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 硕士 论文马克思信用理论 视阈下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 学攻读博士 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 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 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在划“”) 马克思信用理论视阈下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研究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 学攻读博士 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 硕士 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 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 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经济的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 的经济活动领域,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这种国际经济趋势的发展 下,我国虚拟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了规模较大的发展,虚拟经济的成分在国民 经济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虚拟经济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虚拟经济也已成为我国当代 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党中央在其十六大报告中也 首次提出了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虽然对国民 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 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为保证虚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然需要完备的理论作为支撑,而马克思的 信用理论作为虚拟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必然将成为我们研究虚拟经济的法宝。本文 是在研究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基础上,探寻其对虚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从而针对我 国虚拟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引出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并对国内 外对马克思信用理论以及虚拟经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对全文研究内容、框架 进行简述,并找出本文写作的特色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对 本文所涉及的关键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进行阐述,并论述了信用、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为下文打好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系统论 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启示作用;第四部分是 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概述;第五部分是在第四部分 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以及可操作的意见。 关 键 词:信用 信用制度 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 abstract with ceaselessly rising of the economy virtualization, virtual economy has more and more break away from hypostatic economy and become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economy area,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trend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rend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virtu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starts late, but still has a larger development, and the proportion is also growing very quickly in national economy, the scale is expanding very fast, too. now virtual economy has become the life of chinas contemporary economic. and the sixteen report put forward the judgment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proper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tu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rtual econom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made the national economy cant develop sustained, rapidly, healthy and stable. we need some complete theory as the support to make sure the virtual economy can develop fast and healthy. marxs theory of credit will definitely become an effective weapon as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economy theory. this article is a study of the marx credit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to explore the role in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economy, then point out the problems against the virtual economy and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lead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and marxism-credit theory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 virtual economy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briefly to the full-text contents, frame, and features and innovations of this writing;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efini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the keywords of th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theory expounded and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t, fictitious capital, virtual economy, to la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marx credit system, and discussed on this basis, the inspiration of marxism-credit theory of virtu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fourth part of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virtual economy in china, the status and the existence of an overview of the system; fifth part is on the basis of the fourth part, for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and actionable advice. key words: credit; credit system; virtual capital; virtual economy 目录 引言 .1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选题背景 . 1 2.选题意义 . 2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2 1.国外研究述评 . 3 2.国内研究述评 . 4 (1)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研究 . 4 (2)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的研究 . 5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6 1.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6 2.论文的结构框架 . 6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6 1.创新之处 . 6 2.不足之处 . 7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8 (一)概念界定 .8 1.信用 . 8 2.虚拟资本 . 8 3.虚拟经济 . 10 (二)信用、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 10 1.信用与虚拟资本 . 11 2.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 . 13 3.信用、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 . 13 二、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及其对虚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15 (一)马克思的信用理论 . 15 1.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5 2.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 16 (1)信用的起源 . 16 (2)信用的主要形式 . 17 (3)信用的本质 . 17 (4)信用的积极作用 . 17 (5)信用与虚拟资本 . 19 2.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特征 . 19 (二)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启示 . 20 1.构建现代信用体系,保障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 . 20 2.有效促进社会资本的合理利用,有效规避社会风险的发生 . 21 3.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 21 4.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 21 三、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3 (一)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历程 . 23 (二)中国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24 1.中国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4 2.制约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因素 . 26 四、马克思信用理论视阈下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28 (一)构建完善的现代信用体系 . 28 1.加强国家在信用管理中的宏观调控,强化科学研究和公民道德教育体系建 设 . 28 2.加快有关信用行业的立法工作,提高信用法制建设水平 . 29 3.加强联合征信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29 4.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完善基础信用管理建设 . 30 5.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 30 6.加强社会信用宣传,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增强公民信用意识 . 30 7.完善基础数据公开与技术运用,增强其对信用制度建立的支持作用 . 31 (二)加强宏观调控,规范虚拟经济作用 . 31 1.注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 32 2.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虚拟经济的宏观调控 . 32 3.积极稳妥地推进虚拟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33 (三)优化虚拟经济的内部结构,促进其自身健康发展 . 33 1.规范资本市场,促使其健康发展 . 33 2.探索金融创新 . 33 3.培养虚拟经济运行专业人才 . 34 (四)完善法律体系,促进市场监管制度化 . 34 1.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 35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35 3.提高监管技术,改善监管方式 . 35 4.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制 . 35 5.推进监管体系社会化 . 36 (五)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建立泡沫经济预警机制 . 36 (六)改善虚拟经济发展环境 . 36 结论 .38 参考文献 .39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文章 .42 致谢 .43 1 引言引言 自 20 世纪末以来,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面对虚拟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也逐 渐放松对本国的金融管制;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发展进步,也逐步运用到 虚拟经济领域,也进一步带动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不仅西方发达国家虚拟经济发展迅 速,新兴经济体的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虚 拟经济的发展使全球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增强,使其与传统的实体经济逐渐相脱离,而 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活动领域,在经济发展中,与实体经济相依存,并相互之间发生作 用。 在全球虚拟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虚拟经济也随之起步发展,也取得了 一定成效,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虚拟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进步,也经历了从无 到有的发展历程。虽然中国的虚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其中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 的问题,需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选题背景 自 20 世纪末以来,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面对虚拟资本的迅速发展,逐渐放松 对本国的金融管制,并采取措施促进本国虚拟资本向国外投资,进一步扩张了虚拟资 本,促进虚拟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从而使得虚拟经济发展迅速;不仅西方发达国 家采取措施促进虚拟经济发展, 而且新兴经济体也针对本国情况采取相关措施促进虚 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同样运用到虚拟经济领域,也进一 步带动了虚拟经济的发展。在虚拟资本的不断扩张和虚拟经济的迅猛发展下,全球经 济的虚拟化程度加强,使其与传统的实体经济逐渐相脱离,而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活动 领域,并在经济发展中,与实体经济相依存,并相互之间发生作用。 在全球虚拟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虚拟经济也随之起步发展,也取得了 一定成效,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虚拟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进步,也经历了从无 到有的发展历程。 虚拟经济的发展, 使得国民经济结构发生转变, 虚拟资本迅速扩增, 虚拟资产总量迅速增加,甚至超过了传统的实体经济。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自改革开 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平稳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也取得了重大发展,增加了新 的市场要素,不仅实体资本大量增加,而且虚拟资本市场也日新月异,逐渐形成了虚 拟经济,虚拟经济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的发展,中国民间资本日渐壮大,投向了房地产、股市、期货市场等领域。中国的虚 拟经济在最近三十多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但中国的虚拟经济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 的问题,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信用缺乏;法律法规不健全;宏观调控 不完善;监管不力等等;如果不找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病因下药,那势必 将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正是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构的变化, 使得虚拟资产在经济虚拟化的进程中 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虚拟资本规模的快速增长,使虚拟经济规模远远大于实体经济规 模,随之,导致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程度增强,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虚拟经济的 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两方面的影响,既存在积极作用,也存在不利影响。 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必然需要发挥虚拟经济的积极 作用,但同时必须克服其自身所具有的消极影响。加快虚拟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完 备的理论作为支撑,而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作为虚拟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必然将成为 我们研究虚拟经济的法宝。 这也是笔者将此题目作为自己硕士结业论文的背景以及出 发点。 2.选题意义选题意义 今天,当我们再次重温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 ,从中不难发现其所展 现的经典理论仍是当今学者所提出的种种经济理论的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 一卷序言中就提到了信用理论, 现代虚拟经济理论就是在马克思信用理论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鉴于正确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推动作用,当今虚拟经济的发展也必然需要理 论的支撑,而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必然将成为我们研究虚拟经济的出发 点。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 之义。 今天, 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正是基于此, 笔者选择了资本论中的马克思信用理论作为研究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并 将其作为自己硕士论文的理论基础,并在马克思信用理论基础上,探索其对虚拟经济 发展的指导作用,并结合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伴随着虚拟经济的迅猛发展,学术界对其越来越关注,马克思信用与虚拟资本理 论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之一。 通过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研究文献的回 顾和总结,笔者对该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如下总结。 3 1.国外研究述评国外研究述评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提出了自己完善的信用理论,其中也指出了信用与 虚拟资本的关系, 是虚拟经济理论的源头。 在虚拟经济的形成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 国外学者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但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学问题而言,虚拟经济 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经济学名词,国外学者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时间也还不长,研究范 围也不是很广。因此,国外对于虚拟经济研究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于一些基 本的问题也存在着很多争论。虽然虚拟经济这个概念是从资本论中“虚拟资本” 这个概念演绎而来的,但这一概念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却较少使用,而至今也尚未有 统一的解释。 国外对虚拟资本做过系统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奥地利的希法亭、哈耶克以及法国 的弗朗索瓦.沙奈。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希法亭,大多数学者都把希法亭看作是马克 思主义的经济学家,其中希法亭的金融资本最具有代表性,在书中希法亭也阐述 了自己的观点: “虚拟资本的创造本身已经是资本主义财产在生产过程之外产生的一 个重要原因。如果说以前资本主义财产从根本上是由于利润的积累而产生的,现在虚 拟资本的创造提供了创造利润的可能性。因此,利润大部分归于积累了的货币权力之 手,而只有这种权利才能赋予产业资本以虚拟资本的形式。 ” 希法亭对虚拟资本的界 定在本质上与马克思的认识基本相同。而法国的弗朗索瓦.沙奈在对虚拟资本的主要 来源划分方面也与马克思基本一致, 他们都将虚拟资本划分为三种表现形式, 即股票、 公债、信用货币。但沙奈在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又对信用货币大多不受黄金储备保 证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补充。而另一奥地利学者哈耶克对虚拟资本则采取了贬义的态 度,他没有对虚拟资本进行阐述,也不采用虚拟资本这一名词,而是认为西方发达国 家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专业人士创造了更多更为专业的金融词汇,而这些词汇 比虚拟资本更能准确描述当时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并有利于他们之间相互沟通交 流。 综上,尽管这些经济学家们都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但他们所处的具体时代背景 不同,而且各人对虚拟资本的含义也都有自己的界定,也都存在不同之处,但他们都 基本认同虚拟资本是与实际资本相对应的,其主要表现为本身无价值的股票、债券、 信用货币等形式。国外学者研究大多单独存在于信用或虚拟经济的研究,只是对马克 思信用与虚拟资本理论进行, 并没有从马克思信用理论的指导作用方面对虚拟经济进 行研究。因而,现有国外研究著作中很难找到将马克思信用理论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 希法亭: 金融资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 234 页。 4 全面研究成果,这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广阔空间。 2.国内研究述评国内研究述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虚拟经济发展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国外虚拟资本向外 扩张渗透, 使得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与国外的联系也越发紧密。 在这种国际国内形势下, 我国的虚拟经济虽有长足发展,但其中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伴随着虚拟经济 的发展,国内的学者也逐渐研究虚拟经济,由于马克思首先提出了信用与虚拟资本的 理论,学者在研究虚拟经济的同时,必然要对马克思信用理论进行研究。我国学者主 要从两个方面对马克思信用理论进行研究, 一是主要关注于马克思信用理论本身的研 究;二是在马克思信用理论基础上对虚拟资本、虚拟经济进行研究。 (1)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研究 我国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研究相比较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 究其缘由可能与 我国自建国以来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对于信用的观念 意识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才逐渐关注 信用问题,并逐渐研究它。 刘冠军、刘刚在其发表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的文献综述及逻辑辨析一 文中认为 “虚拟经济研究的出路在于保留其作为中国经济学特色理论的创新性和独立 性,回避与实体经济对立所形成的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放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 提法,尤其不宜重新定义业已成熟的实体经济概念,而是遵循虚拟经济概念的创新性, 作为一个新概念的对立面,重新理性地选择一个作为虚拟经济对立面的新的经济学范 畴。 ” 另外在这方面研究成果早期主要有韩文亮的马克思的信用、银行制度理论和 当前改革 、丘兆祥的中的信用和银行理论等。虽然国内学者也开始研 究马克思信用理论,但是他们都只是就马克思信用理论本身进行阐述,并没有结合我 国具体国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虚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学者不再仅仅着眼于马克思信用理论本身,而是从其理论自身出发,结合我国国情, 针对我国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对策建议。 因而,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 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针对马克思信用理论本身进行研究,并没有结合我 国国情,尤其缺乏将马克思信用理论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成果。 刘冠军、刘刚: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的文献综述及逻辑辨析 ,济南:山东社会科学,2010(11)。 5 (2)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的研究)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的研究 马克思在论述信用的基础上,阐述了虚拟资本的形成,并兼论了信用制度、虚拟 资本之间的联系,其认为虚拟资本是以信用制度和生息资本为前提的,论述了信用对 虚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且更加科学的预见到信用的消极作用。信用制度的形成 与发展, 促进了虚拟资本的发展壮大, 随着虚拟资本的发展, 使其逐渐脱离实体经济, 逐渐形成了虚拟经济。信用扩张,虚拟资本膨胀,逐渐形成泡沫,最终必然引发经济 危机,这也是马克思信用理论所含的内容。上世纪末世界各国频发的经济危机以及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范围爆发,使得国内学者也 开始关注虚拟资本、虚拟经济的发展情况,在这一时期,学者研究虚拟资本、虚拟经 济的文章大量出现,而且不在仅仅局限于国内虚拟资本、虚拟经济的发展,而且研究 范围也逐渐宽泛,研究出发点也呈现多样化,主要成果有:刘骏民的国际虚拟资本 与国际货币体系 、王雪荃的虚拟资本功能探析 、王璐的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到 虚拟经济 等等。 这些理论成果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发展, 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加快。 通过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国内学者观点主要存在两种派别,一种派别认为虚 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将形成经济泡沫,并最终爆发经济危机。这些学者认为虚拟资本 本身发展应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因为虚拟资本只是取得一定收益权的凭证,本身并没 有价值。基于此,有的学者针对我国房地产等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提出要加强风 险意识,做好防范工作,防范虚拟资本过度膨胀以及货币资本过度投机,从而最终确 保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而另一派别认为要进一步加快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步 伐,增加各种有价证券的上市交易量,积极创造条件加快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之所 以学者提出这种观点是因为他们认为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 而 且规模相对较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要加快发展我国的虚拟经济。 综观国内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成果,虽然研究方向各有所不同,内容也 都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在探索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方向与道路,都各有新意,都 是对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进行的有益探索,也都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迄今为止国内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研究面比较窄,缺乏综合性研究成 果,其成果主要集中在某一点上,如只是单独论述信用形式以及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等方面,但关于马克思信用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指导作用方面的著作鲜见。鉴于我国 虚拟经济发展不完善,以马克思信用理论为基础,针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探 6 讨、研究,存在相当大的空间,并具有现实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信用理论的角度对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从而针对 中国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因此,本文主要涉及马克思 信用理论内容以及对虚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下面分别阐述之。 1.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本文从马克思信用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出发, 以马克思信用理论作 为研究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梳理出马克思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查找出其对虚 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在探讨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 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简而言之,本文试图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路线,从马 克思信用理论出发,分析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所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最终尝试性地提 出发展我国虚拟经济的具体思路。 2.论文的结构框架论文的结构框架 本文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引出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并对 国内外对马克思信用理论以及虚拟经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对全文研究内容、 框架进行简述, 并找出本文写作的特色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是对基本概念的界定, 对本文所涉及的关键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进行阐述, 并论述了信用、 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为下文打好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系统论 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启示作用;第四部分是 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概述;第五部分是在第四部分 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以及可操作的建议。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信用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 尤其创新性的指出 了马克思信用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 并针对中国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笔者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倾向于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基本内 容进行了研讨,缺乏实证分析,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1.创新之处创新之处 本文的特色关键在于其从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出发,探索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尤其 7 是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也丰富了马克思中国化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发展。另外,本文还针对我国 虚拟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是对存在的问题,从马克思信用理论的角度,提出如何创建 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制度体系,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虚 拟经济环境建设的建议,这也是探索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举。本文的创新点主 要表现为从马克思信用理论对虚拟经济的指导作用出发,研究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对策。 2.不足之处不足之处 笔者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主要倾向于对马克思信用理论进行探讨,缺乏实证分 析,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笔者由于受自身知识理论体系的限制,文 中对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仍存在局限性, 以致于在此基础上所提出 的建议也仅存在于理论阶段,缺乏实践检验。 8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文是在马克思信用理论视阈下,研究中国虚拟经济发展。这就必然涉及几个关 键词信用、虚拟资本、虚拟经济,要着手研究,必然要求我们首先对本文所涉及 的几个关键词,关键概念运用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其进行合理界定。只有搞清什么是信 用,什么是虚拟资本,什么是虚拟经济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进一步对中国 虚拟经济发展历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随之找出合理对策。本章就是遵循这 一规则,先对信用、虚拟资本、虚拟经济进行合理界定,再阐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概念界定(一)概念界定 本文是从马克思信用理论的角度,探索促进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因而必然涉及 到信用、虚拟经济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只有对基本概念进行合理界定,才能使文章逻 辑更加严密,为下面论述奠定基础。 1.信用信用 国内外由于文化背景以及民族传统的不同,其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存在一定差别, 当然对信用的定义也会有不同,而且由于出发点的不同,也会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国 内外对信用的定义角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从法律的层面进行解释,有的是从经济的角 度进行阐述。比如说英国的牛津法律大辞典 、 大英百科全书等都是从经济层面 对信用进行定义,都将信用定义为一种经济行为。中国的辞海也是从经济学的角 度对信用进行定义。而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则是从两个层面进行的,分别从经济层面 和伦理方面进行界定的。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对信用的界定就是从经济层面 进行的,认为信用是“贷和借的运动” 。 在这里马克思将信用看作是一种建立在以偿 还为条件的经济上的借贷行为,这是从经济层面进行界定的;另一方面,还指出信用 是以借贷双方的相互信任为前提,从而使信用又具有了道德伦理层面的意义,在这里 信用只不过是异化了的信任,在信任的假象下隐藏着不信任,这信任只给予有钱人。 从上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是全面的,科学的,本文也是在马克思对信 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论述的。 2.虚拟资本虚拟资本 马克思在信用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虚拟资本的概念,这也是马克思的重要经济 理论成果。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以一种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的,并且是一种能够给 马克思: 资本论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378 页。 9 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资本,虚拟资本是在信用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马克思是在信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虚拟资本的概念, 他认为虚拟资本的形成与发 展与信用息息相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他认为信用制度的发展是虚拟资本产生的首要原因。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化 大生产的不断发展扩大,资本家为了扩大再生产,就需要更多的资金,从而将资金投 向生产、流通等领域,但是这些资本家缺少资金,而社会中另外一些资本家手中却出 现了暂时闲置的资本,为了让资本充分利用,便会将闲置的资本借给其他需要资本的 资本家,然而这些资本家又不会无偿将钱借给其他资本家,便需要获取一定的收益, 这也是资本的逐利本性所决定的。这也就随之产生了信用,最初的信用主要存在于借 贷领域。 其次,虽然信用的发展是虚拟资本产生的首要原因,但促使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股份制企业的出现。 股份制企业的产生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的必然结 果,资本主义要发展,必然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修建,这些项目往往需要大量资金, 投资风险大,但这些项目往往利润丰厚。但大量资金的投入,单靠单个资本家自身无 法完成,股份制便是在这种情势下应运而生。股份制就是由多个资本家共同出资,共 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要求多个投资方,也必然要求相互之 间存在信用。股份制要求存在两方主体,一方是资本需求方,一方是投资者,二者通 过企业发行股票的形式向社会筹集资金, 这也就逐渐形成了资本市场。 在资本市场中, 投资者可以购买股票等有价证券, 企业也可以通过出售部分股权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 资金,而且双方还可以自由买卖股票等有价证券。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资本逐 渐脱离所依靠的实体资本,具有了相对独立性,从而具有了虚拟性,最终形成了虚拟 资本。因而,可以说股份制的出现是虚拟资本形成的直接原因。 再次,虚拟资本的产生不但需要以信用、股份制为支撑,还需要使货币资本化。 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扩大化,信用行为进一步深化,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了信用 制度。信用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使得资本主义社会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资本家,即借 贷资本家。这些资本家专门通过信用制度吸收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后再通过借贷制度 将资金借给那些需要资金的产业资本家,他们通过信用制度从中赚取利润。正是由于 这种货币借贷行为的发生,使得货币本身有了自己的独立运动,而它的运动又与资本 的生产运动结合为一体,自此货币就具有了资本的性质,也就使得货币资本化,从而 进一步促进了虚拟资本的产生。 综上,虚拟资本只是一种有价证券,其本身没有价值。虚拟资本的所有者不能直 10 接支配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货币,它不能直接在生产、流通等领域中发挥作用,而是用 一种间接的、想象的、虚拟的资本存在和发生作用,这也就是虚拟资本得来的原因。 虚拟资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虚拟资本最初表现形式单一,主要 表现为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而现代社会,虚拟资本的表现形式多元化,不仅表现 为股票、债券等,还出现了期货、期权等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这些金融衍生产 品与传统的股票等有价证券相比,他们虚拟化程度更高。虚拟资本的形成与发展,是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虚拟经济虚拟经济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著作,其对虚拟经济概念的界定并不统一,与虚拟经济发展实 践相比,其理论研究相对落后,至今对虚拟经济概念的界定没有一个理论界通用的定 论。 对虚拟经济概念的界定有很多学者进行探讨,主要有四类:一类是以成思危、刘 骏民、李晓西为代表的,其将虚拟经济定义为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 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第二类是以王国刚为 代表的,其将虚拟经济定义为通过票券方式表现,持有者通过持有、交易获得权益的 概念,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金融业。第三类是将虚拟经济定义为资本独立化 运动的经济, 这一观点与第一类观点的区别在于其着眼于资本, 从而回避了虚拟资本。 第四类认为新经济就是虚拟经济。 综上,笔者认为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在马克思信用理 论基础上对其进行界定, 是指由虚拟资本的价值运动所形成的经济总量以及经济活动 量,是虚拟资本的运动与虚拟化的货币相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与实体经 济的价值决定价格体系相区别的经济运行形式。 从这一界定可以看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虚拟经济的主体是虚拟资本;二是虚拟经济的运行方式不同于实体经济;三是资 本市场是虚拟经济运行的活动空间。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社会生产力 高度发展的结果,是资本积累扩大和财富资本化的必然结果,其形成及发展必然会促 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信用、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二)信用、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刚刚笔者已经在马克思信用理论基础上,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提出了信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率先提出了 成思危: 虚拟经济论丛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年,第 135 页。 刘俊民: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256 页。 11 虚拟资本的概念,并随着以后的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虚拟经济,这也就说明三者之间 必然存在相互联系,本文也试图以马克思信用理论为基础,阐述信用与虚拟资本、虚 拟资本与虚拟经济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从而为下一步运用马克思信用理 论,探索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1.信用与虚拟资本信用与虚拟资本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写道: “随着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一切资本好 像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因为各种方式使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 同人手里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 ” 众所周 知,马克思是在信用理论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虚拟资本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虚 拟资本进行论述,他指出了信用与虚拟资本之间的关系,认为信用制度是虚拟资本生 成的基本条件,是虚拟资本规模扩大的前提条件,是虚拟资本正常运行的制度支撑, 是虚拟资本价值增殖的制度保证。下面具体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信用制度是虚拟资本生成的基本条件。笔者在前面论述已经提到,随着社 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扩大,资本家为了扩大再生产,就需要更多的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丰都县中医院招聘4人考试含答案
- 企业多元化人才管理和优化方案
- 企业网络安全数据挖掘与防范规定
- 酒店客房送餐菜单规定
- 制定品牌故事传播策略增强品牌亲和力
- 信息泄露实验总结
- 果园管理的健康树干处理技巧
- 2025咸阳市秦都区丝路花城小学教师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精神科学科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评估考试答案及解析
- 地产销售经营规程
- 2025合作劳务外包协议范本
- 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的思考 2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眼压护理查房
- 2025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税收的原则课件
- 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与急救技能手册
- 2025留置辅警笔试题库及答案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2025年秋季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