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论文)贫困大学生应对贫困的策略分析.pdf_第1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贫困大学生应对贫困的策略分析.pdf_第2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贫困大学生应对贫困的策略分析.pdf_第3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贫困大学生应对贫困的策略分析.pdf_第4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贫困大学生应对贫困的策略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内容提要 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改革的进行,贫困家庭大学生现象受到了社 会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并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对贫困生的访谈, 全景式的展现了贫困生的大学生活,在分析贫困生大学生活特点的基础上,对贫困 生应对贫困的策略做了一个尝试性的分析。 文章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贫困生的大学生活以及他们为克服贫 困所采用的方法;在访谈的基础上,文章第二部分分析得出压力是贫困生大学生活 的最基本特点,这种压力包含着经济上的贫寒,生活上的困顿和社会支持的脆弱; 在对贫困生的大学生活特点进行概括之后,文章的第三部分探讨了贫困生应对贫困 的基本策略,认为习惯与适应、成长与转变、发展与突破是贫困生应对贫困的三种 基本策略,其中内倾、反思和机会分别是这三种策略得以成型的关键;文章的第四 部分是对贫困生大学生活的转折点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压力的缓解、学生社团的帮 助和积极的自我评价可以成为贫困生走出困顿生活的转折点,并指出,转折点之间 的滚动推进是贫困生走出困顿生活的重要机制。 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贫困生的大学生活,对于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和 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生活中人们要应付各种压力,对高校贫困 大学生的研究,使我们有可能深入探讨,当压力持续不断且超出正常的强度时,人 们的表现和应对。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顿社会支持转折点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e n l a r g e de n r o l l m e n ti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r e f o r mo f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t u i t i o ns y s t e m ,t h ep h e n o m e n o n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f r o mp o o rf a m i l i e s h a sd r a w nw i d e ra t t e n t i o na n db e g u nt ob e c o m eah o tt o p i ci na c a d e m i cr e s e a r c h t h e t h e s i s d i s p l a y s t h ec o l l e g e n e e d ys t u d e n t s p a n o r a m ao fc o l l e g el i f et h r o u g ht h e i n t e r v i e w s w h a t sm o r e ,b a s e do na n a l y z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t h o s en e e d ys t u d e n t s l i f e ,t h ep a p e rm a k e sat e n t m i v ea n a l y s i so nt h e i rs t r a t e g i e st op o v e r t y t h eb o d yo ft h e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f o u rp a r t s t os t a r tw i t h ,t h et h e s i sd r a w sa l l e l a b o r a t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ec o l l e g en e e d ys t u d e n t s c o l l e g el i f ea n dt h e i rw a y st o o v e r c o m ep o v e r t y 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o nt h eb a s i so fi n t e r v i e w s ,t h ea u t h o rs h o w sa d e t e r m i n e d 铴t ht h a tp r e s s u r e ,i n c l u d i n gp o v e r t yi ne c o n o m i c ,h a r d s h i pi nl i f ea n df r a i l t y i ns o c i a ls u p p o r t ,i st h em o s te s s e n t i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i nt h o s en e e d ys t u d e n t s c o l l e g el i f e a f t e rg e n e r a l i z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d e v o t e dt oa n a l y z i n gt h o s en e e d y s t u d e n t s b a s i cs t r a t e g i e st op o v e n y t h ea u t h o ro ft h et h e s i sp o i n t so u tt h a th a b i ta n d a d a p t a t i o n , g r o w t ha n dc h a n g e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b r e a k t h r o u g ha r et h et h r e eb a s i c s t r a t e g i e s t oo v e r c o m ep o v e n y ,f o rw h i c hs e l f - s o l v i n gt e n d e n c y r e f l e c t i o na n d o p p o r t u n i t ya r ec o n s i d e r e dt h ek e yf a c t o r st om a k es u c a c e s s w i t hr e g a r dt ot h et u r n i n g p o i n ti nc o h e g en e e d ys t u d e n t s c o l l e g el i f e ,i nt h el a s tp a r to ft h et h e s i s ,t h ea u t h o r j u s t i f i e st h a tt h ee a s eo fe c o n o m i cp r e s s u r e ,i n f l u e n c eo fs t u d e n tl e a g u e sa n dp o s i t i v e s e l f - e v a l u a t i o nc 姐b et r e a t e da st h et u r n i n gp o i n t st og e tr i do ft h eh a r d s h i pi nl i f e ,w h i l e t h er o l l i n ga d v a n c eb e t w e e nt h et u r n i n gp o i n t s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m e c h a n i s mf o rc o l l e g e n e e d ys t u d e n t st og e tf r e ef r o mt h eh a r d s h i pi nl i f e t h et h e s i s ,r e s e a r c h i n gi i l t 0 c o l l e g en e e d ys t u d e n t s c o l l e g e l i f ef r o mt h e s o c i o l o g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 ,h a sac e r t a i n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n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n e e d y s t u d e n t s f i n a n c i a la i ds y s t e ma n ds o c i a is u p p o r ts y s t e m w ed e a lw i t hav a r i e t yo f p r e s s u r ei nl i f e t h er e s e a r c hi n t ot h en e e d ys t u d e n t si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w i l le n a b l eu st o m a k ead e e p e re x p l o r a t i o ni np e o p l e sa c t i o na n ds o l v i n gm e t h o d sw h i l et h ep r e s s u r e s t r e n g t h e n sc o n t i n u o u s l ya n de v e nr e a c h e so u to ft h en o r m a li n t e n s i t y k e yw o r d s :c o l l e g en e e d ys t u d e n t s ;h a r d s h i pi nl i f e ;s o c i a ls u p p o r t ;t u r n i n gp o i n t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t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舡珍 b 羝洳。舂年;尽2 五b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声遽玲 f 日期:二匆矽痧年j 产月2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回壹迨塞堡变蜃进卮;旦圭生;墅兰生;旦三生筮查! 作者签名:i 奄匕玲 日期:瑚口多年岁月姓日 导师豁 口 日。毛年r 夕一o 3 硕士学住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引言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行,我国高校的贫困生群体 也在不断扩大,有调查显示,目前贫困大学生已经占到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 5 国, 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 助学补贴、学费减免”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开始确立。尽管如此, 大学校园里的贫困生仍然显得沉默、内向,如何在校园生活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并 在大学里获得充分的发展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存在不仅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基本原 因,也决定了贫困大学生群体将会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对贫困大学 生的经济资助和社会支持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 能减少贫困的代际传递,增进社会的公正程度与和谐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贫困生 社会支持系统,需要对贫困生状况的深入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对贫困生日常生活状 况的调查,全方位地考察大学生在校期间涉关贫困的生活事件,应用过程事件 的分析路径,研究贫困大学生应对贫困的策略,并希望能对贫困生社会支持系统的 建立提供自己的建议。 。申东卫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j 】,经济师,2 0 0 4 ( 8 ) ,第1 0 6 页。 1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贫困有很多张面孔,每一张都狰狞可怖。不管诗人们如何赞美贫困对于磨练意 志、培养美德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摆脱它,一直都是身处贫困境地的人们的梦想。 我们或者看过为数不少的穷人,或者经历过程度不等的贫寒景况,也许因为能 力过人,也许是机缘巧合,幸运的人从贫困中走出。除了个人的努力,号称文明的 现代社会都会架构制度,意旨帮助身处贫困的人们摆脱困境。 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长期接触贫困家庭大学生,并且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 作进行研究,在毕业论文的准备之初,笔者延续了工作期间的关注点,试图以呈现 贫困生的大学生活、分析贫困生应对贫困的策略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并开始着手 原始资料的收集。在进行了最先的两轮访谈之后,贫困生应对贫困的策略开始从十 几万字的访谈资料中走入明晰,虽然被访者大部分很难回忆自己的选择是出于怎样 的利弊权衡,但是,我们还是发现了贫困生在经济压力强大、生活困顿时的应对方 法。 ( 二) 研究意义 本文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支点,结合贫困家庭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应对贫 困的实际案例,运用过程事件的分析策略,剖析了贫困家庭大学生走出贫困预 设的过程。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试图以绵薄之力填补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目前贫困 生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学取向的贫困生心理问题和人格特点研究; 二是高校学生工作取向的贫困生资助研究;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向的贫困生人生观 价值观研究。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侧重于贫困生整体现状描述和行为原因分析, 而鲜有微观层次的研究。本研究系建立在贫困大学生个体的校园生活过程之上,以 贫困生应对贫困的策略为研究对象,展现校园种种事件对贫困大学生的影响,以及 贫困生如何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并积极应对贫困。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的路径剖析贫困大学生生活的动态过 程,突破静态分析的局限。从已有的贫困生研究看,主要是以静态为主。贫困对大 学生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通过校园中各种事件与因素影响贫困生的大学生 活,贫困生也会对此有选择的回应。冰冷的概念和数字不能反映贫困大学生复杂的 2 顾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心理和行为过程。本文拟从贫困生的大学生活入手,动态的考察贫困大学生如何应 对贫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应对策略。 本研究突破了以往贫困大学生总是被研究、被教育的客体化状态,将贫困大 学生作为应对贫困的主体,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是贫困生生活状态的自我呈现。 在贫困大学生研究中增加了社会学的视角。从收集的文献来看,已有的研究 分别从心理学,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实际上,贫困大学生毕竟是 生活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校园中的各种因素不可避免对其产生影响,不 管制度设计者做出怎样的制度安排,应对贫困还是取决于贫困大学生对这些安排的 选择。因而只有将贫困生置入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中才能全面地展示他们的大学生 活,并从贫困生的视角设计贫困生支持体系。 3 顾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二、文献回顾 ( 一) 贫困家庭大学生研究 从笔者所掌握的研究资料看,目前贫困大学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其所面 临的经济问题,以及由经济问题引发的心理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具体的说可 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 1 ) 贫困生经济资助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高校贫 困生现状,从学生的困难程度和大学中的贫困生比例阐明贫困生经济资助工作的重 要性和紧迫性( 高树良,2 0 0 2 ) ;二是着眼于贫困生的界定,为实际的贫困生工作 提供认定标准( 陆汉文,2 0 0 0 ) ;三是对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进行理性的审视或对 某个资助项目进行研究,提供增强资助体系( 或项目) 覆盖面和资助力度的建议( 申 东卫,2 0 0 4 ) 。不同角度的研究都对贫困生资助的意义持肯定态度。但是几乎所有 的这类研究都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充分的经济资助能够解决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问 题。 ( 2 ) 贫困生心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与对策研究,主要分析了在贫困大学生中出现的自卑、孤僻、焦虑、忌妒、依赖、 文饰、虚荣和敏感等不良心理,并指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常薇, 2 0 0 4 ) 。个性与人格分析是贫困生心理研究的另外一个内容,这类研究一般是借用 专业的心理测量量表分析贫困大学生的个性与人格类型,孔德生等人在研究中指 出:“目前自卑和成就动机强这两个人格特征在贫困大学生的诸种人格特 征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其主要的人格特征 ,并“将贫困大学生分为5 种类型: 自励奋进型、自信上进型、自卑拼搏型、自卑挣扎型和自轻自弃型” 。 贫困生心理研究为我们认识贫困生群体提供了视角,这类研究都有一个基本逻 辑,即贫困与大学生心理( 或各心理要素) 的相关性,而贫困是通过哪些因素和什 么机制影响贫困生的心理? 研究中并没有合理的解释。 ( 3 ) 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是针对贫困生在思想品德、政治信念中 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这类研究主要关注贫困生思想中的消极方面,意在思想的转 化,态度的转变、行为的纠偏,因而也有一个基本弱点,即研究的解构而非建构取 向。 。孔德生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0 4 ( 6 ) ,第4 3 8 页。 雪孔德生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0 4 ( 6 ) ,第4 3 8 页。 4 顾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二) 贫困与扶贫研究 ( 1 ) 贫困的定义、类型与测量研究。这是社会学和经济学共同关注的话题, 为我们定义和测量贫困提供了理论视角,其目的在于贫困的救助,即从社会财富再 分配的终极目标来研究贫困。 ( 2 ) 贫困的解释。即如何真正的理解贫困,包括贫困的产生、持续和发展, 这是社会学的传统领域,周怡将社会学界对贫困的解释理论分为两种:结构的解释 和文化的解释,并指出两者的适应范围是不同的,结构靠实力作为基础而引发了对 文化的支配;结构引发文化支配之后,文化又具有自主性;在稳定和非稳定的两种 结构场景下文化的解释力不同,在稳定的生活场景中,文化的解释力较强。 此外,贫困研究领域还有两个亮点不能忽视,一个是阿马蒂亚森关于贫困、 能力剥夺与社会排斥的论述,个是朱晓阳关于进入贫困生涯的转折点与反贫困干 预的研究,这些研究展示了贫困是一个过程,不管是进入还是走出,都不能忽视期 间各种要素发挥的作用。 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很显然,贫困生研究并没有引入贫困研究的相关理论, 主要的缺憾是目前的贫困生研究较少应用贫困研究的成果,一个明显的不足是脱离 了贫困生的日常生活,忽略了贫困生作为行为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经济匮乏引 发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并不能随着经济状况的缓解得到彻底的解决,有研究表明, 不当的贫困生资助还会引发比贫困更为严重的问题,如“困难补助可明显增加贫困 生的自卑和焦虑情绪,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 圆,因而贫困生的资助不应仅限于经 济方面,而更应被看为一个社会系统,必须综合利用各方面因素,构建贫困生的社 会支持网络。 贫困是引发贫困生问题的原初因素,但对不同的人贫困有着不同的影响。贫困 作用于哪些因素、通过什么机制影响贫困生的学习与生活是本研究的基本着眼点。 而所有这些问题的起点便是对贫困生大学生活过程的研究与关注。根据经济学家阿 马蒂亚森在权利与饥荒中阐述的观点“经济发展必须包含人们生存能力的扩 大”,所以对贫困生的社会支持最有效的方法是:消除贫困生能力发展的障碍,促 成其人格的健全。只有有了这样的目标,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和社会支持,才 可以说是成功的。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的对垒【j 1 ,社会学研究,2 0 0 2 ( 3 ) ,第6 l 页。 。孔德生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0 4 ( 6 ) ,第4 3 8 页。 5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 ( 一) 贫困与相关理论 大学校园就是半个社会,但是人们往往不会用研究社会的方式、方法和成果来 研究大学校园。大学里的贫困总被认为是阶段性的,伴随着贫困生步入社会,贫困 问题也将会一去不返。因为少有相关的研究,笔者对此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有一点 已经得到了证实,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在日常的工作 中,笔者也有一个基于经验的结论,贫困生在大学校园里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致使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对于贫困这个社会学研究的传统领域,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一直占据着主导的 地位,“贫困是社会的产物,贫困是文化的延续 是其对贫困的经典论述。 在社会学领域的贫困研究中,社会排斥与贫困生涯转折点研究是学界的新探 索。社会排斥理论主要指我们的社会制度兼具构建性和工具性,它不但有目的的将 一部分人排斥于社会生活之外,同时还会不自觉地形成间接排斥。本文将运用社会 排斥理论研究贫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特点,分析他们是如何被排斥在主流的校园生 活之外的。贫困生涯转折点研究从生涯规划理论来研究贫困现象,关注重大的生活 事件是如何致使人们限于贫困境地的。本文将引入贫困生涯转折点研究的相关成 果,用此视角分析贫困大学生如何走出贫与困的境地。 ( 二) 研究对象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地处武汉的h 大学在校本科贫困家庭大学生,选择 个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是笔者的初衷,但是从试研究的情况看,由于学 校类型和层次及所属主管部门的不同,不同学校的贫困生通常会处在不同的制度安 排之下,作为一项质的研究,选择一个学校,也就对贫困生所处的外围制度有了基 本的控制,在相同的制度设置下研究贫困生生活,可以排除学校制度的差异对于贫 困生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就笔者的能力而言,也更为可行。 ( 三) 获取资料的方法和过程 ( 1 ) 样本的选取 此项研究为小型的定性研究,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来收集资料。对于 访谈对象,笔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来寻找: 6 顾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 丁h e s i s 第一个途径是滚雪球法。由熟人入手,寻找熟人或者由熟人介绍他们的朋友。 由于访谈可能会涉及到个人生活的隐私部分,所以面对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大多 数的这类访问都显得随意和肤浅,在笔者最后的分析资料中,用到的这类样本为2 个。 ” 第二个途径是一种正式的渠道,笔者电话联系了h 大学的六个辅导员,请他们 帮忙推荐三个贫困生,条件是这三个学生在他看来分属不同类型。这类样本对访谈 给与了积极的配合,但是也显现出了笔者所预设的偏差。由于已被辅导员认定为贫 困生,这类学生通常对自身的贫困生身份较为认同,并获得了比别的贫困生更多的 支持与关注。由于访谈是受访者大学生活的自我呈现,辅导员的影响也是笔者需要 了解的一个方面,因而就研究的整体来说,这种样本是必须的。 为了弥补前两种途径的偏差,笔者获取访谈对象的第三种途径是从贫困生库中 随机抽取受访者,贫困生库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名单,此名单中的学 生自入校以后,至少有一个学期获得过学校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二是获国家奖学金 学生名单,此名单中的学生自入学后至少有一次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库中的贫困 生几乎包涵了所有正在积极寻找资助机会的贫困生。 三种样本的选取方式虽然各有局限,但三种方式的结合,能有效弥补靠单一方 式选取样本的不足。综合来讲,三种获取样本方式的结合对于本研究来讲还是适用 的。 ( 2 ) 访谈 访谈人,在本研究中,笔者并不是唯一的访谈人,除了笔者以外,有五名助理 也协助笔者进行了一部分的访谈。他们都熟知本研究的主要构想,握有访谈提纲, 并进行了两轮访谈的训练,虽然访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部分有价值 的问题没有按笔者的设计进行追问,需要笔者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等形式及时地补 救一旦助理访谈人的介入,有效弥补了笔者由于年龄和身份的原因给研究带来的 不便,同时确保在有限时间里,获取了足够样本。就整个研究而言,笔者认为助理 访谈人的介入是成功的。 访谈的地点选在咖啡屋或者林间座椅,确保环境安静,不受外界干扰,以使访 谈顺利进行。访谈采取了一对一的形式,在征得被访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了录音笔, 以便事后补充记录。每个被访者至少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访谈,时间在一个小时至 三个小时之间。对于整理资料时发现的缺失信息,采用电子邮件和电话的形式补足。 o 国家奖学金是专门用于奖励贫困学生的奖学金,获奖学生通常都是通过院系认定的贫困生 7 顾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 ( 3 ) 资料的整理 对于访谈获取的资料,笔者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整理。首先是访谈人根据访谈记 录和录音忠实的以文字的形式再现被访者的话语,形成原始访谈资料;然后笔者根 据逻辑判断和分析对原始的访谈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对于缺失的信息,采用 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方式进行补充;最后笔者尽可能的按照时间的顺序,整理访谈资 料,形成贫困家庭大学生应对贫困的过程,并分析蕴含其中的策略。 ( 4 )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汇总 本研究共走访了2 4 位贫困家庭大学生,根据访谈进行的顺利程度和访谈对象 具有的代表性,最后选取了其中的1 4 位作为分析对象,其中5 名男生,9 名女生, 他们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一:访谈对象基本情况汇总 文中性年 专业 户籍来自 奖受资助的情况访谈前 如何建立 学 助学最低 一学期 代号别级类型省市的联系 金 贷款 保障 消费总额 m 0 1 男法学农业四门10 2 o 1 5 0 0 辅导员介绍 m 0 2 男法学农村湖南 1221 8 0 0 辅导员介绍 m 0 3 男历史农村武汉 2302 2 0 0 + 1 0 0 0 国家奖学金 m 0 4 男历史城镇宁夏o111 4 0 0低保名单 m 0 5 男音乐农村湖南03 22 5 0 0 辅导员介绍 f 0 1 女思政 农业 山西 1422 2 0 0 + 3 0 0 熟人介绍 f 0 2 女化学城镇 湖北1221 5 0 0 + 5 0 0 辅导员介绍 f 0 3 女思政农业重庆 1 o 11 3 3 5 熟人介绍 r ) 4 女化学农业甘肃 0421 6 0 0 + 4 0 0 辅导员介绍 f 0 5 女经济城镇江西 oo11 0 0 0 辅导员介绍 f 0 6 女管理农村湖北0 411 4 0 0 低保名单 f d 7 女数学农村广西 o411 6 5 0 低保名单 f i ) 8 女中文农村湖北 o021 2 0 0 低保名单 f d 9 女生物农村湖北 2002 5 0 0 国家奖学金 注1 ,奖学金一栏是学生入校以来获得奖学金的次数,受资助的情况一栏记录的也是次数,助学贷 款是被访者贷款几年的学费,最低保障每次是指一个学期,即按每月1 5 0 元的标准下发5 个月合计7 5 0 元上一学期的消费总额中,大件消费如手机、m p 3 、小灵通等单列 本文的分析和阐释就是建立在对这1 4 位个案进行访谈所获资料的基础之上的。 8 项士学住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四) 基本分析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忽视贫困大学生个体的日常行为存在的巨大差异,事实上, 这种差异源自贫困大学生自身应对贫困的策略。策略含心理策略和社会策略,任何 心理的和社会的策略都可以归结为某种利弊的权衡,因而策略不仅是一个理论问 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于面对贫困的大学生而言,策略是他们自身心理和行为 的选择过程。 分析贫困生应对贫困的策略,就必须对贫困生的校园生活作一个准确把握,故 本研究第一部分是对贫困生校园生活进行研究,包括经济的和非经济的两个方面。 大学生活里,贫困生应对贫困的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社会心理上的习 惯与适应策略,这一策略的基础是贫困生对现实生活应对的内倾化:二是成长与转 变策略,这一策略实施的基础是贫困生本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 上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第三种策略是发展与突破策略,其基点是贫困生有 机会登上校园生活的舞台,并将自己的发展作为在大学里赢得更广阔生活空间的一 种策略,反思和有选择地参与活动是这类贫困生突破困顿生活的基础。 应对策略如果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稳定下来,就会对贫困生的角色起到定型的 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贫困大学生群体会出现类型分化的原因。校园中不同的社会 事件如勤工俭学、团体活动、朋友和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引导等都会对贫困大学生 应对贫困的策略产生影响,本文将探讨哪些因素构成了贫困生应对策略的转折点。 总的来说,笔者以贫困家庭学生进入大学生活为起点,将贫困家庭大学生应对 贫困的过程分为两个层面来考察。第一,大学具有一种开放的性质,期间学生不仅 要完成学业,更要获得自身的多重发展,因而贫困生如何进入和适应丰富多彩的大 学生活是本研究的一个起点;第二,考察贫困家庭大学生如何突破全方位的生活压 力,在各方面获得发展,研究的重点在于,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学生的转变。 og 罗斯当代社会学研究解析【m 】,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 9 8 8 ,第3 1 2 页。 9 项士学住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四、贫困生的大学生活 ( 一) 贫困生家庭贫困的原因分析 目前家庭提供仍然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家庭经济困难直接导致供养 能力下降,致使学生面临拮据的大学生活。不管是宏观原因还是微观原因产生的贫 困,都是直接作用于家庭,实现其最终影响。从访谈的情况看,贫困生的家庭存在 着不同的类型。 ( 1 ) 父母婚变型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婚姻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威胁。家庭中父母婚姻关系 的变化,包括父母分居、离异,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死亡,不仅动摇着家庭的稳定性, 也使家庭经济收入骤减,直至陷入贫困。如,f 0 2 的父母关系不好,母亲靠卖早点 维持她和弟弟读大学的费用。父亲常年在外,从不回家,也不给家里钱。m 0 2 的父 亲在其读高三时去世,家里还有母亲和妹妹,现在母亲外出在施工队的伙房里帮忙, 妹妹在长沙一家酒店里做服务员。m 0 4 是宁夏固原人,住在小镇上。父母都去世了, 家里就m 0 4 一个人。他还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都已成家。m 0 4 跟二哥住。读书 的费用哥哥姐姐们轮流出。 ( 2 ) 收入匮乏型 现阶段,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在中西部农村家庭和城市下岗失业家庭中, 收入少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些家庭中上大学的子女有两个,或者有三个以上的孩 子读书,困窘就成为了必然。如m 0 3 :我父母都是农村的,我有个妹妹,现在不上 学了,在武汉打工。我家里只有两亩田,主要收入是靠我爸爸在外面做点小工,一 个月家里也就收入六百来块钱,我妈妈也没做什么事,因为她身体不好只是在农 忙,如插秧的时候,去帮别人插插秧,收割的时候,帮别人割割谷。m 0 5 :“家里父 亲、母亲、我和弟弟共四个人。弟弟在长沙读大一,家里的收入就是靠爸妈种地”。 f 0 7 :“我们家有五个孩子,我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我妹上初三,我一个弟上初 一,一个刚上一年级,我爸是木匠,就在我们那做小工,我妈种地,很辛苦的,但 是只够我们吃,一般情况下种地是没有收入的。” ( 2 ) 遭遇事故型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由于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覆盖所有公 1 0 项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民,因而家庭成员遭遇重大疾病或主要劳动力下岗失业就成了家庭致贫的重要因 素。如m 0 1 的父亲在他读高一时遭遇车祸,住院半年,花了很多钱( 致使家里欠债) , 还落下严重的后遗症,以致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在m 0 1 高二时,其父母外出深圳打 工,父亲在工地做饭,母亲做家政f 0 4 的母亲患慢性病,父亲也就不能外出,家 里只有父亲一个人干活,哥哥刚刚高职毕业,读书花了很多钱。f 0 1 小时候她爸爸 在外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所以家里经济情况还可以,爸爸在她五年级时下岗以后, 再没有外出刚下岗那会儿曾经努力做过一些生意,后来亏了后来把家里全部积 蓄拿出来买了一台“带锯”,搞木料加工生意,后来也不了了之,因为曾经在外有 过体面的工作,所以出去当小工他可能不大愿意。 脆弱性是现代家庭的明显特征,父母婚姻关系的破裂,单亲、家庭成员的重大 疾病、父母失业和家庭中读书的子女超过两个,都是家庭陷于贫困的直接原因。同 时,城市的下岗失业、中西部农村地区收入水平低下和超计划生育等社会结构性因 素混合在一起,导致了家庭供养能力下降,致使这些家庭的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经济 的拮据,并在大学生活里面临高强度的经济压力。 ( 二) 贫困生的大学生活状况 日常生活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有着明显的差异,2 0 0 4 年在h 大学进行的一项 调查表明,家庭对大学生的供给能力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有2 6 9 的家庭每月 提供给学生的生活费不足2 0 0 元,相比之下,有2 9 的家庭每月给学生提供4 0 0 元 以上的生活费。 家庭所支付的生活费金额与学生的消费状况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贫困生的消 费一般都处在非常低的水平。在家庭支付生活费低于2 0 0 元的同学中,8 2 的同学 每月的饮食费用低于2 0 0 元,每学期的娱乐交往费用及用于服装和化妆品的费用均 低于1 0 0 元。在消费行为上,家庭支付生活费低于2 0 0 元的同学没有手机的学生比 例为8 0 ( 全校的平均水平为4 7 )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他们没有手机主要是因为 经济紧张,同样的原因使这部分同学也很少参加付费培训。此外,上网时间的长短 与家庭能够支付的生活费情况明显相关,经济越困难的同学上网时间越短。 在勤工俭学方面,经济越困难的同学参加勤工俭学的比例越高,家庭每月支付 2 0 0 元以下生活费的被调查者中,9 0 的同学曾经或正在参加勤工俭学( 全校的平 均比例为7 3 8 ) ,不仅如此,经济越困难的学生每周用于勤工俭学的时间越长。 在对课余时间的支配上,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勤工俭学和学 。该调查是指2 0 0 5 年6 月h 大学进行的贫困生状况调查,下文的数据就是来源于这次调查获取的资料。调查 的主要成果为大学生贫困:分层与资助,详见学习与实践,2 0 0 5 年第3 期。 1 1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 习,而家庭提供的生活费高于3 0 0 元的学生的业余时间大都是用来学习和休闲娱乐 的。在个人的发展规划中,虽然经济困难的学生对“个人的发展与家庭的经济状况 密切相关”的认同程度并不比一般同学高,但调查的结果却显示,贫困生有更明显 的就业倾向,而家境殷实的同学有更多的考研或出国计划。 总之,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和消费 都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贫困生毕业后更倾向于就业。 本次研究中,贫困生也给出了他们对于自己这个群体的认识,接下来的资料可 以看出在贫困生的视野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 f 0 1 :对于她自己来说,有时候做事有些顾虑,不会做任何事情都很放心大胆 地去做,顾虑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她说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理敏感,然后感受到 别人对自己不热情啊,或者不喜欢理睬你。 f 0 3 :一般来说,贫困的同学比家庭较好的同学学习要稍微努力一点,成绩要 好一点,但是我觉得我们班上有几个家庭比较好的同学成绩还是不错的。家庭好的 学生交往要好一些,担任工作积极些,而贫困生可能存在自卑心理,家庭比较好的 同学善于表现自己一些,个人主义要强一些,比如说她们来串f - j ,如果是找一个人, 她不会把另外的人放在眼里,直接进来啊,也不和你这些人打招呼。 f 0 7 :家里贫困的同学做事比较拘束,表现得很被动,只在学习上花心思,因 为家里穷他们就想通过学习来改变,生活很节俭,朴实,大多数比较内向,交往不 主动,喜欢和自己经济条件差不多的同学交往,他们觉得自己和城里的层次不一样, 比较自卑,家里好的,热情,处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f 0 9 :一个就是做事风格不同,我自己感觉就是家庭状况差一点的他做事情会 更慎重一些,稳重一些,考虑的就更多一些。像那些没有任何压力,从小生活比较 阳光,他做事情比较的开朗,他觉得这样做好就这么做,不会考虑其他的。性格方 面贫困生更内向。 m 0 1 :有的贫困生很内向,班级活动参加得很少,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像我 们班上,上课他也不发言,下课也不出去玩。像春游他也参加得很少,就是参加, 他也是默默的一个人,不做声那种。 m 0 3 :我花的钱是我自己挣的,从心态上感觉并不比别人差。但也有自卑的时 候,因为农村来的,以前受教育的水平不能和别人比,像一些兴趣爱好了,你说让 我们跳街舞怎么跳得出来,歌唱的好的一般也是城里学生。 除了物质消费上的差异,非贫困生一般拥有更多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他们性 格开朗,积极参与各项校园活动,乐观自信且以自我为中心。与此相比,贫困生在 1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校园生活中显得非常简朴,“因为他们想通过学习来改变 现实的生活,所以学习 刻苦,虽然如此,优异的成绩也并没有成为他们独有的特征;在性格方面,贫困生 内向、不善表现,般参加校园活动都不是很积极,在交往方面也不够主动,通常 都只限于与自己经济情况相当的人交往,做事被动,顾虑重重,因缺乏魄力而显得 猥琐。 不管从问卷调查还是从个案访谈来看,贫困生的大学生活都与非贫困生有着明 显的差异。贫困是引起这些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因而,克服贫困也成了他们大学 生活的主题。 ( 三) 贫困生克服贫困的方法 与非贫困大学生不同,经济拮据是贫困生大学生活中的既存事实,如何在既存 的经济压力下生存和生活,是贫困生必需面对的问题。一般来说,他们有几种方法 可以选择,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 1 ) 减少开支+ 减少开支就是用最大限度的减少花费来应对经济的匮乏,与其说这是学生应对 经济压力的一种方法,还不如说这是贫困生在面临经济压力时的一种本能,几乎所 有的贫困生在刚入校时都会选择的这样的方法应对经济压力。 f 0 4 :吃的,穿的,化妆我觉得化妆还没有提到我的日程上( 笑) ,真的! 吃的,我大一的时候可以说是吃的最节俭、最贫寒的了她们都知道我平常吃饭都 打一块四的饭,每天都这样。 f 0 5 :一般就是一天吃双素( 就是吃一块钱的菜,吃二两饭) ,一餐一块四,我 没怎么买学习用品,学习用品就是笔呀笔记本呀,笔记本学校发的还没有用完,我 还从家里带了一些高中用剩下的。 f 0 7 :后来我就知道学子( 餐厅名) 有双素,所以我就吃双素了,每天就花得 少了。 m 0 3 :最艰难的时候是大一下学期当时是很节省的,我每天大概吃五块钱, 我同学就说你晚上怎么就吃这一点,我说人长得瘦没办法。只能自我解嘲。有时候 看到别人吃那么多,你吃那么少,总感到受人嘲笑那种。 f 0 1 :刚入学的时候想买一个篮球,后来没买成。想在武汉的大街小巷转转, 但是没有时间( 因为大部分时间要家教) 。想买一个大的英文词典,但很贵,没买, 上辅修课的一本书是借的,也想买一本自己的。( 说到这里,她说,) 好多了,有时 候实现不了就不想了,有一点苗头就不想了。 项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是贫困生面对经济压力的最先选择。因为很少有其他方面 的花销,节省伙食费便成了常用方法。食堂里的荤菜对他们来说是摆设,当然也是 诱惑,有同学谈到每每在荤菜前逡巡很久然后不得不去选择素菜,使诱惑无疑又变 为一种煎熬。然而贫困还不仅是衣食这种基本生活资料的被剥夺,对于学生的发展 来说必须的学习资料也被贫困生大规模的删减,穿衣、交往等开销也都被他们限定 在了必须的范围之内。 节俭并没有给贫困生带来自由的大学生活,因为大学里的基本开支具有一定的 刚性,随着大学生活的全面展开,贫困生面临的经济压力也进一步增强,于是贫困 生开始寻找其他克服贫困的方法,那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进行勤工俭学。 ( 2 ) 勤工俭学 一 随着大学生活在贫困生面前展开,克服贫困的方法也有所增加,勤工俭学就成 了学生们立足自身、解决问题的首选。贫困生一般尝试过多种勤工俭学形式,做促 销、发传单、贴海报、做小工等等,但是这些兼职都只是临时的赚钱机会,而对于 贫困生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临时的生活补贴,更是一种稳定的收入,以保证他 们生活的基本开支,作为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来讲,家教成了同学们共同的选择。 m 0 1 :刚进校的时候,因为学费是借的,生活费就想自己把它解决了。刚开始 的时候是在宿舍里面扫扫楼梯,后来也去外面的中介机构找过工作,贴海报之类的 也碰过壁呀,上过当呀,都遇到过后来在家教中心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每个月 有三百多块钱,那份工作蛮稳定,做了蛮长,这样基本上就把生活问题给解决了。 f 0 1 :现在每个周末必须拿两个半天来做家教,每次坐车加家教来回得四个或 四个半小时,坐车得四五十分钟,家教两个小时( 1 8 元小时) f 0 2 :我就尽可能多的做家教,减轻我妈的负担。这样就占了很多的时间,我 觉得做家教挺好的,是来的最快的,工资也比较高,其他工作费时间,而且很多工 作不适合我做,比如说发传单,因为我只会在晚上有时间,做兼职需要很多时间 m 0 3 :上午你不来( 访谈) ,我就要备课,下午有两份家教,两点到四点, 四点到六点连着做,这样星期六一天就完了。晚上回来还要准备明天的,明天又是 四份。 通过勤工俭学,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暂时缓解了经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