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鲤禾花鱼高产养殖技术.doc_第1页
乌鲤禾花鱼高产养殖技术.doc_第2页
乌鲤禾花鱼高产养殖技术.doc_第3页
乌鲤禾花鱼高产养殖技术.doc_第4页
乌鲤禾花鱼高产养殖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鲤禾花鱼高产养殖技术应用技术l乌鲤禾花鱼高产养殖技术宾莉伍文初(全州县农业局广西桂林541500)摘要从养鱼方式,鱼池消毒,鱼种放养,饲养与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全州县乌鲤禾花鱼高产养殖技术.关键词禾花鱼养殖技术中图分类号:$96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0)33027001“禾花鱼放养于稻田中,因食落田禾花而得名.乌鲤禾花鱼是全州县独特的小鱼名种,每kg约1520个左右.乌鲤禾花鱼肉质细嫩,清甜可口,无腥味,食后回味绵长.据县志记载,清乾隆盛世将其定为”宫廷贡品”.乌鲤禾花鱼传统的养殖方法是将鱼苗放入水田中自然养殖,产量较低,每hm2约产商品鱼150kg左右.近年来,全州县禾花鱼养殖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产量每hm2由原来的150kg提高到500600kg,提高了34倍,形成了一套高产养殖技术,其技术要点如下:1禾花鱼养殖需要的条件(1)稻田面积:为便于管理,乌鲤禾花鱼养殖的稻田面积一般控制在0.10.2hm2之间,最好连片养殖,要求在10hm以上.(2)土壤条件:稻田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的砂壤土或粘土为好,要求保水保肥力较强.(3)水源条件:放养禾花鱼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旱涝影响.水质要求无污染,无毒害,酸碱性为中性或微碱性.(4)鱼种要求:鱼种选择纯度较高,并经提纯复壮的乌鲤禾花鱼苗,以利提高禾花鱼养殖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益.2养量方式采取坑,沟式饲养,坑,沟占稻田的比例一般为5%左右,深度原则上根据稻田底质而定,以不漏水为准,如土质允许,可挖80lOOcm深坑,沟,坑的形态不定,可为方形,圆形,长方形等.稻田中开好围沟,中心沟,”井”字沟,做到沟沟相通.坑,沟的挖取在春耕生产之前,同时加高加固田埂,搞好进出水口的栏鱼栅.进水口最好用密网过滤,以防止野杂鱼及敌害生物进入.3清池消毒插秧前i2天对鱼池进行清池,使用生石灰或强氯精,漂白粉及专用清塘药物用生石灰清池,方法简单,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效果好.生石灰用量25g/mz.清池时将鱼坑与稻田水体隔离起来.也可用碳铵清池(30g/m).4鱼种放莽插秧7天后可放养,苗种要求体质健壮,健康无病.下池前可用3%的NaCI溶液进行消毒1015分钟或用孔雀氯消毒.在苗种培养地,充氧运输时将药物配入氧气袋内,运回后直接下池,效果相当理想.为提高产量,鱼苗放养量应增大,每hm2放养乌鲤禾花鱼苗I500020000尾或秋花鱼苗12000一i5000尾.5饲养与管理51鱼苗入池采取两种方式(i)肥水下池:即在鱼坑内施农家肥300400g/m,时间在入池前78天左右,以后隔i015天可追旌lO0200g/m2农家肥或者用碳铵20g/m+磷肥15g/m2,以后间隔45天追肥一次,用碳铵5g/m.+磷肥5g/m.(2)清水下池:不培肥水质,直接下池,第二天开始投喂不含激素专用饵料,如颗粒饲料以及传统饲料.5.2饲养一般当鱼体重达lOg以前可用花生麸,菜饼,米糠饲喂,1Og以后则用专用鱼饲料.如颗粒饲料等,这时可不旋肥或少施肥.5.3合理灌水由于稻田放养禾花鱼数量的增加,为防止水中缺氧,造成稻田中的鱼因缺氧而死亡,要坚持流动水灌溉,稻田保持8一lOcm的深水层,少晒田,禾苗长势过旺的稻田,必然控苗晒田时,应采取露田控苗为主,保持坑,沟中有水,进,出水流通灌溉.5.4鱼病防治在鱼苗入池后,一般间隔1520天,最多一个月,便使用杀菌剂或杀虫药物进行消毒杀菌,杀虫,杜绝鱼疾病感染或敌害生物侵袭.如二溴海茵,溴氯海茵,杀虫王等,严格控制使用浓度,按使用说明用药.5.5稻田防治病虫害稻田养鱼后,虽然可减轻水稻病虫害,但仍然会有病虫害发生,因此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时应选择高效低毒对鱼无毒害的农药,同时施药前要加深水层610cm或将鱼集中于鱼沟和鱼坑中.粉剂农药在早上有露水时喷施,水剂农药在下午4时后喷施,尽量使药物粘附在禾苗叶片上,减少药物入水.施药后,如发现鱼有中毒反应时,必须立即加灌新水,同时排水,稀释水中农药浓度,避免鱼中毒死亡.8铺捞销禾花鱼养殖,传统养殖方法,一年只能起捞一批商品鱼,投喂优质鱼饲料,一年可起捞2批商品鱼.第一批商品鱼在早稻收获前7-i0天,将禾田水排干,选收50g以上的成鱼上市:在晚稻收割前7一l0天将将第二批成鱼收获上市在饲养阶段,每kg商品鱼需成本9-10元,根据目前市场价格,禾花鱼养殖的利润每kg在4-5元左右,效益十分可观.后台机核对.4.3调度模式的转变在现阶段,各级调度范围内的命令由调度值班员直接下达变电站,在施行无人值班之后,调度发令及受理模式应当进行如下转变.变电站的正常操作令可由调度先下预令到集中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值班员将预令下到操作队,操作队提前进行准备,并在预令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操作地点后,直接与相关调度联系操作,接受并汇报正式操作命令.事故情况下,可由集中监控中心先将主要故障信息立即汇报调度,同时通知相关操作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检查,操作队到达现场后将直接与相关调度联系.4.4规章制度的制订在分工方面,集中监控中心与操作队之间的分工和责任应划分明确,减少模糊职责概念,各司其职,减少推诿扯皮现象,各自包好自己的责任田.在值班制度方面,可根据监控中心和操作队的实际地理位置,采用部分值班人员白班制,以加强工作繁忙时间的值班力量等,改善单一的三班倒运行值班方式,提高人员的值班时效性,减少强制性无工作值班时间,提高人员值班效率.如集中监控中心每班2人,白天工作繁忙期间可以增加23人,加上站长技术员等,值班力量可达到78人,足以满足监控,传动,新站接入等诸多工作需要.4.5专业化管理的加强由于少人管理多站,应聘用专业公司处理站内繁杂事务,提高值班员值班270I科技博览集中度.操作队主要负责设备的操作,巡视,事故处理和一二次设备卫生的正常维护等.其它一些诸如卫生保洁,绿化,照明,上下水系统,变电站门卫和车辆等非生产类的维护都是交由专业公司处理.这样,处理此类的工作比较好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也使运行人员从繁忙杂乱的非生产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生产类的工作.4.6通讯的重要性建立集中监控中心后,该中心负责着区域内众多变电站的远方运行监控,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通讯通道的管理,监控中心与变电站之间的通讯宜采用双通道模式,自动切换,确保信号上送下达畅通.结语从变电运行值班人员紧缺的现象及变电运行管理上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以设立集中监控中心负责全区监控,按变电站地理位置分区域设立操作队就地负责运行管理,施行监控与操作分设化模式进行变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