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19.doc_第1页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19.doc_第2页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19.doc_第3页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19.doc_第4页
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1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十九: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3年考情统计题型示例考点分析命题趋势3年22考,分值72分2015浙江,3、4,8分2015福建,9、10,8分2015山东,11、12,8分2015江苏,5,2分2015上海,11、12,4分2014山东,12,4分2014江苏,7、8,4分2014北京,6、7,8分2014海南,1720,12分2014大纲卷,6,4分2013海南,3、4,6分2013广东,1,4分内力作用与地貌类型这一考点,考查的频率越来越大,主要考查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综合试题很少,难度系数0.6左右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该考点是高频考点,主要以以重大工程建设、地质事件、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分析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自然现象等 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1】(2015江苏地理,5,2分)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图形解读】【解析】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而形成的。【答案】1.C【考点透析】一、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表形态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板块移动与地球面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如下:板块运动示意图对地貌影响举例板块碰撞陆陆碰撞形成巨大的山脉或高原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海海碰撞洋中岛弧、海沟马里亚纳群岛及海沟陆海碰撞俯冲角小海岸山脉、海沟南美西岸的山脉,智利海沟俯冲角大陆缘岛弧、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海沟、岛弧链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典型例题2】(2015浙江文综,5、6,8分)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题。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大理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灰岩D.安山岩、玄武岩【解析】第题,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从地貌特征看为山岭,即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呈谷地,即背斜谷,故C项正确。第题,结合题干和图中信息,岩层处于其八层中的中上部,相对较新,属于背斜顶部的岩层,为沉积岩。中花岗岩、流纹岩都属于岩浆岩;大理岩、石英岩都属于变质岩,安山岩、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答案】2.C A【考点透析】二、地质构造的对比分析及地质构造的应用1.地质构造的对比分析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地质构造的应用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下图所示:考点规律揭秘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I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和。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3中丙)。(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4.要辩证地认识地质构造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背斜中并不都储有油;向斜可能成为谷地,也有可能成为山地。【示例】(2014山东文综,11、12,4分)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题。(1)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A. B. C. D.(2)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是A.、 B.、 C.、 D.、【图形解读】【解析】第题,结合注记,通过读图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第题,在图示中获取岩层新老关系的前提下,结合向斜岩层新老关系特点判断图(b)中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答案】(1)B (2)B【考点经典试题训练】3年高考真题(2015浙江,3、4,8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 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 D.安山岩、玄武岩(2015福建,9、10,8分)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34题。3.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4.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 B. C. D.(2015山东文综,11、12,8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56题。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新老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5.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6.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2015上海卷,11、12,4分)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据此回答78题。7.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A.地震和火山 B.火山和断裂 C.地震和断裂 D.火山和褶皱8.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A. B. C. D.(2014江苏地理,7、8,4分)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10.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11.(2014海南地理,17,3分)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P地位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12.(2014大纲卷,6,4分)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2013海南地理,1、2,6分)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314题。13.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14.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15.(2013广东文综,1,4分)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创新预测试题一、选择题【2015浙江嘉兴一模】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属于太平洋板块的是( )Am Bn CE Df2图中h地有一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的岛屿,位于极圈附近,该岛( )A地处高纬度,不受暖流影响 B板块挤压形成,多火山C冬季处于高压中心,吹东风 D由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2015朝阳一模】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完成34题。 3该国( )A地震、火山频发B位于印度洋东部C各岛日期不一致D受赤道低压控制4该新岛( )A因地壳抬升而形成B物质主要源于地幔C主要由石灰岩组成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2015山东泰安一模】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完成56题。5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A向B由老到新 B自B向C由老到新C自B向A向C由老到新 D自A向C由老到新6图中长腰山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2015福建福州5月模拟】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以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图示意油气资源在地层中的分布。完成78题。7.油页岩属于A.岩浆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8.传统石油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A.a处 B.b 处 C.c 处 D.d【2015甘肃天水市模拟一】下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在页岩层的顶部高程。读图回答910题。9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10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 )A270米 B285米 C300米 D325米【2015江苏淮安五模】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取得一定数量的岩芯从而分析地质构造,是进行石油勘探的基本方法,左图是“某褶皱地区地形剖面图”,右图是“该地区不同地点取得的岩芯”。读图回答11题。11左图中四地区最适宜开采石油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二、综合题12.【2015安徽宣城八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等高线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说出a范围的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推测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解释b区域河流形成的原理。13.【2015莱芜市莱芜一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住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盐源、冕宁三县交界处的雅砻江干流锦屏大河湾上,锦屏大河湾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电站利用雅砻江锦屏大河湾的310米天然落差,截弯取直开挖隧洞引水发电。材料二:引水隧洞沿线剖面示意图(东雅砻江与西雅砻江之间即为锦屏山)。(1)东雅砻江河谷处于什么地质构造?请简述该河谷的成因。(2)锦屏山区域是我国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随着工程的建设,你认为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预防工作。(3)指出涵洞沿线(一)最易触发地质灾害的地点并说明原因。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 3年高考真题1.C 2.A【解析】第1题,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从地貌特征看为山岭,即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即背斜谷,故C项正确。第2题,结合图中岩体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处岩层属于背斜顶部的岩层,属于沉积岩,B项中花岗岩、流纹岩都属于岩浆岩;C项中大理岩、石英岩都属于变质岩;D项中安山岩、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故A项正确。3.A 4.B【解析】第3题,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X地属于中间老,两翼新,判断为背斜,从地貌分析,属于河谷,因此X地为背斜谷。故选A。第4题,从等高线分析,两河支流相连处,c河的地势高,河水应由c河流向a河,又地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水量会显著增加;而位于上游,水量不变,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会减小。故选B。5. 6.C【解析】第5题,由观测点C、D、S地层不同点的坐标可判断后一观测点位于前一观测点的东南方向,这与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相垂直,故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第6题,从表格可知,CDS是由新到老,而A、B选项中地质剖面图是背斜或向斜的两翼中的一侧,不能确定新老关系,错误;C选项为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即CDS由新到老,正确;D选项为向斜,中间新、两翼老,与题意不符,错误。7.C 8.C【解析】第7题,板块张裂处易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碰撞挤压易形成地震.断裂及褶皱。C正确。第8题,海洋是接受外力沉积的环境,构造海洋板块的岩层往往形成较薄的沉积物堆积进而形成沉积岩。这些沉积岩中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沉积岩在地球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可转化为变质岩或高温下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C正确。9.B 10.A【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到沿XY方向相同的地层线上的点海拔相同,所以XY方向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M处在侧翼上,地层由M到山顶方向,地层向下倾斜。第10题,由上题可知,XY方向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地层沿XY方向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所以地层呈水平状态。11.A【解析】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即挤压带。12.C【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境内,属于亚欧大陆的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其南部为印度洋板块。13.D【解析】结合经纬线网和陆地轮廓图,该地位于纬度较高太平洋西岸的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14.A【解析】消亡边界地质活动强烈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15.B【解析】通过景观图的岩层弯曲判读此处为典型褶皱山地,而形成褶皱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 创新预测试题1.A 2.D【解析】第1题,根据板块的轮廓形状可判断:n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印度洋板块,n为太平洋板块。第2题,从图中位置信息特征可知该岛屿为冰岛,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处,多火山;冰岛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为极地气候。3A【解析】由图可知,汤加位于太平洋西部,处在20S附近,主要受信风带控制,位于人为日界线东侧,各岛屿日期一致。该国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地震、火山频发。4B【解析】由图可知,该新岛属于火山喷发而成,属于火山岛,火山喷发的岩浆源于地幔。石灰岩属于沉积岩,而该新岛为火山岩,且岛屿面积狭小,淡水资源贫乏。5.B 6.D【解析】第5题,结合图示,根据岩层的形成先后知自B向C由老到新。第6题,根据岩层形态,长腰山为向斜,根据地势起伏长腰山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