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考课内文言文.doc_第1页
春考课内文言文.doc_第2页
春考课内文言文.doc_第3页
春考课内文言文.doc_第4页
春考课内文言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内容和主旨:通过郭橐驼养树“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推及到管理百姓需顺应百姓生产生活的规律,才能蕃其生而安其性。写作特色:类比、对比、因事说理、以小见大重点思考题:说说本文是如何进行对比的。2、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初中学过他的己亥杂诗,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内容和主旨:通过写梅的遭遇,表达对封建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痛斥以及要求个性解放的迫切心情,表现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写作特色:托物言志重点思考题:最能表现作者反抗精神的句子是哪些?3、促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文学家。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书房名,“志”是记录的意思。内容和主旨:以主人公成名因一只促织而产生的命运变化,深刻揭露封建时代官贪吏虐的黑暗现实,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写作特色:情节曲折重点思考题:说说作品是如何揭露封建统治黑暗现实的?4、阿房宫赋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赋”是间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内容和主旨:借秦营造阿房宫,终至亡国,意在规劝统治者爱惜民力,不可穷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写作特色:借古讽今;对偶、排比、比喻、夸张;句式上整散结合重点思考题:文章是如何体现“赋”华美铺陈的特点的?5、黄州快哉亭记作者: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诗人,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内容和内容:通过写快哉亭得名的缘由,表现“使其中坦然,将何适而非快”的旷达的人生态度。写作特色:以“快哉”为线索、写景议论结合、因事说理重点思考题:文中引用宋玉风赋的作用是什么?6、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上承唐宋八大家,下启清代“桐城派”,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有人称其是“明文第一”。内容和主旨: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物是人非(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写作特色:细节描写重点思考题:本文多用细节,试举例赏析。7、诸子喻山水(已考)主旨和内容:以山水为喻,表达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写作特色:设喻说理,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重点思考题:请以第二章为例,简要分析孟子的语言特点。8、秋水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和老子合称“老庄”。 内容和主旨:借河伯与海神的故事,说明人的认识有局限性,通过黄河、大海、天地的对比,感受万物相对、宇宙无穷。写作特色:寓言故事说理、以小见大、对比重点思考题:文中说“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你同意吗?说明理由。9、赤壁赋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内容和主旨:作者夜游赤壁,全文以风、水、月为主景,情、景、理交融,表达作者看淡得失的旷达情怀。 写作特色:由景生情,由情入理;乐悲乐的情感线索;主客问答,抑客伸主重点思考题:文中描绘洞箫的声音,有何作用?10、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内容和主旨:借游山半途而废发议论,说明无论治学还是处事,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写作特色:因事说理、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重点思考题:简要分析本文叙述和议论是如何结合的。11、廉颇蔺相如列传(已考)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太史公、史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又称“太史公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内容和主旨:通过“完璧归赵”、“绳池会”、“将相和”的故事,赞扬蔺相如智勇双全、宽厚待人、顾全大局的品格,也赞美了廉颇知错能改的品质。写作特色:选择典型事件刻划人物;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文中有两类矛盾,一类是秦赵矛盾,另一类是廉蔺矛盾重点思考题:赏析文章在刻画蔺相如形象上运用的反衬手法。12、谏太宗十思疏(已考)作者:魏征,字玄成,唐朝政治家。内容和主旨:以树、水设喻,规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积其德义,达到长治久安。写作特色: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语言上整散结合重点思考题:本文语言上骈散结合,举例赏析。13、新序二则作者:刘向,字子政,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内容和主旨:第一则,写如何对待自己;第二则,写如何对待财富。写作特色:语言描写、对比手法。重点思考题:宋人有得玉者主要运用什么手法?14、训俭示康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内容和主旨:教导子孙崇尚节俭。写作特色: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语言朴实重点思考题:文章末尾引御孙的话,有什么作用?15、过秦论作者:贾谊,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内容和主旨:通过叙述秦从秦孝公至秦亡由盛而衰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事实,指出秦政的过失在于夺取天下后不施仁义,终至国破身亡。以此提醒汉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辙,要广施仁政。写作特色:对比手法;大量运用铺陈、夸张、排比;欲抑先扬;句式整齐重点思考题: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本文语言。15、师说作者:韩愈,字退之,号昌黎,谥“文”,世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和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内容和主旨: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提出“学必有师”的观点。写作特色:对比手法;整句和散句穿插变化。重点思考题: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16、石钟山记作者:苏轼。见前。内容和主旨:通过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缘由,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观点。写作特色:先议论,再记叙,最后以议论作结;因事说理重点思考题:简要分析“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作用。17、劝学作者: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内容和主旨: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写作特色:比喻说理、对比说理重点思考题:赏析本文的比喻论证。18、归去来兮辞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内容和主旨: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回归田园的快乐和安于天命的情怀。写作特色:句式整齐;多用对偶、排比重点思考题:本文从哪些方面来写归家之乐?19、陈情表(已考)作者:李密,字令伯,西晋文学家。表,臣子向国君陈请谢贺的表章。内容和主旨:陈述身世悲苦和祖母恩重之情,表达了过蒙国君拔擢的感激之情。写作特色:语言质朴;多用成语,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乌鸟私情重点思考题:本文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交换一下位置,可以吗?20、秦晋殽之战作者: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双目失明。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内容和主旨:记叙了春秋时期秦晋之间发生在殽山的一场战争,总结了知己知彼者胜、骄纵轻敌者败的战争规律。写作特色: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重点思考题:本文通过语言表现人物形象,试举一例做简要分析。21、鸿门宴作者:司马迁。见前。内容和主旨: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写作特色:情节曲折生动;在矛盾开展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重点思考题:本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试举例分析。22、苏武传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内容和主旨:由苏武留胡,杖汉节牧羊,表现其视死如归、捍卫民族的尊严的伟大人格。写作特色:对比手法的运用重点思考题:概括苏武的形象。23、伶官传序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内容和主旨:由后唐庄宗的兴衰,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实际是由人的主观决定。写作特色:对比论证、借古讽今;整散结合。重点思考题:赏析本文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1、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内容和主旨:通过郭橐驼养树“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推及到管理百姓需顺应百姓生产生活的规律,才能蕃其生而安其性。写作特色:类比、对比、因事说理、以小见大重点思考题:说说本文是如何进行对比的。2、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初中学过他的己亥杂诗,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内容和主旨:通过写梅的遭遇,表达对封建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痛斥以及要求个性解放的迫切心情,表现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写作特色:托物言志重点思考题:最能表现作者反抗精神的句子是哪些?3、促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文学家。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书房名,“志”是记录的意思。内容和主旨:以主人公成名因一只促织而产生的命运变化,深刻揭露封建时代官贪吏虐的黑暗现实,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写作特色:情节曲折重点思考题:说说作品是如何揭露封建统治黑暗现实的?4、阿房宫赋作者: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赋”是间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内容和主旨:借秦营造阿房宫,终至亡国,意在规劝统治者爱惜民力,不可穷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写作特色:借古讽今;对偶、排比、比喻、夸张;句式上整散结合重点思考题:文章是如何体现“赋”华美铺陈的特点的?5、黄州快哉亭记作者: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诗人,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内容和内容:通过写快哉亭得名的缘由,表现“使其中坦然,将何适而非快”的旷达的人生态度。写作特色:以“快哉”为线索、写景议论结合、因事说理重点思考题:文中引用宋玉风赋的作用是什么?6、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上承唐宋八大家,下启清代“桐城派”,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有人称其是“明文第一”。内容和主旨: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物是人非(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写作特色:细节描写重点思考题:本文多用细节,试举例赏析。7、诸子喻山水主旨和内容:以山水为喻,表达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写作特色:设喻说理,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重点思考题:请以第二章为例,简要分析孟子的语言特点。8、秋水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和老子合称“老庄”。 内容和主旨:借河伯与海神的故事,说明人的认识有局限性,通过黄河、大海、天地的对比,感受万物相对、宇宙无穷。写作特色:寓言故事说理、以小见大、对比重点思考题:文中说“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你同意吗?说明理由。9、赤壁赋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内容和主旨:作者夜游赤壁,全文以风、水、月为主景,情、景、理交融,表达作者看淡得失的旷达情怀。 写作特色:由景生情,由情入理;乐悲乐的情感线索;主客问答,抑客伸主重点思考题:文中描绘洞箫的声音,有何作用?10、游褒禅山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内容和主旨:借游山半途而废发议论,说明无论治学还是处事,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写作特色:因事说理、先叙后议、叙议结合重点思考题:简要分析本文叙述和议论是如何结合的。11、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太史公、史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又称“太史公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内容和主旨:通过“完璧归赵”、“绳池会”、“将相和”的故事,赞扬蔺相如智勇双全、宽厚待人、顾全大局的品格,也赞美了廉颇知错能改的品质。写作特色:选择典型事件刻划人物;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文中有两类矛盾,一类是秦赵矛盾,另一类是廉蔺矛盾重点思考题:赏析文章在刻画蔺相如形象上运用的反衬手法。12、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字玄成,唐朝政治家。内容和主旨:以树、水设喻,规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积其德义,达到长治久安。写作特色: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语言上整散结合重点思考题:本文语言上骈散结合,举例赏析。13、新序二则作者:刘向,字子政,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内容和主旨:第一则,写如何对待自己;第二则,写如何对待财富。写作特色:语言描写、对比手法。重点思考题:宋人有得玉者主要运用什么手法?14、训俭示康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内容和主旨:教导子孙崇尚节俭。写作特色: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语言朴实重点思考题:文章末尾引御孙的话,有什么作用?15、过秦论作者:贾谊,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内容和主旨:通过叙述秦从秦孝公至秦亡由盛而衰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事实,指出秦政的过失在于夺取天下后不施仁义,终至国破身亡。以此提醒汉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辙,要广施仁政。写作特色:对比手法;大量运用铺陈、夸张、排比;欲抑先扬;句式整齐重点思考题: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本文语言。15、师说作者:韩愈,字退之,号昌黎,谥“文”,世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和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内容和主旨: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提出“学必有师”的观点。写作特色:对比手法;整句和散句穿插变化。重点思考题: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16、石钟山记作者:苏轼。见前。内容和主旨:通过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缘由,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观点。写作特色:先议论,再记叙,最后以议论作结;因事说理重点思考题:简要分析“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作用。17、劝学作者: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内容和主旨: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写作特色:比喻说理、对比说理重点思考题:赏析本文的比喻论证。18、归去来兮辞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内容和主旨: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回归田园的快乐和安于天命的情怀。写作特色:句式整齐;多用对偶、排比重点思考题:本文从哪些方面来写归家之乐?19、陈情表作者:李密,字令伯,西晋文学家。表,臣子向国君陈请谢贺的表章。内容和主旨:陈述身世悲苦和祖母恩重之情,表达了过蒙国君拔擢的感激之情。写作特色:语言质朴;多用成语,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乌鸟私情重点思考题:本文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交换一下位置,可以吗?20、秦晋殽之战作者: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双目失明。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内容和主旨:记叙了春秋时期秦晋之间发生在殽山的一场战争,总结了知己知彼者胜、骄纵轻敌者败的战争规律。写作特色: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重点思考题:本文通过语言表现人物形象,试举一例做简要分析。21、鸿门宴作者:司马迁。见前。内容和主旨: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写作特色:情节曲折生动;在矛盾开展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重点思考题:本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试举例分析。22、苏武传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内容和主旨:由苏武留胡,杖汉节牧羊,表现其视死如归、捍卫民族的尊严的伟大人格。写作特色:对比手法的运用重点思考题:概括苏武的形象。23、伶官传序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内容和主旨:由后唐庄宗的兴衰,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实际是由人的主观决定。写作特色:对比论证、借古讽今;整散结合。重点思考题:赏析本文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高一上 种树郭橐驼传一、解释字、词。如有词性活用,写出类型。1、病瘘2、故乡人号之“驼”3、名我固当4、且硕茂,早实以蕃5、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6、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7、故吾不害其长而已8、非有能硕茂之也9、非有能早而蕃之也10、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11、苟有能反是者12、则又爱之太恩13、旦视而暮抚14、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15、以子之道16、见长人者好烦其令17、而卒以祸18、旦暮吏来而呼曰19、勖尔植20、早缫而绪21、早织而缕22、字而幼孩23、遂而鸡豚24、鸣鼓而聚之25、根拳而土易击木而召之早织而缕旦暮吏来而呼曰二、翻译句子,如有特殊句式,请写出。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3、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4、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5、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6、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三、常识填空。1、本文作者 ,字 ,世称 ,又称 , (时代)文学家。和 倡导古文运动。2、本文运用 和 的手法。3、本文阐述 的道理。高一上 病梅馆记一、基础练习。1、注音。龙蟠 欹 癖鬻梅 斫 遏2、解释字词。(1)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2)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3)遏其生气(4)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3、病梅馆记的作者是_,他是_代杰出的_家和_家。二、综合练习。1、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与“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中的“直”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B、斫其正,养其旁条C、乃誓疗之:纵之顺之 D、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2、对下列句子中代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A、斫其正,养其旁条 其:它的,指梅的。B、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其:他们的,指蠢蠢求钱之民。C、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之:代所有的梅。D、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其:其中的,指品梅标准。3、对这篇文章的评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和摧残人才的罪行。B、本文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再抒写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最后展望辟馆疗梅的前景。C、封建统治阶级摧残“梅”的手段是“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D、本文表现出来的破除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主张在当时有着重大积极意义。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3题。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_为美,直则无姿;以_为美,正则无景;以_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1、依次填入第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欹 曲 疏 B、曲 欹 疏C、曲 疏 欹 D、欹 疏 曲2、在第句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1)固也:(2)夭其稚枝:(3)以欹为美:(4)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2)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5、从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看,写出下列词语的比喻意义。(1)斫其正:(2)遏其生气:高一上 促织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姻,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徬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一、解释字词。及扑入手 如被冰雪 抢呼欲绝惊起觇视 审谛之 自昏达曙二、下列词类活用情况与“成以其小,劣之”中的“劣”相同的一项是( )。A、成然之 B、非有能早而蕃之也C、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D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三、翻译句子。(1)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高一下 阿房宫赋一、找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语。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2、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4、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二、解释字词。1、六王毕,四海一2、盘盘焉,囷囷焉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4、廊腰缦回5、杳不知其所之也6、弃掷逦迤7、不霁何虹8、缦立远视9、秦人不暇自哀三、文言虚词翻译。1、其杳不知其所之也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使六国各爱其人2、于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3、之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奈何取之尽锱铢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四、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2、六王毕,四海一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5、族秦者秦也6、辇来于秦7、复道行空,不霁何虹8、朝歌夜弦9、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五、翻译句子。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六、常识填空。1、本文作者 ,字 。本文选自 。2、本文的语言特点是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高一下 黄州快哉亭记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 , 朝散文家,与 、 合称“三苏”。二、解释下面字词。1、其流奔放肆大2、其势益张3、即其庐之西南为亭4、风云开阖5、变化倏忽6、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7、孙仲谋之所睥睨8、周瑜、陆逊之所骋骛9、玉之言盖有讽焉10、人有遇不遇之变11、何与焉12、王披襟当之13、庶人安得共之14、窃会计之余功15、濯长江之清流16、揖西山之白云17、穷耳目之胜以自适18、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三、翻译句子。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2、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3、至于长洲水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4、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5、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6、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四、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是( )A、至于赤壁之下 B、鼎铛玉石 C、窃会计之余功D、使其中不自得 E、草木行列五、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南合沅、湘,北合汉沔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动心骇目西望武昌诸山草木行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将蓬户瓮牖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皆可指数亦足以称快世俗六、把下列各句按句式归类。A. 江出西陵B.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C.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D.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E. 快哉此风!F. 此则人之变也G. 士生于世H. 将何往而非病?I. 将何适而非快?J. 而自放山水之间K.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L. 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M. 振之以清风N.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O、风何与焉高一下 项脊轩志一、常识填空。1、本文选自 代后期著名散文家 的 ,项脊轩是 名,“志”是 的意思。作者字 号 ,是 派的代表。本文通过 ,表达了 的情感。二、解释字词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2、亦遂增胜3、偃仰啸歌,冥然兀坐4、迨诸父异爨5、墙往往而是。6、已为墙,凡再变矣7、先妣抚之甚厚8、某所,而母立于兹9、一日,大母过余曰10、比去,以手阖门11、令人长号不自禁12、余扃牖而居13、殆有神护者14、吾妻来归15、客逾庖而宴16、乳二世17、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三、翻译下列句子。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3、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四、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特标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呱呱而泣 余扃牖而居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儿之成,则可待乎2、下列句中特标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要死之年所手植也3、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判断句)B、又植兰桂竹木于庭(介后)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4、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B、妪,先大母婢也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D、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高一上 种树郭橐驼传一1、脊背弯曲2、称呼3、命名 确实 恰当4、高大 茂盛 结果 结得多5、暗中观察6、栽种 丢弃7、妨碍8、使高大 使茂盛9、使早(结果) 使多结果10、别的 弯曲 改变11、如果 这种做法12、深13、每天14、甚至 掐 连词,来15、用16、管理17、最终 因为 受到祸害18、早晚19、勉励20、抽丝 通“尔”,你的21、线22、喂养23、喂大24、连词,表修饰25、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通“尔”,你的 连词,表承接二1、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经营园林游览的富豪人家以及卖水果的,都争着把他接到家中奉养。2、我没有能力使树木活得长久且长得很快,能顺应树木的自然天性,来实现它们的习性罢了。3、所以困苦并且疲倦。像这样,那么和我从事的职业大概也是有类似的吧?4、不也很好嘛!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理百姓的方法,为这件事作传来作为官员的警戒。5、我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啊。6、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员尚且没有空闲,又凭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富足、使我们的性情安定呢?三1、柳宗元子厚柳河东柳柳州唐代韩愈2、类比对比3、要顺应百姓的生产生活的规律,才能使百姓富足安宁高一上 病梅馆记一1、pn q p y zhu 2、(1)宣告(2)癖好(3)阻碍(4)猛烈3、龚自珍清思想文学二1、B2、C3、A三1、B2、,(逗号)3、(1)本来如此(2)使摧折(3)倾斜(4)砍削4、(1)这些是文人画士心里知道他们的心思,不可以公开宣告,大声疾呼来约束天下的梅。(2)梅花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愚蠢的求钱的百姓能凭借他们的智慧能力来做到的。5、(1)扼杀正直的人才。(2)阻止生机。高一上 促织一等到覆盖撞(地)窥察仔细天亮二A三1、手才举起,(虫)就又远远地跃起。2、“你的父亲回来,自会与你算账!”孩子哭着离开了。高一下 阿房宫赋一1、钩心斗角2、经营 精英3、可怜4、气候 不齐二1、统一2、的样子3、高耸4、萦绕5、远6、连续不断、到处都是7、雨后或雪后天晴8、通“慢”,久9、空闲三1、代词,它 它们的 这 自己的2、到 比3、到 的 代词,它们 代词,代秦国四1、北 西2、一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4、鉴5、族6、辇7、虹8、朝歌夜弦9、龙五1、怎么能取用它们时取尽一丝一毫,使用它们时像对待泥沙一样。2、守边将士起义,函谷关被占领,楚人放一把火,可惜化作了焦土。3、族灭秦的是秦,不是天下人。六1、杜牧 牧之 樊川文集2、极尽铺陈夸张,句式整齐 极尽渲染阿房宫的建筑、宫女、珍宝,表现秦的穷奢极欲高一下 黄州快哉亭记一1、栾城集 苏辙 子由 颍滨遗老 宋 苏洵 苏轼二1、阔大2、更加3、就着4、闭合5、顷刻之间6、被贬谪7、傲视8、驰骋9、大概 讽谏10、遇时11、参与12、散开 面对13、怎么14、利用 征收谷物等公事 公事之余15、洗涤16、面对17、闲适18、农历每月初一三1、白天,小船在它(亭子)下面或隐或现,晚上,鱼龙在它(亭子)下面悲鸣。2、山陵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气消散,太阳出现,渔人砍柴的人的屋子,都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它称为快哉的原因。3、说到长洲的水边,旧城的遗址,是曹操、孙权傲视、周瑜、陆逊驰骋的所在,他们遗留下来的风范事迹,也足够用来使世俗之人称快。4、说:“这风真爽快啊!我和百姓共同拥有的吗?”5、读书人在世上生活,假使内心不自在,到什么地方不忧伤呢?假使内心坦然,不因为外物伤害本性,到什么地方不快乐呢?6、这些都是诗人多思的读书人悲伤憔悴不能忍受的原因,哪里看得出它是快乐的!四1、B五1、南、北,名词作状语。2、名,名词作动词。3、昼,名词作状语。4、夜,名词作状语。5、动、骇,使动用法。6、西,名词作状语。7、行列,名词作动词。8、从,使动用法。9、蓬、瓮,名词作状语;户、牖,名词作动词。10、穷,使动用法。11、指数,名词作动词。12、称快,使动用法。六、省略句:A、C、J、L介词结构后置:B、G、M判断句:D、F、N主谓倒装:E宾语前置:H、I、O固定句式:K高一下 项脊轩志一1、明 归有光 震川先生集 书斋 记 熙甫 震川 唐宋 三世变迁 物是人非(人亡物在)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二1、桌子2、光彩3、仰卧 端坐4、等到5、到处6、不久7、已故的母亲8、你的9、看望10、等到11、大哭12、窗户13、大概14、女子出嫁15、越过 吃饭16、抚养17、上朝三1、借来的书籍排满书架,我安居着吟诵,静静地端坐,大自然发出一切响声。2、十五的晚上,明月照拂半墙,桂树影子或深或浅,风吹影动,美好可爱。3、庭院中开始是篱笆,不久造了墙,总共变了两变。4、庭院中有枇杷树,是我妻子死去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四1、B2、B3、D4、D高二上 秋水一1、庄子 外篇 内篇 外篇 杂篇 庄周 战国2、比喻 认识有局限性,通过黄河、大海、天地的对比,感受万物相对、宇宙无穷二1、直通的水流2、水边 沙洲3、通“辨”,辨认4、把看成5、向东6、调转 仰视的样子7、意动用法。以为少8、以为轻9、走到尽头10、危险11、通“墟”,所居之处12、限制13、才 鄙陋14、满溢17、止息18、影响19、自以为多20、通“萃”,聚集21、通“毫”,动物身上的细毛22、先前三1、连词,表修饰2、连词,表修饰3、连词,表修饰4、连词,表转折5、连词,相当于“而”6、介词7、介词8、表被动9、表被动10、介词,从11、介词,表比较12、介词,和13、介词,在方面14、在此时15、代词,代“野语”16、提宾的标志17、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8、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9、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0、兼词,于之21、代词,他四A、辩通辨B、没有通假字C、虚通墟D、卒通萃E、豪通毫五A六B七1、河2、中国八1、俗语有:“懂得许多道理,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宾语前置。2、我长久地被有学识的人讥笑。 被动句。3、正存念会被人看少,又凭什么自以为多。 被动句。4、人们用“万”这个数目来称呼物类,人不过占其中之一。5、伯夷辞让天下来取得名声,仲尼谈论天下来获得博学的美名,这两人的自我满足,不就像我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高二上 前赤壁赋一1、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阿房宫赋 体物 铺陈2、主客问答 抑客伸主 看淡得失。二1、农历十六2、劝人饮酒3、不一会儿4、任凭 到达5、越过 辽阔(的样子)6、凭借 驾御7、逆流而上8、宛转悠长9、丝线10、改变容色11、端坐12、缠绕13、当14、攻下15、打鱼砍柴16、满 缺 那样17、最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