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间期出血PPT课件.ppt_第1页
经间期出血PPT课件.ppt_第2页
经间期出血PPT课件.ppt_第3页
经间期出血PPT课件.ppt_第4页
经间期出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间期出血,妇科教研室,1,1.概念,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之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发生)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要点,经间期出血,为出血性月经病;,为月经不调的特殊类型;,有周期性、规律性。,概述,2,2.古人的认识,1.古医籍中对本病无专篇记载;2.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女科胎前门中引用袁了凡先生云:“天地生物,必有氤氲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时。此天然之节候,生化之真机也丹溪云:一月止有一日,一日止有一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昏而闷,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状,此的候也。于此时逆而取之则成丹,顺而施之则成胎矣。”可见在明代以前,已认识月经周期中有一日是受孕的“的候”,即现今所称之“排卵期”。但对此时期出血未见描述,可能视为“月经先期”、“月经过少”、“经漏”、“赤白带下”等论述。,3,3.西医学的认识,西医学的排卵期出血,可参照本病治疗。,4,病因病机,经间期出血,可能与体质因素有关。,此时精化为气,阴转为阳,氤氲之状萌发“的候”(排卵)到来,是继经后期由阴转阳,由虚至盛之时期,阴血渐增,阴血充盛,阴长至重,,5,病因病机,1.肾阴虚肾阴素虚,天癸未充房事不节,产多乳众,精血耗伤肾中精血亏虚,或思虑过度,欲火偏旺阴虚内热热伏冲任,于氤氲之时,阳气内动,阳气乘阴,迫血妄行,以致经间期出血;血出之后,阳气外泄,阴阳又趋平衡,故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复发。,6,病因病机,2.脾气虚素体脾虚,或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气,中气不足,冲任不固,于氤氲之时,阳气内动,阳气动血,血失统摄,遂致经间期出血;阴随血泄,阴阳又趋平衡,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复发。,7,病因病机,3.湿热外感湿热之邪,或情志所伤,肝郁犯睥,蕴久化热,水湿内生湿热互结,蕴于冲任,于氤氲之时,阳气内动,引动湿热,迫血妄行,遂致经间期出血;湿热随血外泄,冲任复宁,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复发。,8,病因病机,4.血瘀经期产后,余血未尽之际,感受外邪,邪与血结;瘀阻冲任,或情志所伤,气滞血瘀于氤氲之时,阳气内动,引动瘀血,血不循经,遂致经间期出血;瘀随血泄,冲任暂宁,出血停止。下次周期,又再复发。,9,诊断,一.病史,素禀不足,劳力过度,或有盆腔炎症病史;2.青春期月经不调史,手术史,流产史等。,10,诊断,1.子宫出血有规律地发生在氤氲期间,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016天;出血持续约23天或数日(一般不超过7天),出血可自行停止;出血量一般少于正常月经量,或于少量出血的同时伴有透明粘液样白带流出。2.可有正常的月经生理。3.部分患者可伴有一侧少腹部轻微疼痛。,二.临床表现,11,诊断,1.妇科检查宫颈粘液透明呈拉丝状夹有血丝或有赤白带下。2.辅助检查(1)BBT呈双相型,出血大多发生在高、低温相交替时,当基础体温升高,出血停止;也有BBT升高后继续出血者。(2)血激素测定:此期血中雌、孕激素测定水平偏低。(3)B超检查:排出器质性疾病(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宫内节育器(大小、位置等)异常所致的出血。,三.,检,查,12,鉴,别,诊,断,月经先期经间期出血月经周期异常、缩短正常出血时间正常经期内,非正常经期内非经间期经间期出血量正常,或多或少量少,或与带下夹杂BBT由高温下降高、低温相交呈低温开始替时,1.月经先期:,13,经间期出血,月经期,排卵期,出血量多,出血量少,36.0,36.5,37.0,基础体温,月经先期,14,鉴,别,诊,断,2.赤带:,赤带经间期出血月经生理正常正常出血时间非正常经期内,非正常经期内未必经间期经间期周期性无有1个周期内1个周期内可反复发作只发生1次出血量量少,或与带下夹杂量少,或与带下夹杂持续时间较长,一般27天不易自行停止多能自然停止BBT高温、低温相不定高、低温相交替时,15,经间期出血,月经期,排卵期,出血量多,出血量少,36.0,36.5,37.0,基础体温,赤带,16,辩证论治,一.辩证要点,量色质,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粘稠肾阴虚;出血量少,色淡,质稀脾气虚;出血量稍多或少,色赤白相间,质地粘稠或粘腻湿热;出血量少,色黯红,有血块血瘀。,17,辩证论治,二.治疗原则,经后期,以滋肾养血、调摄冲任、平衡阴阳为大法,兼热者清之,兼湿者除之,兼瘀者化之。,18,辩证论治,三.分型论治,1.肾阴虚证主要证候:月经特点:有正常的月经生理;在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质稠;全身伴症:头晕耳鸣,腰腿酸软,手足心热,夜寐不宁,便坚尿黄;舌、脉:舌体偏小,质红,苔少,脉细数。,19,治疗法则: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方药: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生地黄白芍药麦门冬熟地黄甘草知母地骨皮方歌:加减一阴三地入,知母麦芍甘草怒。,三.分型论治,肾阴虚证,20,三.分型论治,主要证候:月经特点:有正常生理月经;经间期出血,量少,血色淡,质稀;全身伴症: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食少腹胀;舌、脉:舌淡,苔薄,缓弱。,2.脾气虚证,21,治疗法则:健脾益气,固冲摄血。方药:归脾汤(济生方)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神龙眼肉远志木香枣仁甘草方歌:归脾四君用茯神,芪龙远归香枣仁。,三.分型论治,2.脾气虚证,22,三.分型论治,主要证候:月经特点:有正常生理月经;经间期出血,量稍多或少,血色深红,质稠或粘腻;全身伴症:平时带下量多,色黄,小腹时痛,心烦口渴,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脉: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或滑数。,3.湿热证,23,三.分型论治,3.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方药: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去阿胶、红枣,酌加茯苓、小蓟。白芍药生地黄当归阿胶牡丹皮黄柏牛膝制香附红枣黑豆方歌:清肝止淋芍归地,胶枣滋腻将之去,丹膝香附黑豆柏,湿热经间出血宜。,24,三.分型论治,4.血瘀证,主要证候:月经特点:有正常生理月经;经间期出血,量少或多少不一,色紫黑或紫黯,或有血块;全身伴症:小腹疼痛拒按,情志抑郁;舌、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有力。,25,4.血瘀证,三.分型论治,治法:活血化瘀,理血归经。方药: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大黄生地黄当归尾赤芍药牡丹皮枳壳桃仁龟板方歌:逐瘀止血地归芍,龟板大黄枳丹桃。,26,转归与预后,影响子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