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汉奴婢制度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汉奴婢制度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汉奴婢制度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汉奴婢制度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汉奴婢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秦汉奴婢制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秦汉奴婢问题事关古史分期又牵涉到两汉的社会性质意义十分重大长期 以来人们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来揭示秦汉特别是两汉社会的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的真实风貌以促成一些相关问题的解决本文正是立足于人们已有的研 究成果结合实际材料提出了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仅供考鉴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是对近八十年来秦汉奴婢问题研究成 果的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将来的研究趋势正 文包括第一二三章第一章就以往研究中秦汉奴婢的买卖户籍及使用问题作了 一些补充说明第二章结合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及居延汉简等秦汉考古资料着 重从法律上论述了秦汉奴婢的地位该章又分为七节包括奴婢犯罪奴婢的性关 系奴婢的婚姻奴婢的放良奴产子主杀奴婢家长告为奴婢的子女其中奴 婢犯罪又包括奴婢犯盗窃罪奴婢殴骂奴婢逃亡奴婢告主奴婢杀主奴婢犯 罪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六个方面并与唐律就相关方面进行了粗略的比较第三章共三 节秦汉奴婢的生活秦汉社会观念两汉奴婢政策考述其中第三节又分西汉奴 婢政策东汉奴婢政策该章主要结合秦汉奴婢的生活及社会观念并以汉代社会背 景为基础 就秦汉奴婢的社会地位作了初探 指出 秦汉奴婢的生活总的来说是低的 虽然有些奴婢依仗主人的权势狐假虎威为非作歹有的甚至完全成了主人干坏事 的工具但这只是极少数奴婢阶级仍然是遭受压迫的阶层众多事实表明在秦汉 尤其是汉代社会里奴婢仍然普遍遭受歧视仍然是卑贱的一种象征虽然两汉统治 者如刘邦刘秀等下了诸多免奴诏令但这些诏令大都是在乱世之中统治者为拉拢 民心打击敌人而采取的与军事斗争相配合的一种宣传手段和策略当然也有其积 极意义之所在这些可算是本文研究的突出之点结论部分对本文的探讨作了全面 的总结强调了秦汉奴婢问题研究的意义 由于资料不足 特别是本人水平有限 对问题的认识还达不到应有的高度 因此 一些看法难免稚薄贻笑方家总之要在这一领域上有更多的突破还有待以后人 们孜孜不倦的求索 关键词秦汉奴婢研究综述法律社会背景奴婢政策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the qin-han servant-maids is related to the division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social nature of han dynasty, so its significance is very essential. for ages,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problem, people have been attempted to unveil the actual panorama of the politicseconomy and military affairs etc.of qin-han dynasty, especially han dynasty ,in order to reslove some relevant issues efficiently.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fruits with factual materials, 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immature views, for indication onl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text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systemically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the qin-han servant-maids for the recent 80 years, and also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the research trend in the future. the text includes the first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kes some supplementary explanations about the issues on the businessthe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y and the use of the servant-maids of qin-han dynasty in the previous research,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e second chapter chiefly dissertates the legel status of the qin-han servant-maid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sections: the servant-maids committing crimesthe sex relations of the servant-maidsthe marriage of the servant-maidsthe outlet of the servant-maids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the servant-maids and the housemaster accusing their own sons and daughters that were othersservant-maids. thereinto, the crimes of the servant-maids includes: the servant-maids stealing thingsthe servant-maids blowing and cursingthe servant-maids escapingthe servant-maids accusing their own mastersthe servant-maids killing their own masters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rvant-maids committing crimes and the masters,and is compared with the related aspects of the tang dynasty roughly. the third chapter is made up of three sections: the life of the qin-han servant-maidsthe social cnocepts of qin-han dynasty and the review and narration of the policy of han danasty. and the third section includes the policy of 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policy of eastern han dynasty. this chapter primarily explores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qin-han servant-maids with respect to the living and the social concepts of the qin-han servant-maids with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han dynasty. it indicates that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qin-han servant-maids was very low as a whole. though there are servant-maids that did evils by flaunting their masterspowerful connections and were entirely the tools to commit crimes for their masters indeed, the number of that is small.the class of the servant-maids was exposed to oppression.many facts show that the servant-maids in qin-han dynasty, especially in han dynasty,were exposed to discrimination widely and were the symbol of humbleness. though a lot of laws to absolve the servant-maids were passed by the governors of han dynasty, such as liu bang and liu xiu, they were mainly tendentious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that hooked in the peoples morale and blew the enemy to assort martial strive in unstable society. however, it is true that the laws were of significance. these may be regarded as the outstanding things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lusion roundly summarizes the discuss of this article and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the qin-han servant-maids. due to the lack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limit of my ability, i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s more efficiently any more. some opinions are ridiculous inevitably and make a laughingstock of themselves before experts. in a word, if people want to make more success in this field they must explore this problem unweariedl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qin-han servant-maid; research summary; law; society background; servant-maid policy 湖湖 南南 大大 学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周峰 日期 2004 年 11 月 24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 绪论 秦汉奴婢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历来为史学界所重视特别 是两汉的奴婢制度牵涉到古史的分期问题关系到两汉的社会性质一直是史学界 探讨的热门话题但由于资料缺乏这个问题史学界长期争论纷纭至今仍未解决 近八十年来人们对秦汉奴婢问题作了不少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以大 陆居多港台海外亦有涉及据粗略统计各时期见诸国内港台各报刊杂志的相关 专论共约五十余篇然而系统论述秦汉奴婢问题的专著目前还没有不过从一些古 代史论著中我们可找到与之相关的研究总之相对而言成果虽有但不是太多 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努力 以下 兹对近八十年秦汉奴婢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概述 以资参鉴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人们就十分关注秦汉奴婢问题 注重从多方面来作分析 所引材料丰富考证翔实并紧密结合当时的现实鲜明地提出了“奴婢解放”这一具 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口号极富针对性和感染力马玉铭在西汉奴婢制度一文中指 出“奴婢制度是社会病态的表现是野蛮时代的产物”并就西汉奴婢的起源来 源称呼地位及出路问题等作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奴婢的解放须要“奴婢制 度自身的崩溃才能成功”同样马非百深入考察了奴隶的名称来源商品化 使用待遇以及反抗等并讨论了奴隶的解放问题指出“掌握政权者就是地主阶 级和商业资本家也就是奴隶所有人的集团”另外武伯纶西汉奴隶考 等文 对此也有精辟论述这样秦汉奴婢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起来 五十年代史学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风气随着对秦汉奴婢问 题关注程度的提高这一研究进一步发展该时期主要讨论秦汉奴婢在生产关系中的 地位问题而这一问题又与两汉社会性质紧密相关围绕两汉社会性质问题人们争 论不已任林圃在分析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得出了“西汉奴隶制度是秦代奴隶社会的 残余” 是“先行社会之未能充分发展的制度在新社会的余波” 的结论 剪伯赞通过 对两汉官私奴婢的数量来源担当的工作及待遇等方面的考察认为两汉官私奴 婢主要来源于本族人民不是当时社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且两汉法律给奴婢以相对 保护不替奴隶制度服务因此他提出“两汉的官私奴婢不同于奴隶社会的奴隶 而是残存在封建社会中的奴隶制残余”同样陈恒力也坚持 “两汉是封建社会不 马玉铭西汉奴婢制度清华周刊193136:12126 马非百秦汉经济史资料(六) 奴隶制度食货半月刊19363:850 武伯纶西汉奴隶考食货193531:7 任林圃关于西汉社会中的奴隶制度残余问题北京光明日报1950-10-22 -1- 秦汉奴婢制度研究 是奴隶社会”两汉官私奴婢在生产以及阶级斗争中没有地位而王思治则提出与之 相反的意见认为“两汉的社会性质是奴隶制生产方式而不是其他”他还进一步 指出在汉代“奴隶劳动在基本生产范围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于是对两汉社会 性质问题又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为秦汉奴婢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必要的有利的前提 总之在两汉社会性质问题上史学界主要不外乎这么几种意见要么是封建社会要 么是奴隶社会或是带有奴隶残余的封建社会等由于资料限制这一问题到如今仍 未得到彻底的解决该时期突出的成果还有一些孟明汉综合考察了奴隶的名称使 用及社会地位等认为西汉奴隶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 者而是社会的赘疣是贵族官僚奢淫生活的牺牲品此外, 杨翼骧的关于汉 代奴隶的几个问题及胡珠生的苍头军非奴隶辨等文章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六七十年代大陆史学界受到政治的冲击对秦汉奴婢问题的涉及不是太多突 出的是港台李新达就秦汉“苍头”的由来作了深入探究并揭示了其身份秦之“苍头” 是指农民起义军汉之“苍头”主要为男奴仆的代称同时期的相关专论还有刘伟 民殷周秦汉的奴婢制度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有 关“奴婢”词语之蒐讨以及秦汉时代的奴婢制度谷闻俑阶级压迫的见 证 11等 进入八十年代 秦汉奴婢的地位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 随着各种秦汉考古资料 的出土和发表人们以之为依据对秦汉奴婢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注重多角度 全方位考察因而这一问题的讨论出现了十分热烈的局面据初步统计该时期相 关专论约20余篇涉及面比以往更为广泛 吕名中注重汉代奴婢阶级地位的研究认为汉代禁止屠杀奴婢奴婢的阶级特 征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主要从事非生产性劳动可要求放良或自赎恢复或取 得庶民身份 12 此外他还在汉魏“奴客”辨一文中指出“奴客”是指两汉至魏时 受地主阶级役使的私奴和私客后演变为“奴仆”别称客比奴法律地位高 13 而在生 口问题上范传贤则阐明了自己的见解“生口”是人和臣妾牛马一样是商品是主 剪伯赞关于两汉的官私奴隶问题历史研究19542-4 陈恒力两汉官私奴婢研究新建设195556-9 王思治关于两汉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历史研究195545-1 王思治再论汉代是奴隶社会历史研究195644-9 孟明汉关于西汉奴隶的几个问题华东师大学报195879-1 杨翼骧关于汉代奴隶的几个问题南开大学学报19562 胡珠生苍头军非奴隶辨人文杂志19583 李新达关于秦汉的“苍头”问题文史哲197867-2 刘伟民殷周秦汉的奴婢制度联合书院学报19632 刘伟民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有关“奴婢”词语之蒐讨 联合书院学报 1966-1967,(5) 刘伟民秦汉时代的奴婢制度联合书院学报19719 11谷闻俑阶级压迫的见证文物197610 12吕名中汉代奴婢的阶级地位问题华中师院学报1980134 -38 -2- 硕士学位论文 人的私有财产“是主人的奴隶”马克垚通过汉代和罗马奴隶制的比较指出了二 者的异同奴隶来源不同而在农业上劳动力的使用情况则有相似之处且“法律地 位在其主要之点上是一致的”都把奴隶当作物当作任凭奴隶主处置的私有财产 奴婢的使用户籍问题是两个重点问题俞伟超在探讨奴隶制度的产生及演变过 程中 认为 秦汉墓葬中的人俑是奴婢的象征物 反映出秦汉奴婢不但从事家内服役 还从事农业手工业采矿业等蔡葵以考古资料为依据坚持汉代私人奴隶中确 有一部分从事生产而虽然有诸多非生产性官府奴隶但不能否定官府生产奴隶的存 在孟明汉在辨析西汉农业劳动者的身份时指出西汉奴婢主要供家内役使基 本上不存在奴隶制的官营大农业与用数十名奴隶进行集体耕作方式的大私有土地 而 农业经济也不是以榨取奴隶的劳动形态为主傅举有在分析了刘康家奴婢之后认为 这些奴婢主要从事养马驾御及各种杂役等非生产性劳动是不事生产的“单纯的家 庭奴隶”是“无用之口”而他的 从奴婢不入户籍谈到汉代的人口数 一文则谈到 汉代奴婢不入户籍汉代文献所统计的人口数是专指“编户之民”而不属于“民”的 奴婢不包括在内此外他还考察了汉政府进行“民赀”登记的原因方式以及内容 指出汉代奴婢与田宅等同属“民赀”是家庭财产而不是家庭成员不入名籍杨 作龙则主张 汉代奴婢是否列入户籍 有三种情况 一是汉代官奴婢隶属于诸苑诸官 与民户无关二是汉代宗室公主及贵族所使用的奴婢随其主人而不入民籍户口三 是汉代豪民地主商贾的奴婢被列于编民户口“下簿”他还就两汉与南北朝的奴 婢制度作了细致对比指出“两汉到南北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奴婢数量显著增多 而且奴婢的待遇每况愈下 ”11 “私属”问题 与奴婢法律地位的变化及当时西汉的政治 经济等关系密切 因此 人们对王莽改革中的“私属”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程有为认为 王莽改称奴婢为“私 属”实质上是变私奴婢为庶人这样做,主要在于缓和王莽政权与豪强地主的矛盾 12 后来他又进一步指明“王莽的私属制是要提高奴婢的社会地位使其与依附农 民相同同时禁止人口买卖以防止新奴婢的产生和奴婢数量的增多” 13 邱永明章 义和则把“私属”看作是“主人家属中非正亲的家众”且认为王莽改私奴婢为“私属” 13吕名中 汉魏“奴客”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1164-67 范传贤关于“生口”的社会身份问题西南师院学报198159-2 马克垚罗马和汉代奴隶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1981 4-3 俞伟超古史分期问题的考古观察文物1981553-56 蔡葵试论秦汉时期的生产奴隶西北大学学报1983142-43 孟明汉关于西汉农业劳动者的身份问题学术月刊198477-9 傅举有析“无用之口”(对东汉济南王刘康家奴婢的分析)学术月刊198381-11 傅举有从奴婢不入户籍谈到汉代的人口数中国史研究1983157-4 傅举有论汉代“民赀”的登记及有关问题中国史研究198851-3 杨作龙汉代奴婢户籍问题商榷中国史研究198530-2 11转摘自报刊资料选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8695-1 12程有为论王莽改制中的“私属”身份中州学刊1983107-3 13程有为 试论王莽的王田私属制史学月刊198531-2 -3- 秦汉奴婢制度研究 是国家和强宗豪族争夺劳动人口的反映”除以上外还有赵梦涵试论王莽改革中 的奴婢问题等文 秦汉社会中存在着较多的奴婢买卖现象对此统治者也制定有相关的法律措 施不过时期不同情况有异在秦汉奴婢问题研究中奴婢的买卖问题也是一 个热点尤以谈及其价格为多刘耀辉谈到汉代奴婢的买卖相当盛行奴婢虽不能 自由任意屠杀但屠杀奴婢之事时有发生并认为“大奴”“大婢”“监奴”等有特殊 身份的奴婢其社会身份和地位已经变了于琨奇在秦简和汉简的基础上通过秦 汉奴价的系数比较得出了“秦奴价实际上高于汉奴价汉奴的年剩余价值率高于秦 奴”的结论当然由于价格受市场需求等诸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秦汉奴婢 的价格应是有起伏的具体情况具体研究陈连庆在先秦及秦汉史上的债务奴隶 一文中对债务奴隶进行了分析秦时的居赀赎债者和赘婿都是债务奴隶而汉代债务 奴隶增多政府虽采取措施进行限制但几乎无能为力不过他着重指出经过 汉统治者的打击随着商业和高利贷的发展而发展的债务奴隶制从此衰落下去此 外他还结合睡虎地秦简总结了秦代奴隶的特点奴隶来源及数量空前增加劳动 范围空前扩大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此外杜绍顺在分析汉代免奴限奴措施后认为这些措施具有进步意义但目的 是为了跟地主争夺人手有很大的局限性郝春文提出汉代大奴大婢大多数处于 奴隶地位奴婢始终是主人的私有财产并可以遗赠买卖是残存在封建社会内部 的奴隶吴荣曾从秦汉家长制奴隶制着手指出秦汉时奴隶没有正式家庭他 们受到剥削者更残酷的压榨黄金山则在汉代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义务一文中表 明了其观点“赘婿”是家庭成员之一但不是奴婢而家内奴隶不为主人承担刑事责 任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 11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秦简中“隶臣妾”身份的讨论70年代后期唐赞功首次提出了 与传统看法相左的“隶臣妾”为“官奴隶”说 12 接着高垣高敏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在 史学界掀起了大讨论80年代讨论进入高潮林剑鸣黄展岳刘海年及栗劲等 纷纷撰文立说形成了“奴隶”说“官奴隶”说“刑徒”说“刑徒奴隶二重”说等多 邱永明章义和王莽改制中的“私属”问题新探历史教学问题198719-4 赵梦涵试论王莽改革中的奴婢问题史学月刊19861 刘耀辉浅谈汉代的奴婢问题成都大学学报1985146-4 于琨奇秦汉奴价考辨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42-1 陈连庆先秦及秦汉史上的债务奴隶北京社会科学19872126-127 陈连庆中国古典社会的债务奴隶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8745-4 陈连庆秦代的奴隶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88540-41 杜绍顺汉代免奴限奴措施刍议中学历史教学19862 转摘自复印报刊资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871293-95 吴荣曾对春秋战国家长制奴隶制残余的考察北京大学学报198727-8 11黄金山汉代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义务历史研究198844-2 12唐赞功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社会主要矛盾历史研究197796-5 -4- 硕士学位论文 种看法仅1977-1987年十年内年所发表的相关论文就多达二十余篇目前史学界 对“隶臣妾” 的身份已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即“隶臣妾”是带有某些奴婢属性的刑徒 由于本文非论刑徒对“隶臣妾”就不作赘述 九十年代对秦汉奴婢问题的探究可谓八十年代大讨论之余波虽力度有所加 深 但成果寥寥 仅有数篇相关专论见诸各刊 周鼎初的 王莽与西汉的奴隶制残余 一文讨论了王莽与奴婢二者之间的关系 王莽改革失败在于他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和 阶级基础而王莽自身的阶级地位使反奴隶制的斗争不彻底导致了西汉奴隶制的 加深冷鹏飞站在经济的角度考察了汉代名田蓄奴婢制度认为该制度是统治 集团瓜分土地和劳动力的社会方案它与客观经济规律的矛盾“成为两汉时期社会 经济问题的主要根源”孙福喜结合两汉奴婢的数量 来源 使用以及地位等的分析 指出汉代奴婢与奴隶社会中的奴隶不同“他们只能作为奴隶制度残余存在于封建 社会中而他们的存在又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或决定汉代的社会性质”黄留珠就云梦 秦简中的“敖童”进行了解释 认为“敖童”是具有特殊身份的“豪奴” 且享有国家授田 为国家出赋役可担任官府少吏随着反映西汉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的 张家山汉简的陆续发表人们对汉代奴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彭浩分析了简中奏谳 书所载案例后认为西汉奴婢是主人的财产可任意买卖且常受主人虐待甚至 被殴笞致死对舍匿逃亡奴婢的人要处残酷刑罚此外孟聚论王莽改制中的“奴 婢曰私属”问题等都是相关力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秦汉奴婢问题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年律令的公 布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更加直接可靠的证据使人们对西汉奴婢的法律地位等情况有 了更为明确的了解王彦辉以该法律为依据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西汉 奴婢以人的身份登记在民户的户籍 而不是财产簿上 二是奴婢的生命得到基本保证 三是奴婢放良除国家下诏令外还可代户继承主人的财产这样西汉奴婢的地位比 以前有所提高 我们还可参考一些相关的古史著作如王思治等认为汉代是奴隶社会奴隶 劳动不论在农业上还是在手工业上都是占着主导地位田昌五臧知非以秦为例 指出奴隶广泛用于工商业农业等经济部门并论述了官私奴隶的来源和途径此 周鼎初王莽与西汉的奴隶制残余社会科学战线19935142-145 冷鹏飞汉代名田蓄奴婢制度考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126-3 孙福喜论两汉的奴婢黄淮学刊199612:382-84 黄留珠秦简“敖童”解历史研究19975176-179 彭浩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初的奴婢问题北京中国文物报1993-08-29 孟聚论王莽改制中的“奴婢曰私属”问题南都学坛19914 王彦辉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私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大学报2003214-18 王思治等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39- 11 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10371-378 -5- 秦汉奴婢制度研究 外刘伟民中国古代奴婢制度史及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等或多或少 涉及了秦汉奴婢问题都可值一观 另外国外对这一问题也十分关注并作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的是日 本如越智重明在汉代的贱民贱人士伍商人一文中指出贱民是庶民而 贱人是指奴婢池田温则认为战国秦汉时期拥有一奴一婢的小型家族是普遍存在 的总之在秦汉奴婢问题的探讨上国外学者们那种细腻的研究态度那种踏实 的工作精神令人佩服也值得国内同行们借鉴 纵观近八十年秦汉奴婢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人们主要侧重于奴婢的数量来 源买卖户籍使用及地位等方面的探讨其中奴婢的来源及户籍问题已较为明 了特别是奴婢户籍问题人们依据二年律令认为奴婢是登记在主人的户籍薄 而非财产薄上而其它方面包括奴婢的使用和地位现在史学界大多数的意见是秦 汉奴婢主要从事非生产性劳动在社会生产中不占主导地位与秦相比两汉奴婢的 法律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当然情况到底怎样还须深究此外秦汉奴婢问题 的研究以前主要依据诸书史材料后期特别是近年来则主要以大量的秦汉考古资料 为基础这就使得研究更为真实可靠对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无裨益总的来说随 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正一步步提高这是令人可喜的虽然成果不 是太多但是有利于我们对秦汉奴婢问题的整体把握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成果出现 不过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挖掘力度不够一些选题重复缺乏新意并且人们在 探讨中往往将奴婢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相脱离这样就使研究显得比较孤立单 薄不利于秦汉奴婢问题的整体解决近年来陆续出土了不少秦汉考古资料这固然 对研究工作帮助不小但我们不能一味依赖考古资料而要作更多的努力注意研究 方法实事求是把秦汉奴婢问题放到社会背景中去考察并使二者紧密结合这样 将更有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当然由于有一定的难度这一问题的探索或许还要 经过一段漫长的历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秦汉奴婢问题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史学明珠吸 引着勤奋的人们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上述成果使我们在秦汉奴婢问题的解决上看到 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相信人们经过不断努力最终会交给历史一份圆满的答卷 下面 本文将主要从秦汉奴婢的法律地位及结合秦汉奴婢政策来对这一问题试作 论述之误谬之处祈望方家不吝赐教 刘伟民中国古代奴婢制度史香港香港龙门书店1975 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 越智重明汉代的贱民贱人士伍商人东洋史论集九大七1979转摘自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18-1 池田温 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 录文)东大出版会 转摘自 1979 年日本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118-1 -6- 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 对以往研究的几点补充 奴婢者贱人之谓也对奴婢书中早有提及尚书费誓载“臣妾逋逃” 孔传言“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而在秦汉又被称作“僮”“仆”“苍头”“卢 儿”“臧获”“养婢”“傅婢”等等当然奴婢并非为被役使者的专有名词往往还 是罪犯的代称周礼秋官司厉注郑司农云“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 汉书刑法志注李奇曰“男女徒总名为奴”睡虎地秦简中的 “宫更人”“耐卜 隶”“耐史隶” 等即是犯罪奴婢根据目前已有资料来看在秦汉社会中奴婢扮 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秦汉奴婢制度的发展变化即是秦 汉社会发展变化的折光在结合法律资料及社会背景具体讨论秦汉奴婢问题之前有 必要就以往人们研究过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些补充和说明 21 奴婢的买卖 秦汉奴婢的买卖在诸书史中有着不少反映从许多的考古资料也可得到证明 这勿须多说 不过 在某些时期或某种情况下 法律禁止奴婢买卖 例如 二年律令 户 律规定“孙为户与大父母居养之不善令孙且外居令大父母居其室食其 田使其奴婢勿贸卖” 当然 该条主要是维护私产禁止祖父母卖掉其孙的奴婢 并非针对其它的奴婢买卖王莽改革时严禁奴婢买卖“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 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 后来他迫于形势 又废除了该法令总之统治者禁止 奴婢买卖往往是出于形势或利益的需要系特定时期的特定政策秦汉时期没有恒 定的禁止奴婢买卖的法令 既然有大量奴婢买卖行为 相应地也应有奴婢买卖市场 王莽痛责秦时就曾指出 “秦为无道”“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制于民臣颛断其命” 从王莽的话中 可知秦有奴婢买卖市场实际上汉代可能也有诸书史资料中载有许多的汉代奴婢 买卖事例但具体的交易地点却极少提及因而就使得汉代奴婢市场问题不甚明 了既然汉代奴婢买卖现象如此普遍那么就很难使人相信当时没有奴婢买卖市场 存在 像霍去病拜望其父霍中孺 “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 ” 这么多的奴婢 从何买来当然应是从市场上买来而且在汉代似乎还流行一股风气即在买卖奴 法律答问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32-235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 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2 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第六十九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4110-4111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22931 -7- 秦汉奴婢制度研究 婢时 还要对之包装一番 “今民卖僮者 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 内之闲中服虔曰 闲卖奴婢阑” 可见 此时的奴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史记货殖列传 记载汉代在买卖奴婢时奴婢的数量用手指来计算“ 僮手指千”正是用手指作 为奴婢交易的物量计算单位说明当时奴婢买卖市场是存在的且可能比较普遍当 然这里的市场并不一定是国家明确划定的具体的买卖场所而是广泛存在于社会 中分散的约定俗成的交易区域或民的家里或官府里在有法律禁止买卖的情 况下则应有奴婢黑市史记季布传载季布为避罪周氏“乃髡钳季布衣褐衣 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哀帝时傅太后就买官婢以为 己用“时田宅奴婢贾为减贱丁傅用事董贤隆贵皆不便也”“顷之傅太后 使谒者买诸官婢贱取之复取执金吾官婢八人”既然官奴婢可以买卖那么就有 买卖官奴婢的场所存在着官奴婢市场而且当时官奴婢的买卖还有价格标准傅 太后贱买官婢毋将隆认为其出价太低于是“隆奏言贾贱请更平直” 22 奴婢的户籍 秦汉奴婢户籍问题久议不决结合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等诸多相关资料来 看秦汉奴婢有户籍要作登记是无疑的从二年律令奏谳书中对特殊案例的记 载可以看出当时汉代有关奴婢的一些户籍登记方式 “媚曰故点婢楚时去亡降为汉不书名数点得媚占数复婢媚卖禄所 自当不当复受婢即去亡它如禄” 这里 原为媚主人的点得到媚后给媚申报户 口并重又把她作为自己的奴婢 “今武曰故军奴楚时去亡降汉书名数为民不当为军奴” 逃亡的奴武 投汉之后为自己申报了户口只不过成了庶民而不是奴了 “符曰诚亡诈自以为未有名数以令自占书名数为大夫明隶明嫁符隐 官解妻弗告亡”在这里逃亡的女子符给自己申报了户口成了大夫明的女奴 并且她的户口有可能是登记在明的户籍簿上“解曰符有名数明所解以为毋恢 人也” 不过奴婢到底是被登记在户口簿还是财产簿上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对此也 是看法颇多实际上秦汉对户籍管理是相当严格的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游士 律规定如果帮助秦人出境或除去名籍的人有罪“ 有为故秦人出削籍上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22242-2243 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第四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1143 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3265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 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9-20 -8- 硕士学位论文 造以上为鬼薪公士以下刑为城旦”“削籍”即自簿籍上除名使该人脱离秦政府 的控制这当然是为法律所不允许的想必对奴婢也不例外二年律令户律则 明确指出“恒以八月令乡部啬夫吏令史相襍案户籍副臧藏其廷有移徙 者辄移户及年籍爵细徙所并封留弗移移不并封及实不徙数盈十日皆罚金 四两数在所正典弗告与同罪乡部啬夫吏主及案户者弗得罚金各一两” 根据已有资料来推测汉代官奴婢应有名籍造册以便于管理唐代就明令规定 要造官奴婢户籍簿唐会要奴婢载“其年八月都官奏伏准格式官奴婢 诸司每年正月造籍二通一通送尚书一通留本司并每年置簿点身团貌然后关 金仓部给衣粮又准格式官戶受有勋及入老者并从良比來因循省司不立文案 伏恐日月滋深官戶逃散其受勋及入老者无定数伏请令诸司准式造籍送省并孳 生及死亡者每季申报庶凭勘会敕旨宜并准式处分自今已后有违阙者委 所司奏闻准法科罪”想必汉代也是这样 至于汉代私奴婢湖北江陵高台18 号墓出土有两块木牍m1835乙m1835 丙载“新安户人大女燕关内侯寡大奴甲大奴乙大婢妨”“七年十月丙子朔 庚子中乡起敢言之新安大女燕自言与大奴甲乙大婢妨徙安都揭告安 都受小数书到为报敢言之十月庚子江陵龙氏丞敢移安都丞亭手”这些牍为 西汉文帝时“江陵中乡龙氏名起的丞为死者燕写给安都丞的文书”墓主燕是一名 “拥有家奴”“故其身份当为中小地主” 的寡妇“因故迁居江陵死后虽就地而葬但 仍希望灵魂回归故里”正因为奴婢主要是作为主人的财产登记在户口簿或财产簿 上他们才能够随主迁徙主人也才能以此为凭证把他们一起带走对此二年 律令户律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民欲先令相分田宅奴婢财物乡部啬夫 身听其令皆参辨券书之辄上如户籍有争者以券书从事毋券书勿听所分 田宅不为户得有之至八月书户”“皆参辨券书之辄上如户籍”显然指的是 登记有奴婢的户籍簿“ 民大父母父母子孙同产同产子欲相分予奴婢 马牛羊它财物者皆许之辄为定籍” “辄为定籍” 也应指的就是户籍可见 这里的奴婢是作为财产登记在户籍簿上也就是说“汉代户籍不仅要登记家庭财产 还要登记奴婢” 11 不过当时汉代其它的家庭财产又不一定是登记在户籍簿上而是有一些专门的 籍簿二年律令户律就记载有这方面的籍簿多种“民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 地籍田命籍田租籍谨副上县廷皆以箧若匣匮盛缄闭以令若丞官啬夫印 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130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 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2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高台 18 号墓挖掘简报文物1993819-20 11王彦辉 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私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大学报200315-2 -9- 秦汉奴婢制度研究 封”至于这些籍簿的具体内容暂时还无从得知 当然就二年律令的规定来看当时的户籍簿上登记有奴婢但另一方面 奴婢又作为主人的财产而出现在其它籍簿中早在睡虎地秦简封诊式封守中就 载秦代官府派人看守查封的被审讯人某里士伍甲的房屋妻子奴婢衣物畜 生对之都要加以登记“乡某爰书以某县丞某书封有鞫者某里士五伍甲家 室妻子臣妾衣器畜产” 其中奴婢为 “臣某妾 小女子某”很明显 这里是把奴婢主要作为财产来登记的汉代也有这种情况居延汉简载 “候长觻得广昌里公乘礼忠年卅 小奴二人直三万用马五匹直二万宅一区 万大婢一人二万牛车二两直四千田五顷五万轺车二乘直万服牛二六千 凡訾直十五万” 3735 可以看出 该简纯粹是礼忠的财物登记 而奴婢也是其中的财产之一 特别是 汉 书武五子传提到张敞在阅查昌邑哀王的家庭财产情况时曾向宣帝报告“昧死 奏名籍及奴婢财物簿”从这句话来看似乎当时的奴婢也登记在财物簿上或另有 专门造册奴婢是会说话的工具是主人的私有财产因而他们被列入主人的财产 簿里并不足为奇但是奴婢毕竟也是人其“人”的属性的一面在法律等诸多方面 也有体现如汉书惠帝纪注应劭曰“汉律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钱贾人与奴 婢倍算”这里把奴婢与贾人并列并对之征税同样王莽时规定奴婢“率一口出 钱三千六百” 这实际上征收的也是一种人头税 既然向奴婢征税其依据当然是户 籍簿或财产簿等尽管奴婢处在社会最底层法律上有许多不利于他们的规定但其 作为“人”而存在的权益并没有被完全剥夺由于奴婢没有独立地位所以他们的名籍 隶属于主人而没有独立的户籍 总之奴婢是主人的工具同时又是人这种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他们既作为主 人的财产而出现在财产簿中又作为没有独立身份的人而被登记在主人的户籍上 23 奴婢的使用 关于秦汉奴婢使用问题人们也已做过诸多的研究不过需要指出地是秦汉 法律中 奴婢在一定程度上仍被当作物 被当作工具使用 基本上仍是一种物的概念 法律答问规定“有投书勿发见辄燔之能捕者购臣妾二人”对能把投匿 名信的人捕获的 奖给男女奴婢二人 这里 把奴婢当作物来赏赐秦律十八种 仓 律则规定官府可把年幼的官奴婢借给百姓使用待其长大以后官府只在一定的情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 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2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61 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4150 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48174 -10- 硕士学位论文 况下加以役使“百姓有欲叚假者叚假之” “吏辄柀事之 ” 对之 唐律 中也有体现唐代对官奴婢这种国家财物管理十分严格私借奴婢要受笞刑“诸 监临主守以官奴婢及畜产私自借若借人及借之者笞五十计庸重者以所受监 临财物论” 可见 唐代官奴婢的借用还有一套严格的相关手续秦汉可能也是如 此 总的来说从目前已知秦汉史料可知奴婢既被用于生产领域也被用于非生产 领域 至于他们在全社会总的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到底如何 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48174 唐律疏议卷第十五厩库北京中华书局1983286 -11- 秦汉奴婢制度研究 第3章 秦汉奴婢的法律地位 秦汉奴婢的地位问题历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汉书刑法志载“昔 周之法”“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秦汉奴婢的地位到底如何 我们不防主要结合睡虎地秦简及张家山汉简等法律资料来对此作一个简要的考察 以 明端倪 31 奴婢犯罪 对奴婢犯罪问题秦汉统治者十分重视并且制定有严密的法律来防止奴婢的越 轨行为更主要的是防止奴婢的反抗西周法典规定“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 入于舂槁” 即奴婢犯罪要服官府刑役这在秦汉法律中也有反映对奴婢犯罪 秦汉法律讲究一定的量刑原则如 “诸当坐劫人以论者其前有罪隶臣妾以上及奴 婢毋坐为民”也就是说同样的罪行如果犯罪者的身份不同则量刑有别其 中对犯罪奴婢不能按照平民的身份来定罪量刑至于奴婢犯罪具体要如何处理秦 汉法律中对之有比较明晰的表述 目前已知秦汉法律中体现的奴婢犯罪情况主要有以 下几种 311 奴婢犯盗窃罪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规定偷卖主人东西的奴婢如果携钱越塞逃亡被官府 抓获由官府按城旦的方式处以黥刑然后交还给主人“人臣甲谋遣人妾乙盗主牛 买卖把钱偕邦亡出缴得论各可何殹也当城旦黥之各畀主” 这说明对此类犯有盗窃罪的奴婢是由官府而不是主人来施刑需要指出的是这 里的主谋和被唆使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限定 他们所受的惩罚一样 并无轻重之分 此外秦律还规定如果捕获了偷钱的奴婢并告官由官府而不是主人给予告官者奖 赏“或捕告人奴妾盗百一十钱问主购之且公购公购购之” 312 奴婢殴骂 秦汉法律禁止奴婢殴斗“相与斗交伤皆论不殹也交论”“斗折脊项 骨可何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