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pdf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pdf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pdf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pdf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作者:作者:_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单位:单位: 协助指导教师:协助指导教师: 单位:单位: 单位:单位: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提交日期:2012 年 06 月 02 日 学位授予单位:内学位授予单位:内 蒙蒙 古古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于海平 教授 内蒙古科技大学 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 蒙艳 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 the research on setback psychological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研究生姓名:蒙艳 指导教师姓名:于海平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包头 014010,中国 candidate: meng yan supervisor: yu haiping school of marxism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p.r.china 独独 创创 性性 说说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内蒙古科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 日期:_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 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 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 签名:_ 导师签名:_ 日期:_ i 摘摘 要要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生长在这个时代 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的一代。他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强国的重任,其思想状况、身心特点、生 活环境、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祖国新一代青年的精神面貌。 然而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残、自杀和出走的报道在媒体上屡见不鲜,我们在痛心一 个个美丽的青春瞬间凋零的同时,也担忧当代大学生为何如此脆弱。因此,只有全 面了解影响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因素,我们才能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才能及时调整 和矫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从而引导他们勇敢地直面挫折,理性的反思挫折,对于 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显得 格外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关键词: 大学生;挫折心理;挫折教育大学生;挫折心理;挫折教育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chinese youth of outstanding groups, who are the hope and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growing in this era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fortunately on prosperity, who are not only infinite happiness and enviable generation, but also are the having major responsibility and arduous task of the generation. their mission are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powerful nation. their ideological status,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living environment, mental health and behavior are certain extent represents for the mental outlook of the new generation.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students suicide, dutch act and runaway reported in the media which are seen everywhere. we are distressed that a beautiful youth wither at the same time, also worry why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so fragile. therefore, only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frustration psychology , can we carry out correctl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imely adjusting and correcting the psychological setback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guide them to face setbacks, setbacks of rational reflection, which is to cultivate their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to become the morality, intelligence, body,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alent and perfect personality appears especially urgent and important .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setbacks;frustration education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目目 录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 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 . 1 1.3 研究意义 . 1 1.3.1 理论意义 . 1 1.3.2 现实意义 . 2 1.4 研究现状 . 3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3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1.5 文章框架及难点和创新点 . 5 1.5.1 文章框架 . 5 1.5.2 难点和创新点 . 6 1.6 研究方法 . 6 2 大学生挫折心理概述 . 8 2.1 大学生挫折的涵义 . 8 2.2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现状. 9 3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特性和行为表现 . 11 3.1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 . 11 3.1.1 学业挫折 . 11 3.1.2 人际交往挫折 . 12 3.1.3 情感挫折 . 12 3.1.4 就业挫折 . 12 3.1.5 经济困难挫折 . 14 3.2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特性 . 14 3.2.1 挫折心理的必然性 . 15 3.2.2 挫折心理的普遍性 . 15 3.2.3 挫折心理的差异性 . 15 3.3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 . 16 3.3.1 积极的行为表现 . 16 3.3.2 消极的行为表现 . 18 4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 . 21 4.1 主观原因 . 21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4.1.1 才智因素 . 21 4.1.2 非智力因素 . 21 4.1.3 品行因素 . 23 4.1.4 身心素质 . 24 4.2 客观原因 . 24 4.2.1 自然环境 . 24 4.2.2 学校环境 . 25 4.2.3 家庭环境 . 26 4.2.4 社会环境 . 27 5 大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 . 28 5.1 培养大学生抗挫能力的目标 . 28 5.1.1 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 . 28 5.1.2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 29 5.1.3 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判断能力和竞争能力. 29 5.2 培养大学生抗挫能力的措施 . 29 5.2.1 加强指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 30 5.2.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 31 5.2.3 创设挫折情景提高挫折承受力 . 32 5.2.4 建立心理疏导机制提供宣泄机会 . 32 结 语 . 34 参 考 文 献 . 35 附 录 . 38 在学研究成果 . 42 致 谢 . 43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1 - 1绪绪 论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的更加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甚至极其残 酷,同时又伴随着巨大的挑战、潜在的风险和挫折的袭击。这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不断 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出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独生子女, 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这种特定的时代条件和社会氛围,使当 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思想解放、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 识新事物快,同时又较任性、自我约束能力差、意志较薄弱,经不起挫折和失败。许多 大学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的不理想及就业、学习、生活等诸多因素的影 响,一遇挫折、困难时,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即显现出来,一些人往往容易产生消极的 情绪反应,在行为上表现出退缩、自我压抑、生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或者沉迷网络 等,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学习、生活状态及身心健康。心理障碍的频发现象,已逐渐引起 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对遭受挫折 与磨难的追忆与反思、体验与感悟,使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和磨难教育连同课堂知识融汇 于大学的求知历程之中,培养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显得格外 迫切和重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以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 和心理疏导为理念,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 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 上的社会心态。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养成自尊、自 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积极 乐观地去面对现实和未来的挑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和我国社会主义 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理论意义 (1)为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产生和消除提供心理学理论的支持。 (2)为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途径的有效性提供理论性解释。 (3)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挫折心理教育的理论体系。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 1.3.2 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首先,挫折心理教育是对我国教育目标的全面贯彻。众所周知,我国长期奉行的教 育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它要求我们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实现人文关怀为最大理念,加强人文精神建设。它不 仅包括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还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因此,挫折心理教育是对我国教育目标的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 其次,挫折心理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思,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我们知道,在 很长的历史时期,应试教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不小的成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 社会的变迁,应试教育早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从根本上说,它是片 面的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这种教育方针完全忽视了人在推动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文化素质与良好心理 健康素质的有机结合,而挫折心理教育呼之欲出,正是对应试教育中忽视人文精神的彻 底反思,因此,挫折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再次,挫折心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各种竞争日趋激烈, 它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以抵御各 种压力的侵袭。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耐搓力对于负荷累累的大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诚然,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在充满竞争的 21 世纪是多么的重要 和弥足珍贵,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教育,正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最后,挫折心理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低、耐挫能力差的现实要求。虽然我国 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也实践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但收效甚微,理 论与实践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当前大学生的情况来看,虽然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心 理是健康的,但心理素质状况却难免有所顾此失彼,由于挫折心理教育在我国目前教育 中的缺失,使得大部分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偏低,耐挫力差,但自己又不能进行有效的调 节,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有的甚至出现心理疾病以致出现恶性循环。 因此,坚强的意志品质、较强的耐挫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和不可替代的作 用。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承受各种心 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发展的 要求,同时也是针对大学生耐挫能力差,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受挫能力去应对社会竞争的 现实要求。研究当前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 1.4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近百年来,西方学者对挫折心理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综 述这些理论,对我们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挫折心理问题大有裨益。 西方学者主要研究和探讨了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如: 英国著名的策动心理学派创始人,麦独孤(mcdougall,william)提出了以本能为基 础的行为学说。他指出,个体受挫折而产生的种种行为,均起源于本能。他认为,人的 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人因遭受挫折而产生的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各 种行为,都是本能冲动的结果。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nellis)在创立合理情绪疗法时,提 出了挫折abc理论:a指诱发性事件,即挫折本身;b指人对挫折产生的认识和信念, 即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特定的情景中,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的结 果。艾利斯认为c的性质和程度主要取决于b. 著名的心理学家k.勒温(kurt lewin)提出了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他认为个 体的需要若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产生 失败的情绪体验,即挫折感。在他看来,个体心理环境中真正影响其心理状态的乃是非 生理激发起一种要求满足需要的动机,以求得心理平衡。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心理紧张 就随之消除;否则就会产生挫折体验。因此,勒温认为,需要的满足是避免挫折的重要 条件。 1.4.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早期就有挫折教育思想,如儒家的“君子不器”(为政)和“小不忍则乱大 谋”(卫灵公),“君子固穷”、“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孔子认为 对挫折的承受力是一种美德,如他对颜渊说:“用则行,舍则藏,惟我与尔是夫。” (述而)言外之意就是,要以平常的心态接受冷遇、挫折而不要耿耿于怀。尤其值得 赞赏的是孔子主张“以直报怨”(宽问),即坚持用公平正直来对待他人。孟子:天 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是我国最早的挫折教育思想。 曾经一段时间,挫折教育被忽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通行的是“正向强化引导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式普遍地存在着片面性 转引自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3.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4 - 和单一性,如重视智力的发展,忽视了意志力的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形成;重视“成才” 教育,忽视“做人”教育。而挫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矫 治青年心理、意志、情感脆弱的弊病。 近年来,探索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大学生抗挫折 心理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大特点,并取得了一批令人欣慰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相关 研究中,以下视角和论点对本选题的启发最为直接,对本文写作的参考价值最为明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由李海州、边和平主编的挫折教育论一书开创了挫折教 育研究的先河,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边缘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本书中阐述了挫折教 育的涵义、研究对象、任务、基本原则,分析了遭受挫折后人们的一般反映、产生原 因。是我国当代第一部独立、系统地探讨挫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专著。 由车文博、张旭东教授主编的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一书对大学生有关挫 折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研究,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提出并回答了大学 生应如何应对挫折及受挫后如何自我调适。 冯江平的挫折心理学中,对挫折的实质、种类和挫折的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 应、个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挫折防卫机制的含义和心理防卫方式,定义了挫折 承受力概念,讨论了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挫折疏导方法。是我国当代较早涉及 此领域研究的著作。 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学习,开阔了本人的理论视野,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极为重 要的思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以上论著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对于挫折心理产生原因的认识。其代表性的著作有:黄庭希著当代大学生 心理特点与教育,陶国富、王祥兴著大学生挫折心理,冯江平著挫折心理 学。一般归纳为两种。一是客观原因,主要有:第一是自然环境因素,如自然灾害、 台风、地震、酷热、洪水、疾病、事故等;第二是社会环境因素;第三是学校环境的影 响;最后是家庭影响等。二是主观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个体 与生俱有的身材、容貌、生理缺陷及健康情况等所带来的限制;心理因素是指个体的心 理特点和心理水平,如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所带来的影 响。 第二、对于挫折心理教育必要性的研究。如:陈选华著挫折教育引论,高帆著 挫折论,李海洲著挫折教育论,赵青山著创造教育与挫折教育。综合各学 者的观点,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会变化的需要;二是加强挫折心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 理素质的需要;三是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培养模式的弊端和对大学生心理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素质教育的缺失呼唤挫折心理教育。虽然我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由于应试教育弊 端的影响,素质教育的进行依然举步维艰。 第三、对于怎样进行挫折心理教育的探讨。如:柏淘著战胜挫折能力提升训 练,李平收著青年战胜挫折能力训练教程,胡启先著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 及其对策,张旭东著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张雅凤著挫折心理及调 适。另外,与此课题相关的优秀硕士论文5篇,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 (2007,王博), 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养成教育探析(2008,王丽),学生 挫折心理与挫折教育研究(2009,卢飞),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2009, 刘一运), 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探析,(2009,陈炎)。据不完全统计,发表在期 刊上的论文30余篇。如:陈爱民的“大学生挫折教育探讨”, 尹秀云的“当代大学生挫 折成因分析与抗挫折教育” 等。针对以上论著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增强对挫 折承受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认知挫折;三是创设一定的挫折情 境,刻意锻炼、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四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挫折和不同年龄群体利用榜 样、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消除或缓解挫折反映。也有学者认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 位一体方面来探讨:首先家庭教育是关键;其次学校教育是重点;再次,社会教育不可 缺。只有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挫折心理教育才能进行的更好,才能使我 们的当代大学生有更好的心理素质。 综合以上研究笔者发现,学者们多是从各自专业的角度讨论挫折、挫折的成因及对 挫折的影响因素、挫折反应等问题,而针对当代大学生抗挫折的心理教育研究还很薄 弱,有针对性的进行逆商教育和感恩挫折的教育更是微乎其微。如何实施抗挫折心理教 育,如何使挫折心理教育卓有成效,如何使当代大学生有更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时期高 校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共同努力。 1.5 文章框架及难点和创新点文章框架及难点和创新点 1.5.1 文章框架文章框架 除绪论外,本论文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挫折心理概述。本章节对挫折教育的研究从挫折、挫折心理的内涵解读 入手,得出对挫折和挫折心理的定义并对大学生挫折心理现状做了阐述。 王博.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卢飞.大学生挫折心理与挫折教育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 刘一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9. 陈炎.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 陈爱民.大学生挫折教育探讨j.科技广场,2007,(10). 尹秀云.当代大学生挫折成因分析与抗挫折教育j.文教资料,2007,(23).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6 - 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产生挫折心理的类型和特性,首先对挫折 心理的类型进行深入的探讨。其次分析了挫折心理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挫折的必然 性;挫折的普遍性;挫折的差异性。对于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表现,主要从积极的行为表 现和消极的行为表现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如何避免和预防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消极方面 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方面,以使遭受挫折后的他们能够坚定目标、矢志不移、战胜 逆境,奋起升华。 第三部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主要分析了挫折心理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包括才智因素,非智力因素,品行因素,身心素质。外部原因包括自然环境, 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四部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自我调适与抗挫能力的培养。提出如何针对大学生所 遭遇的挫折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措施,首先分析了培养大学生的抗挫能力要达到的目 标,即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自尊、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独 立能力、判断能力和竞争能力;其次介绍了培养大学生抗挫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即加强 指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并使之贯穿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准 确认识自己,确立适当的抱负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 力;创设挫折情景,提高挫折承受力;建立心理疏导机制,提供宣泄机会。作为一名接 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首先应该正确的看待挫折,挫折在人生中不可避免,这需要加强锻 炼,不断提高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无论在何种困难与挫折面前都要百折不挠,勇于进 取,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挫折。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帮助,使他们在遇 到挫折的时候有正确的渠道发泄和解决问题。只有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挫折心理教育才能进行的更好,才能使我们的大学生有更好的心理素质。 1.5.2 难点和创新点难点和创新点 本文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从原因分析中找到解决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方法,也就是如 何对大学生进行挫折心理教育,寻找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应对 措施。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种学科,从当代大学生挫折 心理成因出发,探讨挫折教育策略,综合了零散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系 统的体系,并对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了较有价值的观点和构想。 1.6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文的写作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三种研究方法。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7 - 文献分析法:通过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 internet 上所提供的最新信息,查阅 国内外有关挫折、挫折心理、挫折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并将其作为本 研究的重要基础。从而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的 有效进程。 问卷调查法:通过网上“数据 100”对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问卷调查作为参考,掌 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的进行论文写作。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8 - 2大学生挫折心理概述大学生挫折心理概述 2.1 大学生挫折的涵义大学生挫折的涵义 “挫折”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的“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 使耿定之属,复念君臣之义。”亦作“锉折”,元史盖苗传:“虽经锉折,无少 回挠。”这里的挫折是“失利、失败”的意思。 近年以来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语言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挫折一词的理解 不尽相同,所以在解释和描述上也有很大差异: (1)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挫折的解释为:“1)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 顿;2)失败、失利。” (2)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认为,“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 动受到阻碍或干扰,以致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情绪至少包括了 痛苦、失望或焦虑,而非单一情绪。” (3)李海洲、边和平在挫折教育论一书中,把挫折的概念划为狭义和广义之 分。狭义的挫折,专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广义的挫折泛 指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疲劳过度和心理变化的刺激性生活事件。 (4)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在现代心理学一书中认为:所谓挫折frustration),在 心理学上有两种涵义:其一,指对个体动机性行为造成障碍或干扰的外在刺激情境。在 此情境中,对个体行为发生阻碍作用的,可能是人,可能是物,可能是社会环境或自然 环境;其二,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困惑、愤怒等各种负面 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此种复杂的心理感受,可改以挫折感表示之。两种涵义合 在一起看,前者是刺激,后者是反应。心理学家们所要研究者,也就是在挫折情境之 下,分析个体因情境对其行为阻碍作用而产生的挫折感。 (5)美阿姆塞尔(a.amsel)著,挫折理论一书中将挫折定义为:“一种行 为被赋予能受到奖励的希望,却没有受到奖励。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的,通常指不同的行 为者,解决了或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得到或没有得到一个结果。”(a.amsel.frustration theory: on analysis of dispositional learning and mem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m.商务印书馆,2005:238. 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浙江科技出版社,2001:9. 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7. 杨国枢.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55. 转引自张旭东,车文博.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9.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9 - 综上,笔者认为,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语言学家、教育学家的解释带有很强的本 专业化色彩,不能完全囊括本课题所要研究的挫折心理的特性,而心理学家的解释与本 课题的研究如出一辙,因此笔者更加肯定心理学的解释,即挫折心理是一个人在达到某 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要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妨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或需要 无法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由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挫折心理一般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 折反应三个方面,挫折情境如没考上大学,失业等。挫折反应如焦虑、退化、冷漠等。 而挫折认知是对挫折情境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在这三个方面中,挫折认知是最重要的, 它决定着挫折反应的强度。所以,对于挫折心理问题要正确的看待,要保持平衡心,认 识到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挫折多也不一定是坏事,从很大程 度上来说,一个人经历的挫折越多,心理承受能力就越强,意志力也越坚定,心理素质 就越好,对任何事情处之泰然、荣辱不惊,所谓百炼成钢,自古英雄多磨难说的就是这 个意思,所以,要客观正确的看待挫折,不要过分夸大挫折心理的消极影响。 综上,大学生活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和情感等若干方面,这些方面由于大 学本身独特的社会性让大学生在此期间所遭遇的事情和需要面对的问题具有了其特有的 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