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i 摘 要 管子是我国历史上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全书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和论述。本文主要研究管子中富含的经济伦理思 想。 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春秋、战国直到秦汉时期, 动荡的社会环境,落后的经济条件以及齐鲁大地特有的文化都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丰富、先进、实用。 本文在对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存在的前提我们可以称其为管子经济伦理 思想的内核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经济运行的四个阶段作为研究管子经济论理 想的基本路线,对管子的生产伦理思想、交换伦理思想、分配伦理思想以及消费伦 理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阐述。 管子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各个经济运行阶段的伦理意义都有较为深刻的阐述。在生产阶段, 管子 主张重视农业生产,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在交换阶段, 对市场、商人、货币、对外贸易等方面的伦理思想进行论述,并体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 关注;在分配阶段,提出“富而能夺,贫而能予”的分配伦理思想,尽量解决个体之间 的分配问题;在消费阶段,对节俭型消费和奢侈型消费的伦理价值进行了分析,以其独 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消费伦理思想。 总的说来, 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见解精辟独到。在处理农商之间的关系、借鉴 与奢侈消费的关系方面更是独树一帜。这些理论,对于现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 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管子 经济伦理思想 “以人为本” 生产伦理 交换伦理 分配伦理 消费伦理 abstract ii abstract guanzi is an encyclopedic work in chinese history. it has a profound and original insights and discussion o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military and managemen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economic ethics thought in guanzi. economics ethic thoughts in guanzi are the product of specific social conditions. from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rring states until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time ,the turbulent social environment, poor economic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unique mandarin qilu earth provided the soil for survival. economic ethical thought in guanzi is rich, advanced and practical.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he existence premise(we may say that it is the essence) of economic ethics thought in guanzi.on the basis of it, this paper studies four stages of the economical movements achievement as the basic line of studying and carries on the more systematic analysis elaboration to the production ethics thought,the exchanged ethics thought, the distribution ethics thought as well as the expense ethics thought in guanzi. basis on “people-oriented”, guanzi had a more profound elaboration to the ethics significance of the produce, distribution, exchanging and expends which are economy run phase. at the production stage, guanzi had advocated emphasi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ut forword point of view that we knows the courtesy when the granary is solid and knows the honor or disgrace when the food and clothing are enough. . in the exchange phase, it discussed the ethical thinking on the market, traders, currency, foreign trade, etc and reflected the concerns of the countries and peoples. in the distribution stage,it put forward the distribution of ethical thinking of rich but can seize, poor, but can give , as far as possi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ing between individuals. in the consumption stage, it analyzed ethics value of thrifty expense and luxurious expense with its unique perspective for us to show a different consumer ethical thought. in general, economic ethics opinion in guanzi is penetrating and original. it is also unique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commerce, drawing 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luxury consumer. these theories also has a rare lear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market economy. key words guanzi economic ethic thoughts “people-oriented” produce ethics exchange ethics tribution ethics consumption ethics 引 言 1 引 言 管子 ,作为我国古代经书子集中对经济问题讨论最多的著作,是对先秦伟大学 者管仲思想的详细阐述和发挥, 也是管仲学派主要伦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全书内容丰富, 思想复杂。除经济思想外,还涉及政治、教育、军事、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见解精 辟论述独到。尤为重要的是, 管子中的经济思想,大多蕴含深刻的伦理意义。也可 以说, 管子本身就包含有深刻的经济伦理思想。当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经济伦理学在古代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却并不意味着当时不存在经济伦理思想。 虽然 管 子的作者当初并没有单独以经济伦理作为条目提出思想,但当我们用现代经济伦理思 想的原理去解读的时候,却发现两者确是相契合的。 所谓经济伦理,亦即关于经济方面的伦理意义。经济伦理学包括对经济发展的伦理 认识和对经济行为的伦理取舍、经济关系的伦理要求等方面的思想,是思考经济发展合 理性的伦理产物,也是将伦理思想运用于经济活动的宝贵结晶。在我国,经济伦理是一 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说其古老,是因为经济伦理的思想在我国古代的著作中早已蕴 藏,可谓历史悠久;说其新兴,是因为直到现代我们才将这种思想单独提炼出来进行专 门研究。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活动领域中不道德现象 的越来越多,经济伦理问题也逐渐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开始引起了普遍关注。本文 将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就是希望能从古代典籍中寻求到能解决现代 问题的理论知识。 本文在分析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过程中,将以书中蕴含的以“人”为核心的主 体伦理思想作为基础,以经济运行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伦理思想作为主线,并 对二者同时进行论述。打破了以往研究管子经济伦理学的规律,或者从经济运行角 度进行研究,或者从宏观角度把握,以期能呈现一个更完整更概要的管子的经济伦 理思想。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第 1 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要研究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首先就必须要弄清管子的成书时间以及其作 者,并且考证这一时期社会环境对于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我们知道,因为任 何一种思想,其产生、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壤,就不会有符 合时代的思想产生。 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也正是它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 展的产物。 1.1 管子其书 管子是一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的著作,在我国古代乃 至当今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多年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书中所涉及的各种思想 直至今日仍能为我们所用。 1.1.1 管子的作者、内容及其成书时间 管子一书是由西汉刘向最后编辑整理而成,这一点学界基本没有异议。但是关 于管子的作者以及书中内容所反应的时间则一直存在相当大的分歧。 管子的作者,部分学者认为书中大部分篇章由管仲本人所作,或者是管仲和其 弟子所作。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管子是那些推崇管仲思想的人根据与管仲相关的史 料和传说加工而成的, 目前而言, 持后者观点的学者比较多, 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朱熹、 胡适等。朱熹认为: “ 管子非管仲所著。仲当时任齐国之政,事甚多,稍闲时,又有 三归之溺,决不是闲功夫著书的人。著书者,是不见用之人也。其书老 、 庄 说亦有之。想只是战国时人,收拾仲当时行事言语之类著之,并附以他书。 ” 3p607胡适 先生认为: “ 管子这书,定非管仲所作,乃是后人把战国末年一些法家的议论,和一 些儒家的议论,和一些道家的议论,还有许多夹七夹八的话,并作一书。 ” 3p607即是说 管子 并非管仲所作,而且认为管子是儒、法、道三家思想的交融。本文也认 为,第二种观点考证更为详实、准确。关于管子中各篇章的完成时间,本文认同汤 曾博士的观点,认为管子中的大部分篇章写于战国中后期,而还有一部分则是完成 于西汉时期,主要是指轻重各篇。 管子的内容,包括前期的涉及政治、军事、管理 的主体部分,是管仲在齐国为相时思想的体现。后期内容则主要是关于经济发明的轻重 第 1 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3 各篇,这些内容大多数是后世之人托管仲之名而作。 总之, 管子一书是由推崇管仲的后世之人所作。其中包含有管仲的重要思想, 当然也包含后人们自己的思想。全书最终成书于西汉时期,所以书中的思想不仅反应了 春秋战国这个过渡时期社会的特点,也包含一些封建社会的特点。 1.1.2 管子与管仲 管子一书与管仲其人之间的关系是明显的, 管子虽非管仲所作但却是由推 崇管仲的学者所写。管仲的思想对管子书中的政治、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思想都 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管子的经济伦理学也当然的受到管仲思想的影响。 管仲(约公元前 730前 645 年) ,名夷吾,字仲,谥号敬,亦称管敬重,颖上(今 安徽省颖上县)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领主家庭,生于乱世,少时聪颖,精通诗书 礼仪,会驾车射箭。早年生活较为窘困,曾从事过商业活动,当过兵,做过小官吏。曾 经三次做官, 三次被国君驱逐。 后经鲍叔牙推荐, 成为齐桓公的宰相, 并且帮助齐国 “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 。管仲一生的经历复杂,这些经历也对他的思想观点形成有着很大 的影响。他生活于战争连年的春秋初期,各个诸侯国互相兼并。此时,作为国家的领导 者势必倡导强权政治,以国家的安危为主体。管仲作为齐国宰相自然也对这样的主张持 赞成态度。反应在经济伦理思想中,就是将国家和人民放在首位的主体伦理思想。管仲 曾从事过商业活动,对商人以及商业过程都比较熟悉。在其经济伦理思想中,他对商业 活动的伦理肯定,以及商人在经济活动中所承担角色的肯定都很好的体现出了这一点。 管仲虽出生于没落的贵族世家,但其仍不可避免的带有贵族阶级的某些思想,也始终是 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当然,因为家道中落管仲也更容易贴近社会低层,对老百姓的生 活更加了解。管仲的这些思想在管子一书中都有细致的阐述。 总之, 管子与管仲二者不可割裂。管仲卓越的才华使其在先秦乃至整个中国历 史上都有很高的名望,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众多的政治家、思想家 都给予了管仲充分的肯定。而管子书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深刻、影响深远,是我 国思想史上重要的精神财富。 1.2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管子书中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观上与管仲以及推崇管仲的学者们的思想有密切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则是其形成的客观条件。本文将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4 三个外在的方面来分析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最终形成原因。 1.2.1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春秋以来,周王朝力量逐渐衰微,中原混乱,夷狄趁势侵袭。各诸侯国不再听命于 周天子,反倒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 。齐国作为当时的诸侯国之 一,自然也就加入了这场空前混乱的斗争之中。齐国当时的政治目标是“一匡天下” , 作为当时齐国宰相的管仲,其思想也受到这一政治目标的影响。事实上,一个国家的政 治目标会影响其经济、 军事等各个方面。 当然, 对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也是必然的。 管 子一书也体现出“一匡天下”的政治理想,那么同样的,书中的经济伦理思想也必然 充分的体现出来。 首先, “一匡天下”必须要国家富裕。 管子始终将国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国 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 管子认为国家利益至上更具有优先性。有了这种经济伦理 思想的指导,无论在生产的目的还是产品的分配上,国家富裕就变成了一个大前提。第 二,国家富裕人民是根本。 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中人民是最根本的主体,没有人民 则国家不成立,人民不富裕国家也不可能富裕。在当时社会的条件下,人民富裕的关键 在于土地。只有重视土地的利用,重视农业生产,这一切才有可能变成现实。第三、在 追求国富民强的过程中必然出现一些矛盾,因为总体来讲当时物质生活匮乏,生活产品 紧缺。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处理分配问题也成为管子经济伦理学讨论的一个 重点。 总的来说, 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总是受到“一匡天下”这个政治理想的影响。 也正是在这种影响之下,无论是其主体伦理思想,还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 运行的阶段中所体现出来的伦理思想,始终都一以贯之自成体系。 1.2.2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齐国所在地为现在的山东半岛,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这样的环境对其经济结构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春秋时期齐国的经济并不发达,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落后。因为半岛的 原因,土地贫乏,且盐碱化严重。但后来经过统治者的推广,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并且 通过战争手段从其他国家手中夺取土地。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同时注重农、林、牧、渔 以及工商业的共同发展。齐国很快成为了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这种复杂的经济情况也 会对管子经济伦理思想有较大影响。 第 1 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5 首先,齐国是一个相对多元的经济体。这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少见的,它不仅注重农 业生产,同时对林、牧、渔甚至是工商业的发展都很重视。这样的经济基础很显然会影 响到上层建筑。在经济伦理思想上能体现出来的就包括:将商人视为国民的生产者伦理 思想;注重农业这个根本的同时,也强调工商也发展的生产伦理思想;为了促进生产, 在消费过程中主张适当的奢侈品消费等等。第二,齐国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也直接对经 济伦理产生比较重大的影响。因为土体的匮乏,必然在分配阶段产生矛盾。那么,对土 地以及劳动产品的分配问题上,怎样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自然也就成为管子关注 的重点。第三,齐国自建国就有较为浓厚的商业氛围。齐国的交通比较便利,同周围各 个国家的经济交往比较多,在浓厚的经济氛围之中人们对商品生产、商业活动以及商人 都有更为正确的认识。这也就直接促使管子中对商人、商品生产、交换、消费等的 认识更加理性。 总之,齐国的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状态,为管子较为先进的经济思想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管子的经济伦理学也更为理性、适用。 1.2.3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齐文化对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作为一个半岛型文化,齐 文华具有许多属于它自身的特点。它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是与其他先秦 地域文化迥然不同的。而这样的特性也当然的反应在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上。 第一,变革性。齐国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变革都为其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西周初期的姜太公变革,到春秋中期齐桓公管仲变革,每一次都为齐国的发展壮大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姜太公时期,采取“因其俗,简其礼”的治国方略,并确立“尊贤 尚功”的国策。其后,管仲相齐,桓公采纳其富国安民、选贤以能、礼法并用等思想, 最终成就“一匡天下”的霸业。这些在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中就体现在将人民视为 根本的主体伦理思想等方面。第二,开放性。齐国在经济方面相当开放,在建国之初便 推行“通商”政策,这就注定了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会更多的涉及到工商业的发展。 同时,齐国对人才的引进也较为开放,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齐文华的一个重要特点。第 三,多元性。齐国的所在环境注定其发展必是多元的,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层面。 而这样的多元性也必然体现在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中。第四,务实性。所谓务实,也 就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正是因此,齐国才成为率先发展工商业的国家。并在此基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础上,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便,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从初始发展工商业,到“相地 衰征” ,再到“重农抑商” ,每一次都是顺应历史而变。而这些变革无疑在管子经济 伦理思想中有很好的体现。 总之,齐文化对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影响深远。正是在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 中,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才显得更加深刻、全面,直至现在仍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 2 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7 第 2 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非常的驳杂,在书中的论述也相对散乱,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句 话,但其内涵却是十分丰富的。总体讲来, 管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始终围绕着一个核 心,那就是“人” 。实际上, 管子是将“以人为本”观点作为其思想阐述的基础,或 者我们也可以将“以人为本”称为管子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 2.1 “以人为本”的内涵 在我国,“以人为本”的理念古已有之,儒、道、法各家都很重视人的重要性。但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概念的当推管子 。 管子中讲, “夫霸王 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 1p206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解决好人 民的问题则国家稳固,反之解决不好人民这个根本问题,那么整个国家也就岌岌可危。 实际上, “以人为本”通常具有两层含义,即“人本”和“民本” 。所谓“人本” , 即认为人是整个宇宙的主宰,是其他一切事物的尺度。而“民本” ,则是侧重于政治角 度,认为在国家的发展中,人民是根本。提倡关注人民的意愿,倾听人民的疾苦。 管子的“人本”思想是先秦众多思想家中比较先进的。它认为“凡人之生也, 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 1p360又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 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 1p356在这里, 管子对人的生命的诞生进行了唯物的解 释,认为无论是人的外在形态还是内在的知识、思维都来自于“精气” ,而并非受到神 的启示和命令。这样一来,就解除了自古以来人的行为受各种神秘力量的约束,真正成 为社会和宇宙的主体。 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民本” 。一个国 家的发展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民,有了守礼有节的人民作为后盾,国家的发展才会顺理 成章。由此,民心就成为国家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管子中说, “政之所兴,在 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1p3,民心向背决定着一个国家政令是否能顺利推行。 同样,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发展也都是依赖于人民的。人民勤于生产, 经济就能发展;人民知书识礼,社会才能和谐;人民团结一心,才能抵御外敌。总之, 人民是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 管子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将人民作为整个思想体 系的核心,在管子经济伦理学中也同样体现出对人民的关注。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8 事实上关注人民,想要得到民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统 治者们真正贴近人民,了解人民,关心人民疾苦。 管子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人 民实惠,也即让人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正所谓“然则人之道,莫如利之。 ” 1p73。要 给予人们真实的利益则需要做到“富民” 、 “惠民” 、 “保民” 。 2.2 管子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管子一书非常注重“人” ,始终强调“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它 看来,只有真正的重视“人”,“富民” 、 “惠民” 、 “保民” ,国家才能兴旺、社会才能和 谐。 2.2.1 富民 在管子看来,物质生活对道德生活有着不可比拟的制约作用。所谓“仓廪实而 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p1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之下,人们才会真正去追求道德 层面上的问题。因此,要想国家的人民知书达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使他们的物质生活 相对富足。从政治层面讲,富裕的生活下,人民更能安居乐业,社会会更加和谐。 “凡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 1p350先使百姓富裕起来,是治 理国家的根本原则,百姓富裕国家容易治理,百姓贫穷国家就难以治理。从经济发展的 角度讲,丰富的物质财富能使整个社会有更多的剩余产品,这样便可使交换成为日常生 活所需。 而人民的富裕也能直接促进社会产品的消费。 那么, 要怎样才能使人民富裕呢? 首先, 管子提倡要重视农业。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也一直被视为本业。 加强本业的发展,便是让人民富裕起来的最根本手段。 “明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 用,然后可使民富。 ” 1p79英明的统治者想使人民富裕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农业生 产,而把那些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事情排除在外。 “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 富。 ” 1p4种植五谷能使人民就会有充足的粮食,种植桑麻,饲养牲畜百姓就能富裕。除 此之外,对那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事业也应该鼓励,譬如“辟田畴,修树艺, 勉稼穑,。 ” 1p74,即开辟田野土地,学习研究农业技艺,鼓励耕织,修建房屋等等。 这样一来,农业就能比较迅速的发展,人民也就能更容易的富裕起来。 其次, 管子也很注重工商业的发展。 管子对于商业的态度是比较开明的,虽 仍然认为其为末业,但却已经认识到商业的发展会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更 有利于人民的富裕。 管子不仅认可商人是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商业也是持积 第 2 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9 极的态度,提倡建立专门的市场用于商业交换,并为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环境。 “请以 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 ” 1p555下令为诸 侯国的客商游贾建立客舍,有一辆车的提供饮食,有三辆货车的提供饲料,有五辆货车 的提供仆人。对工商业的宽容态度必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商业中来,这样也间 接的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交 换能逐渐的获得更多的财富。 对与其他诸侯国经济交往的保护则必然吸引别国商人的到 来,日益增多的商业活动必然为齐国带来经济利益,百姓因此而变得更加富裕。 2.2.2 惠民 “惠民” ,顾名思义就是指要使人民得到实惠,要惠顾民心,体恤民情。 “富民”思 想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但很显然一国之内的人民不可能同时富裕,所以这就 要求统治者能关注那些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民。尽量给予那些需要惠顾的人民以照顾, 帮助他们尽快富裕起来。 “惠民”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顺民” ,也就是要顺应民心。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管 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兴亡关键在于是否顺应民心。而顺应民心的关键首先在于要满足人 民的需要。只有给了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算得上真的做到了惠民。 “民恶忧劳, 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 1p3百 姓讨厌贫贱,就使他们富贵;百姓讨厌危机,就使他们生活于安全的环境之下;百姓不 希望没有后代, 就使他们繁衍生息。 做到这些才是一个君主顺应民心的表现。 同时, 管 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如果君主希望能令行禁止,则需要“令于民之所 好而禁于民之所恶” 1p427,也就是说君主规定的都应该是百姓喜欢的,而禁止的则应该 是百姓厌恶的,这样百姓才能真正拥护君主的命令。 “惠民”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体恤民情,即能“匡其急” 、 “振其穷” 。具体 说来, “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 匡贫窭,赈罢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 ” 1p75赡养老人,慈爱孩童孤儿,救济鳏寡之人, 关心民众健康,慰问受灾和丧失亲人的人,这就是救济处于危机之中的民众;对那些没 有衣服穿的人送与衣物,没有粮食的发给粮食,贫穷的给予救济,家庭破败的帮其重建 家园,没有房屋的帮其建造房屋,这就是赈济民众的穷困。 管子还提出“入国四旬, 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间病,七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曰痛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 ” 1p391也就是说,一个统治者到任四旬,就应该开始实 行这九种惠民的举动。对于每一种惠民的举动, 管子都有详细的阐述。从这里我们 可以看出,这实际上是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还比较朴素,但意义却非常重大。 除此之外, 管子的惠民思想还包括对人民的教育。 “然则得人之道,莫如利之; 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 ” 1p73善于对人民施与教化的君主才能更好的得到民心。而对 于教化, 管子也有自己的理论。认为“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 之, 拙者不能, 不可以教民。 ” 1p40只有聪明人懂而一般人不懂的道理不能用来教导百姓, 只有心灵手巧的人能做而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能拿来教导百姓。也就是说,教化百 姓的时候要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只有真的从人民群众出发,做到爱民惠民,才能最终 促进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 2.2.3 保民 除了前面讲到的富民、惠民上的举措, 管子也很注重保护人民。这主要体现在 税收方面。 在管子的时代,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水平相对低下。人们没有办法承受繁重的 赋税。 管子正是站在人民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比较新的征收税收的方法,切实的保 证了人民在能承受的限度内缴纳税收,保护人民的生产生活。首先,征收税收要合理。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的调整税率, 灵活的制定税收政策。 “相地而衰其政, 则民不移。 ” 1p179要认真的区分土地的好坏,然后合理的对其征税,这样人民才会安定下来而不会向 其他地方迁徙。而区分土地的好坏, 管子也有比较具体的措施。根据各种土地的土 质、产出进行“百而当一” 、 “十而当一” 、 “五而当一”的折合,然后进行征税。除了根 据土地的好坏征收土地税之外, 管子认为在不同的年岁征税也应该是有区别的。提 出 “二岁而税一, 上年什取三, 中年什取二, 下年什取一, 岁饥不税, 岁饥弛而税。 ” 1p167 两年中一年收税另外一年则不收。丰收年征取收入的十分之三,平年征取收入的十分之 二,歉收年则只征取收入的十分之一。如果碰到饥荒年,则完全不征税,一直等到饥荒 缓解下来才重新进行税收的征取。这样一来,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必然提高,齐国也就是 在这样的政策之下粮食充足经济持续发展。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管子对于税收的 征收是十分看重的,不仅有大范围的政策,在细小的方面也有比较完善的措施。 第 3 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内容 11 第 3 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内容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内容丰富,但在书中比较零散。本文将以经济运行的四个阶段 为主线,即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方面着手,试图对管子经济伦理思想进 行体统的归纳。 3.1 管子的生产伦理思想 生产,作为经济运行的首要环节无疑是整个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是因为有 了生产,人们才有更多的剩余产品进行交换、分配和消费。在管子所处时期,生产 主要是指农业生产。 管子对于生产非常重视,在阐述生产问题的时候也赋予了其深 刻的伦理思想。生产的重要性,生产的效能,以及从事生产的职业者,每一个方面管 子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3.1.1 重视农业 古往今来,农业在我国始终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 展, 管子年代更是如此。农业的发展需要土地和人力资源,离开二者谈发展农业就 变成空谈。 在管子的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就包括农业、手工业以及工商业。这其 中,农业在当时很显然是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农业生产对与个人来说,是人们生存的关 键,而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又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同时也是保证人民道 德水平的根本。 管子认为农业生产对于人民来说至关重要。 “五谷者,民之司命也” 1p522,粮 食是人们生存的命脉,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人们将无法生存。 “民贫则奸智生,奸智 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 ” 1p109在物质匮乏的时候,就会滋生伪诈邪 恶的思想,一旦产生这样的思想就会有坏人坏事出现。相反, “衣食足则侵争不生,怨 怒无有,上下相亲,兵刃不用矣。 ” 1p305衣食丰足,人们之间就不会产生相互侵夺的事 情,也就不会有怨怒之情,人民就能相处的和谐亲睦。所以管子开篇即讲, “仓廪 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p1,只有粮食仓储充足,百姓便知晓礼节;只有丰衣 足食,人们才能懂得荣辱。而粮食的充足很显然要依赖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粮食充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足的关键。所以,重视农业生产不仅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具有深刻的伦理意 义。 管子认为农业生产对于国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错国于不倾之地,积于不 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积于不涸之仓,务五谷也;藏于不竭者,养桑麻、育六畜 之府也;,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 1p4,把国家建立在牢固 的基础之上,就要使粮食的储备取之不尽,财货的积蓄用之不竭。而粮食的取之不尽, 就要努力的生产粮食,财货的用之不竭,则需要种植桑麻,饲养六畜。相反,如果“有 地不务本事,君国不能一民,而求宗庙社稷之无危,不可得也。 ” 1p18拥有土地而不重视 农业生产, 治理国家而不能统治百姓, 这样也希望国家社稷不亡应该是不可能的。 同时, 农业生产的发展,还直接关系到国家在对外交往中的安全。 “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 兵之守在人,人之受在粟” 1p17,守卫领地在于城池的坚固,城池的兼顾在于守卫们的 兵器,而兵器的使用要依靠百姓的力量,百姓则依赖于粮食才能生存。所以,如果不积 极的发展农业、开垦荒地,那么城池就没有办法守住。 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最不可忽略的两个问题便是土地和人力。土地是农业生产赖 以生存的根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农业文明时期更是如此。要注意对土地的开垦 和利用。从事生产的百姓也是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彼民非谷不 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 ” 1p110百姓们要吃饭,粮食要靠土 地生产出来,土地产粮食要靠人们去耕种,如果人们不花力气去从事耕种,那么就不可 能得到财富。所以统治者应该认识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百姓,但如果 利用过度,就只能适得其反。因此,统治者应该做到轻徭薄赋,最大限度的保证百姓的 生产时间。 总之,农业的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部分,重视农业生产本 身就蕴含着其道德合理性,正是因为农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维护统治者的地位,也正 是因为农业的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3.1.2 注重农业生产效能 管子非常注重农业生产的效能,可以说这是管子生产伦理思想非常重要的 一个特点。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劳动成果,因此管子生产伦理的基本要求就 是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的生产出劳动产品,提高劳动效率。而农业生产的效率高低 第 3 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内容 13 取决于对土地的利用,农时的把握,以及农官对农业的整体管理。 首先, 管子认为应该因地制宜。 管子非常注重土地的效用,提出要善尽地力。 对于不同类别的土地应该按照其土质种植不同的作为,尽力做到因地制宜。 “相高下, 视肥硗,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钧修焉,使物五谷桑麻皆安其处。 ” 1p28要观 测地势高低,分析土壤肥瘠,查看土地适宜于哪些农作物生长。 “渎田息徒,五种无不 宜” 1p408, “赤胪,历强肥,五种无不宜”1p408, “黄唐,无宜也,唯宜黍秫也”1p408, “斥 埴,宜大菽与麦” , “黑埴,宜稻麦” 1p409。在这里, 管子详细分析了各种不同的土 壤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河川土地和红黑色坚硬土地都很肥沃,适合种任何种类的作物; 黄色泥湿的土壤只适合直接破门个玉米和高粱;盐碱粘土适合种植豆类很小麦;黑色粘 土适合种植稻子和小麦。在整个地员篇中, 管子对各种土壤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和说明,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直到现在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土地的利用, 管子除了对农作物的种植进行了大量的阐述之外,还提出要 合理利用土地上的资源。 “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故使民 求之,使民籍之,因以给之。 ” 1p538也就是说,山林、沼泽、草地能为百姓提供柴薪, 养殖牲畜。所以应该让人们在那些地方砍柴放牧,这样一来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供给市 场。但同时, 管子也说, “毋杀畜生、毋拊卵、毋伐木、毋夭英、毋拊竿,所以息百 长也。 ” 1p387不过度的宰杀牲畜、不采剥鸟禽的卵、不滥伐树木、不摘折花草、不伤害 幼嫩树木,这些都是为了万物都能更好的生长。在这里,体现出管子朴素的生态伦 理思想,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 管子认为应该因时制宜。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时显得格外重要, 只有按照农时进行生产才能够保证收获。 管子 特别注重时节的重要性。 “夫岁有四秋, 而分有四时。 ” 1p554,一年中有四次收获的时节,这四次就分别在四季中。所以每个季 节都有该做的事,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农事且作,请以什伍农夫赋铝铁,此 之谓春之秋;大夏且至,丝纩之所作,此之谓夏之秋;而大秋成,五谷之所会,此之谓 秋之求;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也,此之谓冬之秋。 ” 1p554春夏秋冬,四季 各有所做,这样就能保证四个季节都能有好的收成,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农业的发展。 而对于土地的耕种,农时就显得更加关键了。 管子认为必须要在适宜的时间进 行种植,这样才能保证作物的生长。 管子认为要保证人民的农时才能真正保证人们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能富裕起来。 管子对于农时的分析非常的详尽,认为“一农之量壤百亩也,春事二 十五日之内。 1p464春耕春种必须要在二十五日之内完成。因为“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 七十五日而阴冻释。阴冻释而秇稷,百日不秇稷,故春事二十五之内而。 ” 1p464也就是 说,冬至六十天后地面才会解冻,到七十五天时地下会解冻,地下解冻以后就可以开始 种稻谷,而冬至一百天以后就不能再种谷子了,所以这中间只有二十五天的时间。所以 为了保证农时,君主应该尽可能多的保证不会占用百姓的农时。 第三, 管子认为应该有专门的农官对农事进行管理。因为只有有了统一的管理, 农业生产的效率才会提高。 管子对于农官进行了详细的分工: “修火宪,敬山泽林薮 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使民足以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决水 潦,通沟读,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谷,岁虽凶早,有所粉获,司 空之事也;相高下,视肥晓,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钧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 其处,司田之事也;行乡里,视宫室,观树艺,简六畜,以时钧修焉,劝勉百姓,使力 作毋偷,怀乐家室,重去乡里,乡师之事也。 ” 1p28主管山林草木的官吏被称为虞师,主 要负责水泽、山林、草木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封禁,使百姓有足够的柴薪和木材 用于建筑和生活;司空是主管水利的官吏,其职责是排除积水,疏通沟渠,修建堤坝, 加固水库,使得雨水多的时候不会伤害庄稼,年逢大旱也能有收成;司田的职责主要是 观测地势的高低、分析土壤的肥瘠、安排农时,使五谷桑麻的种植最终能各得其所;而 乡师的职责则是巡视乡里,察看房屋,观察树木,检查六畜,并做出及时安排。从这些 内容里我们可以看出, 管子对管理农业的官员分工非常的细致明确,管理相当的完 善,这样就能使得生产更有效的进行。 3.1.3 关注生产者 生产者是生产的主体,没有生产者的参与其他任何要素都只能是空谈。所以管 子对生产者也是格外的关注。不仅将生产者进行了详细的职业划分,而且还提出了一 系列管理措施。同时还从各个方面对生产者进行保护和引导,以期能够达到发展生产的 最终目的。 管子对生产者的关注和管理,首先从“四民分业”开始。 管子主张将士、 农、工、商四民进行分业管理。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 其言哤,其事乱。 ” 1p178,作为国家的四类基本民众, 管子认为,应该将他们分开居 第 3 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内容 15 住,不能杂居。因为杂居则人乱嘴杂,势必使各自的工作受到干扰。所以, “处士必就 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 1p178,只有这样把不同职业的 生产者集中到不同的地方一起居住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同时还能保证这 个职业的传承。士人居住在一起, “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 幼者言弟。 ” 1p178,能使得人们更加尽忠守孝,恪尽职守;农民居住在一起, “审其四时, 权节其用,备其械器,比耒耜枷芨。 ” 1p178,能够一起观察四时的运转,以便能准确的 掌握时令,一起权衡不同材料的用途,制成各种农具,并及时的修理校正好一些必须的 器具;手工业者居住在一起, “相良才,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起用,论比汁材, 制断器,尚完利。 ” 1p179,交流选好素材的经验,根据季节的转换一起观察材料性能的 优劣变化,反复比较啊。论辩,再进行制作,有计划的加以安排,使得材尽其用、器尽 其利;而商人聚居在一起,则“观其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市 之价。 ” 1p179,大家一起了解年景的好坏、国家政局的发展,四季供需关系的变化以及 本乡货物的多寡, 依此预定好市价, 然后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牟取利润。 除此之外,这四类国民分别住在一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他们一直处在这样形 成的一个大环境里,每天接触和从事的工作的都是确定的,所以“旦昔从事于此,以教 其弟子,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 1p179,这样也能更好的教育子弟, 使他们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长大以后也就会心安理得, 乐此不疲, 不会见异思迁。 这样就有助于整个职业的发展和传承。 “四民分业”理论的道德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将商人划分到“国之石民”的范畴 中,提高了商人的地位,打破了过去以农为贵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工商业者人 格的承认。而“四民分业”的经济价值就显得更为明显,按行业将人们划分在不同的地 方,能使从事各种行业的人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作为当时最重要的行业,农业 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 管子采用分业定居的方式,将农民集中到一起居住。 客观上为农民提供了好的环境, 主观上也使得农民更加安心的在土地上生产劳作。 同时, 管子还给不同职业规定了相应的职业道德。 “四民分业”的方法,在当时是促进社 会生产发展和经济发展最有益的选择, 能够促进国家的富强、 人民的富裕、 社会的稳定。 最后, 管子对生产者也非常的重视。除了将生产者进行分类聚居管理之外, 管 子对生产者的重视还体现在很多方面。第一, 管子非常的重视关爱生产者,总是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在尽力的提醒统治者要注重减轻生产者的负担。 “地之生财有时, 民之用力有倦。 ” 1p16土 地滋生财富受时节的限制,百姓付出劳动也总是有疲倦的时候。所以如果统治者任性妄 为,不断的驱使人们从事劳动的话,结果只会使得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不利于国家和社 会的事情。因此,统治者必须要注意取民有度,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 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 1p16只有对农民的使用有度,欲望能有所截止那 么即使国家小,也必然国泰民安。反之,国家再大也必然岌岌可危。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