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职务犯罪侦查能力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职务犯罪侦查能力研究职务犯罪侦查能力研究 研究生:王自凤 指导老师:黄竹胜 教授 学科专业:法学理论 研究方向:宪法和行政法学 年级:2005 级 摘要 摘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相关 要素构成的社会。其中,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两个关键要素。构建和谐 社会必须依靠和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精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弘扬社会主义民主 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如何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不仅是社会公众关注的一 个焦点,也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胡锦涛在党的十七 大报告上强调: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 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 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 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 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在这样一个宏观的反腐形势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惩 治腐败的司法力量,如何在现有法律的规定之下,在司法实务中更合理地进一步加大查办 职务犯罪的力度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 相较普通犯罪,职务犯罪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特定身份,在国家权力运行 的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犯罪,在客观上具有隐蔽性高、取证困难、犯罪主体职务较高、涉及 的权力和利益多样化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增加了对该种犯罪侦查的难度和障碍,也在本 质上体现了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相互较量的性质;同时也使得在职务犯罪侦 查中对国家各种权力的制衡具有相对于其他犯罪侦查而言更大的困难性、更为紧迫的必要 性和特殊性。当前,我国的国家权力分配态势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而这种权力分配所产 生的消极影响在职务犯罪的侦查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党政机关的干预、取证手段的匮 乏等) ,既易造成侦查中新的腐败的产生,又往往使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举步惟艰,给刑事 司法理论及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困惑,进而导致了职务犯罪侦查中司法诚信的丧失或减弱。 目前,国内对职务犯罪进行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已不少见,但对职务犯罪侦查能力进行研究 的人还不多,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以人与机构的互动为视角,对职务犯罪侦 查能力中现行法律的存在问题、解决办法等进行了整体性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上的紧迫 性,而且对立法和司法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分四章,从职务犯罪侦查能力的总体到部分依次作了论述。 ii 第一章,由职务犯罪侦查的概念、管辖入手,进而探讨了职务犯罪侦查的特点、目的 和要求,根据职务犯罪侦查的客观性,引申出对职务犯罪侦查能力内涵、特点和结构要素 的探讨。 第二章,探讨了在现行法律模式下,职务犯罪侦查能力之运行第一阶段初查的概 念、必要性和合法性、法律属性及法律问题等,并对在初查中职务犯罪侦查能力主要体现 为犯罪信息的发现能力作了阐述。 第三章,分析了在理论上对案件起“分水岭”作用的立案,其相关条件和方式及在职 务犯罪侦查能力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由于立案本身过强的“程序性”特点(一纸立案 决定书对案件起到了承上启下之作用,从而也为罪与非罪拉开或落下帷幕) ,于此,把职 务犯罪侦查能力在立案阶段的体现归结为法律政策的应用能力。 第四章,探讨了职务犯罪侦查能力运行的核心侦查,其程序展开、强制措施采取, 及对现行职务犯罪取证难这一特点,对技术侦查与秘密侦查作了初步论述,由于侦查主要 是为起诉作准备,而一案诉与不诉又以证据为准。在此基础上,笔者就职务犯罪侦查能力 在侦查阶段主要体现为揭露犯罪的证明能力,并对此作了具体说明。 关键词关键词 职务犯罪侦查能力 初查 立案 侦查 iii study invetigate ablity of the crime taking advantage graduate student: wang zifeng counselor: huang zhusheng professor discipline specialty: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direction of law science major:the constitution and administrative law science grade: 2005 abstract abstract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of summary have proposed constructing the goal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clearly.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by the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fair justice, sincere friendliness, the dynamic, stable in order and society which people and harmonious relevant key elements of getting along etc. of nature form. among them,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and fair justice are two key elements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must rely on an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safeguard the fair justice of the socie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safeguarding social fair justice, it is not merely a focus that the public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how to devote more efforts to struggling against corruption and encouraging honesty, it is 16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17 great a great political task that put forward of the party too. hu jintao emphasizes in 17 big reports of the party: property and ai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is determined that party and various passive corruptions can not mix like water and fire. punish firmly and prevent the corruption effectively, concern the final and decisive junctures of feeling of the people and party, it is the great political task that the party must do a good job of all the time. the whole partys comrade must fully realize the long period of time, complexity, arduousness of the anti-corruption struggle, build struggling against corruption and encouraging honesty to put in the more outstanding position, object to the corruption unequivocally. investigate and prosecute the case involving in violations of laws and codes firmly, to any corrupt element, must all punish sever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will never condone! under the anti-corruption situation of such a macroscopic,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punishes the judicial strength of the corruption as the country, ok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the existing law, further devote more efforts to investigating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and already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becom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necessity of history more rationally. looks more ordinary crime,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is that special subjects i.e. national staff members utilize the particular identity, special crime produced while state power operates, have disguise high,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ower of the difficulty, subject of crime with higher involving post and interests diversification, etc. of collecting evidence objectively. it is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have increased difficulty and obstacle investigated to this iv kind of crime, have reflected the properties that the judicial power haggles with the executive power each other in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is investigated in essence too; make until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of different power to check and balance, have loud difficulty nature as to other crimes are investigated to country investigate, at the same time, more urgent necessity and particularity. at present, assign the situation to lack effective power to restrict in state power of our country, and this kind of power assigns negative influences produced to behave particularly obviously in investigation of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shortage of the means of intervention, collecting evidence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es, etc.), apt to cause investigating the production of the corruption of china and singapore, it is only difficult to often make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take a step, having brought the great puzzlement to criminal judi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lose of judicial sincerity that and then lead to the fact in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is investigated or weakening. at present, it is not rare yet to carry on thesis and monograph of research to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domestically, but does not investigate the person whose ability study to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more, the angle that this text combines from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regard interdynamic between people and organization as the visual angle,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of globality to existing problem, solution of the current law, etc. in the ability of investigating of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not only have urgency in theory, but also to legislating and it all have important meanings that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is practised. this text divide four chapter together, investigate from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totality of ability make, describe sequentially to part. chapter one, concept, administration that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start with, and then has probed into characteristic, purpose and requirement that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investigates,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ity that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investigates, evolve with and investigate ability intension, the discussions of the characteristic and structural key element to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chapter two, has probed into it the current legal mode,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investigates the operation of ability for first stage - -concept, necessity and legitimacy, legal attribute and legal question checked for the first time, etc., until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investigate ability reflect as crime discovery ability of message make and explain mainly in not checking for the first time. chapter three, has analyzed that gets up in the watershed to the case in theory the placing on file of function, its relevant conditions and the way and some drawbacks of investigating ability and existing while operating in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because place ones own too strong one on file procedural have placed the decision book on file and played the function of v forming a connecting link on the case in characteristic (one, thus with draw back or lower the curtain crime for crime too) ,herein, investigate the embodiment during the course of placing of ability on file of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to sum up as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the legal policy. chapter four, has probed into the core that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investigates ability and operates - -investigate, its procedure launches, the compulsory measure is adopted, and to this difficult characteristic of collecting evidence of current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having investigated and investigated technology secretly and described tentatively, it is to make preparation for prosecuting to investigate, a case is told and told that is subject to evidence again. on this basis, my inaugural affair crime investigates ability and mainly reflects as the identification ability which reveals the crime during the course of investigating, and has proved to this specifically. keyword:keyword: the crim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duty investigates ability; check for the first time; place on file; investigation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 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 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 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1 引言引言 国家防止和惩处职务犯罪,是反腐败体制的必然组成内容。我国法律将职务犯罪的侦 查职能赋予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具有宪法意义。正是在此意义上,人民 检察院的侦查被寄予厚望。各级检察机关的反贪污贿赂局、渎侦局等也无可非议地成为检 察机关的重点科室。但是,现行的反腐方式中纪检担任督办重大案件的主角和纪检先行一 步的查案“潜规则” ,一方面说明各级检察机关的功能没有得到理想发挥,一方面也说明 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大要案件上还处于听命于纪检的尴尬地位。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 以来,全国的检察机关查办了一批又一批的贪官污吏,数量不可谓不多,处罚不可谓不重, 力度不可谓不大,声势不可谓不强,但社会的满意度并不高,犯罪的黑数还大量潜在一一 而功劳还要记在特殊的反腐机制上,这是令人深思的。可以说,职务犯罪高发态势尚未得 到有效遏制,在一些领域还相当严重甚至仍呈上升势头。突出表现在犯罪金额越来越大, 群体犯罪现象或者说窝串案增多,高级领导干部犯罪增多,国际化趋势明显。造成这一状 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的职务犯罪查究功能发挥不理想不能不说有很大关系。 职务犯罪查究功能的发挥不理想,除了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外(当然这种原因主要是 与我国的国情有关) ,可以说,现行法律的规定从理论上进一步束缚了侦查人员的手脚, 阻碍了侦查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削弱了查处职务犯罪的力度。当前的现实是,一方面 各级检察机关,尤其是县级检察机关既为寻觅职务犯罪案源而发愁,一方面又因侦查手段 的欠缺而为没有很好的侦破措施而犯难。一方面是党委和人民要检察机关履行起打击职务 犯罪的神圣职责的呼声越来越高,一方面却是检察机关在疲惫不堪的尽职尽责中离公众期 望的满意度越来越远。具有宪法地位的检察机关似乎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茫然,这一切究 竟又是“谁之过”?带着对这些问题的疑惑,在 2005 年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离开工作 六年之久的西华县人民检察院,远赴桂林,在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进行了我为期三年的 法学研究。 尽管从法理上对检察机关的定位、检察权的权能、检察权的配置、检察机构的改革、 职务犯罪侦查模式、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等系列问题进行研究的论著比比皆是。 但我们认为, 一切理论都是要为现实服务的,只有在现实中得到应用的理论才有研究的意义。检察机关 在当前的司法实务中,与民众的期望有所差距,并不是没有真正贯彻落实高检院的“规范 执法行为” ,而是在“维护公平正义”上与民众的期望不得已被打了折扣。现行侦查手段 的单一和落后,法律规定上的种种制约,在权力与权力博弈中侦查人员的势单力薄等,所 有所有的这一切都使具有宪法地位的检察机关直面现实时,其地位被“虚置”了。为此, 我们把职务犯罪侦查能力作为研究的重点,决定以此作为检察机关反腐中的一个切点,就 能力运行中各个阶段的法律规定、有何弊端、能力的体现等作些阐述,由于本文是以人与 2 机制互动(能力)为视角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这虽然能体现职务犯罪侦查中主客观相一 致的原则,但囿于资料和水平所限,文中定有诸多不足之处,敬请不吝赐教的同时以期抛 砖引玉。 3 第一章第一章 职务犯罪侦查能力概述职务犯罪侦查能力概述 一、职务犯罪侦查的概念、含义及管辖一、职务犯罪侦查的概念、含义及管辖 (一)职务犯罪侦查的概念、含义 职务犯罪侦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 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1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采用的有关侦查措施和手段有:传唤、拘 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 、勘验、 检查、搜查、调取、扣押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鉴定、辩认、 通缉等等。根据以上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概念有以下几层含义:1、职务犯罪侦查的 主体是人民检察院;2、职务犯罪侦查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3、职务犯罪 侦查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4、 职务犯罪侦查的手段是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性措施。 (二) 职务犯罪侦查的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 18 条第 2 款规定: “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 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 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 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据此规定,我国检察机 关享有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专属侦查权。依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人 民检察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 52 个罪名。其中 12 个罪名由检察机关反贪污 贿赂部门负责侦查,这 12 个罪名均为贪污贿赂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是指刑法分则第 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犯罪及其它章节中明确规定的依照第八章相关条文定罪处罚的职务 犯罪案件,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 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 分罚没财物罪。职务犯罪案件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由检察机关反渎职侵 权部门负责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是指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各种渎职侵权犯罪案件, 共计 40 个罪名,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 秘密罪、枉法追诉、裁判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失职致使在押人 员脱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 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 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违法 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 4 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徇私舞弊罪、商检失职罪、动植 物检疫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办理偷越国(边) 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 舞弊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职务犯罪案件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 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也由检察机关的反渎职侵权部门负责侦 查,具体包括: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罪、 报复陷害罪、破坏选举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时,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 此类案件,基层人民检察院或者市(州)级人民检察院需要直接立案侦查时,应当层报所 在的省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市(州)级人民检察院对基层人民检察院层报省级人民检察院 的案件,应当进行审查,提出是否需要立案侦查的意见,报送省级人民检察院。报请省级 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的案件, 应当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制作提请批准直接受理书, 写明已经查明的案件情况以及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理由,并附有关资料。省级人 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提请批准直接受理书后的 10 日以内,由检察委员会讨论作出是否立 案侦查的决定。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决定由下级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也可以决定由 本单位直接立案侦查。对于此类案件,应当根据案件性质,由人民检察院负责侦查的部门 进行侦查。报送案件的具体手续由发现案件线索的业务部门办理。 2 二、二、 职务犯罪侦查的特征、目的和要求职务犯罪侦查的特征、目的和要求 (一)职务犯罪侦查的特征 作为刑事侦查的一种,职务犯罪侦查具有刑事侦查的基本特点。但是,由于职务犯罪 侦查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而职务犯罪案件与一般刑事犯罪案件有异, 因此职务犯罪侦查就有不同于一般刑事侦查的特征。一般来说,职务犯罪侦查具有如下特 征: 1、 职务犯罪的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反侦查能力很强 职务犯罪的主体绝大部分为国家工作人员(个别主体为一般主体,如介绍贿赂罪、行 贿罪之主体;有的主体既有自然人,也有单位,如单位行贿罪) ,一般有着较高的文化程 度、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较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的还是熟悉法律和侦查工 作的机关干部、法律工作者,其反侦查能力很强。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活动贯穿于职务犯 罪活动和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始终,大都作案前谋划周全,做好了规避法律或逃避侦查的 充分准备;作案中手段隐蔽,尽最大可能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案发后,串供毁证,转移 赃款赃物,动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对抗侦查。犯罪嫌疑人在进行职务犯罪时利用了手中 5 的权力,在掩盖罪行、对抗侦查中,大部分犯罪嫌疑人往往同样会动用甚至任意滥用现有 的职权千方百计地逃避侦查,有的指使下属或亲自毁灭财务凭证、文件资料等,有的使用 公款贿赂讨好有关领导作为“靠山”或求其出面干预检察机关的办案工作,有的腐蚀拉拢 检察干警以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的对有关知情人威逼利诱以防其对己不利,有 的对如实作证的证人打击报复,等等,不一而足。这一特点决定了检察机关不仅要采取各 种有效措施提高侦查能力,而且要想方设法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2 、侦查主体为检察机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 18 条之规定,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主体是人 民检察院,只有人民检察院才有权对职务犯罪进行侦查,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个人均无权行使职务犯罪的侦查权。作为反腐倡廉协调单位的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共产党 员和国家工作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中发现有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移送检察机 关查处;审计机关在对有关单位进行审计时,或者其他行政执法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 如果发现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应当移送检察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具有刑 事侦查权的国家机关在侦查其所管辖的刑事案件中发现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也 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检察机关查办。当然,如果国家工作人员身犯数罪,且分属公安机关 等和检察机关管辖,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涉嫌的主罪属于公安机关 管辖,则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检察机关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 则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3 、侦查一般有明确嫌疑对象,侦查的方式多是“由人至事” 这一特征是由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规律决定的。我们知道,刑事侦查的模式有两种: 一是由事查人,二是由人查事。 3普通刑事案件发生后,一般是被害人或知情人向公安机 关报案,公安机关和被害人、知情人一样,首先一般只知道某地某时发生了某案(如张三 家被盗) ,但一般并不知道谁是作案人。公安机关在勘查现场、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破案 的关键在于找到犯罪嫌疑人;如果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李四为犯罪嫌疑人,则意味着该 案成功告破。所以,公安机关查案的模式一般是由事查人(当然,少数案件也属由人查事 的,如职务侵占案件,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案件等) 。与普通刑事案件相反,职务犯罪案 件一般是由举报、检举、揭发等方式而案发的,绝大多数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嫌疑对象。 但是举报人、检举人等由于知道内情较少或根本不知内情,往往难以提供有力证据,甚至 无法提供具体的犯罪线索。检察机关接到举报、检举或自行发现某国家工作人员有职务犯 罪嫌疑后,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现有线索出发,广泛地收集证据,查明犯罪嫌疑人有 无犯罪事实, 如有则查明有何种犯罪事实。 因此, 检察机关的侦查模式一般是 “由人至事” 。 当然,少部分案件也可以由事查人,如犯罪嫌疑人并不明确的玩忽职守案件。 4 、主动发现犯罪案件的难度大 职务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职务犯罪案件主动发现的难度比一般刑事案件要大。这 主要基于:一是职务犯罪的智能性、预谋性和隐蔽性。由于涉嫌职务犯罪的主体绝大部分 6 为国家工作人员,其智商较高,每次作案大都早有预谋,作案手段隐蔽,犯罪行为发生后 外人均不知情;二是犯罪行为一般是利用手中职权完成的,一般不会象普通刑事案件那样 留下为外人所察觉的蛛丝马迹,不具有实际意义的犯罪现场,犯罪结果难以自行暴露; 4 三是职务犯罪案件侵害的大多是国家、社会或集体的利益,而且犯罪的危害后果一般是无 形或者是不具体的,很少有具体的直接被害人,因而群众举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刑 讯逼供、非法搜查、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等犯罪除外) 。而公安机关 所侦查的案件大部分不仅有具体的被害人,有犯罪现场和痕迹,而且有看得见、摸得着的 危害结果,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发现。职务犯罪案件主动发现难度大的这一特点意味 着检察机关应当在发现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方面多下功夫,开拓发现犯罪线索的渠道,提高 自身的侦查能力。 5、 侦查工作干扰多、可变性大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干扰多、可变性大的特点也决定于职务犯罪主体的特殊性。犯罪嫌 疑人为了不被查处或逃避法律的制裁,必会千方百计使用各种手段甚至动用手中的各种权 力对抗侦查工作。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单位为了本单位的形象和其它利益,一般也不愿意本 单位的工作人员受到检察机关的查处,有的单位领导甚至与涉嫌犯罪的下属有着非常密切 的利益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另外,犯罪嫌疑人往往与一些有权有势之人甚至是手 握重权的领导干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些担心“拨出萝卜带出泥”的关系网中之人势 必尽其可能为犯罪嫌疑人出主意、想办法、出面说情或以权施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的掩护和对反腐败的错误认识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影 响,使得所有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几乎无一例外地会遇到重重阻力和太多干扰,办案过程 中经常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变故。这种以滥用国家权力对抗国家侦查权的特点是公安机关在 侦查普通刑事案件中所难以遇到的。因此,这就要求检察机关注重对犯罪嫌疑人反侦查、 干扰侦查等规律的研究,切实提高检察机关在侦查工作中抗干扰、适应变故的能力。 6、 证据获取、固定难,物证少 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获取和固定工作难度大,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犯罪嫌疑人 作案手段隐蔽,绝大部分案件没有具有侦查意义的犯罪现场和犯罪痕迹;二是犯罪嫌疑人 反侦查能力强,侦查工作遇到的阻力大、干扰多,一旦案发,立即毁灭证据、转移赃款赃 物,订立攻守同盟,威逼利诱证人不要如实做证;三是一般无具体的被害人,许多人对犯 罪嫌疑人抱有同情、理解的较为宽容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侦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较少; 四是有的证人慑于犯罪嫌疑人及其家人、同伙的权势,因害怕遭受打击报复而不敢做证; 五是言词证据不稳定,有的证人因犯罪嫌疑人家属的求情或威胁而改变证言,为犯罪嫌疑 人开脱罪责;有的犯罪嫌疑人出于各种原因可能在如实供述之后推翻原有供词。另外,侦 查中获取的证据以言词证据和书证为主,而且其证明作用至关重要,但物证较少。言词证 据主要是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书证主要包括财务凭证、银行凭证、合同、 文件、会议纪要、规章制度等等。 5 7 (二)职务犯罪侦查的目的 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基本任务就是对已经立案的职务犯罪案件,依 照法定程序收集、审查各种证据材料,及时地查明职务犯罪事实,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案 件的发生,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利,维护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廉 洁和声誉,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1、揭露和证实各种职务犯罪 惩治职务犯罪是当前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关 系到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政治斗争。检察机关必须认真贯彻党中 央“倡廉反贪、反腐防变”的指示精神,依法严厉惩治职务犯罪,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政权,保证人民政权永不变色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具体的侦查工作中,检察机关要积 极办案,尤其要围绕每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把握重点,花大力气查办大案、要案。 查办贪污贿赂案件;深入那些职务犯罪的多发部位,查办各种经济、 “侵权” 、渎职等职务 犯罪案件。 2、预防各种职务犯罪 综合治理、预防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惩罚的警戒作用绝不是看惩罚得严厉与 否,而是使所有一切罪案都真相大白。 ” 6检察机关应不断总结侦查经验,深入研究侦破案 件的一般规律、特点和手段、措施,及时、准确地侦破各类职务犯罪案件。通过揭露犯罪 和揭发犯罪人,消除犯罪嫌疑人继续进行犯罪的可能性,并以此激发广大公民同犯罪作斗 争的积极性,震慑潜在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还可以通过侦查破案发现各机关、团体和企 事业单位的管理漏洞和防范的薄弱环节,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认真总结侦查破案经 验教训的同时,要客观分析犯罪形成的具体原因,对于发现的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工作上、 制度上的漏洞,要提出防范措施和改进意见,并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3、维护国家机关的权威与保障无罪的人免受刑事气追究 惩治、预防职务犯罪,最终目的在于惩治腐败,纯洁干部队伍,净化经济环境,促进 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社会和谐。检察机关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深入反贪污 贿赂、反腐败斗争作为其中的重要措施。由于职务犯罪本身具有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回溯 认识的特点,因此,即使侦查工作进行得细致周密,有时也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忽和 错误,纳入侦查视线的人中,即使是被采取了强制措施的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中,都可能 存在着无罪的人。因而,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特别是在审讯中,必须认真检验、核实相关 材料的真伪,注意发现侦查工作的疏忽和错误,及时地进行补救和纠正。为了保证不放纵 一个坏人,又不冤枉一个好人,在职务犯罪侦查中,侦查人员不仅要注意获取能够证明犯 罪嫌疑人有罪的材料,而且也要注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的材料,认真听取犯罪 嫌疑人无罪的辩解。经过查证,凡是发现不应当立案侦查的,应立即停止侦查;对有关人 员采取了强制措施的,应立即解除强制措施,并做好善后工作。 (三)职务犯罪侦查的要求 8 大体来讲,无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在英美法系,案件一发生,即自然进入追诉阶段。 所以如果仅就侦查的一般任务来看,当然就是要“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和查获犯罪嫌 疑人” 。 7但是,结合职务犯罪侦查的目的来看,职务犯罪侦查活动应该同时有两项任务, 一是要查明犯罪事实和查获犯罪嫌疑人,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开展;一是要一并收集有罪 无罪的证据,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到错误的刑事公诉。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的侦查中,要同 时完成这两项任务,就必须遵循客观义务和正当程序的要求。 (1)遵循客观义务的要求。 关于检察机关的客观义务,其“基本属于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中的概念,表现于检 察官在执行职务时对有利于和不利于被追诉人的各种因素均应注意和斟酌,从而客观地履 行职务” 。 8譬如, “德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第二款规定检察院不仅要侦查证 明有罪的,而且还要侦查证明无罪的情况 ,即检察机关要遵守刑事诉讼的客观性原则, 其要求控诉机关兼负追究犯罪但又同时防止无罪者受到追究的双重职责” 。 9在我国,检察 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同样也被要求必须遵循客观公正的司法义务,就是不仅要注意收集 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同时还必须注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证据, 不仅要注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罪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51132-2015 工业有色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监理《土建案例》真题及答案解析-XT
- 监理工程师土建案例考试真题()
- 监理工程师网络继续教育(铁路工程专业)试题及答案
- 监理水利考试真题及答案
- 省考吉林行测真题及答案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 安装锤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总投资17000万元)
- 健槽铣床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总投资21000万元)
- 光敏电阻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总投资19000万元)
- 2025年天津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肾内科化验单解读
- 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3000字
- 202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深度解读与教学实践
-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
- 乌孜别克族课件
- 2025年树枝工艺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smt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