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大纲小学数学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本大纲是专门针对选拔合格小学数学特岗教师的考试大纲。由于小学数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对象来自全自各类大学,各大学数学类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体系及所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为规范和指导招聘考试,特制定本大纲。它是特岗招聘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毕业生复习备考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可供各地招聘非特岗小学数学教师考试参考。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小学数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既要考查大学数学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等),同时又要考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考试内容和要求中依次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层次,基本含义如下: 了解: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土,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考试时间、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试形式:闭卷,笔答 3.试卷结构:试卷满分120分,其中专业基石挂,知识部分100分(大学数字类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主干课程内容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二学段规定的基础知识80分,小学数学教学技能20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20分。 4.考试题型:填空题、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注:以上题型不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四、考查内容 大学数学类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主干课程的基本内容:高等数学(包括一元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初等数论课标知识、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二学段规定的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1.函数与极限 (1)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2)会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 (3)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4)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用它们证明一些简单命题。 (5)会利用函数的连续性求极限。 2.一元函数微分学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会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2)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四则运算法则以及复合函数、隐函数求导法。 (3)会求函数的高阶导数。 (4)掌握微分法则,会求函数的一阶微分。 (5)知道中值定理的条件、结论及其几何意义。 (6)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方法,会利用函数的增减性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7)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极值、最值的方法,会解简单的应用题。 3.一元函数积分 (1)掌握不定积分基本公式。 (2)掌握不定积分换元法、分部积分法以及有理函数不定积分的计算。 (3)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与几何意义。 (4)会用牛顿一莱布尼兹公式计算定积分。 (5)会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囱积以及旋转体的体积。 4.向量代数 (1理解向量、向量的模、方向角、方同余弦、投影的概念。 (2)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两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三向量的混合积。 (4)知道几种常见曲面的方程:球面、旋转曲面、柱面二次曲面。 5.平面与空间直线 (1)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下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一般方程以及两平面的夹角公式。 (2)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下直线的一般方程、讨称式方程以及两直线的次角、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公式。 6.列式与矩阵 (1)会利用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计算较简单的行列式。 (2)掌握矩阵的线胜算、乘法、转置、方阵的行列式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 (3)掌握矩阵的三种初等变换。 (4)理解可逆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会用伴随矩阵和矩阵的初等变换求可逆矩阵的逆矩阵。 7.概率统计 (1)知道事件之间的四种关系及三种运算,会佣事件的关系描述随机事件。 (2)能用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及概率的性质计算事件的概率。 (3)会用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和独立事件性质计算概率。 (4)理解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分布律、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 (5)知道0-1分布、二项分布的分布规律。 (6)知道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的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 (7)掌握常用统计量:均值、方差、标准差、中位数、极差的计算方法。 8.数论初步 (1)理解整除的概念、性质,掌握带余数除法定理。 (2)会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理解不定方程的概念,掌握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有整数解的条件,会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通解。 (4)会解系数简单的三元一次不定方程。 9.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与解题基本功 (1)掌握第一、二学段数学课程中的所有内容。 (2)会解第一、二学段内的常规数学题。 (3)会用算术方法解传统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几种文字型应用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百分数问题、比和比例间题、浓度问题、经济问题、盈亏问题、鸡兔同笼间题、牛吃草问题。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1)功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理解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3)知道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内容划分的四个领域,理解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这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 (4)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中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的主要观点。 (5)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附录2中的实例。 11.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 (1)理解数学课程的内涵和类型。 (2)知道一般数学课的类型及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3)理解数学教学的基本特点,知道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组织主要包含的四个环节。 (4)知道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类型,掌握创设数学情境的途径。 (5)知道提问的类型和特点,理解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6)知道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理解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 (7)掌握数学课堂观察的技术(包括分类、步骤、分析等)。 12.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1)了解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三种主要理论。 (2)知道小学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基本步骤,会设计教学目标。 (3)能合理评析和恰当陈述具体的教学目标。 (4)掌握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初步分析小学教材。 (5)了解选择教学策论、制订教学方案的因素。知道不同类型的教学策论及其特点。 (6)掌握编制教案的要点和方法。 (7)了解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能初步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进行评价。 (8)结合相关理论和知识,能初步进行教学设计。 五、参考书目 1.高等数学部分:数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参考大学阶段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统计这四门课使用的任何出版社任何版次的教材即可;非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参考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等数学(上、下)、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共一套四本(任何版次)即可。2.闵嗣鹤、严士键:初等数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罗明东、常进荣、朱维宗等: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云南大学出版社。5李士琦、张晓霞、金成梁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招聘小学体育教师的考试属选拔性考试。编写大纲的目的主要为招聘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服务,为学生备考、教师命题提供科学的依据。本大纲既可为招聘特岗教师作参考,也可为各类学校招聘小学合格的体育教师作指导。 在使用本大纲时要结合特岗体育教师应聘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和准备,对象为大学专科和本科毕业生。 二、考试时间、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题采用以下几种题型:(1)单项选择题;(2)判断题;(3)简答题;(4)论述题;(5)教法技能题。其中客观题、主观题和教法技能题的比例为5:4:1,占100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占20分,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三、考查内容 考试围绕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质;发展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和锻炼;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及实施内容,结合云南的实际考核专科、本科专业层次毕业生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 考试主要涉及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第二部分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技术(七大运动项目)及相关的教法技能。 第三部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知识,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人教版)。 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A.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 (一)走进新课程 1.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了解基层教育的实践者必须具备的教育观念。 2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3.了解新课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1.了解教师专业的基本理念。2.了解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了解课程性质;了解课程基本理念;了解课程设计思路。2.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四个方面分目标的概念。3.了解在小学阶段需要达成四个方面目标的程度。4.了解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运动参与的内容标准。5.了解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运动技能的内容标准。6.了解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身体健康的内容标准。7.了解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内容标准。8.了解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了解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建议;了解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建议。9.了解体育设施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0.了解制订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四)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 1.了解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2.了解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身体活动的内容。 3.了解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学生需要掌握的体操类活动。 4.了解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学生需要掌握的球类活动。 5.了解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学生需要掌握的武术基本技术及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了解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学生需要掌握的发展体能的练习。B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一)运动解剖学 1.运动解剖学的概念及相关术语。2.人体基本构成:细胞的形态、结构,组织的构成、分布及功能。3.运动系统:骨的形态、分类,构造与功能,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和运动形式,了解全身肌肉的分布、分层概况,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上肢、下肢、躯干、全身)。4.内脏器官: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及结构特点,各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及体育运动对内脏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5.脉管系统:脉管系统的组成,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体育运动对脉管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6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反射、反射弧的概念,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7.感觉系统:感受器概念与感受器的分类,视器、位听器、皮肤、本体感受器的位置、分布和形态机能及结构特点,体育运动对感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8.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名称、位置与作用,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的主要功能。 (二)运动生理学1.生命的基础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适应性、生殖),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节律)。 2.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三大能源系统的相互关系,能量连续统一体。 3.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掌握兴奋是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过程,理解骨骼肌收缩的滑行学说和肌肉收缩兴奋一收缩棍联过程。4.内环境的概念和生理意义,血浆渗透压与酸碱度,红细胞的组成和机能。5.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和训练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6.呼吸的概念,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通气功能、气体运输和呼吸运动的调节。7.消化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小肠的吸收,体温的调节机制。8.原尿生成过程和肾脏在维持水平衡中的作用,了解尿生成过程和肾脏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9.激素的一般特性和作用原理,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和作用。10.视觉的机能,位觉、本体感觉的机能和作用,姿势反射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肌紧张和牵张反射的概念,学习的过程及两个信号系统的概念。11.运动负荷与运动负荷闽的概念,超负荷、专门性、可逆性、个别对待训练原则的概念及实践应用的意义与方法,训练的生理评定原则和运动心率的测定与评价。12.影响肌肉力量的肌源性和神经源性因素,肌肉力量训练的一般原则。13.最大吸氧量、无氧阔的概念、测定方法及应用,无氧运动能力的概念及其生理基础。14.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生理原因。15.中小学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的负荷阖以及确定负荷闽的生理依据。16.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热危害及预防,冷伤害的处理及预防方法。 (三)运动生物化学 1.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生物学功能,脂肪动员的概念,肥胖及减肥的机制,核酸及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维生素的概念及分类,维生素与运动能力的关系。3.高能化合物、生物氧化的概念,ATP合成的方式,运动时骨骼肌的供能系统、磷酸原系统、糖酵解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的代谢过程的特点。4.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代因童供能系统,糖的来源和去路,肌糖原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肝脏释放葡萄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乳酸与运动能力的关系。5.脂肪动员在运动时的供能作用,脂肪氧化供能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要点。6.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氮平衡,蛋白质的组成单位、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的方式及尿素生成(运动和恢复期蛋白质代谢)。7.运动性疲劳和超量恢复的概念及生物化学特点。 (四)运动生物力学1.运动生物力学概念及人伪拢几械运动的表现形式和概念。2.骨、骨骼肌的生物力学特性。3.理解人体平衡动作的力学原理。4人体活动的分举和示动学特征(时间、空间及时空特征),人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规律及人体转体运动和抛体运动。5.牛顿运动定律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人体运动力学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6.推与拉动作、鞭打动作、缓冲与蹬伸动作、扭转、相向运动与摆动动作及各种起跳的生物力学分析。 (五)体育保健学1.七大营养素的构成与作用,热量过多、过少的危害,掌握合理营养的概念、保健作用及要求,少年儿童营养的特点。2.少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女子体育卫生要求。3.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保健指导要求及措施,判断运动疲劳的方法及消除疲劳的常用方法与措施。4.运动性疾病的种类、原因与发病机理,如何处理与预防。5.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预防、急救、处理。6.按摩的作用原理及基本手法。7.康复锻陈的原理生孔言法,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制定原则、内容。 (六)体育心理学 1.体育心理学的概念、性质、研究对象。2.运动表象在体育中的作用,运动记忆的特点,注意方式与运动项目的关系,体育活动对情绪的调节作用。3.体育动机、体育兴趣、体育态度的概念及培养方法。4.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分析方法和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优化的策略,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自我调节方法。5.运动技能学习的心理规律。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心理分析和运动技能迁移理论,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学意义。6.目标设置训练法、放松训练法,表象训练法、注意力集中训练法、自我暗示法和模拟训练法的原理和实践运用。7.体育比赛的心理规律,体育比赛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技能调节的理论方法,“教学一训练一比赛”的体育心理学意义,心理因素对体育比赛的影响。8.体育团队的概念、心理功效、凝聚力以及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体育活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影响因素、预防体育活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与途径。 (七)运动训练学1.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2.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构成体系。3.运动成绩的定义、特点及其决定因素,掌握运动员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4.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5.分解、完整、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训练法的应用,周期性单一、混合性多元、固定组合、变异组合练习手段的应用。6.体能训练的定义及基本要求,掌握身体形态、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及基本要求。7.影响运动技术的主观、客观因素,战术能力的影响因素。8.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多年训练、年度训练及周、课训练计划的负荷量特点。(八)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1.科研的思维过程和具体研究步骤。 2.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理。 3.体育科研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知识。 C体育技能专业知识 1.田径:掌握跑跳、投的技术原理,各重点项目的关键技术动作要领(如跳远的起跳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掌握田径主要项目相关的规则及裁判法。 2.球类(以篮、排、足球为主)的基本技术、战术和教学应用能力,掌握其相关的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 3.武术、体操、健美操与舞蹈游泳的基木技术、战术和教学应用能力,掌握其相关的主要规则及裁判方法。 D.体育教师教育的知识与技能 (一)学校体育学 1.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 2.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学校体育课程功能、地位及目标。 4.影响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与过程、原则与途径,体育课程实施的管理。 5.课外体育的特点、功能.课外体育的组织形式,课外体育的实施。 6.课外体育训练与竞赛的特点、功能,课外体育训练与竟赛组织形式及实施。 7.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与特点,体育学习策略的构成与指导。 8.体育课程评价,体育教学评价,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 9.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10.体育教师的地位、作用和特征,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与研究,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 (二)体育教学论 1.体育教学的概念、地位、特点及研究对象,体育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 2.体育教学目标概念,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及目标的制定。 3.体育教学的主导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体育学习中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 4.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特性,体育教材化的内涵及方法。 5.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规律。 6.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当前中国的七大基本体育教学原则。 7.体育教学模式概念,当前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 8.体育课堂教学概述,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 9.体育教学方法概述,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其基本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0.体育教学环境概述,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 11.体育教学评价的概述,评价内容,评价的技术与手段。 (三)体育教学设计 1.体育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体育教学设计的概念、特点及要求。 2.体育教学设计背景分析的步骤及方法(学习需要、教材和学情)。 3.体育教学系统各要素的设计步骤及方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与学的方法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介设计、教学中的安全防范设计、运动负荷及时间设计)。 4.各类教学方案的撰写类型与方法(水平教学方案、学年教学方案、学期教学方案、单元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案)。 5.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以及体育教学方案的评价步骤与方法。 (四)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1.掌握田径(跑、跳跃和投掷)各项教材的要点,重点,相关教材的选择、加工和处理技巧,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体操各项教材的要点、重点,相关教材的选择、加工和处理技巧,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 3.掌握球类(篮、排、足球)各项教材的要点、重点,相关教材的选择、加工和处理技巧,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 4.掌握武术各项教材的要点、重点,相关教材的选择、加工和处理技巧。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 5.掌握游泳各项教材的要点、重点,相关教材的选择、加工和处理技巧,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 6.掌握一般身体素质与能力发展的要点、重点,相关教材的选择、加工和处理技巧,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 (五)体育游戏 1.掌握体育游戏的概念、特点、分类。 2.掌握体育游戏的创编技法与程序。 3.掌握体育游戏教学的原则、特点与形式、方法以及组织与管理。 4.掌握体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以及室内或户外游戏等 (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 1.微格教学的概念及操作程序。 2.体育教学技能的概念、分类。 3.各项体育教学技能的概念、功能、构成要素、类型及应用要点语言表达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示范及直观演示技能、提间技能、反馈技能、控制技能和结束技能)。 四、参考书目 1.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汀版。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至水平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5.其余专业主课程参考书以大学现行教材为主,包括人民体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比京体育大学出版让等均可采用。信息技术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招聘小学信屉技术教师考试属选拔考试编写术大纲的主要目的是为招聘合格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服务,为备考学生和教师命题提供规范的依据。大纲既可为招聘特岗教师作参考,也可为各类学校招聘合格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指导。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知识要求:熟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内容,能结合教学对象把大学有关计算机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web技术与网页设计、计算机数据库应用等)与对应学段的教学要求融会贯通。能力要求:能针对小字七个教学模块的要求,熟练运用相关软件,特别是能依据任务目标收集、分析、处理和表达相关信息的规划、设计及上机实践能力。实践应用要求:能针对教学需要,对活动任务进行设计、规划和上机实践及评价。教学能力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不同学生特点,开展相应教学活功,没计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实施课堂教学和开展上机实践等活动。教学评价要求:能根据不同教学模式,设计、实施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 三、考试时间、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答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结构:满分120分,其中专业基础知识部分100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20分。考试题型:试卷分为选排题、填空题、简答题朴论述题四种题型。选择题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是对考试要求的内容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简答题和论述题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进行全面的考查。 四、考查内容 (一)信息技术基础 1.了解信息及其基本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3.了解计算机巾信息的表示方式,掌握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信息存储单位及换算方法; 4.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构成从其主要特点; 5.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能指出商业软件、共享软件、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的差异。 6.热练使用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与管理。熟悉文件管理的功能和思想方法,能依据分类管理思想建立合理的文件目录结构; 7.比较计算机和移动终端中不同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Android )的界面、功能、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_卜的异同; 8.掌握网络道德和相关概念以及可借鉴的规范和网络道德的特点; 9.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及软件知识产权; 10.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做好计算机及个人信息和资料的安全防护、增强信息安全的手段和意识; 11.理解病毒、木马的危害及传播途径,学会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能更新杀毒软件并查杀病毒,能更新系统补丁,树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 (二)文字处理 1.熟练利用多种文本编辑工具对文档进行简单的编辑。理解文本编辑的基本过程,比较不同文本加工软件在使用上的异同; 2掌捉文字的输入方法,切换汉字输入,全角半角的山换,常用中文标点符一号和英文标点符号的输入,特殊符号的输入; 3.掌握文字及段落格式的设置方法,文字属性的受置、文字的修饰; 4.掌握文字的编辑方法,如插入、删除、修改、复制移动操作,会使用查找替换等工具对文件内容进行数据统计或批量修订等; 5掌握在文档中插人图像文件、剪贴画、自选图形、艺术字、文本框的方法,并进行大小调整和格式设置; 6.掌握在文档中插入表格的方法,熟练进行表格的编辑和表格的修饰;7掌握文档的页面设置和打印输出。 (三)数据处理 1.理解利用表格编辑软件进行信息加工的意义和价值;2.能使用一种电子表格软件创建表格、设置表格的基本格式;3.掌握表格处理工具的公式、函数、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功能处理数据;4.熟练使用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图表来表达数据信息;5.运用表格处理工具的基本功能有效加工信息,能分析表格数据及图表所蕴含的信息。揭示事物间的关系、特征和变化规律。 (四)网络技术及应用 1.了解网络的分类、组成和功能,理解网络拓扑结构图:2.了解IP地址、域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了解OSI分层结构思想和TCP/IP协议基本概念及功能;4.了解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法及常见的因特网服务,体会因特网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5.了解网络技术应用发展的动向,如移动计算、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 6.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常用方法;会使用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会保存网页,下载文字和图片等信息。熟练使用搜素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提高搜索效率; 7.掌握常用信息下载和保存的方法,通过选择恰当的下载方法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8.熟练使用习特网信息交流技术,比较各种信息交流方式的异同;9.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能在信密、表达与交流中合法利用网络资源,能通过归纳演绎、总结和评估各种信息形成新的观点: (五)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2.犷解常见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类型及文件格式;3.了解常见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加工方法,能使用常见工具软件进行多媒体信息的采集,运用恰当的处理工具简单加工多媒体信息;4.能使用图片加一F软件工具粉中的主要工具,能借助选区、图层和滤镜等功能加工图片,表达创意;5.能通过编辑图层和关键帧制作逐帧动画 ,运功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表达创息,会制作引导线动画和遮罩动画;6.围绕某个主题,使用演示文稿等媒体集成工具,综合运用多种媒体信息,设讨制作发表或发布多媒体作品,能够根据任务的要求评价多媒体作品的表达效果;7.通过实践比较图像加工软件、动画制作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多媒体集成软件中有关层的概念,理解其技术思想。 8.通过体验不同的多媒体集成软什,比较不同集成软件的异同。 (六)程序设计基础 1.借助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Visual Basic) ,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过程、方法; 2.能从简单生活问题出发,设计算法并编程实现,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感悟算法的价值。理解算法的概念与作用,以及算法与程序的关系,能使用流程图表达算法; 3.熟悉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Visual Basic)的编程环境,理解控件、对象、属性等基本概念;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据分类,理解数值型数据和字符型数据在程序中的作用; 5.掌握常用算数运算符,关系运算符和常用的数值型标准函数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写出数学表达式; 6.掌握顺序结构语句、分支结构语句、循环结构语句的功能和用法,能够根据需求,编写由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形成的混合结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7.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的方法,能分析程序的功能和调试程序。 (七)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理论;2.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及分类;3理解学习者起点分析的意义;4.掌握分析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方法;5.掌握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特征分析;6.掌握教学策略选择和设计以及学习环境的创建; 7.堂棍教学模体的设计以及如何运用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掌握学习资源和工具的选择、设计与开发; 9.理解教学评价的含义、内容和类型,掌握教学评价设计; 10.能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 五、参考书目 1.祝智庭、李文昊主编: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艺主编: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吕品编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音乐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本大纲是专门针对小学选拔合格音乐教师的招聘考试大纲。主要是为教师命题和音乐教育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毕业就业的学生备考提供依据,此考纲既可作为招聘特岗音乐教师的指导性文件,也可作为一般小学常规性招聘音乐教师考试命题的指导。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理解、掌握和运用小学音乐课程的基础知识。 2.理解、掌握和运用与小学音乐课程相关的大学专业理论知识。 3.理解、掌握与应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三、考试范围和内容 (一)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乐理,墓础和声,艺术概论,儿童歌曲创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简史与音乐欣赏。 (二)九年义务教育(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有关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四、考查内容 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部分 (一)基本乐理 1.了解音的产生原理、乐音与噪音、乐音的特性。掌握记谱法(简谱、五线谱)。 2.掌握节奏、节拍、拍、扣子、单扣子、复拍了、混合拍子、变拍了等概念。 3.掌握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和意义。 4.掌握自然音程、变化音程、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等概念及构成的方法。 5.掌握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和弦与转位的构成方法。 6.掌握调式、调性概念。 7.掌握移调的方法井能按指定的音程进行移调。 8.掌报记谱法中各种常用记号与音乐术语。 (二)基础和声 1.掌握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 2.掌握 I、IV、V级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连接。 3.掌握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应用。 4.懂得终止的类别和应用。 5.能运用适当的和弦为小学音乐教材歌曲编配伴奏。 (三)艺术概论 1.懂得艺术的概念及起源。 2.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 3.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4.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心理。 5.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1.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特征及音乐的类别。 2.了解各类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言乐、器乐及综合性乐种的艺术特点。 (五)中国音乐史与音乐欣赏 1.了解远占及夏商的音乐,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乐器。 2.了解周秦时期的音乐及音乐的美学思想。 3.了解隋唐时期的首乐特点和主要音乐家及其音乐成就。 4.了解宋元时期的音乐特点及主要音乐形式。 5.了解明清时期的音乐特点及戏曲形式和代表性声腔。6.了解传统音乐的发展与改革;了解近代说唱艺术、民族器乐的发展概况 (六)外国音乐史与音乐欣赏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特征及器乐发展概况。 2.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了解早期意大利歌剧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3.了解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乐派的音乐特点;熟悉该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4.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熟悉该时期主要的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5.了解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主要作曲家和代表作。 6.了解20世纪的音乐特征及代表人物、音乐作品。 (七)儿童歌曲创作 l.了解儿童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的体裁。 2.了解儿童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关系;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和调式的基本规律。 3.掌握儿童歌曲创作的基本规律。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部分 1.理解并掌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 2.理解并掌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及评价方式、方法。 3.了解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 4.熟悉小学音乐教材,结合课标理念,采用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5.能够结合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要求分析音乐教学案例。 五、参考书目 1.李重光著:基本乐理,人民音乐出版社。 2.伊杜波夫斯基、斯叶甫谢耶夫、伊斯波索宾等合著:和声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3.周耀群著:西方音乐简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4.陈应时、陈聆群主编: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编:义务教育音乐课(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考试说明 1.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大纲中两个部分的考试内容,是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也是参加云南省招聘特岗小学音乐教师考试的必考内容。 2.通过对参考学生专业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考试,作为鉴定考生是否具有小学音乐教师素养的依据。 3.大纲对每门课程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写明了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可根据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参考书进行重点全面的复习、备考。 4.小学音乐教师除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基本功技能,如钢琴、手风琴的演奏及即兴伴奏技能声乐、舞蹈、合唱指挥等技能。英语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本考试属于选拔小学英语教师的考试,以招聘小学英语教师上岗为目的,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大纲主要为教师命题和考生备考提供依据和参考,既可作为招聘小学英语特岗教师考试命题的指导,也可作为一般小学常规性招聘英语教师考试命题的指导。 为了科学、客观及有效地考核考生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字综合能力,同时考虑到此类型英语芳试的可操作性以及英语专业知识评估的特点,本考试采用多种题型,以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二、考试时间、形式及试卷结构 本试卷共有六个部分:I.语音知识5% ;II .语法与词汇30%;III.阅读理解30%;IV段落翻译15%;V.教案编写20%;VI.教学技能(教育学、教育心理学)20%。整个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翻译题和案例编写等题型。 三、考查内容 考试范围包括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教学基本技能。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语音知识、词汇与语法、阅读理解、翻译、教案,以及教法技能(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I.语音知识(Phonetics 5%) 1.考试要求 熟练运用音标和发音规则拼读单词,熟练掌握多音节词和句子的重音模式;比较流畅地朗读难度系数相当的段落和篇章,语音语调正确。 2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英语语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着重考查考生对单个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组合、单个辅音字母以及辅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则的掌握与运用程度。 3.考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选择题形式。共5题。每题设A, B, C, D四个选项,考生从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 II.语法与词汇(Grammar and Vocabulary 30%) 1.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英语语法知识:词类、可数与不可数名词、名词单复数、代词、介词、连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基本句型、从句、倒装句等句式。基本掌握英谱专业基础阶段认知词汇(4000-5000个),比较熟练掌握其中3000个基本单词及其搭配。 2.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基本英语语法、词汇、短语的掌握程度及实际运用能力。 3.考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选择题形式,共30题。第一部分为语法知识题,每题设A, B, C, D四个选项。考生从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词汇题,考生需从给出的巧个单词或短语中选择正确答案。分别填入15个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 III.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1.考试要求 读懂难度相当于英语原文简写本的文章或书面材料。熟练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能理解字面意思,既能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和推理;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也能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自觉采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和调整阅读速度。 2.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考查考生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阅读速度。 3,选材原则 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科技、文化、经济、日常知识、人物传记等;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阅读材料的语言难度中偏易。 4.考试形式 本部分有3篇文章,每篇文章5个问题,共巧题。第一篇文章采用选择题形式,每题设A、B、 C、D四个选项,考生从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第二篇文章采用回答问题或补全句子形式,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间题或补全句子,每题2分,共10分;第三篇文章采用信息配对形式,考生根据文中段落的主旨意思.选择与之配对的信息,每题2分,共10分。 IV段落翻译(Paragraph Translation 15%) 1.考试要求 能将语言难度系数中偏易的英语(中文)段落翻译成中文(英语),段落长度在100字左右。要求对原文理解正确,译文的信息量应与原文相当;语法正确;语言通顺、流畅,符合中文(英语)的表达习惯。 2.考试目的 考查考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认知和掌握能力,能够进行难度系数中等偏易的笔头翻译活动。 3.考试形式 本部分有两个部分,共15分。第一部分为一个长度约100个字的英语段落,要求考生翻译成汉语,共7分;第二部分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巡视整改监督培训课件
- 巡察整改课件
- 岩棉板保温课件
- 输煤安全培训项目课件
- 产业协同发展工厂承包合作协议
- 企业长期用车租赁管理服务合同
- 公寓租赁退房协议及押金退还细则
- 创业合伙人知识产权共享与利益分配合作协议
- 小青蛙模仿操课件
- 贴墙砖工人安全培训课件
- 富士康自动化培训知识课件
- 北宋名臣滕元发:才情、功绩与时代映照下的复合型士大夫
- 2025年中小学生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制冷复审课件
- 《新媒体营销与运营》-课程标准、授课计划
- 数字媒体技术认知实习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华中师大教育技术学导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 消化内科临床科室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
- 空天飞机热管理系统-洞察及研究
- 讲解壮族文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