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发疹性疾病及鉴别,1,皮疹是儿科疾病的常见体征,有斑、丘、疱疹及紫癜。同一种皮疹可见于不同疾病同一疾病又可有不同型皮疹根据不同疾病的前驱表现,发热与发疹的关系、皮疹的形态、分布、出疹和退疹的演变过程及伴随症状的不同,分析皮疹的特点,有助于原发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儿科常见发疹性疾病分类,一、全身性斑丘疹感染麻疹、风疹、猩红热、幼儿急症、传染性红斑过敏药物疹、血清病、荨麻疹、多形性红斑性传播疾病结缔组织病伴发皮疹川崎病、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多肌炎、皮肌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3,4,其他病毒性皮疹ECHO病毒、新生儿肢端皮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猫抓病、饲鸟病立克次氏体病斑疹伤寒、战壕热二、全身性对称性分布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天花,牛痘疹,丘疹样荨麻疹,痒疹,口炎,单纯疱疹,手、足、口病(新生儿脓疱疮、婴儿剥脱性皮炎),,5,6,梅毒,Lyells综合症,大疱性表皮松懈、卟啉病、色素失调症三、全身性出血性皮疹(瘀点、瘀斑、皮下血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维生素K缺乏症、流脑、出血热,7,10岁女孩患暴发型流脑,见大片融合的皮肤出血伴皮肤坏死,特别在臀部。下肢出血较少,8,9,四、局部非对称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婴儿湿疹尿布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对机械、温度或物理损害的皮肤反应,10,11,麻疹(measles),(一)、概述1.定义:2.临床特征: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全身斑丘疹、疹退后糠麸样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12,(二)、病原学:,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在流通空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失去活力,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13,(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性:4流行特征:(1)发病率:(2)流行季节高峰推迟:(3)发病年龄双向偏移:(4)发病地区分布变迁:,14,(四)、发病机理病毒口、鼻、眼、气道少量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淋巴组织繁殖肝、脾、骨髓、肺、脑单核巨细胞系统大量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15,血(第二次病毒血症)临床前驱期皮肤真皮的表皮细胞颊粘膜下层微小分泌表浅血管退行性变腺炎性单核细胞浸润坏炎真皮乳头层充血、水肿脱屑麻疹粘膜斑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浆液性渗出毛细血管炎性阻塞皮疹色素沉着血红蛋白渗出血管,16,(五)、临床表现:,潜伏期:10-14天,期末可有低热、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前驱期:从发热开始至出疹,一般为3-4天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中度以上发热麻疹黏膜斑:病后第2-3天出现,于出疹后2-3天逐渐消失。上呼吸道炎症状:喷嚏、流涕、干咳、结膜充血、畏光。全身不适、呕吐、腹泻。,17,麻疹,18,麻疹,19,出疹期:发热3-4天后才出现皮疹,持续3-5天皮疹先于耳后发际,逐渐波及额部、面部,然后自上而下顺次延及躯干和四肢,甚至达手掌和足底。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1-4mm大小,略高出皮面。初发时皮疹稀疏,疹间皮肤正常。其后逐渐融合成片,颜色较深。出疹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升高、咳嗽加剧,出现嗜睡或烦躁,肺部可闻及少量罗音。胸片:肺纹理增强。,20,麻疹,21,恢复期:出疹3-5天后,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同时皮疹颜色由红色逐渐转为棕褐色。疹退处有糠麸样脱屑,并留有褐色色素沉着,再经1-2周后完全消失。随着皮疹消退,全身情况好转。整个病程10-14天。,22,褐色色素沉着向心性分布,23,(六)并发症,1、喉、气管、支气管炎2、肺炎(最常见)3、心肌炎4、神经系统: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5、结核病恶化6、营养不良与维生素缺乏症,24,(七)、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WBC降低LY升高2.早期:用荧光抗体法检查麻疹病毒抗原,快速诊断3.抗体检测:出疹1-2天时用ELISA法测麻疹抗体4.病毒分离或RT-PCR测病毒DNA,25,(八)、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三史2.临床表现:前驱期:上呼吸道炎、麻疹黏膜斑出疹期:出疹时间、顺序、皮疹形态恢复期:疹退后脱屑、色素沉着。3.实验室检测:鉴别诊断:,26,(九)、治疗,卧床休息,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定时通风,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对症治疗:(1)高热时一般用小量退热剂(2)烦躁时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3)剧咳时可用镇咳祛痰剂(4)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给抗生素(5)补充维生素A,27,(十)预防,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28,风疹rubella:1、特征:风疹病毒,上呼吸道的轻度炎症,低热1天,淡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2、母妊娠期患风疹,可经胎盘传给胎儿,致先天缺陷。3、临床表现:后天风疹:潜伏期14-21天。前驱期卡他症状。发热1-2天出疹。皮疹为多形性淡红色,一般面颈躯干、四肢,1日出齐3-4天隐退。出疹期颈淋巴结肿痛持续1W。预后良好。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白内障、青光眼、先心病。听力丧失。头小畸形,29,风疹,30,风疹,31,32,33,34,预防:、妊娠期妇女,均不与风疹儿接触、被动免疫:肌注丙球。、主动免疫:减毒风疹活疫苗。6-8周抗体达高峰98%可获终生免疫。对象:15月-青春发育期,育龄期妇女应接种。,35,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型所致。持续发热3-5天热退疹出。6月2岁多见。表现:2岁以下婴幼儿,生后6-7月为高峰年龄。发热3-5天,体温突降。热退疹出。为玫瑰色斑丘疹。很少融合。一日出齐。躯干疹多,呼吸道症状不明显。预后良好,36,水痘chikenpox: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点:发热1天出疹皮疹分批出现。斑、丘、疱疹、结痂,“四世同堂”,向心性分布。治疗:无环鸟苷。禁用激素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37,水痘,38,39,40,口腔粘膜水痘,41,肠道病毒感染:Cox-VA4、6、9,Cox-VB2、3、5,ECHO-V4、6、9、16等感染多见。多发夏秋季。出疹前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腹泻、肌痛,偶见粘膜斑。常伴全身淋巴结肿大,继而出疹。出疹顺序自面部到躯干、四肢。皮疹多形,可表现为风疹样、麻疹样,然而没有其典型临床特征。也可有疱疹,却不象水痘。如手足口病,1-5日疹退、不脱屑、不留痕。,42,埃可病毒,43,44,手足口病,45,46,47,手足口病,48,柯萨奇病毒感染,49,猩红热scarletfever:A族链球菌感染。热1-2日出疹。呈鸡皮样、色红、针帽大小,疹间皮肤充血无健康皮肤,一片猩红,压之褪色。疹后大片脱皮,明显咽痛,杨梅舌、口周苍白圈。血WRC、Sg、ASO。青霉素治疗有效。,50,猩红热,51,猩红热,52,53,54,55,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Mucocutaneous-LymphonodeSyndrome,MCLS)(kawasakidisease),MCLS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男性略多于女性广泛性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主要症状发热5天以上,抗菌素治疗无效多形性红斑:斑点无色素沉着粘膜:一过性球结膜充血,唇潮红,皲裂,杨梅舌。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为手足硬性浮肿,腊肠指,恢复期甲床皮肤交界处有膜样蜕皮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血WBC、PLT、ESR、CRP均心彩冠状动脉变化IVIG治疗有效,56,全身性动脉炎,皮肤粘膜血管炎,皮疹,炎症反应,结合膜炎皮肤红肿,冠状动脉炎,扩张、动脉瘤、血栓,肺血管炎,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厚,脑动脉炎,视力障碍,亚急性硬化性白质脑病,肾动脉炎,肾性高血压,蛋白尿,淋巴结动脉炎,淋巴结炎症反应,肠系膜动脉炎,腹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运输系统实训课程实施与服务合同
- 2025版科幻小说编剧聘用合同模板
- 2025版金融代付款业务委托合同模板
- 2025版汽车保险理赔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营销品牌策划与传播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建泥工班组劳务分包与绿色建筑认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交易房屋质量检测合同下载
- 宁德高三三模数学试卷
- 浦东区面试高中数学试卷
- 去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 (正式版)JTT 1496-2024 公路隧道施工门禁系统技术要求
- 静脉输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胃管置入术课件
- 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指南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国防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
- 全景制作方案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 大单元作业设计
- 余映潮阅读教学好课的设计读书
- 手机直播间搭建课程设计
- NB-T 11069-2023 柔性直流用全桥和半桥子模块混合换流阀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