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朱耷与朱雀——解密八大山人绘画艺术作品中的禽鸟形象.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朱耷与朱雀——解密八大山人绘画艺术作品中的禽鸟形象.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朱耷与朱雀——解密八大山人绘画艺术作品中的禽鸟形象.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朱耷与朱雀——解密八大山人绘画艺术作品中的禽鸟形象.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朱耷与朱雀——解密八大山人绘画艺术作品中的禽鸟形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朱耷与朱雀——解密八大山人绘画艺术作品中的禽鸟形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 学位沦文独创性声明 i i i lll ijl i l l l i l ij11 y 18 0 7 3 7 5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 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贺司飞签字日期: 2 。协年乡月巧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 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学位敝储戳湃聊:舌闺飞刷磁引玛儿易! 孔伽 一、 。 j 签字日期:别阵s 月船日签字同期:洲阵r 月;1 日 。 j f :;j j 姿 摘要 本文从八大生平、文化考古角度逆行分析,分别从绘画作品、五行方位、 神话传说等多方面论证八大山人笔下的禽鸟形象是火鸟朱雀( 凤凰) 。 笔者认为八大山人是运用象征隐喻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他笔下的各种禽鸟形 象。且从这一角度论证了八大山人绘画中的若干禽鸟形象与凤凰( 朱雀) 的 关系,并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追根溯源,得出八大山人笔下的禽乌形象是 朱雀( 凤凰) 这一重要结论。八大山人的这种艺术行为暗含了他对先朝故国 大明王朝的眷恋和怀念,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象征太阳,光明: 并且根据中国传统的五行生克原理解释了八大山人反复刻画火鸟形象,展现 了他内心与现实社会的斗争,那就是用火来克金,因为清王朝又称作后金。 关键词:八大山人;朱雀:凤凰:火鸟:象征、隐喻 a b s t r a c t jh i st h e s i sa n a l y s e s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b a d a s h a n r e n s l i f e ,c u l t u r ea n d a r c h a e o l o g y , a n di t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a tt h ef i r e b i r di m a g ed r e wb y b a d a s h a n r e ni s r o s e t m c h ,p h o e n i x ,f r o mt h ea s p e c t ss u c ha sp a i n t i n g s ,f i v ee l e m e n t so r i e n t a t i o n a n d m y t h o l o g y it h i n kt h a tb a d a s h a n r e nu s e ss y m b o lm e t a p h o rt od e s c r i b et h ei m a 2 e so f v a r i o u s 如r e b i r d s a n df r o mt h i sp e r s p e c t a v e1 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t h e 1 m a g eo fl b i r d sa n dp h o e n i x ,r o 跃:f i n c h ,f r o mb a d a s h a n r e n sp a i n t i n g s b e s i d e s i t d a t e sf r o m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a la r t ,a n did r a w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b i r d s d 陀wb yb a d a s h a n r e ni sr o s e f i n c h ,p h o e n i x t h i sa c t so fb a d a s h a n r e n i m p l i c i th i s l o v ea n dm e m o r yo fm i n gd y n a s t y , b e c a u s ep h o e n i x i st h e s y m b 0 1o fs u na n d b n g h t n e s smt h ec h i n e s e * ,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a n db a s e do n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f i v e e j e m e n t st h e o r y , i e x p l a i nb a d a s h a n r e nr e p e a t e d l yc h a r a c t e r i z i n gf i r e b i r d i m a g e 8 n o 粥t h 龇h es t r u g g l e sw i t hr e a l i t y , w h i c hi s f i r er e s t r i c t i n gm e t a l ,b e c a u s et h eq i n 2 d y n a s t ya ls ok n o 、v na sl a t e rj i n 。 k e y w 。r d s :b a d a s h a n r e n ;r o s e f i n c h ;p h o e n i x ;f i r e b i r d ;s y m b 。1 ;m e t a p h 。r 口菜 一目录 第l 章引论历史的拐点八大山人艺术独特的风格( 怪诞) 1 第2 章八大山人的生平及艺术4 2 1八大山人生平简介及其遗民情结一4 2 1 1文献中的八大山人4 2 1 2 八大性格与气节6 2 2 八大山人的笔墨特点8 2 3 八大山人绘画当中的自我象喻1 1 第3 章八大山人的艺术思想根源1 8 3 0 1 八大山人诗歌的隐喻手法的相关评论1 8 3 0 2 八大山人写意画隐喻手法的相关评论1 9 3 1诗经比兴手法及隐喻传统2 l 3 2 儒家伦理传统及五行思想2 2 3 3 星象与天命、天象与时变2 5 3 3 1 八大的星岁纪年- 2 7 3 3 2 朱雀阴阳五行的传统学说的分析3 l 第4 章八大山人艺术中的神话原型与绘画原型3 6 4 1八大山人禽鸟图的隐喻象征3 6 4 2鹌鹁3 7 4 2 1八大的鹌鹑写意画3 7 4 2 2 八大笔下鹌鹑的隐喻鹌鹁的“阳鸟”的神性3 8 4 2 3 鹌鹁的隐喻符号的原型4 0 4 3 m 1 j 鹤4 0 4 3 1八大鹤画的缘由4 0 4 3 2 鹤的文化隐喻4 4 4 4 了l 雀4 5 - i 4 j i l 竹? l ,j 史南凡巧撕:及八人f j ,j j l 爷:f 鲷4 5 目录 4 4 2 孔雀与风凰的关系4 6 第5 章结语未完的结尾说不尽的八大山人4 7 参考文献:一51 致i 射5 3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 5 第1 章引论历史的拐点八人山人艺术独特的风格( 怪诞) 第1 章引论历史的拐点八大山人艺术独特的风格 ( 怪诞) 在中国文人写意画的发展历程中,将文人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推演到巅峰地 位的当属八大山人,他对文人花鸟画艺术的纯粹践行以及现代化的开创,使其 绘画艺术登峰造极,至今无人可以超越。同时,对其写意画研究的著作也层出 不穷。但是由于其独特的身世,离奇的遭遇,使得他的艺术作品也一直众说纷 纭。因此八大山人在中国画坛上成为一位谜一样的天才怪杰画家。瑞典学者喜 龙仁在他所编著的多卷本中国绘画史中曾经这样写道:“八大山人是中国 绘画史上那些最具吸引力的特殊人物之一,这类人物是难以把握和明确的予以 分析的,因为他们是被他们本人的怪癖和作品的鲜明特征所组成的令人眼花缭 乱的传奇色彩包裹着,历代围绕这类人物编织出来的传说和故事,使他们显得 更为扑朔迷离,随着时间的流逝,问题越难澄清,某些对于他们的艺术成就的 评价是和他们个性中的怪异之处混淆在一起了。川1 1 本文尝试以多种学科理论与 方法相结合对八大山人的主要画种花鸟画进行探索与分析,力图从多角度来揭 示支撑其绘画艺术的深层背景。 八大的独特身世对其别具一格的绘画艺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众所周知, 八大山人是凤子龙孙,金枝玉叶的明代遗民,他的悲惨身世是历史以及家庭在 他个人身上不幸遭遇的体现。生不逢世,是这位王孙悲苦命运的开始,其时正 值大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行将灭亡之际。在国内,灾荒不断、饥民遍 野、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接二连三;在边疆,崛起的女真后金不断骚扰,劫掠 北方:而南边则有倭寇在海上横行、侵扰。大明王朝处于这样摇摇欲坠的形势 下,其时八大山人正值风华j 下茂,踌躇满志,摒弃封爵,考取功名,期望大展 宏图、报效国家,然而,十九岁的他,面对的却是大明王朝的灭亡。改朝换代, 江山易主,从此,他失去了皇亲贵胄的优越生活,开始了九死一生的流亡生涯, 为了逃避清朝政府对明代遗民的追杀,更是迫于无奈,出家做了和尚,历史在 这早丌启了一个拐点,造就了八大山人艺术独特的风格怪诞。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格调冷逸,意境高深,其画鸟,能在平诈简括的勾泼 i 再:i :”? f 1 l z j 芝f ”记! ! i ,垣,、:,、小j | 一ji 印l j7 j :“? 2 :l i jz j 童i t 。 上乜j 趔 : j 、:i j :i 乏k t i k 夸二! i ! i 。_ _ 2 j 二:1 4 第1 章引论历史的拐点八人山人艺术独特的风格( 怿涎) 之中,显示对象奇特的惰:致”1 2 13 9 4 。这些奇特的情致表现在,他笔下那些莫名的 鸟雀,呈现着白眼向人、桀骜不驯的姿态:张口露齿的游鱼,仿佛在向人们倾 诉着什么。那冷冷的眼神透出厕面,有着睥睨一切的神情,高傲冷漠,不可接 近。威严孤寂、傲岸不羁的动物形象,给人以漠不关心的强烈疏离感。那怪异 夸张的艺术形象,冷逸清空的情调,萧瑟凄凉的意境,孤寂荒寒的风格,总能 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灵深处,给人以过目不忘的强烈震撼。八大山人在画中寄 寓的情感如此的浓烈醇厚,致使我们在跨越时空几百年之后的今天读来,仍使 人心为之动,意为之夺。与大多数花鸟画家程式化的审美思维不同,山人将审 美的物象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和具体的时空背景中,使得画面具有一种隐喻的 广阔历史意识及其指向,这样就造就了八大绘画象征风格的生成,让其笔下比 兴的对象无不深深地铭刻自我生命的印记,带上浓重深厚的历史烟岚。那种特 有的孤傲眼神,目中无人,眼中充满着不屑与狷狂,体现着有棱有角有性格的 八大本人。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八大“苦闷的象征”。 八大绘画风格怪诞表现在他笔下一个个奇特的动物形象上,他笔下的动物 无不有着白眼向人的怪异的表现。八大山人作品晦涩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但是八大为什么怪诞? 为什么晦涩? 他要表达的是什么? 他要掩饰的是什么? 笔者认同大部分的八大研究专家的看法,即认为八大山人之所以晦涩怪诞是因 为他想要表达而又不能公开表达并时时注意掩饰的是他对故国的怀恋。而他要 表达他的情感只能通过手中的画笔,于是他在绘画中无不流露着、掩藏着他的 秘密。而正是这种对故国思念的心态影响之下才有了八大山人那特出独有的艺 术风格,它让无数热爱艺术的人为之心折,正像周士心在八人山人及其艺术 的绪言中所言说的那样,八大山人的画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梦寐难忘。”n k 3 5 八大笔下的禽鸟形象夸张变形,有的模糊可辨,有的却勉强可名日禽鸟, 八大山人对鸟的题材的反复表现,不断挖掘,深入刻划,引人深思。童庆炳先 生认为:“阅读文学艺术作品有两种阅读,一种叫做品质阅读,一种叫做价值 阅读。品质阅读主要是衡量这个作品的艺术性的高低,而价值阅读主要是要揭 示作品所隐含的文化的价值。如果我们对作品进行一种价值阅读的话,那么我 们就会发现作品罩面一些很新鲜的东西。”而“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传统世界 都是一个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隐喻世界。在此世界中,美的生产者要费尽心机 地寻找和建立隐喻,美的鉴赏者要绞尽脑汁地领恬其中的隐喻,一句话,传统 审荚文化就足刈。隐喻的形琢化i i 产:与运_ j 。”1 第l 章引论历史的拐点八火山人艺术独特的风格( 怿诞) “隐喻从本质上说,就是通过联想进行意义的跨类转移或跨位变换。”扣h 。 “隐喻的建构,属于一种二重结构,主要表现为显在的表象与隐在的葸义的替 合,所指向能指的秘密嵌入。无论是作为一个单一的隐喻表述,还是作为一个 整体的寓言结构,隐喻必须建构一个有意味的表象或者有张力的形式。”b 6 。j 所以“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说,一切美都是譬喻。”陋1 从隐喻的角度来审视八 大山人的绘画,其中的禽鸟形象就有了更深远、更隐秘的含义。 八大山人的艺术精品无不含义深刻、韵遥旨远,其深邃的用意借助于深厚 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黑箱,把视觉形象变为一个个令人琢磨难尽的图式符号。 其中丰富的文化蕴含,使观者可以不断从中神会体味到画家的弦外之音和韵外 之致。历代书画家都评论说八大山人的画作传达亡国之痛,有深刻的寓意。而 寓意为何? 却大多人云亦云且语焉不详。而笔者就是试图运用神话原型、象征 及隐喻理论等多方面的相关学科知识,来解读八大山人绘画当中的深刻寓意。 通过详实的论述与阐释,笔者认为八大山人笔下的鸟雀不是一般的鸟雀,看似 普通的却无法命名的鸟雀,其实却是火鸟朱雀凤凰。 笔者推断朱耷画的鸟雀为朱鸟、朱雀是因为,八大是想利用满族人不懂博 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进而依仗自己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上古神 话传说的渊源,来表达他的艺术思想。这种隐晦的表达符合当时他所处的政治 环境和他的遗民身份。这样即可以逃避文字狱的杀戮,又能曲折的反映自己的 心声。他笔下的禽鸟都是要服从这一主题的。 正所谓“画为心言,言为心声”盯1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汉人可以读懂的绘画 图像,满人则无法读瞳,他不能也不敢直接绘龙画风来表达,只有画普通的寓 鸟来象征、暗示朱雀凤凰太阳鸟,大明。因为他即要表达,又要隐藏,逃 避文字狱。在满清当局眼中只是普通的花鸟,而在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汉人眼 中却是另有一番含义的。在不懂得的人的眼中是怪诞,只有懂得人可以充分理 解其要表达的含义。这就是他当时的时代所造成的心态。 第2 章八大l j j 人的生平及艺术 第2 章八大山人的生平及艺术 任何绘画风格的形成都与画家的身世和经历息息相关,在我们探讨八大山人 绘画风格的时候,不免要追溯到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时代的精神加诸于个人身 上的际遇。八大山人的艺术更是改朝换代、江山易主、天崩地陷的历史大环境 下催生的产物。甲申国变( 1 6 4 4 年明王朝覆灭) 更是成为中国汉族文化史上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事件,在中国汉人心理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痛经历。这是一 个公共知识分子所要关心的文化大事件,因为这一年关系着汉人江山社稷倾颓 和满人的异族入主中原。艺术家关心这一年是因为这一年还关系着一个冠绝古 今的大画家八大山人的命运。 2 1 八大山人生平简介及其遗民情结 我们认识八大山人多是从别人的记述中得知的,我们根据这些传记大致可 以勾勒出八大山人一生的生活轨迹,这对于研究他的艺术所要表达的意义和艺 术风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2 1 1文献中的八大山人 通过文献中的记述,找寻线索,我们可以尝试着组成一个完整的八大山人 形象,作为一个存在于人f f e p 象中的八大山人他有着怎样的性格,性情,他对 待人生事物的态度如何,因此一个人的生平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思维 方式、思想观念和艺术创作理念。 史书记载八大山人的祖先朱权:“好古博学,诸书无所不窥。旁通释老, 尤深于史。”鹕1 这也算是最早的家学渊源了。而到了八大山人的祖父和父亲这 一辈他们更是诗书画俱善,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从文献中我们可以得 2 关于八夫山人的桐父善于绘画的文献行:李维浈。i 兀i :孙贞古篓志铭中有:“又善篆隶八分行草请 书法,图画山水花鸟传种写照”:南吕县志卷三i 三人物四,一二九页载:“朱多炕,字贞吉,善诗 歌t 书国”;藩献记:“颍敏绝人,善i 歌、蔌精绘事”i 等见萧i j o , n 5 编著的八人山人的王室家学第 1 4 8 1 4 9 贞,北京燕山版十l :2 0 0 6 1 2 2 关十八人山人的父糸善f 绘画的文献何:渍陈鼎八人山人传中i l ! 拔:“父某,办t 书面j 名噪江 f ,”j ! 级带爱 j :! 帘一旦,上:? 卷i ii 尔f :“拍j 2 # 山水蘸上沈川陆之k 复t 佗鸟”:l 田i 殳公曩0 :“【l j 水佗马靼文; :川陋,三k 1 m0 f 【lz ,叫,j j i :彬爿j 裘盘字孜投晓役:”1 f 贮萧j q n q 编薯的 第2 章八大ij j 人的生平2 乏艺术 知,八大1 i j 人“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能作诗, “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 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型。十八岁“为诸牛” 9 1 3 1 5 。明亡后,在逃难中,妻、 子俱死,为逃避追杀,正式剃度为僧, “戊子现比丘身”回,“不数年竖拂称 宗师”。这正说明了八大山人的智慧和博学,在儒家和释家都取得了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八大山人的脾气秉性和性格特点。据记载他“左右承事者, 皆语以目。合则颁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喧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 则哑然笑。”3 憎这一点十分重要,这对于他的艺术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用眼睛说话,用眼神交流。那就是不直露的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而是让人 猜测,符合心意就点头,不符合心意就摇头。和人打招呼用手势,听到暗合自 己想法的事情就偷偷的笑。那么他的艺术创作中就会用到一些隐喻和暗示的手 法,他不会把自己的想法直白的表现出来,他的艺术作品是极有象征意味的。 这一点还有旁证。如张庚国朝画征录中写道:“八大山人,有仙才, 隐于书画,题跋多奇致,不甚解。”n 妇3 舶这和龙科宝所载是一样的,“( 八大山 人) 往往愤世佯狂,有仙才,隐于书画,皆生纸淡墨。题跋多奇慧不甚可解。 人有贶以鲥鱼者,即画一鲥鱼答之,其他类是。又尝戏涂断枝、落英、瓜、豆、 莱服、水仙、花兜之类,人多不识,竟以魔视之,山人愈快。”n 2 八大山人的 仙才都隐于书画,他把他的想法和要向世人表达的意思都隐藏在他的书画作品 当中,尤其是那些题跋,晦涩难解,“予见山人题画及他,题跋皆古雅,间杂 以幽涩语,不尽可解。”旧6 这就造成了阅读障碍,但是越是别人猜不到,八大 山人却越高兴。用一些其他人不理解的、不认识的物品入画,他想要达到什么 样的效果,什么目的。这止是本书所望揭不的。 “世多知山人,然竞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汩淳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 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 日狂士,日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 ”扣:世上的人们只知道八大山人的 名气,而不理解八大山人,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胸中所郁结的块垒,像大石 3 清陈鼎八大山人传中记载:“八火山人住孤介,颖异绝伦,八岁能诗,善书法,- t 篆刻,尤精 纶事。” 7 关十这点,再家说法小一。参见拿口八大山人生f 事略驶自。关n 日题敏十牟口八人l l j 人f 究及其他, 第6 负南吕:江两省老年文艺家f :j j 会编辑版,1 9 9 8 白关问题详见萧鸿呜八人山人生、卜及作品系年 第4 7 负,注1 北京燕山版补,1 9 9 7 1 l j 焉陈舶八人山人传中j c 皲:“数年夏、了似死。”参见八人山人研亢( 第】辑) 第3 1 9 页。 j 青侥宇朴趁。个i j j ,j 、像:;:“j 、 j 雩j :j kj ij 地【li i 身”琴圯,_ 、j 、! j ! 人川 :j ( 瓤lj ) 她 0 i j0 1 , j j i 骶i :f 酊j ,1 :j ,、i :“i 、;:l “:+ :”芬畦j 、j 、7 、:,:;j ,i ! j _ ,、! 第2 争八大1 1 1 人的生i f 及艺术 头压住不断往上涌动的泉水,像用湿的棉絮柬扑火,这是压抑不住的。内心的 矛盾不可调和,所以有时发狂发癫,有时装聋作哑,在世俗人的眼里就像是玩 世不恭,或是狂士高人,这都是不理解八大山人的内心的苦痛呀! 这么肤浅的 理解八大山人,悲哀呀! 这是邵长蘅对八大山人总结,他是八大山人的知己。 而人不可能忘本,所以八大山人对自己的皇室血脉、贵族身份是久久萦绕 在心头的,在其长达3 6 年禅林生活之后,仍然念念不忘。八大山人自皇室贵胃 沦为草野逸民,为避害而出家。在他思想深处的那种皇室贵胄的观念根深蒂固, 不可动摇。这种心态不仅仅只是八大所有,同是朱明王孙的石涛曾经两度在长 干寺接驾康熙皇帝,恩宠倍受,更是大为感叹康熙皇上的知遇之恩,写诗颂其 日:“去此罕逢仁圣主”、“雪拥祥云天际边”,但是在其题八大山人大涤草堂 图的诗中却仍旧表达了自己与八大同为王孙贵胄的皇室身份,即“公皆与我 同日病,刚出世时天地惊”。而也是石涛的“金枝玉叶老遗民”成为揭示八大山 人的身世的最早证据。后1 9 5 4 年,在江西奉新县奉先寺发现的个山小像更 印证了这一点。个山小像作为研究八大山人生平的重要文献,是八大山人4 9 岁时,也就是康熙十三年甲寅( 1 6 7 4 年) ,他的好友黄平安给他造的像,这幅纸 本水墨图不仅存留下八大山人珍贵的画像,而且还留有九段重要的题跋和印章。 图中有一个八大山人自己的印章十分引人关注,那就是“西江弋阳王孙”的印 钤。这是现存的八大山人直接承认自己是王室宗亲的有力证据。 2 1 2 八大性格与气节 八大山人忡情孤傲倔强,行为犴怿,是冈为八大【j j 人一腔的悲愤无处发泄, 一身的才情无处施展,为世所不容,所以在常人眼里他疯了,但是在艺术中的 他却是如此的自由挥洒。他只能在艺术天地里获得精神的自由,只有在他的画 里他才是他自己。因此,可以说他的画便是他的人生。他怀念故国,想要为国 赴难而又苟活偷生种种矛盾的心情,想要建功立业又无处施展的苦涩,喜怒哀 乐的万般情绪,都通过书画艺术而得到了释放和宣泄,哭笑皆非,万般无奈, 嬉笑漫骂都隐喻寄托在画中。他那世人皆知、含意深刻的“八大山人”名号, 作为他那隐痛的寄意,就是以“哭之,笑之”的面貌出现的,他在画幅上把“八 大”与“山人”紧联起来,似哭之又似笑之,符合他的诗句“无聊哭笑漫流传”, 以此表达故围沦亡,而自己却通过剃度来偷生苟活的那种无可奈何而又哭笑不 得内 情。 第2 审八大山人的生半及艺术 在他冷馓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充满激情的心。八大l lj 人带有深挚的情感色彩 来作i 葡,把他所经历的坎坷遭遇和无法平静的内心情绪,借助绘厕的形式宣泄 出来,把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加诸于绘画当中,抒写身世之感,寄托亡国之痛, 着意挥洒着不向命运屈服的旺盛的生命力。八大山人不,、l 的经历、坎坷的人生 虽然给他带来了一生的无比痛苦,并且在其内心世界里系上了一个永远无法解 开的情感死结,但是这些苦痛的经历却成为了促使他走向艺术大师的最关键的 转捩点,或许我们可以说,恰是其苦难的经历造就了他,让他取得了这样伟大 的艺术成就。一生清苦,命运多舛,这形成了天才艺术家必须的人生苦难,更 成就了他伟大的艺术。作为明代宗室,国破家亡之痛,感触尤深。把诗书画艺 术当作寄托理想,宣泄情感的途径,来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 八大山人在很多作品中,尤其是细节之处展现了他的气节,他以不同的形 式,或印款或花押或纪年,来表达相同的气节观念。气节表现之一在印章方面, 如在传綮写生册中所钤盖的“雪衲”印章,把自己想要“雪耻”、“雪恨” 的思想隐藏于印文当中;而“钝汉”印章,则暗表汉民族正在受到外邦民族的 蹂躏与折磨;还有另外的作品中所钤的企盼明朝复还的“八还”印章等。气节 表现之二在花押方面,有着怀念大明王朝国君的“思君”花押,有纪念崇祯皇 帝殉国之日的“三月十九”花押等。气节表现之三绘画纪年方面,在传綮写 生册中八大使用星岁来纪年或者只署天干地支,体现了八大山人一生不奉清 朝正朔的重大气节。这些都是八大山人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所展现出来的气 节。 八大山人借以表士见气节的举动,史为突出和明显的是在一些诗中。所引用 的“旧山河”、“宋山河”、“郑思肖”等典故和词句,如在山水图册上 题诗日:“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 山河。”他称慕五代北宁间画家董源、郭熙,可以以其独特笔墨描绘没有受外 族侵凌的宋朝江山,而流露出怀恋故国,热爱大明王朝汉家江山的思想感情。 如瓮颂陶瓮诗:“小陶语大陶,各自一宗祖。烂醉及中原,中原在何 许? ”这首诗从盛酒的陶器进而联想到姓氏( 陶朱) ,在酒醉中念及朱明王朝, 曾经是先朝的中原故土而今又在何处呢? 不禁令人想起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 人陆游的那首示儿中的名句:“王师北定中原r ,家祭无忘告乃翁”。此诗 州。见八大对放m 之思的深挚情感跃然纸f :,只足0 叭放翁桐比,他少了份洒 第2 事八大i l j 人的生平及艺术 脱与豪迈,多了一份无奈与悲凉,少了一份对“收复中原”的肯定与信心,多 了一份失望与伤心。朝7 9 8 而他5 7 岁时所做的古梅图,画面意气纵横,有一种难以伸展的抑郁之 气。一株斜挺着的古梅,古干离土露根,已被摧残到半枯,却势如利剑,直刺 苍穹,被压抑的伸不出头颈的横枝下垂,但迸绽出数点如泪痕般的梅花,展现 了顽强不屈的情操。与他的诗“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 桠权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两相对照,似乎有一股悲愤压抑,却仍有“廉颇老 矣尚能饭否”的不甘的心境。其上的题画诗也颇有豪情: “分付梅花吴道人,幽幽翟翟莫相亲。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鱼扫虏尘。” “得本还时末也非,曾无地瘦与天肥。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 对其中第二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完全了解一个八大山人的气节。诗里的 “思肖”是宋末爱国诗人、画家郑思肖。此人是个非常具有民族气节的人。八 大山人的人生经历就显示了他曾刻意模仿郑思肖的行为举止。 2 2 八大山人的笔墨特点 八大山人的父祖都善书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画史会要说 其祖父朱多怔:“兼精绘事,见古名人墨迹一再临之,如出其手,”n 钔燃 而八大山人的父亲南昌县志卷六十杂传则记载有:“精于绘事,山水兼 文( 徵明) 沈( 周) 周( 之冕) 陆( 治) 之长,复工花鸟”;在画史会要 中说其:“山水花鸟兼文沈周陆之长,而好以名走四方,求者绢素盈室,孜孜 晓夜。川川m 因而八大山人的师承必然受到其父的影响,他的绘画也就肯定宗法 明吴门画派。 八大的巨幅长卷松柏同春图卷就是临摹沈周的松柏同春图。此卷作 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1 7 2 0 ) ,并且沈周题于该图的诗文也被八大一并抄录誊写 于图后,这是现在我们可以见到的八大师法吴门画派的直接证据。 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继承徐渭画风可以说是专家们的共识。尤其是以早年 的写生阶段更为明显。方闻先生就持这种观点,他指出:“表面看束,八大早期 的花果和蔬果承继了明代大画家沈周、陈淳及徐渭等人的写生传统,如第七页 的石榴( 卷一第九页) 很像徐渭的一张同样性质的作品”。割而单国强先生 则根据传綮写乍j j 玎得m 这样的结论:“所绘一卜“页花卉、蔬果,明显的继承 剪2 章八人山人的生平及艺术 了明代沈周、陈淳、周之冕、徐渭的水墨l 雨j 鸟传统,并多模仿痕迹。”6 1 总体说来,八大山人在形成自已绘画风格的发展进程当中,所继承的传统 属于文人画系统,却不局限于南宗。他不但继承融会了前代如林良、吕纪、沈 周、陆治的技法,还师承石恪、梁楷及元人笔墨,且他的花鸟画远宗五代徐熙 的野逸风格和宋文人画家的兰竹墨梅,尤其推崇青藤白阳的粗放画风,特别是 受到徐渭强烈抒发个性的艺术影响,并能自辟蹊径。可以说做到了借古开今, 自出性灵,心随笔运,取象不惑。八大山人能在画作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个性自 我、抒发愤懑情绪,那是因为他充分继承并发展了文人画水墨的强有力地表现 功能。在八大山人这里,笔墨是抒发个人情感的途径和手段。他非常注重观察 自然,感受生活以及体悟命运,并不以满足于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而 是追求独抒性灵,创造了- - ;t r p k 大山人所独有的简淡荒寒冷傲孤寂意境。不囿 于古法,不限于临摹,而是通过挪用变通,以笔墨的激情洋溢和艺术形象的深 情凝蓄,突破了清初摹古派( 四王) 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展现了个性鲜明的艺 术风貌。 以取材于客观世界而又高度融合自我独特性格特征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花 鸟画的创作题材和写意画的表现力。以主观情绪和客观物象相结合,把自我的 形象蕴含在物象之中,极度发挥了把形象置身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真谛,崇 尚意境同时又遵循法则,以这种赋予物象以全新的象征意义的独特手法突破了 旧程式。在发挥援诗入画的比兴效用的同时,并密切结合姊妹艺术,把书法融 于绘画当中,发展了笔墨技法。事实上八大山人十分重视从书法到绘画的艺术 辽移的效果。他曾两次题识强调过“书画通”这一绘画理论,他曾在山水 册之五中题识云:“昔吴道元学书于张颠贺老,不成,退,画法益工,可知 画法兼之书法。川盯姗还在临李北海麓山寺碑题识中写道:“画法董北苑已, 更临北海书一段于后,以示书法兼之画法。”n 7 1 3 m 他的笔墨豪放淋漓却不失温 雅含蓄,简净单纯而又夸张多变,形成了一种稚拙清新的独特风格,在用墨上, 施用泼墨,以清雅滋润之效果,给人以脱俗出尘的境界。八大山人更是一个对 形式构图十分敏感的人,随手泼出的墨就可以唤起他丰富的联想、想象及艺术 创作灵感,象随心起,手随心应,创作出的画作墨色淋漓却又兼具五彩效果, 使画面气韵生动,从而达到了“从有法至无法”到“无法而法乃为至法”“7 的艺 术创作的至高境界。 f :i :。,:氖i i :矿】:! ? ,j :2 j c7 i 。:j :”,、t ;j ;f 九j j 迎 二j j i i j j f ) ,j j j 第2 章八大山人的牛平及艺术 八大山人在绘画上二,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并善于泼墨,在创作上他画 面构图以取势为主,大开大合,虚实相生、黑白相映,笔情纵姿,墨韵驰骋, 大气磅礴,不拘成法,独具新意。又以书法之笔入画,干变万化,转折外提按 顿挫富有节奏感。八大山人取法自然,笔墨简炼,常以一石、二鸟、一鱼,一 草构成单幅画面,不空不塞,突破时空的局限,指向渺远清空的境界。他创造 了高旷纵横的风格,并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推至空前水平。其对意境的高妙营 造乃是其文化与人格的高度融合,达到了“无斧凿痕”的至高境界。因其笔简 形具而被目为逸品。逸品在中国画品史上被视为最高品。而八大山人就获得了 逸品的最高评价。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评他的画达到了逸格的“拙规 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o 的最高境界。逸格中的“笔简形具”正是八大山人 画风的鲜明特色。八大作画主张“省”,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 笔,神情毕具。郑板桥说过:“八大名满天下,石涛名不出扬州,何哉? ! 八大 纯用减笔,而石涛微茸耳。”圆他笔下的花鸟不拘形似,以意象为主,在似与不 似之间游走,颇具艺术张力。“与禅语话头应以有无的辩证思想去理解一样,八 大的简约则呈现于其节制的笔墨、孤独的物象和由此形成的巨大空间留白内。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空旷如天的画面上,一块石、一朵花、一杆枝、一条鱼、一 只雀、一圆月,虽然孤,却又赋予了傲、怨、怜、愤这些人的情态,画面的空 无则凸显出意象的简约,逸和韵也由此而生”。d 3 正如徐渭所说的:“百丛媚萼, 一干枯枝。墨则雨润,彩则露鲜。飞鸣栖息,动静如生,怡性弄情,工而入逸, 斯为妙品”。n 8 1 作品苍凉的笔墨语境正表达的是“托道于物”托物寓性”的“人 格迹化”。流露出八大山人“性格很孤介,女了穷究、善诙谐、喜议论。”训的精 神之品。 正因为八大山人有着改朝换代的悲惨经历,他的花鸟画才极富个性色彩。 他的作品以比兴入画,缘物抒情,借鸟言志,以象征手法传达寓意,蕴旨深远。 并将所画之物予以人格化,注入深挚的情感,借笔墨表现自己倔强、傲岸的性 格,抒发愤世嫉俗之情。“正是这种将哀乐之情行诸笔墨,八大山人的绘画才 被论家认为有奇情逸韵,正是笔端饱蘸悲愤之情,其画风才显得荒率简远, 意境深邃,爿。有一种整体性的象征,一种历史苍茫的指向性”0 ”舶 此语臼未是休复益州名面1 录中关十逸格的评定。原文如下:“曲l 之逸格最雉j 俦:拙规矫j 方 舳酃1 :i i i 川寸彩绘 亡钧圩三只甜之自然:欠n l 楷模“1 十0 :表;放h 之【l 逸 尔” 。! i f j 清郁扳坼f ,三坼题i 山i 贮托。:y , j f l :、羽;填缟& 艾术从i j 第二驯“j 参见胡圮 t i i j 浦中田 j ! :j :、 ? j j 0 ,:j f 、 5 f 人l j ;人j ,1 、艾彳:i ;摩j f i 1 q 9 hj 彳,: i 2 i ,, i 第2 章八大“1 人的生平及艺术 2 3 八大山人绘画当中的自我象喻 纵观明清绘画,甚至整个中国古典绘画史,八大山人都足最具有个性特征 的艺术家。他的个性在于他用其极具个人面目的独特画风,以及特色鲜明的艺 术形象,在画坛上构筑了一个独立自主的象征世界。他的画成为了他自我的一 个象喻。在这一点上八大山人无疑是旷古耀今的第一人。这是因为他跳出了“梅 兰竹菊”这类中国花鸟画史上陈陈相因、毫无新意的题材原型的窠臼,同时他 突破了绘画科类的藩篱,用极为简单的笔墨造型便构筑了一个完整自足的形象 世界。一条游鱼、一块丑石、一只麻雀、一根断枝,在他笔下形成了一个八大 山人的意象世界。用枯松怪石、白眼向天的鱼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空寂荒寒却 又简率淡远的绘画意象世界。 “中国人一开始就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言志、写意,强调言为心声、 书为心画在中国人看来,艺术表现首先意味着,艺术家通过一种特殊 的方式,把他的自我转移到作品中去了,因而艺术作品本质上就是以物的形式 出现的人;艺术作品首先是艺术家的另一个自我。”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另一个 自我、艺术家的化身。啪艺术并不是要模仿客观的物象,而是表现客观事物在 主观内心中所呈现出来的意象。艺术是为了要打动别人,把个人的情感传达给 更多的人,形式是为了情感的普遍传达。八大山人绘画中怪异的鱼和鸟形式就 是为了承载他本人的情感来传达给他人,“由于艺术作品必须有观众,所以任何 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表现与形式的创造都是以观众的存在为基本假定的。”拍 “文言思维的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一边执着地关注此在的体验和主观的 感受,一边又自觉地在这种体验与领受中寻求当下与历史的高度契合”乜门3 理论来自于思维方式,相同的思维方式同样也体现在中国绘画当中,八大山人 的绘画在表现自我的,同时又寻求当下与历史的高度契合,于是,在集体无意 识的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原型的影响之下,八大山人的创作出现了中国绘 画史上最为奇特的景观。所以产生了他笔下的瞪眼鱼、白眼鸟是服从于他内心 的需要才创作出来的,他无心为怪。他的怪是常人眼中的怪,对于自己的本质 性情来说,却足最为萨常的。石涛讲“以神话与哲学入画”陀引m 3 那么石涛x t j k 大 l 1 人绘画的理解就十分内行。他在大涤草堂图题有:“西江山人称八大,往 往游戏笔墨外。心奇迹奇放浪观,笔欹墨舞真三昧。书法厕法时人前,限 第2 章八:尺i ij 人的生平及艺术 高百代古无比。”八大山人的艺术独创性也应该放往这样的视域中得以观照。 那就是:那种看似游戏一样的行为,其实为众位观者,留下了可以拆解的画谜, 功夫在绘画之外,真正的意图在绘画之外,就是那科t 依据奇怪的心理,奇怪的 行迹来理解隐藏在绘画中的秘密。如何解读,就是依据古代的典故和神话。石 涛还曾在和八大山人合作所画的古树苔石图上题诗跋:“残红落叶诗中画, 得意任从冷眼看。”他提出了欣赏观看八大山人绘画的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欲 得真意需用冷眼来看,这就是说,需要和别人不样的眼光来看。需要冷静仔 细的分析八大山人的绘画。 “中国文人画以形式自律及其象征喻意之间的悖论为思维基 点以旁邻知识的贯通综合为依托,在广泛的文学和社会背景中建构其物 象流类式的语义系统。川2 1 4 6 中国绘画中的文字和形象交织融合,“明清文人画 家更加大量地同时应用诗、书、画在单件作品中表达他的自我。在一个有彻底 体会的诗画中,文字与形象会产生共鸣,而且互相伸展,当艺术家于一幅画中 题上一首诗时,他创造了一个诗与画之间的对话:当所题诗系取自某个受推崇 的诗人时,所引的文字可能在艺术家个人感情反应的脉络中,被不受拘束地加 以改动、解释或借以自抒议论。这种语文的力量在1 7 世纪个人主义画僧以及1 8 世纪的扬州八怪之作品中非常的明显。朱耷( 1 6 2 仁1 7 0 5 ) 经常使用文字与隐 喻,有时几乎使人无法解读。”啪舢”5 八大山人的画所体现出的这种晦涩怪诞、空寂荒寒而又简率淡远的意象世 界,构成了八大山人绘画的总体艺术风格。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经这样写道: “甲申之变给八大山人带束了个人的国破家亡之通。他的艺术内向探索的结果, 使他悲情凄凉的心灵像一面寒光逼人的镜子,在极凝练的形象、极菁萃的笔墨 之中,得到深刻的体现。那是徘徊悱恻吁叹,是内心深谷巨壑里隐隐的呼喊, 因此在冷逸的表象中蕴含着奔突的热情。”可以说,这种风格特征正是由于八 大山人的艺术向内转的结果,他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把情绪连同思想一起倾 注在绘画的形象当中。 而班宗华教授则认为:“要在艺术中明显地传达情感的意义,就得扭曲传统 的形式和品质,得背离规范的表述,得为了表达个人的经验而创造新的具有个 :o 涛此i 寺可见萧鸿呜八人山人牛r 及作品系年北京燕山m 版 i 参见列1 光 二l l j j 清t ,旧f j :帅 ,: 、一 八j i l l j 人。j 林艾术版f l 。fj 涛此i ir ,j 见萧;j g f l qo 八j 、i ;j 人牛r 歧f 1 :1 1 i 系 jj l 京热i l 川攻f 1 菖虻l : j j j t j f i u j i 卉r l ,ff i 涫j 、i l i ! :- jjj ;一几j 、l i i ,、? 。1 i t ) 、术:l :n j i f l 1 9 9 7 11 第2 9 4 页【滓:j 】,或者 1 9 9 6 5 筑3 1 0 贝。 1 9 q i 11 :鹳2 q j ! 【i j 】。叠k 1 巧 1 t t c i ;j 4 ;: j l ! 第2 章八人山人的生平及岂术 性色彩的语言。”口八大笔卜的花鸟形象,夸张变形,磊落峥嵘,简括凝练,观 之,让人怵目惊心,这是他饱含深挚的情感造成的。他这种极富有个性色彩的 绘画语言,迥异于中国绘画史上的其他任何文人画家的独创性的艺术形象,甚 至让人一眼就能从众多的作品中辨识出来。 八大一生所涉及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花鸟、蔬果、鱼虫多达七十余种, 虽然也涉足一些传统的经典意象,如“梅、兰、竹、菊、松、鹿、鹤”等,但 与那些世俗化、概念化的“四君子”、“岁寒三友”之类不同,它们更多的是被 八大山人重新赋予了象征的内涵。八大绘画风格开拓性的意义在于其重新独立 地运用比兴手法进行艺术创作,他笔下的艺术形象被整体性地赋予和灌注了全 新的思想内涵和观念内容,可以说八大山人对艺术形象和象征意义进行了一次 自编自导的重组。他笔下的艺术形象都注入个性生命色彩和深沉的历史主义内 涵于其中。【1 3 】i 拍 八大山人以迥异于中国绘画史上的其他任何文人画家的独创性的艺术形象 和杰出艺术成就出现在中国画坛上,这使他本人成为一个为时代确立标准的伟 大开拓者,他的艺术从此成为一个开创时代的标杆,成为为后世万代所敬仰的、 不可逾越的高峰,成为历代人们品评艺术的标准。这种典范性的艺术创作,是 以其体系化、整体性的象征花鸟画来展示自己的独特的个性语言与情感符号的。 在这一点上无人能出其右。他独特的个性语言与情感符号恰好是他精心构筑的 一个象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喻示着自我,喻示着他的精神象征物凤 凰。这种伴随着八大山人祖先朱元璋而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