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PPT课件.ppt_第1页
早产儿喂养PPT课件.ppt_第2页
早产儿喂养PPT课件.ppt_第3页
早产儿喂养PPT课件.ppt_第4页
早产儿喂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产儿的喂养,儿科,1,一、早产儿的营养支持,1、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经肠道喂养)和肠外营养(静脉营养)。,2,(一)肠内营养,一、肠内营养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母乳喂养:尽可能早期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奶瓶喂养、管饲喂养。1、奶瓶喂养适用于胎龄34周以上具有完善吸吮和吞咽能力,又无条件接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3,2、管饲喂养适应证:(1)胎龄32周早产儿;(2)吸吮和吞咽功能不全、不能经奶瓶喂养者;(3)因疾病本身和治疗因素不能经奶瓶喂养者;(4)作为奶瓶喂养不足的补充。3、管饲喂养的方式(1鼻胃管喂养:是管饲喂养的首选方法(2)鼻肠管喂养:,4,二、新生儿喂养指引,1、按需喂养,出生后遵医嘱先喂糖水或温开水,无特殊后逐渐加,质由稀到浓,量由少到多。2、喂奶时及喂奶后取头高右侧位,头偏向一侧,禁止面朝上、平卧位。3、鼻饲奶前先回抽,确认无误才注奶,并观察胃残余奶量。,5,a、如胃内有积乳大于前一次量13,则不加量,可将残余打回,连同配方乳达到前一次量b、如残留量喂养量的50%,可将残余打回,连同配方乳达到预期喂养量c、如残留量喂养量的50%,则通知医生,遵医嘱减量或停喂一次d、如胃液中含有血液、胆汁等则禁食,并通知医生,查找原因,6,四、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防和处理,早产儿在开始喂养的初期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有报道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达50%以上,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23h腹围增加大1.5cm、伴有肠型),胃肠留量超过上次的喂养量的1/3或持续喂养时超过1h的量,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或有咖啡渣样物,大便潜血阳性,大便稀薄、还原物质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或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等。发生喂养不耐受,可先暂停喂养、减少喂养量或改变喂养方式(改间歇喂养为持续喂养);使用母乳或特殊的配方奶,若症状仍存,7,在,需摄腹部可有平片,观察胃管位置,并排NEC;检查胃内抽吸物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在临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轻或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从而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和生长,尽早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8,五、喂养不耐受的监测,患儿-经胃肠道内喂养就应进行喂养监测,监测内容包括1、每隔2-4小时观察残留的乳汁量2、测量腹围(24小时腹围增加大于1.5cm,伴有肠型)3、监测肠鸣音次数4、大便的次数和性质,早产儿大多存在一些胃排空延迟、胃留,如果存在持续大量的胃留或体检发现有任何应立即终止喂养。,9,六、喂养后生长监测,采取何种喂养方式均需进行生长监测,生长监测的内容包括1、每天体重情况2、每周头围和身长增长情况3、每周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网积红细胞计数4、每隔一周监测血电解质、钙、磷、碱性磷酸蛋白、血尿素氨,如果生长不充分,可在喂养耐受下,适应增加喂养量和热卡,热卡通过适应增加配方奶浓度或补充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出现,如果存在其他生化指标的异常,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