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关于作品的原生价值: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作者的主观色彩和景物的客观色彩的和谐统一是本文的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即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即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关于课文的教学价值:该文被选入职高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是课内阅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散文的阅读与欣赏要求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丰富的感情及蕴含的哲理了解散文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品味散文优美而风格各异的语言 所以在教学思路上先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通过听读、朗读充分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这些景物的客观色彩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实现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感受作者的主观色彩;同时感受本文自然细腻的语言风格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该文作为文学作品的原生价值和它被选入教材后的教学价值则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二、说学情 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与学生的生活年代的差异作者的生活阅历和学生的人生体验的差异学生要克服自身“前理解”的障碍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教师要在必要的时候作点拨使学生能在与教师、同学对话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的体验比较顺利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比较充分地感受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出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一)、诵读课文感受文中清、静、悲凉的秋味; (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向往和作者内心的忧思、孤独感; (三)、理解散文的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表达艺术; 四、说学习重点: 通过细细品味语言感受秋景秋味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五、说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培养初步的鉴赏水平 六、说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 七、说课时数: 一课时 八、说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职高的语文教学 在教学中上述的“对话”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教学原则和精神那么实际教学中最基本的“抓手”或者说文本的主要教学价值呢应该是言语形式因为语文课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言语形式)的能力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即对言语形式的关注而且要实现和文本、作者的对话唯一的途径也就是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言语形式)所以在本教学设计中会很重视对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言语形式)的欣赏品味这同时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观照下关于本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始终以上述理念为至高点以展开课堂上的对话达到彼此“精神上的相遇”为最高境界以关注文本、品味言语形式为基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即使是非常普通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说明:本课的教学始终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所以学习本文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同时也是学生与教科书编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学生自我体验丰富的一个过程从而使语文课的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一种精神生活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了一种自然的状态中 课前预习:朗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了解作者生平 (一)导入 以古诗词导入通过这一导语的移情作用让学生进入到对秋的欣赏中来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展开和文本的对话从而构建文本意义 (二)学习课文 (一)初步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1、朗读课文第1、14段从文字间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2、再读第1、14段读出作者发自内心的向往眷恋之情 (二)朗读课文感受故都的秋味 品味言语形式感知意象体味客观色彩初步感受主观色彩: 1、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有何特点(文眼) 2、品味描写故都秋景的语段初步感受故都那清、静、悲凉的秋味 (1)听第311段朗诵录音思考:文中写了几幅秋景图试想象文字构筑的画面分别用相应的词来概括画面的意境 圈点、讨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学生在认真品味感受文本并没有过多的发言但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和作者在进行交流这种无声的对话可能要比有声的无效的讨论要来得更有意义 生生对话克服“前理解”的局限实现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深入体味文章的主观色彩: (2)品味画面中的各种景物的描写划出最能透露出作者感受的词句感受其中的秋味并相互交流各自的见解、感受(主要从色调和声音方面来入手) (3)朗读第311段读出清、静、悲凉的意境 教师点拨引导深入进行对话: 3、疑问:文章写的是“故都的秋”但作者的笔触却不仅限于故都之秋为何在第2、13段提到了南国之秋并在第12段提及批评家对古今中外文人写秋的评述 (师小结)随着郁达夫先生的文字我们一起领略了故都那清、静、悲凉的秋味故都的秋味真是无处不在小院里、花草中、落蕊间、蝉鸣中、秋雨下难怪郁达夫先生要不远千里到北平来饱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相比之下江南的秋自然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作者用这来解释自己独钟情于故都的秋的原因可是秋包括故都的秋之于观赏它的人们来说实际上是千姿百态的虽有萧瑟悲凉的一面可也有艳丽喜人的一面;之于文人墨客来讲笔下之秋有凄凉哀婉之作也有豪迈奔放之作;为何郁达夫先生不写那香山红叶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不写牵牛花的鲜艳的色彩而写蓝朵不写槐树的高大而写落蕊偏选这些萧瑟苍凉的景物来写甚至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绞也让作者生出阵阵落寞之感整篇文章呈现出悲凉的意境这是为什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推进学生与作者的对话)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 (三)自由朗读课文结合作者生平从文章的意境中体会作者内心的忧伤与孤独 1、知人论世:了解郁达夫其人 2、反复朗读品味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感受景物的内在神气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内心淡淡忧伤和孤独悲凉感 教师点拨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水平: (四)总结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讨论:同学们是否看出不同的作者笔下描写的景物总是呈现出不同的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传统康复理论相关知识考核试题(附答案)
- 中药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牌月嫂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敦煌市电工证考试题模拟试题初级电工考试内容(附答案)
- 化学中考新颖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泉州中考历史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宪法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电梯安全总监安全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模拟卷及答案
- 小麦胚芽油护肤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湖南益阳安化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
- 电瓶托盘堆垛车安全培训课件
- 快递分拣中心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
- 机加工安全质量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卡丁车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报告书、表、登记表)
- 加油站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