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学专业论文)刑事诉讼视野内的补强证据规则研究——以自白的补强为中心.pdf_第1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刑事诉讼视野内的补强证据规则研究——以自白的补强为中心.pdf_第2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刑事诉讼视野内的补强证据规则研究——以自白的补强为中心.pdf_第3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刑事诉讼视野内的补强证据规则研究——以自白的补强为中心.pdf_第4页
(诉讼法学专业论文)刑事诉讼视野内的补强证据规则研究——以自白的补强为中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诉讼视野内的补强证据规则研究 一一以自白的补强为中心 ( 硕士论文摘要) 专业:诉讼法学 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作者姓名:张亮 指导教师:叶青教授 证据,向来被誉为刑事诉讼法的灵魂。随着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 证据的运行方式和状态已日渐成为影响诉讼公正与效率的重要因素。目前,人民 法院在审理案件中运用证据认定事实出现的错误远远多于适用法律出现的错误, 这与证据规范本身的欠完善、不合理有很大的关联。证据的审查判断是刑事审判 中的重点和难点,同一案件的证据,有的法官认为证据已然充分,而有的则认为 尚不充分。由此,完善对刑事证据规则的立法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致呼声。 按照诉讼的进程,刑事证据规则可以分为举证规则、质证规则和认证规则三 块。现有的证据立法中,尤以认证规则规定得最少。本文所要探讨的补强证据规 则即属认证规则之一种。所谓补强证据规则,是指通过排除证明力显然薄弱的证 据单独成为定案根据,限定需要补强证据的证明力,以确保案件的实体真实。对 于该规则,我国理论界探讨地并不多,立法更是只有寥寥几笔,难以适应和满足 司法实践的需求。什么样的证据需要补强? 为什么需要补强? 需要什么样的证据 来补强? 需要补强到什么程度? 一系列的问题,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 究。本文就此相关问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思考,以期对立法和实践有所裨益。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约三万三千字。其中; 第一章探讨了补强证据规则的基础理论。文章对补强证据规则的相关概念、 历史源起和补强证据规则的法律价值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其中,着重对补强 证据的基本属性、孙强证据规则的多重价值作了探讨。 第二章对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补强证据规则作了介绍和简要的评析。文章挑 选了当前世界在补强证据规则立法上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为模本,对域外补 强证据规则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作了比较法的考察,并通过对两大法系证据规则区 别之分析,试图得出一些对我国有所帮助的启示。 第三章对补强证据规则的构成要素进行了逐一、详尽地分析。这是本文的理 论重点。结合证明力、证明标准等基本证据理论,文章论述了补强证据的证明对 象、补强证据的证明标准、补强证据的范围等基础性的问题。 第四章对构建、完善我国的补强证据规则进行了论述。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 当前我国补强证据规则的实际运作情况。然后对确立、完善我国补强证据规则的 可行性方案的构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l 补强证据证据规则自白刑事诉讼 r e s e a r c h e so nt h er u l e so f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i nt h ef i e l do fc r i m i n a lp r o c e d u r a l _ a st h e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o f t h ec o n f e s s i o nf o rc e n t e r m a j o r :p r o c e d u r a ll a w s l 始c i a l t y :c r i m i n a lp r o c e d u r a ll a w a u t h o r : z h a n gl i a n g t u t o r - p r o f e s s o ry e q i n g e v i d e n c e , i sp r a i s e dt h es o u lb e i n gc r i m i n a lp r o c e d u r a ll a wa l la l o n g w i t ht h e r e f o r mo f t h et r i a lm o d eo f t h ep e o p l e sc o u r tg o i n gd e e pi n t o , t h eo p e r a t i o nw a ya n d s t a t eo fe v i d e n c eb e c o m et h ek e yf a c t o ra f f e c t i n gt h ej u s t i c ea n de f f i c i e n c yo fl e g a l a c t i o ng r a d u a l l y a tp r e s e n t , t h em i s t a k e st a k e np l a c e si nc o g n i z a n c ef a c t sw e r em o r e t h a nt h o s ea p p l y i n gl a w sw h i l et h ep e o p l e sc o u r tw a sh e a r i n ge a s e s ,i th a sb i g c o r r e l a t i o nw i t ht h a tt h er u l eo fe v i d e n c ew a sn o tg o o de n o u g h t h ee x a m i n a t i o no f e v i d e n c ew a sa l le m p h a s i sa n dd i f f i e n l t yi nc r i m i n a lt r i a l t h es a l 3 1 1 。e v i d e n c e , s o m e j u d g e st h i n kt h a ti ti sa l r e a d ys u f f i c i e n t , b u ts o m et l l i n ki ti si n s u f f i c i e n t f r o mt h i s t o c o n s u n m 】a t et h el e g i s l a t i o no f t h er u l e so f c r i m i n a le v i d e n c eh a v eb e e nt h ed r e a mo f t h e o r yc i r c l ea n dp r a c t i c a lc i r c l e a c c o r d i n g t ol e g a la c t i o n , t h er u l e so f c r i m i n a le v i d e n c e 啪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 p a r t st h e yw e r et h er u l eo f q u o t e , t h er u l eo f c r o s s - e x a m i n a t i o na n dt h er u l eo f j u d g e i nt h ee v i d e n c el e g i s l a t i o nf l o wa v a i l a b l e , t h ea m o u n to ft h er u l eo f j u d g ew a ss m a l l t h er u l e so f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w h i c hw a sd i s c u s s e di nt h i sa r t i c l eb e l o n g st o0 1 1 eo ft h e r u l e so f j u d g e t h er u l eo f 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w h a ti sc a l l e d , b et or e f e rt oi n s u r i n gt h et r u e o fe n t i t yt h r o u g hg e t t i n ge v i d e n t l yw e a ke v i d e n c er e m o v i n gac e r t i f i c a t eb c c , o m e s f i n a ld e c i s i o na l o n ea n ds c tal i m i tf o rr e q u i r i n gc o r r o b o r a t i n ge v i d e n c e t ot h a tr u l e s , t h et h e o r yc i r c l eo fo u rs t a t el a c k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d i s c u s s i o n , t h e l e g i s l a t i o n r e g u l a t e sl i t t l ey e t , w h i c hi sd i f f i c u l tt oa d a p tt oa c t u a lj u d i c i a lp r a c t i c e w h i c h e v i d e n c en e e d st ob ec o r r o b o r a t e d ? w h yd o 船i tn e e dt ob ec o r r o b o r a t e d ? w h i c h e v i d e n c ec a nc o r r o b o r a t eo t h e r s ? w h a td e g r e et oc o r r o b o r a t et 0 7as e r i e so f p r o b l e m s w a i tf o r 璐t oc a r r yo u tt l l o r o u g h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d i s c u s s i o n t h et h i n k i n gh a sb e e n c a r r i e do u tw i t hr e g a r dt ot h o s er e l e v a n c ep r o b l e m si na u t h o r sp o w e r , l o o k i n g f o r w a r dt od o i n gs o m eh e l p sf o ro l 】rl e g i s l a t i o na n dp l a c t i c e t h i sa r t i c l ec o n s i s t so f f o u r p a r t s ,w h i c ha r ea b o u t3 3 ,0 0 0w o r d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e x p l o r e sb a s i ct h e o r yo ft h er u l e so f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t h ea r t i c l e 鲫f o r t ht h ec o r r e l a t i v ec o n c e p t s , o r i g i n a t i o na n dv a l u eo ft h er u l e so f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d e t a i l e d l y t h e r e i n t o ,i te x p l o r e se m p h a t i c a l l yt h eb a s i ca m i b u t ea n dm u l t i p l i e dv a l u e s o f 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g i v e sab r i e fc o m m e n to nt h er u l e so f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i nm a i n c o u n t r i e sa n dr e g i o n s t h ea r t i c l ec h o o s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c o u n t r ya n dr e g i o ni n l e g i s l a t i o n0 1 1r u l e so f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a sm o d e l s ,m a d eac o m p a r a t i v er e v i e wo l lt h e l e g i s l a t i o na n dp r a c t i c eo fo v e 巧龆r u l e so f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t h r o u g ha n a l y z i n g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i nt w ol a ws y s t e m so nr u l e so fe v i d e n c e , t h ea r t i c l et r yt oc o n c l u d es o l r t e h e l p f u li l l u m i n a t i o nf o ro u rc o u n f f y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a n a l y z e dt h ec o m p o s i n ge l e m e n t so f t h er u l e so f 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0 1 1 eb yo n e i tw a st h ek e yt h e o r yi nt h i sa r t i c l e c o m b i n i n gw i mp r o o f w e i g h ta n dt h e s t a n d a r do fp r o o f ;t h ea r t i c l ed i s c u s s e df o u n d a t i o n a lp r o b l e m ss u c ha st h eo t d e c to f p r o o f , t h es t a n d a r do f p r o o f a n d t h es c o p eo f 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e t c t h ef o u r t h c h a p t e ra n a l y z e dh o wt o b u i l da n dc o n s u m m a t et h er u l eo f 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t h ea r t i d ei n t r o d u c e dt h ep r a c t i c a lo p e r a t i o no fr u l eo f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i no u rc o u n t r yc u r r e n t l ya b o v ea 1 1 t h e n , i ta n a l y z e d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s c h e m e so f e s t a b l i s h i n ga n dc o n s u m m a t i n g o u rr u l e so f 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k e y w o r d s :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r u l e s o fe v i d e n c e ;c o n f e s s i o n ; c r i m i n a lp r o c e d u r e 弓挺衣 论文独创性声明 的学位论文! :窒堕显堡磐笪塑堑丝坚盗塑j 磷参、 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另j j ) j w 以标 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 研究者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诳缸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同期:塑2 垒! 蝴d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政法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并制作光盘,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同时有权将本 学位论文加入全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 此规定。 作者签名 毛k 知 导师签名 日期 鲻 刑事诉讼视野内的补强证据规则研究 一一以自白的补强为中心1 导言 证据在诉讼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诉讼活动的进行从根本上来说都 是围绕着证据而展开的。而证据的可靠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对 案件的处理。因此,在具体的诉讼实践活动中,各种证据可靠性的保证机制在诉 讼规则和具体操作上都应该得到体现。 从诉讼证明的阶段来讲,自取证、质证到法庭的认证,以及各种证据的交接、 保全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诉讼结果是否真实公正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种 影响有时是无形的,也正因为如此,它同司法制度上、诉讼权利上的影响相比更 易被忽视,也更难对其进行规范、保障,并且有时同具体实践中操作人员的个人 因素、职业水准也有极大的关系。而从证据的种类来看,在证人证言、书证、物 证等方面,都存在着对证据可靠性的保证问题。在域外的证据规则中,证据的可 靠性保证主要依靠不同层面的法律原则和具体的判例指引来操作。 补强证据规则正是出于对证据可靠性的保障而产生的。现代各国刑事证据法 基于自由心证原则,只是对证据的可采性作某些限制( 如排除传闻证据、排除非 任意性自白等) ,对证据的证明力则不作更多限制,而是交由法官自由判断。但 对口供及其它一些证据,则有某些例外,许多国家限制口供等言词证据的证明能 力,不承认其对案件事实的独立和完全的证明力,禁止以被告口供等证据为有罪 判决的唯一依据,要求提供其他证据予以“补强”。 我国目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证据规则,对证据可靠性的保证在具体规范上非 常模糊、简单,实践中亦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大的方面讲,缺少深入的 理论研究,从小的方面讲,缺乏具体操作规范。补强规则作为自由心证原则的例 1 目前许多学者采。口供补强规则”这一提法。笔者以为,这种称法似有不妥理由有二:其一,。r l 供” 一词在词性上具有较为明显的贬抑色彩,这与法律语言的中性化及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要求相违背: 其二,在内容上,口供既包括犯罪烂疑人承认自己有罪的供述( 这部分英美法中嚣之为自白) ,也包括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说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辩解,还有可能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他人犯罪事实的检举 揭发,而。口供补强规则”中的。口供”明显是指代自白这一部分,因此。称作r l 供补强易造成理解上的 混淆 3 外,其成立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有利于防止偏重口供的倾向。由于真实的口 供具有极强的证明力,如果允许口供作为定案的唯一根据,势必使侦查、审判人 员过分依赖口供,甚至不借以非法手段获取口供,以至侵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的人权。二是可以担保口供的真实性,避免以虚假供述导致误判。口供因种种原 因确实存在极大的虚假可能性。即使是被告人的有罪供述也可能不实。为了防止 基于虚假口供而作出错误判决,有必要确立补强规则。 一般说来,对补强证据不要求其达到单独使法官确认犯罪事实的程度,但也 不是仅仅要求对口供稍有支撑。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两种主张,一种是 要求补强证据大体上能独立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这是较高的要求;另一种是要 求达到与供述一致,并能保证有罪供认的真实性,这是低限度要求。 口供补强规则在运用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共犯的口 供能否互为补强证据,也就是说,凭共犯间一致的口供不需其他补强证据能否定 案。对此各国有不同的实践和学说。在英美,一般要求对共犯的口供予以补强证 明。而在日本,日本最高裁判所的判例认为,共犯不论是否同案审理,其自白不 属于“本人的自白”,不需要补强证据。我国法学界关于共犯口供定案问题有肯 定说、否定说、区别说、折衷说等几种主要观点,可谓众说纷纭。 总之,刑事诉讼证据的可靠性保证问题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实际价值的问 题,对诉讼公正和诉讼“科学化”都有直接的影响。从宏观层面的证据规则、证 据制度的设想、制定,到具体实践操作的方方面面,存在着大量可资研究、可供 思考的问题,可以给我们以重要的启发。 4 第一章补强证据规则的基础性研究 第一节概念 一、定义述评 补强证据一词来源于英美法系,以词源作为考察的起点,在英英类法律词典 中: 布莱克法律词典对补强证据有两处定义:对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解释为: “c o n f i r m a t i o no rs u p p o r tb ya d d i t i o n a le v i d e n c eo ra u t h o r i t y 对c o r r o b o r a t i n g e v i d e n c e 解释为:“e v i d e n c e t h a t d i f f e r s f r o m b u ts t r e n g t h e n so rc o n f m mw h a to t h e re v i d e n c es h o w s ( c s p t h a tw h i c hn e e d s s u p p o r t ) ”2 朗文法律词典中将补强证据定义为:“i n d e p e n d e n t , a d m i s s i b l ea n d c r e d i b l ee v i d e n c et e m d m gt oc o n f i r mt h a tt h ep r i n c i p a le v i d e n c ei st r u e ”雨在英汉类 法律词典中:元照英美法词典将c e r r o b o l 丑t i o n 这一词条解释为“以其他的证 据确认、支持或加强某一证据的效力,或者对主要证据起支持作用的独立证据。” 4 牛津法律大辞典对c o r r o b o r a t i o n 的解释是:“有独立来源的用以确证和加强 其他证据的证据。”5 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将补强证据定义为。另外提供的一 种独立的、不同来源的附加证据,其使已经提供的证据更为有力和肯定。”6 可以 看出,补强证据的含义为有独立来源而在证明力上对主证据起支持、加强作用的 证据。 目前,学者对补强证据规则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将补强证据规则界定为一种实质上的数量规则。7 持这种观点的学 者认为,设置补强证据规则的立法意图在于对那些本身在质量上缺乏应有证明价 值的证据,需对其从数量上加以补强,即从数量化的角度来强化该种证据在质量 上的证明价值,以此保障这类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真实可靠性。 。b r y a n 九0 僦b l a e u l a w d i a i o n a r y ( e i g h me d i t i o n l w e s t p u b l i s h i n g c o 2 0 0 4 ,第3 7 0 、5 9 6 页 3d i c t i o n a r yo f l a w ( s i x t he d i t i o n ) , 朗文法律词典 ( 第六版) 法律出版社2 0 0 3 年版 4 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 0 0 3 年5 月版。 5d a v i dm w a l k e r 著,李取元等译:牛津法律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 0 0 3 年7 月版 6 宋雷主编: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 0 0 5 年1 月皈。 7 数量规则是认为某种证据存在弱点,须与其他证据合并提出的规则,藉以担保其真实性之价值;如主要 的待证事实,须有二人以上的证人或某种供述证据,须依其他证据予以补强。参见陈朴生:刑事证据法, 台湾三民书局1 9 9 2 年版,第5 3 4 页 5 第二种,将补强证据规则作为增强、加强主要证据证明力的一种证据规则。 例如,“所谓补强证据,是指用以增强另一证据证明力的证据。从理论上说,任 何一个单独的证据,都不能证明自身是真实的,只有得到其他证据的印证,才能 充分体现出自身的证明力。开始收集到的对案情有重要意义的证据,称为主证 据,而用以印证该证据真实性的其他证据,就称之为。补强证据”。8 第三种,将补强证据规则限定为对言词证据进行补强的一种方法。例如,“所 谓补强规贝l j 是指,对于那些司法经验表明虚假可能性较大的言词证据,为了防止 误认或发生其他危险性,而在运用这些证明力明显薄弱的言词证据认定案情时, 必须存在其他证据补强、支持其证明力的证据运用规则。”9 第四种,将补强证据规则等同于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的一种,即把补强证据 规则仅限于刑事诉讼中加以解释。例如,“补强证据规则是以直接保障口供之证 明力为目的的规则。它要求仅有被告人口供不能认定其有罪,还必须附加其他证 据佐证。”1 0 上述概念,均从某些方面反映了补强证据规则的特征,但又或多或少地存在 一些不足之处。如第一种概念界定虽然抓住了“数量规则”这一补强证据规则的 重要特征,但是仅突出数量而不强调质量的提法易使人们误认为补强证据规则只 是对主证据进行数量上的加强,笔者认为,补强证据规则更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 恰恰是其补强质量上达到的程度。第二种概念界定把对主证据起到加强作用的证 据都称为补强证据,这一提法过于宽泛;照此理解,证据之间都称得上是互为补 强的,因为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单独的证据,都不能证明自身是真实的,只有 得到其他证据的印证,才能充分体现出自身的证明力。而第三种把补强证据规则 仅限于对言词证据进行补强的概念界定和第四种仅囿于刑事诉讼来界定补强证 据规则显得范围过窄。事实上,在我国补强证据规则客观上还被广泛的适用于对 言词证据以外的其他证据的补强,得到了相关司法解释的认可;在民事、行政诉 讼中,补强规则得到了立法和实践的确认。 。崔敏主编: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4 0 8 - 4 0 9 页。 樊崇义、锁正杰、牛学理、吴宏耀,苏凌著: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1 4 8 页。 博汪建成、孙远:刑事诉讼中口供规则体系论纲 ,载北京大学学报( 哲社鹱) ,2 0 0 2 年笨2 期。 6 二、补强证据的基本属性 证据,按照一般的理解,就是证明待证事实的依据。证据发生法律效用的关 键、证据的生命力在于证据具有证明力( w e i g h t ) 。所谓证明力,是指证据对于 待证事实证明作用之有无及程度大小。证据之所以具有证明力,究其原因,在于 证据具有的三种基本属性( 客观性、法律性、关联性) 补强证据作为证据的一 种,它和证据属于种属概念关系,因此其必然具备一般证据的基本属性,但同时, 它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证据的特别属性。以下予以简要阐述: 英国的判例曾指出,用来佐证的证据是“一些具体的细节支持而倾向于证实 其他证据的真实性或准确性的证据”。为实现佐证的目的,“它必须是可采的和可 信的,而且还必须来源于与需要佐证的证人证言独立的资源。”“从这里我们可 以看出,补强证据须同时具备可靠性和独立性。 l 、所谓可靠性,或称可信性,描述的是证据反映客观事实的程度问题。证 据的可靠性越强,其证明力也越强。补强证据必须是值得信赖的,不可信的证据 不能证明任何事情,自然不能用作补强证据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刑 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证据必须具备可靠性之要件,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却传递了这一指导思想,根据该解释第6 9 条的规定,“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 未成年人所作的 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 与一方当事入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 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 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 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 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 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对该述五种情况, 法院之所以坚持必须补强的立场,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这些证据不可靠,虚假 矗 的可能性较大,有必要限制其证明力。 2 、所谓独立性,是指补强证据与被补强的主证据不能是同一来源。1 2 英国 剑桥百科全书上对补强证据的定义为:“c r e d i b l ew i d e n c ew h i c hc o n f i r m so f s u p p o r t se v i d e n c ea l r e a d y 西v 龃i nc o u r tb y 粗i n d e p e n d e n t $ o l l r c e ”,结合前述文 首处的定义,均强调了补强证据来源的独立性。比如,不能用被告人在预审中所 做的供述来补强他在法庭上的自白,或者用讯问笔录来补强法庭供述,也不能用 “j o h n a a n d r e w sa n dm i c h a e li - l i 赋c r i m i n a le v i d e n c e l o n d o n :w a t c d o wp u b l i s h e r s1 9 8 7 1 ) 1 9 4 1 2 “佐证不可能是自己佐证自己”,这是英国确立的关于佐证的一个基本原则 b h 举缅q 虻i o p c d i 旬黜k o r 洲d 脚l 西c 鳓3 3 船妇蛳帆h 砌 7 被告人在法庭以外向任何人或单位所作的有关本案被指控犯罪的证词来补强法 庭上的供述。并且,补强证据不能实质性地受到自白证据的影响,比如共同被告 人之间的串供。需注意的是,此处指称的“同一来源”不包括通过自白获取的其 它形式的证据,比如通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白进而发现的物证、书证、视 听资料等证据,这些证据可以作为自白的补强证据使用。 综上,一项证据若欲作为补强证据使用除了必须具备客观性、法律性、关联 性等一般证据的属性外,还必须具备可靠性和独立性。前三者是证据作为认定案 件事实的根据所应具备的一般属性,不为补强证据所独有:可靠性与独立性则是 补强证据特有之属性。 第二节历史 吉谚说过:“一页历史胜过百页经验”制度、觏赠的形成过程有些时候 往往比制度、规则本身更有意义。以产生近现代意义上补强证据规则的英美两国 为主要考察对象,补强证据规则的进化图景大致如下: 根据对“证据的证明力由谁来判断”这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将人类历史 上存在过的证据制度分为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以及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三 种。在神示证据制度下,如果对于案件和证据无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就通过一定 的宗教仪式将希望寄托于神灵,实际上也就是把判断证据证明力的任务交给了虚 幻的神灵。例如,在信仰基督教的民族中,采用过一种“十字证明”的方法。其 做法是:当双方争议难决之时,法官让双方当事人面对面站立,将手臂左右伸直, 使身体呈十字形,凡能够坚持十字姿式更长时间者,即认为是得到了上帝给予他 的力量,据此判决他胜诉。反之,则败诉。在法定证据制度下,证据证明力的大 小以及如何取舍、运用,都由法律预先加以明文规定,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不 得自由评断和取舍。立法者通过法律将证据分为完全的,不完全的、不太完全的、 多一半完全的等类别,以区分不同证据的证据力大小。在这种证据制度下,证据 证明力的判断者实际上就是教条的法律。法律不仅预先规定各种证据的证明力, 而且对证明力的规定也是根据形式来确定,而不是根据证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法定证据制度盛行于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国家。法定证据制度下,被告人的自白被 认为是最有价值和最完善的证据,对案件的判决与被告人的命运起着决定性作 用;如此一来,为获得口供,对被告人、证人的刑讯也就自然而然了。随着社会 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这种落后的证据观念和制度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资产阶级 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欧洲国家在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在诉讼制度上,体现当事入主义的控辩对抗式诉讼取代了纠问式诉讼;而在证据 制度上,则以“自由心证”替代了封建王朝的“法定证据”制度。1 4 由法官根据 自己的良心和理性自由判断,并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来认定案件事实。这是补 强证据规则产生的历史背景。 具体的,这一制度最早是从英国发展起来的,在英国它被称为“佐证规则”。 具体的事件源于1 7 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发生了一起强盗杀人案件,法官依据被 告人自白判处其死刑。在被告人被执行死刑后不久,被认为遭到杀害的被害人从 海外归来,民众一片哗然。自此,有人开始主张凡是杀人案件必须有被害人的尸 体才能作出有罪判决。此后,随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对封建刑讯逼供及口供主 义的反思和猛烈抨击,口供补强逐渐作为一项矫正口供缺陷和保障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权利的法律机制而浮出水面并最终确定下来。补强证据规则之所以最早在 英国被确立起来,主要是因为:英国陪审团制的审判方式。“在英国,由于陪 审团成员的非专业化,使法庭不得不建立起许多规则,以排除某些看来容易使不 善于逻辑思维的人受到错误引导的证据。”1 5 当时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欧洲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国家与个人不再仅仅是管 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人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国家、社会关注个人权利需 求的满足,表现为个人享有不受国家、社会侵犯的各种自由和权利的范围逐渐扩 大,延伸到刑事诉讼领域就是既要惩治犯罪,也要保障人权。而“被告人在审判 中的弱者身份决定了其人权处于一种最可能被侵犯的境地,为了尽量避免无辜的 被告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定罪,英国证据法设立了补强证据规则,通过对证据数 量的要求和程序上佐证提醒的给出,从而在一些特定的案件中限制司法机关权力 之滥用,保证被告人获得公平的审判。”1 6 补强证据规则其最初的目的在于为了避免因虚假口供造成冤假错案,而补 充、强化主证据的证明力,以确保裁判者达到内心确信不疑的程度。随着对被告 1 4 根据议员杜波尔的提议,法国议会于1 7 9 1 年通过决议,确立了法官自由心证的原则。1 8 0 8 年,法国颁 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从立法上把自由心证规定为刑事诉讼中判断证据的一项制度。其后,欧 陆国家纷纷效仿,通过立法将自由心证确立为审查判断证据的基本原则。 ”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6 0 页。 ”齐树洁主编:英国证据法 ,厦门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3 6 4 页 9 人权保障呼声的日益高涨和补强证据规则的逐渐法定化,除了要求裁判者对口供 的证据价值进行理性地分析判断外,还从法律上直接对口供的证明力加以限制, 逐渐确立了对口供补强的形式性要求。1 7 强调即便凭被告人的供述即能够达到 。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仍然不能据以判处被告人有罪此时,补强证据规则 的运用已独立于自由心证的要求。由此,孙强证据规则完成了从“实质性补强” 到。形式性补强”的飞跃,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口供补强规则。 第三节价值 法律之所以设立一定的证据规则,必有其内在的目的和价值。1 3 证据规则的 设计和调整,通常要经过一定价值规范的支配下进行选择的过程,而证据规则的 运作则是特定的机关和特定的人将选定并体现于证据规则本身的价值规范应用 于具体案件的处理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法律租疏或者立法者有意识地赋予 专事司法的国家机关及其人员以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些机关和人员所遵循的价 值规范便会发挥帮助其选择和行动的作用。1 9 不同的价值取向足以直接造成证据 规则设计及其运作状况的差异,因此,补强证据规则的价值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 注意。 一、补强证据规则的实体法价值 正义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善良和美德。英国哲学家罗尔斯说过:“正义是社会 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2 0 同样,正义也是法 律所要实现的首要价值目标。而在刑事司法领域内,正义( 或日公正) 更是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是司法机关的灵魂和生命 线。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查清案情的基础上,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以一 种和平、非自助的方式解决国家与被告入、被害入与被告人之间的矛盾,从而恢 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秩序。人们通常认为,司法公正首先表现为对案件事实 和证据的正确判断,发现案件的是非曲直,并正确适用实体法律,也就是实现实 体公正。实体公正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发现案件真相,发现案件真相是实现刑事诉 ”康珊珊:口供补强证据规则研究) ,载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0 5 年第2 期。 价值。根据哲学上的解释,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 ”郭志嫒著: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4 月版。第3 8 2 页。 【英l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t 9 8 8 年驻,第3 页 1 0 讼强的韵必要条件。 归根结底,证据规则的设定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更有利于获知案件的真相 2 1 每个时代总是以真相的发现作为设计证据规则的一个基本前提。发现案件 真相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刑事司法的目的就在于确认犯罪事实的发生和犯罪人是 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刑罚权。惩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是刑事司 法赖以存在的基础,偏离了这一基本功能,刑事诉讼便会蜕化为一场耗时耗力的 游戏,最终失去其立足之地。因此,证据规则的设计不能不考虑怎样有利于发现 案件的实质真实,并为将实体法律正确应用于具体案件积极地创造条件。 在司法机关通过一系列的程序以探求事实真相的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之 影响,很有可能无法真正求得事实的真相。产生这一后果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 司法机关主观上认定事实错误;犯罪嫌疑人为了早日摆脱讼累或出于其他方 面考虑而自我归罪。后一种情况虽不常发生,但确实存在于目前的司法实践中。 台湾学者陈朴生先生曾经指出4 补强法则,则系l 游止偏重自自而生误判之危险之 政策的立场,对于自自之证据价值加以限制,禁止自自为有罪判决唯一根据。”2 2 以自白补强为例,即使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作出的自白,也可能因为种种 原因而虚假。例如,有的出于“义气”,把朋友的罪行揽在自己的身上;有的为 替亲属开脱罪责,顶替犯罪人进行自白;有的为掩饰某种隐私,把本来不是犯罪 的行为自认为犯罪行为;有的为减轻自己过错造成的良心谴责,而将本不属于犯 罪的行为说成自己实施了犯罪,等等。而又由于一般情况下法官对于自白的高度 信任,如果仅依自白而为有罪认定,就会产生误判之虞,故有必要以补强证据来 补充自白的证明力。可以说,补强证据规则的实体法价值就在于发现事实真相和 防止误判。 二、补强证据规则的程序法价值 从法律的内部来看,程序与实体存在着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诉讼程序、司法 制度通过实现法律实体的目的来满足主体的价值需要。但同时,程序性制度亦不 简单是法律实体的附随,它与法律实体一样,也承载着主体需求的一部分,表达 了主体对过程及相关独立的程序性价值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程序性制度有 2 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拥有很多替代传统的获得案件真相的方式 笠藩朴生:t 珊事证据法,台湾三民书局1 9 9 2 年敷。第3 3 6 页 其自身的内在目的性价值。因此,补强证据规则的程序性价值与实体性价值一样, 是不能为我们所忽视的。 在刑事案件中,被告有无犯罪,事实之经过如何,通常其本人比其他任何人 更为清楚。如果被告人如实陈述,则可以全面、详尽地反映出作案的动机、目的、 手段和过程,故自白素为侦查机关所偏爱。如果规定仅以自白即可作有罪认定, 将使侦查机关产生过分重视自白。强求犯罪嫌疑人自自的结果。基于口供的巨大 诱惑力,侦查机关有可能放弃寻找其他犯罪证据的努力,而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 口供作为调查的重点突破口;如此一来,必然使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处于极易被侵 犯的危险境地。而通过补强证据规则来昭示仅依自白不能为有罪认定,则会在一 定程度上防止偏重自白的倾向发生,从而间接地达到保障人权的效果。可以说, 补强证据规则的程序法价值就在于防止刑讯逼供和保障人权。 第二章证据补强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比较法考察 第一节主要国家和地区证据补强的理论、立法与实践 一、英国与美国 在英国,证据补强规则是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成文法和判例法对其均有所 规定。其中,成文法侧重于对几类犯罪中证人证言的规定,而判例法则多为对共 犯、被害人及未成年人证词补强的规定。 ( 一) 成文法的规定 英国成文法对补强证据规则的规定散见于几部单行法律对几种罪行的规定 ( 除未成年人未经宣誓的证言外) 之中,法律要求在这几类犯罪中,证人证言必 须要有补强证据才能定罪,否则被告人应该被宣判无罪。 叛逆罪。1 7 9 5 年叛逆法第l 条规定:两个以上合法的、可信的证人 证言才可以认定国王或者他的继承人犯有叛逆行为并被处以死刑。伪证罪。 1 9 1 1 年伪证罪法第1 3 条规定:被告人不得仅依一个证人的证词而被判作伪 证或是教唆作伪证。这条规定存在的历史原因是最初伪证罪是由星室法院审判, 它常常要求在审判中有两个以上的证入。假冒他人罪。1 9 4 9 年公民法第 1 4 6 条第5 款规定:判决被告人假冒他人必须要有两入以上的证词引诱卖淫 罪。1 9 5 6 年性犯罪法第2 至4 条、第2 2 、2 3 条规定:除非不利于被告人的 证人证言经过其它证据补强,否则被告人不得依此证人证言被判引诱妇女卖淫 罪。超速行驶罪。1 9 8 4 年道路交通管理法第8 9 条第2 款规定:如果只有 一个证人作证被告超速行驶,被告不得被认为有罪。但是如果警察出示速度记录 仅的数据显示被告超速行驶的话,则被告将会被判有罪。在此情况下,即便速度 记录仪的数据不准确,也不要求有补强证据。未成年人未经宣誓的证词。1 9 3 3 年未成年人法第3 8 条第l 款规定:法律允许当未成年人有足够的智力理解 讲真话的责任时,未成年人可以不经宣誓而作证,但是这个证据不足以用作判定 被告人有罪,除非它经过其他实质性的证据所补强。 ( - - ) 判例法的规定 不同于成文法对补强规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