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PPPPT课件.ppt_第1页
人体组织PPPPT课件.ppt_第2页
人体组织PPPPT课件.ppt_第3页
人体组织PPPPT课件.ppt_第4页
人体组织PP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人体组织,1,二、人体组织,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分化:开始一致的细胞,在以后的不断分裂中,逐渐表现出在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2,3,细胞分化形成组织,4,人体细胞形成四大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组成每种组织的细胞具有某些共同的形态结构和相关的功能特点。,5,1、上皮组织概念:覆盖于人体的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的内、外表面,由许多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上皮细胞特点:分游离面和基底面,具有极性。上皮组织一般没有血管和神经。,6,组成:单层上皮组织和复层上皮组织。,7,1、1单层上皮组织及类型概念:由一层细胞形成,通常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8,血管、心包膜,肾小管甲状腺,9,10,11,12,13,胃、肠、子宫、输卵管,呼吸道,14,15,16,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17,1.2复层上皮组织概念:由多层细胞形成,通常具有保护和防御功能。,18,膀胱,体表、口、食管、肛门,19,20,21,22,23,1.3特殊上皮组织腺上皮由具有分泌作用的细胞组成的上皮组织。由腺上皮构成的器官称为腺体,如肝、唾液腺、汗腺等。腺体类型:无管腺内分泌腺(分泌物质为激素)有管腺外分泌腺(如唾液腺、汗腺、泪腺等),24,25,26,27,28,2.结缔组织2.1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细胞种类较多,数量较少,分散而无极性。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形态多样。如纤维性的肌腱、韧带、筋膜,流体状的血液、固体状的软骨和骨等。在机体内,结缔组织主要起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29,30,2.2结缔组织的分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31,32,33,2.3血液,34,(一)血液组成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液体,比重在1.0501.060之间。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有形成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溶解有多种化学物质。按容积计算,血浆占55,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5%。,35,36,血液的组成,37,38,39,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40,血浆和血清应如何区分?,血清,血浆,41,(二)血细胞类型,42,43,1、红细胞形态结构:红细胞体积很小,直径只有78um,形如圆盘,中间下凹,边缘较厚。具有弹性和可塑性,在通过直径比它还小的毛细血管。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但它仍具有代谢功能。,44,红细胞的物质组成:血红蛋白32,水64,脂质、糖类和各种电解质占4%。血红蛋白占细胞干重量的90,一个红细胞大约含有280万个血红蛋白分子。,45,红细胞数量: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年男性为每微升血液中含有500万个,成年女性为每微升血液中含有420万个。红细胞数目可随外界条件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高原居民和新生儿可达每微升血液中600万个以上。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红细胞数量也较多。血红蛋白的含量:男性100ml血液中为12-16g,女性为11-15g。,46,红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02和C02,此外还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即丧失上述功能。,47,红细胞为什么是红的?(组成)血红蛋白(Hb)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亚铁红素的缘故。该分子中的Fe2+在氧分压高时,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02);在氧分压低时,又与氧解离,释放出02,成为还原血红蛋白,由此实现运输氧的功能。血红蛋白中Fe2+如氧化成Fe3+,称高铁血红蛋白,则丧失携带O2的能力。,48,CO(或煤气)中毒:血红蛋白与CO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而且接合更牢固。在空气中CO浓度增高时,血红蛋白与CO结合,因而丧失运输O2的能力,由于缺氧可危及人体生命,称CO(或煤气)中毒。血红蛋白在C02的运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溶血红细胞破裂(吸水、失水、外伤和药物等),血红蛋白逸出。,49,红细胞病症(数量过多或过少):(1)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数高达每微升血液中含有600万个以上时,称之为红细胞增多症。例如由于空气中氧含量减少或由于机体运输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使造血器官活动加强,生成更多的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多可使血液粘滞度增加,使微血管易于阻塞,循环阻力加大,心脏负担加重。,50,(2)贫血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均称为贫血。发生原因:生成原料缺乏:最常见的缺乏Fe2+时,为缺铁性贫血;其次是缺乏VitBl2、叶酸等促使红细胞分化和成熟的物质,为恶性贫血。造血器官功能障碍:某些化学毒物或x、y射线的辐射作用破坏了造血器官的功能,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某些病原虫或药物等因素也可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造成贫血。,51,2、白细胞形态、计数:白细胞为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正常人白细胞数为:每微升血液中含有400010000个,平均为7000个。血涂片中白细胞,经复合染料染色后,可根据其细胞核形态差异和细胞质内有无特有的颗粒可分为2类5种细胞。有粒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3种。无粒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2种。,52,53,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1、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球形状,直径10-12um,核形状多样,2-3叶核居多,叶间有细丝相连,光镜下细胞质中颗粒细小,均匀一致,呈紫红色。2、嗜酸性粒细胞:球形状,直径10-15um,核为2叶,叶间有细丝相连,光镜下细胞质中颗粒粗大,分布均匀,呈紫红色。,3、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球形状,直径10-12um,核分叶或不规则,着色较浅。镜下细胞质中含颗粒粗大,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颗粒。4、淋巴细胞:细胞圆形,大小不等直径6-16um,6-8um,小的居多。核圆形和肾形,占细胞大部分。5、单核细胞: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直径14-20um,核多形,占细胞小部分。,54,55,中性粒细胞功能:具有较强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吞噬细菌后死亡的中性粒细胞成为脓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功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减轻过敏反应,杀死寄生虫。嗜碱性粒细胞功能:含有的肝素具有抗凝血的作用,组胺和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淋巴细胞功能:参与细胞免疫。单核细胞功能:在血液中停留15天后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具有吞噬能力,并参与免疫。,56,颗粒白细胞和单核细胞都有吞噬功能。嗜中性颗粒白细胞的寿命很短;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数目较少;单核细胞可进一步特化而成为强大吞噬能力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57,嗜酸性白细胞,58,嗜中性白细胞,59,单核细胞,60,白细胞的功能: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吞噬、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1)吞噬作用吞噬作用是生物体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防卫机制之一。对于要消灭的对象无特异性,在免疫学中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很强,嗜酸性粒细胞虽然游走性很强,但吞噬力较弱。,61,吞噬细胞的作用,62,巨噬细胞吞噬癌细胞,63,吞噬细胞吞噬病毒,64,(2)特异性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也称免疫细胞,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所谓特异性免疫,就是淋巴细胞针对某一种特异性抗原,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或进行局部性细胞反应,以杀灭特异性抗原。,65,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66,3、血小板形态和结构:血小板又称血栓细胞,体积很小,直径为24um,厚1um,有时呈圆盘状,但有时可伸出伪足。血小板无细胞核,但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细胞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器。数量:我国健康成人,血小板数为每微升血液中含有10万30万个,平均为156万个。血小板数目可随机体的机能状态发生一定变化,如饭后和运动后数量增加,疾病时可减少,若血小板减少到每微升血液中含有5万个以下时,机体组织容易出血。血小板的寿命为714天左右,衰老的血小板被巨噬细胞吞噬。,67,68,69,血小板的功能(1)、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止血(是指血管破损,出血得到制止)当血管损伤时,此处更多的血小板聚集成团,形成松软的止血栓。此外,在创伤出血时,血小板还释放出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引起伤口局部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口径缩小,有利于止血。凝血(是指血液凝固成块)当血管损伤时,血小板分泌凝血因子,使溶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原形成凝胶状态的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液凝固。,70,(2)营养和支持作用血小板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同位素示踪实实验证明:血小板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互粘连与融合,从而填补不断脱落的内皮细胞,使红细胞不能透出血管外。当体内血小板数目锐减时,上述功能难以完成,红细胞易逸出,可发生自发性出血现象,出现紫瘫。,71,72,(二)血液的功能血液是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运输功能:运输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氧和机体不需要的代谢产物;运输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血液也是各种药物的载体,在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运行过程及治疗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解释吃药、打针、输液的给药途径?),73,2、防御的功能血液白细胞还对入侵机体的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发生反应,保护机体免遭损害。3、调节体温缓冲作用由于血液的组成中含有大量的水,而水的比热高,可吸收较多热量而本身温度升高很少。运输作用体内深部器官产生的热,几乎全部靠血液运输到体表进行散发。,74,血量: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循环血和储藏血献血和失血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总血量的10%,对生命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生命活动要受到明显的影响。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输血。,75,(三)血液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在体内的生存期约有120天,每天约有1%的红细胞进行更新,每秒钟约有300万个红细胞进行更新;白细胞在体内的生存期不等;血小板在体内的生存期为7-14天左右。人体的造血器官红骨髓、淋巴结、脾。红骨髓:可以产生各种的血细胞。为最主要的造血器官。淋巴结和脾脏:只产生淋巴细胞。,76,造血器官存在的部位,77,78,79,80,1、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2、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3、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81,1、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的生成: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红细胞破坏:血管内的红细胞:强烈的打击体表或各种溶血物质进入血管,使红细胞破裂。血管外的红细胞:衰老或异常的红细胞,被血管外的巨噬细胞吞噬。,82,2、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白细胞的生成: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原始白细胞早幼白细胞中幼白细胞晚幼白细胞成熟白细胞。白细胞破坏:一部分白细胞:从消化道、呼吸道和尿道排出体外。另一部分白细胞:衰老白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83,3、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血小板的生成: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原始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细胞质。血小板的破坏:血小板主要在脾脏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84,(四)血型和输血1、血型人类血型的发现已有100年的历史。早在1900年维也纳大学的Landsteiner就发现了人类ABO血型系统,从此各国学者开始了血型研究。100年来,相继发现血液中各种血液成份都存在各自的型别。A、B、O、AB血型是对红细胞上的ABO系统而言,其实红细胞上还有Rh、MN、P等20多个血型系统。其中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的是ABO血型和Rh血型。(同时也有根据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膜上特异的结构不同来划分的),85,2、输血反应最初临床上试用输血疗法时,发现有些患者接受输入的血液后,输入者(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彼此凝集在一起,引起大量溶血和血管堵塞,造成严重后果。这就是所谓的输血反应。后来经过深入研究终于发现输血反应是与人类的血型类型有关。为什么要产生输血反应?凝集:血型不同的人彼此血液混合在一起,造成红细胞聚集成簇。,86,凝集反应就是抗原和抗体的反应。凝集原(抗原):存在于红细胞膜表面是的一种糖蛋白。凝集素(抗体):是r-球蛋白,溶解在血浆中。它能与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凝集原)发生特异性结合。,87,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含有的凝集原来划分的。红细胞表面含有2种不同的凝集原(即抗原),分别称为A凝集原和B凝集原。根据这2种凝集原的有无或差别,人类的红细胞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凡是红细胞表面含A凝集原的为A型;含B凝集原的为B型;含有A、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红细胞表面无A也无B凝集原的为O型。集原,88,血浆(清)中则含有两种不同的凝集素。即抗A、抗B凝集素。在A型血的血浆中含抗B凝集素,B型血的血浆中含抗A凝集素,AB型的血浆中无凝集素,O型血的血浆中有抗A和抗B两种凝集素。因为自身的血浆中不能含有与红细胞凝集原相应的凝集素,所以不会引起自身红细胞的凝集反应。,89,90,输血原则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交叉配血实验: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浆和红细胞之间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实验。,91,92,Rh血型、Rh血型的抗原(即Rh凝集原,又称Rh因子)最早是在恒河猴的红细胞中发现的(Rh是恒河猴学名Rhesus的前两个字母),以后发现人类也有这种Rh因子。红细胞含有Rh因子者,称为Rh阳性;不含有Rh因子者,称为Rh阴性。我国人口约有98以上为Rh阳性。少数民族中Rh阴性较多。抗Rh因子的抗体即抗Rh凝集素,一般均属后天获得的,主要是在输血或妊娠过程中产生的。,93,成分输血效果好。成分输血缺什么,补什么。,94,3.肌肉组织主要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肌肉组织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肌细胞呈细长纤维状,称为肌纤维。肌细胞的功能产生收缩。肌肉组织的分类根据肌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布的不同,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骨骼肌、心肌又叫横纹肌。平滑肌叫非横纹肌。,95,96,97,(1)骨骼肌,98,(2)平滑肌和心肌,99,平滑肌细胞,100,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肌肉组织的区分骨骼肌:收缩能力强,但不持久,其活动受意识支配。心肌:收缩能力强,持久,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平滑肌:收缩能力不强,但持久,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肌肉细胞的再生功能:骨骼肌和心肌:不具有再生功能平滑肌:具有再生功能,101,4、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所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