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备战对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备战 2008 年奥运会后备队伍现状研究年奥运会后备队伍现状研究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蹦床项目是 2000 年悉尼奥运会新增设项目,属国际体操联合会所辖项目之 一,奥运会设网上男女单人两枚金牌。作为一个独立的竞赛项目,蹦床在国际上 已有近 40 年的历史,在我国还是一个只有 7 年发展历史的新兴体育项目。蹦床目 前在世界上的发展很不平衡,在开展这项运动的近 40 个国家中,主要集中在欧美 国家,其中以欧洲国家最为普及,水平最高。 我国从 98 年才正式开展蹦床运动,在经历悉尼奥运会资格的失败后,我国运 动员黄姗汕在雅典奥运会获女单季军, 穆勇峰获男单第 10 名, 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2008 年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为此,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北京奥运夺金的口号, 本文为了能够对当前我国后备队伍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以期能为完成 2008 北 京奥运会蹦床夺金任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训练支持。 本文以现役国家队为主,同时随机抽取了天津、福建、江苏等省市高水平蹦 床队等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录 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女子蹦床已接近到世界一流水平,曾获 2003 年世锦赛暨雅典奥运会 预选赛团体亚军,但在动作质量和难度方面与世界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从全国冠 军赛看,湖南、天津、浙江、广东、云南、福建女队是国家队选材应重点考虑的 对象。 2)男子蹦床目前也已跻身世界中上流水平,但在成套动作高度和难度上还需 要进一步提高;男队团体比赛的情况看,福建、浙江、广西、上海等是国家队选 材应重点考虑的对象。 3)现役国家队教练员:学历较高,执教水平较高;各省市队教练多从体操、 技巧转项而来,学历、职称、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4)从事蹦床科研工作的人数较少,从事蹦床科研时间较短;但学历较高。 5)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发展的存在缺少场地和蹦床器械、比赛机会偏少和 运动员选材困难等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蹦床网上单人 备战 2008 年奥运会 后备队伍 the study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pare trampolines that toward 2008 olympic abstract the trampoline is one of the competitive events that attached to fig. it was set as a new event in the 2000 sydney olympic. in the olympic game, there are two golden medals in the trampoline competition for man and woman respectively. as an individual event, the trampoline has developed for about 40 years. but in our country, it is a new event that has developed only for 7 years. the trampoline developed imbalanced in the worldwide. it is popular with the countries in europe. our country set the trampoline as an individual competitive event since 1998. our country has made history breakthrough in the athens olympic game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sydney, huang shang-shang get the brozen medal in the athens olympic. 2008, beijing will hold the olympic game. the authority promised to get the golden medal in that time. the study is aim to have a clear recongnision of the spare trampolines situation. so in some certain, it can provide theor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to realize the aim.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are the trampolines in the national team. the study also took the trampolines in tian jing, fu jian, jiang su province and some other province as the study objects. this paper come to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through study and analysis by document, questionnaire, visiting, and statistics. 1. the female has approached the fist rate performance level, has gained the silver medal in the 2003 world championship. but there are some gaps in the action quality and difficulty. 2. the male trampoline belong to the middle rate performance level, but they should improve the action height and difficulty. 3. the service coaches have the powerful training ability, they come from other events. the construct of knowledge, professional title, age is reasonable. 4. the trampoline has the short-term, less member but high professional title researchers. 5.the problem of the trampoline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s: lack of train stadium, apparament, and match, the selection of trampolines. key words: trampoline; trampoline; spare; current situation; 2008olympic;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1 1.前言前言 1.1 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蹦床项目是 2000 年悉尼奥运会新增设项目, 属国际体操联合会所辖项目之 一,奥运会设网上男女单人两枚金牌。作为一个独立的竞赛项目,蹦床在国际 上已有近 40 年的历史, 在我国还是一个只有 7 年发展历史的新兴体育项目。 蹦 床目前在世界上的发展很不平衡, 在开展这项运动的近 40 个国家中, 主要集中 在欧美国家,其中以欧洲国家最为普及,水平最高。 蹦床网上单人项目是指运动员在蹦床上连续完成 10 个不同的空翻转体动 作,根据运动员在空中翻转的周数和转体度数以及完成动作的基本姿势进行评 分的运动项目。和体操、技巧、跳水等项目一样,蹦床也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 难美性项群的运动项目。 自从1998年蹦床并入国际体联及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 世界蹦床运动有了快速发展,普及速度加快,参赛国家显著增多,2001 年的世 界锦标赛已增至近 40 个国家。 当今世界蹦床的竞技水平、 比赛成绩以欧洲国家 整体实力最强,其中俄罗斯、乌克兰、法国、白俄罗斯等国的整体国家实力较 为突出,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个别选手的技术水平也具有相当的实 力。俄罗斯选手自 80 年代以来,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世界男女蹦床的霸主地位, 表现为动作难度大,质量超群,风格独特,艺术性高。悉尼奥运会上,俄罗斯 选手包揽了仅有的两块金牌,雅典奥运会男女冠军分别被乌克兰和德国运动员 夺走,预计在下届奥运会上,俄罗斯仍将保持一定的优势,但近乎垄断的格局 将被打破。 我国于 1998 年开始正式设立蹦床运动,此前,只是把蹦床作为体操、技巧 等项目练习辅助的手段。 在经历 2000 年悉尼奥运会预选赛的失利后, 我国蹦床 国家队于 2002 年 12 月在天津成立,在借鉴体操等我国优势项目训练理论的基 础上,同时积极研究蹦床国际比赛的评分规则,引进先进国家的训练理论,经 过两年的不懈努力, 在 2003 年的世锦赛中获得男、 女各一个雅典奥运会参赛名 额,并最终由小将黄珊汕夺得女子单人铜牌的历史最好成绩。 但是,由于我国的蹦床运动开展时间短,缺少足够的理论依据,所以对蹦 床运动的认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为了在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取得更好成 绩, 体操中心提出了奥运夺金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 2005-2008 年新奥运周 期的评分规则为指导, 通过对 2004 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前 8 名和雅典奥运会蹦床 比赛前 8 名成套动作技术指标进行定量化解析,深入剖析当前我国高水平运动 员技术水平的现状,并与世界一流水平进行对比,以此分析我国蹦床水平的差 距所在,进一步明确我们需要改进和提高的诸多问题,为提高我国的蹦床技术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2 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通过查阅与蹦床有关的文献资料发现,我国现在关于蹦床研究的范围多集 中于技术和比赛结果的总结, 而针对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备战 2008 年奥运会 的后备队伍现状研究几乎没有。从现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竞技体 育的强大离不开强大的国力支持和优秀的体育后备队伍。因此,我国蹦床项目 的发展离不开各省市的支持和选送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等。本文以调查了解 现役蹦床国家队及各省市一线运动员、教练员及科研人员为基础,以期总结出 我国备战 2008 年奥运会的后备队伍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 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 策。 希望能为我国蹦床网人项目在 2008 年奥运会夺取金牌, 以及在以后的蹦床 运动中取得更好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2.1 国际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发展简况国际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发展简况 蹦床运动起源于上世纪的法国, 上世纪 30 年代由美国人乔治 尼森将蹦床 运动引入美国,在美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现代的蹦床运动并且举办了 正规的比赛。20 世纪 60 年代起蹦床运动在欧洲迅速发展, 1964 年 3 月 21 日 至 28 日在英国的伦敦举行第一届世界蹦床锦标赛, 并于同年成立了国际蹦床联 合会(简称 fit) , 总部设在瑞士。fit 的成立为世界蹦床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奠 定了组织基础。经过该组织的数十年努力,蹦床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巨大 得发展,迄今为止,一共举办了 23 届世界蹦床锦标赛和 7 届世界杯系列赛。 目前,国际正规的蹦床比赛包括男子网上单人、女子网上单人、男子同步、 女子同步、男子单跳、女子单跳、男子小蹦床和女子小蹦床共 8 个项目。重大 赛事包括奥运会蹦床比赛、世界蹦床锦标赛、世界运动会蹦床比赛和世界杯蹦 床系列赛。 1988 年国际蹦床联合会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当时有会员国 44 个,其 主要比赛是世界蹦床锦标赛,逢双数年举行。1997 年 9 月,国际奥委会第 106 次代表大会决定,将蹦床的女子网上单人和男子网上单人两个项目列为 2000 年悉尼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参赛运动员必须年满 18 岁。1998 年 10 月 6 日,国 际蹦床联合代表大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 来自 37 个协会的代表出席了这届 大会,并做出两项重大决定:一是通过了国际蹦床联合会(fit)加入国际体操 联合会(fig)的决议;二是通过了国际蹦床联合会于 1998 年 12 月 31 日解体 的决议; 至此, 从 1999 年 1 月 1 日起, 蹦床与技巧一同加入到国际体操联合会, 从而使世界体操运动在 20 世纪实现了“大统一” 。 随着蹦床网上男、女单人两个项目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越来越多 的国家开始开展并重视这一项目,因此,蹦床运动的竞争激烈程度也日益加剧。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3 1.2.2 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发展历程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发展历程 我国最早的蹦床出现在 1957 年, 由广东跳水队自行制造, 用于跳水的辅助 训练。60 年代,天津体操队自制了两架蹦床用于体操训练。之后,体操界逐渐 开始利用蹦床作为体操训练的辅助器材。70 年代初,日本成功地利用蹦床的训 练开创了体操史上的“旋空翻”时代,轰动了整个世界体坛,也开创了日本体 操的辉煌时代。自此我国对蹦床有了新的认识,并逐渐将蹦床应用到体操训练 和技术创新研究当中。到 80、90 年代,蹦床在我国体操、技巧、甚至跳水运动 训练中的应用已经极为广泛。 1974 年,在广州举行“全国体操、技巧运动会”的比赛时增加了蹦床项目 的比赛。 尽管这是一次极不正规的蹦床比赛, 但这却是我国的第一次蹦床比赛。 对提高对蹦床的认识和对蹦床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次比赛过后直 到 1990 年再也没有举行蹦床比赛。 1985 年 5 月,法国蹦床、技巧队一行 18 人访华。为我国的教练员、运动员 献上了精彩的表演。 让我国人民目睹了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蹦床、 技巧动作。 法国运动员、1984 年世界锦标赛冠军奥耐尔皮奥利内成功地完成了“后空翻三 周转体 1080”这个世界高难动作。 1990 年 12 月,我国邀请乌克兰蹦床教练员谢尔盖来华讲学。在北京举行 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国首届蹦床教练员、运动员培训班。他还带来了大量的蹦床 资料,而且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蹦床教练员、运动员。为我国的蹦床运动的发 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谢尔盖来华讲学之后,我国举办了两次较为正式的全国性蹦床比赛。分别 是 1991 年 3 月佛山 “全国青年技巧锦标赛”期间以及 1992 年沈阳“全国技巧 比赛”时全国蹦床表演赛。运动员以 5 个动作为一套动作,进行了两套规定、 两套自选动作的比赛,参赛者主要以谢尔盖的学生为主。但是,从此以后我国 再没有举行全国蹦床比赛, 蹦床也没有以一个独立的运动项目在我国开展起来。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 1997 年。 蹦床项目成为悉尼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刚 一宣布, 原国家体委立即于 1997 年 11 月 12 日发出了 关于在我国开展蹦床运 动的通知 , 使蹦床运动终于成为我国一项独立的竞技体育项目, 并同时列为九 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共设四枚金牌。 1998 年是我国蹦床史上划时代的一年,1 月份,在四川成都举办了首次蹦 床运动员集训,共有 28 个单位、1 名教练员、56 名运动员参加。这是蹦床在我 国正式开始的标志。对今后我国蹦床运动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1998 年 3 月,在天津举行了第二次全国蹦床运动员集训,并成立了国家集 训队。集中了全国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五月,在福建的福州市举行了全国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4 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为我国的蹦床运动做好了人才准备,使我国的蹦床人 才结构趋于完备,为我国的蹦床运动走向奥运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年 11 月,在福州举行了首届全国蹦床比赛,共 18 个省市 124 名运动员 参赛,其中蹦床运动员 108 名,单跳运动员 16 名。实际参赛的蹦床运动员男子 55 人、女子 44 人。在这次比赛中福建的吴涛和黄珊汕分获男女冠军。此后, 每年设两次全国性比赛,一次锦标赛和一次冠军赛以及这两次比赛的系列赛。 从 1998 年到 2004 年底,我国已经成功的举办了六届冠军赛和七届锦标赛 和一届全运会蹦床比赛。总共十四次全国性蹦床比赛中,获得女子个人冠军次 数最多的是黄珊汕,其次是郑晓鋆以及现役国家队的姚妍珺、王文娟、何雯娜 等人。 这些运动员的年龄都在 20 岁左右, 我国男子蹦床运动员的实力比较平均, 没有特别突出的选手, 除获得雅典奥运会男子蹦床第 10 名的穆勇峰外, 刘麒鹏、 冯强强、阙志诚等队员都具备夺得国内比赛冠军的实力,这些都是现役国家队 的成员,也肩负着中国蹦床男运动员 2008 年在北京奥运会上争夺奖牌的重任。 1998 年 10 月,我国首次参加世界性蹦床比赛,并于 1999 年参加了悉尼奥 运会蹦床预选赛暨第 14 届年龄组蹦床锦标赛,福建选手黄珊汕获得了 13-14 年龄组女子网上单人亚军。但遗憾的,是由于年龄限制等原因我国蹦床运动员 没有取得参加 2000 年悉尼奥运会的蹦床比赛资格。 2001 年在丹麦奥斯的 15 届世界年龄组锦标赛,我国青少年蹦床运动员在 比赛中取得了三金四银一铜的历史最好成绩, 也给世界蹦床界带来巨大的轰动。 其中就有 2004 雅典奥运会女子铜牌得主黄珊汕, 当时她以优美的高难度动作征 服了众多挑剔的裁判,取得了我国参加世界性比赛的第一枚金牌。解放军队陆 春龙、浙江的沈沉分别获得 11-12 岁和 13-14 岁组冠军。 在 2003 年的 16 届世界年龄组锦标赛中,我国运动员陆春龙、王丽莎分别 夺得 13-14 岁年龄组的男、女单人蹦床网上冠军,巩固了我国青少年蹦床运动 员在世界年龄组蹦床比赛的优势地位。女运动员钟杏萍、李丹取得 15-16 岁组 的第二和第三名现在这些运动员逐渐成长为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的主要力 量,肩负着 2008 年争金夺银的任务以及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蹦床运动 在世界蹦坛占有自己的优势地位的希望。 通过对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找出我国蹦床发展存 在的问题,以及在国际蹦床界所处的地位,为今后我国蹦床运动的发展确定一 个适当的发展目标。 1.2.3 我国蹦床项目研究简况我国蹦床项目研究简况 通过查阅有关蹦床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研究最多的是我国蹦床 运动的现状(主要是通过分析国内、外蹦床比赛成绩,包括难度分和技术分等,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5 从而得出结论)和蹦床比赛总结等;其次是有关成套动作类型和编排方面的研 究,主要围绕所选的动作类型和动作的编排顺序进行研究;再次是对蹦床单个 动作技术的对比和个案分析;以及国家蹦床集训队的训练方法方面的总结、蹦 床的心理、损伤、少年选材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我们发现,所能查阅到的所有文献资料中,涉及我国蹦床后备力量选 材方面的研究很少, 特别是有关我国备战 2008 年奥运会后备人才的研究几乎没 有, 这显然不利于我国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蹦床项目夺金目标的实现以及今后蹦 床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现役国家队和全国开展蹦床运动的各省市一线队伍运动员、教练员 及科研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及难度等方面进行分 析, 从而找出备战 2008 年奥运会后备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由此提 出相应的对策。 以期能为我国蹦床网人单人项目实现 2008 北京奥运会夺金的目 标和将来蹦床运动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6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主要以参加雅典奥运会前 8 名、2004 年全国冠军赛前 8 名运动员,现役国 家队以及开展蹦床项目各省市队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为本文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蹦床方面研究的中文期刊、文献资料以及其它与运动训练相关 的理论专著、书籍、科研论文等;并仔细研究了蹦床的国际规则,及国内历届 蹦床冠军赛、锦标赛、及九运会蹦床比赛成绩册、秩序册;并搜集了与本研究 有关的国家队和其它省市蹦床队不同性别运动员的有关资料,以及教练员、科 研人员等情况,并对搜集的案例进行分类研究。 2.2.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根据对国内外有关蹦床运动的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本课题的总体设计思想,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蹦床运动的实际情况, 以及备战 2008 年北京奥 运会的现阶段蹦床国家队的现实情况制定了运动员问卷、教练员问卷和科研人 问卷三种问卷调查表,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并请专家对 问卷可行性进行了经验评价,征求了修改意见,进行反复修改。 1)问卷的信度检验)问卷的信度检验 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小范围内的“测量再测量”方法,第二次与第一 次问卷发放相隔 15 天,回收后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 r=0.836(p0.05) , 说明问卷填写具有较高的信度。 2)问卷的效度检验)问卷的效度检验 在实施问卷调查之前, 采用 5 分制对问卷动结构与内容进行专家效度检验, 专家对问卷的总体评价分数为 3.89 分,可见,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见表 1。 表 1 调查问卷专家评价表 姓 名 职务或职称 等级评价 评价分数 赵嘉伟 体操中心蹦床技巧部主任 很高 4.3 胡星刚 国家级教练 很高 4.2 卓贤麟 高级教练 很高 4.1 蔡光亮 高级教练 很高 4.1 肖 振 高级教练 很高 4.1 黄海霞 蹦床国家队领队 很高 4.1 郑吾真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较高 3.5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7 李树林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较高 3.8 谢建中 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 较高 3.8 游琨焱 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 较高 3.5 金 逵 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教研室主任 较高 3.5 李东建 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副研究员 很高 4.1 戈炳珠 沈阳体育学院教授 较高 3.7 刘 兴 沈阳体育学院教授 较高 3.9 李艳翎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较高 3.6 平均数 3.89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调查工作是在2004年5月16日至21日的山西太原全国蹦床锦标赛暨 奥运会选拔赛和 2004 年 10 月 10 日至 15 日的浙江宁波全国蹦床冠军赛以及 10 月 16 日至 20 日的全国青少年蹦床锦标赛期间进行的。问卷的发放形式为走访 发放和邮寄发放。共发放问卷 231 份,回收 217 份,其中有效问卷 207 份,回 收率和有效率均高于 80%以上,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表 2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问卷项 发放问卷数 回收问卷数有效问卷数回收率 有效率 教练员 89 87 86 97.75% 96.63% 运动员 127 115 106 90.55% 92.17% 科研人员 15 15 15 100% 100% 2 . .2. .3 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 拜访了国内从事蹦床研究的专家和教练员,并利用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 研所实习以及为国家蹦床队进行技术服务的机会,拜访了蹦床技巧部赵嘉伟主 任, 体科所李东建副研究员及我校的郑吾真等教授, 沈阳体育学院戈炳珠教授、 刘兴博士和国家蹦床队的教练和部分省市队教练员和运动员,并将专家的意见 进行整理,归纳,提取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的方面进行研究。 2. .2. .4 录像统计法录像统计法 观看近两年国际国内蹦床比赛,并对比赛的动作进行分类整理,通过运动 分析软件 dartfish,记录成套动作的完成时间、动作类型、动作高度等。 2. .2. .5 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 使用 excel 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整理, 并采用 spss12.0 软件对其中的 207 份 有效文件所获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处理。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8 3.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蹦床项目备战我国蹦床项目备战 2008 年奥运会不同层次后备人才基本情况分析年奥运会不同层次后备人才基本情况分析 我国蹦床网上单人项目备战 2008 年奥运会后备人才是指依据蹦床运动的 项目特点和运动规律, 具备参与国内选拔的, 我国有实力参加 2008 年奥运会蹦 床比赛的各层次蹦床运动员,主要包括新成立的国家蹦床队队员和各省市的一 线男、女蹦床运动员等。 3.1.1 我国一线队员基本情况分析我国一线队员基本情况分析 我国竞技体育的最大优势就是实行训练竞赛的举国体制,自 2002 年 12 月 在天津成立国家蹦床队以后,经过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为我国蹦床运动服 务的其他人员短短两年时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女单网上铜 牌,以及男单第 10 名的成绩,正是因为知道了成立国家队的巨大作用,为了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蹦床网上单人项目比赛中取得金牌零的突破, 新的国家队于 2004 年 11 月在天津重新成立。 3.1.1.1 我国现役国家队一线女子队员基本情况分析我国现役国家队一线女子队员基本情况分析 新的国家队共有女运动员 12 名,分别来自于福建、天津、广东、上海、浙 江、湖南和云南等 7 个省市,其中福建省最多,有 4 名队员,其次是天津和广 东,分别有 2 人入选。有资料显示,蹦床运动员从开始训练到达到世界水平, 大约需要 10 年的时间,女运动员的黄金时期在 18 岁左右。1新国家队女队员 平均年龄为 18.5 岁,最大的是天津的王文娟,21 岁,最小的是广东的李丹,16 岁。从年龄分布来看, 女队年龄相差不大,其标准差仅有 1.17,而获雅典奥运 会比赛前 8 名的女子蹦床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 21.75 岁,最大的 28 岁,最小的 是我国运员黄珊汕,当时仅有 18 岁,由此看见,随着体育训练、科研水平和人 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蹦床女子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正在逐渐加大。 从表 3 可以看出, 我国现役国家队女运动员的蹦床平均训练时间是 6.6 年, 其中有 8 人参加了 1998 年第一期国家集训队, 可见, 我国现役国家女子蹦床队 的成员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 完全可以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时达到运动的黄金 时期。新国家队的成员都是从其它同项群的相近项目转项而来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开展蹦床项目才有短短的 7 年时间造成的,其中 9 名运动员原从事的运动 项目是体操,技巧的 3 人,她们从事原项目的平均训练年限是 6.1 年,最长的 是 8 年,最短的是 4 年,并且,她们原专项的运动等级都比较高,除 1 名队员 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外其余 11 人都达到了国家一级水平, 良好的运动等级, 充分 说明现役国家女子蹦床队的队员有很好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运动天赋,这对她们 从事蹦床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1 戈炳珠 .蹦床入门训练应注意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蹦床与技巧 .1998 年第 1 期 .第 21 页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9 表 3 我国国家蹦床队女子运动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姓 名 性 年龄 身高 注册原 原训练原专项 蹦床训 最高 比赛 别 岁 米 单位专项年限 运动等级练时间 难度 难度 黄珊汕 女 19 1.61 福建体操8 年 国家一级7 年 14.5014 郑晓鋆 女 19 1.56 福建体操7 年 国家一级7 年 14.50 13.40 林 闽 女 19 1.58 福建体操7 年 国家一级7 年 14.20 13.80 王文娟 女 21 1.57 天津体操8 年 国家一级7 年 13.90 13.10 罗 丹 女 19 1.56 湖南技巧5 年 国家一级7 年 14.50 13.60 钟杏萍 女 18 1.52 广东体操6 年 国家一级7 年 14.30 13.80 刘欣嘉 女 19 1.56 天津体操6 年 国家一级7 年 14.10 12.90 黄晓琴 女 18 1.55 云南技巧5 年 国家一级6 年 14.10 13.60 何雯娜 女 18 1.60 福建体操6 年 国家一级6 年 14.20 13.80 李 丹 女 16 1.54 广东体操4 年 国家二级5 年 13.60 12.70 姚妍珺 女 18 1.53 浙江技巧5 年 国家一级6 年 14.2014 顾晓雯 女 18 1.55 上海体操6 年 国家一级7 年 14.30 13.30 平均值 18.50 1.56 6.10 年 6.60 年 14.20 13.50 标准差 1.17 0.03 1.24 0.67 0.26 0.43 新一届国家队女队员的平均身高是 1.56 米,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 1.551.60 米2的范围相吻合,说明我国女队员的身高比较符合蹦床运动的项 目要求。此外女队员的身高标准差是 0.03,也充分说明我国女队员的身高分布 比较集中;表 3 显示,现役国家队女子运动员的平均训练动作难度为 14.1 分, 比赛难度为 13.50 分,与雅典奥运会女子前 8 名的平均难度 13.75 分差距不大。 3.1.1.2 我国现役国家队一线男子队员基本情况分析我国现役国家队一线男子队员基本情况分析 新的国家蹦床队有男运动员 12 名,分别来自于 5 个省市,分别是江苏 4 人、山西 3 人、天津、福建各 2 人、湖南 1 人。像女子蹦床运动员一样,男子 运动员从开始训练到达到世界水平, 大约也需要 10 年的时间样, 男子在 2022 岁时出成绩的黄金年龄,当然男子 22 岁以后出成绩的也不乏其例, 3雅典奥运 会男子银牌得主莫斯卡连科, 直到 35 岁退役之前, 依然是世界男子蹦床网上单 人项目实力最强的选手,而雅典奥运会前 8 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 23.5 岁。这 也印证了随着人的身体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年限显 著增加。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现役国家队男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 19.8 岁,最大 的 23 岁,最小的 17 岁,标准差为 2.41,说明男队员的年龄差别较大。 2戈炳珠 .蹦床入门训练应注意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蹦床与技巧 .1998 年第 1 期 .第 21 页 3 戈炳珠 .蹦床入门训练应注意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蹦床与技巧 .1998 年第 1 期 .第 21 页 4 戈炳珠 .蹦床入门训练应注意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蹦床与技巧 .1998 年第 1 期 .第 21 页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10 男运动员中也有 8 人曾参加过 1998 年的第一次全国集训队的训练,到现在, 他们从事蹦床运动的平均时间是6.5 年。 新的国家队的12 名男队员中有7 名从体操 转项而来,其他 5 人以前练的是技巧,他们的平均训练年限是 7.6 年,其中国家健 将就有4 人,其余7 人也都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运动水平。详情见表4 表 4 我国国家蹦床队男子运动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姓 名 性 年龄 身高 注册原 原训练原专项 蹦床训 最高 比赛 别 岁 米 单位专项年限 运动等级练时间 难度 难度 穆勇峰 男 22 1.72 山西体操9 年 国家健将7 年 16.4 15.6 张 杰 男 20 1.7 山西体操7 年 国家一级7 年 16 15.3 冯强强 男 23 1.64 江苏技巧10 年 国家健将7 年 16.4 15.4 吴 涛 男 23 1.61 江苏技巧10 年 国家健将7 年 16.1 15.3 胡俊雄 男 17 1.63 江苏体操6 年 国家一级5 年 15.3 14.8 徐 旸 男 21 1.61 天津技巧7 年 国家一级7 年 16.2 15.4 叶金龙 男 18 1.64 天津技巧5 年 国家一级5 年 15.6 14.9 阙志城 男 19 1.58 福建体操7 年 国家一级7 年 16.4 15.5 马继游 男 21 1.67 湖南技巧9 年 国家健将7 年 16.1 15.3 凃 潇 男 17 1.7 山西体操6 年 国家一级6 年 16 15 刘麒鹏 男 21 1.63 福建体操9 年 国家一级7 年 16.8 16.5 陆春龙 男 16 1.69 江苏体操6 年 国家二级5 年 15.3 14.4 平均值 19.8 1.65 7.6 年 6.5 年 16.1 15.3 标准差 2.41 0.31 1.73 0.8 0.46 0.51 新国家队男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1.65 米, 较国际蹦床界公认的男子蹦床运动 员的身高应在 1.70 米左右,4偏低约 5 厘米,此外,我国男子运动员的身高差 别也较大,最矮的仅有 1.58 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队员完成动作的美 感和观赏性,从而可能会造成动作质量分偏低。新的国家队的男运动员完成的 最高训练难度平均为 16.1,比赛难度为 15.3 分,这说明男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 的难度比例较女运动员小, 男运动员还需要加大比赛难度, 提高比赛的竞争力。 通过表 3 和 4 可以看出,男子运动员在参加蹦床训练之前,所从事原专项 的平均时间比女运动员长 1.5 年,虽然原专项运动等级很高,但因原从事专项 训练的时间过长,形成的技术动作动力定型也比女运动员更加稳定,改练其它 项目的困难也相对更大,而蹦床动作与其它专项动作又有着不同的专项特点, 因此,动力定型的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运动员对蹦床基本技术动作的 理解和掌握,这也是目前我国女蹦床运动员在参加国际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好 于男子的主要原因。 3.1.2 各省市蹦床一线队员基本情况分析各省市蹦床一线队员基本情况分析 为了在 2008 年奥运会, 以及未来的世界蹦床界取得更大突破, 我国的蹦床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11 运动像体操、乒乓球一样实行举国体制,所以国内各省市的一线运动员也是备 战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选材范围。比赛是检验队伍和训练水平的最好手 段,而一年一次的全国蹦床冠军赛又是国内蹦床界最顶级的赛事,能够充分显 示出参加比赛的各省市一线队员的真实水平,当然,也是国家队选材最直观、 最有依据的方式。现将参加 2004 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团体赛比赛的 14 个女队和 16 个男队基本情况和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比较, 以期为今后国家队选材提供一定 的参考价值。 3.1.2.1 各省市一线蹦床女子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各省市一线蹦床女子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2004 年全国蹦床冠军赛有 14 支代表队参加了女子团体比赛,排名第一的 是天津,而连续六年夺得女子团体冠军的福建队因为有几名队员上调国家队, 在少一名队员的情况下仍然夺得第九名, 说明福建女队依然是国内蹦床最强的。 从参赛队员的年龄看,14 支女队中,平均年龄最大的是排名第一的天津,平均 年龄是 19 岁,最小的是陕西队,只有 15.3 岁;年龄差别最小的是排在第 2、3 名的湖南、浙江和排名第 7 的上海,其标准差仅为 0.5。从所有参赛运动员的年 龄看,除个别运动员年龄有点偏大,不能练到 2008 年外,其余大多数能够比到 在 2008 年达到运动的黄金年龄, 甚至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这也说明我国现阶 段的女子蹦床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详情见 5 在蹦床比赛中,规定动作是运动员对蹦床基本动作和基本本技术掌握程度 的最直观的体现,规定动作的高低,对于赛的总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从表 5 可 知,参赛的 14 支女队中,规定动作平均分最高的天津 24.75 分,其次是福建 24.17、湖南 24.15、浙江 24.13,除福建因少一人外,其他三支队伍预赛总分分 列女子团体比赛的前 3 名。规定动作得分最低的是陕西,只有 15.53 分,其排 名也比较靠后, 仅排名第 12 名, 说明规定动作的完成质量与运动员的训练年限 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即年龄大、训练时间长的运动员规定动作的完成质量相对 较好。此外,规定动作分差别最大的是陕西,标准差为 13.23,差别最小的是上 海,为 0.29,说明上海 4 名队员的规定动作实力比较平均。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12 表 5 参加 2004 年全国冠军赛女子团体统计表 单位 年龄 规定 上报 完成 完成率 自选 名 岁 动作 难度 难度 % 技术分 次 天津 平均值 19 24.75 12.75 11.30 88.76 19.9 1 标准差 1.63 1.41 0.44 2.32 18.58 5.75 湖南 平均值 18.75 24.15 13.40 13.20 98.51 21.30 2 标准差 0.50 0.71 0.23 0.28 1.20 1.56 浙江 平均值 17.25 24.13 11.93 9.70 82.91 17.55 3 标准差 0.50 1.46 1.86 3.95 33.23 9.51 广东 平均值 18 22.23 12.23 10.35 85.23 18.95 4 标准差 2.83 3.93 1.65 2.94 22.89 6.65 云南 平均值 17.25 23.08 13.18 11.73 88.92 20.73 5 标准差 0.96 1.46 0.92 1.28 5.95 1.51 江苏 平均值 17.75 23.33 12.33 11.88 96.28 20.88 6 标准差 1.29 0.69 0.80 1.07 4.31 1.50 上海 平均值 17.75 23 13.50 12.95 99.27 20.20 7 标准差 0.50 0.29 0.74 0.65 1.46 1.28 山西 平均值 17.50 18.43 11.10 10.98 98.58 21.43 8 标准差 1 9.57 1.94 2.15 2.84 1.12 福建 平均值 17.67 24.17 12.80 11.47 89.73 2.47 9 标准差 1.53 0.96 1.40 1.02 1.94 1.17 安徽 平均值 17.25 23.10 11.20 11.03 98.44 20.83 10 标准差 1.50 0.80 0.14 0.38 3.13 0.85 3 广西 平均值 16.50 16.98 11.75 8.20 67.79 14.13 11 标准差 1 11.12 1.49 4.48 35.39 9.65 陕西 平均值 15.33 15.53 11.6 11.03 94.16 18.87 12 标准差 0.58 13.23 1.85 2.76 10.12 1.76 辽宁 平均值 18 17.60 9.17 7.70 84.92 18.43 13 标准差 4.36 0.82 1.79 2.27 21.42 1.76 山东 平均值 16.33 20.50 10.9 8.27 76.46 14.27 14 标准差 0.58 1.25 0.87 1.93 19.97 5.78 在 14 支参赛队中,上报动作难度最高的是上海 13.5 分,其次是湖南 13.4 分、 云南 13.18 分、 福建 12.8 分, 团体总分排名第 1 的天津上报动作难度为 12.75 分排名第 5, 上报难度最低的是山东 10.9 分; 完成难度最高的是湖南 13.2 分 (与 国家队平均难度 13.5 分比较接近 ) ,其它依次是上海 12.95 分、江苏 11.88 分、 云南11.73分, 完成难度最低的是辽宁 7.7分。 自选动作得分最高的是山西, 21.43 分,最低的是广西 14.1 分。成功率方面,成功率最高的是上海,高达 99.27%,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13 其次是山西 98.58%、湖南 98.51%、安徽 98.44%,完成率最低的是广西,只有 67.79%,14 支参赛运动队的平均完成率是 89.28%比 1998 年全国首届蹦床冠军 赛女子团体的总体完成率 53.30%提高了 35.98%,说明女子运动员的自选动作 的完成率有了显著提高。从冠军赛女队团体比赛的情况看,天津、浙江、广东、 云南以及前面提到的福建女队是国家队选材应重点考虑的对象,这与现在国家 女子蹦床的运动员籍贯相吻合。 3.1.2.2 各省市男子一线蹦床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各省市男子一线蹦床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参加 2004 年全国冠军赛的男队共有 16 支队伍,总分排名第 1 的是福建, 其次是浙江、广西、上海、解放军等。从参赛队员的年龄看,男队中平均年龄 最大的是排名第 7 的江苏, 平均年龄为 22.8 岁, 上海男队以平均 21.3 岁的年龄 排名第 2,浙江 20.5 排名第 3,第 4 是 19.5 岁的福建队,广西等、天津等 4 支 队伍以 19 岁的平均年龄并列第 5, 平均年龄最小的是陕西队, 4 名队员都是 15 岁,是参赛队中年龄差别最小的队;此外,浙江队的年龄差别最大,参赛的 4 名队员中,年龄最大的 28 岁,最小的 17 岁,其他 2 人均为 23 岁(现役国家队 队员) ,标准差为 4.5,可见,江苏开展蹦床运动的时间较长,队员的年龄分布 比较合理,而陕西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队员从事蹦床运动训练的时间较短。 所有参赛男队中,规定动作平均分得分最高的福建,平均为 25.08 分,江 苏以 25.05 排名第 2,广西和山西以 24.48 分并列规定动作得分的第 3 名,最低 的是重庆,仅得到 20.1 分。男队和女队的情况有点相似,即年龄较大的队规定 动作得分较高,这进一步证明了蹦床运动需要较长的训练时间才能高质量的掌 握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动作。 16 支男子运动队中,上报动作难度最高的是福建队,上报难度平均为 16 分,江苏和山东以 15.25 分并列第 2,排名第 4 的山西为 15 分,上报难度最低 的是陕西 11.5 分;比赛中完成难度最高的是广西 14.1 分,最低的是云南,仅 4.2 分。 成功率方面, 平均成功率最高的是广西, 98.33%, 其次是浙江 98.31%、 重庆 98.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