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作 用外,还起着承载城市文脉、提高居民综合生活质量的功能。研究城市公园景观 生态设计方法,对公园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国外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几个发展阶段,总结其设计 特点:介绍生态设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并对发展中的误区进行分析。其次,从 生态设计视角出发,以广东岐江公园为例进行解析,提出五条景观生态设计的方 法论。最后,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时期的厦门城市公园进行调查评估,总结公园 在生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本文拟通过以上相关研究,以期 为我们的城市公园及其生态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设计;调查评估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u r b a np a r ki s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u r b a n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 i na d d i t i o nt o r e g u l a t e se c o s y s t e m , u r b a np a r k t a k e so nt h e c i t y ss p i r i ta n ds p r e a d sc u l t u r e , i m p r o v i n gt h eq u a l i t yo fc i t i z e n sl i f e s t u d yo nt h em e t h o d so fl a n d s c a p ee c o l o g i c a l d e s i g nc o u l dg u i d et h eu r b a np a r k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i r s to fa l l ,t h i sp a p e rr e v i e w sf o r e i g nu r b a np a r k sl a n d s c a p ee c o l o g i c a ld e s i g n i nf o u rc o n s e c u t i v es t a g e sa n dg e n e r a l i z ei t sd i s t i n g u i s h e df e a t u r e s t h e n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e c o l o g i c a ld e s i g n i no u r c o u n t r y , a n da n a l y s e s t h e 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i np r o c e s s t h es e c o n d l y ,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e c o l o g i c a ld e s i g n , t h e a u t h o rp u tf o r w a r df i v em e t h o d o l o g yo fl a n d s c a p ee c o l o g i c a ld e s i g ni nt h ec a s eo f q i j i a n gp a r ki ng u a n g d o n gp r o v i n c e l a s tb u tn o tl e a s t ,t h i sp a p e rc h o o s e sx i a m e n u r b a np a r kf o re x a m p l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st h ee c o l o g i c a ld e s i g ni nd i f f e r e n tp e r i o da n d p r o p o s e st h es o l u t i o nt o t h ed i s a d v a n t a g eo fd e s i g n 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e x p l o r ea n d p r a c t i c ea b o u te c o l o g i c a ld e s i g nh a si t sa i mt og i v i n gr e f e r e n c e st oo u ru r b a np a r k d e s i g na n dc i t yp l a n n i n g k e yw o r d s :u r b a np a r k ;e c o l o g i c a ld e s i g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a s s e s s m e n t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 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均 在文中以适当方式明确标明,并符合法律规范和厦门大学研究生学 术活动规范( 试行) 。 另外,该学位论文为( 的研究成果,获得( 资助,在( ) 课题( 组) ) 课题( 组) 经费或实验室的 ) 实验室完成。( 请在以上括号内填写课 、p - 髫年口 月f 日 声明人( 签名) t 蝴、 ,o 一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同意厦门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 法等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 学位论文( 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 ,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厦门大学图书 馆及其数据库被查阅、借阅。本人同意厦门大学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 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t () 1 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查核定的保密学位论文, 于年月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2 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或填上相应内容。保密学位论文 应是已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学位论文,未经厦门大学保密 委员会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 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 声明人( 签名) 考蝴、 多肿7 年。石月伽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研究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 1 研究的时代背景 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到本世纪初我国的城市化 水平已达到了3 2 ,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 5 。由此 可见,伴随经济发展,城市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然而,这也给景观设计 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资源消耗过度、传统文脉 意识逐渐丧失等。面对信息时代各种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不少地区在城市景观 设计中往往会盲目跟风,导致出现类似“草坪热”、“大树进城热等不切实 际、杀鸡取卵的做法。如何找到一条既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又能维持生态平衡 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城市公园在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居民生活压力等方面给城市化传承稳步发展 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近年来,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上的回归也给人们指出了光明 的前景,正是关注景观生态设计对现代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性,本文试结合国内 外的相关案例设计,选择调查厦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期用生态设 计的方法来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1 1 2 研究的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有三: 一是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城市公园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实例的论述,使大众对 生态设计的概念及生态设计对周边环境积极的影响有一个充分的认知。 二是结合厦门岛内的城市公园进行分析评估,为厦门市政建设提供参考。 三是通过对厦门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研究,为其它地区的公园建设提供 借鉴,进而引起社会对景观生态设计的关注。 “草坪热”指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城市在园林建设卜忽视实际,片面追求视觉感受,大规模的种植草坪。 。“大树进城热”指从n l h 里挖出多年生长的人树乃至古树并将其移植到城市,既破坏了森林资源,在移 植过程中又常导致树木死亡,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 第一章绪论 1 1 3 研究的社会意义 公园是外界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自诞生伊始,其景观风貌就随着该城市的 发展而不断的更替、演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 水平。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环境保护、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等各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运用生态学原理指导景观设计,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而创造出一 个既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可长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现 代城市公园,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2 研究的途径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资料查阅与现场调查来完成研究过 程。虑及现代城市公园表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产生和发展必然受到自然环境、 社会人文环境、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先从国内外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 的探索实践出发,归纳出生态设计的方法论,并将理论延展到实践,结合厦门城 市公园建设,有选择性的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尝试性提出在厦门城市公园建设 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其解决对策。 2 第二章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发展概况 城市公园是由早期的城市园林一步步演变而来。早期的园林都是阜室贵族的 私人领地,并不向公众开放,而公园则是环境与民主意识共同发展的产物,是普 通民众愉悦身心的公共空间。当代的景观生态学则进一步的对公园设计的实质内 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1 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 在1 9 9 6 年美国生态学家辛范迪瑞恩( s i mv a nd e rr y n ) 与斯图亚特- 考 恩( s t u a r tc o w a n ) 提出生态设计的概念,即: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 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景观生态设计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将整个人 类生态系统中各景观元素及其结构和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的设计,使人 类投入系统内较少的物质与能量,通过系统内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获得较大的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使景观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的过程。 简而言之,景观生态设计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更好的协调自然、社会与人 类的互动关系,以消耗更少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自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 的设计。 2 2 国外城市公园 英国最早进行了有规划的城市公园建设,1 8 4 3 年,英国利物浦市动用税收 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 b i r k i n h e a dp a r k ) ,标志着第一个城市 公园正式诞生。 2 2 1 国外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研究进程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在城市公园生态设计上始 终处于领先地位,并推动了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生态设计的演变和发展。从第一 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 j ,2 0 0 0 3 第= 幸城市公园景观毒设计的发展概况 个城市公园诞生至今,西方公园的生态设计思想先后出现了四种倾向 ( 1 ) 自然式设计 通过对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将自然景色的特 征引入到人工设计的环境中。 其中以有着“景观设计之父”之称的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奥姆斯特德 ( e l o l m s t e d ) 与台伙人沃克( c a l v e r tv a u x ) 于1 8 5 7 年共同设计的纽约市的中央公 园为代表( 图1 ) ,该公园在设计的时注意保留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并组织多样 的自然式景观,为民众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绿肺( 圈2 ) 。 图i 纽约中央公园 圈2 自然式风景设计 ( 图片i 、2 来源:地e 地业型业型垃世世幽丛丝监盟吐堕堕地型至塑出地监u 趔) ( 2 ) 乡土化设计 通过对场地及其周边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公园的设计符 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体现出该地的景观特色。 】9 世纪末,以西蒙兹( 0c s i m o n d s ) 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中西部景观设计师, 提出了这个设计概念:设计不是想当然的重复流行的形式和材料,而是要适合当 地的景观、气候、土壤和其它条件。这一理论体现出的是朴素的生态观念。 ( 3 ) 保护性设计 原有场地有着赶好的生态环境或者有着重要的社会和历史意义,通过对该区 域的生态元素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利用合理的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 坏来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 2 0 世纪初,瑞典植物学教授赛南德( r u t g e rs e r n a n d e r ) 提出要尊重基地的 自然资源,在保护当地景观的前提下,结合草地树丛进行设计,认为原有景观的 价值一旦被破坏,将不能再创造,提醒人们在特定情况下,保护比重建更重要这 4 第城市园景现生志设计的发屉概况 一概念。 ( 4 ) 恢复性设计 在设计中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来恢复已受损的生态环境。 1 9 7 0 年史密斯( r o b e r ts m i t h s o n ) 在美国犹他州大盐湖中设计建造了尺度巨 大的“螺旋型防波堤”( 图3 ) ,利用水流拦截回收因石油钻探而泄露的油污i 列 年,景观建筑师理查德哈格( r i c h a r dh a a g ) 在西雅图煤气厂改造中运用生态方 法处理被污染的土壤( 图4 ) ,并将生态学的观念运用于公园的维护和管理,此 举表明生态设计开始转向更为现实的课题。 图3 螺旋型防波堤图4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图片来源:型坠旦哩鲤旦二业)( 图片来源:虹业鱼_ l 坌生些! ! 墅) 2 22 对国外城市公园景现生态设计的思考 纵观西方城市公园的设计发展的演变,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对自然的尊重。生态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将设计对自然的不利影响 减至最小化,其中包括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和对自然造成的污染。利用场地原有的 材料和设施进行改造,在创造新功能的同时节约了社会资源,并减少污染物的排 放,体现出设计师对社会和自然的高度责任感。 二是对场地的尊重。场地内各种景观元素早已先公园的存在而存在了,在长 期的自然和社会作用影响下与周边环境己融为一体,在设计过程中不应忽视这些 元素的存在,应该积极的利用场地上的景观要素,对原址或保留或改造才能充 分体现出场地的特点,最大限度的保留场地的历史文脉感。 三是对人的尊重。城市公园的生态设计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为人的需求服 务的,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材料或利用什么样的场地、设施,都应以人为本做为 衡量的标准,在设计的过程中以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为宗旨。 | = | , 零。 第二章城市公园景现生态设计的发展橇况 2 3 国内城市公园 我国早期的公园文化是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出现的。 西方殖民者在我国沿海开埠城市划出租界,在把各国的物质文明、价值观、生活 方式等文化引入租界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公共活动场所的城市空阃形式,城市 公园就是其中之一。 231 国内城市公园的定义 我国1 9 9 3 年开始实行的公园设计规范中对公园的定义是:“供公众游览、 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 境的公共绿地”。笔者认为,城市公园是经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中起 维持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丰富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绿肺”。 23 2 国内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发展 国内城市公园的建设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早期实践过程中生态设计的意识 较为薄弱,且多沿用传统模式,并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在经历了“继承期”、 “拿来主义”等迷茫的摸索时期后,国内有一部分景观设计师开始关注生态设计 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成果。 ( 1 ) 继承期 “师法自然”与“天人合一”都是我国 传统的造园法则,力求在造景材料的选择和 空间营造上都合乎自然,顺应自然( 图5 ) 。明 末的园林理论家、实践家计成在园冶中 就提出了两个具有生态观的设计原则:一是 “景到随机”,即造景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 图5 上海豫园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扬长避短;二是“虽由人作,宛之天开”,强调园林虽由人工所造,却如自然存 在一般。 国内城市公园一度掀起过建设热潮,这个时期的公园建设主要是继承传统园 林的优点,如古典园林中的山水格局关系。1 9 5 4 年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的扩建, 第二章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发展概况 就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借鉴了欧美的一些设计思想和要素,在地方特色的创造 和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上有较为独到的见解。 ( 2 ) 模仿期 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将国外的一些著名景观引入到国内的园林建设中,出 现了草坪热、广场热等现象,片面追求大面积的效果,这种大而全的设计理论, 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关系,“人们所看到的却是非生态的设计引导着不可 持续的景观的创造 。直到2 0 世纪末,国内公园设计才逐渐回归到理性阶段, 由此才开始注重地域文化与景观的结合、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 境效益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 3 ) 探索期 2 0 世纪9 0 年代中期受国际生态理论和实践影响,全国不少大城市都在如火 如茶的开展“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城市公园与城市生态公园的区别在于,城 市公园是以“为人服务 为宗旨,只强调人而忽视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而生态 公园则更侧重“以自然为主 ,将自然摆在首位。即使如此,这个时期的城市生 态公园建设仍出现了不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果,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北 京市海淀公园等。 ( 4 ) 综合期 不可否认,城市生态公园或多或少都有运用生态设计思想,然而,景观生态 设计不应仅局限于生态公园中,而是要将其运用于所有公园的营造中,将“生态 化”融入到城市公园的每一个具体设计上。近年来,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优秀 的实例越来越多,如成都的活水公园、浙江的永宁公园,在强调公园景观生态的 设计的同时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体现出自然系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独特的美感。 癣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 j 2 0 0 6 7 第三章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综合上述国内外城市公园的理论与实践,表明生态设计是当今景观设计的一 种发展趋势,它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价值观,与常规设计比较,有其自 身的特点( 表1 ) 。 3 1 现代景观生态设计的特点 3 1 1 多元整合 景观生态设计是- 1 3 综合性的学科,其多元化表现在它是以气候、土壤、水 文、植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基础上,结合交通、居所、构筑物等进行场地规划与 景观种植,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广泛地将生态学、地理学、景观设计学、科学技术 等多个学科有机的融为一体。 其次,景观生态还必须考虑到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关系,而人 类本身的社会、文化、政治以及心理因素的复杂性,使得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 还必须借助于社会学、文化生态、心理学等学科对景观进行综合研究。 故此,景观生态设计是在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 结合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设计出解决景观水平上的生态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自 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各学科密切配合,缺一不可,是一种多元整合的设计。 3 1 2 循环再生 自然界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废弃物”。 物质守恒定律告诉我们,所有物质经过层层分解终将回到自然的怀抱。这说 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在不受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是有自净能力的,这种过程是生态 循环的过程。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城市,往往会打断自然界的自我净化 过程。 “循环再生”的概念不仅仅是对自然而言,也面向人类社会。即通过生态的 设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使其按照可循环的模式进行更替,如使用可分解的自然 材料或者是重复利用现有资源都是循环再生的一种方式。这样既能减少人类活动 8 第三章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对自然循环系统产生的压力,又可节约社会的能源消耗。 3 1 3 互利共生 “共生 一词来源于生物学,指的是不同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交互作用, 互利共生的原则指的是共生的生物体成员彼此都得到好处,是自然界协同进化 的表现。 景观生态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从生态角度上整体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 与资源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共同 发展,互惠互利,和谐共生,这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3 1 4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的有机体( 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 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它不仅反映出植物群落或物种的丰富程度、 变化程度,同时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和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 的相互关系。物种的丰富程度是该地区环境生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经过有目的的景观生态设计,使其景观破碎化 程度降低,绿化组团的联系 加强,景观层次增加,有利于物种的保护和繁衍。 资料来源:h t t p :b a i k e b a i d u c o m v i e w 1 7 4 2 9 5 h u n “景观破碎化”足指景观中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断裂或连接性减少的现象。景观破碎化会引起生 物生境的丧失或退化,从而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9 第三章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表1 :生态设计与常规设计比较之图表 问题 常规设计生态设计 能源利用对能源输入量要求较高,依赖消 尽量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或 耗不可再生资源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 材料利用过量使用高质量材料,使低质材 循环利用可再生物质,废物再利 料变为有毒、有害物质,遗存在 用,易于回收、维修、灵活可变、 土壤中或释放入空气。持久。 污染大量、泛滥。减少到最低限度,废弃物的量与 成分与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相适 应。 有毒物普遍使用,从除虫剂到涂料非常谨慎使用。 生态测算只出于规定要求而做,如环境影 贯穿于项目整个过程的生态影 响评价。响测算,从材料提取,到成分的 回收和再利用。 生态学和 视两者为对立,短期眼光。 视两者为统一,长远眼光。 经济关系 对生态环规范化的模式在全球重复使用,应生物区域不同而有变化,设计 境的敏感 很少考虑地方文化和场所特征,遵从当地的土壤、植物、材料、 性摩天大楼从纽约到上海,如出一文化、气候、地形,解决之道来 辙。 自场地。 对文化环 全球文化趋同,损害人类的共同尊重和培植地方的传统知识、技 境的敏感财富。 术和材料,丰富人类的共同财 性 自 昌。 知识基础狭窄的专业指向,单一的。 综合多个设计学科以及广泛的 科技应用。 空间尺度往往局限于单一尺度。 综合多个尺度的设计。 整体系统回地为牢,以人定边界为限,不以整体系统为对象,设计旨在实 考虑自然过程的连续性。现系统内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第:$ 城市0 园a 女生态设计的理论摹m 自然的作设计强加在自然之上以实现控与自然合作,尽量利用自然的 用制和狭隘地满足人的需要。能动性和自组织能力。 对可持续视文化与自然为对立物,试图通视文化与生态为潜在的共生 危机的反过微弱的保护措旆柬减缓事态的物,不拘泥于表面的措施,而 恶化,而不追究更深的、根本的是探索积极地再创人类及生 原因。巷系统健康的实践。 通过对生态设计与常规设计的分析,为新时期的公园建设提供了参考,并可 作为衡量生态设计的理论依据。 32 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分析 生态的景观设计首先应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并将人类看作是自然系统 中的一个因子,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生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景观生态设计 意味着有效地适应自然过程并与之相统一。 本节以广东省中山市歧江公园( 俞孔坚设计,2 0 0 1 年) 为例,分析城市公 园的景观生态设计方法。该公园获得2 0 0 2 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 a s l a ) 年度荣 誉设计奖,常被作为生态设计的典范。 岐江公园位于原粤中船厂旧址,设计保留了造船厂的废旧设备( 图6 ) ,公 园内的铺地、构筑物和景观小品都是利用原船坞厂遗留的厂房、器械等进行再生 设计( 图7 ) ,使公园内景观充满历史文化气息与地方魅力。 黑譬裂 圄5 改造后的船厂幽7 原有铁轨的再设计 ( 图片6 、7 米源: 第三章城市公园景厦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设计师还保留了歧江河边的自然植被以及公园内原有的本地榕树,大量使用 本地的野草,包括用于湖岸绿化的挺水植物、各类茅草( 图8 ) ,使岐江公园成为 多种乡土水生植物的展示地。随着永际植物群落的形成同时也使许多野生动物 和昆虫得以栖居、繁延。大量乡土植物的运用除了有维持场地原貌的功能外,还 免去了h 后打理和修剪的人工维护费用,而且使整个公园看起来更和谐、亲切。 由于岐江公园是滨水公园,湖水水位随岐江变化而变化,湖底淤泥多,导致 湖岸很不稳定。设计师根据现状提出两种解决之道: 一是梯田式种植。水位的变化使淤泥回填,形成一系列的梯田式水生和湿生 种植台( 图9 ) 。 二是修建临水栈桥。可以使游客接近水面各种动植物,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 图8 湖岸的茅草图9 梯田式种植 ( 图片8 、9 来源:塑堕血卫堇塑上业曲 在歧江公园的生态设计基础上可以总结归纳出几种生态设计的方法: 方法一;注重场所精神和文脉主义 歧江公园在设计上保留了原有的地方特色,对原有船厂的特有元素进行组织 并构筑出新的景观,使公园体现出了历史感和文化感。由此表明设计师应该注重 场所的地方性和文化性,即场所精神和文脉主义。 小结:每一个场地都有其自然的或人工的隐含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 设计实际上都是在刨造一个新场所。只有充分揭示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地理特 点,才能真正体现出场所精神,使设计本身成为一部关于场地生态、历史演化过 程的教科书。 方法二t 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 第三章城市公网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通 过公园绿地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蒸腾水分、吸 附空气和土壤中的多种有害的物质、调节局部地区的小气候,还可衰减噪音、防 风降尘,给各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空间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在歧江公园的设计中保留了多种原生态植物,并在种植乡土植物的基础上丰 富植被,构建新的植物群落,使公园成为多种乡土水生植物的展示地。 小结:在公园的植物设计上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乡土植物群落的种 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构建植物群落,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公园绿地 的生态效益。 方法三:平衡公园的水环境 城市公园水环境的情况较为复杂多变,不同的基地状况有着不同的水环境。 以歧江公园为例,在湖水水位很不稳定的情况下,设计师并没有直接在岸边构筑 起一道钢筋混凝土护岸,而是将护岸设计成梯田式,种植亲水植物,既有利于回 填淤泥,又不影响护岸景观,还能形成水岸的生态系统,这种设计手法是值得借 鉴的。 小结:岐江公园的亲水生态护岸设计只是生态水环境设计的一隅,根据自然 地理条件的变化,水环境生态设计还有多种可能性。在设计中,应在尊重自然的 基础上,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才能更好的处理公园的水环境。 方法四:充分利用原有资源 从岐江公园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利用废旧设备进行改造设计,循环利用现有 的资源;种植乡土植物,减少公园的养护管理成本,都是减少设计对社会物质资 源的消耗。 小结:对于原有资源的利用,应该考虑到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和创造可再 生资源两个方面。歧江公园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节约资源和成本的问题,但在 如何创造可再生资源上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也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公园缺乏 考虑的问题之一。 城市公园的能源消耗主要用于娱乐设施、夜间照明和场地发声系统,目前国 内公园在能源上主要依靠传统的电能,但在生态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利用清洁、 高效、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方法五:关注人性化设计 第三章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 设计师通过不同的构筑物将歧江公园内部围合成不同的开敞、半开敞等空间 类型,同时在景观色彩、铺地、公共设施等细节设计上也贯穿着人性化设计原则, 满足人们在游憩时的精神需求。 结论:设计的目的是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景观生态设计除了要具有保 护自然生态的功能外,还应该体现出其人性化的一面。在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 硬质景观设计中,如公园的构筑物的尺度、道路宽度、公共设施的形式、无障碍 设计等,要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 生理、安全、社交、心理、自我实现) 来考虑, 才能使生态设计得到更好的表现。 1 4 第四章厦门城市公同设计存4 i 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四章厦门城市公园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本章将结合上述生态设计理念,有选择地对厦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调 查评估,找出其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前述中的生态设计方法来探讨解决 问题的对策。 4 1 厦门城市地理人文概况 厦门市位于中国的东南边陲,分为同安区、翔安区、集美区、海沧区、湖里 区、思明区等六个行政区。地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 0 9 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无霜冻。依山傍海的厦门融侨乡文化、闽台民 俗、滨海风光、异国建筑等多元文化为一体,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底蕴。 4 2 厦门城市公园建设状况 目前,厦门本岛( 含鼓浪屿) 已建成城市公园2 1 个,同安区已建城市公园 2 个,集美区已建城市公园6 个,海沧区已建城市公园2 个,翔安区己建城市公 园1 个。根据2 0 0 8 年厦门市城市绿线控制规划中所描述,到2 0 2 0 年,厦门 城市公园总数将达到1 3 3 个,公园绿地总面积4 7 8 4 9 4 万平方米,其中,岛内城 市公园将达5 7 个,岛外7 6 个。 由此可见,如何使建设中的和将要建设的城市公园能更好的起到调节生态环 境、满足居民需求的功能,对厦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会起到良好 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以生态设计的方法为阐述,以此指导对厦门城市公园景观生 态设计的调查研究,以期能对未来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4 3 厦门城市公园景观生态设计调查评估 4 3 1 厦门金榜公园 金榜公园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内有“陈黯石室”、“海滨邹鲁石刻 、“唐、宋、 明、清古道”等古迹,是厦门文化的发祥地。 。资料来源:厦门市规划局h t t p :w w w x m g h g o v c n 第口章厦n 城市公园设计存在的问艘5 对簟研究 ( 1 ) 公园地理概况 金榜公园位于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风 景区西北部( 图1 0 ) ,厦门火车站之南,西 起金榜山东至梧村山北近厦禾路,南 至盒亭山与面前山,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 北倾斜,平均坡地在2 0 。以上。地区岩石 奇出,林木郁闭度较高,公园总面积9 1 平方公旱,是厦门市晟大的综合性公园。 碴醯氆醴蠢蠡蔷谣盈瞄镒i 圈1 0 金榜公园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 z ) 公园的景观布局 公园按景观资源和开发条件分成“海滨邹鲁”、“石簇迷雾”、“翠谷浮香”、 “古道春荫”四个主要景点。而根据景观功能可将其划分为四个区: 入口景观区 公园主入口依地形缓坡设计成台阶形式作为公园与城市的过渡空间。周边绿 化用巨尾桉、垂榕等植物作为绿色屏障,将其与紧邻的厦门九中校区隔开。形成 一个半开敞空间,并在缓垃上增加花池、张拉膜、廊架等景观小品,为游客提供 休息的地方( 图1 1 ) 。 公园西大门有沿街面长、高差大的特点,其她块北段部分为会榜山原挖山采 石留下的陡壁,大f 】造型设计为一扇具有闽南红砖特色的门楼牌坊,入口广场设 计为一个开放性阶梯,“场( 图1 2 ) ,以解决局部垂直高差大的问题。 幽1 l 公吲北太门入口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广场休闲区 两个大门各自都连接着一个休闲广场 图1 2 公园西大门 ( 酗片来源:w w w t a i h a i n e tc o i l l ) 主入口的休闲广场包括草坪区、儿章 第四章厦门城市。同设计存在的问露t 押十策研究 游乐区、亲水区、露天茶座及一些服务设施,来往游人较多。西入口的休闲广场 由茶室、绿荫草坪、翼墙、表演舞台、停车场组成,游客主要集中在茶室附近。 综合服务区 由于金榜公园整体是依山而建,具有山地公园的特点沿休闲广场拾级而上, 可到达“迎仙楼”社区活动中心,周边有服务及娱乐设施。金榜山的晟高处的迎 仙楼采用闽南建筑檐燕尾翘。现辟为公园茶楼是居民品茶赏景的好去处,体现 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海滨邹鲁”景点主要分布在综合服务区是全园风景区的人文景观重要荟 萃地之一,其中包括陈化成将军的墓园、文人陈黯的隐居石室、金榜钓矶景点及 老人滔动区。 漫步观赏区 与前三个区不同的是,这个区以自然景观 为主植被基本上以原生态的台湾相思树树 林为主,没有进行过多的人工修饰( 图1 3 ) , 公园的其他三个景点。石簇迷雾”、“翠 谷浮香”、“古道春荫”都集中在这个区域。 游览路线随山势的起伏而变化,极具野趣和 自然气息,是徒步攀登的最佳选择。 图1 3 登山路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 3 ) 景观生态设计调查 通过对金榜公周的实地考察结合景观生态设计原理,从生态设计角度对金榜 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如下分析: 优势 公园的开发建设能以保护自然环境、人文古迹为前提,发掘场所的精神体验, 并能结合利用本地的石材、闽南风格的建筑元素与茶文化,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 和历史文化感。 绿化率高。公园中的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如台湾相思树、三角梅、榕树等, 形成自生的植物群落,又减少人工养护时间。 园内提供多种公共交流空间和娱乐设施,基本上能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 求。如儿童乐园、游览攀登路线、茶室、门球场等。 第日章厦n 城市公园设计存在的目题5 对簟研究 劣势 公园中的部分植被,特别是表层的地被、多年生植物和草坪,都出现了退化, 部分陡坡地段由于选择种植根系较浅的植被,无法防风固土,从而导致地表受侵 蚀而裸露在外( 图1 4 ) ,既影响了美观,在下雨天又是一种安全隐患。 由于公园是山地公园,水景多是人工营建的,在设计中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到 水循环的净化设施,有部分水景的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图1 5 ) 。 公共设施和景观建筑大多为仿古典园林建筑样式的混凝土结构娱乐设施较 为陈旧落后且破损严重,影响公园的艺术品质。 公园在能源的利用上沿袭旧的传统方式,没有新的突破。 图1 4 棵露的陡坡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4 32 厦门海湾公园 蕊 图1 5 水质污染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2 0 0 5 年建成的海湾公园是一座现代城市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当地政府也期望通过公园的建设,将大海的景观引入贫彗湖和城市中心地带使 大海与贫彗潮的景色连为一体。 ( 1 ) 公园地理概况 海湾公园地处厦门市湖滨西路西侧,厦门西港和贫笃湖之间,用地总面积 2 0 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基址西侧为辽阔的海域和山峦,海沧跨海大桥和鼓浪 屿都在视野之中:基址东部为筻驾湖和沿湖密布的城市建筑,北侧是居住区,南 侧与市政污水处理厂相邻。 ( 2 ) 公园的景观设计( 图1 6 ) 弟四章厦门城市公园设计存在的问履与对蘸研究 “南北折线”:公园的中心沿南北方向设计了一条锯齿线道路把公园分为 东西两个部分。设计师意图通过锯齿线隐喻海边每日可见的自然景观潮涨潮 落,使游客从中可感受到大海的力量与气势。锯齿线是亦一条重要的交通、游览 和休息线,贯通公园的南北轴 向,联系着公园的主要部分。 “东西轴线”:一条笔直的 广场道路与南北折线相交于公 园的中心这条由植物带、水 渠构成的“踣星广场”不仅是 公园东西向的轴线,同时也是 贫彗湖景观带的轴线。这条轴 线将公园分成了南北不同的两 个部分。设计师在公园中沿东 西方向等距布置了五条笔直的 小路,这些路与锯齿线道路相 连,组成道路网,并将公园划 , 。:。,二一。: 分出天园、地园、林园、水同、立“ 。蠢 草园、踏星广场与海滨风光带 一、。 等七个主要景区。图1 6 海湾公园平面图 ( 资料来源:空问的靼造一厦门海湾公园设计) 天园与地园:为增加公园与基地南北两侧城市中不甚理想的环境空间层次, 设计师将公园南北两侧地形局部抬高,形成公园北端的由螺旋地形构成的天园和 公园南端由方锥地形构成的地园( 图1 7 ) ,成为全园南北两处制高点,可供游人 登高鸟瞰。 林园:以植物作为主要造景要素,在林园中大量应用绿篱植物,密植多色彩 的变叶术,形成色彩丰富的植物绿墙。通过绿墙的穿插围合,形成流动的空间。 游人可自行选择在此休息和娱乐的方式。 水园:利用比邻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来塑造水花园。水园由数个 形状不规则的水池组成,由南向北随地形的高差逐渐降低而形成跌水景观( 图 1 8 ) 。水池内植有水生植物,与水面上的步行桥、栈桥构成水园的空间层次。 第四章厦门城市0 园设计存在的问墓与对晕研宄 目1 7 地日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别 l 图1 8 水园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草园:以草为主题,地形起伏有致,形成大面积的疏林草地景观。 踏星广场:为公园的东西主轴线设计师将五条副轴线上的地灯沿道路中心 线阵列布置设有地下泛光灯,在夜晚导引道路亦寓意导航灯指引大海的方向。 海滨风光带:由原有堤岸的亲水台阶形成游客与大海联系的界面沿岸设有 服务建筑。 ( 3 ) 景观生态设计调查 通过对海湾公园景观设计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与传统型的金榜公园在设计手 法上的区别,公园在生态设计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优势 设计师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场地的精神运用隐喻和对比等现代 设计手法,将大海的力量、神秘、温情、奔放、包容等意象融入海湾公园的景观 设计( 图1 9 ) ,创造出具有滨海特色的城市公园。 在水园的设计中有意识的运用生态设计的方法,利用中水来塑造水花园,并 通过种植各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不同高度的挺水植物净化中水,进而进入公 园的灌溉系统。 公园的空间塑造具有很强的体验感,穿插交错的道路,起伏不平的坡地,空 间灵活多变给赫客提供多种游览线路或选择休息娱乐的方式( 图2 0 ) 。 第时辜厦门城市。商设计存在的问息与对箭研究 婆哆粤 图1 9 时间沙漏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劣势 图2 0 海边咖啡屋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草园”虽然是作为一个主题而存在于设计中,而实际上,公园场地中草 地的面积过大( 图2 1 ) ,这就意味着公园的景观用水与人工管理费用的加倍消耗。 植物的种植大部分仅出于视觉效果来考虑,而不是从保护生态多样性的角度 柬设计忽视了乔木、灌木与地被的搭配,无法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且草地上 稀疏的棕榈科植物根本无法为游客提供遮荫乘凉的地方。 路网纵横交错的水园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随着荷叶的拥零,也失去了使游 客驻足的景色,在设计中忽视了季节变化对整个植物景观的影响。 厦门终年阳光充沛而公园中供休息、遮用的凉亭数量太少,广场过于空旷, 实际利用率较低( 图2 2 ) 。 在有着充足的光照、海风、潮汐等有利的自然条件基础下,却没有充分利用 这些自然资源,也是公园在生态设计上有待改进的地方。 图2 】大草坪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图2 2 空旷的广场 ( 幽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第口章厦n 城市。园设计存在的目鹿与对簟研究 4 33 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 位于厦门岛东北部的五缘湾是岛内仅存的 一处湿地拥有海景、海岸、内湖、温泉、河道、 田园、鸟林七大资源,在此基础上规划出的“五 缘湾湿地公园”对保护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与自 然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圈2 3 ) 。 图2 3 五缘湾湿地公园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 1 ) 公园概况 五缘湾湿地公园占地8 5 平方公里,包括狭长的淡水通道区与长形的通屿湿 地区域,面积相当于半个鼓浪屿,是厦门市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每年的3 月, 大批的白鹭会在此筑巢、繁殖,这里还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目前栖息在 湿地中的鸟类包括黑天鹅、野鸭等9 科2 5 种湿地水鸟和1 7 科2 9 种山林和农田 鸟类( 图2 4 ) 。目前公园大部分已落成并对外开放。 ( 2 ) 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 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在不破坏原有环境豹基础上,尽量利用现有的生态资 源,以保护、修复为主,重构为辅,营造一个绿色原生态的湿地公园。 公园内的自然景观都是依现有的风景和地貌顺势而为,不显人工雕琢的痕 迹;场地内原有的水栖和湿生植物带、水生植物群落、芦苇及湿地区域植物群落 都将得到保护( 图2 5 ) ;将原有的鸟类活动密集区与游览路线隔离,形成无人岛, 给栖息在岛上的鸟类更自由的空间:同时引入种类繁多的苗木,大量乔灌草的搭 配以丰富公园植被。 图2 4 湖中的黑天鹅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图2 5 岸边的芦苇丛 ( 图片来源:作者实地拍摄) 蜜, 第四章厦门城市公嗣设计存在的问鹿与对最研究 据湿地公园环境评价专家介绍,城市湿地公园包括湿地核心保护区、外围保 育区和生态游憩区三大区域。其中,漫地核心保护区占地1 2 平方公里,其主要 目的为保护与恢复区域内的浅水草滩生境,为涉水禽类提供觅食地与栖息地,以 部分替代原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外围保育区包括湿地乔木保育区、湿地植被保育 区、朴树林保育区,这一区域将为核心区提供适当的缓冲,减少人为活动对野生 动植物的干扰,同时也可以提供适宜的休闲区域,满足游人探索公园湿地生态的 需求。而生态游憩区,处于核心保护区北岸,设有水榭服务设施,可供游人隔水 欣赏湿地核心区景观。 此外,公园不同区域依其地形及功能规划有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鸟类观 赏区、环湖休闲运动区、湿地迷宫栈桥、湿地植物展示及红树林植物区。 ( 3 ) 景观生态设计调查 五缘湾湿地公园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使设计与环境相协调,表现出更多的生 态特性: 优势 公园保留了原生的湿地生态环境原貌并以保护和修复的设计手法为主,这 对于该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保留了地区的历 史记忆。景观构筑物多使用无污染、具有亲和性的木质材料( 图2 6 ) 。 公园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引入多样化的与地区自然条件相符合的植物景 观,有耐盐碱类的苗木与耐水湿的乔木、地被此外,还有四十多种常绿乔木。 在植物的搭配上注重乔灌草的结合,增加植物景观的层次感。 临水木栈桥、观景平台、湿地迷宫充分满足游客探奇的心理( 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出国物流行业劳务用工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大型会展中心电脑维护与现场展示系统服务合同
- 2025版进口葡萄酒国际贸易代理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版片石环保建材采购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国际邮轮包船货物运输合同
- 2025年度农业产业化项目保证担保合同书
- 2025版上海升学考试冲刺辅导套餐合同
- 2025厂房搬迁及搬迁期间员工安置合同
- 2025成都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及质量保障合同范本
- 2025年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人员代理招聘服务协议
- GB/T 44994-2024声学助听器验配管理
- 《压力容器安全培训》课件
-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会诊制度
- 电池及电池系统维修保养师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
- 学校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示范课教学课件
- 临床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11声音的三要素(练习)(原卷版)
- 矿产购销合同模板
- 湖北荆州202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 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