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隐微写作”.doc_第1页
何为“隐微写作”.doc_第2页
何为“隐微写作”.doc_第3页
何为“隐微写作”.doc_第4页
何为“隐微写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何为“隐微写作”?哲人王秘密政治的人类学原型 据说,真理需要秘传。从古代至现代,那些高贵的哲人为了免遭迫害,因此发明了秘传知识。据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有这样一个神话:巫师苏格拉底曾经因为思想罪被雅典民众判处死刑,因此,巫师的弟子柏拉图发明了“隐微写作”,以秘密传授的方式表述其政治哲学。由于民众在德性与智性上都远低于少数高贵的思想精英,因此,哲人必须欺骗或迷惑民众。真正的真理那绝对是一个秘密,不能轻易为人所道。这一传统,贯穿于古、今、中、外一切圣人的思想与实践之中。 按这样的高深理论,政治真理就是一套精妙深微的秘密知识,完美的政治取决于高贵精英的品德与智识,而圣人“以神道设教”,对愚昧的人民进行欺骗。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 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古代中国并没有一位巫师苏格拉底被“群氓民主”判处死刑,这也意味着没有一位柏拉图来首创“隐微写作”那么,中国式的哲人隐微写作孔子的“春秋笔法”来自哪里? 刘小枫:真理为何要秘传?灵知派经书与隐微的教诲,载跨文化对话2001年6期。 论语泰伯;杨树达云:“以民为愚不可知,于是乃假手于鬼神以恐之。” 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P195. 刘小枫:尼采的微言大义,载书屋2000年10期。 易经观 老子第三章 第一页为何与“彼西洋之学”不约而同地都出现了同类型的政治哲学思想?这是“东方自有圣人出也,西方自有圣人出也”的体现,还是背后有其它的思想文化原因? 我们再来看,“高贵知识”的秘传真是哲人王政治思想的特有产物吗? G.维柯指出,古罗马的政体下,行政与祭祀权皆为元老院精英所垄断:“而有关他们的法律的科学(或知识)都被视为神圣的,sacred或保密的,secret(二者实际上是同义的),保密在最高祭团里(只有元老们才有资格进最高司祭团),在英雄时代的一切其他民族中都是如此。”维柯看到了古典时代那“高贵政治”的实质乃是宗教性的,此种政治秘术与远古宗教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并且广泛存在于“其他民族中”。 此种宗教性的秘密政治操作在中国的“三代”历史中也并不鲜见。尚书金滕中,周公向鬼神祝祷之后:“乃纳册于金滕之匮中”。伪孔传云:“藏之于匮,缄之以金,不欲人开之。”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藏其策金滕匮中,诫守者勿敢言”。可以想见,祝祷的效用与宗教-政治的秘密在周公看来只能在神与政治精英之间交通,不能轻易示人。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最早的那批政治家就是集神权、政治权为一体的巫王。中国古经书叫做:“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 【意】G.维柯新科学下册,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P539。 【英】J.G.弗雷泽金枝上册,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PP8692. 第二页必祝。”虽然经过了“轴心时代”的洗礼,但西方古典时代的哲人精神之原型无疑来自轴心时代以前的巫王传统。柏拉图理想国中将社会分为金质的哲人王、银质的守卫者、铜质的劳动者三类,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社会。这一划分并非柏拉图原创,而是源自于古代印欧社会与思想的基本结构。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婆罗门,负责宗教献祭;刹帝利(ksatriya),即武士保卫者;吠舍(vaisya),即生产者。古代凯尔特人将社会分为德鲁伊特(druids),即祭司;军事贵族(flaith)和牧牛者(boairig)。这一社会-宗教结构也同样见于古代伊朗。柏拉图的“高贵政治”理想显然来源于古代印欧文化的古老传统,在这一传统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发现,哲人王的原型就是远古宗教中的大巫师。 如果说古典时代的俄耳甫斯密教与毕达哥拉斯学派都与柏拉图主义一样迷信秘密知识的话,那么,前二者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通过秘密知识获取来世的宗教幸福,而后者则大力发扬了统治秘术,并试图将这一远古巫王的遗产引领进入政治领域。 在古典希腊文明出现之前,希腊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依靠宫廷中神巫国王秘密祭祀与管理来维系政治运转的迈锡尼文明(Mycenae)。随着神权政治的崩溃,秘术政治的迈锡尼灭亡了。希腊进入了一个依靠理性与城邦-公民政体为基础展开的古典时代。但正如韦尔南所说, 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美】米尔恰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晏可佳 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PP164165。 第三页古典政治“虽然与旧有的宗教治国方式相对,但并非完全排斥那些方式”。古典的哲人王不但没有排斥那些方式,而且在精神维度中继承了那些远古神王的巫教遗产,并欲使之作用于城邦之中。 原始宗教依赖于一套复杂的秘密知识来维系卡里斯玛(Charisma)的神圣结构。表现在语言上,往往就是隐语与文字、祭祀、占卜等一系列宗教元素的神秘知识。 什么是隐语?在原始思维中,语言与实体之间存在着神秘的互渗联系,为了对神灵、巫师、祖先表达敬意,必须采用一套区别于日常用语的符号系统来代替。例如,印度南部的安德曼岛人(The Andaman islanders)在服丧期间小心避免提到死者的名字,如果必须提及,就用“埋在大石头边上的那个”、“搁在无花果树上的那个”等短语来表述,或者用下葬地点的名称来表示。这种原始习俗与中国古代的避讳文化实质上出于同一种心态对隐语的敬畏。这种原始宗教中的隐语解构,正是“隐微写作”与“微言大义”的古老原型与心理基础。 在高贵的“微言大义”中,一个字的褒贬往往具有极其浓厚的宗教心理基础,例如,春秋庄公四年的经文:“纪侯大去其国”的“大”字。公羊解释为:“为襄公讳也”,因为齐襄公为九世祖复 【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 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P44。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Charisma”指某种人格特质,某人因具有这个特质而被认为是超凡的,禀赋着超自然及超人的力量或品质。见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 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PP353354。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梁粤 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P81。 第四页仇,而公羊认为复仇“虽百世可也”。左氏无解答,仅记事。榖梁则认为,“大”是对“纪侯贤而齐侯灭之”的抗议。区区一字之中,竟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原因就在于春秋笔法背后复杂的宗教性判断,它与“天”有着神秘的价值联系。对其解释的复杂性,也正体现在隐语那一个字的巨大秘密之中。哲人王通过对隐语-秘密的解释垄断,获得了“绝地天通”的巨大神巫力量。 那些自称高贵“秘传知识”、“隐微写作”的现代学说,至今仍然剥离不了那层来自母体的晦涩巫祝语言。巫师集团往往使用一套内部的语言,以使他者难以理解,增强其宗教的神秘、高深色彩。 中国的殷商时代是一个巫王一体的子姓王室与一群来自各氏族组织的巫师“贞人”集团联合执政的政治体。甲骨占卜,这一套交通鬼神的高贵知识就被这一王室-巫师集团所垄断。这套对“愚昧民众”隐而不宣的秘密知识包括了甲骨文字书写能力与占卜预测的内容等。中国古经书中的神圣三代之王道政治就是这样依靠知识精英的巫术秘传知识而进行运作的。而中国东北的满洲人信仰中,凡有战争之前必先举行秘密祭祀,所奉之神无人知晓,祭祀方法也十分诡秘。则体现了萨满教传统中,那深入人心的宗教性“秘密知识”的强大力量。 在神话思维中,神圣的名字与实体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因此, 国语楚语下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P33。 王春霞“排满”与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P184。 第五页巫师需要曲折委转又晦涩隐微地隐藏神名的知识不为他人所知。在古埃及神话中,伊希斯神因为骗取了太阳神拉(Re)的名字而使之被毒蛇咬死。而中国春秋时代用于诅咒、讨伐敌方的用语也一概用私名。山西出土的侯马盟书中列举的敌方,无一例外的用了私名。远古的巫师宣称神灵与王侯的名字这一秘密知识不能为普通人所知晓,而一些现代哲学巫师同样在宣扬哲人王的“秘传知识”不能为愚昧的群氓所知。在一些部落,图腾也有十分复杂的秘密知识,萨满巫师对自已的图腾知识往往十分得意,藐视其他部落成员不懂得图腾知识。这些“伟大的秘密”,只能为巫师所垄断。 当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穿越亚马逊丛林与印第安人交往时。某一天,一位南比克瓦拉人(Nambikwara)酋长模仿 列维-斯特劳斯这位白人在纸上画出一些线条,并拿着这张纸大声对其他印第安人“朗读”。意味自已懂得书写白人所拥有的秘密,以此来欺骗其他印第安人。 由此,列维-斯特劳斯领悟到了:“书写文字似乎是被用来做剥削人类而非启蒙人类的工具。这项剥削,可以集结以千计的工人,强迫他们去做耗尽体力的工作,可能是建筑诞生的更好说明。” 这不正是哲人王们卡里斯玛神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吗?拥有了使自已区别于他者的秘传知识与神圣能力就可以役使你们这些成 【美】E.A.华理士埃及亡灵书,罗尘 译,京华出版社,2001年,PP6971。 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P220。 【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 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P385。 第六页千上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