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近代毒品在山西的肆虐以太谷县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毒品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并引起很多学者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文试着从太谷县这一很小的县城里发生的围绕禁毒与吸毒两方面的斗争入手,结 合山西历届政府的禁毒活动来分析,鸦片是如何进入到太谷,吸毒人员如何的扩大, 当地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及至最后各种政治势力在太谷县开始了角逐,毒品最终 在太谷县,这块晋商的发源地泛滥成灾。最终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权,利用强制的 手段将毒品予以了彻底的消灭。 本文的第一章从鸦片在太谷的兴起开始,介绍了鸦片最早是通过出外经商的人 士带入太谷的,开始是作为一种招待客人和显示自家实力的奢侈品出现的,后来伴 随着鸦片在当地的大范围种植,这种吸食鸦片的风气逐渐蔓延到社会的下层,丁戊 奇荒时期的太谷县,昔日被誉为“金太谷”晋商发源地之一,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 惨剧。我通过山西省档案馆查阅到得一些记载。对太谷种植鸦片的村庄有了一个大 致的了解。 第二章写太谷的毒品为什么屡禁履兴,难以彻底的根除?从历史的材料中,我 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一方面是大张旗鼓的禁毒,另一方面是太谷当地的政权不断的 更迭交替,甚至曾有过外省的军阀统治太谷的历史时期,这些过路的军阀更是不顾 当地百姓的死活,一心贪图太谷当地的富庶,富商大贾云集,大肆在太谷兜售毒品, 危害更甚于其它地区。由于这些军阀手握枪杆,掌握军队,太谷当地政府当然无法 与之一争长短,这些不利的因素,从客观上也加剧了太谷治理毒品的难度。后来日 伪统治山西,太谷作为沦陷区,当地人想要禁毒的愿望更是成为了泡影。 第三章主要是写太谷有组织的禁毒运动。太谷县作为传教士在晋省活动最早的 区域之一,当地毒品的盛行,自然会受到活跃在当地的传教士的关注,为了能吸收 更多健康的民众成为他们的教徒,西方的传教士也利用救治吸毒者得活动,达到宣 传自身的宗教的,以此让更多的人心甘情愿的接受宗教的洗礼。他们的禁毒从一开 始就带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达到的效果自然也十分的有限。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 就对毒品深恶痛绝,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取得全国政权时,就在所控制的区域内,展 开禁烟禁毒的斗争,这为解放后,共产党能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彻底取缔烟毒 打下了基础。具体到太谷县解放后的禁毒运动,由于太谷县当地吸毒的人数大大高 于晋中地区的平均水平,太谷县所面临的困难也高于晋中其它的县城。最后,中国 共产党利用发动群众,监督烟民,强制戒烟,才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禁毒运动;太谷县;晋商;地方政权;中国共产党 ii abstract the drug problem has been troubl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and caused many scholars are concerned about social issu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small taigu county occurred around the county anti-drug and drug fight two begins with the previous governments anti-drug activities in shanxi,i want to analyze how the opium was brought into taigu,?how the drug addicts expand?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to deal with it?then many various political forces started the race and controlled in taigu county, the drug eventually was without control in taigu coun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de the ultimate power to use coercive means to eliminate the drugs. the first chapter from the rise of opium began in taigu, opium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those businessman in taigu, and began to entertain the guests as a kind of luxury and display their own power there, and later accompanied by opium a wide range of local cultivation, opium culture that gradually spread to the community, the lower, during the reign taigu county, once known as the golden taigu the birthplace of the shanxi business, and even the people with fresh tragedy. i have to get through some of shanxi search archives records and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about opium-growing villages of taigu . chapter ii referred to why banned drugs was repeatedly in taigu, it is difficult to eradicate completely? from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we can see very clearly the one hand, high-profile anti-drug, on the other hand is constantly taigu regime change of the local alternative, and even warlords ruled the taigu during historical period, the warlord is despite local peoples life and death, as one covet taigu local affluent, rich merchants gathered in taigu is easy selling drugs, endangering even more than other areas. these warlords hand gun, the armed forces, taigu on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course can not compete with these unfavorable factors, from an objective also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taigu drug treatment. later, the rule of shanxi, iii taigu as the occupied areas, the aspirations of local people want to drug is become a dream. the third chapter is written taigu local anti-drug campaign organization. taigu county, shanxi province, as a missionary activities in one of the earliest regions, the local prevalence of drugs, he will be active in the local missionary concern,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people to be their healthy christians, western missionaries also used the treatment of addicts in the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ir own religion, in order to let more people willing to accept religious baptism. their drug from the outset, with no limitations to overcome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nature is also very limite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the birth, the abhorrence of drug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not made the national regime, in their control area, to start smoking drug to fight against the libera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just spent three year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a total ban on drug charges. specific to the liberation of the anti-drug campaign taigu county, because of local drug person in taigu county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number of jinzhong region,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aigu county also higher than other counties in jinzhong. finall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ses the launch populace, the surveillance smoker, the compulsion no-smoking, only then in a short time has made the tangible progress. key words: suppressing drug movement; taigu county; jin business; local organs of state powe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承诺书 50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 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成果。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 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成果。 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51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引 言 1 引 言 在中国近代史上,毒品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届政府,关于禁烟、禁毒的斗争的研 究也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此类的学术性的文章包括晋阳学刊2000 年第 2 期 近代山西禁烟运动述略雒春普该文作者首先回溯了 1882 年张之洞在山西实 行的禁烟运动,并以此时间为上限,向后追述至 20 世纪 30 年代阎锡山统治晋省时 大力推行的“六政三事”,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社会历史变迁中,山西境内先后 实行了四次大规模的禁烟。但烟毒依然猖獗。何故?人员更迭频繁,禁烟大多随着 主政者的或升迁、或放弃而最终功败垂成。其间虽然也不断的制定各种禁烟政策, 然而缺乏认真实行下去的力度与制度上的保证导致的结果还是因人废言。我们不得 不承认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希望他之下的民众成为“瘾君子”。 近代山西的禁烟历 程是王守恩老师与琚会林发表于沧桑1999 年第 3 期。该文将山西的禁烟历程 分为晚清山西巡抚的禁烟、清末民初的禁烟运动、民国年间阎锡山的禁毒三个大的 时间阶段。承认了这几次大的禁烟运动都取得了一些成效。并从更深层次挖掘了这 几次禁烟失败的原因。点出了山西毒品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治的源头是传统农业文明 的衰落以及由此带来的传统农业社会的转型问题。 这两篇论文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对近代山西的禁烟运动做了一个大的描述,都不 约而同的提出了传统社会的人治是运动兴起的原因。不论是张之洞也好,阎锡山也 罢。都是通过个人的积极倡导,宣传,不断的将禁烟推向高潮。最终也是随着个人 的一些原因。禁烟运动走向沉寂,毒品制贩、销售又开始大行其道。不足之处是这 两篇文章缺少对个体的细致刻画。 近代山西鸦片问题述略2000 年 2 月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 者赵英霞,该文将鸦片在山西的流毒分为鸦片战争前的萌动,和鸦片战争以后的泛 滥两个时期。全文的框架结构为四部分,即毒流萌动、鸦片泛滥及其危害、督抚禁 烟、清末禁烟。文中提到长期得吸食鸦片导致了山西人口的减少。作者特别以太谷 县为例道光年间有户 38586、口 289225;咸丰有户 46631、口 333877;光绪年有户 35983,口 160322.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太谷县户数与人口数的大量下降是与鸦片 在太谷县被大量消费同步的。 肖红松发表于 1999 年 6 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24 卷第 2 期 近十年中国近代毒品史研究综述一文中指出中国毒品史在禁毒政策、禁毒运动 刘玉玑,仇曾祜修,胡万凝纂。民国太谷县志 m 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年 近代毒品在山西的肆虐以太谷县为例 2 及其经验研究、鸦片的贸易和走私、日本对华毒化政策的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 突破。这篇文章发表于上个世纪最后一年,时值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作者对上世纪 九十年代的国内外的毒品史的研究做了一番整体的回顾,对毒品的研究综述做了一 下详细的梳理。肖红松教授文中提到:1896 年李圭的鸦片事略 (上、下卷) 。民 国时代于恩德所著的中国禁烟法令变迁史 (1934 年出版) 、再加上同一时期的罗 运炎的中国鸦片问题 、 中国烟禁问题与毒品问题 。可以说这几部是大陆解 放以前,中国国内中国毒品史研究最早的几篇。解放以后大陆的学者也断断续续发 表了一些研究中国烟毒的文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 注,对烟毒领域的研究也进入到一个空前活跃的历史阶段,特别是进入到上世纪九 十年代以来,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禁毒史问题,相关的研究 专著与文章也大量的涌现出来。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年出版的, 由朱庆葆、 蒋秋明、 张士杰合著的鸦片与近代中国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分析了鸦片在近代中国所处的 尴尬地位,全书高屋建瓴地阐述了鸦片在中国近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失去中央、地 方各级政府的控制,最终泛滥到无法收拾的境地的。可以说该学术专著是新中国成 立以后,从整体上运用社会史的方法来研究鸦片问题的第一部书。为以后对鸦片问 题的深入研究开了一个好头;在接下来的 1996 年,天津教育出版社也步江苏教育出 版社的后尘,出版了蒋秋明、朱庆葆的中国禁毒历程 ,这本书将研究的角度转向 了禁毒的法令的制定与具体执行上、 研究的时间跨度也相应的拉长; 研在随后的 1997 年马模贞、钱自强等所著的中国百年禁毒历程 ,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除 了对中国百年以来禁毒历程做了一番简单的描述,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晚清、清末 民初、民国时期等历史阶段,突出了政府与人民在禁毒斗争中的抗争与遭受到得一 次次挫折,正是人民群众屡败屡战才促使各个时期的政府不断调整禁毒的思路与方 法,最终中国人民摆脱了毒品的控制,成为享誉世界三十年之久的“无毒国” ,今天 面对毒品的再次侵袭,我们更要从前人的实践中获得启发,达到古为今用的效果; 同一年由岳麓书社出版的禁毒史鉴是王宏斌所写的一部详细对比中国禁毒不同 历史阶段后,呼吁当代的人们牢记禁毒道路任重道远的启示录。除此以外,用总结 性的语言来描绘禁毒史波澜壮阔全貌的作品还有毒品在中国 (马模贞著,1993 年 北京出版社出版) , 中国毒品史 (苏智良著,1997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烟毒 兴灭 (1997 年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 鸦片之祸 (王东林著,1994 年江西高校 出版社出版) ;国内的一些学术研究团体也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著作,例如上海禁毒 委员会编写的清末民初的禁烟运动和万国禁烟会 ,这部书针对清末民初这一特定 引 言 3 的历史时期,将国内外的禁烟运动联系在了一起。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禁烟史,是 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作者在文中还提到秦和平所著的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 运动(1840-1940) 是鸦片问题的禁烟运动区域性研究的开山之作; 中国禁赌史资 料 是马模贞1998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关于禁烟禁毒史料搜集和整理的专著, 该书的时间跨度达到 221 年清雍正六年 (即 1728 年) 到民国三十八年 (1949 年) ; 近代中国烟毒写真由文史精华选编全国 157 篇关于毒品方面的资料,可谓 是将近代中国各地的毒品问题刻画的淋漓尽致。 我除了对肖红松的文章有一些补充外,试着对 2000 年至 2009 年十年来的毒品 研究做一些综述研究,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教授批评指正。 我认为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对毒品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吉林省社会科学 院日本研究所的郑敏 2000 年所写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鸦片毒化 政策通过大量的数据与史实揭露了日本“鸦片十年断禁”政策的提出是为了妄图 掩盖他们在中国东北生产和贩卖鸦片的罪行。同时作者也对日本人的这一政策的本 质进行了无情的剖析;尹正萍于 2001 年第 3 期发表的 “罪恶之花”在东北日 本在东北实行的烟毒政策一文,作者通过日本在东北实行鸦片专卖、从外地贩卖 进鸦片、强制东北人民种植罂粟、纵容毒品在东北的大肆贩卖几个方面达到他们的 政治上削弱东北、经济上掠夺东北的目的;胡金野、齐磊发表于 2005 年社会学研 究上的题为 “无毒中国”缘何不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禁毒运动 辉煌历史的反思文章主要对比了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三年禁绝鸦片与改革开放后毒 品如何在中华大地死灰复燃的。作者经过分析当时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的环境,得出 中国长达 30 多年的“无毒国”是在一种封闭的条件下取得的,是由中国长期游离于 世界体系之外的历史事实形成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门洞开,泥沙俱下。毒品 又一次的卷土重来。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形势下,中国的禁毒隶属于 世界禁毒运动的一部分,我们失去了以往那种自我封闭和被外界封锁的历史条件, 仅仅依靠中国一国的洁身自好,是很难做到完全禁绝毒品的传播的,只有全世界的 政府和人民协起手来,才能斩断毒品这只威胁人类健康的恶魔。作者将关注的视角 转向全球化,可以说该文也刻上了深刻时代背景的烙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敏锐的 观察力;南京大学历史系的王霖发表于 2003 年第 11 期广西社会科学 ,名为20 世纪 50 年代南京肃清烟毒运动初探 ,这篇文章回顾了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在南 京实行的禁毒运动,由于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当时的禁毒运动与镇反运动联系在 一起,制定的禁毒通令也相当的严厉,正所谓制乱需用重典,1950 年 2 月 24 日由中 近代毒品在山西的肆虐以太谷县为例 4 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也确实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正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南京政府采取成立专门机构,设立禁毒办公室、开展大 规模的社会宣传、认真开展查毒工作,依据法律严厉处罚吸贩毒人员等多管齐下的 办法,南京的烟毒问题很快得到了控制。并最终消灭了烟毒的运、销、售各个环节 的流通。 最终赢得了禁烟的胜利;民国档案 2000 年第 1 期刊登了季鹏所写的 1927 1935 年国民政府禁烟述评作者截取了民国政府定都南京以后,施行的一系列禁 烟举措,作者肯定了这段时期的尝试客观上为 1935 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推行“二 年禁毒, 六年禁烟” 运动奠定了理论的框架和实践参考价值; 王越 2002 年发表于 北 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题为北京政府时期的军阀与烟毒泛滥 ,作者 在这篇文章中着重分析了北京政府统治时期,也就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全国大小 军阀纷纷利用手中的武装勒令治下的人民种植鸦片,以便抽取巨额的烟税,一时间, 华夏大地到处毒卉盛开。许多军阀以及属下的士兵也都吸食鸦片,士兵随身携带烟 枪与步枪,这样的“双枪兵”最后被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击败,民国早期的北京政府 也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黄仪与方立霏整理了北京市档案馆有关民国时期禁烟的 档案与资料,在此基础上 2001 年发表于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上的从民国档案 看北平的禁烟禁毒为如何更好的利用档案资料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提供了很好的写 作范本;其他发表于本世纪开始十年关于禁烟、禁毒方面的文章还有南京晓庄学院 的席佳蓓 2003 年 9 月发表在南京晓庄学院学报上的从鸦片流毒谈中日传统文 化的差异侧重于从文化史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鸦片流毒问题,通过比较中日两国 的民族性来分析鸦片问题,虽然有点大而无当,但也不失于一种分析问题的独特的 方法和研究视角;2003 年 5 月王克强发表于清史研究上的从赵尔巽档案看清 末四川禁烟 ,作者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赵尔巽全宗案卷 ,分析了赵 尔巽在四川推行禁烟的详细举措和他禁烟的根本动机,从三禁入手(禁种、禁吸、 禁贩) ,一方面肯定了赵在四川禁烟的效果,另一方面又指出了赵利用禁烟之便私自 扣留烟土而达到敛财的目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李淑娟发表在历史教学2004 年 11 期的东北沦陷期间日伪的鸦片毒化政策 ,文中用事实与数字揭露了日伪在 东北实行的鸦片毒化政策给我东北沦陷区的同胞在社会道德与风气、人口数量与数 量的方面带来的深重灾难;宁夏大学历史系沈社荣 2000 年 3 月发表于固原师专学 报(社会科学版) 的二三十年代西北地区的鸦片烟祸 ,沈社荣在该文中研究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烟祸,指出大面积的种植鸦片导致了西北地区粮食的大量 短缺,根本原因是当时的西北军阀及其幕后支持者西方列强看重了鸦片带来的巨额 引 言 5 利润,而置国计民生于不顾;何景熙、王娟合著的非常规因素影响下彝族人口死 亡模式变动探析 ,该文见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第 26 卷,该文研 究分析了自 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彝族人口死亡模式的变化, 研究者发现 2000 年全国彝族 1565 岁男性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是由非常规因素(毒品及其衍生出 来的艾滋病、性病)引起的;其他关于毒品史的文章还有福建省委党校马列所的林 星 2000 年第一期党史研究与教学的福建地方军阀与鸦片 、覃主元所写的建 国初期广西烟毒的禁绝 ,发表于 2000 年第 1 期广西社会科学 、陆吉康、段艳合 著的近代右江流域烟毒探析 ,该文见于 2004 年 9 月南京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 、 中国藏学2002 年第 3 期出版的刘君所著的近代四川藏区鸦片贸易及其社 会危害 、 抗日战争研究2005 年第 1 期刊登的齐霁所写的抗日根据地禁毒立法 问题研究等文章 100 多篇,可见鸦片与毒品问题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中引起了研 究者得普遍关注,毒品问题涉及的地域几乎遍布中国的任何一个行政区,对毒品问 题的研究者们涉及多个学科,这其中涵盖了历史学、社会学、法学、人类学、民族 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者得学科背景各异,但都将关注点集中在如何更好的为 消灭毒品问题这一大的背景之中。对现实的毒品传播问题怀着深深的忧虑,并都献 计献策如何更好的控制毒品的生产、销售和戒除等多个环节。21 世纪以来出版与发 表的学术专著与论文就我所见还有以下多部: 建国初期福建禁烟禁毒斗争研究是 福建师范大学林辉在 2001 年所写的硕士论文,该文将福建建国前期(1949-1952) 年作为研究的时间段,在回顾福建禁毒斗争的历史原因的同时,将关注点放在建国 后的禁毒斗争上,从当时成功的事迹中总结经验,为当下的禁毒提供好的借鉴;在 接下来的一年中(即 2002 年) ,又有一篇相似的论文发表,它是由四川师范大学罗 兰英所著,题目是建国初期四川的禁毒运动(19501952) ,研究的时间段和上一 篇相同,只是地点变为四川,说明当时在全国统一开展禁毒的同时,不同的地域又 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方法,这些都是值得现在的禁毒工作者学习的;同一年毕业的 山东师范大学的张志勇 2002 年发表的清末禁烟运动研究(19061911) 这三篇 论文的共同之处都是采用划分时间段的方式,将论文的选题选定在一个相对较短的 时间段内,力图通过以小见大的描述来展开分析与写作,时间段越集中也就越能说 明问题;2006 年湘潭大学的黄志红写的名为论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的 硕士论文,又将研究的时间段放在清末时期,相比于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以后的禁烟 运动上取得的成功,清末时期,作为“新政”一部分的禁烟活动,无疑是一场失败 的探索。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建国时期实行的禁毒是一个新生政权雷厉风行的举 近代毒品在山西的肆虐以太谷县为例 6 措,清末的禁烟由于是清政府挽救自己统治采取的最后一搏,两者禁烟的成效和结 果,对禁烟的态度和方法都有着天壤之别。正如前者是朝阳初升,后者是夕阳余晖; 四川大学尚季芳 2007 年所写的博士论文民国时期甘肃毒品与禁毒问题研究将研 究的视角拉回到民国时期,甘肃虽然地处内陆,然而却无法躲过毒品的侵扰,足以 证明当时毒品在中国的无孔不入,被害之深;同类型的学位论文还有同年(2007 年) 华东师范大学的杨积广所写的清末新政禁烟运动的民众参与与 2008 年刘亚军在 广西师范大学所著的南京国民政府“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研究 。郝平 杜 安稳发表于 2008 年2008 年民国研究第十二辑罂粟与毒品:一个乡绅眼中的民国山西 烟祸,是从退想斋日记出发,利用刘大鹏所记的跨度将近半个世纪的文本中, 梳理出了当时人眼中所见到和听说到的山西烟祸,由于利用的是第一手的资料,对 现在研究当时山西毒品问题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除了上述已发表的学术性的文章与学位论文以外,关于禁毒史的专著还有王金 香所著的中国禁毒简史 (学习出版社 1996 年版) ,王金香在该书中关注的十一个 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烟毒泛滥及禁毒的历史,上起清道光年间,下至新中国成立之 初,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王金香教授在书中对山西的禁烟史特别关注, 详细列出了三章内容来加以论述。此外,还有邵雍的中国近代贩毒史 (福建人民 出版社 2004 年版) ; 岳谦厚 战时日军对山西生态之破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年版) ;文芳主编的毒品肆虐毒祸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 年版)三部著作;还 包括龚缨晏所著的鸦片的传播与对华贸易 (东方出版社 1999 年版) 。苏智良、赵 长青主编的禁烟全书 (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 1998 年版)是一部比较权威的著 作,该书尤其是在例举各种禁毒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内容方面比较全面和翔实,苏 智良和刘效红的近作 全球禁毒的开端 1909 年上海万国禁烟会(上海三联书店 2009 年版)通过对一百年前在上海召开的万国禁烟会这一特定历史事件的深刻、细致的 描绘,揭示了中国人在禁烟运动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卜正民、若林正编著,弘侠 译鸦片政权中国、英国和日本,18391952 年是由黄山书社,2009 年 9 月 出版的。该书是根据 1997 年 5 月在多伦多举办的东亚鸦片历史研讨会发表的英语论 文集翻译过来的。书中收录了与会代表的十八篇论文集。 我之所以选择太谷县来作为论文的研究地点,是受到我的导师行龙教授的悉心 指导,我最初将论文的关注点选择在晋绥根据地,但后来由于语言表述上的限制以 及相关资料的缺乏,行老师建议我不妨对放弃根据地的研究,转而将目光转向山西 境内的沦陷区。这样在行文中就不会存在诸多的顾虑和不便,因此我最终将论文题 引 言 7 目选定为对太谷一县的研究上,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用心帮助,在 这里我要对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行龙老师提出特别感谢。 我试图以一个长时段的角度来观察鸦片问题在一个具体的县城里是如何出现, 传播,蔓延,肆虐,并最终被彻底铲除的,将鸦片问题纳入到中国近代化研究领域 里来系统的考察,鸦片问题的出现,发展,高潮,消亡是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外 交,军事的众多的领域交织在一起的。 近代毒品在山西的肆虐以太谷县为例 8 第一章 鸦片在太谷的兴起 山西作为遭受鸦片问题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一直以来受到政府和士绅的高度关 注。例如在太原发现的刘大鹏先生的退想斋日记中关于山西鸦片肆虐的记载就 有很详细的记述。例如,他在 1892(光绪十八年)八月二十四日的日记中写到“当 今之世,城镇村庄尽为卖烟馆,穷乡僻壤多是吸烟人。约略计之,吸之者十之七、 八,不吸者十之二、三。 ” 经过曾国荃,张之洞等数任巡抚在晋的禁烟举措,山西的 禁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孰料最后随着他们的相继离任,山西境内的鸦片吸食 情况又死灰复燃了,落了个人走政息的结局。在当时来晋观察的日本人眼中,山西人 的面貌是这样的: “长到二十岁前后,表情发生了急剧变化,变得面无表情,不太可 爱,并且看上去年龄较老。就是说,明显地出现了早衰的特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因早婚,性病,吸食鸦片等而来 另外,在位于太原南方的太谷,调 查中看到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太谷的居民,无论男女容貌全都极为端正,女的 多是美人型。与其他的城市相比,服装等等也是优雅的。这其中的原因,只要查阅 太谷的历史,就能容易理解,太谷曾是中国最早的在山西的金融、经济中心。并且 太谷的建筑也是极其漂亮的,它使人联想到欧洲的田园城市。 ” 1.1 鸦片在太谷的传播时间 其实,在近代以来,山西的富商大贾,一方面促进了本省与东南沿海以及国外 的商品贸易,另一方面为了牟取暴利将当时严禁贸易的鸦片私贩入晋,设立烟馆并 传入种罂粟制鸦片的方法。太谷县作为山西省乃至大清政府的金融中心,早在清初, 就有“商贾辐辏,甲于晋阳”之说。 太谷人后来投身于金融业,逐渐成为“祁、太、 平三帮中的一帮” 。太谷人的经商足迹“东北至燕奉蒙俄,西达秦陇,南抵吴越川楚, 俨然操全省金融之牛耳” 美国人罗比.尤恩森所著 宋氏三姐妹 , 该书称太谷为 “中 国传统的金融中心” , “中国的华尔街” 富裕的商人在先富起来的情况下,也将不好 的风气带回了家乡。到清朝后期, “吸食鸦片之风,日炽一日,余在太谷城,生意家 无一户不备鸦片烟以待客,凡商贾为统领者无一人不吸鸦片烟.” 可见当时鸦 片已成为商人待客的必需品。山西是鸦片最早传入的省份之一,早在嘉庆时,鸦片 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 19091943 ,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1987 年 4 月出版。第 297 页 清代.郭晋修,管粤秀纂。 乾隆六十年版太谷县志,张曾颐序 胡万凝纂 刘玉玑,仇曾祜修,。 民国太谷县志 m 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年 安恭己: 新修太谷县志序 罗比.尤恩森著宋氏三姐妹 ,赵云侠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 年版 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一章 鸦片在太谷的兴起 9 就对山西一些县份形成重点区域危害。据民国太谷县志记载:嘉庆二十二年, 太谷县知县陈履和,对于鸦片之害, “隐忧耿耿, ”曾撰文立碑,劝诫本县商民不要 贩运、吸食鸦片。现将碑文抄录如下: 自今以往,凡吾县中商民往闽广苏杭置货之人,誓不兴贩鸦片烟一丝一毫入我 太谷,害我百姓。倘能恪遵誓戒,神必福之;倘复私行贩卖,官必罪之;倘官法有 所未及,神必助之;倘官吏昏贪纵容,神必与贩卖买食之人同罚而共祸之。 首先,我们从这篇碑文中我们可以判断出鸦片在太谷当地已经是很严重的社会 问题了,以至于到了只有靠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亲自出面撰文立碑,亲率太谷县商 民在城隍庙宣誓不贩鸦片才能解决的地步。陈履和是云南人, “未到任时,即风闻此 邪愚民吸食鸦片”可见当时太谷人抽大烟已经早已“名声在外”了。也说明了鸦片 传入鸦片的时间远远早于嘉庆二十二年。 其次,鸦片是作为一种社会时尚,由商人最先引入到太谷县的,谷帮作为晋商 中很有实力的一只,他们将鸦片这样一种时髦的消费品带入家乡,一方面是炫耀自 家的阔绰,另一方面将鸦片视为补药来用,并美其名曰“福寿膏”想要达到延年益 寿的作用,可见当时就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商人,也没有弄明白鸦片的危害, 更不要说是一般的普通民众了,整个大清朝对鸦片的认识知之甚少。 最后还可以看出,由于当地吸食人逐渐增多,太谷县当时还没有种植鸦片,只 能依赖外地进口,贩卖鸦片成为一条快捷的生财之道,太谷县出外经商的人,从闽、 广、苏、杭才能买到鸦片。 然而此举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陈履和在太谷仅仅任职八个月(因其母去世 离职) 。及至道光初年,鸦片在晋中的流毒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晋中不法商人 的私运牟利,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根据宣宗实录记载: “御使郭泰成奏请 禁晋省私贩鸦片一折称,山西太谷、介休等处,竟有富商大贾贩此牟利者。 ” 又有 道光十一年二月,阿勒清阿奏, “唯太谷、平遥、介休各县民人,多在广东及南省等 处贸易,日久沾染,颇有吸食之人” 。 从这些日常的奏折中,不难看出,当时清政 府的上层统治者已经开始关注太谷县的鸦片问题,正所谓树大招风,太谷商人在积 累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他们的一些行为也在国家的监视之下。 民国太谷县志卷 5,名宦。 宣宗实录卷一八四页二十三 宣宗实录卷三一二页二十六 近代毒品在山西的肆虐以太谷县为例 10 1.2 太谷县种烟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英国人的条件,设立五个通商口岸,外国人于是 在中国沿海口岸肆无忌惮的开始贩卖鸦片,清政府也开始默认这些违法行为的存在, 久而久之,鸦片危害日甚一日。清政府于是在咸丰时实行“寓禁于征” ,企图对鸦片 客以重税,希望藉此一方面阻止在中华大地愈演愈烈的鸦片泛滥,另一方面来减少 白银的流失,增加国库的收入,可以说这一饮鸩止渴的国策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鸦片不仅不可能得到遏制,反而如同火上 浇油一般,使局面更加无法收拾。等到光绪时实行的“寓禁于种”更是错上加错, 将自己向错误的深渊又退了一把,从此鸦片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中国四处开花 结果。清政府在面对鸦片这一束缚中国发展百年之久的“毒蛇”时,可谓是毫无办 法。最终被它越缠越紧,清政府直至灭也没有相出对付它的办法来。这一重担只能 由接任的民国政府来挑了。太谷县在清政府的“寓禁于征”政策的指引下,于咸丰 道光年间开始种植鸦片,取材于太谷县的秧歌大割青菜就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 史事实,其中有句有名的唱词“咸丰登基十一年,口里口外种洋烟”就是当时情景 的再现。咸丰年间实行的“寓禁于征”的政策使得鸦片贸易在中国彻底的合法化。 清政府明确规定:开征“洋药税” ,任何人只要交纳白银,就可以经营贩卖鸦片的业 务。拿白银购买票证,凭借票证就可以贩卖鸦片。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特种经营许可 证。当时山西省的每一张票需要交纳白银二十四两。下面是一份光绪十三年(一八 八七年)的不完全统计,晋中区域部分县村纳银领票贩烟的情况: 县名 领票数(张) 捐银数(两) 榆次 15 360 太谷 16 384 祁县 13 292 平遥 10 240 辽州 1 24 榆社 2 48 平定 13 292 盂县 7 198 寿阳 6 144 (上表来源于晋中史志资料1986 年第 2 期,第 121 页) 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相对发达的祁、太、平三县的鸦片需求量最大,尤 第一章 鸦片在太谷的兴起 11 以太谷县为最。太谷等地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起到表率的作用,反而带动了太谷 当地的鸦片消耗量。经商积累起来的白银向水一样涌向太谷,很快又流了出去,没 有在当地留下一点痕迹。 上表的统计数字仅仅是当时的官方公布的不完全统计,此外还有更多的没有购 买捐票而私自卖鸦片的情况存在,由于贩卖鸦片的环节中可以赚取数倍甚至数十倍 的利润,相信有更多的人采取偷税漏税的方式进行着鸦片的生意,这些公布的数字 只是冰山的一角。 随着鸦片交易由暗中交易转为公开售卖,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大规模种植鸦片, 山西境内的大片土地被种上了“土洋烟” ,山西从咸丰末年开始大规模种植鸦片,经 过短短的十几年的推广种植,在光绪三年(1877 年) ,山西遭遇丁戊奇荒时,山西大 多数的家庭竟然没有存粮度日,山西在这次灾荒中,数百万人被饿死,损失的人口 占山西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直接的罪魁祸首就是鸦片。当时的山西巡抚曾国荃上 奏清廷的“申禁栽种罂粟以裕民食” ,然而他的意见有多少人能听的进去呢? 伴随鸦片的种植和贩卖的是,成千上万的人陷入吸食成瘾的“泥潭”中无法自 拔,随着时间的推移,富裕之家滑向贫困与破产的边缘。随着吸食毒品的人员向各 个阶层的蔓延,晋人刘大鹏先生在其日记中记叙了社会上各个阶层吸食鸦片带来的 危害,对当地商人的描述尤其是富商大户吸毒带来的危害特别详尽: “ 以云商 贾 至于吸烟,不惟惰而不勤,亦且奢而不俭,所以年老者多为财主所摈,年 少者亦为掌柜所弃。无铺可往,闲在家乡,欲耕田而力不足,欲读书而时以过,欲 作一小买卖,以求获利,一则无财为资本,二则烟瘾累身,涉于怠惰苟安而不思振 奋,惟是在家受冻馁而已。此时之大商大贾,吸烟者甚重,而财东亦无如之何,率 皆不得已而用之,然能获利者无几也。此商贾吸烟之害也 及观富家,无论男 妇长幼,率皆黎明方寝,日落才起,即早起亦在午后。举凡家中事务,与外间一切 应酬,以及银钱出纳,悉付婢仆掌管而已。惟是饱食终日,处高楼大厦之中,求沃 壤膏腴之土,以备终夜呼吸家之银钱赢绌亦不问焉。所以不数年间,家庭凋落而不 能自振,更有一败涂地,反不如贫寒之景况耳。此富家吸烟之害也。 ” 刘大鹏先生作为当时事件的亲历者,由于他本人在太谷当地作私塾先生,结合 他的所见所闻,所记录的事件与感想自然感同身受,其论述也切中要害,入木三分。 比一般的人更能感受到吸毒对富商大贾家道衰败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巨商富户 一旦吸毒,尚且家道中落,太谷县的一般民众一旦沾染上毒品,对家庭更是灭顶之 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1、12、13 页。 近代毒品在山西的肆虐以太谷县为例 12 灾。 随着清朝日益走向没落,民众在物质生活上走向贫穷,精神生活上也走向空虚, 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逐年减少,严重的削弱了统治者的基础。冲击着科举考试制度 本身。以山西介休为例,据光绪十年(1874 年)的一份资料记载: “鸦片之盛 行, 日益其病, 何暇读书。如介休一邑,道光时考童几及千人,咸丰 减半,同治又加减焉,近年不过数十人。过此以往,恐有不足额之忧矣。 ” 太谷县作为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在当时人的记述中“太谷风俗奢华,较他邑太 甚,亦以此地为晋省码头故也。 ” “太谷为晋川第一富区也,大商大贾多荟萃于此间。 城镇村庄,亦多富室,故风俗奢侈为诸邑最。 ” 由于鸦片是奢侈品,太谷县经商之 人很多,加之民风崇尚奢华“富家子弟,失于骄奢淫佚者甚多。近年来又加一大害, 曰鸦片烟。当童稚之时,即使吸食鸦片烟,到十七、八岁,遂至面目黎黑,形容枯 槁,亦良可哀矣。由是推之,富非家之福,而实为家之祸也,岂不甚可畏哉!余之 东家,当时罕有之家矣,家资数十万,家中并无一吸鸦片烟者,且极勤俭,骄奢淫 佚之习一洗而空,他富家莫能及也。 ” 在山西为官的有识之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厂退休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试题含答案详解(b卷)
- 课程改革考试题及答案
- 绢纺精炼操作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咖啡学徒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无法播放显示要登陆问题
- 警示标识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文案制作指南
- 集群通信系统机务员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员工行为准则培训》课件
- 2025年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仓管员晋升组长述职报告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
- 《厨房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第七讲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 机场安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024)教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