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方法及其应用透视.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摘 要 列维斯特劳斯是首先将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运用于对社会 文化现象分析的文化人类学家和结构主义大师。他利用结构主义语 言学模式来研究人类学问题,开创了一种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的新 方向。可以说,他的结构主义方法是一种朝向促进人类文化统一理 解的解释学方法论。 本文以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为蓝本,分三章对其 结构主义方法及其运用情况进行全面透视。论文的重点在于对其结 构主义方法的提纯及运用情况的展示,并对其反人道主义的声名作 出纠偏。 第一章从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产生的背景和思想 渊源谈起,重点说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马克思主义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列维斯 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的重大影响。 第二章阐述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及其运用,通过 对原始社会文化现象(主要关于亲属关系、图腾和神话)的分析展 示出其内涵的意义,并揭示他在这一过程中基于“结构”这一基点 上,重建人类知识统一体的企图。 第三章通过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思想的全面了解,我 们试图对国内外的学者都不同程度地把他作为一个彻底地反人道 主义者的评述作出纠偏。 关键词: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主义方法 无意识结构 结构主义语言学 人道主义 4 abstract levi-strauss is a cultural anthropologist and structuralism master who applies the method of structuralism to analyse the social culture phenmenon at first. he used the model of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to study the question of anthropology that opened a new direction for study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his method of structuralism is a methodology of hermeneutics which can promote culture of human to a unified understanding. this essay considers levi-strauss savage thinking as original version and makes an overall analysis in three chapter of his structuralistic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aking out his structuralistic method, shows its application and correct his comment of against-humanist. chapter one refers to background and thought origin of produce of levi-strauss structuralistic method, emphasizing the great influence of saussures the model of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marxist theory about social and the social conscilusness and freuds psychoanalysis on levi-strauss method of structuralism. chapter two expounds levi-strauss structuralistic method and useing,reveal out the meaning of its inten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the culture phenomenon of primitive society (about relatives relation , totem and mythology) and announce an attempt of levi-strauss who wants to build a knowledge unity on the basis of “structure”. chapter three refers to completely understanding of levi-strauss structuralism thought, we attempt to correct a comment whic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s treat levi-strauss as a completely against-humanist in various degree. key word: levi-strauss; method of structuralism; unconscious structure; structural linguistics; humanism 6 引引 言言 结构主义是 20 世纪 60 年代法国继存在主义思潮之后西方最为 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 列维-斯特劳斯可谓引发这场结构主义思潮的 领袖人物,被人冠之以“结构主义之父” 。 1他所创立的结构主义人 类学体系无疑是对结构主义的核心结构主义方法在其人类学 著作中的杰出应用。结构主义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它更是一 种方法论。 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言, “结构主义不是一种哲学理论, 而是一种方法。 它对社会事实进行试验, 把它们转移到实验室。 试图以模型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 ” 2也即是说,结构主义强调的 是所谓方法论的实践。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首先将结构主义方法系统地贯彻于 人类学与神话学的研究,它为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分析社会文化现象 提供了范例。他一生的主要著作有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 结构 主义人类学 、 野性的思维 、 今日图腾 、 神话学等。纵观其 著作,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这些著述无一不是对其结构主义方法的 捍卫和阐释。在他颇具建树的众多著作中, 野性的思维是其中 最为重要的一部。这部著作的出版直接拉开了法国结构主义运动的 序幕,对战后法国思想流变的分期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在它之 前,是存在主义独领风骚的时期;在它之后,则是结构主义全面推 进的时期,并由此而引发了结构主义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文、史、 哲、 艺术、语言等各学科领域的热潮。 有感于列维斯特劳斯影响之巨大以及其野性的思维在其理 论体系中的地位,本人着重研读了这本著作,并试图从中提纯出其 结构主义方法。 据我所知, 国外对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进行评论的 专著已有多本,但在国内,尚少见有这样的专著,虽然对其结构主 义方法进行研讨的文章偶见于学术期刊,却至今无人立足于原著将 其“结构主义方法”提纯出来并给予圆满而清晰的介绍。有鉴于此, 我尝试着重做这一工作。 这一工作包含了我对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方法产生的思想 7 渊源的追溯,迫使我深入了解其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模式,并从中提 纯出结构主义方法的内容和特征。另外,通过对野性的思维内 容的细致梳理,本人还欲对他如何将这种看上去抽象的结构主义方 法注入到理解原始社会文化现象所展现的活生生的意义体现出来, 显示他如何通过对亲属关系、图腾制度和神话的具体、丰富的细节 分析过程,发掘出全人类所共有的思维模式(确立一种普遍的思维 结构) ,从而建构起人类知识统一体的企图。 最后,由于本人不同意国内外一些学者加扣在列维斯特劳斯 身上的“反人道主义”的帽子,本文还试图介入讨论对此做一点纠 偏工作。 由于本人自身能力和精力有限,难免使得对这位大家的研究显 得肤浅,评述或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19 第二章第二章 结构主义方法及其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及其运用 列维-斯特劳斯首先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了原始人类的思维, 这种研究为在哲学上探索人类共同的思维特征辟出了一条新的途 径,也为重新发现(论证)文化符号系统(诸如图腾制度这样的符 号系统)的价值奠定了基础。这种结构主义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社 会历史领域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理论框架在语言学、社会学、人 类学等学科研究之间的隔离,被推广到人类文化和精神现象的一切 领域。结构主义方法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说, “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那些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结构主义在所展 现的杂乱无章的事物中发现了一种统一性和一致性,这是单纯描述 所不能揭示的。 ” 16那么,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到底包含 了哪些内容和特点呢?他是如何通过讨论人类的(各种)思维活动 类型,来发现全人类所共有的思维方式即野性的思维的 呢?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又是如何利用各种有关亲属关系、图腾制度 和神话等方面的经验材料,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在这种种纷繁复 杂的经验事实后面,去建构他的结构理论的呢?这就是本章所要阐 述的内容。 第一节 第一节 结构主义方法的内容和特点结构主义方法的内容和特点 英国的迈克尔莱恩在结构主义入门中说, “结构主义方 法的本质和它的基本信条在于,它力图研究联结和结合诸元素的关 系的复杂网络,而不是研究一个整体的诸元素。 ” 17也即是说,结 构主义方法所研究的是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总和,即结构。 “结构”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 他对结构所下的定义是: “结构是要素和要素间关系的总和,这种 关系在一系列的变形过程中保持着不变的特性。 ” 18“结构或社会 结构这个术语与经验实在并无关系,而是与依据经验实在建立的模 型有关” 。 19其基本特性体现在: “一种结构是由一种符合于以下几 20 项特定要求的模式组成的。这些要求是: (一)这种结构应展现出 一个系统所具备的下列特征,它由若干部分组成,其中任何一种成 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一切成分的变化; (二)对于任何一个给定 模式来说,都应该有可能排列出在同一类型的一种模式中产生的一 系列变化; (三)这种结构能预测出:当它的一种或数种成分发生 变化时,模式将出现怎样的反应; (四)在组成这种模式时应做到 使一切被观察的事实都可以成为直接被理解的。 ” 20在列维-斯特劳 斯看来, “结构没有特定的内容;它本身就是内容,这种内容可以 理解为是当作真实属性的逻辑组织中所固有的。 ” 21而“社会生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发生在心灵中的概念游戏的一种投射,或者甚 至是其结果。 ” 22 结构来源于何处?他认为, “在实践与实行之间永远存在着调 节者,即一种概念图式,运用这种概念图式,彼此均无其独立存在 的质料与形式形成为结构,即形成为既是经验的又是理智的实体。 ” 23这样,列维-斯特劳斯就将结构定位在介于基础和实行之间,即无 意识和有意识的意识形态之间、一个由若干概念图式组成的体系里 面。而结构的性质就是精神的无意识活动在内容上加上了形式所产 生的,它就是插在基础(结构)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一个图式系统。 换言之,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结构是先验的(具有先验的特性) ,是 人的心灵的无意识能力的投射,它存在于人的心灵的无意识之中, 而无意识就是(产生各种事物)结构形式的总根源。在这里,我们 可以明显地看到某种康德主义的影子。康德在给人类认识划定权限 的过程中,正是凭借某种先天的“概念图式”来填平感性与知性之 间所存在的鸿沟,并推动知识的最后形成,而他比康德的先验论更 极端地强调了心智对外部世界存在方式的决定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结构形式总根源的“无意识”概念,最初 是由弗洛伊德提出来的, 但在列维-斯特劳斯那里, 已被赋予了新的 含义。它不再是指非理性的本能冲动,而是指全人类所固有的、合 逻辑的、合理性的不自觉的理智能力,其作用是使散乱的心理因素 结构化,并赋予现象和事物以存在的模式和结构。同时,它又是先 21 验的,不仅先于个人的经验而存在,而且制约着人的理性思维。正 因为如此,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由“无意识”而来的“结构” ,是 不能从现实社会中直接被观察到的,也决不是由经验事实归纳出来 的,而是由观念领域抽象出来的,只能根据某种理智模式(如语言 学模式) “启示”出来。 至此,我们已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的核心概念有 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到底包含了 哪些内容呢?它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方法的立足点是确认事物有其结 构,而且事物的本质也在于它的结构。他的结构主义方法,其中心 课题就是从混杂的现象背后找出秩序或者结构来,即通过运用一定 的模式研究事物结构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发掘结构模式,以期获 得对事物的认识方法。他将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 构只是现象的外部联系,通过人们的感觉就可以知道;深层结构则 是现象的内部联系,必须通过模式才可以认识。从表层结构进到深 层结构,列维斯特劳斯采用了“分割”和“编配”的方法。所谓 “分割” , 就是把对象分解为各个基本组成部分或单元; 而所谓“编 配” ,就是把分解的部分或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秩序重新加以组 合,从关系的整体中再现对象的本质。分割的目的是编配,而只有 通过合理的编配,才能找出决定对象性质的深层结构的模型。对他 的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情况,我们将会在本章第三节中看到。 列维-斯特劳斯将社会文化现象分成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个过 程:对经验现象所作的科学描述属于意识的过程,而对现象背后的 结构所作的分析则属于无意识的过程。我们在上面已经讲过,无意 识在他这里并不是与意识相对立的心理学领域,而是社会现实与人 类文明相关的“隐蔽的基源” 。在他看来, (无意识)结构作为社会 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决定了社会文化现象的模式。他认为结构就 是社会文化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方式,能够运用于解 释任何社会现象。因此,要达到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有秩序的认识, 就要掌握结构。 22 当然, 列维-斯特劳斯所研究的结构并不是现实整体的结构, 而 是人为地将整体分成各个部分的结构,如亲属关系、民俗学等等内 容。所以,他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结构模 式的划分,二是结构层次的转换。表现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即主 张通过建立模式对现象采取共时性的研究。这种共时性的研究方 法,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对事物整体性特征的把握,注重研究诸元 素的关系网络,而不是注重一个整体内的诸元素本身。这样,列维 -斯特劳斯以共时性研究为基本方法, 在研究中将社会文化现象划分 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并指出社会文化现象的表层结构,它作为 现象的外部联系,可以通过人们的感觉来认识,而深层结构作为现 象的内部联系,不能通过经验的概念去获得它,只有通过理论模式 (无意识的模式结构)、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去寻找和发现才能认识。 他认为,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目的也就在于此透过混乱的现象拨 开表层结构的迷雾,揭示无意识结构。他说: “如果如我们所相信 的那样,精神的无意识活动就是给内容规定一些形式,如果这些形 式对所有人的精神,不论是古代人和现代人,野蛮人和文明人,都 基本上是相同的就象对于言语里表现出来的象征功能所作的 研究结果如此辉煌地表明的那样,那就应该,而且也有充分条 件,在每一种制度和习俗下面找到这种无意识结构,来得到对其它 制度和习俗能够有效的解释原理。 ” 24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构主义方法首先是一种 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它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通过 结构去认识事物,先找出一个模式; (二)在观察到的水平之下, 经验范围之外去寻求结构; (三)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它按照一 定的模式由要素组成,但整体对于部分有逻辑上优先地位; (四) 强调注意和描述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要素本身; (五)强 调静态的共时性研究,忽视以至反对历时性研究。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列维-斯特劳斯无论是对无意识结构 的建构并以此作为其结构主义人类的理论基础,还是对共时性研究 方法的运用,以及对整体性、深层结构研究的重视,都是以索绪尔 23 的同时态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方法论为楷模的。索绪尔的结构主义 语言学模式所提供的语言和言语,共时性和历时性,记号关系(能 指和所指) ,意指作用等概念都几乎原封不动地为列维斯特劳斯 所承袭,而其结构主义方法的特征也就在于在研究中对能指和所 指,共时性和历时性等概念的实际运用。 当然,列维-斯特劳斯也把某种变革引进了索绪尔的语言观中。 如果说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由能指和所指这两个平行的、没有先后秩 序的系列所形成的话,那么,列维-斯特劳斯则有所不同,他虽然沿 用了索绪尔的术语,把符号现象看作是能指,但他竭力所强调的是 能指对于所指的优先性。能指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实实在在的; 而所指,他认为,在符号每次重现过程中,符号的意义是由它们在 特定的结构中所占有的位置所决定的,正如他所说, “系统中的各 个项绝无任何固有的意义,其意义只是位置性的一种一方 面为历史与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为各项必定出现于其中的系统的结 构作用。 ” 25毫无疑问,在列维-斯特劳斯那里,符号的意义是多元 的,但特定的位置又拒绝我们对符号进行任意的或模糊的解释。 和列维-斯特劳斯一起把这个变革引进索绪尔语言观中的, 还有 拉康。拉康将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许多概念应用到了他的精神分析 理论中。 他和列维-斯特劳斯一样关心无意识的结构, 只不过两者的 侧重点有所不同列维-斯特劳斯关心的是部落神话, 而拉康关心 的是个人思想。拉康在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概念对精神分析进行 重新解释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说, “下意识是语言的全部结构。 ” 26他 认为精神分析经验在无意识中所发现的就是整个的语言结构。并且 拉康把自我意识所依存的主观际关系和语言与社会的象征次序等 同起来,他注意在神话中(既是文化的神话,又是个人的神话)使 用的符号,借以揭露在符号关系中的个人的有意识的思想与无意识 的思想,他认为他对本能理论的重新解释正好是和索绪尔的语言学 理论相汇合的。拉康接受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能指概念,但是将能指 变成了语言的构成要素。在拉康那里,能指和所指不再是两个平行 的、彼此之间的关系要由不同场合中其要素之间的不同关系来决定 24 的系列。他将能指绘制到索绪尔的语言和同步性概念中,而所指则 被绘制到索绪尔的言语和历时性概念中,所指不再代表能指所指的 概念,而代表对于构成语言的不同关系的具体用法。事实上,作为 索绪尔的追随者, 拉康和列维-斯特劳斯想要在描绘土著居民的神话 和被精神分析的病人的梦上进行合作都是想从这里发现个人 的和集体的自然与文化的来源,都把语言理解成为“形式” ,理解 成为一种自我满足的体系,而这一体系在每一阶段都是历史的,也 是完满的。 第二节第二节 探索全人类共同的思维类型野性的思维探索全人类共同的思维类型野性的思维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体系的创立无疑是运用结构 主义方法对原始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辉煌成果。他之所以选择 了对原始社会文化现象行进分析,首先,其用意并不在于了解人类 智力发展的原始阶段,也不是潜藏的特殊文化领域里的意识形态, 而是所有人共有的能跨越时空的思维模式。原始社会具有他所认同 的“无历史性”的特征,因此他认定通过对原始社会文化现象的研 究可以发现原始人的思维结构也即所有人共有的思维结构(无意识 结构) ,从而揭示出人类文化的根基,建构出一种人类知识的统一 体。其次,他在探索原始社会文化符号的过程中所关心的,不是对 每个符号都作出单一的解释,而是要把各种符号之间千变万化的差 别和补充解释揭示出来, 重新揭示符号系统结构的价值所在。 最后, 他尤为关注的是符号之间的系统联系,认为抽象层面上的解释是确 立这些关系的手段,而不是以自身为目的的。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全人类有着共同的思维结构和思维原则, 这些共同的思维结构和思维原则无论是在我们现代的文明人的头 脑中还是在原始人的头脑中都起着相同的作用。我们现代人所具有 的这种共同的思维原则早就为现代生活所异化了,而原始民族的思 维原则还保持着最初的纯朴状态,因此,对于研究人类共同的思维 结构,他主张最好是利用原始民族的思维,这有助于揭示原始思维 25 的逻辑。神话研究也是揭示古代思维的一种重要渠道。 但是在列维-斯特劳斯之前,无论是进化论还是功能学派的人 类学家在观察世界各地土著居民的文化时,都没有摆脱西方文化优 越的视角。他们普遍认同的是:未开化人类的具体性思维与开化人 的抽象性思维是分属于“原始”与“现代”或“低级”与“高级” 两种等级不同的思维方式。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的开 篇,就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他说道, “如果人种学家基于偏见, 认为原始人简单和粗陋,这样就会在很多情况下,使人种学研 究忽略复杂而首尾连贯的、有意识的社会系统。因为他们曾经 非常匆忙地从中得出一种结论,认为原始人的智力水平必定是同样 低下的。 ” 27因此,他指出, “我们必须修改我们那副关于这种原始 性的传统图画。 野蛮人肯定既不同于人们通常所设想的那种刚 刚脱离动物阶段而还受制于其本能需要的生物,也不同于那种受情 绪驱使而又陷于混乱和参与的意识。 ” 28 列维-斯特劳斯指出, “人到处都一样,现代西方人和原始人没 有区别。 ” 29原始人的思维即野性的思维和现代人的思维即科学的 思维没有质的区别,它们只不过是人类历史上始终存在着的两种互 相平行发展、各司不同文化职能、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思维方式。 对于列维-斯特劳斯而言,人类的艺术活动始终与野性的思维相符, 而科学活动则是与现代人的思维相符的; 正如植物有 “野生” 和 “园 植”两大类一样,思维方式也可分为“野性的” (或“野生的” )和 “文明的”两大类。 那么,列维-斯特劳斯想要说明的全人类所共有的思维方式 野性的思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 “野性思维的特征是它的非时间性;它想 把握既作为同时性又作为历时性整体的世界,而且它从这个世界中 得到的知识与由室内挂在墙壁上两面相对的镜子所提供的知识很 相象,两面镜子互相反射(并反射那些处于两者之间的东西) ,尽 管反射不是严格平行的。这样就同时形成了大量的形象,其中没有 一个与任何其它一个雷同。因而任何单个形象所提供的只是有关家 26 具和饰物的局部知识,全体群象则是由表现着真理的不变属性所刻 画的。野性的思维借助于形象的世界深化了自己的知识。它建立了 各种与世界相象的心智系统,从而推进了对世界的理解。在这个意 义上野性的思维可以说成是一种模拟式的思维。 ” 30在指出野性的 思维除了可以作为一种“模拟式的思维”之后,他提出, “野性的 思维是通过理解作用而非通过感情作用来进行的。所借助的方法是 区分和对立,而非混合和互渗。 ” 31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野 性的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量化的思维” 。 原始思维和现代科学有着同样严格的逻辑。列维-斯特劳斯指 出,现代科学的目的是进行秩序化。对此,他引用一位现代分类学 理论家的话说道:“科学家们对于怀疑和挫折是能容忍的,因为他 们不得不如此。他们唯一不能而且也不应该容忍的就是无秩序。理 论科学的整个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自觉地减少知觉的混乱,理 论科学就是进行秩序化活动”而“我们称作原始的那种思维”也 同样“就是以这种对于秩序的要求为基础的,不过,这种对于秩序 的要求也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因为正是通过一切思维活动所共 同具有的性质,我们才能更容易地理解那类我们觉得十分奇怪的思 维方式。” 32因此, “野性的思维在与我们的思维相同的意义与方 式上是合乎逻辑的。” 33 原始思维除了和现代思维具有同样严格的逻辑外,它也同样满 足理智的需要。针对一些专家遵循有用性原则,只研究和自己研究 领域有直接关系的现象,却指责“印第安人用名字来称呼的只是那 些有用的或有害的东西”, 34进而否定他们对于理智需要所做的动 植物分类活动的价值,列维-斯特劳斯收集了许多原始土著人关于 动植物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资料。他认为,这些分类知识资料表明他 们对没有直接用处的动植物也感兴趣,土著人的分类知识是满足理 智需要的秩序化的活动。 因为, “动植物不是由于有用才被认识的, 它们之所以被看作是有用或有益的,正是因为它们首先已经被认识 了。” 35他举例说,雅库特人用接触一下啄木鸟的嘴来治疗牙痛, 卫拉特人用鹧鸪血、马汉来治疗疝气和瘊子,布利亚人用鸽子汤来 27 治疗咳嗽等等,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类知识都是 没有什么大的实际效用的, 因为 “的确, 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实用。 ” 36他认为这是一种 “对于客观知识的渴求,是我们称作原始 的人的思维中最易被忽略的方面之一。即使它所关心的事实与近 代科学所关心的事实很少处于同一水平,它仍然包含着与后者相类 似的智力运用和观察方法。” 37逻辑的结论是:这种知识“它首先 是为了满足理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 38 原始思维也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原始人类并不像一些学者所认 为的那样都是形象思维。列维-斯特劳斯指出,“丰富的抽象性词 语并非为文明语言所专有。” 39而是由于各种语言中概念的规定不 同, 造成了人们对原始民族抽象思维能力低下的误解。 他举例说道: “象橡树、山毛榉、桦树等词与树这个词一样, 也同样有资格被看作是抽象词。而且按照这一观点,一种包含有 树一词的语言,在概念的丰富性上也不如那种虽然缺少这个词 但却含有数十数百个个别物种与变种的词的语言。” 40也就是说, 丰富的抽象性词语也同样为原始民族所拥有或者更甚。而且,“使 用词的抽象程度的高低并不反映智力的强弱,而是由于一个民族社 会中各个具体社团所强调和详细表达的兴趣不同。” 41 总之,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原始人的思维和现代人的思维一 样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和富于理智。他指出,野性的思维和现代的 思维是人类历史上始终存在着的两种不同的科学思维方式,“两种 方式都起作用,但当然不是所谓人类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作用, 而是对自然进行科学探究的两种策略平面的作用:其中一个大致对 应着知觉和想象的平面,另一个则是离开知觉和想象的平面。似乎 通过两条不同的途径都可以得到作为一切科学的不论是新石 器时代的或是近代的对象的那些必要联系:这两条途径中的一 条紧邻着感性直观,另一条则远离着感性直观。” 42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人类思维 的历史发展不是从布留尔所说的从原逻辑思维走向逻辑思维,思维 在人类之初,就是具备了两种不同特点的思维,一种是比较形象的 28 思维,一种是比较抽象的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后来在漫长的岁月 中各自平行地发展,前一种思维的发展结出了艺术的果实,后一种 思维的发展结出了科学的果实。 “当然,野性的思维能够理解的性 质与科学家关心的性质不同。他们是分别从对立的两端来研究物理 世界的:一端是高度具体的,另一端是高度抽象的;或者是从感性 性质的角度,或者是从形式性质的角度。一种成熟于新石器时 期,它为一种关于感觉事物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它还通过各种 文明技艺继续满足着我们的基本需要,如农业、畜牧、制陶、纺织、 食物的保存与加工等;另一种从一开始就存在于可理解性事物有关 的平面上,现代科学即为其产物。 ” 43 综上所述,回顾列维-斯特劳斯关于结构的思想(见本章第一 节) ,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列维-斯特劳斯那里,思维是源,进一步 说,思维的结构是源,无意识结构作为一切结构形式的总根源,它 决定了社会文化现象中的其它种种结构模式。思维的结构也决定着 人的思想、人的行为以及种种的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和文化现象 都是人类心智深处的逻辑结构的反映,是研究原始人思维的材料。 因此, 他对原始思维结构的关注, 即探究全人类所共有的思维方式, 也就为无意识结构的合理论证过程作了有力的铺垫。通过寻找人类 思维源头的这一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 列维-斯特劳斯解决了以往人 类学家的一种左右为难的处境:他没有把人类的本性和文化变迁对 立起来,而是力求将前者置于后者的背景之中,把它当作一种抽象 的统一的结构,来统摄具体可见的变异现象,建构起社会、文化和 人的一种知识统一体。 第三节第三节 结构主义方法的运用结构分析结构主义方法的运用结构分析 亲属关系、神话和图腾制度亲属关系、神话和图腾制度 通过上一节的内容我们了解到, 列维-斯特劳斯在探索全人类共 同的思维结构的这一过程中,试图在深入挖掘文化特殊性意涵的同 时,重建人类知识的统一体,而无意识结构就是理解(用以实现)他 29 的这一企图和其全部人类学理论的基础。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 思维结构渗透在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现象 之中,由它产生社会结构、亲属结构、神话结构等等,一切其它形 式的结构都来源于无意识结构,都是无意识结构对外界的投射。在 他看来,社会关系只是一些经验材料(或者说要素) ,而要了解这 些经验对象,就要选择这些经验材料的模型或模式,并且通过这些 模式来理解社会结构。他提出人类学家的主要工作(任务)也就在 于建立这些概念化的模式,以提供人们认识杂乱无章的社会文化现 象背后的无意识结构的方式。那么他是如何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 抽象出隐藏在各种原始社会文化现象之下的无意识结构:诸如亲属 关系结构、图腾制度结构和神话结构等的呢?这就是本节将要阐述 的主要内容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他发掘这些结构的过程,也正 是通过这种种的特殊实例,阐明他的结构主义方法的过程,这无疑 是同一过程。 一 亲属关系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的社会生活当中占 据着重要的地位, 列维-斯特劳斯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他的结构 主义人类学认为,亲属关系就是与家庭有关的亲属称谓的体系,它 产生于家庭的血统关系与婚姻关系。以往人类学研究的缺点在于只 看到亲属关系中的成分诸如夫妻、兄弟、姐妹、父子等,而没有看 到它的结构。他的结构主义方法主张通过亲属关系的分析而找到它 的结构,从而从结构的整体上确定这些亲属关系的意义。因为“如 音位一样,亲属称谓是意义的元素;亦如音位一样,只有当它们整 合到系统中去之后,它们才获得意义。 ” 44他提出先把分析对象分 解成一些结构的成分,然后在这些成分之间找出它们的对立、相互 关系、排列与转换,从而从这里发现决定亲属关系的结构。 他认为他的这种结构主义方法是与结构语言学相一致的。亲属 关系和语言关系一样,亲属关系的各个项即社会成员,相当于语言 中的一个词, 词可结合成句子, 亲属的成分也可结合而成亲属关系, 由词结合成的句子,在语言上是表层结构,内里还有深层结构,亲 30 属关系也是如此,它只是一种表层结构,它的内部的深层结构则是 亲属结构。亲属结构确定亲属关系中的各个项的意义,这与词结合 为句子与语言是一样的。他认为,亲属结构与语言结构都是在人类 心灵活动的无意识层次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这种婚姻规则与亲属结 构在不同的社会中也有相似的地方。他提出应当“把婚姻规则和亲 属系统当成一种语言,当成一种在个人和群体之间建立某种沟通方 式的一系列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起到中介作用的是能够在氏族、 宗族和家族之间流通的群体内的妇女,它代替了能够在个人之间流 通的群体内的语词,但这种代替根本改变不了以下事实:这两种情 形在现象上有着完全一致的本质。 ” 45这样,列维-斯特劳斯就把亲 属关系归结为女人的交换关系,认为女人在群体之间的交换如同语 词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之间的交流一样,是信息的传递,通过这种 传递,各个群体的人连接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他声称,婚姻关系 中的女人交换关系作为社会结构中的最原始、最简单的、不可还原 的关系,它保证了社会生活的成立,因而是最根本的交换体系。在 这个最根本的交换活动中,人们无意识地保持一种带普遍性的逻辑 结构,即乱伦禁忌原则,这样就在男女之间尽可能地排除了近亲婚 姻。这也正是亲属结构的意义之所在。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他并 没有说明人们出于什么理由放弃了原始的乱伦,而将之归诸于一种 功能主义的解释。 二 如同把亲属关系看作语言一样,列维-斯特劳斯认为, “神话是 语言:神话要让人知道,就必须讲述;神话是人类言语的一部 分。它与语言既相同,又不相同。 ” 46 “它在一个特别高的层 次上起作用。 ” 47按照他的这种观点,神话与别的文化现象不同, 神话研究应当是一种原始的科学,它不能还原为其他的东西。因此 它的基本的有意义的单位不是音位或者全部的词这种较低的组织 水平,而是短语和句子。当然按照对语言的结构分析他将神话分为 神话结构与神话故事,神话结构相当于语言,是无意识的产物;而 神话故事则相当于言语,是有意识的产物,当然有意识的只是无意 31 识的一种表达。 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结构的分析采用的是分割与编配的方法, 也就是先把神话分解成片断或情节即他所谓的 “大构成单位” 或 “神 话素” (这种“神话素”是神话的符号,是与语言的符号一样任意 的) ,他认为,这些情节体现了编造神话的人们所要表达的某种关 系。通过分析情节可以从中总结出它的结构,然后再把这些情节加 以比较,以从中发现神话的基本结构。根据这种方法,列维-斯特劳 斯认为要了解神话的意义就必须对神话故事本身作出分析,以发现 其中的神话结构。他强调神话具有自身的理性,这种理性按照无意 识的符号的逻辑运行,它像科学的逻辑一样严格,这种无意识的符 号是一种集体的信码。他认为表面看似混乱而无逻辑的神话,在对 其进行结构分析之后,可以发现,神话都包含着一种集体的无意识 性质的逻辑(理性) ,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缺乏逻辑的内容实际上是 受集体信码支配的,它传递了人类的无意识信息。这些信息也就是 指人类想要解决自身存在中的一些根本性的矛盾,诸如生与死、自 我与他人、自然与文化等之间的矛盾。 作为对神话的结构分析的一个典型的例证, 列维-斯特劳斯分析 了希腊神话中关于俄狄浦斯的故事。这个希腊神话是讲卡德摩斯如 何建立忒拜城;他的后代俄狄浦斯如何在他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杀 父娶母,在这件事暴露后如何受到惩罚以及他与他母亲结婚后所生 四个子女的故事。 列维-斯特劳斯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这个故事 的一个版本,即只作了一种分析。他认为还可能有其他的分析。他 把这个故事的情节分为四栏,主要的是第一栏与第四栏,第一栏包 括的情节是“卡德摩斯去寻找被宙斯骗走的妹妹欧罗巴” , “俄狄浦 斯娶其母伊俄卡斯忒”和“安提戈涅不顾禁令葬其兄波吕尼刻斯” 。 他认为这一栏的情节表示出来的意义是过分看重血缘关系,即已超 出了血缘的正常关系,而这些要说明的问题则是人由父母两性所 生。与第一栏相对立的第四栏,包括这样一些成分: “拉布达科斯 (拉伊俄斯的父亲)瘸子(?) ” , “拉伊俄斯(俄狄浦斯的父亲) 靠左脚站立(?)而“俄狄浦斯肿脚(?) ” 48他认为这一栏 32 的材料是强调人与植物一样,是土里生长出来的,因为从土里长出 来,所以不能正常地走路。通过他对这个神话故事的结构分析,我 们可以看到, 对立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神话, 一直到最后的转换形式, 这个著名的神话最后想要解决的无非是人的土生起源(一元生,即 生于土地)和人由男人和女人结合而生(二元生或二性生)之间的 矛盾,也就是要解决自然(土生)和文化(两性生)之间的矛盾。 列维-斯特劳斯指出了这种二元对立概念属于人类本质的对立, 这种对立随处可见。他认为,结构是由关系来刻画的,一切关系都 可还原成为“两两对立的关系”正如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两两 对立关系”一样。他不仅将这种二元对立用来解释神话,作为分析 神话的基本模式,而且如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的,他把亲族关系、 婚姻习俗、饮食方式、图腾观念等都是纳入到二元对立的关系中来 考察的。如丈夫和妻子、兄弟和姐妹、男人和女人、上和下、生和 死等,总是对立存在的,他认为它们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原初形态, 充满着文化的意义。他因此断言,各种神话之间不仅仅具有以往神 话学家所称的一种紧密的联系。相似性只是神话系统关系的一种类 型,而对立性则是另一种类型。 至于神话的意义他认为不在于构成神话的孤立的、静止的因素 (神话素)之中,而在于这些因素互相结合的方式之中。如同图腾 制度是实行图腾制度的人用作了解现实的手段那种意义上一样,神 话也是一种构造和安排现象的手段,而且神话的确是可以被看成是 这样一种相同的方式的, 其区别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只在于神话首 先用来安排故事中的概念与表述,这是因为神话与那些其他的例子 不同,它们只限于用词来实现这种安排。因此“神话的真正构成单 位不是一些孤立的关系而是一束束的关系,只有以这种关系束的组 合的形式,这些构成单位” 49才获得意义。研究神话也就是研究这 些神话因素(神话素)在结构上的相互关系,其目的也就是提供一 个能够克服某种矛盾的逻辑模型神话结构。 另外, 需要在这里提到的一点就是, 列维-斯特劳斯通过对神话 学的研究,认为神话为我们透视人类思维的自发活动提供了一种与 33 众不同的视角。他认为,神话也是一种野性的思维,对神话的研究 将有助于揭示原始思维的逻辑。尽管他认为,神话思维这种具体性 的思维“按其本质必然被限制在那类与注定要由精确的自然科学达 到的那些结果不同的结果,但它并不因此就使其科学性减色,因而 也并不使其结果的真实性减色。 ” 50因此,“不要错误地认为,在 知识演进史中,神话与科学是两个阶段或时期,因为两种方法都是 同样正当的。” 51通过他对神话思维所做的说明,这让我们可以理 解他的四卷本的神话学为阐述和发展人类思维中那些鲜为人知 的特点而做出的努力。他旨在指出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 是表面上看起来两种要素的对立实际上有一个三元结构。二元对立 关系是互相联系的,在如此被连接的二元关系中总会出现一个中 介,由此产生一个三元关系,并产生新的三元关系。让我们在此用 列维-斯特劳斯本人使用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模式。 生与死的对立 相当于农业生产与战争厮杀的对立,但在农业与战争之间,存在着 捕猎活动,它既与农业相似(豢养猎犬) ,又与战争相似(杀死猎 物) 。捕猎的对象有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对立,但两者之间又有 一个中介食腐肉的动物(既食肉、又不杀死食物的动物) 。我 们由此有下列关系的衍生: 生 农业 捕食草动物 捕猎 捕食腐肉动物 死 战争 捕食肉动物 他认为,这种三元结构的事例大量地存在于原始文化之中,是 对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相一致的一种明证。他把这种二元对立中的 三元关系称作“结构辩证法” ,并将其与黑格尔所阐明的“正题、 反题、合题”的辩证思维形式相比拟。 通过上述列维-斯特劳斯对亲属关系结构和神话结构的分析, 我 们可以发现,他的分析方法是完全来源于索绪尔和雅可布森等结构 主义语言学家的,这就是先找一个“中介”因素,再以这个“中介” 34 为交换工具来解释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所始终坚持的一条“交 换”逻辑是:在亲属结构中,是女人交换充当了媒介;在神话结构 中,是为雅可布森所深刻描绘的信息交换充当了媒介;在图腾团体 与团体的交往中或者说在原始部落与部落的交往中,则是食物充当 媒介,由此造成亲族关系、语言关系和生产关系。对于列维-斯特劳 斯的这一“交换”逻辑我们已了解了前两者,接下来是有关他的图 腾制度结构理论。 当然,列维对神话的研究结果大有争论,如埃德蒙利奇就认 为“他对神话的解释和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有着同样多的迷惑力, 不过,也有同样的弱点” 52,是很“精明的空论” 。但是,他确实 很深入地应用了神话作为研究思维历史的一种手段。无论他的结论 正确与否,在方法论上他所作的探索对思维史研究还是有所启迪 的。 当然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所表现出来的和谐一致性, 完全 是他进行分析所产生的结果。他的分析过程是有高度的倾向性和特 殊性的。分析选择某些因素而不理睬另一种因素,它集中注意于在 某些点上的神话故事的纯粹的框架,但是却把具体情节的意义放在 其它的各点上。 三 列维-斯特劳斯在 野性的思维 一书中对图腾制度所作的许多 解释是他的整个方法论的最典型的表现,也是其结构主义人类学的 完全代表。 在众说纷纭的图腾理论下面,列维斯特劳斯根据自己在南美 的调查研究和当时发表的非洲、澳大利亚等地最新的人类学研究材 料,吸取了迪尔凯姆有关图腾的象征性和集体意识的部分,同时也 利用了拉德克利夫布朗有关图腾的结构分析,后者也恰好与他自 己的神话结构的研究有关联,他得出结论: “所谓图腾制度只是依据 由动物和植物名称所构成的特殊命名系统的一种特殊表达(在某种 意义上,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那样),它具有的惟一独特的特征, 就是通过其他方式所阐明的相关和对立这种对立最为普遍的 模式,以及最系统的运用也许可以在中国找到。在那里,阴阳两种 35 原则的对立就是男女、昼夜、冬夏的对立所以,图腾制度可以 被还原成一种阐明一般问题的特殊方式,也就是说怎样去制造对 立, 而不是成为整合的障碍, 甚至将对立产生出来” 53这也就是说, 图腾反映出来的对立的分类现象是人类头脑中一种先验性的结构, 是部落之间生产关系和语言关系的结构性现象。 列维-斯特劳斯指出, 图腾 “把自然和社会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 的分类图式” 54,这种图式把社会的某一团体和自然的某一物种归 于一类,而一个部落用哪种动植物物种作图腾,是由他们的物质生 产关系决定的。每一图腾部落都为了其它部落利益而负责保护和管 理某一动植物,并通过互换产品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他们用图腾 系统来分析事物,把事物安排为一个以图腾为主的秩序,这为他们 提供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区分系统,并维护了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结 力。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原因就在于 “原始的关系是两个体系之间的 关系:一个体系以群体差别为基础的体系,另一个体系是以物种差 别为基础的体系,而群体的多元性和物种的多元性既直接相关,又 彼此对立。 ” 55简单一点说,就是动植物物种没有相互混同,在外 部形态和生存方式等方面也都各自有别,从而提供了许多相互对立 的特征,为原始部落群体通过选取这些特征而使人类群体产生对 立。 因此, 列维-斯特劳斯将图腾归为一种以差别对立为原则的分类 原则,这种分类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它与不进行分类相比自有其 价值” 56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但是由于原始人缺乏中间符号系统, 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建造工程节点方案(3篇)
- 丰台工程用井方案(3篇)
- 农业无人机租赁市场用户满意度调查与2025年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 农业无人机监测与遥感技术在2025年产量预测中的应用分析报告
- 牧童谣课件教学课件
- 矿业会计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安全教育培训评估意见课件
- 风电叶片回收处理技术现状分析及2025年产业化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电力行业市场前瞻:电力物联网技术创新投资战略分析
- 停车场租赁书
- 2025-2030年中国铜包铝线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JG/T 333-2011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技术条件
- 宾馆内部治安管理制度
- “美感让美安全”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解读课件
- 立克次体病患者护理
- 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
- 合作代建合同协议书
- 送养协议书范本
- 三星手机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及消费者行为研究
- 中国石化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抗癫痫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