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校长课程领导是影响学校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关键性因素。可是,从已有的研 究成果看,校长课程领导还遭遇着现实的困境,其作用的发挥并不理想。校长课 程领导不只是行政或技术层面的问题,校长的专业素养更会影响到课程领导的实 施。换言之,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影响着学校课程领导能否有效达成。基于此,本 研究尝试着从领导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现况的调查,揭示其存 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实践策略, 以期能为校长有效实施课程领导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文在概念解读的基础上首先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现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一 方面校长课程领导力具有良好的表现:校长在主观上能正确认知自我角色,并逐 渐认识到其课程领导是一种专业行为,这些都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奠定了一 定基础。另一方面校长课程领导力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领导意识 淡薄、课程领导知识缺乏、课程领导能力不足与课程领导作为失当等四个方面。 进而本文分析了导致校长课程领导力存在问题的原因。课程领导的过程牵涉到人 与环境的互动,校长课程领导力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既有教育制度、思想文化 层面的原因,又有校长自身以及支撑环境层面的原因。 最后,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探讨了如何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一 方面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布式领导、 校长专业化、“自在 “自为 、开放式文化等理论对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影响。 另一方面,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是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的,本文试着从更新思想 观念、促进专业成长、落实赋权增能、积累实践智慧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供 参考的实践策略。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是一项漫长、复杂的系统工程,尚需进 行全面的理论思考与深入的实践探索,希望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 关键词:校长课程领导领导力提升 a b s t r a c t t h ep r i n c i p a la l sc u r r i c u l u ml e a d e ri sc r i t i c a lf o rt h es c h o o lc u 币c u l u mr e f o 姗a n d p r a c t i c e ,b u ti ts t i l le n c o u n t e r sr e a l i s t i cp r e d i c a m e n t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e x i s t i n g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p r i n c i p a la sc u 仃i c u l u ml e a d e ri sn o t0 1 1 l y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o rt e c h n i c a li s s u e s , p r i n c i p a l s p r o 先s s i o n a lq u a l i t ym a ya l s o 对f e c t st h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c u i t i c u l u m l e a d e r s h i p i no t h e rw o r d s ,t h e 州n c i p a l sc u r r i c u l u ml e a d e r s h i ph a sa i le 脏c to nt h e a c h i e v e m e n to ft h es c h o o lc 咐i c u l 啪l e a d e r s t h e r e f o r e ,f 而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l e a d e r s h i p ,t h e 饥l t h o rt r i e st o r e v e a lt h ep r o b l e m sa n dc a u s e sb y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t h e p r e s e mc o n d i t i o no fm ep r i n c i p a l sc 嘶c u l w nl e a d e r s b i p ,e x p l o r ep r a c t i c a ls t 】眦e g i e s f o rp r i n c i p a l st op r o m o t et h ec u r r i c u l u ml e a d e r s m p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 , a n dh o p e st op r o v i d eh e l pf o rp r i n c i p a l s o nm eb a s i so fi n t e r p r e t i n gt h ec o n c e p t ,t 1 1 i sp 印e rf i r s t l yi n v e s t i g a t e st h ep r e s e n t c o n d i t i o no ft h ep f i n c i p a l sc u r r i c u l u ml e a d e r s h i p ,a n dd i s c o v e r sm a tt l l ep r i n c i p a l s c u i r i c u l 啪l e a d e r s l l i ph a sg o o dp e r f o h 】 1 a n c e :p r i n c i p a l sh a v ec o r r e c ts e l f r o l ec o g n i t i o n s u b je c t i v e l y ,a n dg r a d u a l l yr e a l i z et h a tt h ep r i n c i p a l2 u sc u r r i c u l u ml e a d e ri sab n do f p r o f e s s i o n mb e h a v i o 虬a l lo f w h i c he s t a b l i s ht h ef b u n d a t i o nf o r p r o m o t i n g t h e p r i n c i p a l sc 附i c u l 啪l e a d e r s h i p b u ti ta l s oc o n 舶n t sw i t ha 1 0 to fp r o b l e m sw h i c ha r e m a i n l yi n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k n o w l e d g e ,a b i l i 够a n da c t i o n t h e n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z e st h ec a u s e sm a tb r i n ga b o u tm ep r o b l e m so fp r i n c i p a l s c u r r i c u l u ml e a d e r s h i p 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p r i n c i p a la sc u 而c u l u ml e a d e ri n v o l v e s 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铆e e np e o p l e 锄de n v i r o n m e m ,s ot h er e a s o n sw h yt h ep r i n c i p a l ? s c 嘶c u l u ml e a d e r s h i pc o n f 如n t sw i t hal o to fp r o b l e m si n c l u d ee d u c a t i o n a ls y s t e m , i d e o l o g ya n dc u l n l r e ,研n c i p a li t s e l ea sw e l la ss u p p o r t i n ge n v i r o l l r n e n t f i n a l l y t h i sp 印e re x p l o r e sh o wt op r o m o t et h ep r i n c i p a l sc u 仃i c u l 啪l e a d e r s m p 向3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h e o 巧a n dp r a c t i c er e s p e c t i v e l y o no n eh a n d ,t h e r e sa 伊e a t n e e df o rt h e o r e t i c a lg u i d a n c et op r o m o t et h ep f i n c i p a l sc u l l r i c u l 啪l e a d e r s h i p ,t h u st k s p a p e r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st 1 1 e 廿1 e o r i e sw l l i c ha f r e c tm ep r i n c i p a l sc u t 西c u l u ml e a d e r s h i p , s u c ha u sd i s t r i b u t e dl e a d e r s h i p ,p r i n c i p a lp r o f e s s i o n 出i z a t i o n ,i ni t s e l fa n d f o ri t s e l f , o p e nc u l t u r e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p r i n c i p a l sc 嘶c u l 啪l e a d e r s h i pi s 黟a d u “l y p r o m o t e di l lp r a c t i c e ,s ot 1 1 i sp a p e rt r i e st op u tf o r w a r ds o m ep r a c t i c a ls t r a t e g i e s 行o m f o l l r2 u s p e c t s :r e v i e 、析n gt h ei d e aa n dt 1 1 es e n s e ,f i a c i l i t a t i n g p r i n c i p a l sp r o f e s s i o n m d e v e l o p m e n t ,g r a n t i n gr i 曲ta i l di n c r e 商n ge n e r g y ,a c c 啪u l a t i n gp h r o n e s i s t h e r e ss t i l l al o n gw a yt op r o m o t et h ep r i n c i p a l sc u r r i c u l 啪1 e a d e r s h i p ,w 1 1 i c hn e e da l lo fu st 0 r e f l e c t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a i l d e x p l o r ed e e p l y t h ea _ u t h o rh 叩e st h a tm o r ea n dm o r e s c h o l a r sw i l lt a k ep mi nt h i sf i e l d k e yw o r d s :研n c i p a l ;c 嘣c u l u ml e a d e r s h i p ;l e a d e r s h i p ;p r o m o t e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中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奇匀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袁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袁示了谢意。 学住申请人( 学住论文作者) 釜名: 2 0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住。作为学住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 2 0 口万年6 月l 自 学住论文指导教师签名:刁jt , , 。 巳吉 寸i ( 一) 研究缘起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 0 01 年起在我国全面推行,尽管此次课程改革仍 然以自上而下的推进为主,但是由于重视学校课程的发展,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课程改革只有引起学校层面的变化才能真正体现改 革的意义。而在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无疑是不可替代的主角,其课程角 色也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学校层面课程改革的另一 关键角色,中小学校长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则被忽略了。校长往往被看作是 上传下达的纽带,消极被动地执行课程指令。其实,校长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推 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着关键的领导作用。校长不该消极适应、被动执行,而 应审时度势、积极主动地领导课程改革。 有效发挥校长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因此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 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的教育理念、 方法、策略正逐渐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正逐步落实 到教育教学之中,校本教研、评价制度改革已成为推动和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的重 要动力一言以蔽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逐渐逼近预定的目标。不过,新 课程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即作为一种实践的新课程在实 施的过程中还遭遇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教师们苦于理 论知识的匮乏、认识能力的局限,加之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在课程实施层面遇 到的困惑与问题越来越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在不断显露。面对新课程改 革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作为学校课程改革领导者的校长,必须要承担起课程领导 的职责,帮助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实现课程改革的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而这就要求校长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吸收关于新课 程的信息,准确把握学校课程发展的脉络,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 课程领导力,逐步改善课程领导作为。 2 校长课程领导走出困境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 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 应性。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确定了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 改变了以往学校在课程发展中被动执行的角色。作为学校最直接的领导者,校长 拥有一定的资源和权责,担负着领导学校课程发展的角色和任务。校长被赋予课 程领导的新使命,理应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课程领 导对于校长来说既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校长不时地会产生 角色迷惘或角色错位,不知自己在其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或者说虽然在认知层面已经有了清晰的定位与思考,但在实践层面上,却不知如 何去具体操作,校长课程领导遭遇着现实的困境。校长课程领导不只是行政或技 术层面的问题,校长对课程领导的专业素养更会影响到课程领导的实施,换言之,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领导成败的关键。因此说,校长课程领导走出困境 需要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不断提升。 ( 二) 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大陆地区对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校长课程 领导力的研究更是少见,而国外的相关资料又由于条件限制查阅不全。所以,本 文在资料搜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为此,仅就已掌握的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和综述。 1 直接研究 关于课程领导力的直接研究是最近两年才开始的,虽说起步很晚,但是部分 2 学者对于课程领导力的内涵及其提升已经作了一些积极探索。韩亚成认为,校长 课程领导力应该体现在如下四个层面:一是从学校整体发展内在需求这个视角来 说,应该体现在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等“三型 课程的源头上;二是从教师 专业发展内在需求这个视角来说,应该体现在校本教材、校本“学材 和校本“习 材等“三材 建设的探索实践中;三是从学生和谐发展内在需求这个视角来说, 应该体现在教学“五环节 ( 即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评价) 的具体落实上; 四是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可持续发展需求这个视角来说,应该体现在多元化、 多层面的发展性评价上。唐盛昌指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与课程改革的校本推进是 有一定正相关的。校长在实践中提升课程领导力应结合自身的领导特质与学校实 际,处理好以下几点:学生对课程丰富性要求与学校提供条件有限性的协调;学 校承载的升学压力与通过课程领导彰显个性的共生;校长课程领导期望与教师专 业能力发展的匹配;校长的课程领导与各类领导角色之间的和谐;自己的领导权 力、特质与课程开发的联系。他还指出,从实践的视野考察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涉 及的内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有着自身的学校课程领导环境,校长应基 于自身的特点与学校的实际来提升课程领导力,找到课程改革校本推进力产生的 持续源泉。圆范以纲认为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着力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校 长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二是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校教研团队。 2 相关研究 本文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对于校长课程领导与领导力的有关论述和研究。 ( 1 ) 关于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 虽然说对于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 校长课程领导的有些理论问题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如校长课程领导的现况与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其策略等,这对于本文的研究具 q 韩弧成校长课程领导力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j 上海教育,2 0 0 7 。( 9 b ) 口唐盛昌提丁f 课程领导力 j 北京教育( 普教) ,2 0 0 6 ,( 1 0 ) 辔范以纲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的着力点 j 上海教育,2 0 0 7 ,( 1 0 b ) 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一,关于校长课程领导的现况和存在问题的研究与论述。学者们基于经验 和观察,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校长课程领导的问题作了分析。美国学者阿兰a 格拉 索恩( a 1 l a na g 1 a t t h o r n ) 指出,负有课程领导之责的学校行政人员往往会面 临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不清楚课程领导的性质。第二项困难是缺乏时间。 最后,校长似乎未从专家学者方面获得足够的协助。台湾学者郑渊全通过调查发 现,校长课程领导遭遇到的困扰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制度与政策层面缺乏课 程与教学评鉴机制、组织人力不足与缺乏弹性;校长本身层面行政业务繁杂时间 不足;在教师层面校长认为教师课程设计时间与能力不足;家长层面校长认为家 长课程专业知识与参与度不够等。王波发现校长课程领导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领导作用发挥不够:领导方向、策略有失偏颇;领导角色的错 误定位;领导能力不足;对领导面临困难认识不足;校长课程领导受到考试评价 的影响;课程领导相对孤立,对伙伴关系认识不足,教师、学生被排拒于课程决 策之外。 第二,关于影响校长课程领导因素的研究。总体来说,影响校长课程领导的 因素包含了成员、组织、环境及课程和个人理念特质等多方面的条件,具体有: 教育行政主管机关的政策、要求与资源的提供;学校内的组织文化与气氛;学校 课程愿景与任务的优先级;校长所抱的价值信念、课程哲学及其领导风格;教师 参与意愿、时间及其所具知能;家长与小区人士的期望、认同、配合度等。 第三,关于校长课程领导的策略研究。针对校长课程领导面临的诸多问题, 学者们对教育行政机关与校长提出了若干建议。对于教育行政机关要推动课程与 教学评鉴法制化、检讨校长遴选办法制度、简化与整合行政业务、建立知识支持 系统、提供校长课程领导相关的专业训练与进修课程、增加教育经费等。对于校 【美 a u a nag 1 a t t h o r n 校长的课程领导 m 单文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3 2 6 馏郑渊令围小校长课程领导角色知觉j 作为之研究! j 当代教育研究,2 0 0 6 ,( 3 ) 嘻】:波农村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5 2 4 3 0 9 参见:潘慧真固民小学校长课程领导角色j 任务之研究以盛世国小为例i d 台北:围台北师范学 院硕 i j 学位论文,2 0 0 1 5 6 7 0 ;t 波农村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d 长存;东北帅范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5 3 卜3 5 4 长应积极促进自我成长,提升课程领导的素养与能力。建立共同愿景与课程目标, 进入教师群体,加强与校内教育同仁的对话与沟通,以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强 化教师课程能力等等。 ( 2 ) 关于领导力的研究 领导力是现代领导者必修的内功,是领导者驾驭组织致胜,取得事业成功的 关键。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领域,提升领导力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越 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相继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研究的视角与范围在不断扩展。随 着领导力研究的深入发展,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起教育领域的领导力。有学者指 出在教育的发展中,“教育领导 是核心,提升教育领导力是关键。“教育领导力 是现实发展亟待从理论到实践予以回答的命题。其中,关于校长领导力的研究越 来越被关注。 杜萍指出关于校长在课程改革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文献很 少,校长们从课程理论专家方面获得的帮助较少。而校长的正确领导,是决定课 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关注校长在学校课程改革层面中的领导力,以及这些 领导力的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所需要的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桂雅丽认为校长的 领导力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利用权力;第二层次是处理资源力;第三层 次是巧用激励力;第四层次是注重发展力;第五层次是保持品格力。她认为国家 管理体制的变化为校长领导力的发挥提供了背景,教育改革的需要使校长领导力 的发挥成为必然。她认为校长领导力的获得不完全是靠教,不完全是靠讲授,不 完全是靠灌输,而是需要校长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什么 样的理念是合理的,是有现实意义的。校长自身的发展是校长领导力获得的基础, 而优化的互动管理体制是校长领导力得以发挥的保障。 综上所述,虽然已经有研究者意识到领导力对于校长课程领导的重要性,但 是关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直接研究还很少,而与之相关的校长课程领导和领导力 也参见:郑渊伞囤小校k 课程领导角色知觉与作为之研究 j 当代教育研究,2 0 0 6 ,( 3 ) ;上波农村中 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 0 0 5 3 6 4 1 毫杜萍校长的l 苟绩效领导力: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j 校长阅刊,2 0 0 5 ,( 1 1 ) 辔桂雅h 牙略论校长领导力的发挥 j 语义教学与研究,2 0 0 6 ,( 1 1 ) 研究较多。概括来说,研究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其一,关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 直接研究多是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论述简单、模糊,既没有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 概念内涵等作出理论阐述,也缺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其现状的实践分析。这 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其二,关于校长课程领导和领导力的相关研究虽 然较为丰富,但缺少两者的结合。已有研究针对校长课程领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策略,但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领导力研究虽然已经从企业、 政府领域扩展到教育领域,校长的领导力已被人们所关注,但多为教学领域领导 力的研究,而对于课程领导力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校长课程领导研 究的一个盲点,也是进一步研究的契机。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尝试从领导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现况的调查,揭示 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实践策 略。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就国内外己有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考察校长课程领导 研究的现状,尤其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校长课程领导的现况,从 中汲取养分,并力图找出研究空白,进而为本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调查研究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访谈调查。问卷调查以白编“校长调查 问卷 作为资料搜集工具,以郑州市、开封市、周口市、商丘市等四市中小学为 取样范围,以校长为调查对象,通过直接发放、委托发放或邮寄的方式填答。搜 集到的具体资料和数据,通过s p s sf o rw i n d o w s ( 1 1 5 )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从 而了解当前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现况。访谈调查以目的及方便性为取样原则,以自 编“访谈提纲 作为资料搜集工具,以校长作为访谈对象,从而了解校长课程领 导作为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领导中的困扰问题,为研究提供尽可能全面翔实的 信息,并提炼出优秀的成功案例。 6 ( 四)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把领导力与校长课程领导结合起来,试从领导力的角度出发探究 校长课程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既丰富了领导力理论,又完善了校长课程领导理论。 课程领导是近年来在课程领域内出现的新理念,一些西方国家对它的研究同趋深 入,而我们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它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鉴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实际,亟需加强对它的研究。本文从领导力着手,不再局限于课程领 域的圈子,试着探索一个新的思维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校长课程领导 研究的不足。 实践意义:第一,可以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改善校长课程领导作为。新课程 改革赋予校长一定的课程管理权力,而课程领导正可以为校长提供权力践行的舞 台。可是,实践中由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短缺,校长课程领导作用的发挥并不理 想。本研究试着从增强课程领导意识、丰富课程领导知识、提高课程领导能力、 改善课程领导作为等几个方面探索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策略,一定程度上可以 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第二,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我国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要求实践层面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品质。而校长课程领导在现实中遭遇着 许多困境,难以有效地发挥领导作用。本研究从领导力角度出发,试着提升校长 的课程领导力,从而有效发挥校长课程领导的作用,这样也可以促进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顺利、深入地开展。 ( 一) 领导力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概念 “领导力”是领导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纵览领导学研究文献,每一个领导 学学者都会在他们的论著中以某种形式或多或少地论及领导力问题。领导力是一 个内涵丰富而又充满争议的概念,对于它的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 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领导力,并认为领导力是一个动态综合的概念,由各种领导 能力或领导知识构成。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 c h a p m a n 和o n e i l 认为,所谓领导力,就是我们影响别人的能力,尤其是要 激励别人实现那些极具挑战性的目标。 詹姆斯m 库泽斯( j a m e sm k o u z e s ) 和巴里z 波斯纳( b a r r yz p o s n e r ) 在其专著领导力( 第3 版) 一书中指出: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 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 美国著名领导力专家约翰c 马克斯韦尔( j o h nc i a x w e l l ) 认为领导力即 影响力。领导力就是能够对他人施加影响,赢得追随者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程组把领导力定义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在 特定的情境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并持续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 力。 不过,亦有学者指出,当日i 我们使用的领导力这个词语的内涵十分丰富,它 在意义上并不完全等同于“领导能力”。领导力的中文含义主要是从英语 “1 e a d e r s h i p 演化而来。“1 e a d e r s h i p 在英语中至少有四种含义:( 1 ) 领导活动; ( 2 ) 领导群体;( 3 ) 领导地位;( 4 ) 领导能力。“领导力的概念涵盖这四个方面,并且 美 e 1 w o o dn c h a p 响n ,s h a r o nl u n do n e i l 发现,然后培育你的领导力 m 郑春蕾译北京:京华 f f j 版社,2 0 0 4 2 纭 荚 詹姆斯库洋斯,巴里波斯纳领导力 m 李丽林,杨振东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4 1 谚 美j 约翰c 马克斯韦尔开发你内在的领导力 m 邓郁译上海:l :海人民h l 版社,2 0 0 6 1 。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 j 领导科学,2 0 0 6 ,( 9 )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权力和影响力的重叠部分( 如图卜1 所示) 。 f j 蕈家 上缓撩 趸 职位车身的 投簿与爻务 个人气鹰警品暖 镁铤爵魍缴纳氏锑环境 鲤娩豹聋诘隔颦 ( 二廷= = := ,i _ = 、弋 鞘 i 钕暂翮澎、够每竞段钡呼参? 7 善乡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综述:j 教育信息化,2 0 0 6 ,( 7 ) 龟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 j 领导科学,2 0 0 6 ,( 9 ) 9 导力并不等同于领导能力,它是一种综合之“力 ,在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不过 领导力聚焦于领导能力层面,主要研究领导者的能力和能力结构。基于以上分析, 本研究把领导力定义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领导情境下吸引和影响被领导 者持续实现组织目标的以领导能力为核心的领导品质。 关于这项定义,有以下两点加以说明: 第一,领导力是一种综合品质。这种品质是领导者的领导知识、领导能力、 领导行为及其相关要素在一定领导情境下共同作用的有机统一。其中,领导能力 为核心,一方面领导者需要整合各种领导知识并通过领导实践使这些知识升华为 领导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领导行为应用这些领导能力从而影响群体或组织 的目标及其实现过程。领导者的领导能力是成功地完成领导工作所必需的内部条 件,它决定了领导者能否胜任工作和能否获得成功。有能力的领导者会给组织带 来成功和希望,使下属对其产生敬佩感,提高领导者的威信。 第二,领导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分为权力性领导力和非权 力性领导力。权力性领导力指的是由组织赋予的要求被领导者服从的影响力,其 核心是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以 外部压力的形式来发生作用。非权力性领导力指的是领导者的品质、作风、知识、 能力等非权力因素对被领导者形成的影响力,是领导者通过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 和行为的体现。这种影响力表面上并没有职位权力那样明显,但在实际上它常常 能发挥权力性领导力所不能达到的作用。领导力即是权力性领导力与非权力性领 导力的有机统一。 ( 二) 校长课程领导 1 课程领导的内涵 课程领导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哥伦比亚大学哈里a 帕素( h a r r ya p a s s o w ) 教授于1 9 5 2 年完成的题名为以小组为中心的课程领导( g r o u pc e n t e r e d c u r r ic u l u ml e a d e r s h i p ) 的博士论文中,但由于人们当时热衷于课程的科学管理, 1 n 这一概念并未引起多大的重视。直到2 0 世纪9 0 年代,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加入 到这一研究领域,课程领导在课程研究与发展中才逐渐成为焦点。从目前来看, 课程领导的定义很多,各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领导的概念作出了不同的界 定。有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理解从功能、角色、过程、行为等不同的视角对课程领 导的定义进行了归纳梳理。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 美国学者阿兰a 格拉索恩( a 1 1 a na g 1 a t t h o r n ) 将课程领导界定为:课 程领导所发挥的功能在使学校的体系及其学校,能达成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 该定义强调了两点:其一,强调的是“功能 ( f u n c t i o n s ) ,而不是“角色 ( r 0 1 e s ) ; 其二,强调领导乃是使整个制度和个人达成目标的过程。这些功能乃是目标导向 的,而不只是一些不必用心思考的例行活动步骤而己。而且,其最终的目的,乃 是要提供高品质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以便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 托马斯j 萨乔万尼( t h o m a sj s e r g i o v a n n i ) 认为,课程领导应为学校 成员提供必要的基本支持与资源,进而充实教师的课程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优 质学校教育方案,促进教师问的交流与观摩,促使学校形成合作与不断改进的文 化,最后把学校发展成课程社群,达成卓越教育的目标。固 我国台湾学者吴清山、林天佑认为课程领导系指在课程发展过程中,对于教 学方法、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鉴提供支持与引导、以帮助教师有效教学 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庄明贞、王月美指出课程领导是指领导者具备课程哲学与课程知识之专业基 础,并运用领导行为领导学校成员专业成长,共同积极进行一系列的课程发展与 课程决定,包含学校课程愿景的规划、设计、实施、评鉴等过程,以提供全校学 生适切的学习计划,目的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并发挥潜能,协助教师改进课程与 参见:赵水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 d 系庆:两南i 巾范大学硕上学位论文,2 0 0 5 7 8 :王利课 程领导研究述评 j 教育学报,2 0 0 6 ,( 6 )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 d 长 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 0 0 6 1 9 2 1 喀 美 a l1 a nag l a t t h o r n 校长的课程领导 m 单文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3 2 5 o 黄湿华,朱嘉颖一个都小能少个别差异的处理 m j i 二海:上海科技教育版社,2 0 0 3 3 4 吴清山,林天佑教育名词:课程领导 j 教育资料与研究,2 0 0 l ,( 3 8 ) 1 1 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学习成就的历程。 高博铨认为从学校的观点来看,课程领导是一种存在于学校组织中校长与师 生间的交互作用活动,其目的乃是希望透过学校组织团体活动的运作历程,而有 效地达成课程的目标。详言之,课程领导系指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课程设 计、课程选择、课程组织、课程评鉴、以及课程实施,发挥领导的功能纠合学校 组织成员的意思,运用充分的组织人力和物力,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并增 进学生的学习成效。 黄显华认为课程领导可能遵循两个路径进行,对课程开发技术的领导和对课 程文化的领导,主要是以转变学校原有的一些陈旧的基本假定,形成新的教师观、 学生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改组与改造学校组织,进而促进教师的专 业发展,影响课程开发的质量。 杨明全认为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 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的总称,它的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 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目标。 钟启泉指出课程领导是从“经营 或是“领导 的功能出发,强调诉诸自身 的创意与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运行,把r 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 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创造性地实施。 对于课程领导的定义,由于各派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不一,至今没有统一的定 论。事实上,课程领导发展至今,其内涵已经相当丰富,无论从哪个视角看待课 程领导,都有其合理的一面。根据笔者对课程领导概念的理解,本研究将课程领 导的定义归纳为: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课程领导者通过自身领导资源和能力影 响并引领被领导者,对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其它相关事项提供支 持,从而提升课程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生学习品质。 庵明贞校k 课程领导的理念与实践对话 a 见:中华民国教材研究发展学会主编迈向课程新纪兀( 十 五) :活化课程领导 c 台北:中华民固教材研究发腱学会,2 0 0 3 谚高博铨谍程领导的理念策略:j 教育研究月刊,2 0 0 l ,( 8 9 ) 铆林一钢,黄礁华课程领导内涵解析 j 拿球教育展望,2 0 0 5 ,( 6 ) 钟杨明全试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 j 河南教育。2 0 0 2 ,( 1 1 ) 强钟启泉从“行政权威”走向“专业权威”;“谍程领导”的困惑j 课题 j 教育发腱研究,2 0 0 6 ,( 4 a ) 1 2 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 课程领导的研究往往涉及到课程管理的概念,通过对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 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课程领导的内涵。 “课程管理”是一个历史较为悠久的概念,学者们对于课程管理的理解也是 各种各样。廖哲勋指出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领导、有组织地协调人、 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协调人、 物和课程这三者的关系是课程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课程管理就是协调人与课程 的关系,以保证学校课程正常运转。吴清山、林天佑认为课程管理是指政府为达 到政策目标,对于学于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所采取的介入或控制的行政措施。钟启 泉指出,所谓学校的“课程管理”,广义地说,不仅仅限于课程内容如何( 课程内 容论) ,而且意味着推进课程内容的计划、编制( p ) 一实施、展开( d ) 一评价( s ) 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种种组织、运营上的条件创造( 条件整顿) 。 教育大辞典中 “课程管理”的释义为“对课程编订、实施、评价的组织、领导、监督和检查。 从课程管理的定义上看,课程管理侧重于对课程方面的安排、执行,侧重于自上 而下的“监管 和“控制 ,较多地考虑管理中的技术因素,是一种分层组织式的 管理模式。课程管理倡导的是统一化、层级化、秩序化的理念。 “课程管理 这一术语其实是比较陈旧的,新近在美国多用“课程领导。“课 程领导 这个术语之所以“新 ,主要表现为其意在摆脱历来的“管理”思想:自 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控 、“管制 。 课程领导偏重于对课程以及跟课程有关 的人、财、物方面的决策、指挥、创新,较多地考虑管理中的人文、价值和发展 动力因素。课程领导不是在“控制别人,而是在“引导 别人作出高层次的判 断与“自我管理”,激励相关人员投入持续成长的生活方式。 课程领导与课程管 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不是概念的简单替换和延伸, 也廖哲勋课程学 m 武汉:华中帅范大学f 版社,1 9 9 1 3 2 8 盘吴清山,林天佑教育名词:谍程管理 j 教育资料与研究,2 0 0 1 ,( 3 8 )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新版) m 上海:上海教育m 版社,2 0 0 3 4 1 8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新版)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3 4 1 7 母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新版)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3 4 2 6 而是观念和理念的更新和转变。 要弄清楚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领导 与“管理。就 像“领导 与“管理的关系一样,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其复 杂的,其中既有交叉,又有显著的区别。综合学者们的研究,课程领导与课程管 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分:第一,取向的不同。课程管理追求科学管理的效 率与标准化,崇尚目标管理模式,强调线性、确定性;而课程领导打破自上而下 的标准化的管理思维模式,强调赋权增能、民主化。第二,组织的差异。课程管 理崇尚科层化组织,强调等级层次、角色关系,组织内部缺乏感情交流和理解: 而课程领导采取扁平化组织,认为每个人都是智慧和思想的拥有着,充分调动每 一个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第三,职能的区别。课程管理注重的是照章办事和同常 运作的维持,是组织中的具体活动;而课程领导关注的是组织的创新和变革,是 组织的战略性问题。第四,结果的不同。课程管理以标准化的目标为导向,其结 果是可以预料的;而课程领导是从人和文化价值观的视角引导组织发展,其基本 目标在于组织的变革。 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 课程领导是一个多层级的动态运行系统,格拉索恩( g l a t t h o r n ) 指出美国课 程领导包含州、学区、学校、班级四个层次,各个层次的课程领导存在相互影响 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可能通过各种有形的文本方式传递,也可以通过价值观念的 影响而发生作用。他认为,这四方面的人士应该明白,与其彼此各霸一方坚持自 己的管制权限,不如将自己当作课程场域中利害与共的持分者,携手同心,合作 无间,共为学生的学习设计与发展最合适的课程。如果校长能理解各个层次的课 程领导功能,那么,他们就会在他们各自的学校当中进行有效的领导。在我国三 级课程管理体制之下,课程领导通常指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校长课程领 导即是指学校层次的课程领导。根据对课程领导内涵的理解,本研究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