支配方式,此时他们更加注重物所包含的价值而非其本身,物权 也开始观念化、价值化,甚至某些权利也能成为物权的客体。例如现代大陆法系 新出现的“企业担保权”,在英美法上称为标的担保(floating charge) 。是指将整个 企业作为担保物,而企业的一切资产都为权利标的,这些资产无需登记,归属企 业时就是该权利的标的,反之若脱离企业则不是权利的标的。按原有的理论分析, “企业担保权”的客体也是不特定的。 新型“物”的出现使传统物权法理论对客体特定 性的归纳显得过于陈旧。另外,物之特定性要求,主要应从支配客体的要求与物 权目的实现的需要两方面着眼,同时要兼顾登记等公示的技术要求。 5不能从物理 学角度严格要求。 在笔者看来,客体的特定性,不是指实体的特定性,特定性是一个观念上的 概念;其次,特定性不是永固性,任何事物都是要变化的,人们所拥有的并不是 一成不变的“物”,而是对该“物”的支配权;另外,特定性是针对经济价值而言的, 即对权利人的有用性。综上所述,特定性是指:人可以通过现有的计算方法、模 拟手段、资料对一定时空内的物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购买药品合同7篇
- 河北教室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川变频器考试题及答案
- 云南博物馆施工方案
- 防腐木建筑景观施工方案
- 钻孔检查方案模板范本
- 造价公司组建方案范本
- 商务财经知识题库及答案
- 房地产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 项目管理证书真题及答案
- 快手磁力聚星星选达人认证考试试卷答案
- 一元二次方程-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复习
- 冰皮月饼的制作方法课件
- 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表“双报到”登记表
- 降低10炉脱硝系统液氨消耗量0
- 地下储藏室产权使用权转让协议
- 临高县和舍镇先光村民委员会诉海南省国营西流农场土地纠纷一案
- 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称的交替使用
- 大数据在高速公路收费稽查打逃方面的应用
- TY/T 3001-2006中国青少年儿童 手腕骨成熟度及评价方法
- GB/T 9722-2006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