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分类号图书分类号_g641_ 密级密级 非密 udcudc 注注 1 1 378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 research and study for love view of university students 徐徐 燕燕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申丹虹申丹虹 教授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申请学位级别 法学硕士法学硕士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提交日期 2012 2012 年年 4 4 月月 20 20 日日 论文答辩日期论文答辩日期 2012 2012 年年 6 6 月月 2 2 日日 学位授予日期学位授予日期_ 年年_月月_日日 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人李敏李敏 副教授副教授 赵新生赵新生 副教授副教授 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主席 秦志敏秦志敏 教授教授 20122012 年年 6 6 月月 7 7 日日 注注 1 1: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 udcudc的分类的分类 原原 创创 性性 声声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 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 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北大学有关保管、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其中包本人完全了解中北大学有关保管、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其中包 括: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括: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 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 复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 复 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 签签 名:名: 日期日期: 导师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日期: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与研究 摘 要 恋爱观是人们对待择偶和爱情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恋爱、婚姻是人生的必经 之路,也是人生中的关键。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对待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也表 现出不同的特点,有快乐和幸福,也有失意和惆怅。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在恋爱观方面表现出较强烈的需求,帮助大学生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恋爱观、两性观、婚姻观,是一个国家对大学生教育极其重 要的内容,关系到他们青年一代是否能健康成长,是否能有幸福的家庭生活,这 一切都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 西方文化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渗透与 传递,传统的爱情观、恋爱观、两性观、婚姻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怀疑。 高等学府作为文化知识传播的前沿阵地,也受到了这些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由于 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待爱情、恋爱、婚姻的理解也不透彻,缺乏健康的恋爱观 指导, 导致在恋爱中出现了不少价值取向扭曲和道德缺失等问题, 诸如婚前同居、 金钱崇拜等,进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极易给他们未来的成长与 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本文对大学生恋爱观现状进行了调查, 发现大学生在恋爱观方面表现出的种 种变化,除了有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外,还有高校对大学生的恋爱 观教育不重视、教育效果低下,以及社会转型对大学生的一些负面影响有很大关 系。 大学生深切关心的问题常常得不到解答,培养人最重要的感情职责却被束之 高阁, 他们内心深处的隐私没有成为教师所关注的对象,这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学生在恋爱观中面对各种诱惑及社会道德 与自身需求的矛盾时,如何判断和选择?他们能否符合社会所倡导的主流,这已 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的一大课题。 通过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研究,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促进大 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也为高校进行大学生恋爱观教 育及爱情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建议 research and study for love view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bstract love view is people treat the mate choice and love the basic views and attitude. love, marriage is the only way which must be passed of life, life is the key. each persons life in different situation, towards love and marriage attitude also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have happy and happiness, also have frustrated and disappointed. college students are at the stage of puberty, in view of love has shown a strong demand,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love, love view, the view of sex, marriage, is a stat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important content,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young generation to grow up healthy, whether can have a happy family life, all this with a country, a nations fu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western culture and lifestyle of the infiltration and transfer,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love, love view, the view of sex, marriage has been hitherto unknown challenge and suspicio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s the cultural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of the forward positions, but also by the influence of trend, college students as a result of the psychological have not yet fully mature, to love, l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marriage is not thorough, the lack of healthy love outlook, resulting in love to appear in a lot of distorted value tropism and ethics and other issues, such as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the worship of money,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ir academic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 extremely easy to their futur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extent of damage.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in love outlook changes, in addi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asons,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love education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low efficiency, and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me negative effect has the very big relations. college students deep concern often is answered, the most important duty of cultured human feelings are put it away unheeded, their innermost privacy did not become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object, which has become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not be ignored important content. therefor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view of love in the face of all kinds of temptations and social morality and its own demand contradiction, how to choose? they can meet society advocated by the mainstream, it has beco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actively a major topic of concer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ove, promot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health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also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love and love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keyword:university students, outlook on lov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countermeasure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 目目 录录 1. 绪 论 . 1 1.1 选题依据 . 2 1.2 选题背景 . 2 1.3 研究内容 . 3 1.4 研究方法 . 4 2.大学生恋爱观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 4 2.1 大学生恋爱观的内涵 . 4 2.1.1 大学生恋爱观的本质 . 5 2.1.2 大学生恋爱观的特征 . 6 2.2 大学生恋爱的原因 . 8 2.2.1 大学生个性增强的影响 . 8 2.2.2 社会情感需求的影响 . 8 2.2.3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 9 2.2.4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 9 2.2.5 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的影响 . 10 2.3 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意义 . 10 2.3.1 恋爱观的研究意义 . 11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11 2.3.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2.3.4 恋爱观教育研究现状 . 14 3.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15 3.1 大学生恋爱观的利弊分析 . 15 3.1.1 大学生恋爱现象合理因素 . 16 3.1.2 大学生恋爱现象不合理因素 . 17 3.2 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研究 . 18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i 3.2.1 问卷设计 . 19 3.2.2 研究方法和对象 . 19 3.2.3 调查结果 . 19 3.2.4 调查情况分析 . 21 3.3 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 23 3.3.1 恋爱简单化 . 23 3.3.2 恋爱片面化 . 24 3.3.3 恋爱浪漫化 . 24 3.3.4 恋爱理想化 . 24 3.3.5 恋爱虚荣化 . 25 3.4 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 . 25 3.4.1 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 25 3.4.2 大学生恋爱不当的形成原因 . 27 4.大学生恋爱观发展趋势和建议 . 30 4.1 大学生恋爱观发展趋势 . 30 4.1.1 大学生恋爱观将更加自我 . 31 4.1.2 大学生恋爱观将更加开放 . 31 4.1.3 大学生恋爱观将更加理性 . 32 4.2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 32 4.2.1 充分认识爱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32 4.2.2 充分认识恋爱观包含着道德责任感 . 33 4.2.3 充分认识恋爱观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 34 4.2.4 充分认识和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 34 4.2.5 充分认识和寻找志同道合的伴侣 . 35 4.2.6 充分认识爱情的真谛 . 35 4.2.7 充分认识爱情真伪学会保护自己 . 35 4.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建议 . 36 4.3.1 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 36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iii 4.3.2 以软性措施为主,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 . 37 4.3.3 以硬性措施为辅,加强对大学生的制度管理 . 40 4.3.4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 41 5.结束语 . 42 参考文献 . 44 附录 a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 附录 b 攻读博士(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 谢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 1. 绪 论 爱情是红玫瑰,浓重而又热烈;爱情是沁入灵魂的美酒,使人如痴如醉。爱情是人 类一个永恒而又常新的话题,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词语来修饰它,赞美它,令人神往。 爱情,是一对成年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 成的对另一个异性的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感情。而恋爱观, 则是人们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它反映出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对爱情、婚 姻和性方面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出人们在价值观其它方面的选择取向。同时在人的一生 中,恋爱观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在爱情、婚姻和性方面的价值取向往往会直接 影响到其对待生活的态度,在恋爱观中表现出来的彷徨、迷茫、困惑和失误,也会转而 影响到人们对待生活其它方面的正确选择。 这是因为价值观是一个综合的思想体系,任何一方面的错误选择都会引起其它方面 的连锁影响。可以说,没有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就会影响到人们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就 会偏离人生的正确轨道。通过一个人恋爱观的取向选择,我们可以了解其总体价值观方 向,为潜在的价值取向隐患起到显微镜和放大镜的作用。 时下,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 30 个春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融入 进程加速,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在社会结构及各种社会运行机制发生转变的同时, 价值体系随之显著变化,多种价值观并存,彼此间的相互摩擦、碰撞,使人们的思想意 识上产生了较大的彷徨和困惑。 大学生正值黄金般的年龄,处于学习成才的最佳期。但爱神也不知不觉地来到他们 的身边,使原本不大平静的心田泛起爱情的涟漪,对恋爱的关注和尝试成为他们在校生 活的重要内容之一。须知,爱情不仅涉及一对异性间的人际关系,属于私德的范畴;也 涉及周围环境,带有公德的性质。就其自身来看,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 正趋向成熟,价值观体系尚未完善,缺乏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力。面对懵懂中的这 份情感,面对爱情这种强烈、深刻、自我的感情,最容易使之产生过度地冲动和好奇; 加之他们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遇到事情容易冲动丧失理智,进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2 错误的选择。因此,大学生在恋爱观方面迫切需要正确的引导。从社会背景来看,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思想体系被打破,新的思想体系尚未健全,大学生处在身 心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年轻好奇心强,对未尝试过的事物、流行的事物 有着较为强烈的探究心理,因此极易受到不健康价值观的影响 1。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价值观和综合素质如何,对待人生观和世界观 的认识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振兴和民族崛起。因此,接受一次爱情的学前教育,让 他们理解爱情的真谛,拥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是十分必 要和大有益处的,也是高校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1.1 选题依据 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大学生恋爱观也随之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部分 大学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恋爱、爱情、婚姻的理解不透彻,高校又缺乏恋爱观 的教育,导致在恋爱中出现不少价值取向扭曲和道德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 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 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山西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的现状调查。文章分三个部分对大学生恋 爱观及恋爱观教育进行阐述。首先,归纳了大学生恋爱观的内涵与特征,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恋爱观 及恋爱观教育的相关理论成果。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剖析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指出大 学生恋爱的合理因素及误区,分析了高校恋爱观教育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大学生恋爱观发展 趋势和建议,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加强恋爱观教育,形成社会、高校和家庭的全面教育。 1.2 选题背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男女青年谈谈什么是爱情,不仅是可以的, 而且是必要的 2。爱情是人类道德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人生经历的重要内容,它不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3 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而且体现着人类文明进步程度以及社会道德发展水平。大学生作 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恋爱观的教育更是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整个社会的 转型,大学已不再是安宁的“象牙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高校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和影 响,使得大学生在各种价值观中无法取舍。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教育工 作者、家长及大学生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已成为重 要课题。 本文从大学生恋爱观及恋爱观教育的现状等实际问题出发,剖析了大学生对恋爱观 的误区和问题,旨在寻求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素质教育、心 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结合的最佳途径,为高校进行大学生 恋爱观教育及爱情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1.3 研究内容 第一, 大学生恋爱观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归纳了大学生恋爱观的内涵、 本质及特征, 了解了大学生恋爱的原因。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恋爱观及恋爱观教育的相关理论成果并进 行了分析比较。 第二,大学生恋爱观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深入调查研究,弄清 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误区,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以及高校恋爱观教 育存在的不足。 第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建议。通过研究,寻求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途 径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更好的构建 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和管理的模式。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4 1.4 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调查尽可能占有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 对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初步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 其次,编制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对个别大学生进行咨 询和访谈。通过这些途径,获取关于大学生恋爱观及教育现状的大量数据,为论文研究 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基本对策与措施。 最后,运用人工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取的文献资料与调查数据进行定 量与定性分析及综合研究,由表及里,找规律、得出结论。 2.大学生恋爱观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如今,在大学校园里,恋爱中的大学生随处可见,他们出双入对、时有亲昵的行为, 这已成为一道令同学羡慕、家长疑虑、老师无奈的独特风景线。受上世纪 90 年代西方 “性解放” 、 “性自由”的思潮影响,我国传统的爱情观、恋爱观、婚姻观遇到了前所未 有的挑战与怀疑。特别是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在校大学生,势 必会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如在学生宿舍里,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学生之间谈 话、交流的主要内容。它似一杯蜜糖,让人感到甜美和幸福;它又似一粒怪味豆,让人 尝尽酸甜苦辣。那么在校大学生应该如何去面对,怎样去处理呢? 2.1 大学生恋爱观的内涵 恩格斯认为:“恋爱是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 3。 ”英国性心理学家霭 理上善在性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恋爱是一种吸引的情绪与自我屈服的感觉之和,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5 其动机出于一种需要,而其目的在于获得可以满足这需要的一个对象 4。我国心理学家 黄希庭则认为: “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称为恋爱,处于恋爱状态的男女会产生特别 强烈的互相倾慕 5。 ”对恋爱观的界定: “恋爱观是指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 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 6。”“恋爱观是人们对待恋爱与爱情 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它是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 7。” 对如今的在校大学生来说,谈恋爱已经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他们年龄平均在 19 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均趋 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爱情、渴望轰轰烈烈的谈恋爱,而且中国高校的有关条例上明 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生谈恋爱本是毋庸置疑的,但恋爱后随之而 来的又是思想观念上的改变,对恋人的排他、波动,和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因情所 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还有的学生为了爱情大打出手,出现打架等偏激的行为,使 两个人的感情出现裂痕;而更可怕的是,有些脆弱的大学生却选择了自杀,从而达到逃 避这破碎恋情的目的。这些行为,都为大学生本应纯洁、忠贞的爱情涂染上了黑色的一 笔。对此,社会在质疑,我们也不得不陷入深思: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学习期间谈恋爱? 在爱情与学业的选择上,孰重孰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以及受当前急功近利社会现象的影响, 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性解放”、“性自由”。如此一来,在一些学 生中,出现了恋爱不是为了结婚,恋爱不是真情的付出。更有甚者,把恋爱当成毕业后 发展的“源动力”;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孤独忧闷的方法;把恋爱当成一种新的时 尚;把恋爱当成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由此可见,这些大学生在解放思想的同时, 忽视了道德、社会、法律的约束和谴责,这样的想法使大学生正常的恋爱,失去了他本 来的纯真, 涂染上了不光彩的一笔。 因此,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使大学生减少走 “弯路” , 进“死胡同”是非常有必要的。 2.1.1 大学生恋爱观的本质 爱情是个古老而又永恒的新课题,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 、希腊的史诗、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6 罗马的神话、乃至基督教的圣经当中,都有着许许多多神奇而又动人的爱情故事。 然而,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古往今来人们对爱情的理解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其中 不少人的认识都有一定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揭示出爱 情的本质和真谛。 马克思主义认为: “爱情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 恩格斯指出: “现 代的性爱,同单纯的性欲,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 8。 ”首先,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 作为前提,在这方面,妇女与男子的地位是平等的,而在古代的时代,对爱的理解,绝 不是一向都征求妇女同意。其次,性爱往往要达到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和 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最后,对于性交关 系的评价,产生了一种新的道德标准,我们不禁要问:他是结婚的还是私通的,而且要 问是不是由于爱情,由于相互的爱慕而产生的。恩格斯的论述,揭示了爱情的本质和特 征,以及对爱情的历史演变过程,这样为我们理解真正的爱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 方法论基础。 我们认为,现代爱情是性爱、情爱、理想和责任的和谐统一。性爱是爱情产生的生 理基础,情投意合是爱情发展的心理基础,志同道合是爱情巩固的思想基础,义务责任 是爱情深化的道德基础。从爱情的这四要素看,性爱是人的自然属性,不能成为爱情的 本质,只有情爱、理想和责任这些人的社会属性,才蕴藏着爱情的本质。而情感的融合、 共同的理解,又是双方互尽义务责任的感情和思想基础。因此,心甘情愿互尽义务才是 爱情的本质。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 “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 侣,为他缔造幸福” 。 2.1.2 大学生恋爱观的特征 恋爱,是一对成年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的内 心形成了对另一个异性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情 感。 (1)自主性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7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真正的恋爱是一个人自由自主追求的结果。没有人身自由便 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恋爱必须由男女双方自愿、自觉的产生。虽然在某些特定 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三人的介绍,也不排除听取父母亲友的意见,但决不能以“父母之 命” 、 “媒妁之言”来强定终身,最终必须完全出于男女双方的自主自愿。 (2)纯洁性 恋爱的纯洁性首先指是恋爱的动机是否纯洁。也就是说,两性相爱不是出于某种不 良目的,而是由于双方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缘故。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可能建立 起真正的爱情。恋爱的纯洁性还指相爱双方要以诚相待,互不隐瞒自己的不足与过错, 并提供对方如实了解自己的条件,以及时刻关心对方的生活、工作、学习,直至为对方 作出一定的牺牲。这样的爱情才是纯洁高尚的,才能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才能持 久互爱。 (3)平等性 恋爱必须以互爱为前提。俗话说“捆绑不成夫妻” , “强扭的瓜不甜” 。马克思也说 过: “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 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 。恋爱是不能一厢 情愿的,单恋不是恋爱。真正的恋爱是男女双方始终处于平等互爱的地位,甚至表达恋 爱的方式,也应该是双方愿意接受的。 (4)专一性 恋爱必须是忠贞专一的。恋爱的专一性是指相爱双方对经自由自主的选择,慎重考 虑之后所确定下来的,对爱情、恋爱、婚姻关系抱有负责到底的态度,不喜新厌旧,不 同时对第二个异性轻易抛出爱情。三角恋爱、多角恋爱不是爱情,而且是一种不负责、 不严肃的态度。忠贞专一,是一个人忠诚老实、严肃负责的态度和高尚品质在恋爱问题 上的具体反映,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称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爱之酒,甜而苦。两 人喝,是甘露。三人喝,酸如醋。随便喝,要中毒 9。 ” (5)持久性 恋爱是强烈而持久的。恋爱所包含的感情和义务因素,不仅存在于婚前的整个恋爱 过程中,而且存在于婚后的夫妻生活乃至家庭生活当中。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 情的美好归宿。鲁迅先生曾说过: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这里所说的更新,并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8 非指情侣的变换, 而是爱情内容上的经营, 而且只有不断进行这种经营, 爱恋才能持久。 邓颖超同志在恋爱与结婚一文中就说过: “怎样创造爱情?就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 上要更加互相帮助,事业上更加努力发展,在新的知识上互相求进步,并需要双方互相 待以坦白和真诚” 10。 2.2 大学生恋爱的原因 大学生恋爱现象由来已久,大学校园恋爱的“繁荣”景象有它特殊的原因,即大学 生们恋爱的共性和自身的个性。 2.2.1 大学生个性增强的影响 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和接受外界信息的增多,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成长崛起,这扩 大了他们思维的自由度。从家长和老师呵护、束缚下的中学时代,到如今成为一个刚刚 跨入社会、逐步开始独立支配自我生活的大学生,生活环境的突变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 行为活动的自由度。大学生自我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开始迅速发展,因此,大学阶段 的校园生活,不仅成了他们为今后立足社会而求知成材的摇篮,也为他们日后建立家庭 而做准备 11。 2.2.2 社会情感需求的影响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步向成熟走近,彼此间亲密关系的需求慢慢显露。面对个体的 成熟,促使他们不再满足于像儿时,仅靠血缘亲情带来的亲近,开始并有意识地结交一 些私密友人和异性伴侣, 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关口 12。 在他们看来, 有许多 “烦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9 恼”不愿和家长交流,甚至不能同家人诉说。于是这一阶段的青年男女,迫切需要一个 可以吐露心声的亲密知己, 而女大学们的表现则尤为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 从紧张的 “高 考”状态,突然进入到大学这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对由紧到松的 突然转变,同样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这也意味着打破了以往的群体进入新的环 境,各种关系面临着重新建立的需求,使得青年男女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愈加强烈。当 这种亲密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爱情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他们看来,除了父母,大 学生恐怕不会承认有比恋人更亲密的人,而且恋人之间的亲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兄 弟姊妹等血缘亲情所不能替代的。 2.2.3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的社会生活无时不受到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恋爱也是如此。一是从众心 理的影响。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 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恋爱对象的出双入对常令他们羡慕和向往,在 好奇心驱使下而跃跃欲试。二是虚荣心的影响。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照料,生日有 人陪伴,委屈有人安慰,便萌发孤独感、自卑感和攀比心。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 本来不打算谈恋爱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和证明自己的个人魅力,也盲目效仿, 寻求异性朋友,从而达到心里的满足。 2.2.4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 18 至 24 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从青春期慢慢进入成年 期, 其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 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 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 而一直以来,我国在性教育方面的不足和缺失,在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促使青年男女彼 此间的好奇。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原因。在性意识发展到热恋阶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0 段,性欲需求日益强烈 13。此时的大学生正由青春期的“异性疏远”走向青年期的“异 性接近”,出于性冲动乃至本能的驱使,大学生们开始脱离了群体化,从主观上更加积 极主动地选择了两性间的交往活动 14。在相互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恋爱也就 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他们的心田。 2.2.5 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和社会有着日益广泛的联系,接受各种挑战和影响,对外 开放政策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来,西方一些恋爱思想同样也大量涌入中国。描写青年 恋爱的文艺作品比较多, 影视作品也常出现较为亲热的画面, 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大量关于两性及恋爱问题的讨论,这样也使男女大学生的恋爱意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同时,学校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也是保持中立,这也成为了影响大学生恋爱的重要因素 之一。因为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的恋爱大多都坚持“不反对,但不提倡”的原则,只要学 生的恋爱不影响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学校一般不会去干涉。 2.3 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意义 恋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人性中至纯至洁的。恋爱是一位导师,它教我们 怎样做人,它能够使两个有缺憾的生命结合为一个完善而充实的生命。每个人在这个过 程中都会经历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酸甜苦辣。了解当今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以及形 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从而引导大学生客观、正确熟悉自身的恋爱心理状况,形成科 学合理的恋爱观。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1 2.3.1 恋爱观的研究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代表着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生产力,他们的恋 爱观及发展趋势将直接影响着未来的社会、文化乃至家庭状况。理性思考和合理处理好 大学生恋爱问题,帮助他们把握相对合理的恋爱时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 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的课题。 (1)理论意义 面对如今开放的大学校园环境,大学生从生活观到恋爱观都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但 大学生恋爱中存在较多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分析研究,不仅可 以反映出目前大学生的恋爱现状,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恋爱、性爱、婚恋观念的认识, 而且可以进一步分析出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和 大学生正确对待恋爱观的建议,其应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2)现实意义 研究高校大学生恋爱问题,既是社会学关注的领域,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问题。特别 是把大学生目前的恋爱观、爱情观、性爱观、婚恋观作为一个研究整体,对其进行全方 位的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以往相关研究所没涉及到的内容。论文重点将关 注大学生恋爱中的状况、动机、态度、沟通、社会期望与责任、亲密与依恋等方面,对 恋爱观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有助于让我们清晰的看到大学生恋爱中的整体反映与恋爱 中表现出的异常反映,进而为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3.2 国外研究现状 至今流传着众多古希腊经典爱情神话,但在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当时女性和商 品一样是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是完全不被允许的。在封建社会时 代,婚姻是承前启后、延续家族的方式,是用来扩大自己的家族,是政治、经济和权力 的一种手段,是纯粹的政治联盟,根本容不得男女一丝一毫的个人意愿,严格按照“门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 12 当户对”的原则来缔结婚姻 15。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主张婚姻自由,恋爱自由,歌颂 纯真的爱情,呼吁每个人对爱情和婚姻的自主权利,但旧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在资本 主义时代,婚恋关系成了赤裸裸的财产关系、金钱关系。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 兴起了“性自由、性解放”的思潮,越来越多的婚姻解体,离婚率越来越高,社会动荡 不安。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新的不同于“性解放”的婚恋模式,爱情 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已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提倡, 青年的恋爱观出现了某些向 “传统” 爱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