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当前,运动员竞技能力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日益接近,心理 能力成为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和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能力。因此,心理训练对运动员尤 其是高水平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以及竞技状态的保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心 理训练中,气质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但能够为教练员、科研人员在训练中采取有 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而且能为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服务。正是基 于心理能力对乒乓球运动员以及气质对乒乓球心理训练和心理选材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本研究将目光锁定在气质和乒乓球的关系这一问题上。 本研究通过对 115 名乒乓球运动员进行测查,得到如下结论: 一不同运动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神经系统兴奋性、灵活性上差异显著,乒乓球运 动员的运动水平越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灵活性越高。经过相关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 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灵活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预测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指标, 特别是 灵活性指标与运动员运动的水平相关非常显著, 可以作为预测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 重要指标。 二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抑制性、灵活性上均存在显著 差异。快攻打法运动员与弧快、削球打法运动员在兴奋性上差异显著;快弧与削球打法 运动员在兴奋性上差异显著;削球打法与快攻、快弧打法运动员在抑郁上差异显著;削 球打法与快攻、快弧、弧快打法运动员在活动灵活性上差异显著。这表明兴奋性、抑制 性、灵活性是确定运动员打法类型的重要指标。 三气质类型分布在不同水平运动员中差异不显著,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 神经系统特性转化为气质类型是把连续变量转化为类型变量,会损失一定的信息。 四气质类型的分布在不同打法类型运动员中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气质类型的分布 与打法类型有关。具体分析,快攻类打法运动员大多为多血质,占 62.5%。弧快类打法 运动员大多为胆汁质和粘液质,各占 38.9%、36.1%。快弧类打法运动员多为胆汁质, 占 49.2%。削球类打法多为粘液质和抑郁质,均占 33.3%。气质类型可作为运动员打法 类型选定的一个主要指标。 关键词: 气质类型 神经系统特性;乒乓球;运动水平;打法类型 ii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athletes continuously improved. athletes physical ability became increasingly close, mental ability became the key to victory for achieving outstanding results and the ability to match. therefore, the mental training for athletes, especially high-level athletic ability of elite athletes to improve and maintain a competitive state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psychological training, temperament also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t would not only be able to coach, the researchers have taken in training, psychological training methods targeted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frame of reference, but also the psychological selection services for the athletes. it is based on the mental ability and the temperament of the table tennis had a important effect for table tennis athletes; mental training and psych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selection, this study focused mostly on temperament on this issue. we can get these conclusions by giving a tested search to115 table tennis players.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ervous system excitement, flexibility, of different exercise levels of table tennis athletes.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table tennis players movement is, the higher nervous system stimulant, and flexibility will be. after correlated test, the results further show that nervous system stimulant and flexibility are very effective predictive indicators of the level of table tennis players movement, in particularly the flexibility index and the level of exercise-related players very significant, it can be used as table tennis player movement prediction for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level. 2 table tennis athletes who had different typ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nervous system excitability, inhibition and flexibility. we could get a specific analysis, athletes who were fast-break style of playing quickly, chop athletes play, fast-arc with the chopping play exciting athletes in the t-poin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hopping play with the fast break, fast-arc athletes play on the suppression of t-poi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hopping play with the fast break, fast-arc, arc quick play athletes in the flexibility of t sub on the activitie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is shows that the excitatory, inhibitory, flexibility wer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type of athletes player could be formed. 3 temperament types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levels of athlet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is result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se reas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rvous system transformed into a temperament type was a process that the continuous variable into a type variable which would lose some information. 4 temperament play in different types of athlete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dic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ment level and play the type of movement. a concrete analysis of iii fast-break style of play class athletes are mostly sanguine temperament, accounting for 62.5%. arc fast class athletes play mostly bile quality and phlegm, each accounting for 38.9%, 36.1%. fast-arc class athletes play more than the quality of bile, accounting for 49.2%. chopping type and quality of play, mostly depression mucus quality, account for 33.3%.temperament type can be selected be a key indicator as an athlete playing. keywords:types of temperament, characteristic of nervous system, table tennis, motor level, the type of playing technique and way 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 服务;学校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 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节 引言 1 1 引言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个体对抗为主的技巧类运动项目,与其他项目比较,心理素质 尤为重要,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程度,想要在比赛中取胜,良好 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极为关键。前苏联沃尔科夫指出一对一搏斗中,心理素质的作用占首 位,肌肉运动分化的准确性、准确的时空定向能力、节奏感等是非常重要的 【1】。翟焕 民、邹勇指出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运动项目,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汪德秀指 出乒乓球运动员在竞技中将会遇到千变万化的情况,选材时,心理的承受力应摆在首要 位置 【3】。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并表现在外部行为上。气质是儿童出生后 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征,较多地受个体生理因素的制约,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 虽然也会有所改变,但与其他心理特征相比,变化要缓慢得多,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个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 如认识活动、 情绪活动和意志行动中都会表现出他固有的气质特点, 使其个性具有一定的色彩 【4】。 当前, 运动员竞技能力不断提高, 运动员的身体能力, 技战术水平日益接近, 心理 能力成为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和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能力。 因此, 心理训练对运动员尤 其是高水平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以及竞技状态的保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 心理训练中,了解运动员的气质特点很重要, 它不但能够为教练员、 科研人员在训练中 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而且能为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服务。 正是基于心理能力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影响以及气质对乒乓球心理训练和心理选材的重 要作用的认识,本研究将目光锁定在乒乓球和气质关系这一问题上。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1 2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2.1 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从简单的感知觉到复杂的 人格倾向性、能力、性格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辞海里,气质被译为:人的 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麦独孤认为气质是“身体内的物质代谢变化或能量变 化对心理活动产生的总体效应”。吉尔福特(guilford)所认为的气质是一种与“个体 行为发生与演进的模式”有关的特质。奥尔波特(allport,1937)认为:“气质是指与 个体情绪和情感有关的各种现象,包括个体对刺激的敏感性、习惯的反应强度与速度, 以及情绪主导心境变化的特性、 强度等特点, 这些个人情绪上的现象常随个体体质而定, 大部分起因来自先天遗传。” 【4】该定义概括出了情绪、心境与气质的关系,以及气质 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thomas 后者则由代表奖赏或惩罚消除的条件刺 激所激活。行为抑制系统和行为激活系统二者互相依赖,受到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和5-羟色胺等)的影响。 朱可曼(marvin zuckerman)长期研究了具有高度感觉寻求倾向的个体,认为这种 感觉倾向主要是由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决定的一种气质特征。实验室研究表明,高感觉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5 寻求倾向的个体对新异刺激具有更剧烈的皮肤电反应, 而且此种个体的脑电活动会随着 刺激强度的提升而活动更加剧烈。 基于此种结论, monte buchsbam认为这是因为感觉寻 求倾向存在着神经生物学的基础, 主要与神经递质的种类和量的变化以及性激素的水平 有关。 气质的分子遗传学理论 关于气质的分子遗传学的生物学研究主要包括:benjamin等发现drd4外显子iii长 重复片段等位基因与新异性寻求密切相关, 其中与新异性寻求关系最密切的是neo-pi-r 量表的两个维度:外向性和责任感。 ebstein等为124例以色列贝尔谢巴勒大学的德系犹太 师生和非德系犹太师生做了多巴胺d4受体基因型检测及tpq分析,发现具有7-重复等位 基因组比缺乏7-重复等位基因组tpq的新异性寻求分数显著增高,并发现新异性寻求高 分数与7-重复等位基因的相关不受种族、性别和年龄的影响。jonsson等用karolinska人 格量表调查了瑞典126例高加索民族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并对其进行dna分离,也未发现 drd4外显子7-重复等位其因与新异性寻求之间的相关性。sullivan等对新西兰两组独立 样本进行研究,一组为86例抑郁症患者,另一组为181例酗酒家族成员。结果显示,7- 重复等位基因与新异性寻求在统计学上并不具有相关性。 2.4 气质的相关研究 2.4.1 早期研究 气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 (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在他所著的论人的本性一书中最早提出人体内 有四种体液,并根据这四种体液在人体内所占成分将人分为了4种气质类型: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五百年以后, 他的体液说为罗马医生盖伦 (galen, 约130200) 所发展。 他将四种体液作种种配合而产生13种气质类型, 并用拉丁语 “temperametenum” 一词来表示气质这个概念,这也是近代“气质”(temperament)概念的来源。 在我国古代也有人提出类似气质的分类来表示个人心理在心理特征的差异。 例如孔 子把人分为“狷”、“狂”、“中庸”三类。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 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子路中孔子所说的“狂者”相当于多血质的人, “狷者” 相当于粘液质的人,“中行”相当于 “中间型”。黄帝内经灵柩中根据阴阳五 行学说把人的某些心理特点与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 按阴阳的强弱, 分为太阴、 少阴、 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类人,每种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形态和心理特点。又根据 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也各有不同的肤色、毛发、筋骨特点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和情感特点,用来说明人的个别差异 【5】。 2.4.2 气质的当代研究 无论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作过的类似气质的分类,还是西方的古老气质说, 都缺乏科学的证据,但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确实能观察和体验到希波克拉特提出的4 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当代心理学家对于气质问题探讨的重点在于它的类型、特征、生 理基础,并逐渐对气质的概念获得了科学的理解。当代有关气质的研究应该从两个相 互影响的学派追述其研究历程,一是前苏联学派,一是欧美学派。 20世纪初期,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说,开始从生 理学角度,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气质。捷普洛夫(teplov,1964)和他的学生 涅贝里芩(nebylitsyn,1972)等人进一步修正和发展了巴氏的见解,从神经动力学 的角度出发,对神经系统特性的判断指标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兴奋强度维度的两 极性(耐受性和感受性)、灵活性的两极性(灵活性和易变性)、动力性的判定神经 系统的指标,对神经系统类型的方法论原则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依据高级神经系统类 型说,艾森克(eysenck)发展出人格和气质的“大三”模型,从内外性、神经质、精 神质三个维度来探讨气质。斯特里劳(strelau)提出了“气质调节理论”认为气质是 主要是由有机体的生物因素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动力特点。这些模型和理论的提出促进 了生理学变量与气质理论的交互发展,使得人们对个体的行为差异不仅可以做静态的 描述和分析,而且还可以深入探究遗传学水平上的差异和生物学原理的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allport,1937)是美国及西方现代人格和气质研究的探 路者。他认为气质反映了个体在以生物学基础的情绪情感反应上的种种差异,而且这 种差异是先天存在的,它是成熟人格得以继续发展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后期,托马 斯和切斯(thomas 而前苏联的巴氏一派则一直在神经科学的理论中寻找着影响气 质形成和发展的生物学机制。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摸索,如今两个学派逐渐走趋于融合, 从生物学基础的角度来理解气质的概念、 结构和类型成为了当代心理学中气质研究的热 点。气质研究从类型走向特质,又从特质走向类型,直至目前特质和类型的并存,是气 质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 试图从生物学基础的角度来理解婴儿和儿童时期气质的表现类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7 型成为了当前美国心理学学派的研究重点。 2.4.3 运动员神经活动特性和气质类型的实证研究 体育领域对气质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虽然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但是 随着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与气质有关的研究也慢慢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现在 为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点: 一、运动员气质类型与运动水平关系的研究。研究者试图通过此类研究来确定用气 质类型来预测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是否具有相关性, 并以此对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依 据。 采用敲击测验、 划消测验以及对选择反应时这三种测量方法的使用来对体操、 游泳、 排球、撑杆跳、中长跑等各种项目的运动员个性特征进行研究。邵斌等 7在7名男子体 操界冠军个性特征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提出:体操运动员处于青少年时期,大脑皮 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占优势,因此表现为灵活、活泼好动,从而容易 使体操运动员的兴奋性根源特质趋高分特征。陈昱 【8】 (2003)在对高水平射击运动员心 理选材指标的研究中认为反应时、肩臂动作稳定性、手指本体感觉、智力、个性是射击 运动要求很高的几项心理选材指标。智力水平是射击运动员选材的前提基础。简单反应 时、个性决定着射击活动项目发展的可能。射击运动员的肩臂动作稳定性和本体感觉易 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吴家舵(2000) 【9】对羽毛球运动员的研究同样支持了该研究结果, 但差异并不显著。 二、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气质差异的研究。 20 世纪九十年代, 奥维勒等人 (auweele, cyper hardman,1973)所提出的预测优秀运动员应该具有高外向性的特质并没有得到 实验结果的支持。与此相对,前苏联的研究者却认为,优秀运动员应该是具有强型神经 系统这一特性的。王文英、张卿华等人的研究指出体育院系的运动员和非运动员与优秀 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属于较好神经类型的比率显著要高。 三、气质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的研究,寻找适合某种项目的特定气质类型的运动 员,完善运动员初级选材的理论建构。樊新生等 【10】在不同神经类型与体育专业学生 几项心理指标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气质类型在不同运动项目上的有潜力不同” 的主要研究结论。李先雄 【11】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运动员气质进行鉴定,认为优 秀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是多粘混合气质类型,同一气质类型的运动员无性别差异,建议 在健美操运动员选材时以多粘混合型气质类型择优选录,其次为胆粘混合型粘抑混合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8 型。刘立波(1998) 、郑听雷(2002)认为,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都可以参与乒乓球运 动项目,也都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可能,但与其技术类型打法有很大的相关,不同的技 术类型对运动员的气质类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陈传锋等在对女子手枪和步枪运动员的 心理特征和心理选材的研究中指出, 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分布与人类群体神经类型 的分布大体一致,过渡型的运动员占绝大多数。 四、对运动员气质与运动技术关系的探究。徐卫华 12对福建省女子篮球运动员的神 经类型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福建省女子篮球运动员罚球水平高者,其神经类型主 要是灵活型、稳定型和兴奋型这三类;而罚球水平差者,其神经类型主要分布于中间型 和易扰型。潘书波研究指出,安静型运动员中远距离投篮准确;灵活型运动员动作灵活 多变,起动和突破动作快,抢断球能力强,同时兴奋型运动员具有动作硬且有力,对抗 中技术运用得好,临场应变力强,运传球动作快等技术特长。张健等(1999)认为,多 血质排球运动员的发球攻击性强,但失误率和得分率都普遍较高;而粘液质运动员发球 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高,破攻率也较高。还有其他研究者对不同气质类型乒乓球运动员的 技术类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不同的技术类型对运动员的气质类型各有不同的要求, 快攻型以多血质亚型为宜;弧圈及弧圈结合快攻型应以粘液质、亚粘液质、粘液-多血质 混合型为最佳,而削球结合快攻型以粘液质、粘液质亚型、粘液多血质为宜。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步骤与假设 9 3 研究目的、意义、步骤与假设 3.1 研究目的 通过斯特里劳气质量表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测试, 从多个水平考察乒乓球运动员神 经系统特性和气质类型, 分析神经系统特性及其气质类型与运动水平、 打法类型的关系。 3.2 研究意义 通过探讨神经系统特性及其气质类型与运动水平、打法类型的关系,丰富、完善气 质研究的理论,为乒乓球心理训练和心理选材的实践服务。 3.3 研究步骤 首先,用斯特里劳气质量表对测查被试的神经系统特性及气质类型。 其次, 采用单因素多水平的实验设计, 主要考察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性及其 气质类型与运动水平的相关关系。 第三, 采用单因素多水平的实验设计, 考察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性及其气质 类型与打法类型的相关关系。 第四, 根据结果, 讨论乒乓球运动员神经系统特性和气质类型与运动水平和打法类 型的关系。为乒乓球运动员气质选材以及心理训练确定提供依据。 3.4 研究假设 假设1:不同运动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性和气质类型分布具有差异; 假设2:不同打法类型的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性和气质类型分布具有差异; 假设3:神经系统特性与运动水平具有相关性。 第四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11 4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4.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选取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体育教育学院、研究生部 乒乓球专业学生, 湖北省省队乒乓球运动员、 湖北省体校及部分业余体校运动员共计115 人。涵盖国家三级、二级、一级以及健将级等各运动等级。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法 利用“中国期刊网”、“specialscidbs外文数据库”、“sportdiscuss数据库” 进行文献检索,并在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华 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等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并进行检索、分析和利用,为研究奠定良好的 理论基础。 4.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乒乓球教练员、体育理论(运动训练学、心理学)领域专家及体育院校的知名 教授, 就目前心理训练和心理选材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面临的任务进行分析讨 论,并就研究中重点、难点问题征求专家宝贵意见。 4.2.3 问卷调查法 使用根据斯特里劳(strelau)气质量表(sti,1987)改变的乒乓球运动员气质类 型调查表对被试进行施测。 4.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处理。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2 4.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根据斯特里劳(strelau)气质量表(sti,1987)改变的乒乓球运动员 气质类型调查表对被试进行测量。 斯特里劳气质量表是波兰著名心理学家斯特里劳根据 巴甫洛夫的观点气质的生理机制是建立在神经系统的假设特性之上编制出来的。 sti 共有 134 个题目,三个分量表构成:44 个兴奋强度问题(e),44 个抑制强度问题 (i)和 46 个神经活动过程灵活性问题(m)。每一种特性有两个平行问题(系列 a 和 b),采用三等级式答案:“是”、“不是”和“不知道”。然后按每个范畴统计兴奋 强度、抑制强度和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得分,并用兴奋强度指标与抑制强度指标的商数表 示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兴奋强度量表(se)被当作反应性的量度来使用,高分表示低反 应水平。神经过程灵活性(mo)量表被当作行为灵活性的指示物来使用。在行为类型 的基础上,用观察法评估活动性。该调查表信效度较高,在当时是唯一用于诊断神经系 统特性的问卷,对气质的测量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已译成中文、英文、俄文、德文、法 文、西班牙文等,应用十分广泛。 第五节 研究结果 13 5 研究结果 5.1 不同运动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性 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初步的描述统计分析,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 性差异结果如表5-1: 表5-1 不同运动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性 运动水平 人数 兴奋性 t 分 抑制性 t 分 灵活性t分 平衡性t分 m 56.23 42.53 64.25 44.69 健将 7 sd 10.85 13.45 7.55 12.35 m 51.32 46.32 54.19 42.32 一级 20 sd 7.32 11.56 9.65 10.30 m 43.52 46.17 50.69 41.56 二级以下 88 sd 8.33 12.46 12.46 9.25 m 45.47 46.26 51.48 42.39 合计 115 sd 8.34 12.37 11.17 9.98 由表5-1可看出,兴奋性t分、灵活性t分、平衡性t分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 兴奋性上, 健将、一级、 二级及以下运动员的兴奋性t分分别为56.23,51.32, 43.52, 可以得出健将级运动员得分高于一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高于二级以下运动员;在 灵活性上, 健将、一级、 二级及以下运动员的灵活性t分分别为64.25,54.19, 50.69, 健将级运动员得分高于一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高于二级以下运动员;在平衡性上, 健将、一级、二级及以下运动员的平衡性t分分别为44.69,42.32,41.56,健将级 运动员得分高于一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高于二级以下运动员。即总体上看,随运 动水平的逐级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灵活性、平衡性逐步上升。 对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在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 见表5-2,表5-3: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表5-2 不同运动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神经系统特性的方差分析 变异源 因变量 df ms f sig 兴奋性 t 分 2 302.530 2.659 .009* 抑制性 t 分 2 253.723 2.173 .203 灵活性 t 分 2 386.438 1.473* .012* 运动水平 平衡性 t 分 2 95.421 .523 .342 表5-3 不同运动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神经系统特性的多重比较 方法 因变量 (i) 组 别 (j)组别 mean differenc e (i-j) std. error sig. (a) lsd 兴奋性t分 健将 一级 9.532 3.936 .024* 二级及以下 10.112 4.865 .013* 灵活性t分 健将 一级 15.278 4.235 .001* 二级及以下 18.569 4.126 .000* bonferroni 兴奋性t分 健将 一级 9.532 3.936 .020* 二级及以下 10.112 4.865 .011* 灵活性t分 健将 一级 15.278 4.235 .001* 二级及以下 18.569 4.126 .001* 由表5-2可看出,不同运动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兴奋性t分相伴概率(sig)为0.009、 灵活性t分相伴概率(sig)为0.012,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 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灵活性上的差异较大。使用lsd法和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 可得出健将与其他等级运动员在兴奋性t分数和抑制性t分数上差异到达了显著水平, (p.05)而健将与其他运动员再灵活性t分数上差异到达了非常显著的水平。(p .01)。 第五节 研究结果 15 表5-4 乒乓球运动员神经系统特性与运动水平的相关分析 兴奋性t分 抑制性t分 灵活性t分 平衡性t分 运动水平 r .512 -.242 .452 .106 p .010 .053 .003 .427 为了解运动水平与神经系统特性的关系,对两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如表5-4所示, 兴奋性t分p值为0.010,抑制性t分p值为0.053,灵活性t分p值为0.003,平衡性t分p值 为0.427,可以看出兴奋性t分、灵活性t分与运动水平的相关非常显著。从相关系数看, 兴奋性t分与运动水平的相关系数r为0.0512, 抑制性t分与运动水平的相关系数r为 -0.0242,灵活性t分与运动水平的相关系数r为0.452,平衡性t分与运动水平的相关系 数r为0.106, 可以得出, 兴奋性t分与灵活性t分与运动水平呈中度正相关, 此结果提示, 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灵活性关系密切。 5.2 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性 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性 差异结果如表5-5: 表5-5 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性 运动水平 人 数 兴 奋 性 t 分 抑 制 性 t 分 灵 活 性 t 分 平 衡 性 t 分 快攻 10 m 58.26 40.23 52.42 42.35 sd 10.26 13.42 8.23 9.32 快弧 35 m 53.25 43.23 50.31 43.94 sd 10.23 8.12 7.23 10.02 弧快 64 m 52.52 45.12 50.12 45.32 sd 9.10 10.25 13.12 8.26 削球 6 m 48.10 47.23 52.13 47.25 sd 9.32 9.96 10.23 8.83 合计 115 m 54.20 44.28 51.23 45.12 sd 10.05 10.12 9.53 8.92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6 对不同打法类型运动员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见表5-6,表5-7: 表5-6 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神经系统特性的方差分析 表5-7 不同打法类型运动员神经系统特性的多重比较 方法 因变量 打法 mean differenc e(i-j) std. error sig(a) lsd 兴奋性t分 快攻 弧快 8.123 2.828 .020* 快攻 削球 7.235 4.256 .013* 快弧 削球 8.213 3.469 .026* 弧快 削球 9.452 2.145 .042* 抑制性t分 快攻 削球 10.456 5.178 .004* 快弧 削球 8.145 4.201 .002* 灵活性t分 快攻 削球 7.583 3.521 .025* 快弧 削球 12.012 4.156 .013* bonferroni 兴奋性t分 快攻 弧快 14.145 2.012 .015* 快攻 削球 9.147 3.120 .009* 快弧 削球 14.178 2.540 .021* 抑制性t分 快攻 削球 8.250 4.442 .005* 快弧 削球 9.325 3.210 .012* 灵活性t分 快攻 削球 12.452 3.125 .009* 快弧 削球 8.276 4.012 .021* 弧快 削球 12.456 5.120 .015* 变异源 因变量 df ms f sig 打法类型 兴奋性t分 3 232.124 1.253 .015* 抑制性t分 3 145.450 5.423 .014* 灵活性t分 3 135.246 3.145 .025* 平衡性t分 3 155.521 2.042 .095 第五节 研究结果 17 对乒乓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特性进行方差分析发现, 不同打法类型运动员兴奋性t分 与打法类型的相伴概率 (sig) 为0.015, 抑制性t分与打法类型的相伴概率 (sig) 为0.014 灵活性t分与打法类型的相伴概率(sig)为0.025。由此可见,不同打法类型运动员兴 奋性t分,抑制性t分和灵活性t分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平衡性t分上的差异不具 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抑制性和灵活性 上差异较大。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快攻打法运动员与弧快、削球打法运动员,快弧与 削球打法运动员在兴奋性t分上差异显著; 削球打法与快攻、快弧打法运动员在抑制性t 分上差异显著; 削球打法与快攻、快弧、弧快打法运动员在活动灵活性t分上差异显著。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8 表5-8 不同运动水平不同打法类型神经系统特性的方差分析 变异源 因变量 df ms f sig. 运动水平 兴奋性t分 2 17.425 .245 .956 抑制性t分 2 75.231 .324 .406 灵活性t分 2 102.245 .526 .692 平衡性t分 2 19.326 .146 .839 打法类型 兴奋性t分 3 524.325 9.253 .007* 抑制性t分 3 1025.312 12.423 .005* 灵活性t分 3 212.253 1.246 .182 平衡性t分 3 418.812 8.021 .008 运动水平 打法 兴奋性t分 3 65.231 .853 .527 抑制性t分 3 90.458 .753 .423 灵活性t分 3 72.214 1.213 .822 平衡性t分 3 113.542 .865 .210 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运动水平主效应差异不显著, 打法类型主效应在神经系 统兴奋性t分、 抑制性t分、 平衡性t分上差异显著; 运动水平与打法类型的交互作用不 显著。 第五节 研究结果 19 5.3 乒乓球运动员气质类型研究 表5-9 不同打法类型不同水平运动员气质类型分布的卡方检验 气质类型 多血质 粘液质 胆汁质 抑郁质 健将 人数 3 3 1 0 % within 运动水平 42.9% 42.9% 14.3% .0% 一级 人数 3 7 7 3 % within 运动水平 20.0% 35.0% 35.0% 10.0% 二级及以下 人数 17 29 40 2 运 动 水 平 % within 运动水平 22.7% 33.0% 39.8% 4.5% 快攻 人数 5 2 3 0 % within 打法类型 62.5% 25% 37.5% .0% 弧快 人数 8 13 14 1 % within 打法类型 22.2% 36.1% 38.9% 2.8% 快弧 人数 9 22 32 2 % within 打法类型 13.8% 33.8% 49.2% 3.1% 削球 人数 1 2 1 2 打 法 类 型 % within 打法类型 16.7% 33.3% 16.7% 33.3% 表5-10 运动水平 * 气质类型频数表 count 气质类型 多血质 粘液质 胆汁质 抑郁质 total 健将 3 3 1 0 7 一级 3 7 7 3 20 运动水平 二级及以下 17 29 40 2 88 total 23 39 48 5 115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 表5-11 运动水平 * 气质类型卡方检验 x 2 df p pearson chi-square 3.921(a) 6 .687 likelihood ratio 4.183 6 .652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960 1 .327 n of valid cases 115 a 7 cells (58.3%) 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 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37. 表5-12 打法 * 气质类型频数表 气质类型 多血质 粘液质 胆汁质 抑郁质 total 快攻 5 2 3 0 10 弧快 8 13 13 1 35 快弧 9 22 31 2 64 打法 削球 1 2 1 2 6 total 23 39 48 5 115 第五节 研究结果 21 表5-13 打法 * 气质类型卡方检验 x 2 df p pearson chi-square 21.360(a) 9 .011* likelihood ratio 13.818 9 .129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5.884 1 .015* n of valid cases 115 通过对运动水平和打法类型的统计,可以得出:乒乓球运动员以胆汁质和粘液质 类型居多,多血质和抑郁质类型运动员较少。多血质多存在于快攻类。通过非参数的 卡方检验对不同运动水平之间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气质类型的分布在运动水平上 的差异不显著(p=.687);打法类型的分布达到显著性(p=.011),说明运动水平不 受气质类型影响,打法类型的分布受气质类型影响。 5.4 小结 1 不同运动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神经系统兴奋性、灵活性上差异显著,乒乓球运 动员的运动水平越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灵活性越高。经过相关检验,结果进一步表 明,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灵活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预测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指标, 特别是灵活性指标与运动员运动的水平相关非常显著,可以作为预测乒乓球运动员运 动水平的重要指标。 2 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抑制性、灵活性上均存在显著 差异。具体分析,快攻打法运动员与弧快、削球打法运动员,快弧与削球打法运动员 在兴奋性t分上差异显著; 削球打法与快攻、 快弧打法运动员在抑制性t分上差异显著; 削球打法与快攻、快弧、弧快打法运动员在活动灵活性t分上差异显著。这表明兴奋 性、抑制性、灵活性是确定运动员打法类型能否成型的重要指标。 3 气质类型分布在不同水平运动员中差异不显著显著,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 是由神经系统特性转化为气质类型是把连续变量转化为类型变量,会损失一定的信息 4 气质类型的分布在不同打法类型运动员中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气质类型的分布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2 与打法类型有关。具体分析,快攻类打法运动员大多为多血质,占62.5%。弧快类打 法运动员大多为胆汁质和粘液质, 各占38.9%、 36.1%。 快弧类打法运动员多为胆汁质, 占49.2%。削球类打法多为粘液质和抑郁质,均占33.3%。气质类型可作为运动员打法 类型选定的一个主要指标。 第六节 分析与讨论 23 6 分析与讨论 6.1 神经系统特性的运动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革缝纫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产品干燥能耗评估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景区运营管理师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陶瓷釉面涂层涂层镭射装饰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路机车车辆制动钳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肉品分级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疗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心室相关电生理手术问题及心动过速诊断试卷
- 2025年XX学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 公安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遥感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课件
- 博物馆与社区合作模式-深度研究
- 猕猴桃工业流程
- 学习五线谱认识音名唱名课件
- 2025年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科学玩具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腕骨骨折脱位》课件
- 制造业技术副总的职能与责任
- 屋面防水维修工程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 2024手术室标本管理
- 《微视频创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