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当今,首先由于体操强国的技术日趋接近,国际大赛中经常出现零点零几分的差距 而定胜负,再加上现代科技发达,信息交流快,使得新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等信息传 播的很快,主要对手间在这方面的差异亦在逐步缩小。所以,相形之下,运动员个人的 “先天条件”具有相对的“保密性” ,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就显得更加突 出了。运动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协调能力是先天性的,后天虽然可以改善,但是很难 培养,协调能力在培养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女子少 儿体操运动员的协调能力的评价标准的研究却是空白,需要亟待解决。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 究方法,以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女子少儿体操运 动员协调能力的选材,影响协调能力的因素,协调能力的评价标准,提高协调能力的训 练方法, 并且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对比分 析来说明协调能力的重要作用及地位。 并制定了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评价标 准,为以后业余体校的协调能力的选材提供更科学更有利的资料。 主要结论: 1. 协调能力是先天性的,后天虽然可以改善,但是较难培养。 2. 影响协调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运动员的神经类型、肌肉类型、其它运动素 质的发展程度,运动员的运动技能的储备量和生物年龄等。 3. 协调能力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时间和空间、表现力以及完成动作的 平衡稳定性和掌握动作的均衡性等。 关键词: 竞技体操;协调能力;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评价标准 i abstract nowadays, first of all, as the technology becomes increasingly close to powerful gymnastic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that often appear in a fraction of the gap between zero determined the outcome , besides, advanced modern technology,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quickly, making the new training tools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quickly, the main rivals in that field also gradually narrowing the differences. therefore, in contrast, athletics personal natural conditions has relative “the secrecy”, in raising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to the important movement becomes more prominent role in. sports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s show that: coordination capacity is a congenital, though acquired could be improved, it is difficult to develop, coordinate abili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raising female childrens gymnasts. in this paper, documents, expert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ontrast analysis and so on,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omens childrens gymnas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from the womens capacities to coordinate childrens gymnast selecti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ordination ability, coordination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to improve coordination of training methods, and through explains the coordinated ability to the wuhan sports institute female children gymnasts coordinated ability and the movement results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influential role and the status. the study for the future coordination of amateur sports schools ability to provide a more scientific selection of the more favorable information. main conclusions: 1. the coordinated ability is congenital,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lthough may improve, it is difficult to raise. 2. affects the coordinated ability the factor mainly to have the hereditary factors, athletes nervous type, the muscle type, other movement quality degree of development, athletes movement skill margin and the biological age and so on. 3. the coordinated abilitys evaluation criteria are mainly the athlete complete the movement ii the time and the space, the expressive force as well as complete the movement the balanced stability and grasp the movement uniformly and so on. key words: athletics gymnastics; coordinated ability; female children; gymnastics athlete; evaluation criteria iii 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允 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节 前言 1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竞技体操是备受全世界人们关注的奥运会项目之一, 也是中国多年来保持优势和争 取奖牌的传统项目之一,我国的竞技体操运动水平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从亚 运会到世界锦标赛再到奥运会,中国体操队曾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随着国际竞技体操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体育科学和体育信息工作的日益发 达,要想取得胜利,夺得金牌,就必须找到影响运动员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运动实践 表明协调能力是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是一个先天条件,后 天虽然可以改善,但是比较困难,它在当今以难、新、美、力、稳为特点的竞技体操运 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随着女子体操规则的变化,对女子体操的艺术性和 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调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各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里相互配合, 合理有效的完成 动作的能力1。协调能力不是一种单纯的运动素质,它与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运 动素质、心理品质及运动员的技能储备关系密切,是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是形成 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我们常能看到,协调能力好的运动员,就能在训练中把握动作的 空间、时间、节奏等要素的特征,使之配合得当,从而更快的掌握技术,因此,协调能 力是体操运动员不可缺少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它是完成高难动作的基础,是各项运 动素质服务于技术动作的保证,可以说协调能力是体操运动员的灵魂。 但是,关于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评价标准的研究却是空白的,怎样判断 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好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家队、各省队教练员和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各市业余体校体操 教练员的调查分析, 并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女子体操队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运动成绩的 对比分析,来说明协调能力在培养女子少儿体操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调查和归 纳总结,制定了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评价标准,为以后业余体校的选材和训 练提供更科学更有利的依据。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1.3 相关文献综述 从查阅的教材、专著及论文等相关资料看,不少专家学者对有关体操运动员协调能 力的选材的重要性、影响协调能力的因素、协调能力对于体操运动员的重要作用、协调 能力的培养方法和评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颇有价值的研究, 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了理论 参考。主要有以下研究: 赵明,殷国会在论协调性对体操运动员的重要性及在选材中的测定方法一文中 指出,协调性是竞技体操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这是一个后天很难改善的先天条 件,它在当今难、新、美为特点的竞技体操运动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指出在选材 中应通过小脑机能的测定、 运动能力的测定和运动智力的测定三个方面来测定体操运动 员的协调能力14。 苏抗逆,任钊在浅谈协调能力培养与体操教学的优化组织一文中指出,协调能 力是发展其它能力的必须条件,强调了协调能力是学习掌握技术动作的基础,是发展动 作技能的必要条件。并指出,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的增强运动技能,必须首先从协调能 力下手15。 张金武在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指出,协调能力是影响体 操技术动作完成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文章主要论述了影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因素和提高 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17。 曹莉,孙晋海在论运动员的竞技协调能力及其结构一文中,指出了协调能力的 结构主要包括心理能力、适应调整能力、生理能力、协同配合能力、运动智力等五个方 面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们相互配合可以使已储备的竞技能量有效地发挥出来, 表现出满意的运动成绩19。 李宁,董亚平在体操运动员四肢协调反应特征的研究中,通过实验测试和现场 教学实验的方法, 对体操运动员和一般学生的四肢协调反应特征与体操动作学习成效的 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四肢协调反应速度快、准确性高者,学习体操动作的 成效高于四肢不协调反应速度慢和准确性差者22。 波波夫,黄孝瑛在少年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评定方法一文中指出,体操运动 员的协调性是控制动作能力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运动员的选材和预见,还是为了进行教 育学监督,都必须深入地研究评定协调能力的方法。并且指出,在协调能力的评定方法 时,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指标能反映出不同的训练阶段的教学工作中,体操技术 第一节 前言 3 动作的特点上。第二,能在长期的观察中看出运动员个人能力的变化29。 辛丽莹,姚侠文等在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初级选材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协调性 是体操运动员极其重要的素质,它是完成高难动作的基础,并且通过了调查问卷的结果 表明,协调性与其它身体素质在选材中的重要性按重要程度排序,协调性排在首位35。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5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主要测试对象是武汉体育学院 体操训练基地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共 38 名, 年龄 6-10 岁, 来源于湖北省各市业余体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各类有关体操协调能力的专业期刊杂志,并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等搜 索相关研究论文 50 余篇,并阅读 10 余本专著,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为本研究提供 了充实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课题在前期准备阶段的诸多方面都需要向相关体操专家进行咨询, 通过问卷 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协调能力在影响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因素中的 重要作用和地位,为本文提供相关指标和数据。 2.2.2.1 问卷的效度检验 问卷的效度检验是指调查结果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的正确程度。 对效度的评价 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选用了经验评价法,即邀请专家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来评价调查 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根据研究需要,本文设计了关于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 力的调查问卷 ,邀请了 8 名专家,通过访谈及填写调查问卷的效度专家咨询表的 方式,对上述问卷进行了逻辑有效性分析,对问卷结构是否合理、内容是否能够反映问 卷的主题分别进行了效度检验。评定结果见表 2-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问卷结构合理 率达 100%,问卷内容合理性达 87.5%,效度较高,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表 2-1 专家对调查问卷设计的效度评价统计表(n=8) 专家 1 2 3 4 5 6 7 8 合理 性(%) 问卷结构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100 问卷内容 合理 合理 基本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合理 87.5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2.2.2.2 问卷的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问卷调查结果反映调查对象实际情况的可靠程度。信度一般用信用系数来 表示。本文主要采用再测试信度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检验。在本研究的调查中,对武汉体 育学院、湖北省各市业余体校的教练员进行了共 40 份的再调查,两次调查时间相隔 1 个月。再测试信度系数为 r=0.89 (p 0.01 ) ,表明问卷信度高,所得数据可以为本研 究所用。 2.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72 份,回收问卷 65 份,回收率 90.3% ,回收有效问卷 65 份, 有效回收率 90.3%。调查对象主要有国家队教练、全国各省队教练、武汉体育学院教练 以及湖北省各市业余体校教练,调查对象均为从事体操专业训练的教练员。其中国家级 教练员占 43.1%,高级教练占 16.9%。 (1) 2008 年 10 月 17-19 日 在山东青岛举行的全国体操冠军赛比赛期间,对各省 代表队教练员和国家队教练员进行现场发放问卷共 3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7 份,有效回 收率 90%。 (2)在武汉体育学院发放问卷 8 份,回收有效问卷 8 份,有效回收率 100%。 (3) 2009 年 8 月 12-13 日在湖北襄樊举行的湖北省少儿体操比赛期间, 对各代表队 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34 份,回收有效问卷 30,有效回收率 88.2% 。 表 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表 序号 发放数量 回收数量 回收率(%) 有效回收 数量 有效回收率 (%) 1 30 27 90 27 90 2 8 8 100 8 100 3 34 30 88.2 30 88.2 72 65 90.3 65 90.3 表 2-3 调查访问专家职称结构一览表 (n=65) 职称 国家级教练 高级教练 一级教练 其他 人数 28 11 23 3 百分比(%) 43.1 16.9 35.4 4.6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7 2.2.3 专家访谈法 关于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初级选材的有关问题, 访问了湖北省各市业余 体校对女子少儿竞技体操有着多年研究和丰富经验的教练员共 20 名,主要访问了协调 能力在初级选材中所占的比重、协调能力的选材方法、协调能力的评判标准等,关于 9-10 岁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测试指标,访问了国家队和各省队教练员共 30 名,广泛征求了专家意见,力求严谨、科学、结合训练实际情况。 2.2.4.数理统计法 在本研究中,对于问卷调查结果和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测 试结果分析,需要用 microsoft excel 2003 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为本研究提供论 据。 2.2.5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对比分析,以及她们在比赛中 取得的运动成绩的对比分析,来说明协调能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为本研究提供相关数 据资料。 2.2.6 归纳总结法 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的总结以及对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队的经验总结, 制 定了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的协调能力的评价标准。 为以后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 的选材提供参考。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9 3 结果与分析 3.1.协调能力在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选材中的重要性 3.1.1 协调能力的先天性 在竞技体操日益发展的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现代信息的传播 手段及速度越来越快,先进的训练手段、方法和比赛器材等因素不再是一个队或一个国 家的秘密武器,各国的运动成绩越来越接近,差距也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 个人先天条件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 这就使得协调能力在选材中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 突出了。 根据对国家队、各省队、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北省各市业余体校的教练员的调查,他 们认为协调能力主要是先天性的、后天培养的、先天后天比例相当的结果如下: 表 3-1 专家对协调能力的先天性的认同情况的统计表(n=65) 选 项 人数 百分比(%) 先天性 60 92.3 后天培养的 0 0 先天、后天比例相当 5 7.7 从以上(表 3-1)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调查的 65 名体操教练中,92.3 %的体操教 练认为协调能力主要是先天性的, 仅 7.7%的教练认为协调能力取决于先天和后天的比例 是相当的,没有一位体操教练认为协调能力主要是靠后天培养的。虽然协调能力在后天 的训练中是可以培养改善的,但改善效果不大。正是因为协调能力是先天占主导地位, 因此在选材中不可忽视。选材好,可以使整个训练工作事半功倍;选材不好,收效慢, 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的。 3.1.2 协调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 协调能力的培养在女子少儿体操训练中是至始至终的,也说明了协调能力的重要 性。根据对各个层次的教练员的调查结果如表 3-2,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86.2%的专家 认为协调能力的训练是从始至终的,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协调能力对于女子体操运动 员取得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 表 3-2 协调能力的训练是否是从始至终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65)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是 56 86.2 否 9 13.8 3.1.3 协调能力发展的最有利时期 少年儿童时期是协调能力发展的最有利时期。 过家兴在 运动训练学 一书中介绍, 协调能力的发展与人们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认为协调能力发展的最有利时期 是 7-14 岁,其中 6-9 岁是发展一般协调能力的最有利时期,9-14 岁则是发展专门协调 能力的最有利时期,一般 13-14 岁,个别人到 15 岁以后协调能力达到高峰,16 岁以后, 协调能力的发展趋向结束10。基于此理论设计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对于女子体操运动 员协调能力的发展的最有利时期的结果如下(表 3-3) : 表 3-3 协调能力发展的最有利时期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65) 年龄 人数 百分比(%) 4-9 岁 28 43.1 9-14 岁 34 52.3 14-15 岁 3 4.6 16 岁以后 0 0 从上表(表 3-3)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接受问卷调查的 65 名体操教练员中,认为 4-9 岁是协调能力发展的最有利时期的有 28 人,占 43.1%,认为 9-14 岁是协调能力发展 的最有利时期的有 34 人,占 52.3%,可见,大部分体操专家认为女子体操运动员协调能 力的发展的最有利时期是在 14 岁以前,与过家兴的协调能力的理论相符合,因此,在 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选材与训练中,要特别注重协调能力的选材和培养,应把女子少儿 体操运动员的协调能力放在第一位。 3.1.4 协调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问卷调查中, 专家对于协调能力对女子体操运动员取得成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 点,此项调查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3-4) : 3.1.4.1 减少运动损伤 从调查结果(表 3-4)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体操专家都认为协调能力有减少运动 员受伤的作用。竞技体操是个全能项目,动作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技术复杂,许多动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11 作都是在身体处于非正常位置下完成的。同时,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还必须掌 握新颖、惊险的难新动作。比如自由体操中的直体后空翻转体 900 度接团身前空翻,如 果运动员没有好的协调能力就很容易在运动中受伤。体操专家经常说:“不怕慢,就怕 站”。运动损伤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 3.1.4.2 增强运动技能 从调查结果(表 3-4)可以看到,87.7%的专家认为协调能力能够增强女子少儿体操 运动员的运动技能。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运动技术的形成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协调能力好不仅 能使运动员合理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技能储备,使大脑皮层的暂时神经联系很快建立,加 快对新技术的掌握,而且能提高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与难度,有利于动作能力的 正迁移,甚至可以在超常情况下正确完成技术动作。 从运动学的角度讲,运动技术的形成是运动员按照动作的空间、时间、节奏等动作 要素的特征, 使之配合得当, 从而更快地掌握新技术。 协调能力是运动技术形成的基础, 是运动员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可见,协调能力是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重要保障。 盖恩(1965 年)把运动技能称为一种协调运动的能力,他认为协调能力和运动技 能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合作关系。 运动技术的掌握是肌肉和神经系统根据工作的形态需要协调完成的, 运动技术的掌握速 度与协调能力密切相关,运动技术的巩固与提高有赖于协调能力的提高和改善。运动技 术不能脱离动作 “协调” 而独立存在, 协调能力的提高也必须借助于运动技术表现出来。 运动技术的数量越多,技术环节就越多,其协调的难度就越大。因此,协调能力越好, 学技术动作越省时, 学习复杂动作越轻松, 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加快动力定型就越有利。 3.1.4.3 提高完成动作的表现力 从调查结果(表 3-4)可以看出,93.8%的体操专家认为协调能力可以增强女子少儿 体操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表现力。在女子少儿体操比赛中,各动作相对成年女子体操动作 来讲,对技术的要求较低,但对于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协调能力的 提高可优化心理能力的训练效果,并带动观察力、表现力、自信心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提高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表现力。 3.1.4.4 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从调查结果(表 3-4)可以看到,84.6 %的专家认为协调能力可以使女子体操运动 员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女子少儿体操动作多,但相对女子成年组动作来讲,难度较小,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2 良好的协调能力可以弥补运动员其他能力的不足,使运动员能够准确掌握动作的要领, 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 3.1.4.5 延长运动寿命 协调能力好,不仅可以减少运动损伤,还可以增强运动技能,因此可以延长运动寿 命。从调查结果(表 3-4)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只有 35.4%的专家认为协调能力好可以延 长运动寿命,但也足以证明协调能力的重要性,因为问卷未设置此选项,有 23 名专家 在“其他”选项一栏填写“延长运动寿命” ,其他专家未填写。可见协调能力对于延长 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确实有一定的作用。 表 3-4 协调能力对女子体操运动员取得成功的作用(n=65) 选 项 人数 百分比(%) a 减少受伤 65 100 b 增强运动技能 57 87.7 c 提高完成动作的表现力 61 93.8 d 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55 84.6 e 其他(延长运动寿命) 23 35.4 3.2 协调能力在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取得成功中的地位 影响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因素很多,诸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 质、协调能力等等。在这诸多因素中,协调能力在影响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中按重要程度的排序调查结果如下(表 3-5) 。 表 3-5 专家对影响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因素排位结果 (n=65 ) 因素/排位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意志品质 1 1.5 5 7.7 19 29.2 40 61.6 协调能力 35 53.9 21 32.3 8 12.3 1 1.5 心理品质 2 3.1 3 4.6 36 55.4 24 36.9 身体素质 27 41.5 36 55.4 2 3.1 0 0 现代竞技体操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女子体操正朝着“高难度、高质量、重优 美”的方向发展,而运动员要想达到这样的竞技水平,没有相当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实 现的,但是通过对国家队、各省队体操教练员和武汉体育学院女子体操队以及湖北省各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13 市业余体校女子体操教练员的调查结果表明 (表 3-5) , 通过对影响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 运动成绩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排在首位的是协调能力,其次才是身体素质。 协调能力是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成才中的第一重要的能力,它是完成高难度、高质 量动作必不可少的首要能力。体操动作有难度大、重优美的特点,这就需要运动员有高 度的协调能力。协调用力,做动作时就会轻松自如,比较省力,并且动作准确规范,姿 态优美,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良好的协调 能力可以弥补其它能力的不足,特别是力量素质上的不足,使运动员仍能达到较高的竞 技水平,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3.3 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选材步骤和方法 3.3.1 业余体校的协调能力的选材步骤和方法 通过对湖北省各市业余体校女子少儿体操教练员的调查,包括襄樊、仙桃、沙市、 应城、黄石、宜昌等业余体校教练员,了解到业余体校在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的初级选 材过程中,把协调能力作为第一重要的能力,在选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见表 3-6) ,从 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协调能力在选材中所占的比重超过 50%的有 5 所学校,占 83.3%,即: 在选材中,把协调能力放在第一位的占 83.3%。这都说明了协调能力在女子少儿体操运 动员的选材中是第一重要的能力。 关于协调能力的初级选材步骤,一般分为目测、测试、试训和录取。 3.3.1.1 目测 这是选材的第一步,究竟该挑选谁作为预选对象,作为一名好的体操教练员,必须 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运动员运动天赋的能力。目测虽然很粗糙有一定的偶然 性但却很关键,一眼看去外形上过不了关,就是再有才能的体操苗子也可能失去这样一 个机会因此,在选材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能马虎或掉以轻心。 目测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来观察儿童的协调能力: (1)运动员动作灵巧,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2)跳一段简单的舞蹈,观察其做动作的节奏、表现力以及动作过程中眼、手和姿 态的配合。 (3)连续 20 个双脚跳或者向前连续并步跳,观察其做动作的节奏、发力。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3.3.1.2 测试 测试主要是对目测选拔出的儿童进行协调能力的测试,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作为 最后录取队员的依据。利用现有的先进设备和条件,尽量使选材测试结果达到精确的程 度,提高选材的质量和准确性。经过测试的儿童,教练员应通过建立技术档案来进行分 析对比,看情况是否符合体操的训练要求,然后再从中挑选出试训队员。 经访问,协调能力的测试的方法主要有: (1)简单的 2*8 拍的姿态小组合,由教练员带领做 2-3 次,然后叫节奏测试,观察 儿童完成动作的节奏、表现力、学习动作的快慢、掌握动作的情况等。 (2)由教练带领做一些四肢和头不同时间、不同方向而又相互配合的不太习惯的徒 手操,观察其模仿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示范 2 次跳马中的助跑双脚踏板,然后让儿童模仿练习,观察其做跑和跳的协 调配合。 (4)让儿童做双脚或双手同时前进的爬,观察儿童的协调性。 表 3-6 对业余体校协调能力选材的访问结果(n=20) 业余体校名称 协调能力在选材中 所占比重(%) 协调能力选材方法 测试内容 仙桃体校 80 目测、测试 画圈、舞蹈 沙市体校 60 目测、测试 徒手操、并步跳 襄樊体校 85 目测、测试 爬、单脚跳 应城体校 50 目测、测试 舞蹈、单脚跳、徒手操 黄石体校 60 目测、测试 双脚跳、徒手操 宜昌体校 30 目测、测试 舞蹈、双脚跳 3.3.1.3 试训 试训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1-2 个月左右,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分 析,可以清楚看到每个试训队员的特点、技术特长以及不足的地方,使目测和测试所产 生的印象和看法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和论证,从中挑选出稍好的运动员留下,进入第二阶 段的试训,时间大约 3-4 个月,了解队员的协调能力的好坏,为最后的筛选和录用提供 依据。主要从队员完成动作的节奏、表现力,学习动作的快慢及掌握动作的准确性等方 面进行观察。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15 3.3.1.4 录选 通过前面的目测、测试和试训,最后就是确定人选。在对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的选 材中,应该把协调能力放在首位。总之,业余体校的体操运动员原始选材,一定要有科 学性、前瞻性,这关系到我国体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3.3.2 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选材步骤和方法 3.3.2.1 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基本情况 武汉体育学院是国内知名体育学院,体操是武汉体育学院传统优势项目。30 年来, 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操坚持亦读亦训的发展道路。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院充分利 用自身在教练员、科研人员、场地设施等方面的优势组建成立了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校 体操队。上世纪 90 年代,武汉体育学院及时更新办学理念,将发掘优秀苗子,打好基 础,科学训练,把向国家队培养输送人才作为我院体操队的训练定位,开办了武汉体育 学院少儿体操训练基地,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主要来源于湖北省各市业余体校及全国各地, 一 般是经过业余体校教练员的初选,推荐而来。现有队员 38 名,年龄 6-10 岁。这些运动 员在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训练基地梯队人才培养模式下,经过科学的训练,层层 的筛选,最后将成为优秀体操人才,并输送到各省市及国家队。 武汉体育学院先后向湖北、湖南、北京、四川、广西、广东、安徽、云南、八一、 深圳等专业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体操人才达 50 人之多。其中奥运会冠军程菲和李珊 珊以及后起之秀黄秋爽、张业琳子都是出自于武汉体育学院的培养和输送。程菲除身体 素质好、腿部爆发力强之外,协调能力也非常好。李珊珊最大的优势也是协调能力好, 而黄秋爽爆发力和韧性都很突出,在协调性表现力上更有特点。 3.3.2.2 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选材步骤和方法 (1)选材步骤 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的选材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观察期。这个阶段队员的年龄一般在 6 岁左右,在武汉体育学院的训练 年限是半年至一年。从表 3-7 中我们可以看到,在 16 名运动员中,因协调性差被淘汰 的有 5 人, 占 31.3%, 因身体素质差、 家长不支持、 不能吃苦而被淘汰的有 4 人, 占 25%, 可见,因为协调能力差而被淘汰的人占主要地位。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6 第二阶段:筛选期。这个阶段的运动员一般 7-8 岁,在武汉体育学院经过 1-2 年的 培养和提高, 在训练的过程中, 对于协调性差、 影响技术水平发挥的将进行第二次筛选。 从表 3-7 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 12 名运动员中, 因协调性差而被淘汰的有 4 人, 占 33.3%, 因其他伤病、素质能力差而被淘汰的有 3 人,占 25%,因协调性差而被淘汰的人超过因 其他原因而被淘汰的人。 第三个阶段:成才期。经过第二次筛选的运动员再经过 1-2 年的培养,将进行最后 一次精选,除因伤病淘汰,协调能力和其它原因使技术水平无法提高者被淘汰外,一般 都能成为优秀人才。在 9-10 岁的 10 名队员中,有 6 名已经成为优秀人才被输送到本省 及其它省市。其中湖北 2 人,浙江 2 人,上海 1 人,福建 1 人,成材率达 60%。从表 3-7 中可以看到,因伤病淘汰、身体素质差而被淘汰的各 1 人,占 20%,因协调性差而被淘 汰的有 2 人,占 20%,低于前二个阶段,但在被淘汰的人数中还是占很大比例。 从表 3-7 中我们可以看出,年龄越大,淘汰的人数越少,年龄越往下,淘汰的人数 越多,即:第一阶段淘汰的最多,第二阶段较多,第三阶段最少,这是经过层层筛选造 成的,每经过一次筛选,都会淘汰一部分队员,除身体素质差、伤病、不能吃苦、家长 不支持等原因外,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协调能力差而被淘汰。这也说明协调能力在女子少 儿体操运动员成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运动员应该具备的第一重要的能力。 (2)选材方法 协调能力选材的测试指标主要是舞蹈表现力、姿态、动作技术,三个年龄段有不同 的动作,要求等级也不同。一般选择各年龄阶段的舞蹈成套动作测试队员的表现力,舞 蹈的姿态和感觉,包括跳步转体动作。技术动作主要测试动作的节奏、协调以及动作的 发力点,如:跳马中的起跳和技巧中的踺子小翻蹦技术。 第一阶段:年龄 6 岁左右的运动员协调能力的选材主要从舞蹈姿态定位标准,动作 连贯、协调,节奏清楚,基本技术动作规范这些方面来评价。协调能力的测试内容主要 表 3-7 武汉体育学院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淘汰因素的统计 年龄段 人 数 训练年限 因协调性差而 被淘汰的人数 (%) 其他原 因 (%) 淘汰总 人数 (%) 9-10 岁 10 3-4 年 2 20.0 2 20 4 40.0 7-8 岁 12 1-2 年 4 33.3 3 25 7 58.3 6岁以下 16 1 年以下 5 31.3 4 25 9 56.3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17 有 2*8 拍舞蹈组合、连续 6 次行进间前后并腿纵跳、向前并步跳接大跨跳、小低杠连续 支撑后摆水平(8-10 个) 、助跑上板起跳(8-10 米) 、连续三个侧手翻、连续 3-5 个蛙 跳等。 第二阶段:年龄 7-8 岁的运动员协调能力的选材主要从运动员的舞蹈姿态,动作协 调配合,节奏感好,技术动作会发力来评价,测试内容主要有 4*8 拍舞蹈组合、连续 6 次行进间前后并腿纵跳、向前并步跳接大跨跳、原地小翻、屈伸上摆倒立、助跑上板起 跳(8-10 米)等。 第三阶段:年龄 9-10 岁的运动员的协调能力的选材主要从技术上测试,技术动作 “分”要准,节奏好,舞蹈表现力好。主要从 4*8 拍舞蹈组合、连续 10 次行进间前后 并腿纵跳、交换腿劈叉接分腿跳、踺子小翻起跳、助跑上板起跳(15 米) 、连续屈伸上 摆倒立(3 个)等技术动作来观察测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3.4 影响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因素 影响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因素: 3.4.1 先天遗传因素 协调能力与遗传因素有关,协调能力的生理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而中 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主要靠遗传获得。 协调能力虽然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方法来培养和提 高,但是先天性神经对协调能力的影响较大,后天训练不易产生巨大的影响,必须建立 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因此遗传也是造成运动员协调能力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3.4.2 运动员的神经类型 竞技体操对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要求很高, 尤其在身体处于非正常位置做具有危险性 的高难复杂动作时要求更高。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灵活的状态下,技术水平才能得到正 常甚至超常的发挥。如技巧动作:翻腾及转体动作都要求准确判断空间、动作迅速而准 确转换的能力,它要求大脑皮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有关研究表明,大部分高水平的体 操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属于强型或其变种,他们的神经活动过程的平衡性和灵活性较强。 3.4.3 运动员的肌肉类型 前苏联运动生物力学专家拉托夫在东欧生物力学研究概况中指出,完成动作的 成败主要取决于肌肉工作的协调性,而不是肌肉力量,强调运动员中出现错误 95%是肌 肉协调不佳的结果。人体的任何运动,即使是最简单的运动,都要有肌肉的协调配合才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8 能完成。协调能力好主要体现在主动肌、协从肌、对抗肌的兴奋或抑制表现正常工作, 不会出现多余的动作。准确地完成技术动作,要求肌肉活动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宜,紧张 与放松要配合, 这种合理的用力就是肌肉的协调程度。 肌肉的协调除受神经系统支配外, 还受肌肉本身的结构、肌肉成分和肌肉内各种本体感受器的影响。肌肉结构应选择肌肉 长度长的,即肌肉两头肌腱之间的长度要长,同时要选择白肌比例高的。 3.4.4 有机体的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运动技术的完成需要以运动素质为基础,尤其对完成技术过程中的肌肉活动而言, 它直接与力量、速度、耐力等的发展速度有关。而且,肌肉的协调本身就是力量表现的 决定因素,同时力量的发展也影响肌肉协调的发展。因此,运动素质的发展程度与协调 能力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协调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其它运动素质的发展。 3.4.5 建立基础条件反射的数量 复杂条件反射是建立在简单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在训练中建立基础的、简单的条 件反射数量越多,则在建立复杂的条件反射时就越顺利,在运动技术的完成中也就能表 现出良好的、高度的协调能力。例如:学习掌握好各种滚翻类动作,对以后学习空翻技 术时协调能力更强。 3.4.6 生物年龄和有机体各部分生长发育程度 协调能力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各器官、系统机能的综合体现,各机能能力是建立在 形态发育和完善的基础上,而形态又是随着运动员生物年龄的增长而生长发育,协调能 力也随之发展。因此生物年龄和有机体各部分生长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协调能力的发展。 3.4.7 运动技能储备量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条件反射的建立的结果,运动员技能储备数量越多,质量越高, 就越能顺利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更加复杂的、难度更高的技术动作,从而表 现出良好的协调能力。 3.4.8 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体操运动员学习、完善运动技术,对改变了的训练条件和比赛条件的适应,都与运 动员对不同刺激条件的分辨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思维的敏捷度、神经类型等心理特 征有关,而这些心理品质对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19 3.5 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评价标准 体操协调能力的外部表现为动作的节奏、频率感及动作的优美;内部表现为动作用 力恰到好处。 德国学者葛欧瑟认为协调能力是人体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包括: 灵活性、 学习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反应能力、节奏、平衡准确性等9。国内学者田麦久认为协 调能力的测试指标应该是:灵敏、节奏、平衡、定向能力等11。协调能力一般采用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价,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以及对体操专家的访问,归纳总结 其判断标准有以下六个方面: 3.5.1 完成动作的时间和空间 我国运动训练学专家过家兴等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1986)的运动训 练学认为:运动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的机体各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里相互配合, 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能力。 ”因此完成动作的时间和空间可以作为协调能力的一个判 断标准。比如:侧手翻或前滚翻等动作,都要求运动员完成动作时,运动方向基本成一 直线。 3.5.2 动作的节奏感和连贯性 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应把动作也作为一种身体语言,通过控制发力时机及发力强 度来展现动作的节奏与韵律。竞技体操的每个项目都是由很多复杂的动作组成的,因此 对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的要求也很高,也只有动作之间的衔接自然连贯流畅,才能保 证高质量的完成整套动作。 3.5.3 动作规范优美 协调能力好表现为动作规范、准确、姿态优美,体操动作的姿态美是竞技体操训练 的“灵魂”。体操动作姿态优美,不仅要注意部位的正确,又要做到动作不分、不屈、 不勾、不弯、不动、动作幅度大、节奏鲜明、轻松自如、韵律感强、脸部和眼部富于表 情,而且要和动作吻合。 3.5.4 完成动作符合力学原理 完成动作轻松自如,比较省力,符合力学原理。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以较少的 能量做出更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定点维修协议书7篇
- 脊柱侧弯后路融合术后神经损伤护理查房
- 生态农业模式下的有机饲料研发与应用-洞察及研究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兴化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 文物修复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洞察及研究
- 边城课件内容
- 基于拓扑优化的凸型管承压结构轻量化设计对疲劳寿命的负向影响研究
- 基于分子模拟的立体构型对生物活性影响的构效关系研究
- 基于AI的氟乙醇分子构效关系预测与专利布局前瞻性研究
- 国际标准差异导致的出口产品定制化改造成本激增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 (含答案)
- 临床职业素养
- 种子学-种子的化学成分课件
- 教学课件-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
- 手术室无菌技术 课件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分数乘法:分数乘小数-人教版
- 职能部门督导检查记录表
-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考察探究》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模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