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清末民初海派书家结社活动对书法艺术的影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 o s t g r a d u a t eo f2 0 1 0 ma s t e rd i s s e r t a t i o n 1 1 1 11 1 1i ll i l l i i i ii ii il 17 4 3 4 3 0 u n i v e r s i t yc o d e :10 2 6 9 s t u d e n ti d :5 1 0 7 2 4 0 0 0 3 3 ea s tchin anor ma luni v er s i t y t h ei m p a c to fh a if a c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e ra s s o c i a t i o n a c t i v i t i e so nt h ea r to fc a l l i g r a p h ya tt h ee n do fq i n g a n dt h ee a r l yp e r i o do ft h e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 c o l l e g e & d e p a r t m e n t :a r tc o l l e g e m a j o r : a i r t 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 : c a l l i g r a p h y s u p e r v i s o r : p r o f e s s o rz h o ub i n g r a d u a t es t u d e n t :ni ey i n g a p r i l ,2 0 1 0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清末民初海派书家结社活动对书法艺术的 影响,是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硒壬博士( 请勾选) 学位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 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己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弛 f il l :2 。1 。年。4 月。9r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清末民初海派书家结社活动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系本人在华东师范大学攻 读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硒壬博士( 请勾选) 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 果归华东师范大学所有。本人同意华东师范大学根据相关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 文,并向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如国家图书馆、中信所和“知网”送交学位论文的印 屈: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及数据库被查阅、借阅;同 意学校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 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请勾选) ( ) 1 经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审查核定的“内部”或“涉密”学位论文木, 于年月r 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卜矿2 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导师签名本人签名强 2 。l 。年。4 月。9 同 幸“涉密”学位论文戍是已经华东厅范人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或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 学位论文( 需玲获批的华尔斤范人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涉密”审批表方为有 效) ,朱经上述部门审定的学值论文均为公开学f 节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钓,默认为公 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 。 基题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备注 三叁垫! 曼f 塑垦:笠兰:堑兰丝兰兰堡皇墨 胡如凡l 勰曼访炜毫亢秀蔓蓄髫磁 论文摘要 海派书法的出现与上海城市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鸦片战争后,1 8 4 3 年 1 1 月1 7 同上海丌埠并迅速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大都市。在她独有的东方文化底蕴 和西方现代特征的魅力感召下,全国各地大批文人墨客聚集到上海避难谋生,海派 书法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而生的。书家在商业化环境中,书法创作的目的必然 从旧式文人的遣兴托志转向应世谋生。书法家依靠个人力量在动荡的社会里很难维 系生活,于是他们丌始频繁的结社组织活动。本文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 二三十年代为研究范围,以结社整体研究和书家个案研究为研究方法,对雅集模式 到现代化社团的嬗变和参与结社的重要海派书家的活动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归纳 出它们对海派书法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海派书家结社的商业化和海派书法的市场化 进行总结分析。希望本课题的研究对更深入地研究海派书法有所帮助。 关键词:清末民初海派书法海派书家书画社团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i sac l o s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h a if a c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y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s h a n g h a i a f t e rt h eo p i u mw a r , s h a n g h a io p e n e dh e rd o o ra tn o v 17 ,18 4 3a n db e c a m et ot h em o s t d y n a m i cm e t r o p o l i ci nc h i n aq u i c k l y w i t hh e ru n i q u ee a s t e r nc u l t u r e a n dt h ec h a r mo fm o d e m w e s t e r nc u l t u r e ,l o t so fp o e t sa n dl i t e r a r ym e na r o u n dt h ec o u n t r yg a t h e r e dt os h a n g h a it om a k et h e i r l i v e s h a if a c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yw a sb o r nu n d e rs u c h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s u c hc o m m e r c i a l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 i t sn e c e s s a r yt h a tt h ep u r p o s eo fc a l l i g r a p h yc r e a t i o n si sc h a n g e df r o mt h ec a l l i g r a p h e r s a s p i r a t i o nt o h o wt ol i v e i t sd i f f i c u l tf o rc a l l i g r a p h e r st om a k et h e i rl i v e sb yt h e i rs e l v e si ns u c ht u r b u l e n ts o c i e t y s ot h e yb e g a nt oo r g a n i z et h ea s s o c i a t i o na c t i v i t i e sf r e q u e n t l y i nt h i sp a p e lt h ep e r i o df r o mt h e f o r t i e so ft h en i n e t e e n t hc e n t u r yt ot h et w e n t i e sa n dt h et h i r t i e so ft h et w e n t i e t hc e n t u r yi st h er e s e a r c h s c o p e t h eo v e r a l lc a l l i g r a p h ya s s o c i a t i o n sc a s e sa n dt h ei n d i v i d u a lc a l l i g r a p h e rc a s e si st h e 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t h i sp a p e ra l s oc l a s s i f i e s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m o d eo fs c h o l a r sg a t h e r i n g ,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 m o d e ma s s o c i a t i o n sa n dt h ea c t i v i t i e so ft h ei m p o r t a n th a if a c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e r sw h oj o i nt h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sa n ds u m m a r i z e st h e i ri m p a c to nh a lf a c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y f i n a l l y , t h i sp a p e rm a k e sa c o n c l u s i o na b o u tt h ec o m m e r c i a l i z a t i o no ft h ea s s o c i a t i o n so fh a if a c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e r sa n dt h e m a r k e t i z a t i o no fh a if a c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y h o p et h i sp a p e ri sh e l p f u lf o rt h ef u r t h e rr e s e a r c ho nh a i f a c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y k e yw o r d s :t h ee n do fq i n ga n dt h ee a r l yp e r i o do f t h e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 h a if a c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y h a if a c t i o nc a l l i g r a p h e r s c a l l i g r a p h ya s s o c i a t i o n s 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创新之处1 二相关概念4 第一章 18 3 9 - 19 2 7 年海上金石书i 画社断的娥变6 第一节会石书画社团产生的背景6 第二节情缘雅集7 第三节业缘结社1 0 第四节现代化社团1 6 第五节社【才】嬗变对海派书法的影向18 第二章“海派无派”之书家研究。2 2 第一节吴大潋之小篆与古籀文的融会贯通一2 2 第二节吴昌硕之领袖效应一2 5 第三节黄宾虹之会石碑学艺术一2 9 第四节王亭之雅俗共赏3 3 第五节李叔同之西洋绘画元素与传统书法的巧妙结合一3 5 第六节书家结社对海派书法的影响一3 8 第三章海派书家结社活动带来的书法艺术市场化、商品化效应4 2 第一节海派书家结社趋向经济化的背景原因一4 2 第二节 1 9 11 年前后海派书家润例比较4 3 第三节海派书家商业化分析一4 6 第四节海派书法市场化分析一5 0 结语5 2 附录。5 3 参考文献5 4 后记:5 8 绪论 一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现状 1 9 世纪中叶到2 0 世纪中叶海派书法的百年光辉历程是构成中国近现代书法史 的重要篇章。近现代书法史上卓越的代表书家,如赵之谦、吴昌硕、吴大潋、康有 为、李叔同、黄宾虹、沈曾植、沈尹默、谢稚柳、来楚生、王个移、白蕉、陆俨 少、王一亭等,几乎都曾在上海生活工作和创作过。中国书坛早期的结社、出版、 展览活动都率先在上海滥觞,海派书家中的很多人都参与过结社活动。但可惜的 是,关于海派书法的专著至今为零。海派书家结社活动的历史也并未得到很好的梳 理,是较为冷僻的课题,并被大多数人所忽珞。而无论对研究者还是学习者来说, 要完整地了解海派书法的全貌,书家的结社活动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目前,对 清末民初海上会石书画社团活动研究的文章主要有: 林树中l 近代上海画会、画派与画家南京艺术学院1 9 8 2 年 学报0 1 u 期子丁区删 承载 试论晚清上海地区的书画会:上海社会科学1 9 9 1 年 院学术季刊0 2 期 庐福寿珞论书画结社性质之演变美育 以十九世纪中叶之上海为例 乔志强近代书痢社 和主要 1 9 9 7 笠 11 月 乔志强近代书画社团的地域分布南京艺术学院2 0 0 4 年 与社会探源学报0 3 期 另外,记载活动概况的书籍主要有: 杨逸海上墨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9 年l 徐昌酩c k 海美术志上海书画出版社 2 0 0 4 年 郭舒权民国书法史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 0 0 1 笠 孙洵民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1 9 9 8 年 乔志强中国近代绘画社团研究荣宝斋出版社 2 0 0 9 年 陈永怡近代书画市场与风格迁变一光明同报出版社 2 0 0 7 矩 以上海为中心( 1 8 4 3 1 9 4 8 ) 目前学术界对海派书法的理论研究状况主要是: 上海大学2 0 0 2 年起连续举办了六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出版发行了六本 论文集,收录了几百篇海派文化研究成果。但有关海派书法的文章很少,书家结社 活动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海派绘画研究文集收录了少 量海派书法文章。2 0 0 8 年1 2 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举办了首届海派书法国际研讨 会,出版了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共收录了5 0 篇文章,其中包含日本 作者文章3 篇,和现美籍华人白谦慎教授文章1 篇) 。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王琪森著 海派书画百年辉煌背后的人文精神和经济形态。 调奄显示,海派书法的研究至今没有专著问世,书法家的结社活动至今仍是学 术界关注的弱点。因此,本文以书画社团活动为切入点,以活动于社团中的书法家 为主体,以对海派书法的影e 向为日的,作尽可能的深入研究。 ( 二) 研究意义 海派文化酝酿于1 9 世纪中叶,至2 0 世纪2 0 一4 0 年代蔚成大观。在这一百年的 时间里,海派书法作为中国书法的半壁江山对推动中国近现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 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 8 4 0 年鸦片战争到1 9 11 年清朝覆亡,史称晚清或近代时期。海派书法阵营就 是在这段时间内逐渐汇聚形成。以移民为主体的上海,会馆、地方帮会开始兴盛。 寓居上海的书画家之交流结社丌始活跃并辐射全国,这是海派书法的特点之一。随 着上海逐渐商业化,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f j - - 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间,传统的雅集活 动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社团组织;传统的文人书家逐渐成为经济型知识分子书家。 正因为这一系列事件所形成的新的艺术思潮和新型格局,以及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 效应和价值,使得晚清以来一度陷入低迷窠臼的书法艺术走出一轮新的历史高度。 至今为止,海派书家的结社活动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因此对其做进一步探讨 和研究是必要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旨在对清末民初金石书画社团结社活动嬗 变及其中主要的海派书家的结社活动做一梳理,分析对海派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 ( 三) 创新之处 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对金石书画社团的研究采取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并将他们按照嬉变过程和 性质差异总结归纳为:情缘雅集、业缘结社、现代性社团三种类型。 2 将社团研究与书家的个体研究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相互依靠、相辅相成 的发展的。 3 书家的结社活动对海派书法的影响客观地一分为二。既有对书法艺术本体 的影响,也有书法艺术走向经济化发展的研究。 二相关概念 ( 一) 时间概念 1 8 4 0 年鸦片战争到1 9 11 年清朝覆亡,史称晚清时期。1 9 11 年辛亥革命后到 1 9 4 9 年新中国成立,史称民国时期。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为1 8 3 9 1 9 2 7 年,划定 此时间跨度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1 8 4 3 - 1 9 11 年。鸦片战争后,1 8 4 3 年上海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的城市之 一,逐渐由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变成中国的大都市。1 8 4 3 - 1 9 11 年是海派书法的初 期阶段,本文就初期海派书法为背景,研究此时期上海地区的民间书画社团带来的 历史效应。 二,1 9 1 1 1 9 2 7 年。研究海派书法绕不开研究海派书法家。海派书家领柏吴昌 硕对海派书法做出极为重要的贡献是本文书家研究的重点。他晚年活动于上海卒子 1 9 2 7 年;其他几位书家如黄宾虹、王一亭等,1 9 1 1 年辛亥革命之后在沪上的艺术 结社活动也十分频繁。因此民国初年1 9 1 2 1 9 2 7 年对本文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 三,1 9 1 1 年。本文的最终归宿是探讨结社对海派书法的影响,而影响之一即 为海派书法亦趋地商业化、市场化。1 9 11 辛亥革命这个转折点,从社团到书家再 到书法艺术都有质的飞跃与改变。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 8 3 9 1 9 2 7 年。 ( 二) 社团概念 中国亲情文化有五缘之说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和情缘。血缘,即直系 和旁系血缘构成的宗族关系,包括父母子女、祖父母孙子女等关系。姻缘,即婚姻 关系构成的较为接近宗族关系的亲属关系。地缘,即以共同或相近地理空间、环境 所引发的特殊的亲近关系,这应该是一种广泛意义的关系。业缘,即以曾经存在或 j 下存在的职业、事业等原因引发的经常交往而产生的关系。情缘,即以某种机缘引 发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亲近关系,如朋友、同道、兴趣等关系。 本文的研究时间为清末民初,是由封建文人聚会到现代社团的过渡阶段,笔者 将这些雅集和社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及其性质的差异归纳为三种类型情缘雅 集、业缘结社、现代式社团。情缘雅集主要有小蓬莱书画会、萍花书商i 会、豫园飞 4 丹阁书画会。其共同特点是:由位书两家发起,为了谈艺商榷和交游联渡丽聚齐 雅集,彼此为同道挚友的关系。业缘结社有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海上书两公 会、上海西泠印社、豫园书画善会、上海书面研究会。其共同特点是:金石书家为 了共同事业和业务联系起来集会结社,能够互相促进彼此事业。社会学研究表明, 良好的业缘人际关系能使人们增进团结,加强友谊,促进集体事j 比的发展。现代化 社团有上海中国书画保存会、艺观学会。其共同特点是:为了经济利益所集合起 来,并借住近现代传媒手段结社活动,社团有活动章程、宗旨、计划等,具有近现 代书画社团的雏形。 第一章 18 3 9 19 2 7 年海上金石书画社团的嬗变 第一节金石书画社团产生的背景 文人雅士挥毫泼墨、吟风弄月的聚会交游活动于唐宋元明时期早已盛行,意在 陶冶情操自娱自乐。他们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活动规则及固定严密的组织,属于 散漫的文人雅集。清末的上海于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 好的海陆交通网,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在她兼具中国传 统文化底蕴和西方先进文明元素的魅力感召下,吸引了各地商贾和文人墨客纷纷至 此避难谋生。“白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于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办皆 于于而来,侨居卖画。”1 寓居上海的文人墨客之间开始鬻书卖画并组织书画会结 社。黄可认为:“综观上海书画派的前后活动情况,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金石书画 家的结社活动频繁。”2 海派书法家走出封建社会相对封闭的书斋投入到社会,积 极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对海派书法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海上墨林是一部记载上海地区的美术简史,作者杨逸记载了自宋代至清代 数百位书画家小传及其活动情况。杨逸言:“吾乡先哲,研精翰墨,缣素流播,代 有知名。而四方宾彦,挟艺来游,更多至不可胜纪。数十年中,并吾世而相知者, 今已恍兮惚兮,弗能尽忆,其历年较远,益甚茫然。”3 上海丰厚的文化物质资源 吸引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书画家前来类聚雅集。高邕在序中记: “大江南北,书画士 无量数,其居乡而高隐者不知,其橐笔而游,闻风而趋者必于上海。上海文物殷 盛,邑中敦朴之士信道好古,姬飞翰墨。又代有闻人,雅尚既同,类聚斯广。此风 兴起,盖在百年以前。”4 在“大江南北,书画士无量数”的社会环境中,众多书 家聚集在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洋商往来的通商口岸,开始以笔墨谋生计,结社活 动就成了他们生存发展的主要途径。 l 豫振濂:海派绘:之! :会学移:究,无海派绘:互! 移:究义煲,_ 海与:露j j 版社,2 0 0 1 焦,第4 3 0 天。 2 黄:海荚术支礼z ,! :海人民芡术凼版! :,2 0 0 0 焦1 2 元版,第1 大。 3 杨逸: 海j :整从( 叙) ,! :海古麓矗舨! :,1 9 8 9 冬版,第7 爻。 4 :甍基: 海! :璺从( _ 事) ,;:海吉鲶i :;敝! :,1 9 8 9 垒三版,第5 灭。 总之,上海的特殊环境弓:发的书画家的人数骤增必然会导致社团组织的兴起, 正如i 面家高邕记载:“闻昔乾嘉时,沧州李味庄观察廷敬,备兵海上,提倡风雅。 有诗、书、画一长者,无不延纳平远山房,坛坫之盛,海内所推。道光已亥 ( 1 8 3 9 ) ,虞山蒋霞竹隐君宝龄,来沪消暑,集诸名士于小蓬莱,宾客列坐,操翰 无虚同,此殆为书画会之嚆矢。其后吾乡吴冠云孝廉,复举“萍花社 画会于沪 城。江浙名流,一时并集。至同、光之际,豫同之得月楼、飞月阁,俱为书画家游 憩临池之所。”5 第二节情缘雅集 所谓情缘雅集即指文人书家纯粹因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艺术情怀而聚合在一 起畅谈联谊的早期结社活动形式。该模式不掺杂任何经济利益关系或官职高地意 识,是非营利性、非正式的组织。 1 小蓬莱书画会 1 8 3 9 年秋成立于上海城隍庙之小蓬莱( 今蓬莱公园) ,由山水画家、诗人、常 熟虞山人蒋宝龄发起。蒋宝龄( 1 7 8 1 - 1 8 4 1 ) ,工书善画及美术史研究,著有墨 林今话、南画大成等。小蓬莱书画会是蒋宝龄去世的前一年( 道光己亥年 1 8 3 9 年) 组织筹办的,此时的蒋宝龄非书画坛领柏,但由于其交游广阔而有号召 力。正如高邕在海上墨林的序中提到的:道光己亥,虞山蒋霞竹隐居宝龄,来 沪消暑,集诸名士于小蓬莱,宾客列坐,操翰无虚日,此殆为书画会之嚆矢。蒋宝 玲一个没有功名、没有重要官职、没有高深艺术造诣的画家,借来沪消暑之机会, 能够广结众多书画名流,并成功组织画会丌创“书画会之嚆矢”实则难能可贵。蒋 宝龄生前交游甚是广阔,经常邀请海上书家同道至其居所畅谈联谊。 蒋宝玲墨林今话载:“乙亥( 1 8 3 9 ) 长夏,同客上洋时,叙于小蓬莱为消 暑计。画手毕集,或泼翠作山水、或调月变折枝、或善其胜,刃i 一时韵事也。”6 由此可窥见一斑小蓬莱书画会的活动盛况,仅仅是书画家高朋满座、聚集一堂地挥 毫泼墨、武文作画,是不掺任何杂念的纯粹的雅集助兴活动。看似散漫的雅集聚会 5 砀逸:海! :基从( 叙) ,! :海古篇凼敝;:,1 9 8 9 色,第jj :。 6 ( 湾) 薄主玲:董从今焉( 续绽) ,台北:j 义属影;:,第8 1 天。 却能擦出艺术思想的火花,志同道合的书画家渐渐地加深了解,彼此之间有了情 谊,维系雅集活动的唯一纽带即书画家之间的情谊。雅集与现代沙龙恰为相似,同 道友人在休闲养性中对于书画艺术畅所欲言互交心得而集会,都是源于一个“情 字,此乃情缘雅集也。 海上墨林称小蓬莱书画会为书画会之嚆矢,可惜的是它的活动时i 、日j 很短, 仅因为发起人蒋宝龄于1 8 4 1 年去世而解散。这便是早起的情缘雅集,没有一定的活 动规范和章程的组织是不长久不稳定的,一切权利和责任都在发起人一个人的手 中,一旦失去的发起人的保障,那么整个雅集活动也就终止,而此种雅集的目的也 是极为的单纯与简单的。 2 萍花书画会 活动在咸丰辛亥年代同治甲戌年( 1 8 5 1 1 8 7 4 ) 间的萍花书画会,初创时名萍 花诗社以诗文创作交流为主,后活动内容扩及书画并转向以书画活动为主,由钱塘 书画家吴宗麟主持,地点在西城关庙。萍花书画会仍是典型的情缘雅集模式,经常 参与雅集者有王礼、钱慧安、吴大潋、周闲、俞樾、倪耘、陶淇、包栋、顾春福 等。从萍花社雅集图记中便可见书画雅集的活动情况:“咸丰庚、辛间,余既 举萍花诗社,消寒于上海县学署问字亭。同治壬戌,复就城西牧龙道院之自在楼 船,集江浙诸名士,结夏于中,仍名日萍花,从其同也。起短至、迄 重九,凡六集,集二十四人。去沪之r ,诗集既付剞劂,画社办就道院西圃, 倩同社钱吉生、包子梁、王秋言三君共成斯图,貌二十四人于上。斯图云 者,不过志一时鸿爪而已。异同展玩之余,不啻如亲诸君子謦颏。至于人琴之感, 聚散之缘,即今r 己不胜感慨之矣。”7 钱慧安、包栋、王礼三人合力作画,吴氏 题记的萍花社雅集图,生动地画出萍花社成员的不同性格和神貌。王礼等画家合作 过金媵扇面两件,其中一件画有彩墨折枝花卉,海上墨林全文收录了萍花社 雅集图题记,其中有:“薇卿仁兄大人属,甲子七月廿又三r ,萍花社第七 集、朱仁峰写芙蓉,朱梦庐蓝菊,闵鲁孙建兰,秋道人王礼紫薇并为署款。”8 右 下方印有萍花社之厂房小印一方。从扇面所记内容看,萍花社时期已流行通过合力 72 ,t - - ,玉浩: 聿玉荚术:三漫录,! :海弓:三:i :。i 叛 :,1 9 9 4 仨版,第4 - 5 父。 8黄= j : 清末! :海合。二 :三家约结 :活动,无! :海爻术史札o ,一! :海人民荧术矗版! :2 0 0 0 焦,第 1 4 1 - 1 4 8 文。 作画的方式供应购买收藏者,题款中明确记载时 自j 、地点并使用社团的印。 萍花书i 两会的公r 丌接件,画家合力作画,迸行营销的模式表明绘画的商品化、 世俗化趋势已经来临。而此时,书法艺术仍保留着传统的欣赏把玩意识,甚至实用 的价值在这墨更加体现。每次画家通力作画之后,书法用于记载作画时间、人物、 地点等细则。也许是人们的传统观念还未摆脱,也许是书法仍作为小道依附于绘 画,使得书法艺术在此时仍能够保持她的传统元素不被现代化意识所侵入。 3 豫园飞丹阁书画会 飞丹阁书画会于同治至宣统年间活动于上海豫园九曲桥荷花池畔的得月楼。由 任伯年,吴昌硕,吴友如等人先后主持。它的会址“得月楼扇肆”的楼屋后来租赁 给1 9 0 9 年成立的豫园书画善会。它存在期l 日j 进行的一系列书画活动,对促进海上 书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飞丹阁的“飞”指往来,“月”为月青,飞月阁即指书画家艺术交流活动的场 所。9 一个飞字点出了近代书画家往来沪滨谋求生计的流动状态。飞丹阁书画会比 前两个较为复杂,除了书画交流、艺术创作的功能,“又兼具书画店铺和客栈的功 能:内设书画买卖部、书画家雅集茶室和专供外地书画家借宿之处。近代著名书画 家任伯年尚未定居上海之前,每次来上海均借宿于此地。从现存的一些任伯年作品 中,可以看到落款有作于飞月阁的题记。”1 0 陔会的雅集功能然占据主导地位 且活动更加人性化,“书画家雅集室内有笔、墨、纸个书画桌等设施”1 1 由此 看来,书画情缘雅集的性质和功能是一直在改变和扩充的。该会己比小蓬莱、萍花 社要具备一定的商业意识,但书法艺术仍不在世俗化范围之内。以历史的角度看, 飞丹阁书画会客栈的设置应是具有较先进的营业模式的,它扩充书画会的功能就更 能吸引书家文人的前往交流。相对于现代,封建社会不便的交通和通信也是阻碍书 画家交流结社的重要原因。飞丹阁开设客栈与书画买卖的性质实际上就是海派书法 市场形成的端倪。 9 黄= j :溥末:海合幺与:家翁绪:活葫,无j :海荚术文礼o ,:海人民芡术i j ;舨! :,2 0 0 0 包版, 第11 0 爻。 1 0 乒怎浩: 亭墨芡术j 夏漫录,! :海o :孟:i :i 级:,1 9 9 4 乞舨,第7j :。 1 l 庐瞩寿: 硌论q :曩结 :一慧j 1 2 - :之演交夏j j 二量纪丰: 之_ 海为,( 芡育) ,1 9 9 7 焦1 1 疋,第4 文。 9 以上小蓬莱书画会、萍画书画会、豫园飞丹阁书画会都是传统的情缘雅集,其 主要功能是联络情感、交流技艺,活动通常集中在私人寓所或公共场所,雅集者多 为志同道合的书家和艺术名流。由于情缘雅集是不定期的活动加上松散的组织方 式,造成成员流动比较频繁,所以内部管理相对简单,组织化程度也较低。同时它 们只有创设者发起者没有领导者、社团章程和组织机构,因此书画雅集一般属于非 功利性的非j 下式组织,他们是书画社团的雏形。而光绪中期成立的海上题襟馆金石 书画公会是中国第一个书画家团体。但是由于萍画书画会以出现绘面的商业化趋 势,飞丹阁书画会出现客栈和书画店,所以,情缘雅集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 性质和功能也是在一直扩充和嬗变的。 第三节业缘结社 业缘结社是一种过渡形式,它是情缘雅集的延续与扩充,也是现代化社团的前 身。相对于情缘雅集,它有了定期的结社活动,规定了活动章程,有了一定的领导 班子和会员制度,结社活动已经初具经济意识。而相对于现代化社团,他们还未采 用近现代化的宣传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结社活动只限于会员 之间的内部交流,没有更深入的渗透到社会中去。 1 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公会 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公会是中国第一个书画家团体,它标志着清末民初的情缘 雅集成功过渡到业缘结社。“题襟,是当时上海金石书画界的一种友谊上的礼节, 即至亲朋友之间彼此在衣襟上互题诗词作祝寿。”1 2 单由社名来看,业缘结社的社 团还是有一定的情缘存在的,因此它是过渡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海上题襟馆于清 代光绪中叶( 1 8 7 5 年) 成立在上海闸北交通路( 今昭通路) ,由上海北部地区的 几位书家共同发起,汪询为会长,吴昌硕任副会长。此外会员还有王一亭、黄宾 虹、王个移等百余人。它是清末民初组织严密、闻名全固的大型书画团体。 该社活动相对于情缘雅集要更加丰富。活动一般在晚会上进行,活动形式有 三:其一,书画雅士聚集于馆内挥毫泼墨、畅谈心得、互相欣赏品评,属纯粹的艺 1 2 张伟生:! :海与法翁玎弘避,与泫弓:究,! :海与:凼版! ,2 0 0 0 圭兰第1 麓,第1 1 6 爻。 l o 术交流学习;其二,会员将自己收藏的书面作品带到题襟馆供其他会员鉴赏、观 摩、研究,资源共享能扩大会员之间的。其三,是书面古董商的代理处:“书画掮 客几乎每晚拿很多金石书面古玩到题襟馆兜售,题襟馆也替会员经办会石书画作品 的经销事宜。外地来上海以卖印、卖字、卖画为生的职业金石书画家,一般也通过 题襟馆为他们定制润格和介绍金石书画的销路。”1 3 第二、三种形式的活动相对于 情缘雅集是比较有特点的。第二种形式有展览观摩会之功效。与今天的展厅展览形 式有相似之处,他们的区别有两点:是,题襟馆的书家展览的是自己收藏的书画 作品,而今天我们多数是展览自己的作品,少数为展览古人和前人的作品。二是, 题襟馆的书家们带来的观摩作品仅是会员之间的学习观摩,而今天的展览会是面向 大众的。第三种活动形式是书法艺术商业化、世俗化的标志。金石书画已经完全开 始公开的鉴定与售卖,会员的书法作品也会由题襟馆负责制定涧格和寻找购藏者。 至此,题襟馆己具备现代性的盈利与互助性,海派书法也已正式走上市场化、商品 化的道路。 2 上海西泠印社 上海西泠印社本着配合杭州西泠印社开展学术活动的目的,发扬西泠八家印风 为精神,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 为宗旨,于清光绪三十年甲辰( 1 9 0 4 ) 年在上海 :i l n 建路归仁里第五弄创办,后迁至广东路二百三十九号一直迄今。浙江人吴隐1 4 开创,十年后由吴昌硕担任社长。 文化性质的经济实业社团是此印社的真实身份,这点看来与前面任何一家社团 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社员经营独门蜜汁的“纯华印泥”、拓刊发行印谱、印行楹 联以及大量印学书籍,参与上海艺术机会交流活动等。该组织的结社特点如下: 第一,上海西泠印社最先具有领袖效应意识。1 9 1 4 年,吴昌硕被推举为社 长,他明确印社“虽名西泠不以地域,突破了沪杭建社观念上的地域和印风限 制。”1 5 吴昌硕于1 9 2 0 年就潜泉润目赞誉:“仿古秘制紫红色八宝印泥,细 1 3 黄i :滞末! :海会幺与:家药结 :活动,_ 海荚术文l :l 0 ,_ 海人天天术i :;版 :,2 0 0 0 笔版 第1 4 1 1 4 8 欠。 1 4 吴强:( 1 8 6 7 1 9 2 2 ) ,涉仁缨必人,艺术家、全业家。善会0 与:东臻筅、搀;:港、蹲;:泛。 1 5 绘够: :海爻术。二,:海弓:三:凼版! ,2 0 0 4 色版,第2 6 3 欠。 润鲜明,经久不变,冬不凝冻,夏不渗油,极合书画家收藏之用”1 6 1 9 2 0 年作 为海派书坛领袖的吴昌硕已年迈花甲,艺术成就已至巅峰状态,他的言语应是相当 有说服分量和宣传力道的。那么对于潜泉印泥的高度赞誉和评价,应该很容易影响 到海派书画家们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喜好。印泥品种有超、特、甲、乙、丙、丁六种 印泥:超种八宝炼金艺红印泥、特种八宝炼会美丽印泥、甲种八宝美丽印泥、乙种 镜面朱砂印泥、丙种朱砂朱磉印泥、丁种朱磉印泥。其质量之忧深为国内外书画家 之赞誉:“朱霞散彩,玉琢生辉,印质古朴,当今独步”。 1 9 2 0 年冬至1 9 2 2 年春,吴昌硕、王国维等2 2 人先后为首任社长吴隐印泥 阐秘书题诗文达2 3 件;吴隐1 8 8 9 、1 9 0 0 年辑拓缶庐印存初、二集,1 9 1 4 、 1 9 1 5 年又刊印三、四集,以及缶翁书画作品古铁碎会可见西泠印社很注 重领袖效应,一个赢利性的社团组织的领导人在社会上的地位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 到此社团的收益成果,这种企业效益的意识早在二十年代的金石印社就出现应该说 是比较超前和适应艺术潮流趋势的。 第二,上海西泠印社还具备商业宣传意识。1 9 2 3 年重阳节( 1 0 月1 8 同) 该社 成立二十周年,做了一系列的庆祝纪念活动,其中包括上海西泠印社九月份八折优 惠供应印泥、书籍一个月;杭州西湖西泠印社配合举办了金石书画家陈列作品展; 同时于申报刊登广告宣传。 第三,上海西泠印社还具备商品保护意识。在商品意识同趋强烈的大都市,每 件艺术品都可称为商品,而商品的伪造在市场兴起的同时也会应运而生。1 9 2 2 年 六月起西泠印社的六种印泥不再寄售一律统一改为洽售,地点在上海渭水坊和杭州 西泠印社。这种做法应该说是很明智、很超前的,既防止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混入市 场,又能提高潜泉印泥的知名度,还能扩大西泠印社的海派市场上的影响力。 上海西泠印社一直延续到现在,是本文所研究的社团中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 现在已更名为上海西泠印社有限公司篆刻艺苑,它不仅开拓名家篆刻,还将继承发 展名人篆刻手拓印谱。 1 6 绘置够:海爻术志,l 海与薹i :;版i ,2 0 0 4 龟版,第2 6 3x 。 1 7 冯z i 吾:丰玉与法今答( 1 9 4 9 1 9 9 0 ) ,幸玉旅游凼版! :,1 9 9 4 乞,第1 2 4 0 爻。 3 豫同二渤h j 善会 “书画善会,在环龙桥西,赁布业公所房屋,成立於清宣统元年,为高融之王 俊二人发起,而杨伯润钱吉生蒲作英杨保光叶指发王一亭等一次入会。收罗沪南名 画家之作品,年开展览会”1 8 豫园书画善会创建于清宣统元年( 1 9 0 9 ) 。先后 参加结社者有:钱慧安、高邕、黄克明、杨佩父、王震、黄宾虹、蔡守、马瑞熙、 吴昌硕、黄旭初、蒲作英、杨逸、顾翔生等。该会成员有近二百人,前后活动时自j 近四十年,1 9 2 8 年停止活动。 首先,豫园书画善会是一个较健全的书画机构。它是第一个拥有严密组织及完 整结社章程的书画社团,也是海派书家在美术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为谋求生存、售字 卖画、维护自身利益、扩大市场影响和慈善赈灾联谊的媒介。“共筹公私两全之 法”是此社团的首创之举:强调社员问的平等合作、统一润例、私产不可侵犯。初 创该社时创设书画善会事珞有记:“书则钟鼎、小篆、八分、六朝行楷、狂 草,画则山水、花卉、须眉、仕女、飞禽、走兽,咸应合作。即偶有独作之件,亦 必另手题款,不仅别开生面,且可各尽所长。但书画家大半都仗砚罔,因须先筹公 私两全之法,庶可共坚始终乐善之诚。今亦议定:所收之润,半归会中,半归作 者。如偶指名专件,仍照各人自有润例,概归本人,与会无涉。”该会面向市场 需求,指定会员书写作品的书体要求,还规定了会员作品售卖之后的利润分成制 度:半归会中,半归作者。这点应该是豫园书画善会的首创。“参会者利益具有公 平、公讵原则”是该会特点:“本会书画,购者如欲点品,某人与某人合作,或某 人独作,均照各人润单计算。惟本会专售各会员之新书画,其余旧画,概不寄售、 陈列,以清界限。”2 0 在激烈的艺术市场竞争中,豫园书画善会采取公平、利润 均等的分配原则。可见结社的目的不单在于交流技艺,而是带有赢利性、商业性特 点的。豫园书画社是以一定商业目的聚合起来的,有一定的业务活动作为纽带将社 团和书家联系起来。 其次,豫园书面善会还是一个慈善机构,以重视社会慈善活动而成为善会,也 1 8 火。;无:海城毽在,幸7 二戈j _ t 二焦( 1 9 2 8 ) 笔0 3 疋第2 版。第7 6 文。 1 9 钱慧安:皇:没! := :善会事巷,海:董从( 杨逸) 卷三,! :海占篇_ ! ;版! :,1 9 8 9 瓮版,第7 4 父。 2 0 钱慧安:皇:致二 善会事:各,海薹从( 砀逸) 卷三,! :海古格f ;敝! :,1 9 8 9 乞敝,第7 4j :。 是书画社团之创举。该会义卖捐赈之举,是中图书法史上的首例。如豫园书画善会 章程记载:“该会为会员公定润例,而且应纳之润,半储会中,存庄生息;遥有善 举,会议酌拨,聊尽善与人同之意云尔。”2 1 以书画艺术补益社会这是书法史上 的首创,也标志着书法家们开始以开阔的胸襟和丌放的思想面对社会、融入社会, 积极地参与社会,有计划的实施善举,努力救助有需要的人。许慎说文解字释 慈:“慈,爱也;善,吉。”现在汉语词典对慈善这样解释,“对人关怀,富有同 情心。”在现代社会,公民参与慈善活动社会步入成熟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更和 谐的考评标准之一。那么出在清末宣统年间( 1 9 0 9 年) 的豫园书画善会能出现慈 善举动,应该说当时参加善举的人们,已经开始具备现代社会意义的公民意识。结 社之善举工f 是社会精神的体现,人们积极响应社会适应社会需求,将自己的结社活 动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公民社会意识的体现。这与从 前的风花雪月、谈诗论画的雅集模式性质完全不同,古代艺术家们要么官居朝廷清 高妄大,要么隐身山林不理世事,即使集会也是毫无社会意识的环佩雅集。通过豫 园书画善会的善举结社活动,书家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各阶层的关 系更为密切。其结果往往是书法艺术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其内在精神,都开始趋向生 活化和社会化最终走向商业化。 4 上海书画研究会 1 9 1 0 年成立的上海书画研究会主要会员有吴昌硕、黄宾虹、王一亭、沈心 海、何砚北、狄南士、徐星洲、沈墨仙、冯超然、金寿石、赵子云、汪渊若、李平 书、哈少甫、蒲作英、陆廉夫等。上海书画研究会建会之际即拟定了周密的上海 书画研究会简章,规定了该会的活动计划: 一、明确社团宗旨、制定领导班子、书家团队、例会制度。“本会所提倡 研究,承接收发为宗旨,爱集海上同志,就小花园商茶雅集楼上,设立会所,公同 推选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随时晤叙,互相考证,以为保存国粹之一助。本会 公举李君平书为总理,哈君少甫、毛君子坚为协理,赵君云舫为驻会总董,倪君墨 耕为庶务协董。另延司事一人,司招待收发之事。公同推选书厕家、收藏鉴赏家二 2 1 线慧安:皇j 没二;:罾:善会事洛,海! :量林( 杨逸) 卷= , :海古籍邑版钍,1 9 8 9 是版,第7 j 欠。 1 4 十人拉急重,随时叙会。每月娩j 丁会一次。”2 2 业缘结社的书画社团也是在不断扩 充和延续的,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完善。 二、上海书画研究会将会员义务和责任的关系制度化。“会中备有笔砚画具会 中经费,先由会董捐助会董每明各助费二元,以各茶水之资。其会中经费,由 各会董酌量捐助。本会房租,每月三十元:司事薪水伙食,洋十元;茶房二名,每 名工食,洋六元,合十二元;灯火十元,懊声杂用二十元。每月约须洋八十元。先 由会董捐助,俊经费充裕,再行停止。本会每同以昼九点钟起,夜十点钟止。各会 员来会研究,会中备有笔砚画具,兴到走笔,或书或画,作为寄售品,除照各人仿 单例扣取一成外,加纸色费一成本会代接书画家之件限期,须格外从速,以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在线教育平台合伙人合同书
- 2025年农业特色产品推广拍摄合同范本
- 2025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绿色生产技术合作合同
- 2025产品授权销售代理合同书-健身器材行业
- 2025版汽车租赁公司VIP客户租赁服务合作协议样本
- 2025版汽车运输合同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条款
- 2025年宠物美容店店铺转让及服务协议
- 2025年度物流供应链优化商务咨询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精密仪器维修劳务合同范本
- 长期不在校生安全协议书4篇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卷(艺术史论重点与艺术史研究方法探讨试题)
- 野外文物看护员管理制度
- 解读学习《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课件(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 公路铣刨机转向桥关键结构疲劳寿命的深度剖析与精准预测
- 民事起诉状要素式(民间借贷纠纷)
- 幼儿园健康预防蚊虫叮咬
- 肺孢子菌肺炎护理查房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含答案)
- 绿城好房子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 茶叶施肥技术课件
- 老人进食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