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i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 “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 分析 摘 要 在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现实下,国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与一般 学生不同,一部分学生群体在体育运动中因生理或心理上的相对弱势,总是处 于较为被动和不利的地位,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亦较少,甚至无法参加国家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我们把这部分在体育运动中处于相对弱势并向所 在高校提出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免测申请且能出示正规医院病历 或证明后经学校相关部门予以免测的群体称为体弱学生。本研究以山东省 5 所 高校 583 名体弱学生为调研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 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其参与 “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山东部分高校的体弱学生对于余暇生活时间的支配与利用具有多样化的特 点,时间主要用于上网或看课外书报杂志、学习专业知识以及进行体育锻炼, 而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等课余体育锻炼已经逐步得到体弱学生的认可及青睐。 目前山东部分高校中不能坚持进行有规律体育锻炼的体弱学生仍存在一定 比例,更有部分体弱学生除了参加学校必修的体育课外从不主动参加“阳光体 育运动”等课余体育锻炼;在运动频率、运动时间等方面亦存在问题,多数被 调查的体弱学生在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时无法做到持续性,很难达到“每天 进行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标准;不同构成类型的体弱学生在进行“阳光体 育运动”时有所差别,仍有一定数量的体弱学生感觉并不轻松,部分肢体严重 残缺的体弱学生甚至感到非常费力;能够意识到运动前后需要进行热身及整理 放松活动的体弱学生较少,尤其是既具有此类意识又坚持每次均进行此类活动 的体弱学生较少,大部分体弱学生只做到偶尔在运动的前后进行热身及整理放 松活动;体弱学生掌握的有关体育锻炼方面的理论知识尚有不足。多数体弱学 生无法科学且有规律的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仍旧存在并亟需解决。 多数体弱学生不喜欢在陌生的环境同不熟悉的人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在朋 友及练友的陪伴下进行体育锻炼使得体弱学生更容易自我放松,排除顾虑;由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ii 于学业等压力,他们多数选择在早上或晚上进行“阳关体育运动” ;在运动内容 的选择上,慢跑及徒步走成为男女生都乐于接受的运动内容,男生较偏向于球 类运动,不太能接受瑜珈等内容,女生则喜欢形体等不会过于激烈的运动,对 于力量练习不感兴趣,其选择结果符合 20 岁左右男女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体弱学生对待“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端正且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大 部分体弱学生希望通过体育保健课这一目前高校针对体弱学生普遍采用的授课 形式来解决顺利上好体育课的问题,并且希望学校开设健身理论等选修课程, 也接受学校对体弱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所采取的相关规定与措施。 体弱学生中的多数人在进行“阳光体育运动”时没有明确的计划与目标, 其参与动机及目的依次为:身体康复、强身健体、拓展交友圈、提升适应能力、 消遣娱乐、增强个人成就感同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 社会以及家庭的影响、所处运动环境、高校的态度成为影响山东部分高校 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从多方面阐述其有关对策。 关键词: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现状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iii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some shandong unversities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who participat in“sunshine sports abstract in reality of the declining teenagers physical corporeity, the country develops “sunshine sports” vigorously.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health of students, because of the relative weakness of the physiological or psychological, part of the group of students always in a passive or disadvantaged situation, the opportunity of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is also small, even can not participate in the national students fitness health standard test. this group which in relatively weak situation in sport and proposed test-free application and hand in regular hospital medical records or proofed and approved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school is called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this study, to 583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of five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literature, consulting experts,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re used as research method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ir action in “sunshine sports” a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have a variety of features for domination and use of the leisure life time. frail students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have a variety of features for domination and use of the leisure life time. leisure time of their life is mainly used for internet or watching extracurricular book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well as physical exercise. participate in after-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as sunshine sports has gradually been accepted by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of all ages. shandong college frail students does not adhere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still exists a certain percentages, and some of them never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articipate in after-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like “sunshine sports” other then school sports extracurricular. whether still inadequate in terms of exercise frequency, exercise time, the majority of survey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unshine sports can not be sustained,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claim of the sports slogan one hour a day”.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are different in “sunshine sports”. partial body severely crippled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are very laborious. able to realize motion before and after warm-up and finishing relaxing activities are very little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who can realize and stick to these activities are less, most of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only done occasionally.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physical exercise that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iv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need to be mastered is still inadequate. the reality that most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are unable to participate in “sunshine sports” still exits and should be solved. most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do not like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in an unfamiliar environment with unfamiliar people,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company of friends can be easier for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to let themselves go and rule out concerns. due to academic and other pressures, they majority select morning or evening to do “sunshine sports”, jogging and walking are all acceptable to boys and girls, boys tends to ball games, and not able to accept yoga. girls like body less intense movement, strength exercises a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results of their choice to meet the 20-year-old boys and girls i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rail students treat “sunshine sports” with a right attitude and have a high level of initiative. the most of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hope to use sport caring lessons that are widely used in colleges to solve the quality of pe lessons, they want colleges offer elective courses such as fitness theory, also acceptable to relative provisions measures about “sunshine sports”. the majority of pe-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sunshine sports” have no clear goals or plan, their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purpose as follows: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physical fitness, to expand the circle of friends, lifting capacity, entertainment, enhance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with master basic methods of physical exercise adaptation. the social and family influence and the sports environment and the attitude of colleges are the main impact factors of frail students whether to join “sunshine sports”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view of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 of. key key words:words:some shandong unversitiessome shandong unversities ; pepe- -disadvantaged studentsdisadvantaged students ; sunshine sportssunshine sports;the present situationthe present situation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v 目 录 1.前言 . 1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情况 . 2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1.2.1 研究目的 . 2 1.2.2 研究意义 . 2 理论意义 . 2 实际应用价值 . 3 1.3 研究任务 . 3 1.4 相关定义 . 4 2.国内研究现状 . 4 2.1 高校体弱学生构成情况 . 4 2.1.1 高校体弱学生的情况分析 . 4 2.1.2 高校参加保健课学生的情况分析 . 5 2.2 高校体弱学生的体质概况 . 6 2.3 高校体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 . 6 2.3.1 高校体弱学生参加课堂体育锻炼的情况 . 6 2.3.2 高校体弱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喜好程度 . 7 2.4 高校体弱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 7 2.4.1 主观原因 . 7 2.4.2 客观原因 . 8 2.5 目前高校体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途径 . 9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9 3.1 研究对象 . 9 3.1.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9 3.1.2 调查对象基本分布情况 . 9 3.2 研究方法 .10 3.2.1 文献资料法 .10 3.2.2 问卷调查法 .10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10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 . 11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13 3.2.3 专家访谈法 .13 访谈目的 .13 访谈对象 .14 访谈提纲 .14 3.2.4 数理统计法 .14 4.结果及分析 . 15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vi 4.1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基本情况 .15 4.1.1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15 4.1.2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的构成情况 .16 4.2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基本现状的调查 .20 4.2.1 进行有规律体育锻炼的时间.20 4.2.2 运动频率 .21 4.2.3 运动时间 .24 4.2.4 体育锻炼的时间段 .25 4.2.5 运动时感受 .27 4.2.6 愿意同谁一起进行锻炼 .30 4.2.7 运动前后进行热身及整理放松活动的情况 .31 4.2.8 体育锻炼的指导情况 .34 4.2.9 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运动项目 .35 4.3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动机及影响因素.38 4.3.1 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动机与目的 .38 4.3.2 影响调查对象即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因 素的分析 .40 不同层面影响因素的层面分布量表 .40 不同层面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1 影响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因素的分析 42 .1 社会以及家庭的影响 .43 .2 所处运动环境 .44 .3 高校的态度 .45 .4 学业的影响 .45 .5 所具备的运动素养 .45 .6 教师个人及专业素养 .46 .7 高校相关课程的设置 .46 .8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7 4.4 体弱学生对学校针对其开展的相关对策的态度调查 .47 4.4.1 体弱学生对学校为其单独开设体育保健课的态度 .47 4.4.2 体弱学生对学校开设有关健康理论的选修课程的态度 .48 4.4.3 体弱学生对学校规定其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 .49 5.结论与对策 . 51 5.1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的结论 .51 5.2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对策 .52 附 录 . 57 个人简历 . 62 发表学术论文 . 62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 1.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情况 进入新世纪十年之久且不断发展创新的信息化时代下, 脑力劳动已逐渐代替 体力劳动占主导地位,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且呈现愈 演愈烈的趋势,全国政协委员邓亚萍在 2012 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讨论会中明确提出“关注青少年体质,体育能让青少年受益终身” ,此前国家对 青少年体质问题一直予以关注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下 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 号文件) ;教育部、国 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也于 2007 年 4 月 29 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亿万学 生阳光体育运动” 。为进一步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 团中央又于 2008 年 9 月下发教体艺200810 号文件,开展“全国亿万学生参加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目前,全国大、中、小学校均制定了相应的课外“阳 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并已施行。以上足见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质状况的担忧 与重视。 教育部在 2004 年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高校体育工作的 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我国高级人才培养 质量,关系到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高 等院校不断形成的扩招趋势,对生源的身体条件要求亦逐年放宽,高校中体弱学 生群体人数随之不断上升,据研究表明,2002 年我国高校在校体弱学生群体人数 占高校总生源人数的比例已达到 5.5%。同健康学生相比, 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 相对弱势使得体弱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处于较为被动和不利的地位, 参加体育活动 的机会亦较少。除体育课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对普通健康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质状况有益,对体弱学生群体同样适用。除此之外,通过积极有效的体育锻炼 还可以扩大他们的社交范围,提高体弱学生进行社会活动的机会及能力,塑造他 们健康的性格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体弱学生较好参与国家倡 导的“阳光体育运动” ,提高高校体弱学生群体的体质状况,是目前学校体育教 育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 针对已提出 11 年之久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第十 条的内容可以明确: 为个别的高龄学生,存在病、残、弱等情况的学生以及身体 存在某些异常的学生应开设以康复及保健为主要授课内容的体育课程。 迄今为止 高校也普遍采用体育保健课的形式解决体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问题。 在国家关 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可以明确:无论对于健 康学生还是体弱学生而言,仅凭每周一次的体育保健课,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其身 体素质, 解决体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他们较好的参与除体育 课以外的体育锻炼。党和国家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给所有青少年提供了一个 良好的平台,相比健康学生群体,体弱学生群体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并能真正 从课余体育锻炼中受益的意义尤甚。对于国家全力推行“亿万学生参与阳光体育 运动”是否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而言,在高校占一定比例,数字逐年上升且亟需 通过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丰富课外体育锻炼并改善体质状况的体弱学生群体不 容忽视。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以山东省部分高校的体弱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通过有关山东省部分高校 体弱学生群体现状的调查,明确其目前所占生源总数的比例及构成情况,参与 “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情况及原因等,得出科学的调查数据结果。 合理分析数据结果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以便为高校体弱学生这一相对特 殊的群体能够更好地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并改善其体质使他们真正从中受益 提供一定帮助。 1.2.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可 以为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尝试提出相应对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 实际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对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较少。从调查目 前此群体的基本情况入手,可以掌握体弱学生所占的确切比例、生理学角度的构 成情况等基础数据, 并可以根据调查研究所得的基础数据, 进一步制定其参与 “阳 光体育运动”的建议、对策。这将对推动体弱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提高体质 健康状况、改善心理状况以及提高就业竞争力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近年来各高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考核越来越重视,在体弱学生 很难通过测试或不具备参加测试的条件下, 部分高校对体弱学生群体试行免测对 策,没有了考核要求的体弱学生将如何从“阳光体育运动”中形成终身体育的观 念并从中受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3 研究任务 本研究的研究任务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研究目前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占生源总数的确切比例。研究方法采用调 查法及数理统计法,体弱学生人数比例可以根据各高校体弱学生总数以及在校 学生总数推算得出。 研究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的构成情况。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采用问 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因何而不能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并从 生理功能残疾、疾病及疾病恢复期、体脂百分比不达标的分类类型对体弱学生 构成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对不同构成类型的体弱学生所占的比例进行调查。以 便为进一步指导和安排体弱学生的体育锻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体育锻炼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 式,对体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锻炼的运动强度、运动时 间、运动频度等情况,并分析其锻炼情况是否科学;对于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学 生,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其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与客观原因,并针对分析得 出的原因,为国家解决体弱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及科学建 议。 尝试提出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的建议。该研究内容主要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 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进行,征询国内相关专家,收集专家意见,提出高校体弱 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 1.4 相关定义 本研究把在体育运动中处于相对弱势并向所在高校提出国家大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测试免测申请且能出示正规医院病历或证明后经学校相关部门予以 免测的群体称为体弱学生。 2.国内研究现状 2.1 高校体弱学生构成情况 2.1.1 高校体弱学生的情况分析 体弱学生包含的种类很多。如张和平在山西省体质弱势群体现状分析与对 策研究中认为体质弱势群体的界定标准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充 分条件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包括较重体力劳动)的疾病或身体 患有残障的人群;基本标准之一是国民体质测试标准测试结果未达到及格的 人群;基本标准之二是体重指数或称体脂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测试结 果在以下范围的人群:bmi20,或 bmi26.5。达到以上充分条件或两个基本 标准之一的群体基本可被确定为体质弱势群体。关悦在上海部分高校体质弱势 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研究中认为“体质弱势群体”是指,人体机能和形态由于 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相对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 尤其是在从事以体力为主的学习 和生活方面相对处在不利地位的群体。 具体指不能够较好完成现行课程标准所规 定的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学生。唐征宇等 1在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教 学与锻炼研究一文中指出,残疾学生中包括视残盲人、弱视 、听残聋人 、肢 残、学习困难等类型。韩玉璋等 2在普通高校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策略中 认为体弱学生的种类分为听力残障,视力残障,肢体残障,语言残障四类。并且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5 在其研究中得出视力残障的学生在体弱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同样在郭淑范 3 所研究的 普通高校残障学生参与体育课现状调查研究 中亦认同韩玉璋的观点。 丁震一 4通过文章把体弱学生的定义做出了具体的概括,他认为由于身体残疾导 致体育课正常授课内容无法完成; 身体某器官存在严重病变而使机能水平降低从 而承受不了体育课通常的运动强度以及运动量; 在校期间的体育教学以及考核因 为身体受到伤害无法达到标准等都属于体弱学生的范畴。胡晓飞,吴燕丹 5把体 弱学生称为“特殊学生群体”并依据教育部对其作出的界定,把符合以下任意条 件的学生均归入“特殊学生群体”中:个别的高龄学生;存在病、残、弱等情况 的学生;身体的局部存在某些异常的学生。郭聪聪 6在对高校病残学生体育运 动的研究 中把病残情况分为慢性病类别和残疾类别两方面,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 慢性肾炎、慢性肝炎、过敏性皮炎 、肥胖症属慢性病类别,残疾类别则为上肢、 下肢、听力、视力 、聋哑方面的残疾。学者李永刚 7在高校病残大学生的健 康教育中则认为学生体弱学生中病残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疾病有多种情况, 有内科的器官机能疾病,如心脏病、肝肺病、哮喘、高血压等;外科的运动创伤, 如肌肉拉伤、关节损伤、各种突发性骨折、慢性胃炎、腰腿痛等;传染性的甲肝、 肺结核、皮肤病和其它疾病。伤残也有多种情况,有跛脚等轻度伤残,疾病后遗 症造成的轻度畸形,也有受伤遗留下来的种种暗疾和肢体残缺的学生。 2.1.2 高校参加保健课学生的情况分析 针对距今提出以 11 年之久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中第十条的内容规定: 为个别的高龄学生;存在病、残、弱等情况的学生以及身 体存在某些异常的学生开设以康复及保健为主要授课内容的体育课程。 目前大部 分学校解决体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即为体育保健课,针对此现实状况,周 丽萍等 8学者指出两类学生符合目前普通高校所开放的体育保健课的生源条件, 其分别为身体某器官出现严重病变导致机能受损承受不了普通体育课运动强度 以及因身体存在残疾无法接受普通体育课授课内容的学生。刘少华等 9在其研究 成果中依据上体育保健课学生的身体状况,大致分为病、弱、伤、残、运动能力 较差以及过胖或过瘦的特殊体型。 谢小平等 10在发表的文章中把参加体育保健课 的弱势群体从传统的划分模式细分为“病症型”、“体弱型”、“损伤型 ”、 山东部分高校体弱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6 “残疾型”四类,并解释其含义,如“病症型”主要指内脏器官的病症及手术后 遗症;“体弱型”则主要指生理或病理性体质虚弱导致的身体素质弱、机体活动 能力不佳的学生等。朱玉霞等 11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上体育保健课的学生身体情 况存在差异,多以小儿麻痹、骨折恢复期为主的肢体残疾;自发性气胸为主的疾 病;肝炎、心脏病同低血糖为主的代谢类或内脏器官疾病;因瘦弱或肥胖导致运 动困难为主,也存在因心理因素对体育锻炼有障碍性的学生。 2.2 高校体弱学生的体质概况 通过研读文献,可知众多学者均与陈满平等 12在不同教学模式对病残学生 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的观点相同,即多数体弱学生的机能、身体素质等 指标达不到全国学生体质均值, 其原因可能为体弱学生存在内脏器官等慢性疾病 以及先天或后天的身体功能性障碍等原因导致其长期缺少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加 上各种压力使其精神方面长期处在无法调适的僵持状态,身心健康均受影响颇深, 如此状态又会损害某脏器和神经本来就较为不佳的各类功能或产生其他不良后 果,如此反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 2.3 高校体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 2.3.1 高校体弱学生参加课堂体育锻炼的情况 赵其春 13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开发实证调查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抽 查的 22 所院校中仅有一所院校按教学进度定期为特殊群体学生单独开设体育 保健(康复)理论课; 有 2 所学校不定期为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体育保健(康复)理论 课;有 7 所院校每学期为全体学生单独上 2 次体育保健理论课;有 9 所院校 每学期在上公共体育理论课时将保健和康复类知识穿插进课堂针对全体学生进 行教学; 有 2 所院校每学期在上公共体育理论课时很少讲述保健和康复类知识。 也就是说,各院校都没有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单独开展特殊体育技术课教学,特殊 群体的学生都是被编入普通班进行课堂体育锻。 从特殊学生群体参与课余体育锻 炼的调查情况中得出,每周参加 3 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