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专业论文)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兼谈对我国的启示.pdf_第1页
(比较教育学专业论文)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兼谈对我国的启示.pdf_第2页
(比较教育学专业论文)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兼谈对我国的启示.pdf_第3页
(比较教育学专业论文)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兼谈对我国的启示.pdf_第4页
(比较教育学专业论文)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兼谈对我国的启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l 旦! 塑 分类号:塑堂! 研究生学号: 密级: 彖牡师荭大孽 硕士学位论文 y8 8 9 1 1 9 2 0 0 4 2 0 1 3 2 玉 英国中小掌环境教育研究 兼谈对我国的启示 ar e s e a r c ho ne n v i m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i nb r i t i s he i e m e n t a r y a n ds e c o n d a i ys c h o o l s s o m ei n s p i r a t i o n st oo u rc 佣n t r y s 作者:程永红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学位类型: 索丰副教授 比较教育学 比较基础教育 学历硕士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 0 0 6 年6 月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环境教育日益引起各国的普遍 重视,并成为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如何开展环境教育,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教 育,各个国家都还在探索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我国也是如此。尽管我国的环境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进展,亦获得了 不少经验。但因种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种种的不足和尚待完善之处。目前,我国正进 行基础教育改革运动,这正是环境教育发展的一个契机。英国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无论 是在实践领域还是理论领域,一直都处在前列。它有很多成功的举措都值得我国学习。 因此,本论文将以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为对象,通过对其环境教育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 的考察,期望对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并最终促进我国中小学环境 教育的开展和我国环境状况的改善。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历史考察,重点考察 其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是对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考察,主要通过学校中的环境教 育、家庭中的环境教育和社会中的环境教育的考察,了解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目前的发 展状况。第三部分是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特点分析。第四部分是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得出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对我国中小学 环境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环境教育;基础教育改革;英国中小学;启示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mo fe c o n o m ya n ds o c i e t y ,p m b l e m so fe n v i r o m n e n ta r i s e s e n v i r 0 1 1 1 1 1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i n c r e a s i n g l ye n j o y sa nu 1 1 i v e r s a li m p o r t a l l c e ,a n db e c o m e sak e y d a ni nt h ee d u c a t i o nf i e l dh o w e v e r ,w h e ni tc o m e st oh o wt oc a r r yo u te n v i r o 啪e m a l e d u c a t i o na 1 1 dh o wt oe f i b c t i v e l yc a r r yi to u t ,e v e 叮c o u n t r yi se x p l o r 主n gt h e m i nt h ec o l l r s e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s ,b o 玎o w i n ge 行e c t i v es t r a t e g i e sa n dm e t h o d sa r eo f 瞽e a ti m p o r t a n c e 筋mo 址l e r c o u i l t r i e sw h i c hh a sd o n eag o o dj o bi n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 s od o e so l l rc o l l l l t 阱o v e r m o r et w od e c a d e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i no u rc o u m r yh a sm a d es o m ep r o g r e s sa n dh a s g a i n e ds o m ee x p e r i e n c e h o w e v e r ,t l l e r ea r es o m ep r o b l e m sa i l dp l e n t yo fr o o mf o r i m p r o v e m e n t n o 、v a d a y s ,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i sl a u n c h i n gac a m p a i g no fr e f o “ni nc u r r i c u l u m i t sag o o dc h a n c e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e n v i m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i nc n a a c r o s st h e9 1 0 b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i ne l e m e n t a r ya 1 1 ds e c o n d a r ys c h 0 0 1 si sp r a c t i c a l l ya 1 1 dm e o r e t i c a l l y i n t ot h el e a da 1 1t h et i m ei nt h ew o r l d t h e r ea r es om a n ys u c c e s s 如1m e t h o d sw o r t h yt ob e l e a m e db yo u rc o u r l t r 矿t h e r e f o r ei no r d e rt op r o m o t et 1 1 ed e v e l o p i n g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d u c a t i o na r i dm eb e t t e r i n go fe n v i r o m e n t a lc o n d i t i o n si no u rc o u i l t 啪t h i sm e s i st a r g e t si t a n dt r i e st o g a i n s o m ei n s p i m t i o n s帆u g hp r o b i n gi n t oi t sh i s t o r i c a la n dp r e s e m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n v e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f o c u s e so nh i s t o r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e n v i r o 啪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i nb r i t i s he l e m e n t a r ya n ds e c o n d a r ys c h o o l s t h es e c o n do n e d i s c u s s e si t st o d a y sd e v e l o p m e n ti ns c h 0 0 1 s ,a th o m ea n di ns o c i e t y t h et h i r do n ea n a l y s i z e s i t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f o u r t ho n ep o i n t so u ti t sp r o b l e m sa n dt r i e st on n do u ts m l t e g i e st o s 0 1 v et h e m t h e1 a s tp a r tc o m e st oac o n c l u s i o n ,g e t t i n gs o m ei n s p i r a t i o n st od e v e l o p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i no u rc o u n t n ,f r o mb r i t a i n k e yw o r d s : e n v i m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 ;r e f o n ni nb a s i ce d u c a t i o n ; e l e m e n t a r ya n d s e c o n d a r ys c h o o l si nb r i t a i n ;i n s p i r a t i o n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 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 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 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盔墨銎! 兰日期 泐、莎、堪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 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 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盗筮狙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可以说,从人类成为万物之灵长的那日起,“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便开始萌芽, 到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人是万物存在的尺度”,更是奠定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 石,而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更是进一步增强,征 服自然的欲望更是进步强化,人类开始了对人自然无限度、无休止的掠夺和征服,在 人类这种掠夺、征服的背后,人类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 驳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 斯- 斯普费尔曾撰文回答了这一问题,那就是:臭氧层耗损、水资源危机、森林锐减、 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垃圾泛滥成灾、温室效应加强等当今“荣列”为全球i 大环境 问题的这些! 我国,作为世界上撮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今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严峻:大气污染、 垃圾泛滥、森林锐减、耕地危机等项项令人触目惊心。今年五月在我国举行的财富 全球论坛“隐约逼近的环境危机”主题论坛上,我国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曾郑重的警 告世人:“环境问题已不是隐约逼近的危机,而是危机就在眼前!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的金学方先生也曾在9 9 广州创建绿色学校经验交流研讨会闭幕式上说:“我认为对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如何估计都不过分”。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使 得环境教育程了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环境问题固然可以通过经济、政治、文 化、科技等于段加以解决,但最根本、最有效、最综合的解决手段还是通过环境教育, 从改变国民的观念开始,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而且环保意识不仅是体现一个人基本素 质的尺度之,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青少年作为国家、民族明日的 主力军,其环境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 岳曾郑重的指出:“青少年是人类的未来,他们的环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 的环境状况,关系到国家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1 9 8 7 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教学计划( 试 行草案) ,强调将能源、环保、生态等问题渗透到相关学科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随和 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凸现和环境教育事业的小断发展,我国政府又于1 9 9 2 年提出了“珂= 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2 0 0 3 年3 月,教育部又颁发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 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将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正式纳 入了中小学的课程之巾。这切,都体现了今r 我国政府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尽管我国 的环境教育经过了2 0 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亦获得了不少经验,但因为 种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种种的不足和尚待完善之处。目前,我国正热火朝天的开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不能说这不是环境教育发展的一个契机,而环境教育的发展, 又离不开国外先进经验和理论的借鉴、吸收和消化,因此,研究f 世界环境教育丌展 的比较成功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的英国,显得尤为必要。 的比较成功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的英国,显得尤为必耍。 可以说,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看,英国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中等国家,但是它却在 世界近现代史上留下过辉煌的一笔,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第一个成功进行资产阶级革 命的国家;第一个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还有足以令其自傲的东西,那就是其迤 逦的湖光山色和秀美的自然环境。几乎每一个到过英国的人,都会为其良好的环境状况 和国民良好的环保素养所折服。英国不仅在国内环保事业搞的相当成功,而且在国际舞 台上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1 9 8 7 年关于控制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氯氟烃和含溴氟 烃排放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上,英国第一个签下了它的大名。在目前影响巨大的关于控制 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会议中,英国也在发达国家中做出了良好的表率( 美国至今仍拒 绝) 。 英国国民良好的环保意识,离不开其环境教育的功劳。早在2 0 世纪7 0 年代,环境 教育就进入了英国的初级、高级中学的教学实践中,一些富有先见的董事会开始逐渐将 环境教育纳入学校规划的一部分,使环境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在经过了 1 9 8 8 年教育改革法之后,环境教育正式成为了英国国家课程规定的5 门跨学科课程 之一,在学校获得了合法的稳定地位。英国环境教育最终得到蓬勃发展却是在1 9 9 0 年 英国政府颁布了国家课程指南7 :环境教育后。在这之后,针对国际“可持续发展” 思想的发展,英国又率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取代了其正规教育中的“环境教 育”和“发展教育”,并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组,以全面负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 实施状况。所以,我们可以负责人地说,英国,作为一个有着3 0 多年环境教育经验的 国家,无论在其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上,还是在其环境教育的课程设置上,都有许多经 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概念界定 1 环境教育的定义 可以说,环境教育在目前的国际教育界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环境教育也是一 个相对较新的领域,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环境问题月益凸现,环境教育逐渐 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成为一个迫切发展的领域。尽管距离英国首次使用“环境教育”一 次,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关于何谓环境教育,如何界定环境教育,至今尚未达成 统一,但在这四十多年的历史中,人们根据对它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不 同的发展时期,提出了不同的环境教育定义。比较经典的环境教育定义有以下几种: ( 1 ) “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 认识和评价人与其文化环境、生态环境之间相互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 人们对环境教育质量相关的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该定义是1 9 7 0 年的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与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 u n e s c 0 ) 在美国内华达州卡森是佛罗里达学院召开的“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 育国际会议”上界定的。这次对环境教育的界定是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历程中一件十分重 。d e d a n m e n to f e d u c a t i o na n ds c i e n c e ( d e s )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 :ar e v j e w ,l o n d o n :h m s o 1 9 8 j a p a i m j ,n e a l p t h eh a n d b o o k0 f e n v j r o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 l o n d o n :r o u t l e d g e1 9 9 4 2 要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第一个环 境教育时期的一个突出成就和贡献。它是最早提出并经常被引用的环境教育定义。尽管 该定义尚未揭示出环境教育的特殊性,而只是简单地将其定义为一种发展某种技能和态 度的教育,但它已经开始考虑到了环境教育的发展目标,而且初步提出了发展环境道德 教育这一内涵。总之,环境教育的这一论断影响深远,并迅速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以经 典的界定。 ( 2 ) 环境教育是“进步认识到并关注城乡地区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方面 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为每一个人提供机会以获取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知识、价值观、态 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该定义是1 9 7 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一次有关环境教育的国 际研讨会上提出的。这次对环境教育的定义的外延明显扩大了,既包括环境知识教育、 环境道德教育,还包括环境技能教育等,并尤为强调环境道德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它看 到了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但也存在着不足,那就是因为对环境教育的理解、认识的有 限,对环境教育的界定上处于对它的描述层次上,缺乏理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 3 ) “环境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其目的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和 当地环境现实,它涉及普通的和专业的、校内和校外的所有形式的教育过程”。该定义 是1 9 7 7 年在苏联格鲁吉亚第比斯举行的国际历史上首次政府间大会上提出的。这次对 环境教育定义的界定进一步明确了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并详细地指明了环境教育的目 的、目标、指导方针及其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同时还为国家和国际上有关环境教育的方 案和行动提供了一些指导。可以说,这次对环境教育定义的界定较之以往,更为成熟和 全面。 ( 4 ) “环境教育不仅应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更应该是一种用环境知识和价值观来 深化和丰富各级各类教育中一系列学科的手段;应该体现一种具体的文化敏感性,以便 对环境问题做出普遍使用的反应;应该根据新的环境伦理和环境知识规划自己,来有针 对性地教育儿童和青年:不仅是一种智力的概括,更应该融入日常生活,激发首创性、 社会参与和寻求现实的解决方法,适当尊重他人和为着一致的利益;是一种全面的终身 教育,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各种变化做出反应的教育”。该定义是1 9 9 3 年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在转变关于地球的观念( 1 9 9 3 ) 中做出的关于环境教育的界定。该定义不 仅对环境教育的外延进一步拓展了,而且更为具体、详尽。 从以上几个较为经典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环境教育的定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 的过程。而且因为环境教育的复杂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不同的人对环境教育的内涵都 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对环境教育的内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英国,他们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英国环境教育研究会常设委员会秘 。j o y ap a l m e r ( 著) , h 青,刘丰( 译) 2 1 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 北京:中国轻1 = 业 出版社,2 0 0 2 第7 页 。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 】北京:人民h 版社,2 0 0 4 第2 4 0 负 。赵中健全国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 0 s 年代米自联合周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3 第 2 3 页 3 书这样说:“环境教育有多种定义其本质一目了然,帮助个人理解他们的自然 环境的主要特征,他们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管理自然环境的需要;培养个人责任感 和对自己环境状况的积极关注,鼓励他们对环境表现出热情和兴趣。”。他们对环境教育 的定义也同样遵循着不断发展这一规律,比如在七十年代他们对环境教育的定义就采用 的是在美国内华达会议上的定义。 尽管环境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我们从中也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都 强调综合和广泛的内容;都强调它的跨学科性;都强调价值观和伦理的重要;都强调教 育对培养人的环境教育责任感和危机感的重要 2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定义 尽管可持续发展早在8 0 年代就已经出现,但它与环境教育联系起来,成为环境教 育的重要一部分却是9 0 年代的事情。可以说,是9 0 年代初才开始有“可持续发展教育” 这词,也才有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讨论,并且可持续发展教育只是到了现在才开 始普及。它和可持续发展一样,还很年轻。正因为年轻,所以不可避免地为人们了解不 多,但也正因为年轻,所以更有希望,发展的前景也更为远大。 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定义也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 1 ) “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关于维持和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世代的生活质量 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使个人、社区、群体、企业和政府可持续地生活和行动,同时使他 们了解相关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也是为我们下一世纪所作的准备,为我 们到时不至于陷入困境所作的准备”。 这一定义主要突出强调生活质量教育,期望通过 这教育,不仅使我们这一代生活得好,而且使我们后代也能生活得很好。 ( 2 )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人们能够发展自己的知识、价值观和技能,以便参与决策 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我们的行事方式,包括个人和集体的行事方式,在地方上和全球意 义上的行事方式,这些知识、价值观和技能将改善今天的生活质量,也不会损及未来的 世界”。o 这一定义也强调最终是为了改善我们当代和后代的生活质量,但它说明实现这 一目标的方式,那就是通过发展人类的知识、价值观和技能来实现。 ( 3 )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具有促进人们认识地球生命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认识 到人类自身活动与决策在现在和将来对资源、对当地社区及全球以至于对整个环境造成 的影响,提高人们对各种促进和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的认识,培养人们能有效参与 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意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促进人们为更平等的、可持续的未来而 努力,促进人们将经济决策和环境决策结合起来,肯定环境教育和发展教育所采用不同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认识到这些方法及其他相关跨学科和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中进一 步发展和融入可持续理念的必要性等特征的过程”。这一定义比起前面两个定义来,更 为详尽,更为完善。它不仅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基础知识、基础能力的培养,而且 。李久生环境教育论纲【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5 第7 页 。j o y a p a l m e r ( 著) ,田青,刘丰( 译) 2 1 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f m 】北京:中固轻工业 f _ ;版社,2 0 0 2 第1 7 2 页 。北师大环境教育中心华东师大、西南师火( 编) 北京:北京师范人学版社,1 9 9 9 第4 4 页 。北师大环境教育中心华东师火、西南师大( 编)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h i 版社,1 9 9 9 第4 4 页 4 十分重视环境教育中参与意识和决策意识的培养。 在英国,因为其“可持续发展教育”源于2 0 世纪6 0 年代兴起的“环境教育”和2 0 世纪7 0 年代出现的“发展教育”,因此它并非新事物。英国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和 实践研究起步很早,发展也比较迅速。早在1 9 9 2 年,英国环境、发展、教育与训练组 织就在保护地球:为了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教育、训练和意识( g o o de a n h - k e c p i n g : e d u c a t i o n ,t r a i l l i n ga n da w a r e n e s sf o ras u s t a i n a b l ef u t u r e ) 中,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定 义:“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过程,通过整个过程可以达到:1 ) 了解地球上所存在生命 的相互关联性,并意识到个人的行动与决策对现在的资源、地区及全球环境所产生的影 响。2 ) 进一步了解可能帮助或阻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及环境的力 量。3 ) 发展个人的意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使其能有效地参与地方、国家、全球 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以建立更具公平性及可持续性的未来,同时使个人具备整合环境与 经济的能力。”0 1 9 9 8 年,英国可持续发展工作组在连续召开了六次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 后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讨论会1 9 9 8 年度报告( e d u c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e d u c a t i o n p a n n e l ) 中又做出如下定义:“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维持和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后代人的 生活质量;是训练个人、社区、团体、商业集团和政府可持续地生活和采取措施,并让 他们了解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为下个世纪我们将居住的那个世界 做好准备,并确保我们不只是一味的索取。”罾尽管该定义深刻地阐明了可持续发展教育 的教育属性并对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做出了十分清晰的界定,但对于比较细化的学校教学 工作来说,这一定义还是太过于笼统,不够具体详尽,因此针对这一情况,英国可持续 发展工作组又对正规学校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做出了以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教育培 养人们的知识、价值观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参与某些关系到我们个人、集体、地方乃至 全球范围内人类行为方式的决策,从而提高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并且不破坏我们星球的 未来。” 可以说,这一定义较之上个定义,是比较具体的,较为切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实 际情况。在英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定义也和环境教育一样,是不断发展的,2 0 0 0 年, 英国可持续发展工作组就有在其年度报告中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定义:“可持续 发展教育是一种学习过程,旨在维持、改善并提高当代与后世人类的生活质量。可持续 发展教育能使个人、社区、群体、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在生活上和所采取的行动上遵循可 持续发展原则,同时使人们理解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是彼此相关的。”。 以上几种定义是英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做出的界定,在英国也有很多学者发 表了很多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的看法,比如约翰赫克尔、斯蒂芬斯特琳在可持续 发展教育一书中这样认为:“对环境、他人以及未来的责任感;在这种情况下,把个 人和集体的知识与能力转变为实际行动的意愿,具有对变化和不确定性因素及其他做出 反应的能力;能够看到个人和社会活动,外部事件及其他因素之间的联系;要用跨学科 的整体观点看待问题;对创造性能力及创造自由要提出质疑;把握好理智与情感、推理 。李久生环境教育论纲【m 】南京:江苏教育 ;版社,2 0 0 5 第6 0 页 。李久生环境教育论缨【m 】南京:江苏教育l l j 版社,2 0 0 5 第6 l 页 。g o v e m m e n t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叩m e n ts t r a t e g yj u l y1 9 9 9 ,h t t p ;肌州w n cu kn e “e s d 椭d e xh t m 。可持续发展报告2 0 0 3 年卷。中国e p d 教育概论史根东主编北京:教育科学版礼,2 0 0 4 第3 0 页 与直觉之间的平衡关系;融合并尊敬他人及其文化来实现自我价值。”。 目前,在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除了国际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有各种不同 的看法外,人们还对以下这些问题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和困惑,比如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环 境教育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吗? 它真的能代表一种环境教育和发展教育的整合吗? 它是 “发展教育”、“和平教育”、“健康教育”、“全球教育”等描述性教育的总和吗? 所有这 些疑问和困惑都在向我们表明,可持续发展教育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但尽管路途遥 远,但对有决心的“旅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尽管让人们了解何谓环境教育,何谓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 则是,在2 l 世纪里,为了教育公民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我们正在做些什么,也就 是说,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之所采取的行动。 三、研究方法 首先,运用文献法,搜集、查阅有关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论 著进行分类、鉴别和整理,以保证材料的客观性、真实性; 其次,运用历史法、比较法研究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以期对我国的环境教育的发 展和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再次,运用比较法,比较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运用分析法得出对我国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除此以外,在本论文的写作中还运用了图表法、个案法等方法,这些方法的有效运 用和有机结合,形成了本论文的方法论体系。 四、研究意义 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可以说,二十世纪是人类空前发展的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 大发明创造,几乎都诞生于这一时期;但二十世纪又是人类大搞破坏的世纪,人类利用 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征服、改造着世界,在为人类自己谋福利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 了空前的大灾难,出现了环境恶化、人口膨胀、能源短缺等等一系列人类意想不到的环 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到当代人的生存、发展,而且对后代人也是一种致命的威胁。虽 然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努力,但最根本的是要从人类 观念的改变开始,而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改变人的观念和行为的活动,应该有所作 为,也理应有所作为,所以环境教育就成为了当今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 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环境教育。但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晚,尽管从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开始,环境教育已在我国中小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因种种因 素的影响,无论在实践还是在理论方面,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尚待发展完善之处。在 完善的这个过程中,借鉴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研究国外成功的环境教育理 论和实践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在这些国家之中,英国就成了本人的一个首选目标。之 。j o h nh u c k l e ,s i e p h e l ls t e r l i l l g ( 著) ,于民,等( 译) 可持续发展教育 m j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0 0 2 第2 9 4 负 6 所以选择英国,不仅因为它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的国家之一,而且因 为它是一个有着三四十多年卓越环境教育经验的国家,在环境教育方面搞的十分的成 功。可以说,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它的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都一直居于世界 领先地位,无论在环境教育教师的培训方面,还是在环境课程的设置方面都已达到相当 成熟的地步,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章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历史考察 环境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 8 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随着机器 的广泛使用,人的劳动大大减少,劳动效率也逐步提高,经济也随之迅猛发展。但在经 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源于“人 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和万物的尺度,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过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在圣经旧约的创世纪中也有下列一段文 字:“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上帝赐福他们说:你们要生养许多儿女,使你们后 代遍满世界,控制大地。我要你们管理鱼类、鸟类和所有动物。”。著名的历史学者怀 特先生在其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中,认为犹太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与自 然分离,人类超越自然并任意利用自然的信念是今日生态危机的根源。正是这种傲慢 的“人类中心主义”,引发了今f | 的生态危机。因此,要想提高环境状况,解决环境问 题,首先要转变我们的思想,转变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否则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在英国,自古就很推崇“自然教育”。早在维多利亚时期,就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 关注对自然界及其生命的学习,逐步有意识地将环境与教育联系起来,而真正将环境与 教育联系起来的则是苏格兰著名植物学家帕特立克盖茨( p a i r i cg e d d e s ) 博士,他认识 到教育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也是他于1 8 9 2 年,在爱丁堡建立了一座嘹望 楼,供学生观察、学习自然现象之用。这是英国最早的实地学习中心。而环境教育这 一术语也是帕特立克盖茨在1 9 2 0 年首次将“环境”与“教育”两次并列使用后才出现 的。帕特立克盖茨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人对环境与教育的关注。他死后,他的思想被运 用于2 0 世纪早期的“自然与环境教育活动”中,成为英国乃至世界环境教育的最初萌 芽。英国学者斯特灵( s t e r i n g ) 也曾高度评价他说,他的方法“以及他对整个人的教育 的关注促进并建立了现代环境教育基础。”。 随着欧洲国家新教育运动的进一步影响,自然学习在英国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 逐步在学校的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中开展开来。英国还建立了学校自然学习联盟、 乡村自然学习教师协会、实地学习促进会、实地学习中心等。这一时期,自然学习在乡 村尤为受重视,并为视为“环境教育”的前身。虽然这时这类教育尚未有个统一的名 称,但无论是乡村学习、自然学习还是实地学习,都强调通过环境,在环境中让学生感 受、体验自然,更好地理解自然和周围的环境。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从性质上都可以 归为“自然学习”,但已拓展到了“乡村研究运动”。可以说,这是英国环境教育的雏形。 但是这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但它对英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教育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杨冠政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海峡两岸环境教育研i 寸会论文2 0 0 1 。杨冠政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海峡两岸环境教育研讨会论文2 0 0 1 。j o y a p a l m e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d u c a t i o ni nt h e2 l5 c e n t u r y r o u i l e d g e ,i ,o n d o na n dn e w y o r k 1 9 9 8 ,第4 页 s s f er l j n g c o m i n go f a g e _ 一as h o n h i s t o i y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ie d u c a t i o n w a l s a l l :n a e e 1 9 9 2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在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一英国,昔日美丽的泰晤士河不 再美丽,昔日洁净的伦敦城也不再洁净,特别是1 9 5 2 年1 2 月的伦敦烟雾事件,使英国 人初次领悟到破坏环境的严重性。而发生在其后的1 9 5 7 年和1 9 6 2 的历史重演,进一步 引起了英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国内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开 展环境教育的国家之一。在国际上,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也是世界各国的人们 充分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及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于是,许多国家特 别是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在国内进行有意识的环境教育活动,他们试图缓解国 内的环境危机,英国也是如此。1 9 6 5 年在英国基勒大学( u n i v e r s i t yo f k e e l e ) 召开了环 境教育大会。这次大会就环境教育理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也就是在该次会议上, “环境教育”一词首次在英国开始使用,并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因为这次会议就环境问 题和环境教育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设想,因此它被视为英国现代环 境教育的开始。这次会议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它促进了1 9 6 8 年英国环境教育协会的成 立。这一时期,在教育界,教师已经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并在地理、科学等 学科中开始进行环境教育活动。可以说这是英国学校中环境教育的初始阶段。但因为这 一时期的教师缺乏正规的培训,仅仅凭借着教师自发对环境教育的热情开展的,所以教 学效果甚微。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一种开端。 1 9 7 1 年,英国学校委员会颁布了“5 1 3 岁环境学习项目”文件。这使英国的环 境教育开始走入到初中和高中的学校教育中,可以说这是英国学校环境教育的首批文 件。英国一些学校的董事会也开始陆陆续续地将他正式的列为学校规划实施项目的一部 分,。使环境教育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取得了一席之地。而随之出现的“卢卡斯模式”,即 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则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把户外 教学思想引入教育并使之成为环境教育实践基本手段的国家。这一时期,英国国家教育 委员会( n a e e ) 还于1 9 7 6 年颁布了目标声明( s t a t e m e n to f a i m s ) ,详细地阐述了 中小学学校环境教育不同的学习和行为目标。它不但是对早期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中的 理论原则进行了实践性的解释,而且它对英国许多郡制定的环境教育纲要或指南产生了 直接影响,某些郡的教育局也受到影响( 如:伯明翰、赫特福德郡) 。此外,令人惊讶 的是,该文件几乎没有匹敌者,一直到1 0 年后国家课程出台之前,它一直是英格 兰和威尔士环境教育的标准指南。罾但是这一时期,环境教育并非作为独立的概念引入 学校,而主要是通过环境研究、户外教育、自然保护和城市四个相关课程来影响本国环 境教育的发展,而且只是应用在环境中的教育策略,。因此并不算完整意义上的环境教 育。但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环境教育进入学校课程的步伐。此时的环境教育仍然像 六十年代的环境教育,属于一些学校或一些学科教师的自发行为,缺乏系统、专门的教 师培训,因此学校的环境教育处于一种相对无序的状态。这一时期,英国教育还出现了 另外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出现了许多缀以修饰词的“描述性教育”,如发展教育、 。安方明,陈丹英国正规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课程 j 】课程教材教法,2 0 0 4 ,( 2 ) :9 4 9 6 。j o y a p a l m e r ( 著) ,明青,刘丰( 译) 2 l 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 1 北京:中国轻工业 j 版社,2 0 0 2 第1 6 页 。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 0 0 5 第1 1 页 9 户外教育、探险教育、地球教育等。尽管狭义上它们具有各自的内容,但在广义上它们 具有相似的教育目的,他们都是环境教育的一种形式。可以说,这一时期,英国的环境 教育有所发展,但因为英国经济整体的状态不佳( 不仅低于欧共体的发达国,而且还一 度低于欧共体的平均水平) 和政府尚未充分重视环境教育的原因,英国的环境教育没有 得到政府的足够支持和资助,再加上人们对环境教育一词的不同理解,环境教育在英国 依然处于教育的边缘地带,未能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但英国的环境教育,不论在理 论还是实践上,都还处于世界的前列。从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英国对环境教育还是做 出了很大努力。 进入8 0 年代,1 9 8 5 年“全球教育”概念的提出促进了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的结合, 并使之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英国环境教育的特色之一。1 9 8 8 年5 月,欧共体委 员会和欧共体教育部长会议强烈要求欧共体各国:“把对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球公民进 行环境教育当作优先考虑的事情之一。”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采取具体的步 骤推动环境教育,使之通过各种渠道在欧共体推广。”这进一步促进了环境教育作为跨 学科课程走入国家课程中。从英国政府来看,为融入世界教育潮流,促进教育的国际化, 1 9 8 8 年7 月,英国议会通过了1 9 8 8 年教育改革法,规定从1 9 8 9 年开始,对全国义 务教育年龄阶段( 5 1 6 岁) 的所有公立学校的学校实施统一的国家课程,试图改变 英国长期无统一课程的历史传统,加强政府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国家课程共设十门学科 课程和五门跨学科学科课程,环境教育即为五门跨学科课程之一。这标志着环境教育在 学校取得了合法的稳定地位,成为英国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主席 d g 格雷汉姆指出:“环境教育是每个学生课程的基本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其环境意识, 引导其关心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环境教育的许多要素能够通过国家课程的各个科目讲 授出来。”。这样环境教育就同跨学科的教学联系了起来。在国家课程中,环境教育主要 通过两种实施方式来出现。第一就是出现在地理、历史、技术设计课等分科课程中;第 二就是以跨学科的方式出现在环境教育中( 国家课程指南第七册) 。8 0 年代,可 以说是英国环境教育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在国家政策层面,有1 9 8 8 年教 育改革法的支持,除此以外,因为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1 9 8 8 年9 月在皇家社团 作了一个有关环境问题的演讲,使英国人对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更加关注起来。这也最 终促成了环境教育:5 1 6 岁文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出版及后来的环境教育在 国家课程中的走入;在资金方面,因为撒切尔夫人的执政,对英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 调整和改革,给英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1 9 8 2 1 9 8 9 年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 年平均增长3 ,高于美国、西德和法国,仅次于日本。固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经费和科 研经费遭到了削减,致使撒切尔夫人在知识界不怎么得人心,但因为经济的好转,政府 在教育上的投入还是相对增加了,环境教育也在此中受益。 英国环境教育得到真正蓬勃发展则是在1 9 9 0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国家课程指南七: 环境教育之后。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贯彻1 9 8 8 年教育改革法中有关环 。谷秉忠英国中小学环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