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自上世纪8 0 年代以来,晋方言词汇研究虽然已是硕果累累,但晋方言词汇的内 部比较很少见,与外区方言的词汇比较更是罕见。因此,晋方言词汇无论是从内部 比较还是外部比较来看,都有待于更进一步地深入调查研究。 我们以李如龙先生的“方言特征词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指导,并且对其作了 适当的补充。我们对晋方言七大片中的七个方言点进行资料收集及补充调查,制定 晋方言词汇调查表,通过筛选一共提取了3 1 2 条特征词,并按照一定标准进一步将 特征词进行分层和分级,将晋方言特征词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晋方言个体特征词, 一共有1 5 5 条,第二层是晋方言关系特征词,一共有1 5 7 条。每一层又各分为两级: 一级个体特征词2 3 条,二级个体特征词13 2 条,一级关系特征词1 2 9 条,二级关系 特征词2 8 条。 本文从共时层面和历时层面对晋方言特征词进行考察。共时考察主要从词类、 语音结构和义类三个方面进行,历时考察分为承传词、创新词和变异词三类。最后, 我们通过统计晋方言关系特征词与其他方言共有方言词的数量,从词汇层面考察晋 方言与其他各方言的亲疏远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晋方言和官话关系最近,官话 各片中尤与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关系最为密切。 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 屠言。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晋方言研究综述、 方言特征词理论、本文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步骤。2 晋方言特征词。研究内容包括两 个方面:晋方言个体特征词、晋方言关系特征词。3 晋方言特征词的综合考察。研 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晋方言特征词的共时考察、晋方言特征词的历时考察、从特 征词看晋方言的词汇特点、从特征词看晋方言与其他方言的亲疏关系。 关键词晋方言特征词个体特征词关系特征词承传词创新词变 异词 s t u d i e so nt h ec h a r a c t e r - 肠r d so fj i nd i a l e c t 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19 8 0 s ,t h er e s e a r c h e so nt h ev o c a b u l a r yo fj i n ( t h ea b b r e v i a t e dn a m eo f s h a n x ip r o v i n c e ) d i a l e c th a v eg o tl o t so fa c h i e v e m e n t s ,b u tt h e r ea r en o tm a n yt h e s i s o nt h ec o m p a r i s o n so ft h ep h r a s e s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so fj i nd i a l e c t , l e ta l o n e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j i nd i a l e c ta n do t h e r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 s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n e c e s s a r y a n di m p o r t a n tt od o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t w ok i n d so fc o m p a r i s o nm e n t i o n e da b o v e u n d e rt h eg u i d e l i n eo fm r r u l o n gl i s t h et h e o r yo f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o f d i a l e c t s ,ia l s om a d e s o m es u p p l e m e n t st oi t a f t e rm a t e r i a lc o l l e c t i o na n d 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 t h es e v e ns p o t sa m o n gt h es e v e np a r t so f j i nd i a l e c t ,i m a d eal i s tc a l l e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o fj i nd i a l e c t , a n dt h e ns e l e c t312p h r a s e s f r o mt h e m a f t e rt h a t ,t h e s ep h r a s e sa r e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d i f f e r e n tt i e r sa c c o r d i n gt o s o m es t a n d a r d t h e ya r e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t w ot i e r s :i nt h ef i r s tt i e r , t h e r ea r e15 5u n i q u e p h r a s e si nj i nd i a l e c ti t s e l f ;t h es e c o n di n c l u d e st h er e l a t e dp h r a s e ss h a r e db e t w e e nj i n d i a l e c ta n do t h e rd i a l e c t s ,15 7p h r a s e si na 1 1 t h et w ot i e r sc a nb ef u r t h e r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t w oc l a s s e ss e p a r a t e l y :t h ef i r s tt i e rc a nb e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t h et w oc l a s s e s ,f i r s t c l a s sw h i c hh a s2 3p h r a s e sa n ds e c o n dc l a s sw h i c hh a s13 2 ;t h es e c o n dt i e rc a nb e 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t w oc l a s s e s ,f i r s tc l a s sw h i c hh a s12 9p h r a s e sa n ds e c o n dc l a s sw h i c h h a s 2 8 i nt h i st h e s i s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o fj i nd i a l e c ta l ed i s c u s s e di nb o t h s y n c h r o n i ca n dd i a c h r o n i ct e r m s i ns y n c h r o n i ct e r m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a r e d i s c u s s e df r o mt h ea s p e c to fp r o p e r t i e so ft h ew o r d s ,t h es t r u c t u r e so ft h es o u n da n d t h ek i n d so ft h em e a n i n gt h ew o r d sb e l o n gt or e s p e c t i v e l y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 i n d i a c h r o n i ct e r m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a r e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t h ei n h e r i t e dw o r d s , c h a n g e dw o r d sa n dn e ww o r d s a tl a s t ,ia l s ot r yt of i n do u tt h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t h e p h r a s e so fj i nd i a l e c ta n do t h e rd i a l e c t a lp h r a s e si no t h e r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 st h r o u g h c o u n t i n gt h en u m b e ro ft h es h a r e dp h r a s e sb e t w e e nj i nd i a l e c ta n do t h e rc h i n e s e d i a l e c t s t h er e s e a r c hs h o w st h a ti ti st h em o s t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f o rt h ej i nd i a l e c t w i t ht h eo f f i c i a ld i a l e c t , e s p e c i a l l y 、析n lt h ez h o n g y u a no f f i c i a ld i a l e c ta n dj i l u o m c i a ld i a l e c t t h e r ea r em a i n l yt h r e ep a r t so ft h i st h e s i s :1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w h i c ht h e r ea r et h r e e p a r t s 一t l l es u m m a r yo ft h ej i nd i a l e c t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t h e o r yo f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 o fd i a l e c t sa n dt h em e t h o do fr e s e a r c h1w i l ll l s ei nt h i st h e s i s 2 n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p h r a s e so fj i nd i a l e c t , w h i c hi n c l u d e st w op a r t s 一t 1 1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i nt h e p l a c e sw h e r ej i nd i a l e c ta r es p o k e n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s h a r e di nd i f f e r e n t d i a l e c t a lp a r t s 3 t h es y n t h e s i z e dr e s e a r c h0 1 1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o fj i nd i a l e c t , w h i c hi n c l u d e sf o u rp a r t s - t 1 1 es y n t h e s i z e dr e s e a r c ho l l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i n t h es y n c h r o n i ct e r m ,t h es y n t h e s i z e dr e s e a r c ho n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i nt h e d i a c h r o n i ct e r m ,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t h ej i nd i a l e c t a lw o r di nt e r m so f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p h r a s e s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j i nd i a l e c ta n do t h e rd i a l e c t si nt e r m so f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 k e yw o r d s :j i nd i a l e c t ,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o fj i nd i a l e c t ,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p h r a s e si no n ec e r t a i nd i a l e c t ,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h r a s e ss h a r e di nd i f f e r e n td i a l e c t s , i n h e r i t e dw o r d s ,c h a n g e dw o r d s ,n e ww o r d s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初眇日期矽肜岁多矽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日期:, - 矽i o 夕多护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1 1 1 山西省地理概况 第一章导言 1 1 1 晋方言研究综述 山西省因春秋时为晋国所在地,故简称“晋 。位于东经1 1 0 。1 57 1 1 4 。3 2 ,北纬3 4 。3 67 _ 0 。4 4 之间。全省总面积约1 5 6 3 万平方公里,人口 约3 2 9 4 万。它地处华北平原西侧,黄土高原东翼,山河环绕,东有巍巍太行山 作天然屏障,与河北为邻:西、南皆以滔滔黄河为堑,与陕西、河南隔河相望; 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除省会太原外,还有1 1 个地级市( 太 原市、大同市、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晋中市、阳泉市、朔州市、长治市、 吕梁市、忻州市) ,1 1 个县级市,8 5 个县。全省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 的美誉。 1 1 2 晋语的分布及晋方言分区简介 山西位于黄河流域的中部,是中华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悠久的 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自然包括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古老的晋方 言。晋方言的研究始于2 0 世纪初瑞典汉学家高本汉( k l a sb e r n h a r dj o h a n n e s k a r l g r c n ,1 8 8 9 1 9 7 8 ) 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到目前已经有近1 0 0 年了,但真正 全面深入的研究还是从上世纪8 0 年代才开始的,之前有关汉语方言分区的论著, 无论分为九大区、八大区还是七大区都将晋方言划入官话区。 直到1 9 8 5 年,李荣先生在方言杂志第l 期上发表的官话方言的分区 一文,首次提出把“晋语从“北方官话 中分出来,这在晋方言的研究史上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文章首次提出“晋语 这一概念,并区别了“晋语和“晋方 言 ,认为“晋方言 着眼于地理,指山西省境内的方言,而“晋语 着重在语 言,指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根据这个定义,认为山西省东北角的 广灵县因为没有入声所以不属于晋语,属于北方官话。山西省西南部的二十七个 县市没有入声,也不属于晋语,属于中原官话,它们是:蒲县、霍县、洪洞、安 l 上海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泽、吉县、乡宁、临汾、河津、襄汾、新绛、绛县、万荣、垣曲、临猗、运城、 永济、芮城、平陆、汾西、浮山、翼城、曲沃、侯马、古县、稷山、闻喜、夏县。 此外,沁水县方言分东西两片,西片无入声,属于中原官话,东片有入声,属于 晋语。另一方面,晋语的范围不限于山西省境内方言,还包括与山西紧邻的陕西 北部、内蒙古西部、河北西部、河南黄河以北的一些县市。 侯精一、温端政、田希诚的晋方言的分区( 稿) ( 1 9 8 6 ) 一文依据入声 的有无和古四声在今方言里的演变情况为标准,将山西省境内的方言分为7 片, 内部差别比较明显的又在片的下面分了小片,它们是: ( 1 ) 并州片晋阳小片:太原、清徐、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 休、灵石、交城、文水、孝义、寿阳、榆社、娄烦、阳曲平辽小片:阳泉、平 定、昔阳、和顺、左权、盂县; ( 2 ) 吕梁片汾州小片:离石、方山、中阳、临县、柳林、汾阳兴 岚小片:兴县、岚县、静乐隰州小片:隰县、交口、石楼、永和、大宁; ( 3 ) 上党片潞安小片:长子、屯留、潞城、壶关、黎城、平顺、沁 水、长治市、长治县沁州小片:沁县、沁源、武乡、襄垣泽州小片:晋城、 阳城、高平、陵川; ( 4 ) 五台片:忻州、定襄、原平、五台、代县、繁峙、应县、浑源、灵丘、 平鲁、朔县、神池、宁武、五寨、岢岚、保德、河曲、偏关; ( 5 ) 云中片:大同市、大同县、阳高、天镇、怀仁、山阴、右玉、左云; ( 6 ) 汾河片平阳小片:洪洞、襄汾、临汾、霍县、汾西、浮山、翼 城、古县、闻喜绛州小片:新绛、绛县、垣曲、稷山、侯马、曲沃解州小片: 运城、蒲县、吉县、乡宁、河津、万荣、夏县、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安泽; ( 7 ) 广灵片:广灵。 随后,侯精一又发表了晋语的分区( 稿) ( 1 9 8 6 ) ,重申了“晋语指山西 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这一定义,指出晋语的范围包括山西省大部分, 河北省西部邻近山西的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 其中孟县属中原官话) 、黄 河以南的灵宝、陕县和三门峡市,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黄河以东地区,以及陕 西省的北部地区。它分布于这五省区的1 7 4 个县市,使用总人数达4 5 0 0 多万人。 文章根据古四声在今音的演变情况,将晋语分为8 个片: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 1 ) 并州片包括山西中部的1 5 个市县; ( 2 ) 吕梁片包括山西中部和陕西北部共1 7 个市县:汾州小片9 市 县兴隰小片8 市县; ( 3 ) 上党片包括山西东南部的十五个市县; ( 4 ) 五台片包括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后套地区共三十个市县 旗; ( 5 ) 大包片包括山西中部、北部,内蒙古西部( 黄河以东) ,陕西北 部共三十个市县旗; ( 6 ) 张呼片包括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共二十七个市县旗; ( 7 ) 邯新片包括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东南部共三十六个 市县磁漳小片十八市县获济小片十八市县; ( 8 ) 志延片咆括陕北四县。 1 9 8 7 年中国语言地图集出版,将晋语列为与官话、吴语、闽语、粤语、 赣语、平话、湘语、徽语、客家话相平行的全国十大方言之一。其中b 7 图“晋 语 由侯精一先生编辑,所以对晋语的分区与他的晋语的分区( 稿) ( 1 9 8 6 ) 一文一致。 2 0 年以后,随着晋语调查研究的深入,沈明( 2 0 0 6 ) 又发表了一篇晋语 的分区( 稿) ,对侯精一的分区做了补充和更新,将晋语的分布范围增加到1 9 1 个市县旗,仍将晋语分为8 个区,名称不变,但是新增了两个小片,调整了两个 小片。新增的两个小片是将上党片分为长治小片、晋城小片。调整的两个小片是 吕梁片的汾州小片仍沿用原名,兴隰小片改称隰县小片。 由温端政、侯精一主编的晋方言调查研究报告( 1 9 9 3 ) 根据有无入声和 古四声在今方言里的演变情况将山西全省方言分为六个区: ( 1 ) 中区太原片:太原、清徐、榆次、太谷、文水、交城、祁县、 平遥、孝义、介休、寿阳、榆社、娄烦、灵石、盂县、阳曲,阳泉片:阳泉、 平定、昔阳、和顺、左权; ( 2 ) 西区离石片:离石、汾阳、中阳、柳林、石楼、临县、方山、 兴县、岚县、静乐,隰县片:永和、大宁、汾西、蒲县、隰县; ( 3 ) 东南区长治片:长治市、长治县、潞城、黎城、平顺、屯留、 3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壶关、长子,沁县片:沁县、沁源、武乡、襄垣,晋城片:晋城、阳城、陵 川、高平; ( 4 ) 北区 大同片:大同、阳高、天镇、怀仁、左云、右玉、应县, 山阴片:山阴、繁峙,忻州片:忻州、定襄、原平、五台、代县、浑源、灵 丘、朔州、平鲁、神池、宁武、五寨、岢岚、保德、偏关、河曲; ( 5 ) 南区运城片:运城、芮城、永济、平陆、临猗、万荣、河津、 乡宁、吉县,临汾片g 临汾、翼城、浮山、古县、洪洞、霍州,侯马片:侯 马( 曲沃) 、夏县、闻喜、垣曲、稷山、新绛、绛县、襄汾、沁水; ( 6 ) 东北区广灵。 笔者更倾向于侯精一、温端政、田希诚的晋方言的分区( 稿) ( 1 9 8 6 ) 中对晋方言的分区及其名称,本文将据此进行方言点的选择,下文在晋方言特征 词的具体论述中也将沿用这些叫法。 1 1 3 晋方言词汇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晋方言词汇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一批方言词典、方言志丛 书、方言研究专著及方言点词汇研究的单篇论文中。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1 3 1 晋方言词典的编纂。( 1 ) 沈明太原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 9 9 4 年;( 2 ) 温端政、张光明忻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 9 9 5 年;( 3 ) 吴 建生、赵宏因万荣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 4 ) 温端政、张光 明、杨增武忻州方言俗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2 年;( 5 ) 张光明忻 州歇后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7 年。 1 1 3 2 晋方言方言志丛书中的分类词表。温端政主编山西省方言志丛书,语 文出版社等,1 9 8 3 - - 1 9 9 6 年( 各地方言志共达4 0 种之多) 。 1 1 3 3 晋方言研究专著中的词汇部分。( 1 ) 侯精一平遥方言民俗语汇,语文 出版社,1 9 9 5 年;( 2 ) 温端政、侯精一晋方言调查研究报告,山西高校联合 出版社,1 9 9 3 年;( 3 ) 温端政、张书祥忻州俗语志,语文出版社,1 9 8 6 年; ( 4 ) 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 9 9 9 年;( 5 ) 侯精一晋语研 究,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出版,1 9 8 9 年;( 6 ) 侯精一晋 语平遥方言分类语汇,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出版,1 9 9 0 年; 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 7 ) 王雪樵河东方言语词辑考,山西人民出版社,1 9 9 2 年。 1 1 3 4 研究晋方言词汇的单篇论文主要有:( 1 ) 白平“圪 非词头辨( 山西 大学学报,1 9 8 8 年第2 期) ;( 2 ) 王群生赵树理小说里的方言词汇( 荆州师 专学报,1 9 8 5 年第1 期) ;( 3 ) 王立达太原方言词汇的几个特点和若干虚词的 用法( 中国语文,1 9 6 1 年第2 期) ;( 4 ) 田希诚晋方言词汇调查笔记( 山西 大学学报,1 9 9 0 年第2 期) ;( 5 ) 乔全生关于方言里的“新妇、外后日 ( 山 西大学学报,1 9 9 0 年第4 期) ;( 6 ) 赵秉璇晋中话“嵌l 词汇释( 中国语文, 1 9 7 9 年第6 期) ;( 7 ) 侯精一平遥方言四字格释例( 语文研究,1 9 8 1 年第1 期) ;( 8 ) 王雪樵铲决 字小议( 中国语文通讯,1 9 8 1 年第5 期) ;( 9 ) 温端 政太原方言词汇( 方言,1 9 8 1 年第4 期) ;( 1 0 ) 徐通锵山西平定方言的“儿 化 和晋中方言的所谓“嵌l 词 ( 中国语文,1 9 8 1 年第6 期) :( 1 1 ) 董树文晋 中话“嵌l 词”与北京话对应词的比较( 语言教学与研究,1 9 8 3 年第2 期) ;( 1 2 ) 李守业文水话所见元曲词语释例( 语文研究,1 9 8 3 年第3 期) ;( 1 3 ) 赵秉璇 太原方言里的反语骈词( 语文研究,1 9 8 4 年第l 期) ;( 1 4 ) 陈庆延山西稷 山话所见宋元明白话词语选释( 语文研究,1 9 8 4 年第4 期) ;( 1 5 ) 米青亲属 称谓词的变读( 中国语文,1 9 8 4 年第5 期) ;( 1 6 ) 靳雨晋北方言词“抬 ( 语 文研究,1 9 8 5 年第1 期) ;( 1 7 ) 潘家懿、郭望泰临汾方言里几个保留古义的 口语词( 山西师大学报,1 9 8 5 年第4 期) ;( 1 8 ) 靳雨忻州话四字组俗语的构 成方式和修辞特色( 语文研究,1 9 8 6 年第l 期) :( 1 9 ) 张光明忻州方言“a 眉b 眼式俗语例释( 语文研究,1 9 8 7 年第l 期) ;( 2 0 ) 郭建荣、张廷盛孝 义方言四字格俗语选释( 吕梁学刊,1 9 8 9 年第l 期) ;( 2 1 ) 刘勋宁晋语释词 ( 语文研究,1 9 8 9 年第l 期) ;( 2 2 ) 马文忠晋北方言的“灰 字( 语文研究, 1 9 9 1 年第3 期) ;( 2 3 ) 陈庆延晋方言里几个点的词汇特点( 教学与管理,1 9 8 5 年第2 期) ;( 2 4 ) 陈庆延晋语核心词汇研究( 语文研究,2 0 0 1 年第3 期) ;( 2 5 ) 荆亚玲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大同方言词语( 语文知识,2 0 0 7 年第3 期) ;( 2 6 ) 何莉芳浅析晋中方言词汇的特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4 年第6 期) ;( 2 7 ) 吴建生晋方言词汇异同例说( 语文研究,1 9 9 2 年第4 期) ;( 2 8 ) 沈慧云晋方言所见 词语选释( 语文研究,2 0 0 2 年第4 期) ; ( 2 9 ) 曹瑞芳晋方言所见 词语选释( 长治学院学报,2 0 0 5 年第 5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6 期) ;( 3 0 ) 吴建生晋方言语汇的特点(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9 年第1 期) ;( 3 1 ) 吴静万荣方言的合音词( 语文研究,1 9 9 5 年第2 期) ;( 3 2 ) 杨晓彩忻州方言中的古词语分析(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2 年第2 期) ;( 3 3 ) 范晓林宋元明时期白话词汇在山阴方言中的保留( 山西大同大学 学报,2 0 0 9 年第1 期) ;( 3 4 ) 张光明忻州方言逆序词( 语文研究,1 9 9 4 年第 2 期) ;( 3 5 ) 马启红山西太谷方言惯用语探析( 语文研究,2 0 0 7 年第4 期) ; ( 3 6 ) 马文忠大同方言四字格释例(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9 9 9 年第1 期) ; ( 3 7 ) 马文忠晋方言里的“圪 字(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9 9 5 年第3 期) ; ( 3 8 ) 王临惠晋方言的“圪”字研究( 语文研究,2 0 0 2 年第3 期) ;( 3 9 ) 白 云晋语“圪 字研究( 语文研究,2 0 0 5 年第1 期) 。 综上所述,晋方言词汇研究已是硕果累累,尤其是自上世纪8 0 年代以来进 入蓬勃发展期,( 由于种种原因,笔者所搜集资料未能全面) 但研究成果主要集 中于分音词、逆序词、亲属称谓词、四字格俗语、“圪”、“日等词缀及古语词 的释例等几个方面,且以小方言点的词汇描写为主,分析和解释方面有所欠缺, 晋方言词汇的内部比较很少,与外区方言的比较更是寥寥无几,晋方言词汇特征 方面也多是举例性的,各方言点的词汇材料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因此, 晋方言词汇无论是从内部比较及外部比较来看,还是从词汇特征的系统研究来 看,都有待于更进步地深入调查、描写、比较和分析。 1 2 方言特征词理论 1 2 1 李如龙先生的“方言特征词理论” 李如龙先生于1 9 9 9 年7 月在福州举行的中国语言学会第十届年会上报告的 论汉语方言特征词一文中提出“汉语方言特征词 理论,他把“方言特征词” 界定为:方言特征词是一定地域里一定批量的,区内大体一致,区外相对殊异的 方言词。他认为:“表现方言词汇特征的词就是方言的特征词;方言特征词并不 能理解为最具特殊性的某一个词或少数几个词,必须是有一定批量的,在本区方 言中普遍存在,在外区比较少见的方言词;对于特征词的内部一致不能机械地 理解,应该着重于方言的中心区,对边远区或外地方言岛则不应硬性要求划一;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由于不同方言区的同源关系和渗透关系,不同方言区之间往往有共同的特征词, 这种交叉也是一种特征;方言特征词的词目多少应该因划区范围大小不同而定, 也是因地而异的,向心型方言内部比较一致,也具备一定排他力,其特征词可能 较多,离心型方言本来就致性较差,也容易受外方言影响,因而特征词可能较 少;方言特征词既是批量的,就必须按照不同的重要性分出层次,根据区内覆盖 面是否普遍、区外有否交叉以及区片大小、常用度高低等条件,可把特征词分为 基本特征词和一般特征词;考察特征词应该首先注意常用词、有派生能力的根词、 单音词中的特征词;就区域大小来说,大方言区的区别特征最重要,更大的方言 片以及次方言区或小方言片其重要性便依次降低;方言特征词的历时考察主要分 为承传词、变异词和创新词三类。 1 2 2 本文对“方言特征词的理解 李如龙先生的“方言特征词理论”是汉语词汇比较研究领域一种崭新的理论, 为汉语方言词汇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笔者完全赞同他的“方言特征词理论”, 另外谈几点笔者自己的看法: ( 1 ) 方言特征词在结构上不一定都是词,也可以包括一些短语和语素,如方言 中的某些特殊词缀,但不应包括四字格俗语、谚语等固定结构,否则,就成为方 言特征语汇了,大大超出了词的内涵。 ( 2 ) 方言特征词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不同范围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特征词, 可以是方言区特征词、方言片特征词、方言小片特征词,也可以是方言点特征词。 范围的大小影响方言特征词数量的多少,一般来说,区特征词数量比较多,而方 言点的特征词相对较少。并且,不同范围的特征词,其研究思路也不同,区特征 词主要是区内求同,区外求异,而方言点特征词则只需求异。研究范围越大,所 需掌握的资料应该越翔实。 ( 3 ) 方言特征词应该进行分层分级,首先方言特征词应该分为两层:第一层叫 做个体特征词,即只在特定地域方言中有而在其他方言中没有的独有词语;第二 层叫做关系特征词指在特定地域方言中有而在其他方言中也有的词语。这两层特 征词又可以根据在区内的覆盖点多少和外区的交叉点多少分别进行分级,一般分 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 ,商务印书馆,2 0 0 1 年第1 0 8 页 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为一级、二级,也可以根据情况逐次往下分。从数目上来说,个体特征词可能相 对较少,但这类词最重要,往往成为特定方言区别子其他方言的主要标志。 1 3 1 研究对象 1 3 本文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步骤 上文提到,自从李荣先生( 1 9 8 5 ) 年提出“晋语 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 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以后,“晋语 这一说法就通行于语言学界, 但由于本文在选择方言语料时,个别点超出了晋语的范围,如万荣即是山西境内 的非晋语方言,它不属于晋语。此外,还要说明的是,不在山西境内的晋语也不 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因此,本文所说的“晋方言 和通常所说的晋语并不完 全相同。 1 3 2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利用李如龙先生的“方言特征词理论”提取晋方言 特征词,从词汇层面探讨晋方言与汉语其他各大方言的亲疏远近关系,从而为汉 语方言分区与晋方言的定位提供一些参考。另外,通过对晋方言特征词进行历时 考察,揭示出晋方言的一些古今词汇演变关系。 1 3 3 研究思路 第一,总结晋方言研究成果,了解晋方言和晋语的分区及内部分片,把握晋 方言词汇研究现状,从而确定晋方言词汇的研究范围。第二,对李如龙先生的“方 言特征词理论”进行概述,将其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指导,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 补充。第三,制定晋方言词汇调查表,通过调查结果筛选提取“晋方言特征词 , 将其分为“个体特征词 和“关系特征词”两层,并且分别进行分级,考察每个 特征词在本区方言的覆盖点和外区方言中的出现情况。第四,从共时层面和历时 层面对晋方言特征词进行考察。第五,根据晋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成果,从词汇层 面考察晋方言与其他各大方言的亲疏远近关系。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1 3 4 调查点的选择及材料收集 本文依据侯精一、温端政、田希诚的晋方言的分区( 稿) ( 1 9 8 6 ) 中对晋 方言的分区,将晋方言分为并州、吕梁、上党、五台、云中、汾河、广灵七片。 并州片取太原、平遥两点,吕梁片取离石点,上党片取长治一点,五台片取忻 州一点,云中片取大同一点,汾河片取万荣一点,广灵片根据晋方言调查研究 报告的研究,其词汇和云中片基本无异,因此不设点。这样共选取7 个点,并 州片因其是晋方言的核心区所以选取两个点。调查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两点:一是 具有晋方言代表性;二是易于获取材料。 本文的研究材料主要来源于已经发表的文献,分别是i 沈明太原方言词典; 温端政、张光明忻州方言词典;吴建生、赵宏因万荣方言词典;侯精一平 遥方言民俗语汇;侯精一平遥方言志;侯精一长治方言志;温端政忻 州方言志;马文忠、梁述中大同方言志;吴建生万荣方言志。这些方言 点的词汇基本取自上述文献,离石方言因为是笔者母语,主要依据语感,辅之与 笔者外祖母的老派说法进行核实。 1 3 5 工作步骤 ( 1 ) 筛选词目,制定晋方言特征词调查词表。首先,通读沈明编纂的( 1 9 9 4 ) 太原方言词典,因为太原方言是晋方言的典型代表,该词典所收词语能较为 集中地反映晋方言词汇的大致面貌,并结合笔者母语离石方言的词汇进行比较筛 选,因为离石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也是晋方言的核心区,故此二者的比较分析 的结果更具代表性;其次,通读忻州方言词典和万荣方言词典,用上面 筛选出的词语与忻州、万荣两点进行比较,找出以上四点中两点以上共有词语, 同时参考了温端政、侯精一晋方言调查研究报告( 1 9 9 3 ) 、温端政忻州方言 志( 1 9 8 5 ) 、吴建生万荣方言志( 1 9 8 4 ) 等专著的词目,依照常用性、特殊 性、表示基本概念等原则和标准进一步筛选出能反映晋方言特征的调查词表。 ( 2 ) 整理调查词表。首先将侯精一平遥方言民俗语汇、平遥方言志、 长治方言志、马文忠、梁述中大同方言志中的词目与调查词表进行比较, 标注晋方言词语内部分布情况,并根据这三个点的实际对词表进行增减、修正; 9 上海师范入学硕士学位论文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其次,查阅许宝华、宫田一郎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 中华书局,1 9 9 1 年) , 考察标注词表中的词目在其他方言中的出现情况;最后,将筛选的词条进行内外 对比,提取晋方言特征词,并且根据一定标准对特征词进行分层、分级。 ( 3 ) 标注每条特征词的词性,统计每条特征词在区内一致情况及区外分布 情况,搜索每条特征词在古文献中的例证,主要依靠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 许少峰编的近代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等工具书和借鉴前人今贤的研究成 果。特征词在外区的分布情况及区属判断依据许宝华、宫田一郎编的汉语方言 大词典。 ( 4 ) 从共时层面和历时层面对晋方言特征词进行考察,共时考察主要从词 类、语音结构和义类三个方面进行,历时考察分为承传词、创新词和变异词三类 进行。 ( 5 ) 通过统计晋方言关系特征词与其他方言共有方言词的数量,从词汇层 面考察晋方言与其他各方言的亲疏远近关系。 ( 6 ) 本文在论述中依据侯精一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中的分区,将 现代汉语方言分为九大区:官话区、晋语区、徽语区、湘语区、赣语区、吴语区、 粤语区、闽语区、客话区。其中官话区又分为八片:中原官话、冀鲁官话、东北 官话、北京官话、兰银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在后面的表述中 大部分省去“官话”两字,用简称形式。 1 3 6 研究方法 ( 1 ) 调查与描写法。这是方言研究的基础,本文的晋方言词汇调查以文献 调查为主,辅之以实地调查。晋方言特征词的描写则包括词语的区内外分布、词 性的标注、词义的诠释、异同以及词汇特点等。 ( 2 ) 比较法。包括共时的比较和历时的比较,本文共时比较主要是晋方言 内部各方言点的比较以及晋方言与其他方言的比较,历时比较主要是考证晋方言 与古汉语、近代汉语及古代方言的关系,从而了解晋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和演变。 ( 3 ) 计量法。通过统计晋方言词汇在区内的分布情况及与外部方言相同点 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晋方言的全貌,论证晋方言与汉语各大方言的亲疏关系。 l o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第二章晋方言特征词 晋方言特征词分为两层,第一层叫做个体特征词,第二层叫做关系特征词。 个体特征词是指只在晋方言中有而在其他方言中没有的独有词语。关系特征词指 在晋方言中多见而在其他方言中也有的词语。根据我们的研究,晋方言一共有个 体特征词1 5 5 条,其中一级个体特征词2 3 条,二级个体特征词1 3 2 条,有关系 特征词1 5 7 条,其中一级关系特征词1 2 9 条,二级关系特征词2 8 条。 在以下每条词目的论述中,我们的体例大致如下:先列出词目,其后依次 是词性、释义、内部分布情况、外区分布情况。特征词方言区属判断依据许宝华、 宫田- - f i g 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方言中无本字可考或找不到本字的用同音字 代替,并在下面标注着重号。 2 1 晋方言个体特征词 本节所列的晋方言个体特征词,包含以下三类词: ( 1 ) 晋方言各地方言词典及方言志中存在,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只标注 晋方言有的词语; ( 2 ) 晋方言各地方言词典及方言志中存在,但汉语方言大词典却未收 的词目; ( 3 ) 晋方言各地方言词典及方言志中存在,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词目 但未收晋方言中含义的词语。 它们是晋方言中最典型,最精华的一部分词语,也是最具有对外排他性的 词语,是晋方言特征词中最重要的部分。 晋方言个体特征词分为两级。第一级为一级个体特征词,指内部覆盖卜7 个点的个体特征词;第二级为二级个体特征词,指内部覆盖3 一个点的个体特 征词。 2 1 1 一级个体特征词 一级个体特征词一共有2 3 条,其中第l 一8 条为内部七方言点一致的词, 第9 _ 屯3 条为内部六方言点一致的词。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 1 ) 前晌:( 名) 上午。内部七点一致:太原离石大同长治忻 州万荣平遥 ( 2 ) 圪蜊:( 名) 松鼠。内部七点一致:太原离石大同长治忻 州万荣平遥 ( 3 ) ( 洋) 取灯:( 名) 火柴。内部七点一致:太原离石大同长治 忻州万荣平遥 ( 4 ) 粗脖子:( 名) 甲状腺肿。内部七点一致:太原离石大同长 治忻州万荣平遥 ( 5 ) 结咳子:( 名) 口吃的人。内部七点一致:太原离石大同长 治忻州万荣平遥 ( 6 ) 晌午饭:( 名) 午饭。内部七点一致:太原离石大同长治 忻州万荣平遥 ( 7 ) 圪捞:( 动) 搅。“圪捞 是“搅 的分音。内部七点一致:太原 离石大同长治忻州万荣平遥 ( 8 ) 疙瘩:( 量) 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内部七点一致:太原 离石大同长治忻州万荣平遥 ( 9 ) 蚂蚍蜉:( 名) 蚂蚁。内部六点一致:太原忻州离石万荣 大同平遥 ( 1 0 ) 牛牛:( 名) 小昆虫的统称。内部六点一致:太原离石忻州 长治平遥大同 ( 1 1 ) 圪都:( 名) 拳头。内部六点一致:太原离石大同忻州长 治平遥 ( 1 2 ) 圪膝盖:( 名) 膝盖。内部六点一致:太原离石大同忻州 长治万荣 ( 1 3 ) 居子:( 名) 屁股。内部六点一致:太原离石大同忻州长 治平遥 ( 1 4 ) 蚕沙:( 名) 雀斑。内部六点一致:太原离石大同忻州长 治平遥 ( 1 5 ) 缀:( 动) 绗,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予以及所絮的棉花等,缝时针孔 1 2 上海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晋方言特征词研究 疏密相间,线大部分藏在夹层中间,正反两面露出的都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