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b s t r a c t t h es h o r tm e s s a g e ,a c c o m p a n i e db yt h e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o ft h em o b i l ep h o n e ,i sa j l e m e r g i n g f o r m o fl i t e r a t u r ea n daw a yo fi n f o r m a t i o ne x c h a n g ea n d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a m o n gs om a n yk i n d so fs h o r tm e s s a g e so fm o b i l ep h o n e ,h u m o r o u ss h o r t m e s s a g e sa d v o c a t es o m e t h i n gu n i q u e b a s e do nt h et y p i c a l i t yo fc o n t e n ta n dt h e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 o fl a n g u a g ea n dc h o o s i n gt h eh u m o r o u ss h o r tm e s s a g ea s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t h i st h e s i sh o p e st o p a yc l o s e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c o n t e x t u a lm i s p l a c i n go fh u m o r o u ss h o r tm e s s a g e si nb r o a d e rf i e l d b yt h es t u d yo fi t ,a n dt r i e sg i v i n gan e we x p l a n a t i o ni ns u c hap a r t i c u l a rl i t e r a r yl a n g u a g e p h e n o m e n o n w h a t sm o r e ,t h i st h e s i sh o p e st om a k et h eh u m o r o u ss h o r tm e s s a g ep r o d u c e p o w e r f u lt e n s i o na n du n i q u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mi nb o t ht h em e s s a g el i t e r a r yc r e a t i o na n dh u m a n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c t i v i t y t h i st h e s i st a k e st h ec o o p e r a t i v ep r i n c i p l ea n dp o l i t e n e s s p r i n c i p l eo fc o n t e x t u a l m i s p l a c i n gt h e o r ya n dp r i n c i p l e o fp r a g m a t i c st oa n a l y z et h ec o n t e x t u a lm i s p l a c i n go f h u m o r o u ss h o r tm e s s a g e s t h eh u m o r o u se f f e c to ft h es h o r tm e s s a g eo fm o b i l ep h o n ei s p r o d u c e db yt h ep o s i t i v er o l eo ft h ec o n t e x t u a lm i s p l a c i n g ,w h i c hi st h eb a s i cr e a s o no ft h e m i s p l a c i n ga m o n gt h ec o n t e x t u a lf a c t o r so ft h em e s s a g e t h ed i s p l a y i n gf o r mo ft h e c o n t e x t u a lm i s p l a c i n gi n c l u d e sn o to n l yt h ec o n t e x t u a lm i s p l a c i n gi nt h em e s s a g et e x t ,b u t a l s ot h a tb e t w e e nt h ee x p r e s s e ra n dt h er e c i p i e n t t h eh u m o r o u sm e s s a g ei sas p e c i f i c p r a g m a t i ce f f e c tc a u s e db yv i o l a t i n gt h ec o o p e r a t i v ep r i n c i p l eo rt h ep o l i t e n e s sp r i n c i p l e t h e d i a l e c t i c a lu n i t yb e t w e e nt h em i s p l a c i n go fl i t e r a lm e a n i n ga n dt h ed e e pm e a n i n go fs h o r t m e s s a g e sf o r m st h e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o fc o n t e x t u a lm i s p l a c i n go fh u m o r o u sm e s s a g e s ,w h i c h m a k e sp e o p l ee x p e r i e n c et h eh u m o r o u se f f e c ta n dt h eu n i q u eg l a m o u ro ft h em e s s a g e l a n g u a g ei nf i n ep o i n t s ,a c c o m p a n i e db yp l e a s a n ts u r p r i s ea n dh u g ej o v i a l i t y k e yw o r d s :h u m o r o u ss h o r tm e s s a g e s ,c o n t e x t u a lm i s p l a c i n g ,p r a g m a t i cp r i n c i p l e s h m 5舢95眦4 47i 1洲y 中文文摘 本文将要探讨的是幽默短信在文本内部和短信信息“生成传递 过程中所存在 的语境差现象及审美价值。 在第一章绪论中,主要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 究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手机短信以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信息交流方式和人际沟通方 式,成为大众的“宠儿”。幽默短信作为短信中的一类,基于形式内容的典型性和语言 的特殊性,受到人们的喜爱。对于手机短信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语言文化、 文学、写作学、语用学、修辞学等领域,很少从语境学角度去分析它。而在语境学中, 语境差理论和其他理论相比,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而且用语境差理论来研究手机短信更 是风毛麟角。因此,本文选取幽默短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语境差理论,结合语用 原则理论(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 和杰弗里利奇的“礼貌原则 ) 来研究幽默短信语境 差,涉及语言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角度。希望通过对幽默短信语境差的研究,不仅 能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关注语境差现象,而且能对幽默短信这种独特的文学语言现象作出 新的阐释,使其在短信文学创作和人际交往活动中发挥出强大的张力和独特的艺术魅 力。 在第二章中,主要界定幽默短信语境差定义及探讨其表现形态。 幽默是在错位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提出所谓语境差,是指在同一交际界域中,各 语境因素间由于错位而产生的不平衡状态。幽默短信语境差,是指在手机短信文本内部 或者信息生成传递过程中,语境因素由于出现错位造成的特殊审美效应,也就是幽 默效果。其中各语境因素的错位可能会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会产生消极作用。幽默短 信语境差不仅存现于手机短信文本之内,也存在于信息“生成传递”过程中的表达 者和接收者之间,包括编写者发送者和发送者接收者。因此,其表现形态也基 本上从这两个层面出发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幽默短信文本内的语境差,指 手机短信编写者在短信文本中将上下文、表现内容、表现形式、时间、空间、目的、对 象、语体风格、情景、心理等语境因素进行错位,出现不平衡,形成语境差,呈现出对 传统的悖反,对规则的颠覆。同时在语境内部各因素的重新调适下,在另一层面生成新 的审美规则,形成新的特殊的审美效应。具体表现形态如上下文语境差、形式语境差、 时间语境差、空间语境差、语体风格语境差、对象语境差等。第二部分是表达者和接受 者之间的语境差,是利用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等传输来造成错位,形成语境 差,营造出幽默效果。由于受到短信文本信息“生成一传递”过程以及表达语境和接 受语境的影响,其具体形态主要有短信编写者和发送者的语境差、短信发送者和接收者 的语境差、同一短信接收者的语境差等。 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幽默短信语境差与语用原则的关系。 语用原则是言语交际活动中有效实现话语意图的原则,一般来说,遵循一定的语用 原则来指导言语行为建构和话语理解,才能进行有效率且合理的言语交际,保证交际的 顺利进行。其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是交际双方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 i i i 则。合作原则包括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礼貌原则包含得体准则、 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等六条准则。有时在特殊语境中, 为了言语交际或者提高表达效果、增强审美效应的需要,交际者常常会有意无意违反其 中的某条或者几条原则,造成语境因素错位,从而形成语境差。幽默短信亦是如此,通 过有意无意违反合作原则或礼貌原则,在短信文本内或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形成了语境 差,表面上看是不合作、不礼貌的,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却表达出另外一种意义,造成 特殊的语用效果。 第四章主要探讨的是幽默短信语境差的审美价值。 手机短信的叙述方式和传播方式独树一帜,与其他的文学形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给文学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注入了新鲜元素。幽默短信语境差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短信 之所以呈现幽默风格,是因为短信语境因素错位而产生语境差,形成了特殊审美效应。 而在语境内部各因素的重新调适下,语境因素的错位在另一层面上呈现平衡状态,给人 以惊喜,让人愉悦,并由此生成美学价值。总之,幽默短信语境差的审美价值就是表层 语境因素的错位由于语境张力的作用,在深层得到平衡。因此,幽默短信语境差的审美 价值主要通过语境表层的错位和内在的平衡两个方面来体现。在幽默短信中,。语言材料 的组合颠覆了传统的语言规范,使之在语音、词汇、语法、逻辑等方面发生了变异,造 成了表层的错位,形成了语境差,营造出幽默的氛围,体现了幽默短信语境差的审美价 值。而另一方面,由于语境因素在多语境层面上的自我调适,形成了内在的语境张力, 使语境因素的错位在外显性语境或是内隐性语境中得到了平衡,从而构建了幽默短信语 境差的另一美学价值。外显性语境中的平衡主要是通过上下文语境因素的照应来体现话 语内在的逻辑性,形成话语的合理内核与幽默韵味;内隐性语境中的平衡则是通过语境 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语境另一层面上产生合理内核,实现平衡,由此释 放出幽默。 在幽默短信中,错位和平衡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交错,相互联系。平 衡是错位存在的基础,错位又隐含着平衡,错位是表层的,平衡则是内在深层的,表层 的错位造成了不协调,而不协调又重建了内在层面的平衡,在错位和平衡的相互作用下, 短信语言以变异带给大众以鲜活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构建了幽默短信语境差的审美价 值。 i v 目永 中文摘要0 4 000 000000 i a b s t r a c t a o00 00qq o o i0 m i i 中文文摘b g l 0 00b o d 1000 04b i0oq i i i 目勇之”v 第1 章绪论1 1 1 本文的研究对象1 1 2 手机短信及语境差的研究现状2 1 2 1 对于手机短信的研究2 1 2 2 对于语境差的研究3 1 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4 第2 章幽默短信语境差定义及表现形态6 2 1 幽默短信语境差定义6 2 2 幽默短信语境差表现形态l i p 00 7 2 2 1 短信文本内的语境差g ob 0 boio 7 2 2 1 1 上下文语境差o 0 eo040o q e0 o l eo ( fo4 7 2 2 1 2 形式语境差8 2 2 1 3 时间语境差9 2 2 1 4 空间语境差1 0 2 2 1 5 语体风格语境差1 0 2 2 1 6 对象语境差1 2 2 2 2 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语境差q ob o oq goo q0 1 2 2 2 2 1 短信编写者和发送者的语境差1 3 2 2 2 2 短信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语境差_ 1 4 2 2 2 3 同一短信接收者的语境差1 5 第3 章幽默短信语境差与语用原则1 6 3 1 短信语境差与合作原则1 6 3 1 1 违反“量的准则 1 6 3 1 2 违反“质的准则 o o ioo 1 7 3 1 3 违反“关系准则 obqo 1 8 3 1 4 违反“方式准则 0 0 0 e 0 1 9 3 2 短信语境差与礼貌原则? 1 9 3 2 1 违反“得体准则 2 0 3 2 2 违反“慷慨准则” 2 0 3 2 3 违反“赞誉准则 e oeeeegoa leoegg egeo ;e ;os | 4co o i l 川0 t $ 0o 0 1 | 川川2 1 3 2 4 违反“谦逊准则 eoeee ee | eee e ee 2 2 3 2 5 违反“一致准则” oe o0 o 2 3 3 2 6 违反“同情准则 2 4 v 第4 章幽默短信语境差的审美价值2 5 4 1 表层的错位2 5 4 1 1 语音变异2 5 4 1 2 词汇变异2 6 4 1 3 语法变异2 7 4 1 4 逻辑变异2 7 4 2 内在的平衡2 8 4 2 1 外显性语境中的平衡2 8 4 2 2 内隐性语境中的平衡2 9 结语3 1 参考文献3 2 致 射0 0 04 r a oq p4 peqoe 100 i p4 1e 4 p 3 5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3 6 v i 第1 章绪论 1 1 本文的研究对象 手机短信,英文名称为“s h o r tm e s s a g es e r v i c e 一,缩写形式为“s m s ,是一种以 实现交流讯息为目的的基于移动网络的短信息传送服务方式,其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一 个额外信道来传送包含有文本以及二元非文本形式的短小信息。手机短信发展至今已 有1 3 年的历史了。1 9 9 2 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诞生,是在g s m 网络上通过电脑 成功地向手机发送的。从此,手机短信就作为移动增值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开始运行,目 前主要通过手机渠道来广泛传播。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和情感的传播 工具。伴随手机普及率逐年提高,手机用户数持续增加,手机短信也以迅猛的速度发展 着,在全球刮起了“短信风暴”,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占据着 一席之地。在中国,自从1 9 9 8 年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开始,越来越多的手机短信在空中 流动。进入二十一世纪,手机短信更是以其快捷、经济、便利、自由和多样的优势受到 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迅速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中国已 因此成为世界上短信消费巨大的市场之一。据统计,2 0 0 0 年的短信业务发送量为l o 亿 余条,2 0 0 1 年是1 9 0 亿条,2 0 0 2 年约9 0 0 亿条,2 0 0 3 年约有1 7 0 0 亿条,圆2 0 0 4 年超过 2 1 0 0 亿条,2 0 0 5 年提高到3 0 4 6 亿条,2 0 0 6 年高达近4 3 0 0 亿条,2 0 0 7 年发展到5 9 2 1 亿条。手机短信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人际交流方式而风靡全国,乃至全世界。 手机短信从形式上看,包括文字短信( s m s ) 、音画短信( e m s ) 、和多媒体短信( 删s ) 三种。从内容上看,又包括日常短信、工作短信、商业短信、祝福短信、幽默短信等。 本文所选择的是幽默类的文字短信,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以幽默娱乐为目的短信,具有 一定的文学性。 本文选定幽默类的文字短信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幽默短信的形式内容具有典型性。从形式上来看,由于现代通信科技技术条 件的限制,目前每一条手机短信的文本信息的信息量最多为1 6 0 个英文字符,或者1 4 0 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 即7 0 个汉字) ,如果信息量超过规定字符或者字数,也将分几条 显示。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这方寸之地,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表达交际主题就要求手机短 信的内容必须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因此,这就与一般的文艺语体的创作存在较大的差 异。并且幽默短信中包含着许多笑话、歇后语、寓言故事等等,比其他类型短信更具文 学性和可看性。同时,此类短信在数量上占有较大比重,在研究过程中可用语料较多。 其次,幽默短信的语言具有特殊性。手机短信是以语言、文学为基础的辅助性交际 手段,因此它兼具口头语体和文艺语体的特点,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不同。此外,从语言 审美角度来看,幽默手机短信语言风格有的发人深省,有的幽默搞笑,有的充满情趣, 有的幼稚可爱,有的雅俗共赏,有的俗不可耐这些风格虽然大部分并不是通过常规 的语言手段或者遵循既定的语言原则来体现的,但却具有特殊的审美效应。因此,审美 。李娜手机短信语中的市美信息修辞 j 现代语文,2 0 0 7 ,( 1 1 ) 圆李小宇浅析手机短信的修辞特色 j 南方论坛。2 0 0 7 ,( 1 ) 米幼萍幽默类手机短信的偏离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2 0 0 6 年 1 的特殊性产生的理论依据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 1 2 手机短信及语境差的研究现状 1 2 1 对于手机短信的研究 手机短信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我国,手机短信刚刚兴 起的几年内,对于它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等角度来分析讨论的,从语 言学角度进行研究的并不很多。而近年来,语言学研究在理论上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语义学、语用学等日趋进步和成熟。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更凸显 了手机短信的社会性功能,使得手机短信传播面更广,流行速度更快。因此,越来越多 的语言学专家和学者开始介入对手机短信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短信语言规律的科学总结 和合理运用也就成为了摆在语言工作者面前一项新的任务。根据本人目前搜集的资料表 明,国内至今出版的与手机短信相关的书籍多数侧重于汇集短信实例,很少对其进行深 入分析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概括,而语言学方面的专著只有傅远碧于2 0 0 6 年出版的短 信语言修辞艺术研究,主要通过丰富的短信语料从修辞艺术角度来研究手机短信语言。 另外,与手机短信相关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已越来越多地发表于各学术期刊和报刊 等,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语言文化方面:时尚短信的语言特征及其社会文化价值( 谢旭慧、程肇基, 2 0 0 4 ) 、短信语言的文化解读( 刘景秀,2 0 0 5 ) 、手机短信语言的文化关照( 刘景秀, 2 0 0 6 ) 、民谣类短信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观照( 毛力群,2 0 0 7 )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 看短信语言文化( 王雪芹,2 0 0 7 ) 等。 第二,文学、写作学方面:论短信文学的基本特征( 叶从容,2 0 0 4 ) 、浅谈短信 文学( 陈红莲,2 0 0 5 ) 、短信的文学贡献简论( 周吉国,2 0 0 6 ) 、短信文学界定小议 ( 桓晓红,2 0 0 8 ) 、论现代都市手机短信的民间性特征( 柯丽萍,2 0 0 9 ) 、时尚写作 手机文学的特点与创作( 霍仙梅,2 0 0 7 ) 等。 第三。语用学、修辞学方面:娱乐类文本短信的语用分析( 卫春艳,2 0 0 5 ) 、“拟 误”格手机短信的功能分析与语篇模型( 郑庆君,2 0 0 6 ) 、“互文 型手机短信及其语 篇特征探析( 郑庆君,2 0 0 7 ) 、从语用预设解读幽默手机短信( 徐正科,2 0 0 8 ) 、幽 默短信制笑机制的语用学分析( 吴敏,2 0 0 9 ) 、短信息中的比喻( 陈瑶,2 0 0 3 ) 、手 机短信语言特色分析( 陈嫒媛,2 0 0 4 ) 、浅析仿拟修辞格在手机短信中的运用( 戴军 明,2 0 0 5 ) 、手机短信的语言修辞( 马玉红,2 0 0 6 ) 、短信息语言的仿拟艺术( 田晓 荣,2 0 0 7 ) 、浅析娱乐短信的修辞现象( 谢海丹,2 0 0 9 ) 、问候休闲类手机短信的语 用考察( 李东芸,硕士学位论文,2 0 0 5 ) 、幽默类手机短信的偏离研究( 米幼萍,硕 士学位论文,2 0 0 6 ) 、手机短信的语言特点研究( 唐定芬,硕士学位论文,2 0 0 7 ) 等。 第四,语境学方面:手机短信修辞文本的语境差( 郑洁,2 0 0 7 ) 、手机短信交流 的语境分析( 王晓楠,2 0 0 8 ) 等。 可见,目前运用语境学观点来分析研究手机短信的文章不多,而分析短信语境差的 就只有一篇。手机短信修辞文本的语境差主要是从手机短信生成语境和传播接受语 境的角度,分析了手机短信修辞文本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的语境差。 d 李娜手机短信语中的审美信息修辞 j 现代语文,2 0 0 7 ( 1 1 ) 2 1 2 2 对于语境差的研究 在同一界域中,语境各因素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 个整体。这些语境因素有时是和谐共存,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有时因为错位产生了差异, 这就形成了语境差。所谓语境差,是指在同一界域中,语境因素间由于错位产生的不平 衡状态。 就收集到的资料表明,对于语境差分析的研究,最早是1 9 9 4 年李苏呜发现在文学 活动中,由于受到语境的约束,创作者和鉴赏者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于 文学活动的理解至关重要,因此他在文章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的矛盾焦点语境差 中对此作出了明确定义:“我们把相对于一定创作成品来说,制约创作者语言形式选择 的语境因素与制约鉴赏者对创作成品赏析的语境因素之间的差异称作语境差。”同时, 也对语境差存现的位置给予了界定:“语境差既存现于创作者与鉴赏者之间,也存现于 不同的鉴赏者之间,还存现于同一鉴赏者对同一鉴赏对象的不同鉴赏活动中。”国李先 生还提出应该辩证看待语境差在艺术鉴赏中的作用,并由此将语境差分为两类:“我们 把有助于艺术效果产生的语境差称作积极语境差:把干扰艺术效果产生的语境差称作消 极语境差。国 随着对语境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祝敏青在小说辞章学中从辞章学和语境学的 角度提出了“语境差的概念:“语境差即各语境因素间表现出来的差异,它可以存现 于作品中各语境因素之间,也可以存现于作品人物与读者语境之间,还可以存现于创作 语境与读解语境之间。”回随后祝敏青又在她的论文论文学语境差效应中融入信息 j 论的原理对此概念进行了更为严谨的阐述:“文学作品中的语境制约着言语代码的选用, 也伴随着读者读解鉴赏的全过程。在语境参与过程中,既有语境各因素间的平衡,也出 现了语境各因素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我们可称其为语境差,即各语境因素间表现 出来的差异。 而对于语境差的效应,她也辩证地提出“语境差可能产生积极的正效 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负效应 的观点,并且主要侧重于对文学作品中语境差产生的正 效应进行研究。 两位学者的研究实现了语境学的新的突破。2 0 0 6 年开始,“语境差现象也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关注,且研究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和其他学科相交叉。福建师范大学文学 硕士陈玫的学位论文语境差现象研究综合利用语言学、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等相 关理论,主要探讨了“修辞行为在表达和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语境差现象”,认为“所 谓语境差,指在同一界域内,语境各要素问的不平衡状态 。 该定义使语境差的存在突 破了文学语言的范畴,对于语境差的研究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论文中,她还提出了 “表达语境差 、“接受语境差 以及“积极语境差、“消极语境差两对和“语境差 概念相关的下位概念。广卅i 大学文学硕士吴平的学位论文论接受语境及其语境差“从 言语交际全过程的角度把语境分为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两大类 ,并侧重对接受语境进 。李苏鸣文学创作与文学绉赏的矛盾熊点一语境差c j 修辞学习1 9 a 4 。( 4 ) 牟力:鸣文学创作与文学箍贳的矛盾熊点谮境茬e j 】。修辞学习,1 9 9 4 ( 4 ) o 李苏鸣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的矛盾焦点语境差 j 修辞学习,1 9 9 4 。( 4 ) 固祝敏青小说辞章学 蝴福州:海峡文艺出版杜2 0 0 0 西祝敏青论文学语境羞效应 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 0 0 0 ,( 9 ) 陈玫语境差现象研究 d 】福建师范火学,2 0 0 6 年 3 行研究,将接受语境分为“趋同性接受语境 、“相交性接受语境”、“相离性接受语境”、 “内含性接受语境”、“外延性接受语境”五类,认为“语境差,顾名思义就是语境的差 异,即接受语境和表达语境之间的差异。除了趋同性接受语境以外,其它的四种接受语 境的构成因素和表达语境的构成因素之间都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都会在言语交际中 产生语境差。 回另外,吴平的浅析语境差的类型这篇论文中,更明确地将语境差 分为“相交型语境差”、“相离型语境差”、“内含型语境差”和“外延型语境差 四类。 圆王希杰先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证明了语境差存在的必然性,他认为事实上“表达语境 和接受语境是永远不可能相同的,特别是心理语境,表达者的心理是接受者永远不可能 真正完全把握的,接受者的心理也是表达者所不可能真正事先考虑得到的,所以永远存 在一个语境差”。 近几年,人们不仅对语境差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尝试用该理论来分析文学文本, 如鲁迅 语境差的审美价值( 陈勤,2 0 0 8 ) 、理智与柔情试论小说 的语境信息差( 岳秀文,2 0 0 8 ) 。同时在研究中,人们还认识到语境差并不是只 存在于文学语言中,只要有语境的地方都有出现语境差的可能性。一切具有双向性的交 际活动,只要具备表达和接受两方面就都存在着语境差。因此,人们已不满足于对文学 语言中的语境差进行挖掘,而将目光转向如今流行的影视剧、歌曲、短信等,在创作和 鉴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它强大的张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如电影语境差的应用从 电影 的语言说起( 黄秀升,2 0 0 7 ) 、电视剧中的语境差效应以电 视剧 为例( 荣菊,2 0 0 9 ) 、建筑多维故事的语境之“墙”谈袁远小说 的语境差运用( 林吟,2 0 0 7 ) 、浅析歌词 的语境差现象( 吴童, 2 0 0 8 ) 等。 1 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1 3 1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语境差理论,并结合语用原则理论(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 和杰弗里利奇的“礼貌原则”) 来分析幽默短信语境差,从分析幽默短信语境差形成的 原因入手,总结概括其表现形态,并探讨幽默短信语境差审美价值的构建。研究涉及了 语言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角度。 1 3 2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两点: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近两年,随着语境差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 语境差并不是只存在于文学语言中,也同样存在于其他语境中。而且在任何语境甚至环 境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语境差,并让其发挥积极作用,就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出现。 因此,人们在对文学语言中的语境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也开始对当下人们所关注的影 视剧、歌曲、短信等特殊的言语形式进行剖析,从中挖掘出语境差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 手机短信这种新的话语文体模式,有其独特的语言价值,尤其是幽默短信,更是承担起 了人际交往活动中情感交流和消遗娱乐的作用。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幽默短信语境差的 。吴平论接受语境及其语境差 d 广州大学,2 0 0 6 年 国吴甲浅析语境差的类型 j 辽宁师专学报2 0 0 6 ,( 4 ) 国王希杰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 j 毕节学院学报,2 0 0 7 ,( 1 ) 4 研究,不仅能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关注语境差现象,而且尝试对手机短信这种独特的文学 语言现象作出新的阐释。 第二,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在手机短信文学创作和读解中,适当地运用语境差理论 及其积极作用,能够对短信文本的修辞行为形成正面效应,进而发挥出中国语言文字优 美的优势,加强人际间的交往,促进人们思想和文化的健康发展,让手机短信文学更加 普及并长足发展。 本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各学术期刊、与手机短信相关的部分硕士学位论文、图书手 机短信没事逗你乐、手机短信整蛊专家( 梅梅、晶晶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 2 0 0 5 ) 和懒人实用派短信经典( 晓风著,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 0 0 5 ) 以及日常 生活中搜集到的短信。 第2 章 幽默短信语境差定义及表现形态 2 1 幽默短信语境差定义 语境差,是指在同一交际界域中,各语境因素问由于错位而产生的不平衡状态。 从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语境概念开始,国内外许多的语言学派、语言 学家等对语境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三十年代初期,国内的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 发凡中首次提出了“题旨情境”的语言学术语,其内涵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语境一, 即写文章或说话时所处的种种具体环境,情境包括了“六何”:何故、何事、何人、何 地、何时、何如。王德春认为,语境由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部分组成,“语境的客 观因素有: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主观因素有:身份、职业、思想、修养等;还 有临时性主观因素:处境、心情等。”固廖秋忠认为,语境包括上下文,交际双方的目的, 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识与假设,说话的现场知识,世界的知识,彼此的信仰,文化背景 与社会行为模式的知识等。 本文认为,手机短信语境不仅是短信文本本身的语境,还有手机短信信息“生成一 一传递”过程中的表达语境和接受语境。短信语境是由表层和深层两个层面构成的。表 层是由手机短信语言本身构成的言语代码体系:如书面语中的上下文或者言语交际中的 前言后语,语境因素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体等。而深层则是影响言语或交际活动 的其他因素,如时间、空间、目的、对象、事件、情绪、关系、风格、社会心理、思维 方式、民族习俗、文化传统、认知背景等。总之,手机短信的语境因素是纷繁复杂,不 可穷尽的。在同一个修辞或交际界域内,这些语境因素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 形成一个交际语境,而任何修辞行为或交际行为都存在于这样一个语境体系中。 , 孙绍振在论幽默逻辑的二重错位律一文中阐述了“幽默”和“错位之间的关 系问题:“在一条思路,一条逻辑上落空的同时,又在另一条思路上突然领悟到逻辑的 落实,瞬息之间,不但体验了康德说的失落的惊异而且还有顿悟的惊喜,这种逻辑现象, 称之为逻辑错位。幽默的逻辑结构是一种二重的错位结构,它不遵守理性思维一元 化的同一律,但这并不是说它就没有逻辑,它的逻辑特点是二重错位,所以就简称错 位律。 一般来说,手机短信中的任何一个语境的各因素是和谐统一的,以确保手机短信的 信息传递过程的顺利进行。但在实际的手机短信文本内部以及信息“生成传递”过 程中,有时为了言语交际或者提高表达效果、增强审美效应的需要,手机短信语境因素 会有意无意地出现错位,造成不平衡状态,形成语境差。 因此,幽默短信语境差就是指在手机短信文本内部或者信息“生成一传递”过程 中,语境因素由于出现错位造成的特殊审美效应,也就是幽默效果。 幽默短信语境差不仅存现于手机短信文本之内,也存在于信息“生成传递”过 程中的表达者和接收者之间,包括编写者发送者和发送者接收者。其中各语境 因素的错位可能会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会产生消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幽默短信语境 。王建平语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e a 刊于西稹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 c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 9 9 1 。j :德春、陈展现代修辞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1 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 a 刊于语用研究论集 c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 9 9 4 固孙绍振论幽默逻辑的二重错位律 j 文学评论,1 9 9 6 ,( 5 ) 6 差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 2 2 幽默短信语境差的表现形态 手机短信不仅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和人际沟通方 式。手机短信的语境差不仅存在于短信文本之中,也存在于短信文本的使用过程之中。 因此,幽默短信语境差的表现形态不仅包括短信文本内的语境差,还包括表达者和接受 者之间的语境差。 2 2 1 短信文本内的语境差 言语交际活动离不开语境,语言材料的组成都受制于一定的语境因素,上下文、表 现内容、表现形式、时间、空间、目的、对象、语体风格、情景、心理等等都属于语境 因素。一般情况下,为了言语表达的规范性、逻辑性和言语交际活动的有效性,语境间 的各个因素是统一和谐的,语词组合是符合语法规范、语义搭配原则和人们的思维习惯 的。而语境差,打破同一交际界域中语境因素间的平衡,形成错位,呈现出对传统的悖 反,对规则的颠覆。同时在语境内部各因素的重新调适下,在另一层面生成新的审美规 则。手机短信的编写者在创作过程中大胆地对文学话语及规律进行解构和重新建构,使 语境因素错位,出现不平衡,形成语境差。在看似不协调的表象下隐含着内在的和谐, 形成新的特殊的审美效应。 2 2 1 1 上下文语境差 短信在前面部分设下圈套,埋下伏笔,制造出引人入胜的效果,结尾笔锋一转,让 人从上文期待的情绪中突然发生变化,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产生了上下文的语境差, 从中凸显出强烈的幽默氛围。 2 2 1 1 1 逻辑断裂 语义逻辑顺着某一方向正常发展时突然断裂,使得语义方向突然改变,揭示出出入 意料但又并非毫不相关的结论,让自然而然的心理期待突然扑空,造成上下文语境差, 产生幽默的效果。 ( 1 ) 饭后“八戒”有益于身体健康:一戒吸烟,二戒吃水果,三戒放松裤腰 带,四戒喝茶,五戎百步走,六戒洗澡,七戒睡觉一一八戒,你记住了吗? ( 2 ) 我每天都会向佛祖祈求得到一枝持久盛开的玫瑰花,等到九百九十九朵 的时候一起送给你并动情地说:“小样儿,我就不信招来的蜜蜂不蛰你! ” ( 3 ) 在新的一年里,你想出人头地吗? 你想发财致富吗? 你想光宗耀祖吗? 你想大富大责吗? 你想扬名立万吗? 你想升官发财吗? 你想福星高照吗? 剐 瞎想了,快睡觉吧! 例( 1 ) 前面从保健的角度讲了七件饭后不能立即做、有损健康的事情,最后一句 “八戒 的出现,使人期待落空,顿悟后才发现上当受骗,让人啼笑皆非。例( 2 ) 先 用抒情的文笔制造出了浪漫情调,感动之际却看到恶作剧的结局,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例( 3 ) 前面用一系列疑问句的排比句式描绘出了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制造铺垫,吸 引人们将短信看到底,吊足胃口。突然结尾话题一转,在上下文语境中造成语境差,幽 默之余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想成功必须脚踏实地。 2 2 1 1 2 经验与现实的错位 经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又反过来给实践提供指导,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往往利 7 用经验来进行观察、思考、指导、实施现实行为。只有当经验和现实相适切时,才能确 保现实行为在经验的指导下顺利进行,符合事物、行为的本质。而当经验和现实出现错 位或矛盾时,就会造成一种不协调,形成落差;激发出幽默,这就是经验和现实错位造 成的上下文语境差。同样,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话语的组合有其一定的规律性,既受到 语言体系内部本质的制约,又受到语言使用的习惯、认知常理和社会现实的制约,当接 受者发现接收到的话语信息与使用习惯、认知常理或社会现实不符合时,则会出现经验 与现实不协调,会使接受者在信息解码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产生语境差,营造出幽默 情境。 ( 4 ) 菜乌:“我的电脑夏天容易死机怎么办? ” 答:“那是因为它太热,教你个办法:打开机箱后盖,倒入一盆凉水” ( 5 ) 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最想对你的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学生默默地走上讲台,若有所思地说:“同学们,下课。” ( 6 ) 顾客惊呼:“你的大拇指泡进我的汤里啦! ” 侍者说:“没事,我习惯了,不烫。” 例( 4 ) 中,按照一般的经验,如果有人问电脑故障方面的问题,通常都是从电脑 软硬件或者技术方面来回答。这种经验已经预示了答案的方向,但是对方违背常理的回 答和经验出现了错位,让人会心一笑。例( 5 ) 里,如果按常理猜想,在教室这种场合 下,学生以老师的身份说的话应该是鼓励或者教育学生的话,结果学生却说出“同学们, 下课。 ,估计那瞬间会让老师尴尬不已,幽默中透露出嘲讽。例( 6 ) 中,侍者自作多 情,将顾客的不满视为关怀,有悖常识思维,在歪理中显出“黑色幽默”。 2 2 1 2 形式语境差 手机短信之所以短小精悍,跟手机屏幕较小密切相关。因此,许多短信编写者充分 利用手机屏幕小而接收者无法一次性读完全部短信内容的特点,运用先抑后扬或者重复 的修辞方式来创作短信,将关键性话语结果留在最后,让读者期待心理不断升高后突然 扑空,造成幽默的效果。也就是说,手机短信利用特殊的翻屏的阅读方式来制造幽默的 语境。这种阅读方式有别于普通的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翻页的空白、停顿或者话语的 重复能让人产生心理期待,这种心理期待是阅读者顺着上文形成的思维定势,在一定的 空白或重复后显现出关键性文字,造成形式语境差,期待视野越高,最后的幽默效果也 就越强,心理上的惊奇就转化为了笑声。 ( 7 ) 我 我好想 我好想见你 我好想见你踩香蕉皮! ( 8 ) 没事! 没事! 没亭! 没事! 没事! 没事! 没事! 没事! 没事! 没事! 没 事! 没事! 没事! 没事! 就跟你讳没事了你还按个屁啊! ( 9 ) 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 8 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塞北的雪。对不起,卡带了。 三则手机短信均利用手机屏幕小的特点,把简单的话利用空格或者重复来编辑,让 接收者只能一行行阅读,无法一次性读完。例( 7 ) 采取阶梯式的编辑手法,将简单 的一句话“我好想见你踩香蕉皮”拆成几旬说完,每句字数逐渐增多,并且在每句中间 利用空格隔开,这样条短信要分两个甚至三个屏幕才能看完,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 吊起胃口。例(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二级VB考试技巧及试题与答案
- 2025年软考设计师总结解析试题及答案
-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快速掌握考试大纲2025年计算机二级VB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防晋级面试题库及答案
- 培养高效领导者数字化时代的领导力教育
- 离职人员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合同(航空运输业)
- 基因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安全及保密合作协议
- 线上商品展示与品牌授权服务合同
- 复杂决策中的风险管理考量试题及答案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完整word版)冰柜投放协议(免投版)
- 妇幼保健学(安徽医科大学)电子教案xl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
- [安徽]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155页)
- 父权制度下埃德娜的精神觉醒-精品文档资料
- 张齐华:《平均数》课件
- 用药情况记录表正式版
- 《铁路线路里程断链设置和管理规定》
- 21世纪音乐教育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2004年音乐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
- 提高钢管桩接头焊接质量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