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空调系统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空调系统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空调系统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空调系统培训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调净化系统(HVAC),什么是空调系统,概念:空调净化系统是一个能够通过控制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运动与空气质量(包括新鲜空气、气体微粒和气体)来调节环境的系统的总称。空气净化系统能够降低或升高温度、减少或增加空气湿度和水分、降低空气中颗粒烟尘、微生物等污染物的含量。空气净化系统的这些功能被利用来为工作人员以及产品提供保护和舒适的环境。,以下四个方面是常见的考虑事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污染物,包括颗粒与微生物)空气运动(用以控制通风的气流方向与速度),第一节概述,一、空调净化系统的作用通过循环过滤洁净室内的空气,保持室内的尘埃、细菌、有害气体的浓度和风速在受控范围之内,并控制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维持各区域的相对正压差。空调净化系统可除去98%以上的尘埃。,药品的保护,空气净化系统用于控制需满足GMP的工厂环境。以下是对产品与工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关键位置的空气温度有可能对影响产品或产品接触表面。关键位置的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可能影响产品的水分含量或产品接触表面(通过腐蚀等方式)。关键位置的空气污染可能影响产品纯度或产品接触表面。诸如局部污染的其他污染取决于其他的空气净化系统,如:室内压力、换气、气体流量、气流方向与速度以及过滤器的效率。,空气净化系统不能做什么,空气净化系统不是良好的工艺、设施、设备设计和良好的操作工序的代替物,它不能清洁已经污染的表面,需特别指出的是,他不能控制有过量污染物产生的工艺,也不能作为不良的设计或不良的设备维护的补偿措施。当调查一个普通的受怀疑的区域,空气净化系统很少会是持续性污染问题的原因或解决方法。,二、工作状态,(一)工作原理1、空调净化系统的组成:风机、加热器、制冷器、加湿器、过滤器、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洁净空调系统原理,新风过滤器:由百叶风口或网状物过滤器构成,防止鸟及昆虫等异物进入空调系统初效过滤器:G3袋式过滤器,材质为化纤无纺布,可过滤5.0-10um以上的尘埃粒子。表冷器:由铜制盘管构成,0冷媒或7冷媒通过表冷器循环,具有冷却降温作用。原理:当空气流过表冷器时,由于表冷器的冷却降温作用使空气的温度达到以露点温度以下,所以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汽会凝结成水析出,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洁净空调系统原理,加热器:空气与加热器中的工业蒸汽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加热制暖的作用。中效过滤器:F5袋式过滤器,材质为化纤无纺布,可过滤1.0-10um的尘埃粒子。加湿器:采用不锈钢干蒸汽加湿器,具有汽水分离作用。消声器:具有降噪的作用。高效过滤器:主要过滤1.0um以下的尘埃粒子房间采用过滤效率为99.97%的H13过滤器。,(二)洁净室空气的洁净参数控制,1、温度(1)一般要求:洁净室的温度应与药品生产要求相适应,应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舒适感。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可控制为:A、B级:20-24C、D级:18-26(2)温度处理:采用带有传热翅片的冷热盘管、管状电回执器等。根据要求进行加热或冷却。,(二)洁净室的洁净度参数控制,2、湿度同温度一样,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如无特殊要求时A、B级:45-60%C、D级:45-65%(2)湿度处理:冷却盘管、去湿机、加湿器等。,3、换气次数换气次数由房间体积和空气流量来决定,换气次数对成本有显著影响,但它并不直接影响室内颗粒量。换气次数说明房间从混乱状态恢复的能力,而与房间洁净度分类无关。颗粒量并不是由换气率决定的,而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1.室内颗粒的产生量2.向室内提供的新鲜空气量(体积流量/时间)3.提供的新鲜空气的洁净度(假定由于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作用而完全净化,不对药品产生不利影响),换气次数的计算:风量/房间体积换气率对室内气体的恢复能力非常重要。虽然换气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正确的过滤设施和对空间气流流型的设计。风速:风速应进行合理控制,以免产生二次污染。,设计人员进行分类空间设计时,常常首先参考美国FDA颁布的无菌指南,以20AC/hr为标准设计。常用不同类别空间的换气次数经验数据来代替工艺过程的空气流量计算。常用的数据如下:15-20AC/hr受控但不分类空间(D)20-40AC/hrforGrade8(EUGradeC)40-60AC/hrforGrade7(EUGradeB)300-600AC/hrforGrade5(EUGradeA)这个级别一般用风速来表达,0.360.54m/s,典型的气流流型,三、分类,集中式空调净化系统将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如制冷机、空调器、水泵、水处理设备等集中设置在空调机房内的系统。是目前制药厂普遍采用的空调净化系统。1、单风机集中式空调净化系统:2、值班风机集中式空调净化系统:3、并联的集中式空调净化系统:4、双风机系统:,二、分类,常见的实践做法是将一个制造地方分成不同的区域,在每一个区域使用一个单独的空气调节单元(建筑设计常将制药工厂中具备相似热量得失与相似制造方法的地方划分为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常被认为具备相同的制造工艺,如:所有7级空间,它们的空间要求都是相似的。以下是在划分工厂区域需考虑的其他事项:使用多重单元以提高区域的可靠性所有的单元都同时失效时不常见。使用多重更小的单元可以使空气平衡更加容易达到。使用多重更小的单元意味着主分布管道更小,使更容易控制小面积天花板的空气分布。多重单元的使用使生产多种产品的工厂的分区更加容易。空气调节系统分区的判断非常重要,它是随后的工厂的调试、验证以及相关文件记录的一个要素。,第二节系统的设计,一、任务1、维持车间的温度和湿度;2、供给车间足量的洁净空气,稀释排出车间的污染空气,达到洁净度的要求。3、稀释车间有害物的浓度;4、供给充足的洁净空气;5、维持压差;6、防止排出气体污染大气。,二、设计原则,根据产品的相应工艺流程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应考虑如下问题:1、人员、设备及材料的流向;2、开放或封闭式的生产方式;3、各个房间内实施的生产活动;4、建筑与工艺布局;5、房间装修及结构的严密性;6、门的选择和位置;7、气锁间的设置策略;8、洁净服的穿着及清洁策略;9、HVAC系统设备及风管的特殊要求;10、进见口及排风口的位置等。,洁净要求:最终灭菌产品生产操作条件:C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高污染风险产品的灌装。指容易长菌、灌装速度慢、灌装用容器为广口瓶、容器须暴露数秒后方可密封等状况。C级:产品灌装;高污染风险产品的配制和过滤;眼用制剂、无菌软膏剂、无菌混悬剂等的配制、灌装;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最终清洗后的处理。D级:轧盖;灌装前物料的的准备;产品配制和过滤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的最终清洗。,一般生产区:包括安瓿外清处理、半成品的灭菌检漏、异物检查、印包等。D级:称量;灌装前物料的的准备如称量;产品配制和过滤;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的最终清洗;工作服的洗涤等。C级洁净区:包括稀配、灌封。注意事项:如为高污染风险的产品,则在局部A级条件下进行灌封。洁净度不同的洁净区之间的压差为10帕。温度和湿度要求:,八、验证,对于HEPA过滤器的认证,应进行以下测试过滤器检漏测试风速测试(仅适用于单向流洁净室/区)气流平行度测试(仅适用于单向流洁净室/区),验证,以下测试适用于洁净室认证/验证风量/换气次数测试房间静压差测试气流平行度测试(仅适用于单向流洁净室/区)温湿度测试停电与自净测试(仅适用于非单向流洁净室/区)尘埃粒子计数检测,验证测试次序,如适用,参照下述测试顺序进行相关测试:风量/换气率测试/风速测试/压差测试过滤器完整性测试温湿度测试,气流平行性测试(仅适用于单向流洁净室/区)停电与自净测试(仅适用于非单向流洁净室/区)尘埃粒子测试微生物负荷测试(沉降菌/浮游菌/表面生物负荷测试)(将作为PQ测试项目),测试频率,对于百级/A级GMP区域(检测粒径为0.5微米),最大检定频率应为6个月对于万级/C级和十万级/D级GMP区域(检测粒径为0.5微米),最大检定频率应为12个月任何单独过滤器/洁净室的检定频率可根据系统所属部门/工程部以及质量保证部的要求增加或删减。GMP区域检定频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超过12个月。,高效过滤器的更换标准,当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应更换HEPA过滤器经适当的调整后,仍达不到所需的风速或风量外罩的任何区域经修补后,仍不能满足下游浓度上游浓度的0.01%的要求。,风量测试/换气次数测试,1.风量罩直接测风量2.栅格送风量=平均风速有效面积3.换气次数=房间总平均送风量/房间体积,测试仪器,风速测试(仅适用于单向流洁净室/区),同时要保证工作台面的风速达到0.36-。054m/s。,检漏测试,检漏测试,检漏测试,接受标准气溶胶穿透率在任意点上不得超过0.01%,房间静压差,在开始测试压差前,应确认供风量和气压平衡在规定范围内。在所有的门关闭后,测量并记录洁净室与其周围各区域之间的压差通过产生可视烟雾,并让其穿过敞开门道,录制气流的状态。接受标准同级别洁净室压差最小值应为5pa,相邻级别洁净室压差最小值应为10pa,除非依据工艺要求另有规定。可视烟雾应通过敞开门道从高级区流向低级区。,气流平行度测试(仅适用于单向流洁净室/区),本测试旨在确认洁净室/区气流平行度(仅针对单向流洁净室/区)。接受标准:气流应呈平行流动,以防止外围的气流进入关键环境。,温湿度测试,测试前空调系统至少连续运行24h。每个控制区域至少测试两个点,小于40平方米的取样2个点,大于40平方米,每增加40平方米,再增加1个取样点。取样位置应设置为工作高度。温度、湿度计应置于待测网格中心的工作高度处,且距离顶棚、墙、地面不少于300mm。选择探头位置时应考虑热源的存在。测量时间应至少8小时。如果洁净室安装有温湿度自动控制传感器,打印的至少24小时连续监测的数据结果,应附在记录中。注明采样点位置的采样图应附在记录中。,温湿度测试,接受标准一般为1826,除非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