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障碍抑郁症PPT课件.ppt_第1页
抑郁障碍抑郁症PPT课件.ppt_第2页
抑郁障碍抑郁症PPT课件.ppt_第3页
抑郁障碍抑郁症PPT课件.ppt_第4页
抑郁障碍抑郁症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抑郁障碍抑郁症,心理学系,1,分类,重性抑郁障碍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经前期烦躁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其他特定的未特定的抑郁障碍,2019/12/14,2,全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症排第五,预计2020年排第二位近况:全球约有4亿人患抑郁症英国约一半的妇女服用抗抑郁药我国抑郁症患者占总人口的4%-8%,约5500万人,导致自杀人数为80万人,远超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5万人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2019/12/14,3,2019/12/14,4,什么是抑郁症,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抑郁症经历了一次或多次的抑郁发作,期间没有遭狂发作,曾经也被称为单相障碍(UnipolarDisorder),DSM-V对抑郁发作与抑郁症诊断标准,下列症状中,至少有5种至少持续2周,其中有1或2:情绪低沉,心境抑郁(未成年人可能是易激惹)对几乎所有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体重或食欲明显地增加或减少(5%)睡眠障碍:失眠、嗜睡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缓疲倦乏力、缺乏精力无价值感或过分的内疚,负罪感注意力和思考力下降,犹豫不决自杀念虑与自杀行为,2019/12/14,5,DSM-V抑郁症的排除标准,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妄想障碍其他特定未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从无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除非是物质滥用,躯体疾病的生理效应)物质滥用躯体疾病的生理效应,2019/12/14,6,思考:抑郁与重大丧失的反应(悲痛反应),2019/12/14,7,思考与讨论,Q1“抑郁”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Q2抑郁症与懒惰、倦怠有什么区别?Q3抑郁症是指情绪极度低落的状态吗?Q4为什么会患抑郁症?Q5患上抑郁症,“思维”会有哪些变化?Q6患上抑郁症,“情绪”会有哪些变化?Q7患上抑郁症,“身体”会有哪些变化?Q8患上抑郁症,“行为”会有哪些变化?,2019/12/14,8,诊断特征,症状必须是几乎每天都存在或能被观察到患者主诉常是失眠或疲劳,拒绝承认悲伤情绪患者专注于抱怨身体不适:疼痛精神运动性紊乱虽少见,但提示病情严重功能损害,或明显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完成,2019/12/14,9,流行病学情况,任何年龄可发病,但青春期起病概率明显较高美国:20多岁时高发期,晚年起病也常见通常2/5在起病3个月内开始康复;4/5在起病1年内15%的抑郁症病人会转为慢性(2年)慢性抑郁症状提高了人格障碍、焦虑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的潜在可能性,降低了通过治疗完全缓解的可能性可能转化为精神分裂症,2019/12/14,10,流行病学情况,易患性最高人群:青年人;女性高发期15-19岁,男性高发期:25-29岁;抑郁症会出现在人生的任意时期,包括婴儿期(Burke,etal,1990)性别差异解释:女性趋向于关注自己的抑郁情绪,男性会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文化差异:12个月个体患病率存在7倍差异性别比例,平均起病年龄,物质滥用可能性一致,2019/12/14,11,1.抑郁发作须持续至少2周;2.在病人既往生活中,无符合轻躁狂或躁狂标准的发作;3.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或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2019/12/14,12,标准1:抑郁发作的一般标准,诊断标准:p80-83(DSM-V),1.抑郁心境: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数时间,且几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影响;2.兴趣丧失,或缺乏乐趣;3.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2019/12/14,13,标准2: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1.兴趣丧失或失去乐趣;2.情感反应缺乏;3.比通常早醒2小时以上;4.早晨抑郁加重;5.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激越的客观证据;6.食欲明显丧失;7.体重减轻(上月体重的5%以上);8.性欲明显丧失。,2019/12/14,14,标准4:躯体综合症,根据严重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1.轻度:至少2条核心症状+附加症状2条;2.中度:至少2条核心症状+3、4条附加症状;(1)不伴躯体综合症(2)伴躯体综合症:躯体综合症至少4条3.重度:全部3条核心症状+5条附加症状;(1)伴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A.与心境和谐;B.与心境不和谐;)(2)不伴精神病性症状,2019/12/14,15,标准5:抑郁发作的亚型,共病,物质相关障碍惊恐障碍强迫症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边缘性人格障碍,2019/12/14,16,2019/12/14,17,遗传因素抑郁症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正方:同卵双生子患病率46%,异卵双生子患病率20%(McGuffinetal.,1996);丹麦的研究:被试直系亲属的抑郁症发病率为正常控制组的8倍,自杀率为后者的15倍(Wenderetal.,1992)反方:只有传闻,未发现实证研究,病因和发病机制生物学因素,2019/12/14,18,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过度活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特定的神经系统分子生物学-外围因素:神经营养因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遗传变异生物化学因素-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与抑郁的病因有关,心境是NE和5-HT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情绪是5-HT、NE、多巴胺、乙酰胆碱之间浓度不平衡的结果(Rampelloetal.,2000),病因和发病机制生物学因素,2019/12/14,19,精神分析退行与投射抑郁与“忧伤”的过程非常相似退行到口唇期把对所爱之人的感情投射到自己身上行为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缺乏积极的社会强化(Lewinsohnetal.,1979)-事实上“继发获益”?,病因和发病机制心理学因素,2019/12/14,20,习得性无助(Seligman,1975)抑郁是由于个体感到对其物理、社会环境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认知理论(Beck,1997)-抑郁是由于人们不能对影响他们的事件做出准确认知反应的结果自动消极思维:过度概括化;两极化思维(黑白式思维);无根据的定论等情绪与认知有着强烈的双向作用个体的某些行为可能会反过来使错误观念强化抑郁现实主义?,病因和发病机制认知因素,2019/12/14,21,社会压力会增加患抑郁的可能性贫困人群、少数民族、缺乏社会和婚姻支持的人群患病比率高(Jenkinsetal.,1998)某些急性的生活压力,如离婚或分居等,相反一个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则具有保护作用(Parkel,1994)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上抑郁(为什么?)1.责任多生活质量差;2.地位低,处理家庭和工作关系更困难;3.容易遭受文化压力(如:体型,美貌)4.容易将失败归因于个人特质,病因和发病机制社会文化因素,临床表现1:痛苦情感,1.抑郁心境:悲伤、痛苦、沮丧(核心)2.焦虑(最常见)3.激越(运动不安的严重焦虑)4.易激惹(烦恼和愤怒的阈值降低)5.情绪波动(50%有节律性),2019/12/14,22,1.快感丧失(常见,核心)2.精力丧失(重度标志之一)3.运动迟滞(精神活动抑制的核心表现之一)4.思维迟钝5.兴趣丧失,2019/12/14,23,临床表现2:精神活动抑制,1.食欲、体重下降2.睡眠障碍3.性欲缺乏4.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头痛头晕、全身疼痛、周身不适、胸闷、心慌气短或胸前区痛、胃肠功能紊乱、尿频尿急等),2019/12/14,24,临床表现3:躯体症状,1.自罪观念和自罪感(75%)2.无价值感和自我贬低3.疑病4.自杀(患者50%出现过;10-15%死于自杀)发展过程:无望-厌世-自杀观念-自杀企图-自杀行为无望:前途无望、疾病治愈无望等;厌世:觉得生活没有意义;5.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2019/12/14,25,临床表现4:思维内容障碍,精神病性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短;部分患者可持续很长时间;部分存在一定自知力;多与心境相协调;现实性或非荒谬性;非原发妄想,2019/12/14,26,1.人格解体(较少见、但很严重;有自知力)2.现实解体(较少见、环境缺乏色彩、人和物隐瞒感情、像舞台布景,缺乏生机)3.强迫症状4.癔症性症状(常见),2019/12/14,27,临床表现5:体验症状,临床表现6:抑郁性木僵综合症,表现:不语不动躺在床上、胆怯退缩、或无目的违拗、不进食但可喂食、或对周围环境无任何反应;严重精神抑制的极端形式;缓解后记忆“非常模糊或完全消失”,2019/12/14,28,2019/12/14,29,抑郁症的治疗,生物疗法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HT重吸收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天然疗法:金丝桃属植物提取物?电休克疗法(ECT):对抗拒治疗的个案有效经颅磁刺激(TMS):一种装置产生一种电脉冲发送到脑部特定区域,少副作用,不诱发癫痫,2019/12/14,30,抑郁症的治疗,疗效三环类与SSRI相当,60-65%情绪明显改善(Hirschfeld,1999);SSRI副作用比较小(口干、便秘、因不良副作用停药)56%的使用金丝桃属植物提取物的患者临床上有所改善,而安慰剂组只有25%(Linde&Mulrow.,2002)。与抗抑郁药物组相比,二者在效果上无显著差异服用金丝桃属植物提取物退出治疗的平均比率是2%,而服用抗抑郁药物的为7%,2019/12/14,31,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支持治疗:保持或重建最啊哦水平的功能,尽可能解决问题,给予建议家庭-配偶治疗团体治疗,抑郁症的治疗,2019/12/14,32,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认知疗法:教育阶段:使个体认识到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行为激活或快乐事件日程安排:增加个体生理的活动性,以及对社交和其他有益活动的参与程度认知练习:形成并练习一些认知或行为策略,以帮助自己进行行为假设检验或应对以前的问题情境行为假设检验:个体有意识地检验其消极假设的正确性,并否定这些假设,抑郁症的治疗,2019/12/14,33,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抑郁合作项目(Elkinetal.,1989)认知治疗(51%)(30%)(复发率14%)人际关系疗法(16周后显著有效:55%)(26%)药物疗法(丙米嗪)(57%)(19%)(50%)安慰剂(29%)(一年后恢复情况:20%),疗效对比,16周的治疗结束后,所有的治疗方法疗效相当对较严重的抑郁患者,认知疗法明显不如药物疗法,自杀率俄罗斯40/10万;希腊4/10万(WHO)20世纪70年代起英国妇女自杀率开始下降,男性在1960-1975年下降趋势,随后10年逐步上升(McClure,2000)2000年,英国男性自杀率11.7/10万,女性3.3/10万;2/3的有自杀倾向者为35岁以下人群(Hawton,1997)哪类人容易自杀抑郁症,酒精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同性恋自杀的精神情绪迹象:自暴自弃,活着没用全都完了,最好是就此自我结束抑郁后表现空虚的欣快,(终于决断应该结束这一切,并对自己的决定感到轻松和“愉快”)精神运动迟滞,病人回答问题很慢,动作也缓慢吃力,他们表露出生活是个不可克服的困难的想法。心理特征:无用感、负罪感、绝望、妄想、精神焦虑,2019/12/14,34,自杀动机:,不愿再面对不能克服的障碍;强烈地希望结束无休止而痛苦无比的情绪状态;无法预见生活中还有任何快乐;不希望成为他人的负担。认知干预解决上述想法有积极的作用,2019/12/14,35,思考与讨论:应对抑郁症的关键,Q1为什么很难摆脱抑郁症?Q2抑郁症康复的要点?Q3组成抑郁康复小组的要点?Q4抑郁症康复的步骤?Q5认知行为治疗如何起作用?Q6药物如何起作用?Q7药物有副作用吗?,2019/12/14,36,抑郁症的病程(从发症到康复)&治疗方法,2019/12/14,37,抑郁症的病程(从发症到康复)&治疗方法,2019/12/14,38,常用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口腔干燥、体重增加、恶心、腹胀、震颤、胸痛、咽痛、脱发、胃肠不调、困倦、嗜睡、疲劳、头痛、不眠、耳鸣、头晕、便秘、拉肚子、燥热、盗汗、倦怠感等大部分药物副作用出现的概率不足5%极少数会突然表现出攻击性、食欲亢进、错乱等症状,一般本人没有自我觉察,2019/12/14,39,副作用的应对方法,2019/12/14,40,头痛减药也未见改善、可处方镇痛剂,困倦正在服用睡眠药物的,可改为睡前服用,便秘摄取充足水分2.一日三餐定时3.尽量多的运动4.摄取植物纤维,面对心理疾病,1.关心:你是否考虑过心理疾病的问题?2.预防:身心都不要勉强3.觉察:你能早期觉察自己的心理不适吗?4.应对:你知道正确的应对办法吗?5.肯定:消除误解与偏见6.接受:认可自己的独特性7.交流:向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