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160g光时分复用器制作及扰偏器的应用.pdf_第1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160g光时分复用器制作及扰偏器的应用.pdf_第2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160g光时分复用器制作及扰偏器的应用.pdf_第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160g光时分复用器制作及扰偏器的应用.pdf_第4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160g光时分复用器制作及扰偏器的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丫8 7 9 5 5 9 摘要 光时分复用器是光时分复用通信系统发送端非常关键的 器件,随着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对复用器的制作工艺的要求 也随之提高。复用器的时延精度和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复 用后信号的质量。本文结合实验,重点介绍了1 6 0 g 光时分复 用器的制作工序,涉及光纤耦合器结构和透镜结构两种不同复 用结构的介绍,以及不同时延调整方式,结构的比较,研制成 功了高稳定性,高精度的1 6 0 g 光时分复用器,并搭建了 1 6 0 g b 州s 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评估复用后信号质量。 在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偏振效应对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 偏振模色散会导致光脉冲展宽,使脉冲间产生串扰,是系统传 输速率继续提高的主要障碍。1 6 0 g 复用器的成功制作,为高 速系统中偏振效应的分析,偏振模色散补偿等实验的进行打下 了基础。本文介绍了利用偏振仿真器,模拟偏振效应给高速系 统带来的不良影响,阐述了扰偏器的基本原理,比较了不同结 构的扰偏器,以及介绍了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光纤通信时分复用器扰偏器 北京交通太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o p t i c a lm u l t i p l e x e ri st h ek e vc o m p o n e mi n “g hs p e e d o p t i c a lt i m e - d i v i s i o nm u l t i p l e 妇n gc o m m u n j c a 缸o ns v s t e m d i l et o t h ei m p r o v i n g0 ft l l e t r a i l s i i l i 佑n gs p c e d ,t h em a n u f a c 砌n g t e c h n i q u es h o u l da l s ob ei m p i o v e d t h et i m e _ : m z 支。 : : ( d ) 上片v 型槽主视图 图3 9 时延调整固定装置的加工机械图 试验结果也表明,两个自聚焦透镜光轴的对准是制约时延 调接的关键因素。虽然是同一型号的产品,但是自聚焦透镜的 1 7 th卞叫主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外部金属封装尺寸仍有微小的差异,以及螺丝调节量的限制, 使得在时延连续调整的过程中很难时刻保证光轴的对准。我们 在时延调整的时候,连接到示波器上实时观察,发现稍有偏差 该路光脉冲的幅度将会出现大幅降低,甚至降为o ,光路时断 时续。也就是说,不稳定性限制了这种装置的应用,解决办法 是采用更为精密的空间固定和调节装置,比如三维微调架等, 但这样会大大增加复用器的制作成本。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 下,以上尝试的确是非常有效的时延调整方法。 另外我们也尝试了用光敏光纤,采用紫外光照射的方法来 调整时延,时延量调节的效果也并不明显。此外,还有平面波 导时延器,虽然可调节性好,但是插入损耗大且成本较高。经 过对多种时延调整方式的比较,我们最终采用最初在4 0 g 光时 分复用器制作时用到的,通过控制光纤长度来调整时延的方 法,能够很好的同时满足稳定性和精度的要求。 3 2 3 复用结构的调整 前期的4 0 g 光时分复用器在复用部分都采用的是光纤耦合 器,属于光纤结构的复用方式。接下来我们考虑使用空间结构 的复用方式。 我们选用一种镀膜的透镜来替代原来复用器中的光纤耦 合器部分。镀膜透镜的结构如图3 一l o 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 看到,透镜外部为圆柱型封装,外层有金属保护层。在圆柱型 金属封装的内部中央,固定着一个镀有金属膜的透镜,两端都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光纤尾纤。由于镀有金属膜,所以该透镜其实是一个半透半 反镜。光脉冲从入射端( 端口1 ) 的光纤射入到透镜上,一部分 光直接经过反射,从反射端( 端口2 ) 射出;另一部分光则穿过 透镜,从透射端( 端口3 ) 射出。调整镀膜透镜的工艺参数,可 以使得这两部分光功率接近,做到l :l 的分光比。该器件由福 建k o n c e n t 通信公司按照我们的试验指标加工制作。工作带宽 在1 5 2 0 一1 6 0 0 n m ,尾纤类型为普通的c o r n i n gs m f 一2 82 5 0 u m 光纤,工作温度在o 一7 0 度。镀膜透镜的实际外观如图3 1 1 所示,为两个透镜并排放置,外面有覆有保护膜。 镀膜透镜 图3 1 0 镀膜透镜的内部结构图 图3 1 1 镀膜透镜外观 1 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 1 2 透镜结构实现一级复用示意图 我们通过图3 1 2 来说明如何利用这种透镜结构来实现复 用。图中表示的是利用两个相同的透镜实现一级复用。首先我 们看两个透镜之间的连接方式,透射端( 端口3 ) 之间的光纤直 接焊接,在图中用一段粗线表示;反射端之间相连,但是之问 会留有一定长度的光纤( 图中用光纤环来表示) ,通过控制光纤 长度来调节该路的时延量。光源出来的光脉冲用空白三角表 示,它从左侧的透镜入射端( 端口1 ) 射入,一部分由透射端( 端 口3 ) 射出,另一部分则到达反射端( 端口2 ) 。经过分光后,脉 冲幅度肯定有所降低,在图上通过空白三角的高度来体现。反 射端的光脉冲经过一定长度的调节光纤后与原始脉冲之间产 生了一定的时延,为了区别开,用黑色三角来表示。这一路脉 冲与透射端直接到达的脉冲在右侧的透镜处合并,形成复用后 的脉冲,从右侧透镜的入射端输出,完成一级复用。将这样的 2 个透镜结合的结构进行级联,就可以实现多级复用。比如我 们所要实现的将l o g b 甜s 的信号复用到1 6 0 g b i 讹,则需要4 2 0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级的级联,共需要8 个透镜。 3 2 4 复用器的制作工序 在确定了复用结构采用透镜的空间结构,时延调整采用光 纤结构之后,我们开始1 6 0 g 光时分复用器的制作。 在3 2 3 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实际上我们就是要构建一个 4 级级联的透镜组合的结构,完成从l o g b i t s 信号到1 6 0 g b i 讹 信号的复用。我们的步骤就是依次搭建每一级的结构,通过连 接到示波器上实时观测经过该级复用后信号或一定重复频率 光脉冲的波形,调整好该级的时延。制作时的测试系统示意图 如图3 1 3 所示。 图3 1 3 复用器制作时测试系统框图 在制作复用器的测试系统中,光源采用德国u 2 t 公司的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 m l l l 5 5 0 激光器,配有外围温度控制和电流控制。惠普公司 的8 3 7 1 1 b 频率合成器产生重复频率为1 0 g h z 的电信号通过一 个功分器,一路输入到激光器中,另一路输入到 a g “e n t 8 6 1 0 0 b 数字示波器的射频输入端作为时钟触发信号。 激光器工作在主动锁模的方式,产生重复频率为l o g h z 的光脉 冲,入射到待测的复用器中,从复用器出来的复用信号输入到 数字示波器中观测波形。图中光放大器置于虚线框中表示该器 件可选,当复用器制作过程中,随着复用级数的增加,单路光 功率随之降低,会需要用到光放大器提高功率,前期并不需要。 图中细线表示电信号通路,粗线箭头表示光路。 我们主要看待测复用器这个部分。上方的虚线框中给出了 实际结构,其实就是图3 一1 2 中给出的结构。我们首先实现第 一级复用,将重复频率l o g h z 的光脉冲复用到2 0 g h z ,就是只 需要一个图3 1 2 中的结构,也就是两个透镜的组合。右侧透 镜的入射端( 端口1 ) 在这里就作为第一级复用的输出端,接到 数字示波器的光口上,调节反射端之间的光纤长度,在示波器 上观测调整时延的那一路光脉冲准确插到原始脉冲中间,形成 重复频率为2 0 g h z 的光脉冲即可。 原始脉冲重复频率是= 1 0 g h z ,那么在反射端焊接之前, 示波器上显示的应该是已经焊接好的透射端过来的信号,重复 频率仍然是l o g h z ,每相邻两个脉冲之间距离是 岛= 1 五= 1 0 0 p s 。为了形成2 0 g h z 的重复频率,反射端过来的光 脉冲必须插在距离原始相邻脉冲中间,距每一个原始脉冲5 0 口s 的位置,时延调整时光纤长度的变化上与脉冲移动的位置r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间的关系如式( 3 2 ) , l = 旦, 胛 ( 3 2 ) 其中c 代表真空中光速,为3 1 0 8 s :力代表光纤芯层的 折射率,我们使用的是普通的g 6 5 2 单模光纤,芯层折射率约 为1 4 8 ;这样计算下来脉冲在示波器上每移动l p s 需要调整 反射端光纤长度约o 2 肼b 我们采用巧妙的光纤切割和熔接技 术,能够精确调整时延。各路脉冲幅度方面,本身镀膜透镜的 反射率与透射率保证了分光功率的一致性,微小的差异可以通 过光纤自身的微弯应力来调节,每一级的幅度依次调整,以保 证以后各级幅度的一致。 图3 1 4 给出了两级复用后,在示波器上观测到的,重复 频率为4 0 g h z 的光脉冲的波形图。示波器横向坐标分别为每 格2 5 p s 和l o p s ;图3 1 5 给出了三级复用后,重复频率为 8 0 g h z 的光脉冲的波形图,示波器横向坐标分别为每格 1 2 5 p s 和5 p s 。 ( a ) 2 5 p s d i v ( b ) 1 0 p s d i v 图3 1 44 0 g h z 脉冲波形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a ) 1 2 5 p s d j v( b ) 5 p s d i v 图3 1 58 0 g h z 脉冲波形 我们按同样的原理继续进行了第四级的复用,复用后信号 能够达到重复频率为1 6 0 g h z ,但是由于a g 订e n t 8 6 1 0 0 b 示波 器的限制,已经达不到此时的测量要求,观测的波形如图3 - 1 6 所示。 : i 【i l + _ j l l i c 一 : i 二 图3 1 61 6 0 g h z 脉冲波形( 1 2 5 p s d j v ) 虽然用a g il e n t 8 6 1 0 0 b 示波器不能直接观测重复频率为 1 6 0 g h z 的光脉冲,但是我们采用特殊的方法,比如在第四级 复用的部分,增大两路中某一路的衰减,使之转化为在示波器 北京变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分别观测两路8 0 g h z 的光脉冲,则可以达到等效观测 1 6 0 g h z 光脉冲的目的。 当然,也可以借助于自相关仪来直接观测复用后重复频率 为1 6 0 g h z 光脉冲的结果,如图3 1 7 所示。低速示波器上的 自相关窗口宽度等效到实际宽度是2 0 0 p s ,这是一个固定值。 直接观测t m l l l 5 5 0 激光器的出射光脉冲时,由于重复频率是 l o g h z ,相邻脉冲问间隔是l o o p s ,所以在自相关窗口2 0 0 p s 的范围内可以只可以看到2 个脉冲,图3 7 就是给出了其中的 一个;图3 一1 6 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自相关窗口范围类能够观 测到3 2 个脉冲,与重复频率1 6 0 g h z 正好是吻合的。 图3 一1 7 自相关仪测得的1 6 0 g 复用脉冲 3 2 5 复用器的精度 复用器制作完成后,我们来判断复用器的制作精度,作为 北京变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个制作好坏的评定标准。首先看看在3 级复用之后的精度, 此时输出的是重复频率为8 0 g h z 光脉冲。 如图3 一1 8 所示,我们通过示波器的m a r k 功能,在横向方 向调出两个黄线,测量出每两个复用后脉冲的距离,当然我们 也可以直接读取示波器自动测量的读数。根据示波器的读数, 我们看到脉冲间隔= x = 1 2 5 0 7 p s ,重复频率f = 1 x = 7 9 9 5 3 g h z ,相对误差6 = ( 8 07 9 9 5 3 ) 8 0 = o 0 5 9 。从脉冲 时间间隔上也可以看出,我们的采用的巧妙的光纤切割和焊接 技术能够保证时延绝对误差在o o l p s 以内。 图3 一1 8 三级复用后制作精度测量图( 5 p s d i v ) 接下来看4 级复用之后复用器的精度,如图3 1 9 所示。 测量时稍有不同,前面也提到过,受限于示波器,无法直接测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量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分两次分别在两路上加上衰 减,将黄线调至脉冲所在的位置,从而读出相邻两脉冲之间的 时间间隔。图中相邻脉冲间隔= x :6 2 4 3 p s ,重复频率为 1 6 0 1 9 g h z ,相对误差6 = ( 1 6 0 1 9 一1 6 0 ) 1 6 0 = o 1 19 9 6 ,时延绝 对误差为o 0 0 7 p s ,仍然控制在o o l p s 以内。当然我们也可 以通过测量自相关仪上相邻脉冲距离,代入公式( 3 一1 ) 来计算 相邻脉冲的实际间隔。 图3 一1 9 四级复用后制作精度测量图( 5 p s d i v ) 制作完成后的复用器外观如图3 2 0 。前两级复用部分是固 定焊接的,用热缩管保护:在第三级和第4 级复用之间我们采 用活动连接器连接,方便拆卸,可以灵活得选择输出重复频率 为8 0 g h z 和1 6 0 g h z 的光脉冲。在8 0 g h z 的输出端,整个复用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器的损耗约为1 2 d b ,在1 6 0 g h z 的输出端,整个复用器的损耗 约1 6 d b 。 图3 2 0 复用器外观 3 2 6 与u 2 t 1 6 0 g 光复用器的比较 我们将自制的1 6 0 g 光时分复用器与德国u 2 t 公司的1 6 0 g 光时分复用器成品做了性能方面的比较。 u 1 的1 6 0 g 光时分复用器同样采用4 级级连的形式,优点 在于脉冲幅度以及时延间隔是可调的,通过面板上的三个偏振 调节装置控制里面的偏振控制器,来调节各路脉冲的幅度;单 级结构如图3 2 1 所示。另外,通过面板上的时延调整旋钮, 连动内部的微型电机,可以租调和微调各相邻脉冲间的时延距 离,时延调整情况用示波器观测结果如图3 2 3 所示。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 2 l 单级结构 ( a ) 时刻1( b ) 时刻2 图3 2 2 时延调整情况 比较结果表明,国外的1 6 0 g 光时分复用器成品的优点在 于脉冲幅度和时延可调性好,但是时延调整的精度并不高,且 插入损耗要大于我们制作的复用器。 3 31 6 0 g b m 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测试 在复用器制作完成后,我们搭建了1 6 0 g b i t s 光时分复用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信号产生系统,从而测试复用器的性能。 首先,光源重复频率设为9 9 5 3 g h z ,中心波长为1 5 4 6 2 n m , 加上1 0 g b i t s 的调制,但先不通过复用器。原理框图如图3 2 3 所示。 图3 2 3 加调制未加复用器测试原理框图 与前面的图3 1 3 相比,光隔离器的使用,用来避免反射 造成的回波的影响,同时也配合使用带有a p c 接口的光纤跳线 来改善反射问题。其它部分与图3 1 3 中基本相同,h p 8 3 7 1 1 b 频率合成器输出的电信号一路通过射频放大器,加到激光器 上,一路作为示波器的外部触发信号。我们在示波器上观测到 的眼图如图3 2 4 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这时的眼图质量并不 好,眼睛中间有很多点,长时间叠加后变成一片混浊。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 2 4 频率合成器触发示波器图3 2 5 误码仪触发示波器 图3 2 6 改善时基后加l o g b i t ,s 未加复用器测试原理框图 考虑到可能是时基不好造成的,我们对图3 2 3 原理框图 中的触发方式进行了改善。频率合成器出来的时钟信号输入到 n 4 9 0 1 a 误码仪的时钟输入端( c l ki n ) ,误码仪的时钟输出端 ( c l k0 u t ) 连接到示波器的触发输入端,作为示波器的外部触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信号。误码仪另外有的一个触发输出( t r i g g e ro u t ) ,连接 到光调制器的射频输入端。这样调整过后,通过示波器观测到 的眼图如图3 2 4 。通过比较图3 2 3 和图3 2 4 可以发现,改 善触发方式后,眼图效果明显变好。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下 面的试验,将复用器加入到系统中来。改善触发方式后的原理 框图如图3 2 6 所示。 接下来,将复用器加入到系统中去,搭建8 0 g b i t ,s 和 1 6 0 g b i “s 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原理框图如图3 2 7 所示。 在示波器上观测到的8 0 g b i 讥信号背靠背眼图如图3 2 8 所示。 1 6 0 ( 南i t s 的信号不能直接在示波器上观测,我们通过自相关 仪测得的图像如图3 2 9 。 图3 2 78 0 g b i t s 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原理框图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a ) 1 0 p s d i v ( b ) 5 p s d i v 3 2 88 0 g b i “s 信号背靠背眼图 3 4 结论 图3 2 91 6 0 g b i t s 信号自相关仪图像 前期制作了4 0 g 光时分复用器,采用光纤耦合器结构的复 用方式,控制光纤长度的时延调整方式,复用器为全光纤结构。 同时为后续1 6 0 g 复用器的制作实验积累了实际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此基础上,我们改进复用结构,采用半透半反的镀膜透 镜结构的复用方式。前期光纤耦合器结构的复用器,由于耦合 器的耦合系数是一个与波长有关的参量,所以耦合器的功率耦 合比也就与波长相关,这样复用器就对波长敏感。而采用透镜 结构的复用方式,反射端或透射端输出光功率相对波长的曲线 是平坦的,因此复用器具有对波长不敏感的优点。 比较各种时延调整方式的优缺点后,仍然采用稳定性和精 度都较高的光纤长度调节时延方式,顺利制成了空间结构和光 纤结构相结合的1 6 0 g 光时分复用器。该复用器具有稳定性好, 时延精度高,插入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受温度变化影响 小等特点,同时输出信号可以在8 0 g b i t ,s 和1 6 0 g b i 以间灵活选 择。 搭建了1 6 0 g b i 体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经过实验测 试复用器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该复用器能够满足后续高速通 信系统各个方面实验的要求。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扰偏器的作用 本章介绍了借助于偏振仿真器,模拟偏振效应对系统带来 的影响。同时在制作光时分复用器的过程中,我们曾在系统中 引入扰偏器,来优化复用器在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中的性 能,分析了扰偏器的作用。 4 1 偏振模色散对系统的影响 4 1 1 偏振效应 随着光通信系统和光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影响系统 性能的因素,诸如色散,衰减等,不断被发现并被有效的克服, 与此同时,我们又得解决新的难题。偏振效应正是高速光通信 系统中必颓面对的问题。 偏振效应主要包括偏振模色散,偏振相关损耗,偏报相关 增益,偏振相关调制等。存某些情况下,偏振效应是可以用来 提丁卜系统和器件性能的,比如在光隔离器中,用偏振效应防止 反射光信号干扰前向传输。但是,多数情况下,偏振效应对系 统性能来说是一种不利因素,必须降到最低以防 h 系统性能的 劣化。 因为后续研究是关于1 6 0 ( 南i 如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动态 自适应补偿,所以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先对偏振模色散在系统中 的影响有一个定性的了解。 的影响有一个定性的了解。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偏振模色散是一种模式内部的畸变机制,在传输时引起传 输信号的畸变。偏振模色散产生的原因是,在传输路径上,即 使是单模光纤,由于光纤的制作时的非对称性或铺设时的外部 应力,破坏了光纤中两偏振正交模式的简并性,引起双折射的 产生,导致两个偏振模式有不同的群速度,产生微分群时延 d g d ,从而造成脉冲展宽。 4 1 2 偏振仿真器的引入 在我们所搭建的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中,我们通过偏 振仿真器来模拟实际传输中偏振模色散带来的影响。使用的是 g e n e r a l p h o t o n i c s 公司的d ”a d e l a y 偏振仿真器,通过l 丑b v i e w 编程控制微分群时延d g d 的变化量,d g d 变化范围为一4 5 p s 到 + 4 5 p s ,控制界面如图4 1 所示。 图4 一l 偏振仿真器的控制界面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入偏振仿真器后的系统框图如图4 2 所示。光信号从复 用器出来后,通过偏振仿真器,然后进入到数字示波器中观测 结果。 图4 2 偏振仿真器引入到系统中 复用器之所以用虚线框,表示我们可以先不通过复用器, 仅仅只观测1 0 g b i 讹信号在偏振仿真器变化时,相应眼图变化 情况。我们得到的结果如图4 3 所示。( a ) 图表示引入的d g d 值为o p s ,也就是等同于没有加偏振仿真器的情况下,原始信 号的眼图情况。图( b ) ,( c ) ,( d ) 分别对应为偏振仿真器输出 的d g d 值为2 2 p s ,7 9 p s 和4 5 4 p s 时候的眼图劣化情况。可 以看到,随着偏振仿真器输出d g d 值增加,信号眼图随之劣化 加剧,有明显的脉冲展宽和分裂现象。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c ) 7 9 p s 图4 31 0 g b i “s 信号劣化情况 接入复用器后,重复频率为8 0 g h z 的光脉冲在偏振仿真器 作用后,脉冲波形劣化如图4 4 所示;进入复用器前经过 1 0 g b i t s 光调制器调制后,8 0 g b i t s 信号眼图劣化情况如图 4 5 所示。图( a ) 都表示偏振仿真器输出d g d 值为o p s 的时候, 这时与第三章中的测试结果是一致的,波形及眼图质量都良 好。随着偏振仿真器输出d g d 值的增加,信号波形及眼图质量 随之恶化,在( b ) 图中表现出来。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a ) o p s 图4 48 0 g h z 光脉冲波形劣化情况 ( a ) o p s 图4 58 0 g b i “s 信号眼图劣化情况 图4 61 6 0 g b it s 信号劣化情况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6 0 g b i 讹信号劣化情况用自相关仪来观测,偏振仿真器 输出d g d 值为o p s 时,测量图像在第三章中图3 2 9 中已经给 出了。偏振仿真器输出d g d 值为2 2 p s 时,劣化情况如图4 6 所示。 4 2 扰偏器的作用 4 2 1 理论分析 扰偏器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将偏振光变成非偏振光。判 断光信号是否是偏振光的常用指标是光信号的偏振度( d o p ) 。 偏振度定义为光信号中偏振部分能量与总能量的比值,是个 值域在闭区间【o ,1 】的参数。当d o p = l ( 1 0 0 ) ,代表完全偏振 光;当d o p = o ( o ) ,代表完全非偏振光,这是两个极值状态。 多数情况下,0 t o o p 1 ,光信号为部分偏振光。我们要得到 非偏振光,就是要使输出光的偏振度尽量小,尽可能接近0 。 在建立扰偏器和光信号偏振度之间理论联系的时候,要借 助于斯托克斯参数硒j l 岛岛) 作为桥梁。斯托克斯参数用来描 述光信号的偏振态( s o p ) ,其中& 代表整个光信号的平均功率, s ,代表水平线性偏振分量与垂直线性偏振分量间的功率差, 代表士4 5 度线性偏振分量间功率差,岛代表右旋和左旋偏振分 量间功率差。与之相对应的归一化斯托克斯参数分别是 s 1 书1 糯,眈= 岛腕,s 3 = 岛慨。光信号偏振度与归一化斯托克斯 参数之间的关系如公式( 4 ,1 ) 所示: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 o p = 、i s :+ s :+ s 婚 、 而归一化斯托克斯参数与扰偏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 4 2 ) 来表示: 铲菇鲁挚= 舢,冲c 一, p z , 其中 s 户( 胪1 ,2 ,3 ) 是归一化斯托克斯参在时间,内的统 计平均值,r 是扰偏器的扰频周期,一般我们常见的扰偏器技 术指标是扰频频率,f _ 1 l 这时,公式( 4 1 ) 就变为公式( 4 。3 ) : d d p = 2 + 2 + 2 ( 4 3 ) 从公式( 3 ) 可以看出,要使光信号偏振度d o p = o ,充要条 件是 , s 户, 同时为o ;而结合公式( 2 ) 知道,扰偏器 所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扰频周期丁,使得 , , 同 时为o ,从而达到偏振度为o 的目的。 4 2 2 实际应用 扰偏器在高速光通信系统,光纤传感系统,测量测试系统 中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高速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为了增加传输距离,大量使 用了掺铒光纤放大器,在接收端引入扰偏器,用来减小掺铒光 纤放大器的偏振相关增益。另外在波分复用系统中,扰偏器可 以用来辅助监控系统的偏振模色散。 光纤传感系统中,扰偏器可以用来消除光纤传感其的偏振 4 l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衰减。 4 3 扰偏器的分类 4 3 1 按扰偏级数分类 扰偏器根据扰频速度,内部结构等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我们首先要提到的是按照扰偏级数来分类,分为单级扰偏和多 级扰偏。 对于具有固定偏振态的入射光来说,可以采用单级的扰偏 器来对其进行消偏。比如入射光是某个方向上的线偏振光,我 们就可以采用以某个角速度旋转q 的半波片作为简单的单级 扰偏器。 但是由于光纤线路受到温度,外界应力等影响,光纤中所 传输的光的偏振态是不断随机变化的,这也正是我们在实验中 遇到的问题。这时就必须采用两级或多级扰频,相当于两个或 多个单级扰偏器的串联。串联的每个扰偏器以不同的扰频周期 ,工作,就可以对具有任意偏振态的输入光进行消偏。实验中 我们采用的正是多级的扰频器。 4 3 2 按照内部结构分类 按照内部结构来分,扰偏器可以分为谐振光纤环扰偏器, l i n b 0 3 ( 铌酸锂晶体) 扰偏器,光纤挤压扰偏器等。 谐振光纤环扰偏器,基本结构是在可膨胀的压电陶瓷圆柱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缠绕光纤,对圆柱加一个电场使其膨胀,光弹效应引起光纤 内的双折射,进而实现对光纤内偏振光的偏振调制。 铌酸锂晶体扰偏器是利用电光效应来调制偏振态。比如我 们所使用的e o s p a c e 公司的铌酸锂偏振控制器,加有合适的 电压时,这种器件可以将任意输入偏振态转化为任意输出偏振 态。它内部包括多个级连的偏振转换单元,每一级都可以以非 常高速的速度进行电光调制,从而就像一个厚度可变,方向可 调的波片的作用一样。因此,这类偏振控制器的一个典型的应 用就是用来扰偏。这类扰偏器的内部结构如图4 7 所示,它的 优点是扰偏速度快,缺点是插入损耗高,输入偏振态的不同对 扰偏效果的影响很大,也就是偏振灵敏度高。 v 3 图4 7 铌酸锂晶体扰偏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我们具体到其中的某一级来分析,比如图4 7 中标有三个 电压值v 1 ,v 2 ,v 3 的一级,如何通过合适的电压控制,用单 级来实现一个方向角为b 2 的f 波片。这一级的详细的结构如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 8 所示。 图4 8 单级电压控制示意图 控制电压的表达式为: k = 2 r s i n ( p ) 一f 。c o s ( 口) 一k m 。 ( 4 4 ) 心= o ( 接地) ( 4 5 ) k = 2 k f s i n ( ) + 屹r c o s ( 口) 一嵋b b( 4 - 6 ) 其中屹是单级时在t e 模式和刚模式间产生1 8 0 度相移 时需要的电压值,是单级时将t e 模式能量转移到t m 模式 ( 或t m 模式能量转换到t e 模式) 所需要的电压值。k 。和 。分别是加在电极1 和3 上的偏置电压,用于在t e 模式和 1 m 模式问获得零双折射,巧。兰k 。z 就是等效的波片值, 例如l ,4 波片,那么t = 1 4 。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挤压光纤扰偏器,正是我们实验中最终采用的一种扰偏 器。结构如图4 9 所示。 图4 9 挤压光纤扰偏器结构示意图 光纤在某一角度上受到挤压时,在被挤压段产生双折射现 象,通过光弹效应来产生相位延迟,就构成了挤压光纤扰偏器。 串联使用多个互成4 5 度的光纤挤压器,就成了一个对入射偏 振态不敏感的扰偏器,这也正是我们前面刚刚提到的多级扰偏 器。这种结构的扰偏器与铌酸锂晶体扰偏器相比,显著的优点 就是采用全光纤结构,因而插入损耗低、偏振相关损耗低;与 谐振光纤环扰偏器相比,优点是体积小,残余相位调制低以及 使用灵活。 在比较了各类不同结构扰偏器的性能和优缺点后,我们在 时延中最终采用的是g e n e m lp h o t o i l i c s 公司的p c d 一0 0 4 p o l a m 扰偏模块,属于挤压光纤类扰偏器,器件外观如图 4 1 0 所示。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 1 0p c d - 0 0 4p o l a m d ( 扰偏模块外观 4 3 扰偏器的性能测试 在前面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光信号的偏振度 与扰偏器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们用从扰偏器输出光的偏振度作 为衡量扰偏器工作性能的指标。测试框图如图4 1 1 所示。使 用a 舀l e m8 5 0 9 b 偏振分析仪测量从扰偏器输出光的偏振度。 图4 一儿扰偏器性能测试系统结构图 在扰偏器的电源开关没有打开之前,尽管扰偏器没有工 作,但是整个测试系统的光路仍然是导通的。激光器发出的光 没有被扰偏器消偏而直接进入到偏振分析仪。这时的测量结果 如图4 1 2 ( a ) 所示。测试界面的右部显示邦加球,邦加球球面 上的每一个点都和被测光信号的一个偏振态相对应。可以看 到,代表光信号偏振态的这些点集中在邦加球的左侧边缘,紧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靠赤道附近的很小的一个区域内。当光纤线路受到扰动的时 候,这些点将随机出现在球面上其它位置;光信号偏振度 d o p = 9 8 1 ,非常接近1 0 0 。可见激光器发出的光接近于完 全偏振光。 ( a ) 扰偏前( b ) 扰偏后 图4 1 2 扰偏器工作前后比较 打开扰偏器的供电电源后,电路板上的每个l e d 灯会依 次亮一下,然后电源l e d 和默认的1 5 5 0 彻f l l e d 会处于始终 亮的状态,工作波长是可调的,范围在1 2 6 0 。1 6 5 0 m 之间, 共有6 个波长可以选择( 改变波长时需要关闭扰偏器再进行操 作) ;然后在输入输出端分别接上光纤跳线,大概需要2 0 分钟 的预热时间。 在预热时间内,扰偏器并没有稳定工作,输出光的偏振度 的变化幅度较大。预热时间过了之后,输出光的偏振度稳定在 3 以下。测量结果如图4 1 2 ( b ) 所示。从邦加球上可以看到, 代表光偏振态的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球面上。光信号偏振 4 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度d o p - 2 7 ,接近于完全非偏振光。测量结果表明,扰偏器 起到了很好地对偏振光消偏的作用。同时由于采用的是全光纤 结构的扰偏器,给系统带来的功率损耗也很小。 4 4 扰偏器用于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 在测试完了扰偏器的工作性能后,我们便把它引入光时分 复用信号产生系统中。 图4 1 3 扰偏器引入后的系统框图 在前期实验中,我们在利用光纤耦合器制成的4 0 g b i t s 的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中引入了扰偏器,系统框图如图 4 1 3 所示。扰偏器紧接在激光器后面放置,由激光器发出的 偏振光经过扰偏后,变成非偏振光,进入到复用器中。扰偏器 工作前后复用后脉冲波形如图4 一1 4 所示。扰偏器工作前,脉 冲波形有较为明显的随机起伏的现象,而且激光器出来后的光 纤线路的抖动也会使脉冲出现突发抖动,图4 一1 4 ( a ) 给出了某 一个瞬时时刻的脉冲波形情况:扰偏器工作后,脉冲质量明显 改善,相邻脉冲间幅度稳定,线路的扰动也对整体幅度没有太 大影响。 4 9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a ) 扰偏器工作前( 某一个瞬时)( b ) 扰偏器工作后 图4 1 4 扰偏器工作前后脉冲形状对比 在1 6 0 g b i “s 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中,我们同样把扰 偏器紧接在光源后引入系统。同样,为了方便在示波器上观察, 我们只观察三级复用后的情况,也就是8 0 g b i t s 的复用系统。 由于已经改进了复用方式,采用的透镜的复用结构,本身复用 的稳定性大大增加,相邻脉冲间的随机抖动现象已经抑制,所 以在引入扰偏器前后,8 0 g b i 以信号变化并不明显,前后对比 如图4 1 5 所示,但是对线路扰动带来的突发抖动仍有抑制作 用。 ( a ) 扰偏前( b ) 扰偏后 图4 1 58 0 g b i t s 信号扰偏前后眼图比较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5 结论 本章首先介绍了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偏振效应带来的影响, 通过偏振仿真器定性了解了偏振模色散对信号的劣化。 接下来介绍了扰偏器的概念,分类,和在实际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现象,介绍了扰偏器在时分复用信号产生系统中 的作用。在前期4 0 g b 甜s 的系统中,扰偏器对改善复用后信号 质量有较明显的作用;后面的1 6 0 g b “s 或8 0 g b s 复用系统 中,复用结构的改进起了关键作用,扰偏器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r t u c k e r ,g e i s e n s t e i n , s k 。r o t k y ,“o p t i c a l t i m e d i v i s i o nm u l t i p l e x i n gf o rv e r yh i g hb i t r a t e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 j l j g h t w a v et e c h n o l o g y ,v 0 1 6 ,n o 1 l , p p l 7 3 7 一1 7 4 9 , 1 9 9 8 2 s h f ,“4 0 4 m u x 6 0 g b p sm u l t i p l e x e rm o d u l ed a t a s h e e ta n d a p p li c a t i o nn o t e ” 3 u 2 tp h o t o n i c s ,“1 5 5 0 n mt u n a b l ep i c o s e c o n dl a s e r s o u r c ed a t a s h e e t ”, p p l 6 4 u 2 tp h o t o n j c s ,“f o u rs t a g eo t d mm u l t i p l e x e r d a t a s h e e t ”,p p l 一4 5 a g i l e n tt e c h n 0 1 0 9 y , “p 0 1 a r i z a t i o nm e a s u r e e n t so f s i g n a l sa n dc o p o n e n t s ”,p p 卜2 4 6 f h e i s m a n n , “c o m p a c te l e c t r o o p t i cp o l a r i z a t i o n s c r 锄b l e r sf o r0 p t i c a l l ya m p l i f i e dl i g h t _ a v es y s t e m s ”, j l i g h t l r a v e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1 4 ,n o 8 ,p p l 8 0 l 1 8 1 4 , 1 9 9 6 7 f b r u y e r e ,0 a u d o u i n ,v l e t e l l i e r , e ta 1 ,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o fa no p t i 朋a 1p 0 1 a r i z a t i o ns c r 鲫b l e rf o r l o n g h a u lo p t i c a la m p l i f i e rs y s t e m s ”, i e e ep h o t o n i c s t e c h n o l o g yl e t t e r s ,v o l 6 ,n o 9 ,p p l1 5 3 1 1 5 5 , 1 9 9 4 8 f h e is m a n n ,r s it h , “h i g h s p e e dp o l a r i z a t i o n s c r a l b l e rw it ha d j u s t a b l ep h a s ec h i r p ”,i e e ej 5 1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e l e c t e dt o p i c si nq u a n t u me l e c t r o n i c s , v o l 2 ,n o 2 , p p 3 11 3 1 8 , 1 9 9 6 9 m s a n t o r o ,c p o o l e , “p o l a r i z a t i o ns c r a m b l i n gu s i n g as h o r tp j e c eo fh i g h b i r e f r i n g e n c eo p t i c a lf i b e ra n da m u l t i f r e q u e n c yl a s e rd i o d e ”,j l i 曲t 百a v et e c h n 0 1 0 9 y , v o l 1 2 ,n o 2 ,p p 2 8 8 2 9 3 , 1 9 9 4 + 1 0 a k e r s e y ,m m a r r o n e ,a d a n d r i d g e ,“a n a l y s i so n i n p u c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i n d u c e dp h a s en o i s ei n i n t e r f e r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