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doc_第1页
课外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doc_第2页
课外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doc_第3页
课外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doc_第4页
课外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2011年秋九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题(十二个文段)(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8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 ,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注释】楮(ch)币纸币。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目:名词作动词,看待。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3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14分)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统过干 (2)访以当时之事 (3) 干雅自多 (4) 不矜小节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A博涉书记 B干善待遇 C访以当时之事 D可以自娱3.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通的两项是( )( )(2分)A作师说以贻之 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C、欲以立身扬名耳 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5.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2分)(三)阅读目不见睫,回答问题:(6分)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注释】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楚庄王欲伐越齐师伐我B.此智之如目也 其家甚智其子C.王之伐越,何也 无丝竹之乱耳D.庄王乃止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自见之谓明。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四)阅读齐人有好猎者,完成后面题。(10分)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带点词。(4分)(1) 入则羞对其家室( ) (2) 其所以不得之故( ) (3) 君宜致力于耕作( ) (4) 于是退而疾耕( ) 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于是退而疾耕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_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8分)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仪轨:礼仪法度。约:省减,简约。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物:指人,百姓。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1.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1)抚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亲人 (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爱:爱戴,拥戴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4.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六)阅读三国志先主传节选,完成后面题。(10分)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注释】曹公:指曹操。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辎(z)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会表卒 (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 (4)或谓先主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分)(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0分)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 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选自世说新语)【注】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信:传信的人。朝士:朝廷官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东阳时始总角( ) (2)再遣信令还( )(3)而太傅留之( ) (4)谢公语同坐曰( )2.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2分)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3.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2分)4. 谢公为何感慨“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2分) (八)(6分)宋人或得宝,献诸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宋人或得宝 或遇其叱咄 B献诸子罕 投诸渤海之尾C故敢献之 温故而知新 D玉人以为宝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2翻泽下面的句子。(2 分)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3谈谈你时“宝”的认识。(2 分)(九)阅读下面 甲 乙 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8分) 甲元岳柱字,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乙 “疾雷不及掩耳” 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古今文士未有改之者。宋子京于李靖传乃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矣。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注释】元岳柱字止所: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金钏:金手镯。为:即“为之”,做那样的事。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宋子京:即宋祁,宋朝史学家。乃:却。安:妥当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金钏可易(换)酒 B疾(快)雷不及掩耳 C复何暇(空闲)塞哉 D此所谓欲益(增加)反弊者也2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观此可以(凭借)知画理矣 B雷以(因为)其疾 C 以是人多以(可以)书假余 D 皆以(认为)美于徐公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4 甲 乙 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 这个道理是什么?(2分)(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2分)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全品中考网 (选自晋陈寿进表)【注释】魏武帝:曹操。 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众寡:人数少。 建:提出。 吴会:吴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 C身使孙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江南悉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4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4分)(十一)祖逖北伐(12分)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日:“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俱: 及渡江及: 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之: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 睿素无北伐之志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全品中考网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3“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臣闻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于是止。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即拘昭公南郢(yng),三年然后归之。昭公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子胥于是报阖闾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牟,然后归之。蔡公至河,曰:天下谁能伐楚者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蔡非有罪,楚为无道。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囊瓦者何?楚之相也。郢者何?楚王治处也。1.下列句中的“之”与“楚闻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至之市 C.亲戚畔之 D.怅恨久之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掉,但他在气愤之余仍能克制,不贸然报仇,显得异常冷静。 B.“诸侯不为匹夫报仇”的话,反映了伍子胥是胸有大志的人。 C.伍子胥攻打楚国,既为吴国灭了楚国,又报了杀父之仇,称得上是忠孝两全。 D.蔡昭公被放回就立即要攻打楚国,表现了他的草率与莽撞。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身干阖闾 身: 被羔裘 被: 天下谁能伐楚乎 伐: 操鞭笞平王之坟 笞: 4.翻译下列句子(4分)即拘昭公南郢,三年然后归之。(2分)译: 囊瓦者何?楚之相也。(2分)译: 文言文答案(一)1. B 2. 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3.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二)1过:拜访。访:咨询。雅:一向。矜:注重。 2、C 3、A D 4、(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带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省略部分补全1分;倒装句式1分;“异”1分)(2)不久,高幹凭借并州(之力)反叛,最终落到了失败的结局。(“以”1分;“卒”1分;“至于”1分) 5、敢于直言;善于识人;不重名利。(三)1.B 2.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3.示例:知(智)者不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四)1.(1)在家中 (2)原因 (3)应该 (4)勤奋地耕地 2.A 3.莫非是让我集中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获,再去买条好狗吧。 4.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攻,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五)1.(1) (2) (3) (4) 2.C 3.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4.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六)1、(4分)(1)适逢 正赶上 (2)率领 带领 (3)劝说 说服(4)有人2、(3分)你现在虽然拥有大批人马,但是真正能披甲作战的人很少,如果曹操大军到来,凭什么来抵抗他呢? 3、因刘表的礼遇之恩,刘备不忍心攻打刘琮;在危难之时,刘备不忍心丢弃跟随他的百姓。(七)(七)1才 派 他,代东阳(或谢朗)告诉或“对说”3新妇少遭家难/ 一生所寄/ 唯在此儿 。3新病起;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八)(九)1 D 2C3 本来不是随便结合的词语,古学者没有改动过这句话4 任何创作都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十)1D(A拜访/看见 B计谋/鞭打 C出使/假如 D都)2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3(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躬”、“闻达”、介宾后置句式,每处1分)(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足”“以为”每处1分。“既”译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足”“丰足”也可。)4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十一)1(1)一起(2)等到(3)主谓之间(4)如果、假如(5)平素、向来 2(1)“这并不是不好的东西!”于是起床舞剑。(2)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听到消息就起兵响应的一定大有人在。 3闻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