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四运动教师寄语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学习目标重点: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线、口号、中心和主力的变化、性质、意义)。难点:理解五四精神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课前预习】1、五四运动知识表时间地点成员口号斗争方式结果性质意义爆发扩大2、 五四精神的含义1)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 忧国忧民、不屈不饶、乐于奉献、勇于斗争的爱国主义【合作探究】材料解析题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请回答:(1) 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4)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当堂反馈】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下列口号中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ABCD3“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材料中的“政府”是指()A清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湖北军政府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4.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地点和主力分别是()A.北京、工人B.北京、学生C.上海、学生D.上海、工人5.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于()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成立D.辛亥革命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否定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决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殖民权益,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1) 结合材料一,你认为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的什么决定?中国的青年是如何宣泄自己愤怒的情绪?中主权一再被侵犯说明了什么?材料二(2)看图回答,该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最能体现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材料四“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3)从材料三看上述历史事件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4)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的原因。(5)90多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