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1)黄铜: 铜锌合金称为黄铜,再加入其他元素后称为多元黄铜。(2)锌当量系数: 每1%合金元素在组织上替代锌的数量。(3)青铜: 是铜和Sn、Al、Be、Si、Mn、Cr、Cd、Zr和Ti等合金的通称。(4)白铜: 是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1)碳当量:是将硅含量折合成相当的碳量与实际碳含量之和。2)共晶度:是铸铁的碳含量与其共晶点碳含量的比值。(1)蠕变极限: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产生一定蠕变变形量的应力。(2)持久强度: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引起断裂的应力。(3)持久寿命:在规定温度和规定应力作用下引起断裂的时间。(1)液析碳化物:钢液在凝固时产生的严重枝晶偏析,局部地区碳和铬浓度达到共晶成分,产生离异共晶,粗大的共晶碳化物经轧制被拉成条带状。(2)网状碳化物:过共析钢在热轧(锻)后缓慢冷却过程中,二次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呈网状分布。(3)水韧处理:将高锰钢加热到高温奥氏体区,使碳化物充分溶入奥氏体中,并在此温度迅速水冷,得到韧性好的单相奥氏体组织。(4)超高强度钢:室温强度为b1370MPa或s1245MPa的钢。(1)晶间腐蚀:富铬的Cr23C6碳化物沿晶界呈网状连续析出,晶界附近形成10-5cm宽的贫铬区,当贫铬区Cr含量下降到12%以下时钝化能力急剧下降,贫Cr区作为阳极发生腐蚀,腐蚀集中在晶界附近。(2)应力腐蚀:在拉应力作用下,不锈钢在某些介质中经过不长的时间就会发生破裂,而且拉应力越大,越易发生破裂。(3)n/8规律:当Cr的摩尔分数每达到1/8,2/8,3/8时,合金的腐蚀速度都相应有一个突然的降低。第一章 钢的合金化原理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和缩小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奥氏体形成元素:扩大奥氏体相区,含量高时可以使奥氏体稳定到室温,成为室温组织。 铁素体形成元素:缩小奥氏体相区,含量高时可以使奥氏体相区完全消失,使铁素体成为高温组织。 生产中的应用:在钢中加入大量奥氏体形成元素或铁素体形成元素,得到室温组织为奥氏体的奥氏体钢或高温组织为铁素体的铁素体钢,满足特殊性能的要求。5、合金钢中K形成元素(V 、Mo、Cr、 Mn)所形成的K基本类型及相对稳定性。V: 即使在钢中含量很低(0.1%)时,也要优先形成间隙相VC。稳定性很高。 Mo: 含量较高时可形成间隙相MoC和Mo2C;间隙化合物Fe3Mo3C和Fe21Mo2C6。稳定性高。含量较低时只能溶入Fe3C中,形成合金渗碳体。稳定性低。Cr: 含量较高时可形成间隙化合物Cr23C6和Cr7C3,稳定性较高。 含量较低时只能溶入Fe3C中,形成合金渗碳体。稳定性低。Mn: 在钢中只形成合金渗碳体。稳定性最低。8 如何利用合金元素来消除或预防第一次、第二次回火脆性?第一次回火脆性: 强和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及硅、铝可以提高其发生的温度,延缓其发生。第二次回火脆性:加钼、钨可以消除。9、如何理解二次硬化和二次淬火的相关性和不同点?相关性: (1)都是在高温回火时发生的。 (2)都使硬度升高。不同点: (1)二次硬化是指回火后硬度升高的现象;二次淬火是指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相变过程。 (2)二次淬火只是产生二次硬化的原因之一;沉淀强化也能产生二次硬化。10一般的,刚有哪些强化与韧化途径? 强化: 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加工硬化;沉淀强化。韧化: 减少缺陷;降低杂质;细化晶粒;加入适量的镍、锰。第二章 工程结构钢1 对工程结构钢的基本性能要求是什么?(1)较高的屈服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2)低温韧性和耐大气腐蚀;(3)良好的成形性,包括冷变形性和焊接性。2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高强结构钢中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考虑采用低C?强化作用1、固溶强化:Mn、Si固溶强化铁素体。2、细晶强化:V,Ti,Nb和Al细化奥氏体晶粒。(2) Cr,Mn,Ni增加过冷奥氏体稳定性,降低相变温度,细化铁素体和珠光体。3、V,Ti,Nb在铁素体中析出极细小的碳化物颗粒,产生沉淀强化。4、增加珠光体数量,使抗拉强度增加。工程结构钢的韧化1、Mn、Ni、Cr降低韧-脆转变温度。Mn1.5%,Cr含量较低,Ni对耐低温钢尤其重要。2、V,Ti,Nb产生的细晶强化可以补偿弥散强化对韧性的损害。低碳:提高塑性、韧性和焊接性。 3、什么是微合金钢?微合金化元素在微合金化钢中主要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微合金钢: 加入微合金元素(V、Ti、Nb)的高强度低合金钢。 除了微合金元素外,主要加入Mn、Si、Cr、Mo、N等合金元素。微合金化元素的作用(1)抑制奥氏体形变再结晶。 应变诱导析出铌、钛、钒的氮化物,沉淀在晶界、亚晶界和位错上,阻碍晶界和位错运动,抑制再结晶。固溶的铌原子偏聚在奥氏体晶界,阻碍晶界运动。(2)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3)沉淀强化(4)细化铁素体组织 固溶在奥氏体中的铌、钒提高了奥氏体的稳定性,降低相变温度。 细小的奥氏体和未再结晶的形变奥氏体增加了铁素体形核数量。4、低碳B钢的合金化有何特点?(1)碳含量低(0.10-0.20%),保证韧性和焊接性。(2)以0.5%Mo(+B)为基础,保证空冷条件下获得贝氏体组织。(3)Cr,Ni,Mn:增加淬透性,使贝氏体转变温度降低,便于得到下贝氏体组织,具有更低的脆性转变温度。(4)V,Ti,Nb:细化晶粒,弥散强化。第三章 机械制造结构钢2、.调质刚、弹簧钢进行成分、热处理、常用组织及主要性能的比较,并熟悉各自主要钢种。3液析碳化物和带状碳化物的形成、危害及消除方法。形成:都起因于钢锭结晶时产生的树枝状偏析。液析碳化物属于偏析引起的伪共晶碳化物,带状碳化物属于二次碳化物偏析,这种碳化物偏析区沿轧向伸长呈带状分布。 危害:(1)淬火时易开裂;(2)组织和硬度不均匀;(3)机械性能呈各向异性;(4)降低接触疲劳强度。 消除:高温扩散退火。4说明易切削钢提高切削性能的合金化原理。 原理:形成夹杂物,起以下作用。(1) 夹杂物作为应力集中源,破坏金属连续性,减少切削能量。(2) 夹杂物阻断工件向刀具传热,减少刀具温升。(3) 夹杂物与刀具摩擦系数较低,减少刀具的磨耗。方法:(1) 加Ca、S生成MnS等非金属夹杂物。(2) 加Pb以单质存在,也能起断屑、减少磨损的作用。 6 高锰钢在平衡态、铸态、热处理态、使用状态下各是什么组织?为何具有抗磨性?(1) 平衡态组织: 珠光体和碳化物。(2) 铸态组织: 粗大的铸态奥氏体和碳化物。(3) 热处理组织: 粗大的铸态奥氏体。(4) 使用组织: 表面是形变高碳马氏体,心部是单相奥氏体。(5) 具有抗磨性的原因:表面应力超过屈服强度时会产生加工硬化,形成马氏体。硬度提高到HB450500,耐磨性提高,内部仍保持原来软而韧的状态。7. GCr15钢是什么类型的钢?C和Cr的含量约为多少?C和Cr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其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分别是什么?(1) GCr15钢是滚动轴承钢。含碳量为1%,含铬量为1.5%。(2)碳的主要作用: 含碳量为0.45%的回火马氏体基体,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数量为8%的细颗粒未溶合金渗碳体(Fe,Cr)3C,提高耐磨性、细化奥氏体晶粒。(3)铬的作用:提高淬透性;提高合金渗碳体的稳定性,淬火加热时保持细小颗粒,细化奥氏体晶粒,提高耐磨性。(4)预先热处理 球化退火:得到均匀细粒状珠光体组织。780-800加热,炉冷。 正火:得到细片状珠光体。850-950加热,空冷。(5)最终热处理 淬火:830-860加热,油冷。 回火:150-170。8 氮化钢的合金化有何特点?合金元素有何作用?特点: 在中碳调质钢的基础上满足氮化工艺性能要求。合金元素作用:(1)提高淬透性,保证心部组织达到规定的强度。(2)氮化工艺性能(氮化物形成元素Al、Nb、V、Cr、Mo、W);(3)回火稳定性(Mo、V);(4)防止高温回火脆性(Mo)。2采用普通碳素工具钢的优点是什么,局限性是什么?优点:成本低,冷热加工性好。缺点:只宜作尺寸较小,形状简单,受热温度不高的工件。(1) 淬透性差,临界直径小:油冷为5mm,水冷为15mm。(2)淬火变形开裂倾向大。(3) 组织稳定性差,高于200硬度明显下降。3什么是红硬性,为什么它是高速钢是一种重要性能,哪些元素在高速钢中能提高红硬性? 红硬性:当刃具温度为650时,硬度HRc50。高速钢在高速切削时,刃具温度可上升到600-650,所以红硬性是高速钢的一种重要性能。提高红硬性的合金元素:W、Mo、V、Co、及微合金元素N。强烈阻碍回火时马氏体中碳原子析出,提高回火稳定性。回火时在马氏体中弥散析出W2C、Mo2C造成二次硬化。4、18-4-1高速钢铸态显微组织特征是什么,为什么高速钢在热处理前一定要大量热加工?(1)实际铸态组织: 大量鱼骨状Ld和黑色屈氏体及白亮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黑色组织: 由于包晶和包共晶转变需要固相扩散,使达到所需C和Me,才能转变为,所以不能充分进行。部分被保留,随后发生共析转变,K,称为共析。在金相组织中呈黑色。白亮组织:的共析反应被抑制,过冷到较低温度转变为MAR,在金相组织中呈白色。共晶组织增多:包晶和包共晶转变不彻底,没有完全消失,L相对增加,使Ld增多。(2)由于铸态高速钢中有粗大的鱼骨状共晶碳化物,所以必须经过锻轧将其粉碎,使其成为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如变形量不足,会存在粗的网状碳化物和密集的带状碳化物,淬火易开裂,并降低硬度、热硬性、强度、韧性和耐磨性。7、高速钢18-4-1的最终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什么高达1280,在加热过程中为什么要在600-650和800-850进行二次预热处理? 高速钢淬火加热时,必须保证奥氏体中固溶大量的合金元素,即有足够的碳化物溶入奥氏体。而高速钢中的合金碳化物都比较稳定,M23C6到1090才完全溶解,M6C和MC分别在1037和1100开始溶解,所以18-4-1高速钢要采用1280淬火加热。高速钢是高合金钢,导热系数小,为了防止工件加热时变形、开裂和缩短高温加热时间以减少脱碳,需要在500-600和800-850进行二次预热保温,保温时间比加热时间长一倍。8高速钢18-4-1淬火后三次回火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回火在组织上引起什么样的变化? (1)回火时的组织变化 淬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沉淀强化: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中析出弥散分布的合金碳化物颗粒。二次淬火:残余奥氏体由于合金度降低,在冷却过程中转变为淬火马氏体。(2)三次回火的目的 二次淬火产生的淬火马氏体需要回火,残余奥氏体需要两次回火才能基本消除,所以要采用三次回火。9、高碳,高鉻工具钢耐磨性极好的原因是什么,抗氧化的原因?(1)耐磨性好的原因: 马氏体基体的硬度高。 未溶碳化物数多(退火时体积分数为16-20%)。 未溶碳化物是铬碳化物中硬度最高的Cr7C3,HV为1700。(2)抗氧化的原因:形成了稳定、致密、结合牢固的Cr2O3保护膜。第五章 不锈耐蚀钢2从电化学腐蚀原理看,采用哪些途径可以提高钢的耐蚀性? (1)得到单相固溶体组织。(2)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3)提高固溶体(阳极)的电极电位。3合金元素及环境介质对耐蚀钢的耐蚀性的影响? 合金元素的影响:(1)Cr是提高耐蚀性的主要元素,可提高固溶体的电极电位,形成稳定的保护膜。不锈钢中Cr含量不低于13%,同时符合n/8规律。(2)Ni提高铬不锈钢在硫酸、醋酸、草酸及中性盐中的耐蚀性。(3)Mn提高铬不锈钢在有机酸中耐蚀效果。(4)Mo提高在热硫酸、稀盐酸、磷酸及有机酸中耐蚀,同时防止氯离子对膜的破坏抗点腐蚀。(5)Cu在不锈钢表面作为附加微阴极,易于达到钝化状态,提高耐蚀性,一般加入2-3%。(6)Si提高不锈钢在盐酸、硫酸及高浓度硝酸中的耐蚀性,一般加入2-4%。环境介质的影响:(1)大气、水、水蒸气等弱腐蚀介质中采用Cr13不锈钢。(2)氧化性酸中采用Cr17%以上的高铬不锈钢。(3)非氧化性酸中一般Cr,Cr-Ni不锈钢难以钝化,需加入Ni、Mo,Cu增加钢的钝化能力。(4)强有机酸介质中一般Cr,Cr-Ni不锈钢难以钝化需加入Mo,Cu、Mn增加钢的钝化能力。(5)含Cl-1介质中需加入Mo增强抗点蚀能力。4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方法? 产生原因:富铬的Cr23C6碳化物沿晶界呈网状连续析出,在晶界附近形成10-5cm宽的贫铬区,当贫铬区Cr含量下降到12%以下时钝化能力急剧下降,贫Cr区作为阳极发生腐蚀,腐蚀集中在晶界附近。消除措施:(1) 钢中含C量降到0.03%以下,不析出碳化物,不会发生晶间腐蚀。 (2) 加入Ti,Nb,生成稳定的TiC,NbC,固定钢中C,不生成铬的碳化物,不产生贫铬区。 (3) 调整化学成分,出现1050%铁素体,使Cr23C6在/相界相一侧呈点状析出,避免了在奥氏体晶界析出。铬在相中扩散快,不会产生贫铬区。(4) 在550-800长时间加热,通过铬的扩散消除奥氏体中的贫铬区。5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方法? 产生原因:张应力使位错运动形成表面滑移台阶,破坏了表面钝化膜。裸露的滑移台阶若来不及修补成完整的钝化膜,会发生阳极溶解形成蚀坑,并继续向内部扩展,形成腐蚀裂纹。影响因素(1)腐蚀介质Cl-强烈引起应力腐蚀。随Cl-浓度升高,破坏时间缩短。(2)只有张应力才会产生应力腐蚀。应力越大,破坏时间越短。(3)在含Cl-的水溶液中,80以上才产生应力腐蚀。温度越高,破坏时间越短。(4)组织和成分铁素体不锈钢和高镍奥氏体不锈钢不敏感,含铁素体的复相不锈钢敏感性低。Cr18Ni9型奥氏体不锈钢很敏感。氮促进应力腐蚀裂纹的诱发和传播。防止措施(1)加入2-4%的Si或2%的Cu。 (2)氮含量0.04%,并尽量降低磷、砷、锑、铋等杂质元素含量。(3)采用高纯度铁素体不锈钢。(4)采用奥氏体铁素体复相不锈钢,铁素体占50-70%。第六章 耐热钢及耐热合金2耐热钢和耐热合金的基本性能要求有那两条?(1)高温强度;(2)高温化学稳定性。4. 如何利用合金化提高钢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加入Cr,Si,Al提高FeO生成温度,阻止FeO生成。(2)当Cr,Al含量高时,可形成致密、稳定、结合牢固的Cr2O3、Al2O3阻碍铁原子扩散。3、如何利用合金化提高钢的高温强度?(1) 提高基体强度加入Ni、Mn、N,以奥氏体作为基体,奥氏体的原子排列较致密,原子间结合力强,比铁素体热强性好。加入W,Mo,产生固溶强化。(2) 晶界强化纯化晶界: 使晶界处分布的P,S及其它低熔点杂质形成稳定的难熔化合物。填充空位: 加入B填充晶界空位,阻止扩散。晶界沉淀强化:沉淀相在晶界不连续析出,形成强化相骨架。(3) 沉淀强化: 加入W,V,Ti,Nb,Al,在晶内析出具有高的高温强度和高温稳定性的碳化物、金属间化合物。第八章 铝合金1以Al-4Cu合金为例,阐述铝合金的时效过程及主要性能变化?随温度升高,可分为四个阶段。Cu原子在100晶面上富集,形成铜原子富集区(GP区)。GP区进一步扩大,并有序化,具有正方点阵,称为。铜、铝原子之比为1:2时,形成过渡相,具有正方点阵。形成稳定相CuAl2,称,正方点阵。与此对应,性能变化也分为四钢阶段。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产生严重的点阵畸变,提高硬度、强度。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强化效果最强烈。与基体保持半共格关系,强化效果下降,处于过时效阶段。与基体共格关系完全破坏,合金强度、硬度进一步降低。2变形铝合金分为几类,说明主要变形铝合金的合金系,牌号及主要性能特点?非热处理强化变形铝合金(1)铝锰防锈铝合金合金系:铝-锰。 牌号:LF21。性能特点:在大气和海水中耐蚀性和纯铝相当。良好的工艺性能。(2)铝镁防锈铝合金 合金系:铝-镁。 牌号:LF2。性能特点:在大气和海水中耐蚀性优于LF21合金,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比LF21稍差。第九章 镁合金1镁的晶格类型如何,镁及镁合金有何主要性能特点? 镁具有密排六方点阵结构。主要性能特点:(1)密度轻,在金属材料中比强度和比刚度最高。(2)高的抗震能力,能承受冲击载荷。(3)优良的切削加工性和抛光性能。2. 镁合金按生产方法分为几类,其牌号如何表示? 分为变形镁合金和铸造镁合金两大类。变形镁合金(1)镁锌锆系合金。牌号:MB15。(2)镁锰系合金。 牌号:MB1。(3)镁稀土系和镁钍系耐热镁合金。牌号:MA11。(4)镁锂合金。牌号:MA21。铸造镁合金 (1)镁铝锌铸造合金。牌号:ZM5。 (2)镁锌锆铸造合金。牌号:ZM1。 (3)镁稀土锆系耐热铸造合金。牌号:ZM6第十章 铜合金2铜合金分为几类,不同铜合金的牌号如何表示,主要性能是什么? 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咖啡线下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清除路肩杂草施工方案(3篇)
- 培训机构声乐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员工进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专项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新村干面试题目及答案
- 写作大赛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七夕节传说初中作文800字14篇
- 石油化工行业历史沿革与发展展望
- 危险化学品(储存、生产、使用)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
- 【食品零食】桂格燕麦食品抖音账号运营方案
- 食材供应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焊接工艺规程(WPS)PQR
- 松桃县太平营乡三合水电站工程项目环评报告
- 幼儿园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乌海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能力检测试卷(附答案)
- 绿色建筑课件-绿色建筑设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课件
- 核工程与核技术毕业设计(论文)闪烁探测器探测效率与γ射线能量关系的数值模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