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自由意志、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及法兰克福式反例.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自由意志、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及法兰克福式反例.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自由意志、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及法兰克福式反例.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自由意志、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及法兰克福式反例.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自由意志、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及法兰克福式反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同意,不得 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 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自由意志、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及法兰自由意志、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及法兰克福式反例克福式反例 【摘摘要】要】 本文旨在检视两个针对哈里法兰克福(harry frankfurt)在 1969 年所发表的论文 中提及到的例子,即一般被后来的论者称之为法兰克福式反例(frankfurt-style counterexamples, fsc)所提出的论证,这一类例子旨在反驳自由意志的一个必要 条件是可供取舍的可能性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a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free will)。 第一个论证是所谓的自由的闪烁论证(flickers of freedom strategy)。闪烁的自由 论证旨在这类反例中找寻可供取舍的可能性(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从而使得 fsc 不能符合例子的描述, 即没有可供取舍的可能性而仍然有自由意志及道德责 任。 第二个是所谓的两难论证(dilemma defense), 两难论证使得法兰克福式反例跌入 一个两难局面。在第一端的论证,如果假定决定论为真,就会被不相容论者认为 犯了乞题(begging the question)的谬误;在第二端,如果非决定论为真,那么行动 者总是有可供取舍的可能性,而行动者因此仍然有自由意志及道德责任。 然而笔者认为这两个论证各有问题:闪烁的自由论证遭到了所谓强健性 (robutness)要求的攻击,强健性要求即只有在道德上相关及重要的那些可供取舍 的可能性才应该被考虑,这要求亦非常符合我们对自由意志的直观;两难论证当 中第一端需要与强健性要求一起看,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清楚对哪些是决定论对自 由意志造成的阻碍而哪些是别的因素对它造成的阻碍; 两难论证的第二端所假设 的抢先(preemption)未必是必要条件,而且,存在另外一种抢先使得 fsc 在概念 上依然是融贯的。 【关键词】【关键词】 自由意志自由意志 道德责任道德责任 法兰克福式反例法兰克福式反例 两难论证两难论证 自由的闪烁策略自由的闪烁策略 free will,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and frankfurt-style counterexamples kwok chi mi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major in ethics directed by professor xu xiangdong 【abstract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to evaluate two arguments which were being raised to object the case given by harry frankfurt in his very famous article in 1969. the example is usually been called frankfurt-style counterexample (fsc), which is to argue against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a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free will. the first argument is called flickers of freedom strategy. flickers of freedom strategy targets at finding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in fscs, which makes fsc not fulfilling its own criteria of no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found in all cases. if alternatives is found, then the agent will still has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the second argument against fsc is called dilemma defense. dilemma defense argues that fsc is facing a dilemma that makes itself inappropriate to hold. in the first horn of the argument, if determinism is assumed to be true, then it will commit the fallacy of begging the question against the incompatibilist. in the second horn of the argument, if indeterminism is true/ determinism is false, there is still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and therefore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even though the two arguments look persuasive, it is not the case: flickers of freedom strategy is being attacked by the robustness requirement, and the latter condition points out that only those morally relevant and important alternatives should be count as alternatives, this looks intuitive plausible 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i suggest we should look at the first horn of dilemma defense with the robustness requirement and then we can distinguish the hindrance by determinism and by others; and in the second horn of dilemma defense, the preemption assumed is not a necessary condition and it can be shown there is another type of preemption that makes fsc still conceptually coherent. 【keywordskeywords】 free willfree will moral responsibilitymoral responsibility frankfurtfrankfurt- -style counterexamplesstyle counterexamples dilemma defensedilemma defense flickers of freedomflickers of freedom 目录目录 一一 导论导论 p 1 二二 因果决定论的基本论题因果决定论的基本论题 p 3 三三 法兰克福式反例及法兰克福式反例及自由的闪烁策略自由的闪烁策略 p 8 四四 强健性与强健性与自由的闪烁策略自由的闪烁策略 p12 五五 法兰克福式反例及法兰克福式反例及两难论证两难论证 p16 六六 对两难论证的反驳:两难论证的第一端:对两难论证的反驳:两难论证的第一端: 为什么决定论关系的假定对不兼容论者而言为什么决定论关系的假定对不兼容论者而言 并不并不是乞题的?是乞题的? p20 七七 对两难论证的反驳:两难论证的第二端:对两难论证的反驳:两难论证的第二端: 我们是否可能构筑一个法兰克福式反例而不需要我们是否可能构筑一个法兰克福式反例而不需要 明显地假定决定论?明显地假定决定论? p24 八八 总结总结 p32 九九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p34 致谢致谢 第一节第一节导论导论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以哈里法兰克福(harry frankfurt)为名的著名的反例,他 的反例所针对的是自由意志(free will)及决定论(determinism)的文献中自由意志 性质最主要的两种概念。 第一种理解是,自由意志基本上可被理解为,比起事实 上已经采取的行动,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具有采取其它行动的能力(the ability to do otherwise)。例如今天到餐厅吃饭,我可以选择吃青菜,又或者吃鱼,又或者 选择不吃任何东西。 第二种理解是这样的:我选择吃青菜是出于我自己的自由意 志,没有外在于我的东西作为最终解释导致了我的行为,所以它把自由意志理 解为行动者作为他的行动的最终解释(ultimate explanation)。就如凯恩(robert kane)以下所说: 我们相信我们有自由意志,是当我们能视自己为能动者(agents),并以多种方式去影 响这个世界的时候,这时,开放的可能性,又或者说可供取舍的可能性(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似是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对这些可能性给出理由以及作出慎思。我们感到 (1)我们的选择以及如何行动是取决我们的(up to us),而这代表我们是可能以其它方 式选择或者行动的。 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当行动“取决于我们,不行动亦是如此(取 决于我们)。这种“取决于我们的性质也是指(2)我们行动的最终控制在于我们自己而 不是在我们控制以外的因素。1 讨论第一种理解的文献确实占比较大的数目,费希尔有时候亦称第一种理 解为传统的理解。2在论文以后的部分,笔者会称第一种理解为“可供取舍可能 性条件(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condition),而称第二种条件为“根源条件 (sourcehood condition)。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对道德责任所要求的自由意志各有看 1 kane, robert.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to free wil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6. 2 fischer, john martin. “recent work on moral responsibility.” in ethics, 110, p 99. 1 法,往后笔者提及自由意志之时,将会是指道德责任所要求的那种控制能力。 只 采用以上的其中一种理解在直觉上总有不足之处,但碍于本文既篇幅,笔者只 集中讨论“可供取舍可能性条件这一点。 法兰克福式例子的重要性在于它使得 后来很多的哲学家认为,可能自由意志并不需要可供取舍的可能性,而取而代 之的是对根源条件的讨论,所以坚持说自由意志必然需要这样的可能性,如果 不是对该问题近来发展的一种故意忽略,就是对讨论焦点如何转移不闻不问。1 1 vargas, manuel. “the revisionist turn: a brief history of recent work on free will” in jess h. aguilar, andrei a. buckareff and keith frankish (eds), new waves in philosophy of action. basingstoke : palgrave mamillan, p 154. 2 第二节第二节因果决定论的基本论题因果决定论的基本论题 笔者在本文中所要讨论的仅只是因果的决定论,以此与其它形式的决定论 分隔开来,例如逻辑决定论或者神学决定论。 因果决定论,又或者在往后简称为 决定论,所指的是这样的一个论题:未来的事物是完全地由过去的非关系事实 (non-relational facts)以及自然律(laws of nature)共同决定的(determined)。 如果用可 能世界(possible world)的概念表达,决定论就是指,过去某个时间的所有事态 (state of affairs)连同起所有的自然律含蕴的那一个可能世界是实际的世界,即只 有过去的所有事态及自然律联合起来所含蕴的事态在事实上会发生。1 被决定与被预计是不相同的。 我们可想象,我们的世界中完全有可能决定论 是真的而无人能预计未来,人类行动者知不知道未来的真假与决定论无任何必 然的关系,亦不是决定论真假的证据。 很多哲学家认为决定论是真是假是偶然之 事,决定论不必然是真或假,所以这很大程度上是经验性问题,需要科学家们 去发现及审视世界,而不是靠哲学的论证。 这当然不代表决定论没有任何形而上 学的含义。 例如,如果决定论含蕴自然律不是按机会率的大小而出现,那么过去 的事态联同自然律就会意味着独一无二的未来,反之亦是。 更甚的是,哲学家对 于决定论所得出的推论是十分关心的,但如果决定论的真假只是偶然的事实, 那么科学的探究将会带给我们远见。 先暂时不理会决定论事实上是真是假,但如 果决定论是假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设想它可以在以下两种方式上是假的:第一, 这个世界的自然律是机会率的问题,因此不是被决定的;第二,有些事物不是 被自然律完全统治的,所以这世界不是决定论式的。 因此笔者感兴趣的是,如果 决定论是真的话,会对自由意志及道德责任有什么影响?很明显的这是一句条 件句,前提是真的话,后件到底是真是假。 这就将我们带到学术中要处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兼容性的问题(the compatibility question)。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这问题就是:如果决定论是真的话, 1 kane, robert.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to free wil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5-6. 3 那么自由意志是否可能存在?又或者是,决定论与自由意志是否在现实上甚至 在概念上会有冲突?兼容论者(compatibilists)以肯定的方式回答此问题,他们相 信就算决定论是真的,行动者仍有可能拥有自由意志,又或者这样说,在某一 个决定论为真的可能世界中,自由意志是兼容地存在于这个可能世界的。 在这个 可能世界,行动者仍然能够自由地作出某些选择或决定。 另一方面,不相容论者(incompatibilists)不认为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是兼容的, 如果决定论是真的话,自由意志是在概念上/逻辑上是不可能存在的,行动者在 这个决定论的世界是没有自由意志的。 更进一步的是,如果道德责任是以自由意 志作为其必要的条件,那么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不兼容性将含蕴道德责任与决 定论的不兼容。 另外要留意的是,兼容论与不兼容论的讨论是可能性的讨论。 如前所言,兼 容论者认为,行动者就算是被完全决定亦可能是自由的;而不兼容论者认为只 有在决定论是假的前提下,自由意志才有可能出现。 但是这两派别的声称皆不是 在说行动者在现实中是否拥有自由意志。 那即是说,不兼容论者认为,如果他们 是对的的话,而决定论的真假是偶然之事,那么行动者是否拥有自由意志将取 决于实际世界是否真的被决定。更甚的是,如果实际世界是非决定论的 (indeterministic),那也不能直接推出非决定论是自由意志所需要的前提。相似地, 在兼容论者看来,即便决定论是真的,以及兼容论者是对的,那也不代表在实 际世界中行动者是具有自由意志的。 笔者认为,以法兰克福(harry frankfurt)为名的著名的反例(frankfurt-style counterexamples,简称 fsc)所针对的是他那个年代被普遍接受的一个前提。 现在 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这个前提: (1)自由意志要求采取其它行动的能力(the ability to do othewise)。 (2)如果因果决定论是真的,则没有任何行动者有能力采取其它行动。 4 (3)因此,自由意志需要因果决定论是假的。1 我们称这个不兼容论论证为“基本论证。 基本论证的结论是兼容论是假的,而 由于这个论证形式上是有效的,所以兼容论者要证明各前提至少有一项是假的。 在法兰克福 1969 年那篇著名的论文之前,相容论者与不兼容论者都共同接 受了前提(1)是真的,即如果行动者谈得上要对某个行动负担道德责任,那么他 必然是能够采取其它行动,又或者是必然存在可供取舍的可能性。 这前提与法兰 克福所定义的“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原则(principle of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有 非常密切的关系。在那篇非常重要的论文中,他就把pap 定义如下: pap:一个人对他做出的行动在道德上有责任仅当(only if)他本来能够采取其它 行动。2 但由于法兰克福关心的是道德责任所需要的条件,而笔者关心的是自由意志多 于道德责任,所以那相类似的原则是以下这样的: ap:一个人拥有自由意志仅当他本来能够采取其它行动。 法兰克福在 1969 年的那篇论文针对的就是 pap,基本上,他认为“基本论证 是不正确的,因为即便一个行动者不能够采取其它行动,他也是道德上有责任 的,因此 pap 是假的。法兰克福构想的一个情景是,行动者拥有可被赋予道德 责任的那种控制,即他有自由意志。 但是,在行动者不知情的情形下,如果行动 者不自己行动的话,就有某种机制使得该行动出现,从而使得行动者没有可供 取舍的可能性。 虽然有这种机制出现,但是事实上行动者是自己作出行动的,而 1 在这方面较有影响力的表述,参见 chisholm, roderick. “freedom of action,” in keith lehrer (ed.), freedom and determini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6, 1144.以及 ginet, carl. in “freedom, responsibility, and agency.” the journal of ethics, 1995 (1), p 8598. 2 frankfurt, harry.g. “alternate possibilitie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69, 66: p 829. 5 该种机制并没有实际涉及行动出现的过程。以下就是法兰克福的情景: 假设某人布莱克想令琼斯进行某个行动(行动 a)。 布莱克做了很多能让他达成所想的准 备,但他偏向避开不必要的摊牌,所以他等待琼斯做决定。除非明显地看出(布莱克在 这方面拥有十分好的判断)琼斯将会决定做出与布莱克想让他做的以外的其它行动(a 以外的行动),否则布莱克将不会做任何事。如果逐渐地清楚琼斯将会做出a 以外的行 动,布莱克会采取有效的行动去令得琼斯决定以及做出他想做的行动。无论琼斯最初 的偏好及倾向是怎样的,布莱克将会有他的一套现在,因为琼斯根据自己的理由, 决定去作出行动,而且作出布莱克想他做的行动,所以布莱克从不需要出手。因此, 看起来很清楚的是,琼斯将会负起与布莱克没有准备去作任何事情来确保行动出现之 时一样的道德责任。1 约瑟夫凯姆坎贝尔(joseph kleim campbell)区分了两种相容论,分别是强的兼 容论(strong compatibilism),以及弱的兼容论(weak compatibilism)。 强的兼容论坚 持认为自由意志需要可供取舍的可能性,即“基本论证前提(1)是需要的;而 弱的兼容论指的就是法兰克福以及他所启发的兼容论,即自由意志可以不需要 可供取舍的可能性。 如果fsc 是真的的话(即pap 是假的),那么某种弱的兼容论 似乎可以被辩护。 这种弱的兼容论的好处是,它可避免强的兼容论的弱点,即这 些提倡者认为“基本论证中的前提(2)是假的,就例如是摩尔(g.e.moore)提倡 那种将“能够”(could)分析为条件句:如果行动者本来能够选择/行动,他们 就會采取这行动。 2我们可用一个例子去突显其不足之处。 例如行动者小明在旅 行中走到飞机的门口,刚好舱门失灵打开了,他因而掉出机外,他身上又没有 降落伞,又没有通讯器材,似乎小明很难生存。 如果我们用条件句来陈述该想法 将会是: 1 同上, p 835f. 2 moore, g. e. ethics. london: williams new york, us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484. mele, alfred (2003). “soft libertarianism and flickers of freedom,” in david widerker and michael mckenna (eds),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essays on the importance of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burlington, vt: ashgate, 251264. mele, alfred (2006). free will and luc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le, alfred and david robb (1998). “rescuing frankfurt-style cases.” philosophical review, 107, 97112. mele, alfred and david robb (2003). “bbs, magnets and seesaw: the metaphysics of frankfurt-style cases,” in david widerker and michael mckenna (eds),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essays on the importance of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burlington, vt: ashgate, 127138. miller, jason s. and feltz, adam (2011). “frankfurt and the folk: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rankfurt-style cases,” in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 401414. moore, g. e. (1912). ethics. london: williams & norgate 35 moya epsi, carlos (2006). moral responsibility: the ways of skepticism. new york: routledge pereboom, derk (2000)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and causal histories” ,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4:11937. pereboom, derk (2001). living without free wi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reboom, derk (2003). “source incompatibilism and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in david widerker and michael mckenna (eds),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essays on the importance of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burlington, vt: ashgate, 184199. schaffer, jonathan (2000). “trumping pre-emption.”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97, 165181. speak, daniel (2002). “fanning the flickers of freedom.”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39, 91105. speak, daniel (2007). “the impertinence of frankfurt-style argument.”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7, 7695. taylor, richard (1983). metaphysics, (third ed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